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科学期刊订阅电话
果树科学期刊订阅电话
是的,是国内正规发行的果树期刊
《烟台果树》是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果树技术性期刊。主要刊登果树品种资源、栽培管理、病虫防治、贮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辟有专题论坛、试验研究、种质资源、技术交流、果农园地等栏目。
《烟台果树》发行量大(年发行16万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是哪些?
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性化合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由人工合成,微量施加于植物体外,也包括部分天然存在的植物内源激素。
1880年,达尔文首先注意到植物受光后产生运动现象,1913年丹麦鲍埃森—琴森(Boysen-Jensen)认为,是受一种物质的影响所致,1926年,弗里兹与温特(与)在用燕麦(Avena sativa)胚芽期做实验时,发现了引起燕麦鞘弯曲的物质,并称之为生长素。1934年,荷兰的克格尔(F.K?gl)在尿里分离得到吲哚乙酸(IAA),后来又证明不少植物中均含IAA,即Went的生长素。1935年与齐曼(n)证明IAA能促进果树硬枝扦插的生根。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合成。由于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果树生长发育具有独特功效,因而成为果树集约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应用范围
果树器官的发生、分化、成花、成熟、休眠、脱落和衰老等一系列生理过程,都受植物激素的调节和控制(见表)。
生长调节剂能有以下作用:促进种子萌发和插条生根;诱导成花或疏花疏果;改变花期避免霜冻;促进单性结实;调节成熟期以增加果实贮藏性,或便于机械化采收;促进或抑制营养生长等。有些作用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单独引起,有的则是两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相互协调,或相互颉颃,达到某种平衡而表现出效应。每种生长调节剂都是在一定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遗传物质的信息中发挥作用(见图)。
种类与效应
生长调节剂按其效应分为5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及生长抑制剂与延缓剂。但有些生长调节剂由于使用时期和浓度不同,而可以发挥不同的效应。
生长素类
1934年,首先由F.克格485425等从燕麦胚芽鞘中分离得到吲哚乙酸,不久又发现并合成了吲哚丁酸(IBA)、吲哚乙腈(IAN)、吲哚乙醛(IAAld)等;萘乙酸及其同系物:萘乙酸(NAA)、萘丙酸(NPA)、萘氧乙酸(NOA);苯酚化合物:(2,4-DP),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2,4,5-三氯苯氧丙酸(2,4,5-TP)、4-氯苯氧乙酸(4-CPA)等。生长素在果树上,可以促进生根,防止落果、疏花疏果、抑制萌蘖枝的发生。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使细胞伸长,促进形成层活动,影响顶端优势和防止衰老等。这些作用通过影响原生质膜的生理功能,促进核糖核酸(RNA)的合成而实现。
赤霉素类
1926年,日本黑泽在中国台湾研究水稻病害时发现。20世纪50年代,英、美开始生产赤霉素,中国也合成了赤霉酸(GA3)。赤霉素是一类同分异构化合物,由于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所以不断发现新的异构体,目前已知有GA1~GA73。商品有赤霉酸(GA3)普洛马林(promalin)GA4+7和GA1+2等几种。赤霉素能使果树新梢节间伸长,促进新梢生长,打破休眠,和促进苹果、山楂、枣、柑橘、穗醋栗、无花果,以及巴梨等多种果树的坐果,能使核果类单性结实,使玫瑰露葡萄形成正常大小的无籽果粒,防止柑橘果皮衰老,推迟柑橘和香蕉的成熟,抑制苹果、梨、山楂、桃、柑橘、长山核桃等果树的花芽分化。赤霉素只溶于醇类、丙酮,难溶于水。施于植物后,在体内移动性差。其作用通过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防止IAA的分解,促进RNA的合成。
细胞分裂素
1913年,哈尔洛特(Haherlaudt)发现有刺激细胞分裂的激素,1948年斯科格()与崔485425也指出嘌呤有促进细胞活力的微弱作用。但第一种细胞分裂素,直到1956年才被米勒(-ler)等人鉴定为6-呋喃氨基嘌呤。其后,发现了玉米素〔6-(4羟基-3-甲基-3-反式丁烯基)氨基嘌呤〕,人工合成的有细胞分裂素(Verdan、BA、BAP),激动素和PBA等。此外,二苯脲(DPU)和苯莱特,也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这类活性物质可促进葡萄坐果,提高新梢、侧芽的萌发率,增大分枝角度,促进花芽分化,也可使葡萄雄花变为两性花,防止衰老。细胞分裂素为脂溶性。根尖是细胞分裂素合成的部位,随上行液流向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移动。幼果和未成熟的种子含量较多,伤流中也可发现。细胞分裂素,通过影响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实现其生理效应。
乙烯发生剂 乙烯催熟的原理,早为人们利用。中国古代用瓷缸密封,使柿子脱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用煤油炉加温的篷帐,使青色柠檬变黄,都是利用果实本身或煤油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乙烯。20世纪70年代,把乙烯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商品的乙烯发生剂有乙烯利(Ethrel Ethephon CEPA),被果树吸收后,在pH4.1以上,即分解释放乙烯;CGA-15281〔2-氯乙基-三(乙甲氯乙氧)硅烷〕,是在体外发生乙烯而后进入植物体内。乙烯具有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疏除花果、促进成熟和促使果梗离层形成等作用;晚秋喷布,能使翌年花期延迟。乙烯可以促进多种酶的活性,并可使生长素分解,或抑制其合成,或阻滞其向先端运输而生长素水平下降。
