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圣文化的论文
关于农圣文化的论文
对中国民间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东西,它是这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基础的时候,那么即便它的人民仍旧存在,这个民族的存在和消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当越来越多的文化形式从原有的那种昌盛发展到现在的濒危乃至已经消失,谁该为这些事情负责?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如痴如醉地沉醉在圣诞节、万圣节、NBA、足球以及情人节等西方文化的氛围中,还有多少人能够从春节、庙会、传统戏剧、皮影戏、传统民乐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中找寻到往日的那种新鲜和快乐?当另外一种“崇洋媚外”在我们中间悄然流行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抵抗西方文化侵略的阵地前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枪”!
很多民间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民间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夏挽群告诉记者,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但是从目前的很多情况来看,这些传承着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文化形式却在各种各样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市场、生存发展的空间以至于走向消亡。
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形式几乎在河南都可以找到,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口继文学的通史,对过去人们的道德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河南的神话被称为中国神话的奇迹之一,新郑黄帝、周口伏羲、泌阳盘古等表达了东方才有的内在而隽永的民族想象。然而,民间文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异,有些不再流传,迅速消失,继而消亡。
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也是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中国的民间戏剧发源于原始劳动歌舞,是世界戏剧三大源流之一。河南民间戏剧在民国末期调查有80多个剧种,这其中有道情、二夹弦等,但是据现在的调查和统计只剩下30多个,建国后平均每年消亡一个剧种。夏挽群说,每个剧种的消亡都意味着这种戏剧音乐表演形式的消亡,而剩下的30多个剧种也是惨淡经营,专业的演出已经很少了。而在刚解放时,河南有大量的专业剧团走乡串户,现在很多还存在的专业剧团却面临着生存危机,好一些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夏挽群给记者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在河南鄢陵有一种乐器叫做筹,是过去随着佛教音乐而产生的,现在实际上已经消亡了,仅存的一位能够吹奏该乐器的老人也已经在前不久去世了。
在丽江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是每一个到丽江的人必听的。但如今,随着纳西古乐的势微、失传与衰落,该音乐形式也将变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它们也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夏挽群给记者介绍说,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虽说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它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史前图腾,它把原始的信息带到了现代。以前在太昊陵的庙会上简直到了热销的程度,然而现在对泥泥狗的制作已经越来越少了。笔者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去太昊陵烧香,总会带回一些憨态可掬的泥泥狗,它们给笔者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而现在却很少有孩子们能够见到这种工艺玩具了。
传统工艺美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遇到了新的挑战,福建为人们所熟知的工艺美术行业,如脱胎漆器、软木画、竹编、德化瓷塑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难境地。北京、江苏、浙江等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同样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其他艺术形式如年画、剪纸过去在民间都很流行,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而对剪纸,目前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并不重视它的传承。
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和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内涵,然而随着西方大量节日的到来,中国的很多节日却在逐渐淡出。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指出:“很多民族的民俗民风都已经没有了,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如今节日没有了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空泛,人们也就对节日失去兴趣了。”
“孔雀公主”杨丽萍忧心于她看到的云南的变化: 许多绝技因为失去了用途而濒于失传,新生的一代喜欢牛仔裤甚于传统服装。一位专家在调查了基诺族巴卡村寨后指出,如果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里的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而这种状况,在云南众多的村寨之中并不鲜见。著名作家冯骥才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村寨都变成了洋楼,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如果继续这样发展,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我们剥夺了它们生存发展的权利
冯骥才曾经这样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夏挽群也告诉记者,出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失去发展机会乃至走向消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耕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了工业时代,这些直接导致了原来民间民族文化生存的土壤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精神的变异。
事实上,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半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半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含。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得怎样。
再次,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存方式,和经典文化以及典籍文化相比,它从没有像它们一样用各种方式进行加强。并且民间文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传承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并且还有很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禁忌,传承的范围也很窄,大都是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等这样的形式,一旦出现断线,它这种形式很快就可能消亡。
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这些经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组成了今日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然而,也正是由于它们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面对开放与交流的加强,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绝技绝艺传人越来越感到困惑与无奈:一方面,随着年岁渐老,他们带徒传艺的期盼越来越强烈而急迫;另一方面,年轻人忙着打工挣钱、追逐新潮,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不多,能沉静下来学习观摩的就更少。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最后,民间文化从没得到过正确的认识,甚至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民间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好进行细致的整理的准备,西方的各种文化就来到中国,它们这种带有商业行为的文化形式拥有更多强大的资本,对中国的民间民族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东方人特别是年轻人还去追求时尚,这种浮躁行为对中国民间民族文化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传承,不仅仅是为了一种文化存在
