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杂志不利伯格
商业周刊杂志不利伯格
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主要贡献: 劳动分工、“共同利益”的观点,提出分工理论,著有《国富论》
2.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主要贡献: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的先驱
3.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
主要贡献: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主张;劳资关系协调;发明计数机器。著有《论机械和制造业的经济》
4.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主要贡献:理论集中在科学管理方面,制订工作定额;选择第一流工人;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精神革命。著有《科学管理原理》等。
5.卡尔·巴思(Carl G. Barth,1860-1939)
主要贡献:执行泰勒制的正统的忠实信徒。著有《作为泰罗管理制度一部分的机械厂计算尺》
6.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
主要贡献:发明了甘特图,著有《甘特图表: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工业领导》
7.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是时间和动作研究、计时轨迹摄影技术。
8.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主要贡献:吉尔布雷斯的妻子。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9.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主要贡献:效率的大祭司,提出效率的十二个原则,著有《十二个效率原则》
10.莫里斯·库克(Morris Cooke,1872-1960)
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是在大学和市政管理方面
11.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主要贡献:古典组织理论,提出了职能原则和管理原则,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
1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主要贡献:古典组织理论,权力论;研究组织的官僚模式,著有《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13.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主要贡献:国际管理协会的首任会长;研究综合古典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对经典的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组织的八项原则,著有《行政管理原理》、《管理的要素》
14.卢瑟·古利克(Luther H. Gulick,1892-1993)
主要贡献:综合古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七项职能说,著有《管理科学论文集》
15.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主要贡献:过渡期,架起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桥梁,主要思想集中在行政管理,提出整合与责任分担问题,著有《动态的行政管理》等。
16.雨果·孟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主要贡献:过渡期,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7.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主要贡献:提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著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8.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主要贡献:突出人际关系理论,与梅奥合作20余年。
19.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主要贡献:决策理论学派,提出了决策理论。著有《行政管理行为》和《人工科学》两个系列论著。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1947)的基础是其关于管理决策制定的博士论文。他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又是计算机科学图灵奖的得主。
20.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l970)
主要贡献: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提出需求五层次理论,著有《激励与个性》、《良好精神管理》等。
21.克莱顿·阿尔德佛(Clayton Alderfer)
主要贡献:提出需要层次的ERG需要理论
22.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
主要贡献:提出需要层次的成就动机理论
23.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主要贡献:人际关系学方面的思想家,提出X-Y理论,著有《企业的人事方面》等。
24.约翰·莫尔斯(John Morse)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超Y理论,著有《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
25.威廉·奥奇(William G. Ouchi)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Z理论,著有《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26.克里斯·阿基里斯(Chris Argyris)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不成熟-成熟理论,著有《人性与组织》等
27.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 - 1947)
主要贡献:提出团体行为理论:“团体力学”和“非正式组织”,著有《人格的动力理论》、《社会科学中的场论》
28.利兰·布雷德福(Leland Bradford)
主要贡献:提出群体行为:“感受性训练”- 实验室训练
29.斯金纳(B. F. Skinner)
主要贡献:提出行为修正的强化理论,著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为》
30.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主要贡献:提出行为修正的自我强化理论
31.莱曼·波特(Lyman Porter)
主要贡献:提出综合激励模型,著有《管理态度和成绩》
32.维克多·维鲁姆(Victor H. Vroom)
主要贡献:提出效价-手段-期望理论,著有《工作与动机》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主要贡献:提出双因素理论,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
34.斯塔西·亚当斯(J. Stacy. Adams)
主要贡献:提出公平理论,著有《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
35.哈罗德·凯利(Harold H. Kelley)
主要贡献:提出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著有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
36.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
主要贡献: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管理过程学派代表、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著有《管理学》
37.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
主要贡献: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主要研究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与管理,著有《经理人员的职能》
