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卷杂志还在办吗
香港开卷杂志还在办吗
香港注册开设公司 :
1. 股本 :香港公司的法定股本并没有最高或最低的限制。每1,000港元的法定股本须缴付1港元的资本税不足1,000港元亦作1,000港元计。资本税上限为30,000港元。最低的已发行股本为1港元。
2. 股东 :香港的公司可最少有一名股东。股东可以是任何国籍的个人或在任何地区成立的公司,股东必须最少持有1股。
爱看《开卷八分钟》的朋友请进
梁文道小时候所就读的学校里,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被老师安排呆在图书馆里,淘气的孩子们把书当作武器打闹,直到玩累了,大家便开始捡起地上的书,开始了最初的阅读,就这样喜欢上了阅读。他把自己小时候爱看的书称为烂书,如《吸血鬼传奇》、《尼斯湖水怪》等等,离奇夸张的情节常把他吓得躲到被窝里,虽然并不能从这些书中得到教育,却陪伴他度过了童年。他认为青少年应该通过阅读,更早地了解一些生命中所要面对的挫折,所要面对的平凡人生,也许对他们更有好处。
一边洗澡一边看书
梁文道的讲座题目是“书读完了”,而宣传海报中的英文注释却是“Toomanybooks”(太多书了),梁文道说,这种矛盾也正是他对自己日常阅读行为的反思。
他说,从20世纪开始,就不断有人预言书籍将消失,但事实是每年出版的新书越来越多,到2000年,全球一年出版了一百万种书以上。按照这个数据,假设平均每天出版2800本书,而普通人每天最多只能读一本书,但就算这样,每天所漏掉的书仍达到2799种。
梁文道说自己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从小很喜欢看书。现在他工作很忙,但阅读仍占据很多时间,通常多本书同时在读,白天看学术论著,晚上看文学作品,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则放在淋浴间的架子上,一边洗澡一边翻书。
生活环境并不影响读书
在讲座中,梁文道经常讲起他小时候的事情,他在台湾读中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些被他称为大哥的不良少年,有一次其中一个大哥在抽烟的时候,突然掏出一本日本作家写的书给梁文道,说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梁文道以为是色情小说,谁知道拿回家读完后却发现整本书都没有色情内容。后来他才知道,这本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美丽与哀愁》。这个很久以前的故事,已经成为大学者的梁文道仍时常在朋友闲聊时提起,说明生活环境并不影响保留读书的爱好。
梁文道说,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一个人的兴趣、癖好,包括他的缺点等等,都彻底地浮现在他的书房里,完整地表达着主人的人格、灵魂。我常常看一些香港的流行杂志,这些杂志里面通常会介绍一些名人的家居。但我看了这么多的杂志,几乎从来没有看到过书房,就算有也是徒有其表,一张桌子,上面摆一些电脑、文件等等。如果一个人的全部灵魂就是他所拥有的书的话,那么,一个没有灵魂的房子,就像一座华丽的陵墓。
我曾经帮香港电视台做过一个特别的节目,访问了一些名人的书房。当时我找了香港非常有名的文化人董桥先生,我说我要带一整队的人去看你家的书房,他说不行,绝对不行,这种事怎么能让人看呢?书房是不能让人看的,因为它会揭露你的秘密,他会暴露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的书架都有他自己的秩序。有人按作家的姓名排,有人按书名的顺序排,还有人按出版社来排。所以每个人的书房、书架,都体现了这个人的秩序观。当一本书被你买回来,放在自己的秩序里面以后,就形成了另外一个世界。
买二手书非常好
书不只是表达一个内容,书本身也有历史,它有被阅读的历史,有被翻开的历史,有被购买的历史,有被转卖的历史。我以前在大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喜欢在图书馆的书上面画线做笔记,为什么呢?因为我要指示给其他人看,告诉他们哪里好,哪里不好。我借书给别人,别人说你放心,我保证让书保持干净,我说千万不要干净,因为我想看看他会写什么,他是怎么阅读的?所以,阅读是双重的,你不知道他是谁,但你可以通过同一本书和他实现遥远的对话,所以买二手书非常好。
一个人的书房,能够展示这个人的灵魂,每一本书里的污渍,都在展示你的生命历程,比如,你失恋的时候掉下的眼泪,你听完一场音乐会后存下的票根……英国有家专门帮别人读书的公司,这家公司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帮你选择一些适合你的书,整理你的书架,显示出你卓越的品位。还有专家帮你在新书里划线做笔记,表示这些书你已经看过了,并制造出很多不经意的折口。我一直在考虑,等我将来年老色衰了,干不了现在这一行了,我就开一家这样的公司。 阅读的过程是“角力”
阅读不但可以让人得到自由,还可以让书得到自由。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书很难读进去,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读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并没有看过书。我奉劝各位要看一些非虚拟的、非文学性的畅销书。最近有一本书很红,我曾经写过书评来评价这本书,书名叫《世界是平的》,是美国知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的,这本书就是最典型的非虚构类畅销书,具备了许多畅销书的特点。
真正的阅读是困难的。我们阅读,想读出其中的意义,掌握未知的世界,但是你发现书却在抗拒你的这种欲望,整个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读者和书籍在角力。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阅读无非是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顽强意志跟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书是自由的,它不能被驯服;你也是自由的,因为你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灵魂的存在。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我都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
最精心的阅读就是你和这个作品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不能征服他,他也不能征服你,然后你和这个作品一直达到一个高度、深度,然后被慢慢改变。
不要忌讳“邪恶”的书