几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出现了全国性的文化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处于认识的三个层面上。
首先认为民间文化的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裂。因此,对待民间文化不应该采取历史虚无主义认识,不能让其断裂而应传承下去。如果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就可以割裂,那么,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恐怕早就不存在了。尽管不可否认经典文化和典籍文化的巨大作用,但是更应该看到民间文化是亿万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保护民间文化就是从民间文化延续上发出的呼喊。
其次是东西方更加激烈的碰撞使得民间文化地位的上升,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和底色,也成为民族文化共识、民族文化绵延赓续的基础和情感的纽带。若东方的文化全部消亡、大脑中的记忆荡然无存,全部被西方的文化所代替,那么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应该重新考虑了。夏挽群说,这些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运动的产生,而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保护民族先进遗产则成为了这场运动的高潮。
再次可以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层面上。美国中情局的用心可谓是极其险恶的,他们已经将这种险恶用心用于对付中国正在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人,并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加大。从日本对中国台湾的50年文化侵略就可以看出端倪,在那50年中,日本的用心同样险恶,他们要求台湾同胞不准说中国话只能说日语,不让过中国的节日,扒掉中国的庙宇改建日本的神社,这些直接导致了目前在台湾仍旧有人信奉日本文化乃至承认日本文化。日本的险恶用心就是想通过这些来改变甚至抹杀台湾同胞心中的文化记忆,这种行为已经上升并涉及到了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上来了。
民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拯救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不仅仅是从上述三个层面上说的,因为我们的民间文化还承担着政治资源、教育资源、道德资源、文化产业资源和未来文化建设资源等五个资源的功能。
“民间文化不同于经史子集,它们存在于普通的民居和人们的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夏挽群说。
从历史传承来看,民间文化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有专家认为,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史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每当有形的物质文化受到损毁时,口头的非物质文化就会发挥它巨大的历史功能,维系、保护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远古文明唯一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是和口头非物质文化具有延绵不断的强大生命力直接相关的。可以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信念的“活史”,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其生生不息、长远发展的可能和潜能。就此来说,遵循人类口头文化的艺术规律,及时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使人类社会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源远流长。这既是国民的责任,更是薪火相传的使命。
我们能否留住它们曾经的辉煌?
随着认识的逐步提升,中国的文化保护已经从原来的那种自在状态变成了自觉的状态,目前全国人大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法工作。夏挽群介绍说,目前全国人大正在加快对这些方面的立法进程。
2003年2月18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这一工程还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这个工程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工程将耗时10年。当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经在15个省展开,并对其中重要的民间文化进行保护,2004年该工程在另外9个省市进行。冯骥才还和地方学校合作编写乡土教材,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
同样是剪纸,河南西部的剪纸大都自己玩玩,但河北蔚县剪纸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数千万元。“这就涉及到市场理念的问题。”夏挽群认为,有些民间艺术难以和市场接轨,即便扶持也难以长久。对那些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信息丰富、能够和市场接轨的民间艺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比如曾经是高贵的象征地河南开封的滕派蝶画,他们正在寻求更多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推动它进入市场,继而得以更好地传承。对一些已经无法迎合市场的民间艺术形式,该怎么办?“那就养起来。”夏挽群说。
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只有当人们普遍认识到民族的文化是精粹、值得世界关注时,传统文化才能得到重视。因此,夏挽群认为,“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加强这个方面的重视,抓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应该从中小学入手,在教材中不仅要加入历史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各地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因此应该从培养本地的文化认识上进行文化的传承。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扼杀了这些!”
而对于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革新的最好手段之一。据介绍,目前在全国各级学校的课内外教育中,很难看到传统民间文化的身影。有关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道:“下一代教育和兴趣的缺失,将可能断送传统民间文化的未来!”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000字左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
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
笔者此文主要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些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这样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
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作主;在经济上,表现在重农重商,直至后来的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直至后来的思想自由;在对待人上,关心人,爱护人,直至后来的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国人古代一直存在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思想本身,是进步的。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虽处逆境而奋发有为,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我善养浩然之气”,伟大诗人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鲜的血液。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位卑不肯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对待人与自然上,《棘敕川》、《岳阳楼记》、《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学作品,更是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的特殊感情。
登长江,诵“大江日夜流”,顿生一种豪情。临高山,读“一览众山小”,顿生一种斗志。读《腾王阁序》,吟及“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又生一种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挠,如此强健,唯斯国方有也!
