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杂志社总经理
中国产经杂志社总经理
2003年开始,邱道勇认识到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价值。致力于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先后发表网络营销文章100余篇,担任三十余家企业网络营销顾问。他是中国一系列网络营销经典案例的操刀者和设计师。形成“网络整合营销”、“网络推广360度系统”、“网络运营六力体系”等独特的运作方法,提出著名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是商业模式的变革” “网络品牌树”“网络经济思维八度”等理论。邱道勇是中国第一个网络营销服务系统供应商深山老林集团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思道博士创新团成员。他还担任一道书院院长、企帮网络CBO,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总裁培训网、前沿讲座、网博会等特聘专家、客座教授。邱道勇主讲课程或研究领域:网络营销运营系统、网络营销执行系统、网络品牌全案、电子商务创新模式、大数据应用及竞争分析及微信营销管理等。他出版专著《微信改变世界》《领导你自己》《你的工作在哪里?》《春之狂想》等,连续5年畅销30多万册。他的文章被《中外100位培训大师经典》、《经理人》、《销售与市场》、《企业家》、《华夏智库》等收录引用。他获得荣誉包括:2010年年度品牌讲师、深圳第二十六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志愿者培训讲师团讲师、2011年度中国十大网络营销专家、2012年度最具价值网络营销专家等。自2008年至今,深山老林创始人邱道勇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南方卫视、中国经济周刊、经理人、中国经济时报、IT时代周刊、中国联合商报、深圳特区报、中国经营报、中国产经新闻报、经济参考报、华夏智库、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网、搜狐网、环球网、凤凰网、新华网、环球新闻网等超过180家权威媒体报道。2013年3月3日,国内首本微信图书《微信改变世界》问世,邱道勇接受南方电视台采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专家委主任王汝林等联名推荐。2013年,邱道勇老师奔走于全国各地,上海、常州、苏州、德州、太原、中山·····处处都留有他将微营销普及的脚印。2014年1月14日,由深山老林推动和筹备的云海汇在在深山老林年会现场正式宣告成立。邱道勇老师是云海汇首席架构师。2014年1月22日,星级品牌揭晓会暨中国企业五星品牌论坛重要议程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邱道勇汇报主题《微品牌: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革命》2014年3月7日,邱道勇新著《微品牌: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革命》上市签售2014年3月8日,首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品牌营销高峰论坛他,就是邱道勇,奔走在全国各地,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授业传道的老师!
莫天全的基本资料
1964年 出生于广西桂林市灌阳县;1984年 学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1989年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8年-1990年 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组织改革研究组,并为此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1991年 赴美国,攻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获经济学硕士。1993年初 任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后任美国亚洲开发投资公司(ADF)执行副总裁;1996年起 任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秘书长;1999年 在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和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支持下,正式创立搜房资讯有限公司,运作的搜房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网站;现任搜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4年,广西灌阳,莫天全出生。在灌阳县,莫氏家族是一个有名的望族。在整个广西,莫氏家族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莫氏宗亲达到50万人之多。据史考,莫氏家族的最早文字记录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但是莫天全依然能详细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故乡:“我家在当地山里的一片洼地上,这样的地形在岭南地区非常普遍。门前几百米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河。”莫天全从灌阳县城关小学毕业之后,就在家里的安排下,远赴湖南邵阳读书。当时邵阳是著名的“三线”建设重要基地,与外界相对隔绝,环境清静。加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家里是地主出身,父亲担心会影响孩子考大学,于是就委托莫天全当兵的叔叔将他迁到湖南邵阳读书。1981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五个年头,17岁的莫天全和全国其他258万考生一道走入了高考考场。在这道千军万马争夺的独木桥上,是1∶10的录取比例。正是从当年的高考大战中,莫天全第一次感受到竞争的惨烈,也第一次体会到拼搏的价值。数天之后,这场人生PK赛的结果出来了:莫天全成为当地莫氏家族中第三个正牌大学生——文革前有一年,莫天全的叔叔和姑姑曾经占据了灌阳县三个高校录取名额中的两个。但这次又有所不同,莫天全不但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拿到了灌阳县1981年的高考状元,在莫氏宗亲中传为一段佳话。