生长抑制剂
自1949年第一次发现烟碱类化合物具有生长延缓作用以来,已在多种植物内找到抑制剂,如脱落素、酚和酚基类黄酮化合物。其中有的对生长起延缓作用,有的通过破坏生长细胞分裂而起抑制作用。天然的生长抑制剂,大多数是芳香族的有机物质,存在于休眠期的种子、芽或枝条中,制约着休眠,如脱落酸、苯甲酸、香豆素、肉桂酸和核桃酮等;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剂,有青鲜素(MH、马来酰肼、抑芽丹)、代剪灵(aikegulae)、调节膦(krenite)和off-shoot-o(高级脂肪酸的混合物)等。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抑制细胞分裂,干扰核酸的形成,甚至可使幼嫩部分枯萎脱落,起剪梢作用。它的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逆转。由于顶端优势受抑,可以促进侧芽萌发成分枝。三碘苯甲酸(TIBA)和整形素(9-羟基-9羧酸芮的衍生物),有促进仁果类、核果类花芽分化,提高坐果或疏果,分枝角度开张及矮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传导,在分生组织中抑制有丝分裂;人工合成的生长延缓剂,常见的有矮壮素(CCC、CYCOCEL、Chloromequat),矮健素、B9(比久、B 995、Alar,daminozide、SADH),多效唑(控长灵PP333、Paclobutrazol cuttar)。这类调节剂的主要效应,是能使新梢节间变短而抑制生长,达到矮化和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也有提高仁果类坐果、疏除核果类果实的效应。B9还有抑制果实生长、防止苹果采前落果、推迟仁果类果实成熟的作用,从而提高果品品质,减少果实生理病害,B9还有促进核果类果实成熟齐一,提早采收作用。多效唑能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呼吸和蒸腾强度而增产。这类化合物既可通过叶片或嫩茎进入树体,也可经土壤从根系进入。B9、在树体内降解慢,持效久。多效唑是通过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中的GA3的生物合成,及对已合成GA3的拮抗而起作用,B9除对GA3产生影响外,在不同条件下还对生长素、脱落素产生影响。对于仁果类有抑制乙烯发生,对于核果类有促进乙烯生成的特殊效应,因而可用于调整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
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
生长调节剂,是通过改变植物体内内源激素间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影响植物激素平衡的内、外因子,都可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植物生长发育状况,不同树种、品种、砧木以及砧穗组合,其内源激素的组成和水平也不一致。应用同一种生长调节剂时,有可能出现不同效应。例如B9,可以推迟仁果类果实成熟,而对核果类则产生催熟作用;普洛马林可以提高元帅系苹果的果形指数,而对国光的果形则无效应。修剪程度、肥料种类、土壤水分状况等,对植株的生长状况影响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植株内部激素水平的差异,因而也会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所以应因地、因时、因树而调整使用技术。
药剂吸收条件
生长调节剂,只是在作用部位发生影响,从使用部位到达作用部位,一般是通过叶片、嫩茎或根毛。叶和嫩茎表面的蜡质、角质层、细胞壁及原生质膜,药剂喷布后,大气的湿度和从根系进入时的土壤理化性质,都影响吸收的速度和数量。在同样情况下,叶缘和下表面比叶表面吸入多,幼叶比老叶吸入多,沙质土壤比粘质土固定吸附药剂少。在生长调节剂溶液中,加入具有乳化、扩散、附着作用的助剂,如6501、吐温等可以提高吸收量。
使用方法
生长调节剂的效应,与其作用部位积累的量有关。生长素在低剂量时起促进作用,高剂量时则转为抑制作用。使用时,分次、低浓度,常比一次、高浓度效果好。分次使用时,间隔时间、药剂吸入速度的快慢和持效久暂,以及用药与药剂在作用部位达到阈值剂量的时期是否适时,都影响药剂的效应。
由于生长调节剂的效应,受内因及外因、环境条件及营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又有正、负截然不同的效应,所以要全面了解,才能正确使用。高等植物的发育,与内源激素息息相关,随着生物、生化和化工学科的进展,生长调节剂将在调节果树生长发育的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参考书目徐绍颖:《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果树生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曾骧、陆秋农:《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农业出版社,1988。
《中国果树》中国果树专业的科技刊物。于1959年2月创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编辑。面向果树生产与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于报道技术性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交流果树生产先进技术,报道果树科学研究成果,简介国内外果树生产及科技动态,普及果树科学技术知识,为发展果树生产、科研及教学服务。主要栏目有试验研究报告、专题述评、调查报告、经验交流、试验简报、实验技术与方法、基础知识讲座、来稿摘登、简讯、近期期刊选目,以及国外果树科技动态等。主要读者为从事果树生产的技术人员、各级主管果树生产和果品经营的业务人员、果树科研人员及农林院校师生等。
《中国果树》为季刊,创刊后曾由农业杂志社出版,连续出版到1960年第3期停刊。1973年复刊后为内部发行。1979年开始国内公开发行,1987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便于对外发行和交流,每期附有主要文章的英文题目,与日本、美国等有关单位有交换关系。