但是,同别的国家一样,中国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女人有独特生命价值吗?不过是男人附庸。每一个中国女子,应以生活于现代为庆幸,而以生活于古代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没有独立生命价值。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无数苍生,都在皇权高压下葡葡。他们或许渺茫过,怀疑过,反对过,但后来,他们再也不曾有过这个念头,甚至以高呼“吾皇万岁”为终身荣耀。马克思曾经把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蔑视地称之为普遍奴隶制。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一方面是皇帝穷奢极欲,三宫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烂,官僚贵族欺压人民、掠夺百姓,另一方面却鼓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对平民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进行种种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内在动力。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压制个体生命正当欲望。哪个人特立独行,即“枪打出头鸟”,导致国民虽众多,实则千人一面,有胆有识的人百中无一。有新的思想,即“鸣鼓而攻之”。有不逊之言,即“祸及九族”、“诛灭十族”。在家听父母的话,在乡听长辈的话,社会上听官僚的话,而全体官僚则听皇帝的话。个人的婚姻大事,听父母的话。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对外部世界缺乏关心。虽然在鸦片战争被打败,仍不肯认输,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认真学习别人文化的有价值东西。一次次失败,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对自己体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发自己民族生机活力。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多得不可胜数!
愚昧、落后、抑制人性、阻碍发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个人若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其思维岂能不退化,其个性岂能不扭曲?与此同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还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善于钻营、欺骗,又有背景的人,青云直上;浑浑噩噩、平平庸庸、处事圆滑的人,一帆风顺,庸人一生平安;而才华横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负之士,却往往是英雄难有用武之地,郁郁一生。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逆淘汰的现象——几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用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中国文化是优是劣,孤立地看,是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各自优缺点,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里主要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这也是近一两百年来,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长处。“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人崇高天伦,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支持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谁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国人热爱现实,关心现实,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种虚无主义思想对人心灵的损害,能把人们注意力吸引到建设现实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中国人并不屈服,而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中国人常常讲究道德,以友善态度看人,以友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这对于国内社会秩序的建立,对于国际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积极的。有着强烈的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思想。从马援的马革裹尸,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为”,曹操的“对酒当家,人生几何”,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均体现这种强烈抱负的存在。与自然也有着天然的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上空”,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世界文化时代的到来,终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阻挡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文艺复兴以前的古希腊文明,已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文明,遭到彻底批判。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试概括出几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是上级的权利,而不是下级的权利;是单位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现代社会学认为,社会活力来自激发个人的积极性,社会尊严来自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中国传统文化之做法,显然与此背道而驰,既是文明不发达的表现,也必然妨碍社会的发展。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西方则坚持思想自由。各种学术可以自由争鸣。因此几百年来,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辈出,新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令世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儒、道、佛并存,为什么还说是没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对立的,而实则皇权政治下一种思想的三个方面:出则为佛,入则为儒,修身则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统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战,也不容挑战。除非在政权没落,或瓦解情况,批判儒家、专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头之日。
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方则崇高法治,在全社会崇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既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成本。
在人才选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竞争。这样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够给其他想发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机会;能够确保人才队伍新陈代谢工作顺利进行。中国的人才选拔模式则不科学、不合理。干部队伍是“官选官”,上一级选下一级。客观上助长各级干部不是把精力放在为民办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级旨意上。公务员选拔,也不够透明、公开。这使中国人才队伍整体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腐败泛滥;也挫伤了大量锐意进取的民众的积极性。
在发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讲的是科学和民主。科学,不但是重视科学技术,也包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选举国家机关,并进行相应监督。这使西方社会数百年来一直生机勃勃向前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卫生部部长、北京市市长在处理非典工作有严重失职。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但中国对这起事情的处理,却十分费力。这类情况,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在维护极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损害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碍了整个民族的不断发展。