38.斯坦利·西肖尔(Stanley E. Seashore)
主要贡献:当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组织有效性评价标准”
39.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
主要贡献:领导连续体理论,著有《如何选择领导模式》
40.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小组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行为的二维构面理论
41.伦西斯·利克特(Rensis Likert)(密执安研究)
主要贡献:支持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提出四种领导体制,著有《新型的管理》、《人类组织》
42.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 Blake)
主要贡献:提出管理方格理论,著有《管理方格》
43.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创始人,提出领导类型权变理论,著有《权变模型一领导效用的新方向》
44.罗伯特·豪斯(Robert J House)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45.保罗·赫塞(Paul Hersey)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行为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著有《情境领导》
46.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A. Johnson)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63年与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合写《系统理论和管理》
47.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 E. Kast)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70年与罗森茨韦克合作发表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提出卡斯特模式:组织变革的6个步骤,
48.詹姆斯·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eig)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63年与约翰逊、卡斯特三人合写《系统理论和管理》、1970年与卡斯特合作发表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
49.詹姆斯·格黑尔·米勒(James Grier Miller)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0.梅萨·罗维奇(M. Mesarovie)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1.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人员,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突破思想是从目标管理到管理知识工人的过程,著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等。
52.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是比较管理经验研究,著有《伟大的组织者》、《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53.威廉·纽曼(William Newman)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著有《经济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管理的过程》、
54.阿尔弗雷德·P·斯隆(Alfred )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高级经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首创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著有《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代》
55.保罗·劳伦斯(Paul R. Lawrence)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复杂组织的分化和整体化》、《组织和环境》
56.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rs)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系统地介绍了权变管理理论,提出了用权变理论可以统一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著有《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
57.琼·伍德沃德(英国,Joan Woodward)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女管理学家。组织设计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
58.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主要贡献:西方管理学界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在于对管理者工作的分析,著有《经理工作的性质》。
59.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
主要贡献:研究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的著名学者,西方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决策的四种类型。著有《生产管理基础》
60.W·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
主要贡献:主要是“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十四法,有力指导了丰田汽车公司管理。著有《走出危机》。
61.约瑟夫·朱兰(Joseph Juran)
主要贡献: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质量三元论,把80/20原则引人质量管理,著有《质量控制手册》、《朱兰论质量领导》等
62.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
主要贡献:突破性思想是:推销、交流和诱导问题。著有《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等。
63.詹姆士·钱皮(James Champy)
主要贡献:突破思想为经营的重造思想,与哈默提出BPR(业务流程重组),著有《重造企业》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64.马文·鲍尔(Marvin Bower)
主要贡献:现代管理咨询之父,开创管理咨询行业,缔造了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传奇故事,主要理论是公司文化和价值、团队工作和计划管理、管理顾问的专业化等领域。著有《管理意志》、《领导意志》。
65.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主要贡献:日本战略之父,是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提出成功的战略和关键因素,是40多本书的作者。著有《战略家的思想》、《没有国界的世界》。
66.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
主要贡献:提出变革是企业获得生存的唯一出路。著有《追求卓越》开辟了商业书籍荣登畅销书榜首的先河,《管理的革命》
67.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
主要贡献:创建了第一家纯粹的战略顾问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波士顿矩阵。
68.亨利·福特(Henry Ford)
主要贡献: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主要突破性思想是大规模生产,著有《我的生活和工作》。
69.小托马斯·沃特森(Thomas Watson Jr.)
