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太平轮》里,有一个场景是黄晓明的腿部中枪了,旁边的炸弹将要爆炸。剪辑的时候,胡大为在此处停了下来,定格一秒钟。吴宇森看到这,拍了拍他。“他知道我明白他的意思。”胡大为笑道。将个人风格融入商业电影,这是吴宇森一直努力去做的事情。胡大为觉得吴宇森这些年变化不多。“他好像是一瓶红酒,越久越醇。依然那么浪漫,还热爱电影,还没有想到过退休。没什么变,变的是他戒了烟,懂得珍惜健康了。他样貌像老头,但心还是年轻。不像我,样貌年轻心也年轻。”胡大为总是很兴奋地说。张家振是《太平轮》的制片人,也是吴宇森多年的合作者。他觉得吴宇森这些年还是有变化的。“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不光是对爱情,对生活的态度也浪漫,但在工作上浪漫过分就有点任性了。”《太平轮》里有三段爱情。他的电影里,从来没出现过这么多女性角色。之前的电影几乎都在讲男人之间的情义,即便有爱情,也是作为副线。这次集中讲几个爱情故事,对他是一个挑战。魏君子是香港电影的资深研究者。我采访他的时候,高仓健去世不久,他找出自己在2009年采访张艺谋时删掉的一段文字,这篇张艺谋回忆高仓健的文章叫《士之德操》。魏君子与吴宇森接触过几次,他觉得吴宇森身上也有这种“士”的精神。“士为知己者死,在他电影里是非常明显的。吴宇森特别谦恭有礼,无论你是陌生人、后辈,都是如此。他是我见到的导演里面做得最好的一个。”
为你开一朵纳兰花散文
最近偶然读到《南方人物周刊》曾刊发的有关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的采访文章,照片上的她,虽是近百岁老人,但依稀可见眉目间一份清丽温婉。不由得想起爱了她60年的卞之琳,和他生命中最后的相逢。
八十年代中期,张充和回到北京客串演出昆曲《游园惊梦》,坐在观众席,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卞之琳依然痴痴地凝望台上风韵依然的心上人。之后,再没见过面……
如果时光能停留,我相信卞之琳一定不会奢求回到初相遇,只希望停留在那一刻,任尘满面,鬓如霜,一双老眼里,她依旧美如当年。
爱到岁暮晚景,有些相逢,只是一个人的山河了,是“青山不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李敖对于“相逢”有惊人语:相逢只是萍水、只是断萍、只是流水、只是一次、没有下一次。离别就是永别,生别就是死别。让她眼中的背影依稀,你眼中的不再。
也许大半生浮浮沉沉,见惯了生离死别,所以,他才说得那么冷寂,凄厉,不带喘息,读来感觉风霜刀剑劈将而来,让你了却尘缘,果断,不回头,别带一丝迟疑,绝了念,死了心。
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一些带“不”字的词,不语,不遇,不喜,不悲。所以,特别能理解李敖这一番言语,带着情何以堪的无奈与决绝。
朋友曾搞了个小话剧,让我帮忙修改剧本。讲两个人在春天初相遇,然后在十年后的冬天再相逢。相逢时需要一幕诗意而含蓄的戏份,我加了一段:
他们一同来到茶馆,男人脱掉大衣,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女人问:“你从春天来?”男人答道:是的`。她问的是那个春天,他答的也正是那个春天。
他从十年前的春天赶来,这样的相逢,宛如初见,依旧清澈,依旧美。所以最后和朋友商量,将话剧名字定为《纳兰花》。世有纳兰,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也必定有一种花,叫纳兰花,相逢而开,开而清喜。
一直以为清欢是最含蓄的好时光。一个人种花,行走,写字,与你永不相逢。然后总有一缕花香让我想起你,总有一个字是关于你的,总有一个街口能看到你熟悉的身影。如果有一天,如我期望的——在某商场旋转门里,我们迎面撞上,有一秒的凝视、停顿,然后彼此相视一笑,接着跟随着旋转门的转动,我们转过彼此,继续各自的生活——就很好了。
直到最好最好的朋友离开这个世界,几年的时间里,我竟开始盼能有一场相逢,给她写下文字,却无处可寄:
一个人于一团和气的黄昏里走过,那个时候,清风相和,花树温婉,街景是一派赏心悦目的团圆喜气。曾经那些华丽的光阴,因一个人走过,朴素清洁。而如今,于其间蹀躞穿行,盼与你说上几句,万千重山的惦念,未开口语凝噎。就盼望,你在街角出现,哪怕只是停一秒,与我对视,甚至可以,相顾无言。如今,你只是一叶昙花骨。在我孤僻的词语里,与你相顾无言的刹那,都是一段盛开的好时光。
再种花,开或不开,总时不时与她说话;再行走,遇或不遇,总时不时停下来感受风感受日光;再写字,念或不念,总时不时会心一笑。是的,越来越珍惜另一种相逢,就像在老宅子旁捡到一盏马灯,打油上色,让它照亮老掉的诗句;于空旷处遇到两棵树,静坐山光,看一半往事入斜阳。
那天午后,经过街边钟表店,耳边突然传来一句歌声:“我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都不是你的脸。”我禁不住停了下来,那一刻,在心里,静静地开出一朵纳兰花。
世有纳兰花,相逢而开,开而清喜。从此,窗外阳光柔和,内心晴朗,我们虽然不知道何时何地再相逢,但我们却要感谢,这一场盛大的爱,或浩大的劫,都因为一个人,而经历,哪怕再辗转千年,孤独千年。某个午后,目光柔和,眯起眼睛,想象爱情,想念你,竟然有那么多美好一下子扑面而来。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 邹金灿的文章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
邹金灿
①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②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③这符合钱穆某些时候的峻厉形象
④叶龙告诉我,钱穆先生相处起来很和气,但非常有威严。有一次他请钱穆改文章,钱穆提出意见,他随口说了些反对的话,钱穆马上就不改了——认为他所持的并不是虚心请教的态度。这令叶龙极其后悔,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仍懊恼不已。
⑤《朱子语类》里记载了朱子这番话:“凡事回互,拣一般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盖狂士虽不得中,犹以奋发,可与有为。若一向委靡,济甚事!……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
