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顺

发布时间:2023-12-11 21:51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顺

国家地理是美国的一个杂志

另外有一个 中国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学会成立于1888年,以“增进并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学会资助了对世界最远的角落的探索,同时还发行了数百种获奖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舰出版物-《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赢利性组织和教育机构之一,它拥有一千万会员。

美国国家地理在一个世纪中的探索与发现,覆盖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各项主题,比如:陆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学-从太空到考古到人文。图片抓住了自然界珍贵的瞬间和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这些极富魅力的图片展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

国家地理频道于1998年在亚洲成功开播后,业绩卓著,日新月异。时至今日,其24小时收视户已突破3900万,成为亚洲有线电视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频道之一。

在中国内地,国家地理频道与国内40多家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两档节目,这些节目均为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节目中的精华制作,他们以其卓越的品牌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并吸引数以万计的内地观众。

集合国家地理电视的精华之作,国家地理频道将国家地理深造广博的资源,无与伦比的质量和真正的英雄带给全世界。其黄色长框标识己成为探险发现的代名词,深入千家万户。迄今为止,该频道的节目已用25种语言、在144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

杂志每年发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

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

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

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

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现在,国家地理的本地语言版本已经在全球大大扩展,包括: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波兰文、印度尼西亚文、韩文、葡萄牙文、繁体中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兰文、瑞典文与克罗地亚文。

中文环境中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译版,是在台湾发行,使用繁体中文编辑,创刊号是2001年1月号。

2005年4月,印尼版的国家地理杂志开始被雅加达发行。

现在在中国内地也可以买到《国家地理》杂志,但只有繁体和英文版,现在还没有简体中文版。而中国内地的《华夏地理》杂志则会从每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中选择文章发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什么是“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是一种刊物类型,适合高素质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许多国家都创办了这类杂志,如《地球》(GEO、德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美国)、《地球》(The Earth、美国)、《地理》(Geographical、英国)、《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澳大利亚地理》(Australian Geographic)、《科学与生活》(Science et Vie、法国)、《世界》(World、美国)、《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美国)、……。这些杂志都是以传导自然关怀和人文情感为己任,精美绝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文字,吸引了社会的主流阶层。

《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杂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为了适应时代转变的需要在南京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教师,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分会的领导下,经与中学地理教师多次座谈,一致认为需要一份知识性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刊物。这个刊物首先要刊载一定水平的地理教材,以弥补当时缺乏完善地理教科书的不足;其次为各级干部和大中学生、广大群众提供必需的地理新闻和必须具备的地理知识;第三,作为广大地理工作者共同学习的园地。

但在当时,百业待兴。要创办一个刊物是十分不容易的。几位热心的地理工作者,如周立三、吴传钧、高泳源、施雅风、李旭旦、胡豁成、杨纫章、王熙柽等,经过多次热烈的商讨,决定编辑出版定名为《地理知识》的普及刊物。推选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任主编。在出版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出版印刷费没有着落。在当时工资很低的情况下,大家自愿捐款,并物色价格低廉的小印刷厂印刷,同时以科协地理组的名义向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申请了登记证。经过紧张的筹备,大家期盼的地理界最早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创刊号终于在1950年1月问世了。这份“创刊号”只有薄薄的8面,共刊出6篇短文和若干讯息,封面上刊登了由施雅风写的发刊词。创刊号仅印刷了600册,形式简陋,但出版后,立即受到地理学界和中学地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随着刊物影响的不断扩大,文章质量和编辑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上海亚光舆地学社社长金擎宇的青睐,主动表示愿意出资承印。于是从1950年第8期起改由亚光舆地学社出版销售,印数扩至2000份以上。