主要贡献: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前董事长,深入探讨公司的立业宗旨,著有《一个企业和它的信念》。
70.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
主要贡献: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著有《惠普之道》
71.盛田昭夫(Akito Morita)
主要贡献: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突破性思想主要在“日本管理”领域,著有《日本制造》。
72.松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
主要贡献:松下是松下公司的创立者。实行水坝式经营。突破性思想是客户服务、企业家的企业天才等,著有《不仅仅为了面包》。
73.罗伯特·汤赛德(Robert Townsend)
主要贡献:美国快递公司13年的总裁,揭露了现代组织的臃肿、愚蠢和荒唐,著有《提升组织》
74.哈罗德·杰林(Harold Geneen)
主要贡献: 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总裁,公司连续买进了共计350家,其中包括艾为斯汽车租赁公司、喜来登酒店集团,突破性思想为用事实分析和管理,著有《协同作用神话》等。
75.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
主要贡献:是对战略管理学的清晰构想做系统阐述的关键人物之一,主要理论成就是战略化管理和差距分析及协同理论,著有《公司战略》。
76.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主要贡献:全世界关于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提出了决定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分析竞争对手的四种要素等具有深远影响的见解。著有《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力》等。
77.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
主要贡献: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九十年代企业战略问题的代表人物。著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等。
78.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Pascale)
主要贡献:提出7S结构,提供了一种比较美国和日本管理的方法。著有:《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艰难的管理》
79.罗莎贝丝·摩丝·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
主要贡献:创立了好尺度咨询公司,主要研究战略、创新和变革方面,提出了“授权”的概念,著有《当巨人学跳舞时》、《变革大师》等。
80.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主要贡献:提出三种新的组织形式:三叶草组织、联邦组织、3I组织。著有《理解组织》、《非理性的年代》和《空雨衣》等。
81.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
主要贡献:主要研究战略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多事业部制企业的经营等问题,著有《战略与结构》等。
82.舒曼特拉·高沙尔(Sumantra Ghoshal)
主要贡献:印度学者,提出了全球化和公司结构思想,提出个性化公司的概念,著有《个性化的公司》等。
83.彼得·圣吉(Peter Senge)
主要贡献: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化学习中心负责人。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其操作要义。著有《第五项修炼》等。
84.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
主要贡献:荷兰心理学家,突破性思想为文化管理,著有《文化的重要性》等。
85.冯斯·琼潘纳斯(Fons Trompenaars)
主要贡献:讨论管理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动的,列举几种文化的冲突,著有《跨越文化浪潮》等。
86.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
主要贡献: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提出的“企业文化”概念,为以后企业文化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著有《组织文化与领导》、《组织心理学》等。
87.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
主要贡献:加拿大裔心理学家,提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应基于领导决策之前所花费的可测时间长度和根据时间长度所应获得的报酬。著有《企业文化之改变》、《时间的自由度》
88.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主要贡献:美国未来学家突出贡献划分人类三个时期。著有《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
89.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itt)
主要贡献:未来学领域的权威人物,探讨了十个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著有《大趋势》该书销售了800万册。
90.玛丽·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llett)
主要贡献提出了管理培训和领导者要接受教育的观点,指出了处理冲突的三种手段。
91.华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
主要贡献:组织发展理论的先驱者,突破性成就是对组织理论的发展,在组织动力学框架下论述领导。著有《领导者:掌管的策略》、《组织天才》等。