李绍华的资料
李绍华
出生年月:1957年9月28日
籍 贯:湖北沔阳
联系电话:62836026
Email:
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果树生理及品质遗传研究
兼 职: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副理事长
《果树科学》编委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植物学报) 》编委
《植物学通报》责任编辑
《落叶果树》编委
个人简历:
1989年获法国Languedoc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92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果树系副主任,1994年晋升为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为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导师,1996年5月至2003年1月任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果树生理与遗传创规律”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水分生理及节水栽培的研究,同时也在果树花芽分化生理及调控,果树整形修剪及其微气候生态,果树营养、生长发育及其化控,以及果树生物技术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10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攻关、及北京市等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1988年以来,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在英、法、德、美、荷兰、新西兰、瑞士、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杂志22篇,EI杂志1篇,ISTP 4篇)。
成果及获奖:
1、"桃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现代栽培技术"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6年,第二完成人)
2、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并获该基金资助(1998年)
3、"黄淮海缺水低平原区节水、高效、持久综合农业技术研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年,第14完成人)
4、"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本科人才",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二完成人)
5、"园艺专业果树学骨干课程模块式组合教学体系及系列教材建设"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
6、<<果树栽培学概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1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
7、<<果树生物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3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
8、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2年)
9、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3年)并获择优支持(2004年)
9、“‘京’字号系列早熟葡萄品种育种与推广”,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第1完成人)
目前承担主要项目
1)定位灌溉条件下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2)葡萄和桃的种质资源创新及其果实品质遗传规律的研究,2004-2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3)果树定位灌溉条件下的干旱信号传导与根系之间物质交流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004-2005
4)桃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引进及示范推广,农业部948重点项目,2003-2005
5)全面提升桃品质关键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北京市农委,2004-2005
6)西洋梨优良品种引进,北京市农委, 2004-2005
7)杏优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招标项目,2003-2006
8)有机果品栽培技术规程及示范与推广,北京市科委,2004-2006
主要论文:
1) Li T H, Li S H. (2005) Leaf response to water stres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and regulating role of metabolic enzymes. Tree Physiol,25: 495-504
2)Wu B H,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S H. (2005) Seasonal changes of sugar and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cultivated and wild peaches, and their hybrid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ci Hort, 103: 429-439.