郭沫若院长为《地理知识》题写刊名,后改名为《地理》,1966年又恢复原刊名

亚光舆地学社接印不久,由于印刷质量得到提高,备受读者欢迎,也受到中央的重视。1951年初编辑部突然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来函,盛赞这个刊物办得好,并索要已经出版的各期。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特立同志还约见施雅风面谈,对《地理知识》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编辑部每月召开1-2次编委会,商量组稿、审稿事宜。参与办刊的几位积极分子,积极写稿,充实稿源,以保证稿件的质量,外来投稿数量也日益增加。1951年7月改由北京开明书店及其后改名的青年出版社出版。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地理知识》编辑部挂靠在地理研究所内。郭沫若院长亲自为《地理知识》题写了刊名。从1954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郭老题的刊名。同年10月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50年代,《地理知识》主要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国民经济建设。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大量刊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介绍东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在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号召下,《地理知识》的编辑方针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于1960年8—12月停刊整顿。1961年1月,《地理知识》以新的面貌出现,并改名为《地理》。整顿后的《地理》成为一份中级刊物。经过5年的实践,认为未能认真贯彻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编辑方针,而且刊登的稿件偏深偏专,既不像中级水平的刊物,又不像科普读物。有一段时期,还采取由各地理机构轮编的形式,各机构之间又缺乏紧密的沟通,致使刊物质量下降,读者为此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他们需要一份打破“老框框”、“洋框框”的普及性刊物,反对冗长繁琐的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为此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66年第2期起又恢复《地理知识》的刊名。1966年5月起,全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地理知识》和其他刊物一样,遭到停刊的厄运。

文革中最早复刊的刊物之一,发行量曾高达40万

1972年10月,停刊了6年的《地理知识》,顶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风浪,率先复刊了。在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支持下,由高泳源、李汝燊、朱德祥、张庆祥、郑平、李志华组成编辑部,高泳源任主任负责进行筹备,首先兵分两路,到京广、京沪沿线各?⑹形���俊⒏鞔笞ㄔ盒5乩硐岛偷乩硌芯克��樯芨纯�囊庖搴妥谥迹�髑笠饧��橹�寮�T诘笔比嗣强是笾�丁⒖释��暗那榭鱿拢�兜乩碇�丁返母纯��玫搅说乩砉ぷ髡摺⒌乩砝鲜�陀泄夭棵诺娜惹橹С帧L乇鹗求每设甯痹撼せ裣ぁ兜乩碇�丁犯纯�南�ⅲ��中牢浚�春�婊�鲜Ψ堆г旱乩硐翟�谚�淌冢�龈嬷С帧暗乩斫逃�钡睦改俊?

《地理知识》的复刊,是紧密结合了当时的形势,正如复刊号上编者话所阐明的:本刊是一地理科学普及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向广大工农兵群众、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普及地理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是本刊的根本任务。并规定刊物的内容为:介绍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地理面貌;介绍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丰富经验;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情况,帮助人们对国际事物的了解和关心;介绍大自然发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和一般规律;交流地理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等,同时还把批判地理学领域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列为内容之一。

复刊后的《地理知识》,分三大栏目运作:国内地理、外国地理和基础知识。每期32页,为月刊,订价0.13元,1972年10—12月共出了三期。但当时由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地理工作者也停止了研究工作,致使纸张短缺,稿源不足,在复刊的第二年即改为双月刊,一直到1975年的上半年。1975年7月后又恢复为月刊,订价为0.15元,这一订价一直稳定了6年。广大读者认为《地理知识》是一本物美价廉的刊物。当时发行的刊物较少,《地理知识》在被列为限制发行刊物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邮局列为限制发行),发行量还迅速增加到近40万册,被称为一花独秀。是为《地理知识》的火红年代。期刊如林,竞争激烈;《地理知识》艰难开拓 进入80年代,随着各种老刊物的复刊和新刊物的大量涌现,装帧简单、坚守老传统的《地理知识》逐渐被淹没在如林的期刊中。1982年发行量下降到20多万份,到1988年时仅剩下10几万份了。