92.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
主要贡献: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和管理等级制度方面,核心是“彼得原理”。著有《彼得原理》
93.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
主要贡献:美国研究院研究员,近三十年来主要的营销大师。指出,企业优先考虑的中心应是满足顾客而不应是简单的生产商品,主导公司的应是营销而不是产品。重点理论在全球化和市场学领域,著有《营销中的改革创新》、《营销近视》等
94.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主要贡献:营销学领域的主要权威人物之一。提出,“营销者的任务是推销产品实体中所包含的利益或服务,而不能仅限于描述产品的形貌。”提出将市场营销看作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著有《营销管理》等。
95.杰伊·洛希(Jay W. Lorsch)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超Y理论,著有《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
96.爱德华·劳勒(Edward Lawler)
主要贡献:提出综合激励模型,著有《管理态度和成绩》
97.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连续体理论,著有《如何选择领导模式》。
98.简·莫顿(Jane S. Mouton)
主要贡献:提出管理方格理论,著有《管理方格》
99.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100.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
百事可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并购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新可乐挑战老可乐
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同样诞生于美国,那是在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去年是它100岁诞辰。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尽管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和二战期间,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是市场领导者,一个是市场追随者(挑战者)。作为市场追随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于是,百事可乐开始采取前一种战略,向可口可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这正是二战以后斯蒂尔、肯特、卡拉维等“百事英才”所做的。
百事可乐的一代
这时有一个对百事可乐的发展非常有利的环境。二战后,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没有经过大危机和战争洗礼,自信乐观,与他们的前辈们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小家伙正在成长,逐步会成为美国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一切事务的胃口既大且新,这为百事可乐针对“新一代”的营销活动提供了基础。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1960年百事可乐把它的广告业务交给BBDO(巴腾-巴顿-德斯廷和奥斯本)广告公司以后才明白过来的。当时,可口可乐以5∶1的绝对优势压倒百事可乐。BBDO 公司分析了消费者构成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将火力对准了可口可乐“传统”的形象,做出种种努力来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饮料。经过4年的酝酿,“百事可乐新一代”的口号正式面市,并一直沿用了20多年。10年后,可口可乐试图对百事可乐俘获下一代的广告做出反应时,它对百事可乐的优势已经减至2∶1了。而此时,BBDO又协助百事可乐制定了进一步的战略,向可口可乐发起全面进攻,被世人称为“百事可乐的挑战”。其中两仗打得十分出色。
第一个漂亮仗是品尝实验和其后的宣传活动。1975年,百事可乐在达拉斯进行了品尝实验,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去掉商标,分别以字母M和Q做上暗记,结果表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随后,BBDO 公司对此大肆宣扬,在广告中表现的是,可口可乐的忠实主顾选择标有字母M的百事可乐,而标有字母Q的可口可乐却无人问津。广告宣传完全达到了百事可乐和BBDO 公司所预期的目的:让消费者重新考虑他们对“老”可乐的忠诚,并把它与“新”可乐相比较。可口可乐对此束手无策,除了指责这种比较不道德,并且吹毛求疵地认为人们对字母M有天生的偏爱之外,毫无办法。结果,百事可乐的销售量猛增,与可口可乐的差距缩小为2∶3。
1983年底,BBDO 广告公司又以500万美元的代价,聘请迈克尔•杰克逊拍摄了两部广告片,并组织杰克逊兄弟进行广告旅行。这位红极一时的摇滚乐歌星为百事可乐赢得了年轻一代狂热的心,广告播出才一个月,百事可乐的销量就直线上升。据百事可乐公司自己统计,在广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约97%的美国人收看过,每人达12次。
几乎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和包装商们的利益纷争,以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饮料行业特许包装体制的反对,争取过来数家包装商,并且让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一次非常公开的挫折。1984年5月,负责官方饮料供应的快餐联号伯格•金公司因不满可口可乐转向其竞争对手麦当劳公司,于是交给百事可乐一纸合同,让它为全美2300家伯格•金快餐店提供3000万升饮料,仅此一项每年为百事可乐增加3000万美元的收入。伯格•金的“倒戈”,令百事可乐获益匪浅。
