量子光学学报的主编
量子光学学报的主编
彭堃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8月生于江苏镇江,原籍四川广元。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2-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参加了世界最早光场压缩态产生实验研究前期工作,在Kimble实验室研制成“高输出稳频YAG激光器”。1988-198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完成用双KTP晶体经OPO参量下转换首次证实量子相干性和连续变量的EPR佯谬。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2000年担任山西大学校长;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光学II组评审专家及信息科学部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教授,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特殊资格会员(OSA FELLOW),《量子光学学报》主编。1985年起主持建立量子光学实验室(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及固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在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及应用,特别是在连续变量量子信息的研究中完成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同时进行了全固化稳频倍频Nd:YAG、Nd:YVO4及Nd:YAP激光器的研制及开发。20世纪90年代初,主持完成了正交双模压缩真空态光场产生实验,设计和研制了新的YAP/KTP 系统,在由α - 切割KTP 晶体构建的半整块光学参量振荡腔内,实现了Ⅱ类非临界相位匹配光学参量下转换,用同一系统获得两类压缩态光场,全部技术指标达当时国际最好水平;先后研制完成半导体激光器(LD)泵浦全固化单频Nd:YAG,Nd:YVO4及Nd:YAP 激光器,总体水平属国际先进,并形成产品,为非经典光场产生及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光源。近年来,领导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实验获得明亮EPR纠缠光束,完成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集编码实验,设计了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讯方案,并利用三组份纠缠实现了连续变量的可控密集编码,2004年实验实现了连续变量无条件量子纠缠交换,为量子网络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 曾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山西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007年“十五”期间太原市科技杰出贡献奖,以及其它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刘正东的人物简介
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并留校工作,后赴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再赴北京大学物理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作访问学者各1年;1988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晋升正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兼任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物理系副主任,江西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硕士点、光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1994年被浙江大学作为光学学科带头人引进,1995年被批准为《理论物理》博士生导师,1997年组织并领衔申报《光学》博士点获批准;兼任浙江省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省光学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光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成员,浙江大学“211工程”工委会委员,(新)浙江大学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理学学部),浙江大学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科、光学工程学科),2002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被南昌大学引进,任南昌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领衔申报省重点学科《光学》获批准,领衔申报《光学》“赣江教授”设岗获批准。刘正东教授还兼职: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审,《量子光学学报》编委。
刘正东的人物履历
男,1948年出生于南昌。1966年高中毕业遭遇“文革”狂潮,被下放到生产建设兵团接受“再教育”,务农、做工、教书十年整。1977年恢复高考取得两倍多本科录取线的优异成绩,大学二年级即被校方要求提前毕业任教,1982年在修完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的课程后毕业于江西师院,留校后相继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发罗分校进修及作访问学者。1988年破格副教授并被省教委批准为硕士生导师(理论物理),1992年从美国归国即晋升为正教授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物理系副主任和江西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之一,随后组织申报光学硕士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当时江西仅有的两个物理类硕士点(理论物理、光学)的负责人。1994年底被浙江大学作为光学学科带头人引进,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理论物理),兼任浙江大学光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成员、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1997年领衔并组织申报《光学博士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 四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后,兼任(新)浙江大学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理学学部)、浙江大学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科、光学工程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带头人。同时还兼任了两届浙江省物理学会的副理事长(常务)。2000年下半年从香港合作科研回校后被检查出肺癌,旋即在浙二医院住院彻查确诊,再赴北京复查确诊并作了肺叶切除手术和化疗。2002年获香港《包玉刚奖》赴美国做访问教授,2003年应邀回家乡在南昌大学效力,领衔并申报成功省重点学科《光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赣江教授》设岗,并参与申报成功《材料物理与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兼职还有: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英)特约评审,《量子光学学报》编委等。
上一篇:轻兵器杂志书号订价
下一篇:中国市场是负面期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