为了走出困境,编辑部全体同仁努力开拓思路,寻求改革,1989年实现了四封彩色印刷。为了摆脱旧的体制,在主办单位未给任何经济支持下,于1993年第一个从科学出版社脱离出来,成立了《地理知识》杂志社,开始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联系印刷厂。1995年在彩色封面的基础上又增加4个彩色插页,页面由32页增加到48页。然而,刊物质量虽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没跳出传统的老框框,加上新潮杂志的不断涌现,本刊发行量继续下降。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大家开拓了眼界,《地理知识》的编辑们并没有被发行不景气吓住,相反,更促使大家把眼光瞄准了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在编辑会上,不时谈论起美国《国家地理》的编辑风格和内容,探讨如何能将《地理知识》办成一本高水平的杂志。此时一些读者也通过电话、信件传达了这样一种希望:中国能有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杂志就好了!

编辑的愿望、读者的希望凝聚成了一个目标:要办一本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国家地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7年5月地理所调曾到南极、北极进行科考研究,登过珠峰的李栓科研究员来杂志社任社长,开始了《地理知识》的全面改版工作。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大事记

1949年9月以《地理知识》为名在南京创刊, 1950年1月正式发行,

1961-1966年一度改名《地理》。发行量曾高达400,000册

998年1月,改为全彩色进口铜版纸精印,版面扩至84页;

1999年1月,扩版至100页;

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6月,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其他大陆以外地区发行;

2001年11月,“中国国家地理基金会”成立;

2002年1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发行日文版;

2002年1月,扩版至132页;

2002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影视版推出;

2002年3月,“世界华人地理学会”成立;

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少年版》问世;

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

2002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系列图书”发行;

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发行;

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改版完成;

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网开通;

2004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奠基。

国家地理杂志是什么性质的书刊?主要发表哪方面的读物?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8年7月,港澳繁体版以“中国名片”的姿态直卷全港。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2009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4样活动[1]。 专载的,呵呵,希望能帮到你

2021去哪玩?一篇文章,带你走遍祖国的春夏秋冬

2021年

春夏秋冬

最适合一个人国内游的地方

挑一个出发吧!

冬去春来,四季变换

从北回归线到北纬45度的广袤大地上

中国的春天是

“多一种语言就会多一种赞叹的美”

国家地理杂志形容春天说:“春天是一场北伐”

我却更喜欢说:“春天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

以春天的名义

赴一场盛大的花事

春天

你最不能错过的看花目的地

(从南到北)

01 云南

罗平油菜花

“中国油菜花最先绽放的地方”

罗平的油菜花,明晃晃的率先点燃了春的火把!

每年的2-4月,20万亩油菜花在罗平竞相怒放、流光溢彩,绵延数十里,好似金浪滔滔的海洋。凡驻足这个最大的天然油菜花海,无不感叹罗平是“金玉满堂之乡”,有“中国吉普赛人”之称的养蜂人,聚在花海之中,放蜂追花采蜜。此起彼伏的喀斯特锥形山,点缀花海中,犹如人间仙境,别有一番特色。

02 贵州

①万峰林油菜花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贵州油菜花,紧随其后!

你可能不曾注意过贵州的春天,那里所有惊艳的春色都隐于峻岭之间,多在山环水绕的峰回路转之际。

冬季的阴雨和迷雾散去,春天开始到达这里,黔东南的梯田一块接着一块变绿。山色变得青翠起来,远望时呈现出一条条黛色的山影,山与山之间,一块块珍贵的坝子里,油菜田一块接着一块开花。

03 贵州

② 毕节杜鹃花

“黔西大方一枝花,百里杜鹃甲天下”

除了油菜花,贵州最浓墨重彩的是毕节万亩杜鹃花海。

大诗人白居易也曾这样褒奖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每年的三四月份,杜鹃花便漫山遍野怒放开来,远远望去犹如山林涂了胭脂,春风拂过,花瓣散落一地,飘香四溢。

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花园,在50公里的狭长丘陵上生长着60多种杜鹃。最绝的是“一树不同花”的奇景,一棵树能开多达7个品种的花,此处杜鹃花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花色多变,树干苍劲卷曲,可观赏纯白、银粉、水红、大红、乳红、鹅黄、桔红、淡红、紫色等颜色的杜鹃花。

04 贵州

③ 平坝樱花

“胜过武汉,不输日本,全球最大樱花基地”

平坝樱花,十里樱花十里尘!