百事可乐只有30多岁的经理约翰•斯卡利坚信:“基于口味和销售两个原因,百事可乐终将战胜可口可乐”。这一预言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在百事可乐发起挑战之后不到3年,美国《商业周刊》就开始怀疑可口可乐是否有足够的防卫技巧和销售手段来抵御百事可乐的猛烈进攻。1978年6月12日,《商业周刊》的封面赫然印着“百事可乐荣膺冠军”。A•C•尼尔森关于商店里饮料销售情况的每月调查报告也表明:百事可乐第一次夺走了可口可乐的领先地位。
色彩:红与蓝
实际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商标设计可能最能反映二者的特色和定位。
可口可乐选用的是红色,在鲜红的底色上印着白色的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字样,白字在红底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草书则给人以连贯、流线和飘逸之感。红白相间,用色传统,显得古朴、典雅而又不失活力。
百事可乐则选择了蓝色,在纯白的底色上是近似中国行书的蓝色字体“Pepsi Cola”,蓝字在白底的衬托下十分醒目,呈活跃、进取之态。众所周知,蓝色是精致、创新和年轻的标志,高科技行业的排头兵IBM公司就选用蓝色为公司的主色调,被称为“蓝色巨人”,百事可乐的颜色与它的公司形象和定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从真空地带着手
百事可乐不仅在美国国内市场上向可口可乐发起了最有力的挑战,还在世界各国市场上向可口可乐挑战。
与国内市场完全一样,百事可乐因为可口可乐的先人优势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百事可乐的战略就是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尚未进入或进入失败的“真空地带”,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唐纳德•肯特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发现前苏联、中国以及亚洲、非洲还有大片空白地区可以有所作为。
肯特的至交,美国总统尼克松帮了大忙。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是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从此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这对百事可乐打入前苏联国家和地区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百事可乐虽然进入了前苏联市场,却未能实现在前苏联建立工厂,垄断可乐在前苏联销售的计划。于是,1975年,百事可乐公司以帮助前苏联销售伏特加酒为条件,取得了在前苏联建立生产工厂并垄断其销售的权力,成为美国闯进前苏联市场的第一家民间企业。这一事件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各家主要报刊均以头条报道了这条消息。
在以色列,可口可乐抢占了先机,先行设立了分厂。但是,此举引起了阿拉伯各国的联合抵制。百事可乐见有机可乘,立即放弃本来得不到好处的以色列,一举取得中东其他市场,占领了阿拉伯海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使百事可乐成了阿拉伯语中的日常词汇。
70年代末,印度政府宣布,只有可口可乐公布其配方,它才能在印度经销,结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口可乐撤出了印度。百事可乐的配方没有什么秘密,因此它乘机以建立粮食加工厂、增加农产品出口等作为交换条件,打入了这个重要的市场。
百事可乐在拓展国际市场时,一直将尼克松视为它的秘密武器。60年代尼克松竞选惨败后,百事仍然积极对其给予支持,肯特先生以年薪10万美金的报酬,聘请尼克松为百事公司的顾问和律师。尼克松则利用自己的关系周游列国,兜售百事可乐,并且在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后,任命肯特为总统经济政策顾问,使其有机会影响经济政策,借以创造百事可乐在世界市场与可口可乐竞争的有利地位。
在与可口可乐角逐国际市场时,百事可乐很善于依靠政界,抓住特殊机会,利用独特的手段从可口可乐手中抢夺市场。
另一种多元化
由于饮料行业的激烈竞争,为了规避风险,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元化经营。但是,多元化为两家公司带来的收益大相径庭,百事可乐在这场特殊的角逐中再次战胜了可口可乐。
自70年代开始,可口可乐公司大举进军与饮料无关的其他行业,在水净化、葡萄酒酿造、养虾、水果生产、影视等行业大量投资,并购和新建这些行业的企业,其中包括1982年1月,公司斥资7.5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制片厂的巨额交易。但是,这些投资给公司股东的回报少得可怜,其资本收益率仅1%。直到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公司才集中精力于主营业务,结果利润出现直线上升。
百事可乐就幸运多了。它从60年代起就试图打破单一的业务种类,迅速发展其他行业,使公司成为多角化企业。从1977年开始,百事可乐进军快餐业,它先后将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胜客(Pizza-hut)意大利比萨饼和特柯贝尔(Taco Bell)墨西哥餐厅收归麾下。百事可乐这次的对手是快餐大王麦当劳公司。肯德基、必胜客和特柯贝尔在被百事可乐兼并前,都只是一些忽冷忽热的餐馆,仅仅在自己狭小的市场内略有优势。百事可乐兼并它们之后,立即提出:目标和对手“不应再是城里另一家炸鸡店、馅饼店,而应是伟大的麦当劳!”于是,百事可乐又在快餐业向强手发起了挑战。
当时正是美国通货膨胀不断高涨的年代,麦当劳的食品价格也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百事可乐看准时机,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它的攻势。公司不断设法降低成本,制定了“简化、简化、再简化”的原则(这不是指食品的制作和质量,而是指尽量减少非食品经营支出)。如预先做好部分食品,在店外烧烤牛肉,尽量减少厨房用地,降低人工成本;修改菜单,将制作快的菜放在前面,以加快流通速度等。结果销售额很快达到以前的两倍,而员工只有以前的一半。由于收入迅速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猛增,已经能够与麦当劳抗衡,并且带动了百事可乐饮料的销售。