我很讨厌给别人开书单,我认为书单不能开。既然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好书、严肃的书都能改变人的话,那么,一份书单,其实就是一份人生计划,而我们是没有资格给别人规划人生的。有一些书我很喜欢,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的人生方向、人生规划,也绝对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年轻人如果有机会,可以看一些“邪恶”的书。法国大革命时代追求理性,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理性的年代里,血流成河,人间所有能够想到的残酷和暴力,都在这个最理性的时代发生了。这个时代有伏尔泰、卢梭等伟大的作品流传,但同时也有萨德侯爵等“邪恶”的作品面世。但是我们也不要忌讳和回避。如果一个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和邪恶,就会知道人生其实很不简单,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我不能控制的东西,这样性格会变得平和。所以阅读既然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既然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这样的书的时候,它不是让我们变坏,而是对人性的厚度、深度,加强一个纵深的理解在里面。
翻开梁文道的新书《弱水三千》,扉页上有这么一段话:众多角色中,始终有一条“脊骨”贯穿,就是走出象牙塔,以平民语言接近知识与群众,做个街坊学者。
至今,梁文道仍有着许多旧时文人的习性,比如,用格子纸给报社写专栏,收藏书籍,研究食谱,用烟斗抽烟或是自制卷烟等。他两大“怪癖”尽人皆知,一是不吃麦当劳,二是不穿耐克鞋。梁文道的回答是,这仅仅是道德选择,与时代无关。
16岁以前,我在台湾,那时鲁迅是个禁忌。台湾对所有留在大陆的作家都叫“留匪作家”,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更何况是鲁迅。课本上会提到鲁迅,但总有个“同情共产党”的政治标签作为后缀。
我从小是读着胡适、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长大的。想看鲁迅完全是出于反叛——不让看的,一定是好东西。偷偷读,要通过香港,每年暑假去香港,我总是想办法夹带些禁书回台。15岁的时候,终于读到了《狂人日记》,当时激动得要命,觉得自己看到了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遇到了真正值得崇拜的作家。台湾当红的白先勇、朱自清,比起这样锋利的东西,真是太软绵绵了。
16岁,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开始拼命看鲁迅,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本来就在反叛的年龄,再加上觉得国民党骗人,所以就越发接受鲁迅。
当我把钱钟书,沈从文,茅盾都看了之后,终于在香港拼凑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又或者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我平和下来,觉得两边都有问题,也看到了两条路径,如果一条路是鲁迅,另一条路就是胡适。在香港,他们都没有政治标签,这是两条平行的路,在论战中并进,无所谓褒贬。
说来也怪,当年台湾捧胡适的时候,我觉得他沉闷。但是最近几年,反思起来,自己其实反转过来了。我还是偏向胡适,喜欢他写文章和做事的风格。
虽然我不同意他的政见,但我跟别人打交道、探讨问题的时候,经常采取他的方法,胡适是个温和的人,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宽容。
我既然认同胡适的思考方法,就不会非此即彼,在知识分子的路径选择上,胡适和鲁迅我一个也不追随。
鲁迅和胡适,都没有脱出“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框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先导和启蒙者,是“脊梁”,是“良心”。但是,我更赞同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的说法,知识分子应该是“有机的”,要在社会的不同角度切入。视知识分子为真理化身的理想早过时了。
胡适和鲁迅,先接受谁,会产生一个很奇妙的结果。
台湾解禁后,鲁迅热过一阵子,但是很快就过去了。鲁迅曾经代表了对国民党的反抗,解禁以后,这个意味一消失,鲁迅也就过气了。
但是在大陆,到处都是伪劣版的鲁迅。
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有点像西方哲学史看康德的一句话:“你可以不同意他,但是你绕不开他”。
即使是80后的作家,声称不知道鲁迅,但也脱不了他的影响,他们活在这个语境里,不看鲁迅但是看陈丹青,看和鲁迅一脉相承的东西。
不能否认,大家都受到鲁迅的文风的影响,而那种文风,并不仅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看待事情、逻辑推理的方法。很多大陆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批评家,一到了火气要出来的时候,鲁迅就来了。鲁迅那战斗性的,非黑即白的格调,二元对立的东西就出来了。这,可能就是鲁迅文风的负面效果。
我认为,重新阅读鲁迅会是个解毒剂,过去太偏颇地看鲁迅其实是中毒了。现在要解毒,就不能隔着时代看他,而要把他看成是一个继续发挥作用的人,看成活在我们的思考方式里,活在我们血液里的鲁迅,这样的检讨才能彻底走出阴影。
鲁迅是谁固然重要,但把鲁迅对我们的影响史清理出来,更重要。
请问杂志是怎么办的,具体的,我一点都不懂,请高人指点。
正式对外发行的? DM直投? 还是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楼主应该讲清楚。
如果正式发行的,楼主做好花钱的准备吧,刊号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
如果要办直投,做好市场调查,选好投放地点,拉人手,拉广告。。。。
如果要弄内刊,肯定是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关系,那就按《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来就行了。
总之,网上都能查到,去你所在地区的新闻出版局网站上看看就知道了,可以直接拨他们的咨询电话。
大陆的居民可以订阅香港的杂志和报纸来看看吗?
可以,但是走一个程序才能订阅的,比较麻烦,而且香港的报刊有的是繁体字。
上一篇:关于神经内科论文题目
下一篇:论文被拒英文一般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