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从总体上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落后了一个阶段。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经历过一个较充分的现代化阶段。而我们民族,则尚未经历过这个现代化阶段。至少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化阶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新的时代,呼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
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的文化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人们都会关心这个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应该比现在的文化要美好得多。
——这还用说!人们会说道。
我说的美好,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社会、自然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无知、愚昧基础上的文化,是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真正幸福的。
这就要求个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破除种种迷信思想、教条主义,勇于探索正确认识。也要求社会倡导思想自由,倡导尊重真理,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
个人生活的进步,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密不可分。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是每一代人的责任。新的文化,也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倡导人的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为社会多做贡献;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矛盾,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必须使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更多优秀的劳动成果。
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宏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合理需求。
人是大千世界最尊贵的生命,是万物之灵。理应雄纠纠、气昂昂地活着,理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打击人的尊严,而抬高人以外其他事物、力量的尊严,都是不允许的。人与人之间权利与自由是平等的。任何一个人,任意侵犯他人的尊严,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都是不允许的。新的文化,必须唤起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尊严意识!唤起他创造生活的热情!唤起他对别人生命价值的尊重的热爱。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大写的人,开创大写的人生。
同时,还要考虑人的需要,创造相应的精神文化产品。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脱离人的需要,这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这纯粹是一种意淫,愚昧可笑。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新中华文化。
还要虚心学习。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别人可以学习我们,我们也可以学习别人。别人不来向我们学习,是别人的愚蠢。而我们不去学习别人,则是我们的愚蠢。学习永远不是一件丢面的事,而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赶上别人,超过别人。即使已经超过别人,也要继续向别人学习,因为别人总会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些。
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里?人口多一些,生产力起点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后一些,人均资源少一些,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发展经济,都要科学、民主,都热爱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都要讲道德和法律。因此,别人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应积极借鉴。
有些人动不动以中外国情不同为由,千方百计为学习别人先进文化设置障碍。中外国情不同,所以中国不能搞市场经济,不能崇高人权,不能普选,不能倡导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这与其说是重视本国国情,不如说是自甘落后。许多别人文明的先进成果,被排斥在一边。害了谁?害了自己民族的未来,害了广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那么我们民族与世界先进民族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必然越来越大了。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携手前进是最明智的。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也看看你是怎么做的。你向我学一点东西,我也向你学一点东西。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人类文明,必然要以这种方式前进,才能发展更好,也才能使各个民族更快地进步。
关于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文化也是如此,仅仅只有继承,或仅仅中只有学习他人,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不易。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根深叶茂。文化积累是根,根基不扎实,是长不出新枝的。即使破土了,也长不高,长不壮。
二要明确方向。方向错了,不是创新,而是守旧、复古,前功尽弃。一定要透过种种迷雾,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说到底,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三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四要有勇气和意志。以新的文化代替旧的文化,并非一帆顺,必然会碰到斗争。这离不开政治家的胆识,也离不开有识之士的顽强奋斗。说到底,是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代表不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只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已进行了一百多年。总的印象,是太慢了。亚洲几个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比我们快得多。这可能同他们直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便于接收同属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世界先进成果有关。而我们则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我们在很长时间内不能以开阔的胸怀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一直保持一种强烈的警惕性,不能积极地学习西方文化那些先进成果,结果反过来损害了我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
但是,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的脚步,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这里还想就国家热谈一谈自己的精浅想法。
这十多年后,又出现国学热,涌现一些国学大师。但笔者发现,一些人只是就国学谈国学,这已经走入歧路。时代不同了。今日谈国学,应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国学,就必须精通西学。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一个现代国学家,就必须同时也是现代西学家。这样,他研究国学,才能真正得出比较全面、成熟、中肯的结论。要研究国学必须研究春秋百家学,大唐文学,鲁迅文学。有人把千古罪学当成国学,其实把自己也变成了千古罪人。
高分求写论文《生活中的艺术》4000字!