百事可乐还首创快餐业“送货上门”的新型营销方式。当时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韦恩•卡拉维说:“如果只等着忙碌的人们到餐厅来,我们是繁荣不起来的。我们要使炸鸡、馅饼的供应像看时间那样方便。”
百事可乐质优、价廉的食品,高效、多样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销售额年年创记录,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餐饮公司。许多老牌快餐公司在百事可乐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败下阵来,甚至麦当劳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70年代末80年代初,麦当劳公司的年利润率为8%,而百事快餐公司的年利润率却高达20%。
百事可乐终于在它诞生92周年的时候赶上了竞争对手。1990年,两种可乐平分市场,在零售方面百事可乐甚至超出了1亿多美元。该年度A•C•尼尔森公司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90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排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大名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均获此殊荣,分列第6和第8位。百事可乐已经实现了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的梦想。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全球销售额为292.92亿美元,位列《财富》98世界500强第92位,荣登饮料行业企业世界冠军,可口可乐只能屈居亚军,销售额只有188.68亿美元,排名在201位。
可乐在中国
由于可口可乐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企业,具有百事可乐不可比拟的先人优势,百事可乐在中国同样处于挑战者的位置。
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主要是:
1.以年轻人和爱好体育的人士为目标市场。1999年3月,中国足球协会宣布,中国足协与国际管理集团经过友好协商,正式签订协议,由百事可乐公司买断今后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冠名权,从1999年开始到2003年,甲A联赛将冠名为百事可乐全国足球甲A联赛,同时,合同规定,禁止其他饮料企业进入甲A联赛俱乐部和球队,一举独占了中国最大体育运动市场的宣传权。百事可乐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中国体育,扩大在体育爱好者中的影响。另外,百事可乐的广告也全部以时尚、新潮、青年或运动人士为诉求重点。
2.集中开拓北京和南方主要大中城市。现在百事可乐产品已在国内12家合资的灌瓶厂制造,包括北京、深圳、广州、福州、上海、南昌、桂林、成都、重庆及长春等地,除了北京和长春外,全是南方城市,其中上海、福州、成都、重庆被认为是百事可乐最重要的领地。
3.并购国内饮料企业。1993年,百事可乐在广州成立百事亚洲饮料有限公司,设立了两家浓缩液生产厂:一家负责生产百事饮品,而另一家则负责生产当地品牌。1994年,百事可乐又同天府可乐和北冰洋饮料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和北京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
4.多样化经营。百事公司旗下的饮料和餐饮业务均已在中国展开。目前,百事可乐饮料在国内的产品包括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及激浪、北冰洋等,百事可乐餐饮在中国主要是肯德基炸鸡和必胜客比萨饼。
自1993年百事可乐与中国国家轻工总会签订共同合作发展备忘录至今,公司已在国内相同项目上进行了7亿美元的投资,拥有12家合资灌瓶厂及3家浓缩液生产厂。百事可乐国际集团还计划于未来5年在中国设立9家新厂,联同本地的合伙人,公司将会转移先进科技及器材,同时引入现代的管理及市场系统。
百事公司积极扩展的成绩十分显著,仅1994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量就增加了50%。但是,在中国可乐市场,可口可乐仍然处于绝对优势。1998年的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上,前5名中有4名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1999年2月1日—28日,可口可乐公司在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的中国民生银行大厦上,挂起了四幅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的可口可乐巨型广告,公然在百事可乐的家门口向百事可乐挑战,可见其气势之盛。
1999年2月2日,推出非常可乐的娃哈哈集团通过《中国经营报》,对全国的消费者进行了“为非常可乐打分”的问卷调查。北京市统计局计算中心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在参加调查的消费者中,63%的人在购买可乐时首选品牌是可口可乐,34%的人首选非常可乐,而百事可乐仅为3%。据分析,中国人有两种心态:崇尚外国生活和对国货潜藏在心的爱护。可口可乐以纯正的美国口味成为“可乐”的同义词,得到了前一种心态的一致喜爱;而非常可乐则争取了后一部分人;百事可乐面向年轻人的定位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所以位居末席。连初出茅庐的非常可乐都竞争不过,看来百事可乐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以百事可乐勇于向强手挑战的精神、杰出的经营销售经验,以及人才云集优势,百事可乐公司绝不会甘居人后,好戏还在后头。
点评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双雄战早已打得不可开交,百事可乐在其中令人称道的是它勇于挑战的勇气和它的市场竞争手段。最终,百事可乐取得了一席之地。