看樱花何必千里迢迢飞去日本,这处新晋网红赏樱地风景堪比日本,CNN拍摄的万亩樱花园视频火遍外网,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景色之一。”

这里有通往春天最浪漫的路。蜿蜒的公路在花间穿行而过,纵横几公里,行驶在其中一路繁花相伴。从空中俯瞰,无边无际的粉红色花海,湛蓝的湖水,交织出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每年3月平坝樱花便会次第开放,美的铺天盖地、气势磅礴,一直持续到4月上旬。山水围绕,半岛上有一团团、一簇簇粉粉的樱花,远远看去真是美不胜收。

05 西藏

林芝桃花

“梦里蒹葭,心上桃花”

春天,怎能少了桃花?!说到桃花,怎能少了西藏?!

每年春天印度洋暖流从此处进入,为林芝带来了生机,雪山下、村庄里、江水边,一树一树的桃花,从雪域高原的土地里冲了出来,耀眼夺目至极!伴随着蓝色的尼洋河,一路流淌到高大雪山的脚边,高大繁茂的粉色桃树随处可见,生长在田野,倒映在湖边,再没有一片粉色,可以如此清新柔美而又波澜壮阔!

而这样的灿烂,就在林芝,就在西藏!波密桃花沟、嘎啦桃花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桃花深处...三大赏桃圣地,怎能错过?

06 四川

金川梨花

“春风十里不如你”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在春季所有的花中“梨花”可以说是最素雅纯洁的一种花,她白而透明,轻如蝉翼,站在树下,风吹过,花瓣阵阵飘落,一不小心就淋了满身满身的梨花雨,真的浪漫至极!

这里的梨花有些盛大,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

这里的梨花有些独特,它是唯一一处生长在梯田间的梨花,一到春天,满眼白色错落有致。

如果你要去,一定也要尝试多个视角,走到梨花树下,走进梨花的藏寨里,走到梯田间、河谷旁、山坡上、雪山下,看一路绵延百里的梨花,这样才算看到极致,才能看的尽兴!

07 新疆

① 伊犁杏花

“三万亩花开成海”

如果说三月是属于西藏的,那么四月就是新疆的!

饮足了天山的雪水,伊犁河谷的杏花翩翩起舞,它们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个山腰到另一个山腰,所到之处尽是人类无尽的赞美之言,哪怕是见惯了绝美风景的新疆人也无法抗拒!

新疆最绚丽的春天,从伊犁拉开了帷幕。四月,暖流慢慢到达天山脚下,西麓的山谷里千万树的杏花一夜盛放,沿着褶皱的山形向前延展开去,怒放在每一个峰回路转处,大地会变成连绵的花的海洋,粉白色的杏花会开遍绿色的草原山坡。

08 新疆

② 帕米尔杏花

“赴一场杏花春雨”

春天,在新疆醒来,每移动一步,都是一场视觉盛宴。

一直以来都觉得看杏花最合适的地方莫过于伊犁,直到某天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体验杏花之美,一定要上帕米尔高原。”

这句话,一下子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原来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也能长出杏花!原来高原上的杏花也可以那么美!原来南疆的杏花并不比北疆逊色!原来这就是南疆的春天啊!