⑥1930年,钱穆撰文介绍近百年几个儒者的读书主张,谈到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末广东大儒,著有《东塾读书记》等书)的读书方法时,他认为陈澧只是看到了时人的病,开出来的药方却“温和有馀,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这个“峻厉”的主张,可与朱子的“慷慨奋发”互相发明。
⑦峻厉与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比如他对于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不聘请他这件事,其实是有意见的,但多年相处,也只听他不经意地提过一两次。
⑧在西南联大时,经常有人向钱穆请教。学生对这位老师,先是敬畏,熟悉后变成敬爱。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去钱穆宿舍问学。由于地方小,来的人往往是一批出来,另一批再进去。
⑨这些前来请教的人各式各样,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银行、报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过50岁的人……对于他们,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学生李埏不解,说:“有的人只是慕名而来,只是来瞻仰先生风采的,为何也耐心作答?”钱穆举了范仲淹的例子:范仲淹带兵打仗时,18岁的张载带着兵书求见,范仲淹劝他读《中庸》,张载记取这番话,后来成了一代儒宗。钱穆告诉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⑩严耕望1941年来到齐鲁大学追随钱穆,报到的第一天,钱穆领他到住处,对起居饮食、铺床叠被、整理书物等一切琐事都耐心指点,并且一天里来其房间五六次,对这位学生关怀备至。50年后,严耕望回忆起这个场景,仍然不禁涕泪横流。
11龚鹏程说:“钱先生回台湾演讲,在淡江大学礼堂倒塌被砸之后,身体肯定是受损了(注:1952年,钱穆在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演讲时,屋顶水泥大块砸落,伤重入院)。晚年楼居为常。古人云,筋力之减,皆称新来懒上楼,钱先生则是罕得下楼出门。问学者都在客厅中见。政界人物来,亦不接待,任其随席听讲而已。对我辈,因非真正弟子,较客气,多称兄。于我则称龚先生,我称他钱老师或先生。怡然蔼然,论学若话家常,大关节处却极敬肃、不苟且。而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12太史公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人海与时间的磨洗下,个人往往迅速湮灭,死后还为后人纪念的,无疑是“倜傥非常之人”了。
132015年是钱穆诞辰120周年,“我们没有做什么纪念活动,对他的最好纪念,就是读他的书。”钱辉(钱穆的女儿)对我说。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1)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回忆,钱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拳,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有一天在新亚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青年流氓,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堂内左右穿插,钱穆警告无效,怒了,“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从钱穆身上充盈的生命力来看,他如从军,将会是个勇猛的士兵。
(2)胡适有次去苏州中学做演讲,因钱穆已在当地颇有名气,东吴大学的教师陈天一叮嘱胡适,到苏州不要忘了见一见钱穆,那时钱穆正在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两本很生僻的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当面向胡适询问。不料胡适也答不上来。事后钱穆反省自己“书生不习世故”,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无疑是在刁难对方,但因为这个问题积压在心中已久,突然见到一位“天下名人”,是以不禁冲口而出。
这件事没有妨碍胡适对钱穆的肯定。读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后,胡适在日记里说:“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他不信《新学伪经考》,立二十八事不可通以驳之。”1931年钱穆进入北大历史系任教时,主持该系工作的正是胡适,其时是文学院院长。
舒淇跟侯孝贤被爆开房是怎么回事?
据台湾媒体报道,白百何日前曝出早已离婚的消息震惊演艺圈,但近日《南方人物周刊》发文讨论该事件却意外牵扯舒淇跟侯孝贤,指出“舒淇老师在被偷拍到与侯孝贤开房之后说出了真相”、“没什么,在艺人行业,这就像换件衫那么平常”,不知何来的消息,甚至完全扭曲事实,让舒淇怒发声明驳斥!
舒淇、侯孝贤情同父女,也是合作多年的伙伴。
侯孝贤跟舒淇合作多年,《千禧曼波》、《最好的时光》以及《刺客聂隐娘》部部成为经典,侯孝贤甚至让舒淇荣获金马影后头衔,可说是她恩师。但《南方人物周刊》却刊登一篇《白百合们的人设修辞术旁观娱乐》文章,瞎扯2人开房间,对此她认为已经严重侵犯她以及侯孝贤的名誉,愤而请律师代为处理侵权问题。
舒淇声明中强调,该篇报道已经严重伤害她的人格尊严及误导了社会公众,该文章发布后,已被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及微信用户大肆转载,并针对她发表了大量负面评论,给她的正面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公司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绝不姑息。
看来又是一场博取眼球的爆料,真是没有节操底线啊。
上一篇: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版面费
下一篇:文献小镇查论文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