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
摘要:村落民俗志在观察构成乡民艺术之语境的同时,所描述的多种生活知识实际上已经
与乡民艺术构成了相互解释的互文关系。乡民艺术作为精神创造现象直接与民俗
宗教信仰活动发生联系,这牵涉到中国乡村社会神圣文化空间建构方式的问题。以
乡民艺术为轴心、以村落为单元建立起田野研究的动态研究视野,还牵动了关于民
俗作为“生活层面的文化”的民俗学“元理论”的思考。
关键词:乡民艺术;村落;民俗志;民俗宗教;生活层面
记得是在2003年11月,我应邀到山东
青州参加了一个关于民俗学田野作业方面的
研讨会,会议安排我们到一个名为井塘村的
山村作调查。在调查之前,已经见到了由叶涛
同志主持的井塘村民俗调查的出色报告。我
们注意到井塘村妇女始终保持着在每一个月
都在村内举行敬神仪式的传统,她们分别结
成“四季社”“、玉皇社”等,活动的地点就在某
一户家庭当中。在这每月一天的“社期”之内,
她们理所当然地将家务交由男人处理,从而
专心致志地举行各种敬神仪式,特别是要进
行内容丰富的歌舞表演。借助于神圣宗教的
名义,她们赋予该项活动以莫大的权威性,试
图获得传达某种知识的话语权力。也可以说,
在这样一个村落社会的环境中,这些妇女们
在神圣空间中所上演的歌舞,构成了一种恢
宏的叙事,用以认识与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
的全部秩序。仪式过程中所表达的那些特殊
知识,是与她们的特有的表演能力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因而能够充分显示出她们创造和
传承村落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刻骨
铭心的聚会中,艺术与信仰、性情与才智,全
都浑然一体,难解难分。
由此我进一步意识到,艺术,尤其是老百
姓的艺术,其价值一定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
中得以实现的,因而我们的研究也必须与其
社会环境的考察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单纯地认为乡民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娱乐性和审美性,比如认
为农民只有在农闲的时光里才需要娱乐和表
演活动,所谓“闲中扮演”。实际上,事情并没
有那么简单,农民的农事劳作是闲下来了,但
他们仍然在忙着进行创造,这是一种为了生
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文化创
造。这种文化创造离不开艺术活动,这是我们
对乡民艺术予以认知的基本前提。
《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一书的作者张士
闪在艺术院校从教多年,他正是因循这样的
研究理路而展开乡民艺术研究的。他的主要
着眼点并不在于乡民艺术活动中艺术层面的
规定性,而是关注于掌握在乡民手中的
艺术文本如何在乡村社会中一再被表演、重
复、传承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显
现。比如,小章竹马为什么要请村书记来主持
“出马”的仪式?井塘村妇女结社为什么要将
歌舞表演的高潮部分安排在村民午饭后的闲
暇时段?洼子村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将本村
的辉煌历史以及与本村有关的“文化人”编成
经典段子,以“啦呱”的形式到处讲说?这些观
察与思考正是本书与以往乡民艺术研究著作
的最大不同之处。我觉得本书带给我们的最
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发,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民艺术与村落生活空间
显然,作者是从“作为民俗现象的艺术活
动”的角度来理解乡民艺术,并给予个案描述
性的研究的。这在理论、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
创新性质,特别是在民俗学和艺术学之间搭
起了桥梁,丰富了他一向倡导的艺术民俗学
研究的理念与经验。在他看来,乡土社会与乡
民艺术,是文化语境与文化文本的关系,同时
后者还是容纳有丰富历史信息、具有神圣秩
序意义和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文化载体。
应当说,这些“表演性”的民俗现象,同时还是
在乡民生活中与一般日常语言既不相同却又
相辅相成的特殊的交往工具,这种认识在书
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在这样一些理解的基
础上,作者力图对小章村的竹马表演和其他
几个村落的民间艺术给予全面的描述。这种
尝试很有难度,但我们看到他根据大量第一
手的实地调查材料,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在这
几个村落当中,家族村落生活规范及其历史
记忆与乡民艺术及其传承活动的紧密关系,
其中不仅有结构性的分析,也有关于变迁过
程的历时性观察,因而能够较为系统地完成
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个案研究工作。
作者无意将本书写成没有具体人和事件
的歌谣荟萃、民间故事大观或者是秧歌小戏
一类文本的琐细罗列,也无意对民间工艺技
术进行不厌其烦的介绍与赏析。作者还特意
避开从芜杂的艺术文本资料中筛选例证,去