如此中国、如此春天

唯有走近、才能走进

1、青海 | 青海湖

七月的青海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此时走进青海,恰如走进一副浑然天成的油画。

高原深蓝的天空下,金灿灿的黄花与绿茵茵的草滩交织在一起,而这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坐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观赏时间:7-8月

2、四川 | 稻城亚丁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叫稻城的地方走进了大家心里。

住一间红砖白墙的房子,在清晨打开窗户,看那太阳升起,看远处的金色的雪山;看夕阳西下的静谧,看那夜空中最亮的星。

这个一生之中至少去一次的圣地。有你想象中的一切,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

坐标:四川省甘孜稻城县日瓦乡

观赏时间:四季不同景

3、新疆 | 伊犁

7月是伊犁的最佳旅行时段,此时的伊犁风光秀丽,大片的鲜花也在7月绽放。

七月的伊犁属于昭苏,每年七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广袤的绿色背景上,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镶嵌其中,仿佛天幕上绘就的一幅巨大的油画。

此外,伊犁的赛里木湖,7月时也有着别样的风情。在湖边静静发呆,能够领略此时赛里木湖畔的独特魅力。

坐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观赏时间:7-8月

4、陕西 | 雨岔大峡谷

走进它,就是走进一个神秘魔幻的世界!

奇异复杂的岩石曲面,刻画着流畅向前的曲线,给人一种超现实感!

无需P图,它就是大自然最神奇的杰作!

坐标: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

观赏时间:四季皆可

5、陕西 | 波浪谷

它隐藏在黄土覆盖的地方,少为人知,但壮观的景象一点都不亚于美国THE Wave!

在黄土高原映衬下,红砂岩更显娇艳明媚,远观如一片奔腾的红海,近看又好像时光的年轮。

坐标: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闫家寨子

观赏时间:四季皆可

6、四川 | 花湖

夏季的这儿仿若一个天然的空调房,炎炎夏日清凉如春,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便会钟情于绝美的一方山水。

坐标:四川省若尔盖县花湖景区

观赏时间:7月中旬-8月中旬

7、贵州 | 荔波

云雾青山,粼粼水面,走进群山绿林中,不知不觉,忘却世俗烦恼。

这里的一草一树,一花一石尽显美妙。

蓝天白云下这里的青山绿水越发的青翠欲滴,行走在其中的道路上,那一份悠然娴静的惬意自然是不可言喻。

云雾、山峰、溪涧、回声、奇珍、 美食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独树一帜,都是那么让人舒心安放。

坐标: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

观赏时间:四季皆可,最佳时间为7-8月

8、新疆 | 禾木

白桦林摇曳着灿烂的黄,落叶松伸展着傲然的绿,小野果凝结着醉人的红。

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在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禾木村静静地躺着,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

三五成群的牛马,潺潺流淌的溪水,古朴的木屋栅栏,诗一般茂密的森林,用石头垒砌的曼扎,还有随风飘动的彩色经幡……秋日的禾木就像是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

坐标: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景区

观赏时间:最佳时间为6-10月

9、内蒙 | 额济纳旗胡杨林

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深秋里,有一个地方,你一定要去——那就是额济纳旗胡杨林。

河流、胡杨林、倒影、夕阳,人在画里,画在景中,一切都美得那么震撼。

坐标: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观赏时间:最佳时间为9月底-10月中旬

10、云南 | 元阳梯田

冬天若是不想看雪,就来元阳看地球最美线条吧。

站在田垄间,低头是一汪汪清澈的水,抬头是湛蓝湛蓝的天。

青山秀丽,丛林幽深,让人情不自禁的大口大口的呼吸,仿佛连空气里都是泥土的气息。

坐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山坡上

最佳观赏时间:11月至次年4月(灌水期)

没有夏天的燥热,没有冬天的寒冷,随便走走都是美轮美奂的风景,这就是中国的秋!