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这就是1981年7月的莫天全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的最新身份。谈到为何选择理工科,莫天全后来表示是受到了叔叔的影响,与此同时,当时全国上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大氛围也影响到莫天全的选择。在华南理工大学的那段日子,莫天全每学期期终考试都是第一名,以至于让他觉得有些无聊,想给自己找点突破。1982年,大学二年级时莫天全递交了一份申请书,不是入党申请书,也不是助学申请书,而是跳级申请书——他希望能够直接从二年级升到四年级,因为三年级的课程都已经自学完成了。在那个年头,能考上大学都算很不容易了,在大学里跳级则是闻所未闻,少之甚少,更别说是主动申请的。所幸的是,接到申请之后的系领导很支持他的这个举动,而且80年代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的风气很是浓厚,从政治领域到文学领域,再到经济领域,都是如此,当然也包括在个人学业上。于是系主任就带他去找学校校长,校长倒是很干脆,就抛下一句话:“跳级可以,只要能在二年级的期终考试,同时考完二年级、三年级所有课程,且每门功课成绩在80分以上。”今天的莫天全回过头去审视那次重要的挑战,觉得一方面是年轻人有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性格使然,喜欢不断挑战高难度,对成就感的渴望驱使他去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考试结果让莫天全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值得炫耀的记录:华南理工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跳级的学生。三年大学生活很快结束了。1993年之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采取毕业生国家分配制度。莫天全直到离开学校的前一天才知道自己的毕业去向:位于天津的机械部第五研究院。到第五研究院报到那一天,院长把莫天全分去搞环保研究。1984年,环保是一个很超前的话题。当时国务院有一个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要功能却是进行建设规划,直到14年之后才出现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的冷门由此可见一斑。在得到分配任务之后,莫天全和指导老师一起搞起噪声研究。师徒两人经常拿着价格昂贵的测噪仪器到处跑,配合有关部门检测噪声超标的企事业单位。1986年,莫天全在机械部第五研究院已经呆满两年,此时他又给自己出了一个新的难题:辞职考研究生。理由很简单:要做领导,而做领导的一条途径就是学管理,那么就必须去读研究生。对于22岁的莫天全来说,当离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路370号(机械部第五研究院所在地)之时,一条漫长的路才刚刚开始。这次莫天全“投奔”到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傅家骥教授门下。傅家骥是国内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早期开拓者之一。考前几个月,莫天全开始每天昏天黑地地“啃”书本,从第一页“啃”到最后一页,这一点跟如今的考研模式倒是毫无二致。如果说当初考大学是10%的几率,如今这个比例缩小了10倍,100个人才能“存活”1个。莫天全最后从2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傅家骥教授在1986年招收的两名研究生之一。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莫天全参与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工作。此外,还经常在《管理世界》、《经济学杂志》等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以致多年后,《管理世界》当年的编辑部主任遇见莫天全还印象深刻:“在《管理世界》上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就你一个学生,很不容易。”1989年,莫天全研究生毕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很想要他。但莫天全已经决定到美国去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因为全球公认水平最顶尖的管理学专业都在美国。莫天全希望到国外去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管理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水平。尽管GRE、托福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莫天全有在清华大学认识的德国教授的推荐和一系列得奖成果及文章的发表,美国方面还是给了他全额奖学金。在等待美国大学通知书的那段时间,莫天全到巴基斯坦去担任一个援助项目的总翻译。1990年,在巴基斯坦接到美国大学的通知书,莫天全辞去援外工作,立即从北京飞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经济与管理双博士学位。1990年12月28日,他第一次离开养育自己26年的中国大地,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坚。那天北京下着漫天大雪,但莫天全十分激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和美国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两个国家——终于可以从这两个最伟大的地方吸取养分了。由于在巴基斯坦练了胆,莫天全也没有联系美国朋友,揣着1000多美元登上去洛杉矶的航班。莫天全要去的大学在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要转机还要坐车。在美国的三年学习时间,每天平均只睡4~5个小时,除了学业,还有工作(在学校当助教)。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这位中国学生每年都能拿到1.38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莫天全还和一位中东富商及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教授合伙,在广西老家办了一家葡萄酒厂,专门利用回国探亲机会招聘了两名管理人员,可惜不到3个月,这家酒厂就倒闭了。