分析其中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家
庭观念、爱情理想。于不动声色之中,他已经
超越了以往对于乡民艺术的这一传统解读模
式。书中所涉及到的四个村落,作者都曾不止
一次地身临其地,做过扎扎实实的田野作业。
以这些反反复复的调查为基石,毫无疑问地,
这首先是一项民俗学的研究,但我相信,这同
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学的研究。因为
乡民艺术的展演活动,是离不开乡土社会的
具体生活环境与整体文化模式的,所以乡民
艺术的意义也就需要在这种生活中去解读。
因此,如果说民俗学能够对艺术学有所借鉴
的话,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对社区文化
进行整体性解读的方法,中国民俗学的新近
发展已经提供了这一可能性。
本书特别强调对于村落民俗志的描述,
但这种描述不是村落内部生活形态与文化事
象的简单集合,而是承担着揭示该村“文化的
语法”、凸显这一村落个案典型意义的重任。
这样,村落民俗志在构成乡民艺术文本之语
境的同时,所描述的多种知识形态与乡民艺
术之间也就构成了相互阐释的互文关系。换
句话说,作者将乡民艺术视作村民的一种生
活实践活动,他所关注的是乡民艺术如何在
村落生活中发生实际作用,以及如何与其它
村落知识一起交织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村落文
化体系。
乡民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而民
俗文化是伴随民众实际生活的文化。为什么
当我们置身于民俗场景中才会感到乡民艺术
的展演特别有味?因为乡民艺术本来就离不
开现场,其意义的生成和表达都离不开实际
生活。如果让井塘村的妇女们到城市的舞台
上去表演仪式歌舞,那些本来在村落环境中
由她们与观演者在文化互动中所生成的意义
就无从产生,她们的情感也难以表达。试想,
不烧黄表纸,没有了香烟袅袅所营造的神圣
氛围,妇女们之间没有了日常生活中的充分
交流,她们的歌舞表演如何能够保持韵味?更
重要的,她们的观众就是家人、亲友和本村村
民。也就是说,只有在村落场域中,她们的表
演才是有的放矢的。有的时候,包括学者、当
地官员在内的外来者也可能会前来观看,她
们自然也不会拒绝,甚而感觉更加高兴。事实
艺术探索
39民艺术的表演空间一般都是开放性的,
表演者和外来的观众之间通过交流,很快就
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而且表演者总是能够
把那些进入自己村落的外来者看作是新的观
众。所以此时的艺术表演活动仍然处于比较
自然的状态,只是由于增加了外来的观众而
使得她们的表演更加起劲。乡民艺术的传承
人甚至认为外来者大多是“见过大世面”的
人,应该更聪明,更有水平。但是在我看来,这
些初来的客人还一时不能作为合格的观众,
因为他们还不熟悉村落的生活,需要在表演
活动之外与村民发生更多的接触。
二、乡民艺术与民俗宗教
乡民艺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功用性。
对此,一般的理解主要着眼于艺术与生产活
动的关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村落生活当
中,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主要是满足乡民的精
神需求,是与民众的各种交往活动紧密结合
的。其中,与宗教信仰活动的关系是最为突出
的现象。这就形成了中国乡民艺术的独特景
观:艺术常常打着信仰的旗号,增加自己在现
实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与权威性,而宗教信
仰往往需要借助于艺术表演增强自己的感染
力。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神灵总显
得人性十足。这并不一定要用日常与狂欢的
对立统一来解释,而是与中国人对于神圣空
间的独特建构方式有关。在中国式的神圣空
间里,不仅需要礼节、礼仪之类庄严肃穆的活
动,也需要欢腾的表演;既需要象征性地表达
与重建社会生活的秩序,也需要夸张地体验
生活的乐趣和发挥真实的性情。
本书旨在推进国内学界对于乡民艺术的
研究,却将大量笔墨投放在对于村落宗教信
仰活动的描述与分析,这绝非偶然。张士闪在
长期的村落调查中发现,在传统的乡村社会
中,乡民在农闲时节进行的最重要的精神活
动有两种,信仰的和艺术的,而许多乡民艺术
都曾发生过类似的由信仰到艺术的内部行为
的置换,或者说,它们是在某些信仰活动的艺
术化过程中逐渐成型的。而他所关注的鲁中
五村有着至为丰厚的民间信仰土壤,“使得村
落信仰体系的描述在通常村落民俗志中的必
要,变为在‘深描’层面的必需。”他的这一认
识,成为他所倡导的艺术民俗学研究走向深
化的一个突破点。
作为民族宗教实践方式的乡村仪式活
动,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为祭祖仪式,一为敬
神仪式。西方的宗教活动集中在教堂进行,实
行的是教皇或总会以下的教阶制。我国乡间
广大民众参与的宗教仪式活动则是比较分
散,权力直接源于地方的祠堂和庙会制度,与
乡村自治社会的集体意志相关联,对社区秩
序起到了一种整合作用,具有很强的世俗性、
功利性。庙会制度既然是社区权力建构的民
间传统,那么就与西方社会自启蒙时代之后
所强调的宗教与世俗、进而国家与社会的对
立关系有所不同。我们从汉族民间宗教的实
践中可以看到,对于国家框架之内地方权力
建构的想象,与一个社区对神圣权威的认可
过程形成了一致的关系。沃尔夫从神灵体系
与政治体系相仿佛的现象入手,强调了中国