「4个秋日旅行目的地」

内蒙古

提到内蒙,很多人都会想到夏天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配上湛蓝的天,让人流连忘返。

其实比起夏天,秋天的内蒙古更加耀眼。

在内蒙古,有个地方, 每年秋季,它便会变成金色的童话世界

在阳光的照耀下,千百棵胡杨耀眼夺目,配上湛蓝的天和苍茫的沙漠,给这里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它就是 《英雄》的拍摄地额济纳旗

在内蒙古,有个地方, 到了秋天,它就美成了五彩斑斓的油画。

草原与林海相接,林海又与水相伴,每一处都像是精心构成的图案。

它就是 《亲爱的客栈》拍摄地阿尔山

在内蒙,还有个地方,

到了秋天,它就褪去一身青衣,换上一层的金色的礼服。

白桦林紧紧的相依在一起,漫山遍野都弥漫着缤纷的色彩,一步一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河水从彩林中穿过,就像是一条宝蓝色的绸缎将这幅田园牧歌图串联了起来。

它就是 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呼伦贝尔

云南

说起云南,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是四季如春的印象,甚至很多人会问 “云南,有秋天吗?”

云南当然有秋天!而且云南的秋天也是“风花雪月”,浪漫至极。

在云南,有一个地方,叫做 腾冲 。

每到秋天,这里两千多亩连片栽种的银杏树就会把村子变成金黄色。

满地的银杏叶就如金色的地毯铺满村里的大小院落,走在村子里,不一会身上、头发上都会被银杏叶亲吻。若穿一身红衣来此,随便一拍就是电影画面。

在腾冲附近,有一座古镇,叫做 和顺古镇 。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行走其间,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在云南,还有一个地方,叫做 泸沽湖 。

秋天的泸沽湖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安静了很多。

它没有斑斓的彩林,只有一汪如镜的湖水。坐上猪槽船,肆意的飘荡在湖中央,突然发现整个湖泊仿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镜子,将天空通通倒映了进来。

恍惚间,宛如在天上游走。

川西

到了秋天,川西就成了各地摄影爱好者争先要去的地方。 如果说中国的秋天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那么川西就是被上帝最偏爱的那一个!

到了秋天,这里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的颜色都呈现出来。

人间童话九寨沟 王者归来,惊为仙境。

五彩缤纷的彩林与多姿多彩的梦幻海子和瀑布泉水交相辉映,生成秋日川西最梦幻的瑶池倒影,千万不能错过!

“光与影的天堂”新都桥 也摇身一变

绚丽壮美的金色柏杨间,零零散散散落着的嘉绒藏族民居,远处更有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散发着迷人魅力~

海螺沟 的美也更显大气和热烈。

漫山遍野红色枫叶,色彩绚丽的山林和白雪掩映的冰川沟谷,壮观奇特的红石滩...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 稻城亚丁 !

据说爱上它,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在这看一眼秋天。

稻城的秋天,就像画家挥动手中的画笔,由满山的绿变为金黄与绿相交,再到金黄的世界,层林尽染。

各色的高原海子倒映着青黄相间的白桦林、皑皑雪山、游走牧群、藏族村寨,让人感到祥和而宁静。

青海

青海的秋天,跟其他地方相比, 是宁静唯美的 。 秋天的青海避开了喧嚣纷扰,躲开了拥挤人群,突然变得很大,大到放眼望去,都是你。

不同于夏季的热闹喧嚣,秋季的 东台吉乃尔湖 显露出它宁静唯美的一面,还原了它最真实的纯粹,水天一色,更是让人不得不贪恋它的“美色”。

你不用再担心拍照镜头里有别人,这儿是你的专属了,肆意摆拍,尽情体验。

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走进“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 。

轻轻走在盐湖上,低头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抬头便能看见一望无际的高原蓝天,随处可见的清澈干净,让人内心明朗。

穿越 天境祁连 ,置身其中,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到处都是金黄一片,只想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探秘。

不管是炽烈的,还是温婉可人的,秋天都能满足你的一切幻想。

东北的冬天 ,它独具个性,天地都能浑然一体,它也浩然大气,时而如骏马狂野,时而若处子轻柔。它凛冽而不粗暴,张狂而不媚俗,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绝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永远都是真诚真情,永远都是和谐和包容。勇敢与友爱,每时每刻都交融升华着,就在严酷的寒冷中磨练,也在感动与感恩中,升华并延伸!