1994年初,莫天全在毕业期间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美国道琼斯旗下子公司Teleres的老板,并进入道琼斯Teleres工作。在Teleres,莫天全从底层的信息分析员做起,对每天的房地产市场各种指数进行专业评估,以此预测房地产市场走势。从这个时候,莫天全开始深入了解房地产市场,与这个行业结下不解之缘。1997年,互联网经济在美国迅速发展,Teleres已经成为美国本土最大的房地产信息互联网公司。而此时,凭借出色的工作,莫天全的职务已经变成了Teleres中国公司总经理。 1991年,接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邀请,到美国攻读经济与管理双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道琼斯Teleres,任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后辞去道琼斯Teleres的工作,任美国亚洲开发投资公司ADF执行副总裁1996年接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务院发展中心等发起的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担任秘书长1999年初,得到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和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支持,正式创立搜房资讯有限公司为亚洲最大的与房地产和家有关的信息技术公司。2005年7月14日与法国分类广告与出版业巨头签署协议,以2.2亿美金出售搜房网15%的股权。2006年,搜房分成了几个集团,比如资讯集团,也就是新房市场;二手房和租房集团,以及以研究院为核心的研究集团等。2007年,搜房正在为在美国上市而进行着最积极的准备。为此莫天全也已经开始调整搜房整体格局,将原先垂直管理改为由各公司自我管理、灵活性更强的扁平式管理,以使搜房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更符合境外公司上市的要求。莫天全说,房地产只是他的一个切入点,他最大的愿望是在中国做一个与道琼斯、麦肯锡、安德信齐名的信息咨询机构,“所有的好机会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应该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情。” 在道琼斯工作期间,Teleres公司的CEO和其他三位高层年龄相仿,结成一个圈子,相互间像家庭成员一样亲密。他们尽管比莫天全大20岁,却很快接纳莫天全成为其中一员,带他结识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而这些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也对莫天全创办搜房网产生了积极影响。“从他们身上学到太多东西。我想也许是我的自信,没有移民心态,让我融入那个社会没有隔阂。现在,回到中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世界是平的,走到哪里都是一样。”莫天全说。 莫天全第一次萌发在中国创办自己的房地产网络公司,源于一次普通的商业合作。那是1995年,道琼斯Teleres找到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中国房地产指数。这是一个衡量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的量化体系,当时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还是项目顾问。莫天全参与了这个项目从谈判到实施的全过程,尽管由于当时国内房地产业市场化才刚刚起步,导致这一指数系统商业开发不算成功,但其中一些商业理念却对莫天全产生了影响。1999年,已经跳槽到美国亚洲开发投资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的莫天全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日益商业化的中国房地产业正在迎来一个井喷时代,而市场对于房地产信息的渴求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1999年,莫天全在北京定慧寺西大柳庄附近一个居民小区租下一套三居室,花钱购来服务器、电脑等设备并聘来管理人员,开始了一个打造网上房地产帝国的创业生涯。网站的域名最初为Chinaproperties,中文名开始也叫做“中国物业网”。反复思考之后,莫天全终于决定改为Soufun。由此,搜房网诞生了。任何创业项目都离不开巨额资金,尤其是互联网这种“烧钱”行业。最初,通过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校友、高盛执行总裁李山的牵线搭桥,莫天全找到香港几个大财团,希望能够投资搜房网。谈判非常艰苦,最初香港财团对融资项目表现出了一定兴趣,但越往后面,谈判越难以进行,香港财团提出的苛刻条件完全无法让人接受。最终谈判以破裂告终,但莫天全从这次谈判中意识到这个项目存在巨大价值。最终为搜房网提供第一笔资金的是国际数据集团IDG,一家最早进入中国IT风险投资领域的美国投资公司。这次融资与前面的艰苦谈判相比,又太具有戏剧性了。莫天全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张信笺纸上,然后找到在IDG的同学林栋良。凭着莫天全的判断与对市场预期的坚信,IDG对搜房网投资了100万美元。莫天权由此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 创立初期,莫天全就很清楚地规划了搜房网的发展方向。初期是房地产信息传播媒介阶段,通过不断扩展,发展成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个商业运作平台。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房地产业与互联网行业作为两大新兴行业,都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高速扩张的过程。作为两大行业的联姻,莫天全带领搜房网也在积极拓展,不断壮大。从2004年开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观念,正在促使着房地产业经营模式转型。搜房网在创建之初,选择在中国五大城市进行业务拓展:香港、台北、深圳、上海、北京。如今搜房网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100多个城市。当然,作为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莫天全领导的搜房网也不是毫无困难,但最终坚持下来了。