宗教的整体性,即神、鬼、祖先的宗教体系。他
进一步指出,中国宗教中神灵没有绝对性的、
稳定的神格,神、鬼、祖先之间是可以互相转
化的。神需要不断地有香火供奉,不断地有祭
祀仪式,否则就难以保持自己的灵验。
此外,我认为有必要指出,中国民间的祓
除仪式(傩)在西方是比较少见的。中国的宗
教精神中特别强调“生生不息”,有时就是直
接采用拒斥死亡、驱除灾病的办法。比如,古
代的上巳节就有在水边举行这类“实用”的祓
除仪式,今天我们还保留着端午节在门上插
艾蒿、除夕之前张贴门神、春节期间在门口放
置“拦门棍”或在庭院里“撒陈草”等习俗。至
于放爆竹、放风筝等,也来源于这种意识。现
在我们称作乡民艺术的抬阁、甩花、扔火把
等,都与这种祓除仪式有关。人们多注意到民
间仪式迎神、娱神、谢神、送神之类旨在纳吉
的活动,其实,在此之前一般都会有类似“扫
除”、“净坛”的仪式,起着驱邪、驱鬼、避灾一
类的作用。也就是说,纳吉与祓除二者之间往
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宗教精神的表现,
对于理解乡民艺术何以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
抚慰,实在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观察角度。
艺术探索
40纵观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四个村落个案,
作者主要都立足于乡民艺术传统与村落家族
叙事的深层联系,这当然不止于艺术与宗教
的关系,还直接将乡民艺术放进村落社会的
秩序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认同过程之中。但正
是借助于对艺术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思考,作
者以乡民艺术为轴心建立田野研究的关联性
动态视野,在民众仪式性表演实践与村落生
活规范之间发现并揭示出“民艺”活动的某些
“文化逻辑”。实际上,这已经在更为广泛的意
义上,对于中国乡民艺术如何在村落生活与
文化空间里得以存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基
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
三、民俗:生活层面上传承的文化
村落之所以是乡民艺术研究的一个切入
点,是因为这些艺术现象具有民俗文化的基
本性质。对民俗文化性质的界定,当然有不同
的角度,例如强调其创造与传承主体的社会
性,或者重视其载体和形式的特征等。钟敬文
先生关于上中下三层文化的理论是我们耳熟
能详的,这一理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当前
都有其可进一步挖掘的意义。我以为,这在当
时是针对过分强调民间与官方两种文化对立
观的一种反正。此外,我记得在上世纪80年
代中期的文化讨论中,钟敬文先生就提倡从
民族文化的整体框架中审视我们的民俗,将
民俗视作民族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由这样的认识出发,他提出“民俗文化学”,实
际上就是强调了在民族文化中民俗研究的重
要意义。他提出的上中下三层文化的观点与
此相吻合,认为其中的中下层文化大体上是
民俗的。
钟敬文先生还清醒地认识到民俗文化与
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在这方面他有许多思
考和言论。例如在1980年出版的《民间文学
概论》中,他提出民间文学是“整个人民生活
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1982年在《民俗学
及其作用》一文中,他又指出民俗学的研究对
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的“生活文
化”。与此相关联,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
生活》一书中受现象学哲学的启发,进一步提
出了民俗学的领域在于“生活世界”的观点。
这些思考都突破了只见文化形式、不见社会
实际生活与活生生的人的文化观,丰富和拓
展了我们对民俗研究意义的认识。
最近我在想,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仅仅停
留在一种精英或士大夫的言论之中,这种文
化就不能成为关乎民族命运的根性文化。民
族文化应该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层面有所表
现,才能成为民族的生命。自然,在生活层面
上的一些风俗习惯,不经过文人士大夫的具
有一定逻辑性的总结或心有灵犀式的妙悟,
大家也不容易体会到这种文化的意蕴所在。
反过来说,对于孔子所代表的圣贤文化来说,
董仲舒是第一次大改造,到了程朱理学又是
一次大改造。几经改造,孔子文化才算延续下
来。假使没有这方面的努力,它就不能成为活
的文化。但从民俗学者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圣
贤文化,如果它完全没有进入民间生活,就不
会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也不会变成我们民族
的东西。可见,无论哪一种文化,如果在民众
生活中不能表现出来,必将难以久存。于是,
我想通过对“生活层面文化”这一概念的强
调,来说明在整个民族文化中的民俗文化现
象。
采用“生活层面的文化”这一用语,是想
说民俗文化与文人文化没有截然不同的区
别。文人文化也可以是一种流动性强的、非常