3)Zhang L S, Clerc V L, Li S, Zhang D. (2005)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set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for sunflower 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diversity assessment. Can. J. Bot, 83: 66–72
4)朱亚静,李绍华,王红清,姜全(2005)果实的有无对桃叶片净光合效率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园艺学报,32:11-14
5)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等 (200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38(3): 565-570
6)王利军,李绍华,李家永,杨树华,刘允芬,石玉林(2004)温度逆境交叉适应对葡萄叶片膜脂过氧化和细胞钙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8:326-332
7) 柴成林,李绍华,徐迎春,宋沅燮(2004)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园艺学报,31:574-578
8)王秀茹、薛进军、台社珍、张福锁、李绍华(2004)嫁接、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分配的影响.果树学报,21:603-605
9)程福厚,李绍华,孟昭清(2003)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果树学报,20(1):22-26
10)李绍华(2003)世界果树生产状况及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1):7-13
11) Wu B.H.,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S.H.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n speckl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nd transpiration rate in nectarines. Europ J Hort Sci, 68:83-85
12)Zhang L.S., Becquet V., Li S.H., Zhang D. (2003)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x PCR and multiplex gel electrophoresis in sunflower SSR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fluorescence and tailed primers. Acta Bot. Sin.45:1312-1318
13)Wu B.h., Quilot B., Kervella J., Genard M, Li S.H.(2003) Analysis of genotypic variation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peaches and nectarines through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Euphytica,132:375-384
14)吴本宏,李绍华,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2003)桃果皮毛、果肉颜色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12):1540-1544
15)Li T.H., Li S H,Wang J, Yu K S (2003)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at different deficit intensity on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14C-assimilate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Europ J Hort Sci, 68:227-233
16)Li S.H., M. Génard, C. Bussi, F. Lescourret, R. Laurent, J. Besset and R. Habib (2002)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piration of peaches and nectarines. Gartenbauwissenchaft, 67:39-43
17)Wu BH, Genard M, Lescourret F, Gomez L, Li SH(2002) Influence of assimilate and water supply on seasonal variation of acids in peach (cv Suncrest).J Sci Food Agric. 82 (15): 1829-1836
18)方金豹,田莉莉,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2)猕猴桃库源关系的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113-118
19)刘国杰,宋国庆,李绍华,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果树学报,19:357-360
20)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915-920
21)李绍华,李明,刘国杰,孟昭清(2002)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条件下幼年苹果树体生长特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826-830
22)方金豹,黄宏文,李绍华(2002)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果树学报,19:235-239
23)杨建民,孟庆瑞,彭伟秀,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2)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0-24
24)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1)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花粉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8:453-456
25)柴成林,李绍华, 徐迎春(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桃树源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生理学通讯,37:495-498
11、Li S.H. Génard M., Bussi C., Huguet J.G., et al., (2001) Fruit quality and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esponse to microenvironment modification around individual fruit by covering the fruit with plastic in nectarine and peach trees. J Hort Sci Biotech,76:61-69
12、徐迎春,李绍华,柴成林,刘国杰,陈尚武(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苹果树源叶碳同化物代谢规律的研究。果树学报,18:1-6
13、薛进军,赵凤平,李绍华,张福锁(2000)果树断根铁素营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3(5):60-64
14、方金豹,李绍华(2000)CPPU对猕猴桃光合产物库源关系的影响.园艺学报,27(6)444-446
15、方金豹,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0)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果树科学,17:192-196
16、宋国庆, 肖兴国,陈尚武,李绍华, 甘孟侯(2000)鸡马立克氏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8:143-146
17、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行,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1999)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模板的制备. 果树科学,16:171-175
18、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1999)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果树科学,16:165-170
19、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1999)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果树科学,16:98-103
20、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1999)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果树科学,16:86-91
21、McArtney S.J., Li S.H.(1998)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flowing on “Braeburn” apple trees with gibberllins. HortScience, 33:699-700
主要著作与教材:
1、李绍华、罗正荣、刘国杰、彭抒昂(1999)果树栽培学概论,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
2、邓西民、韩振海、李绍华(1999)果树生物学,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
3、李光晨,李绍华 (1998)果园土壤管理与节水栽培,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4、李绍华,贾克功,肖兴国(1997)桃树稳产、优质、高效栽培,高教出版社
5、李绍华,李光晨(1997)果树生产管理策略和技术,高教出版社
上一篇:健康大视野杂志官网投稿
下一篇:论文的issn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