虽然创业之初,莫天全与张朝阳曾同在一栋楼办公,但搜房网被业界关注还是在2006年。经过IDG、高盛投资银行、法国Trader Classified Media的连续风险投资后。2006年8月底,澳大利亚最大电信及信息服务公司Telstra斥资2.54亿美元,收购了搜房网51% 的股份。2007年,搜房网全年收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利润来源主要以广告收入为主,大约占90%,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及房屋中介机构。随着业务的拓展,广告收入也会涉及其他行业,例如家居装饰、社区服务等等。对于上市,莫天全说搜房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认为,上市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成熟标志,还可以尽量淡化个人色彩。对于未来,莫天全的信心很足:“如今有3亿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他们来到城市需要工作、需要房子,就相当于20年要建起一个‘美国’,再往后20年,还有一个‘美国’要建。”
吴能全的主要成就
吴教授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推导出我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模型,二是提出检验“三资企业”绩效的指标和方法,三是从咨询实践中摸索出能改善本土企业效益的“全能管理模式”。他的硕士论文和另一篇力作分别获得中国中青年经济学家第二届(1985)和第三届(1989)论文征文优秀论文奖,博士论文双获广东省高教委和经济学会论著一等奖(1998);其科研活动曾获海外岭南基金、富布莱特基金、中英科技基金、中欧教育基金、法国社科基金和香港科技大学基金资助。近年来,吴教授致力于对民营企业自身及其内化的理论研究和咨询支持,先后创办了“中山大学管理论坛”、“中山大学管理沙龙”、“中山大学教授-经理研究会”和“中大管理咨询中心”,为中山大学服务社会和管理学院开辟“第二课堂”做出有益的尝试。吴教授正尝试在科研、教学和咨询三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培养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新路,为MBA和EMBA教育尽早本土化添砖加瓦。吴能全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专著、译著及主编书籍1、《中国特区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2、《国际企业经营》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9)3、《珠江三角洲经济》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3)4、《中日管理比较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5、《广东三资企业绩效分析》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6、《经济行为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1996)7、《升迁捷径:15个秘诀》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8、《从面试到经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9、《当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中大学报(1983/3) 2、《我国利用外资的理论根据与客观依据》中大研究生学刊(1983/4) 3、《国际投资的几种新形式》世界经济译丛(1983/5) 4、《试析当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两大问题》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132) 5、《南朝鲜马山工业区》港澳经济(1984/5) 6、《南朝鲜褵里工业区》港澳经济(1984/6) 7、《经济特区大规模调查研究简介》港澳经济(1985/6) 8、《香农自由区》世界经济研究(1985/2) 9、《香港与内地贸易时间序列分析》港澳经济(1985/1) 10、《35个合营企业的经济效果分析》经济研究资料(1985/3) 11、《深圳华为科技工业园的经济政策》港澳经济(1985/5) 12、《深圳特区国有企业的改革建议》港澳经济(1987/2) 13、《略论价格改革》价格月刊(1988/1) 14、《也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理论研究(1988/6) 15、《论中国的国际收支管理》中山大学学报(1989/4) 16、《“三资企业管理”讲座》亚太经济(1990/1-4) 17、《如何将市场经济决定变成行动》技术经济与现代化管理(1993/1) 18、《跨国公司的一般经营特征》国内经济管理(1993/1) 19、《广东中外合资企业管理特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1993/2) 20、《跨国公司内部定价策略》财会通讯(1993/6) 21、《国际企业营销》现代企业(1994/1-2) 22、《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和纳税对策》财会通讯(1995/1) 23、《广东三资企业的投资来源的国别比较》广东发展导刊(1995/3) 24、《广东三资企业管理调查频数分析》管理现代化(1995/3) 25、《试论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型》南开经济研究(1995/5) 26、《对广东三资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分析》南方经济(1995/6) 27、《香港回归前关于中产阶级的分析》现代与传统(1995/2) 28、《体制改革与传统文化》开放杂志(1995/6) 29、《广东三资企业的绩效比较分析》南方经济(1995/10) 30、《广东发展信息产业的作用、影响、问题和建议》南方经济(1998/5) 31、《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解释问题能被解决问题替代吗?