活跃的文化,它一旦与生活发生血肉联系,往
往会充实民俗文化的内涵,或者将民俗文化
的形式加以精致化。但是,知识分子可以对民
俗文化进行提炼、升华,也可以将民俗文化抽
离了民俗的土壤为己所用,甚至形成了对民
俗文化的歪曲、阉割。今天我们看到一些民俗
文化在一定时空内的畸形发展,实际上也包
含某些文人的作用。
我所说的“生活层面”在一定意义上不是
指的民俗本身,而是指的一种研究方法。我主
要是强调需要从生活层面来理解民俗文化,
这是个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
上民俗学是注重观察文化如何流动的学问。
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民众创造、传
承的文化没有全部被纳入到既有的文人视野
之中,而所有的文人文化也不一定都要经过
艺术探索
41层面的过滤。很多精英的思想老百姓并
不了解,反之,老百姓的思想也不一定被精英
们了解,它们之间毕竟有着一定的隔膜,所以
文化分层理论才是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所
有文化只要成为传统,它就或多或少地在生
活层面有所表现,所以今后民俗研究的着眼
点可能不在于划分文化的类别,而在于突破
文本著述范围的限制,考察一种文化是怎样
在实际生活中被活泼泼地运用与传承。
我们过去对于民俗特征的一些共识,如
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等
等,其实都来源于这个“生活性”。对于民俗文
化而言,生活性是更根本的一个特征。此外,
还有一个特征也很重要,那就是“地方性”。集
体性、传承性等等首先是就一定的区域、一定
的群体而言的,然后才是就全民族而言的。因
为民俗文化总要进入到这个地方的生活层
面,这就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地方性问题。总
之,从生活性和地方性的角度来理解民俗,可
以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要把搞田野作业并写成民俗志仅仅看
成是收集资料和汇集资料的工作,它们有着
各种各样的意义。有的人的确是只想收集一
些民俗资料,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在田野作业
中有一个深刻的追求:通过民俗志这种研究
方式,能够使自己对于民俗做出深刻的理解
和完整的表达。因此为书写民俗志而进行的
田野调查,就是在作民俗学的实地研究。我们
民俗学者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才有实验室,
所以我们不能把老百姓叫到实验室里来做实
验。我们只能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主动地去
接近他们,理解他们,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研
究手段,更确切地说是基本的研究方式。因此
我认为,民俗学者只有将田野作业提升到研
究方式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才能促成民俗
文化研究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民俗学的研
究,就是要有别于不特意涉足生活文化的种
种研究。从事生活文化研究的人,当然应该扎
根到生活中去。
现在有人仍容易踏入这样一个认识的误
区,即出于对文化形态二元对立的思考,作出
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如认为凡是口承的都
是民间的,精英文化中没有口承,或者将我们
这样一个有文字的国家里的老百姓想象成是
完全不利用文字的群体。实际上不是这么回
事。我的看法是,老百姓只是由于受教育的关
系不那么习惯使用文字,但他不是不尊重文
字。比如他喜欢挂的对联就是文字,他也请人
代写书信;他还“敬惜字纸”,不随便地处理这
些有字的东西。他并不绝对排斥文字,但他更
具有口头创作和表达的能力。同时,用文字的
人永远也不会丢掉作为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
具———口头语言。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究
竟是处在哪一种场合进行交往,用哪种方式
来进行文化创造,而不完全在于是民众,还是
精英。
以上这些谈论,可能算是对于中国民俗
学“元理论”的思索。当我看到张士闪这本完
完全全地从民间生活出发、闪耀着民众智慧、
发散着泥土芬芳的学术著作时,便感到由衷
的欣喜。这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田野研究
的结果。由于有了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功
夫,再结合对于地方史志文献的系统爬栉,所
以当他从艺术学与民俗学的双重视野切入
“村落生活常景”与“乡民艺术”的文化逻辑,
描述村落传统维系与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
现象时,就显得比较从容。作者注重揭示乡民
艺术活动在一个村落文化空间中的结构性意
义,观察其存续、流播和演变的走向,就这种
追求的目标而言,本书作为一项个案研究成
果不仅是实证的,也在理论方法上富有启发
意义。
上一篇:最新医患关系调查论文
下一篇:关于三农理解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