当我们的眼光投向世界,尤其是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时候,我们深切地感到:中国的企业与它们相比是何等的渺小。但是,竞争是不可回避的,中国企业必须学习百事可乐的精神,勇于面对世界级强手。实际上,并不是一点机会没有。与新兴的小企业相比,规模巨大、历史悠久的企业也存在致命的弱点,百事可乐就抓住可口可乐管理机构调整和人事纠葛带来的良机,向可口可乐发起有力的冲击,并取得了赫赫战果。
当然,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百事可乐如何向强手挑战。百事可乐在美国挑战可口可乐的主要方式,是其卓然超群的市场定位和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在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的年代,针对青少年对碳酸饮料的强大需求及未来的购买潜力,百事可乐将自身定位于“创新、年轻并富有活力”,这对于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极具号召力,并且控制了销售渠道中的包装公司,因此能够异军突起。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鏖战可乐市场的时候,七喜将自己定位为非可乐,也迅速打开了销路。
在国际市场上,百事可乐的竞争策略也很独特,它看准时机,占领了可口可乐的“真空地带”,不仅避免了后入劣势和两败俱伤的局面,还在大片地区形成了垄断。百事可乐对麦当劳等快餐公司的挑战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供质优、价低的产品,高效、多样的服务,并不断创新”。都是眼光独到、精准,策略切中要害,深合顾客心理和需求,因此能够行之有效。
最近,非常可乐、汾湟可乐、中华可乐纷纷出台,掀起中国的可乐大战。在向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强手挑战中,应当学习当年百事可乐的精神,特别是要学习百事可乐的竞争手段,找准定位,做好市场营销。
但是,这三种可乐除了强调自己是国货外,似乎没有其他创意。以汾湟可乐为例,现在电视上播得比较多的是汾湟可乐的两则广告——《打抱不平篇》和《龙舟篇》。前者的内容是:手中的汾湟可乐被抢走后,小男孩无可奈何,这时成龙见义勇为,抢回可乐,小男孩对成龙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将手中的汾湟可乐抛出,要求再来一次。后者的内容是:大家扛起龙骨下水,人们挥汗如雨,这时一罐汾湟可乐出现了,成龙打开它,仰头痛饮,然后来了一句话,“汾湟可乐,大家齐欢乐”。专家评论说,前一则广告似乎是在为成龙的功夫而非汾湟可乐做广告,将可乐换成玩具一点不影响其完整性;后一则也无非是这样一种诉求:汾湟可乐能解渴,特别是大汗淋漓时,与其他可乐并没有两样。这两则广告的问题都在于:定位不准、不深,没有特色。
其实,这正是汾湟可乐对自己产品定位把握不定的表现,其他两种可乐也是一样。在洋可乐横行的时代,宣扬“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当然能够赢得部分顾客,因而非常可乐首先以此为诉求,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国货,而是它们与洋可乐比,有什么新颖独特的地方,能否接受并喜欢,显然,这就不单是“国货”二字能达到的。如果非常可乐营销得法,能够充分利用“娃哈哈”对儿童的影响,培养未来“娃哈哈的一代”也并非无稽之谈。现在,在台湾,占软饮料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的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百事可乐,而是一家当地饮料企业,它的诀窍就是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对销售渠道的牢牢控制。
这正是我们需要向百事可乐学习的。
大数据入门书籍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分析已经成了非常热门的职业,大数据分析师也成了社会打工人趋之若鹜的职业,不仅高薪还没有很多职场微世界的繁琐事情,不过要想做好数据分析工作也并不简单,参看一些好书,对行进数据分析会更有帮助!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数据分析入门经典书籍推荐,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
不只阐明晰一些常见的剖析技巧,并趁便 Excel 的一些常识以及数据分析在公司中所在的方位,轻松把握数据分析的技拍晌术,也对职场了解有必定的帮助。
数据分析入门首先本。类似于小说的生动办法,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数据分析的根底进程,试验办法,最优化办法/假定查验法袭弊锋/贝叶斯核算法/等等办法论,让读者可以对剖析概念有个全面的认知。
奉告读者怎样规划和制作抵达杂志级质量的、专业有用的商务图表,作者比照方《商业周刊》、《经济学人》等全球顶尖商业杂志上的精彩图表事例进行剖析,给出其依据Excel的完毕办法,包括数据地图、动态图表、仪表板等许多高档图卜基表技巧。
所触及的具体内容包括排序、挑选、函数公式、数据透视表、图表、宏与VBA
等功用运用,并结合许多的企业运用实例,以图文并茂的办法将处理思路和操作进程逐一呈现。
作为数据分析师,如果仅仅安于现状,不注重自我行进,那么,不久的将来,你很或许成为公司的“人肉”取数机,影响往后的工作生计。
该书向读者介绍怎样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中,你将了解到如何对数据进行挖掘,怎样从数据中揭示趋势并转化为竞争策略及攫取价值的方法。这些更有意思也更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将有助于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利润空间,提高生产率并发现更多的商业机会。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大数据时代》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具价值的应用案例。
上一篇:班级管理课程论文选题
下一篇:雅本化学财务舞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