---与孙早、鲁政委商榷》 学术研究(2003/9) 32、《渐近主义的管理制度创新—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公司经验》当代中国工商管理案 例研究(第二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麦当劳全球化扩展与品牌信息化竞争力研究》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4/1) 34、《交易的演进与规制——交易费用经济学、网络理论、比较制度的分析路径之 比较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4/4) 35、《论水权的起源及其管理》学术研究(2004/5) 36、《广东经济增长中的教育因素贡献分析》南方经济(2004/10) 37、《论模块化思想在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应用》财经科学(2005/4) 38、《国企经营者选拔机制如何突破“锁定”状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4 39、《人力资本所有权归属的界定及其效率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5) 40、《从一个粮食收购案例看三方契约的自我履行》南方经济(2005/6) 41、《民营企业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商会》广东民营经济蓝皮书(论文集)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42、《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和管理政策的战略选择》现代管理科学(2006/2) 43、《做企业真的这么累吗》销售与市场(2006/3) 44、《粮食宏观调控中的信息及激励》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3) 45、《从适应性角度看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与运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 46、《“海氏测评法”运用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现代管理科学 47、《基础能力是我们的短板》销售与市场(2006/4) 48、《某广播电视台薪酬体系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5) 59、《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财经科学(2006/5) 50、《论重视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现代管理科学(2006/5) 51、《企业文化形成机制-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06/5) 52、《误区规避与自身修炼》销售与市场(2006/5) 53、《整合流程管理-一种赢得客户的新式方略》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6) 54、《从资源驱动到想象驱动》销售与市场(2006/7) 55、《企业模块化思想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6/7) 56、《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中航油内控失效的再思考》改革与战略(2006/7) 57、《小足球拉动大营销》销售与市场(2006/8) 58、《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异》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 59、《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资源》现代管理科学(2007/1) 60、《大股东掠夺行为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当代经济管理(2007/4) 61、《跨国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当代企业家(2007/9)62、《我国饮用水供水产业引进私人资本相关思考》环境保护(2007/2)63、《论广东民营企业成长中的管理创新》广东民营经济蓝皮书(论文集)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64、《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弊端及其改革》)现代管理科学(2008/1)65、《组织文化形成强弱的影响因素—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64、《企业跨部门沟通的障碍与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08/6)65、《突破企业传统培训学校的新模式—行动学习》现代管理科学(2008/7)66、《基于组织嵌入视角的企业知识员工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67、《行动学习法在流程优化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7)68、《集团以少胜多—企业文化融入与推广》中山大学管理案例研究(2007)2008出版69、《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4)70、《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的转移理论述评》北京师范大学(2009/增刊)71、《人口统计特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9/1)72、《企业性质探讨》当代经济管理(2009/6)73、《胜任力模型开发新法初探》中国人才(2009/13)74、《组织文化形成途径—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跨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增刊)75、《财政交易、意识形态约束与激进公有化:中国195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2010/2)76、《组织绩效管理水平的测量、评分和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77、《多业务单元企业的知识传承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2)78、《管理学视角下的隐显知识分类批评》产经评论(2010/6)
上一篇:关于乳制品的毕业论文
下一篇:翻译论文发表哪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