冰雪大世界

有着“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到了冬天简直是一个冰雪城堡。

里面的冰雕作品形态各异、造型逼真,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晶莹剔透。有代表吉祥如意的大佛,还有高低起伏、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雪乡

在雪乡冬天的早晨,当你推开房门,发现大地一片洁白,雪花正随风飘飘洒洒,心中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恰似柳絮当空舞”,近处的屋舍,远处的树林,脚下的小路,头顶的“蓝”天,构成童话里才有的洁净景致,那洁净,洁得让人感动,洁得让人不忍下脚。

远处近处的美景,强烈吸引你融入其中,让你心旷神怡,让你心涌向往,踩在洁白的雪地上,让你全身心都是愉悦。

亚布力滑雪场

到了东北,怎能不去滑雪?亚布力滑雪场我国最天然的滑雪场,我国的滑雪胜地中独树一帜, 亚布力滑雪场曾经是原始森林,为清朝时期的皇家狩猎场。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密雪厚,风景壮观。

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滑雪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综合性雪上训练中心。滑雪场拥有全国最长、坡度最险、体验最刺激雪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且多次举办国际国内赛事,享有“雪域麦加”之美誉。

雾凇岛

吉林的雾凇是我国四大奇观之一,来到东北是非去不可的。一个别样神奇的世界,地上、树上、房顶上、灌木丛中都是洁白的一片,像是刚刚下过一场雪。其实不是雪,而是冷热空气交汇凝结而成的霜,一串串、一簇簇,洁白无瑕。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雾气越来越大,一片朦胧,如梦如幻,用人间仙境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魔界

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有“魔力”的摄影基地!

长白山天池流泻而下的温泉水,常年不结冰,雾气蒸腾,出现雾凇,氤氲缭绕、天人一体、旖旎景色如仙境,仿佛到了原始 社会 的远古世界,摄影人称这里为“魔界”。

查干湖

查干湖可是《舌尖上的中国》踩过点的地方,新鲜原生态的湖鱼,鲜到你眉毛掉下来。乘坐当地的小面包车来个冰面穿越,白茫茫的世界在你眼中飞驰,老司机带你刺激漂移。

观冬捕,看神秘祭湖仪式,凿冰捕鱼,最让人兴奋的当然是起网时候,一大堆的鱼在冰面上活蹦乱跳,相中哪条,抱起来拍个照,闪爆你的朋友圈。查干湖鱼宴品尝正宗查干湖冰面下的开湖鱼。

漠河北极村

在漠河北极村墨黑的天空上仿佛缀着几颗饱满的珍珠,有时候闪过一丝柔和的光彩,朦朦胧胧的,承载着人间多少美好的回忆和向往。它们好像钻石,好像对了,好像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烁着迷离的光,似乎把白云都映得亮起来了。

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绚丽多彩的北极光。

长春净月潭

在这个雪舞时节,在长春净月潭看雪,静默无边的思绪,细碎的六角精灵,翩跹的形态象柳絮,象芦花,象蝴蝶,如醉如痴的凝望,那一朵朵晶莹中浸润着 梦想 !

雪,落在枝桠上,屋檐上,各式楼宇,勾勒出不同风景的美丽弧线,在微露的月光映衬下,闪耀熠熠粼光,融合在朦胧的视线里,若有似无,一片纯白。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相信总有一款,深得你心!

话说,这些景点,有哪些是你去了还想去的呢?

中国国家地理的杂志特色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 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专家型的制作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 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 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国家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售。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 “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社长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专辑》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1月 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3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办了“珍爱海洋”摄影展。4月 举办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6月 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7月 《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收藏创刊号 寻找传读世家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10月 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 1月9日 举办《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动。9月16日,举办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4月,中国国家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5月,在香港举办“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11月,“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 1月8日 举办“我们的2012”嘉年华6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北极

上一篇:肥料销售企业管理学论文

下一篇:中华系列的期刊很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