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经典作品的文章
关于阅读经典作品的文章
阅读经典原著是至关重要的。经典是 文化 的鳌头,有了经典,中华民族才能散发出更强大的魅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经典 作文 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1
在经典的诗文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被遗忘。
他,不畏权贵,放荡不羁,正直不屈,逍遥自在,贵妃研磨,力士脱靴已是家喻户晓的事实了。曾一曲《吓蛮书》,吓得几万南满精兵屁滚尿流。
他,不畏强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为见证。
他,对朋友更是直抒胸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大唐王朝却屡屡碰壁,他不满意深宫之内的勾心斗角,他看不惯高力士那般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更见不得唐朝皇帝的昏庸不堪、只顾享乐的奢侈生活。
这黑暗的官场岂是他的容身之所,他狂傲的性格怎能受到这小小的宫墙的约束,
他挥袖去了,游山访水去了,或许只有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才能抚平他心灵的创伤和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他就是令后代万世敬仰的伟大的诗人---李白。
他,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意与黑暗的官场有一丝瓜葛,宁愿辞官不做,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归园田居,也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也曾想过在官场之上一展宏图,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冰冷的现实让他大失所望。于是,他脱下了官袍。吟诵着优美山水。从此以后,他以菊为伴,以花为友。整日无言的到跟在菊篱后旋转,开荒南野,守拙田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他归隐之后自得之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更加表达出它的价值观念。陶渊明他选择了归隐,他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 故事 被人们传诵,他的思想被广为传播,他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这两位圣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沧海的一粟,或许会被人们所忘记,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经典更不会辜负他们。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2
“读书”这两个字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书籍。阅读书籍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书是大树的根系,没有根的营养补给,那么树就是一堆枯木;书是帆船中的帆,没有帆的协助,就是一艘没有价值的船。而我们就是离不了营养补给的大树,离不了帆的帆船。而且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读好书。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世代给予精神补养的经典书籍,好书就比如是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小说《狼王梦》等。在这一本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孙悟空被誉为美猴王,果不其然,一路和师弟一起共同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坎坷。书中又是那样引人入胜。
在这浩如烟海的书中,我更是像只饿狼,贪婪的吃着可口的美餐。有时动物之间的伟大亲情感动的潸然泪下,有时为命运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姑娘感到惋惜,有时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感到惊奇。啊!书籍,你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的畅游。是你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更是你荡涤着我的心灵,让我成为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人,而你,还是我的精神食粮。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富翁不光要有财物的富有,最重要的还要有精神的富有,这才真正堪称富翁。相反,一个清贫的人,虽然没有财物的富有,但是他却有着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而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富翁,因为他拥有精神的富有。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将是祖国的未来,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首先自己要有聪慧的大脑,就像战场上拼杀的士兵,战斗前首先要利其器,才能在与敌人拼杀时杀更多的敌人。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有知识、懂礼仪、有文采。让那些瞧不起我们中国人的外国人心服口服!
来吧!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好读书,让阅读与经典同行!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3
经典,经典是什么?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经典主要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以及具有典型性、影响较大的事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典的东西几乎是随
处可见,例如:经典书籍、音乐、电影……其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典的书籍几乎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从小就爱读书,但小时候因为认字不全,所以只能读那些半画半字的书籍。但那些书籍却对童年的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以后喜欢读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了小学,我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字词,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我看的书从以前的图画书,开始慢慢转变为童话书。有时看书看得兴起,有时晚上被迫上床睡觉后偷偷下床看书,但是经常被发现。
到了4、5、6年级时,我已经“抛弃”了童话书。在当时的我看来,童话书已经不再适合我看了。我看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我生日是别人送我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世界名著,也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我读过之后,就迷上了这类小说,接下来我把凡尔纳的“三重奏”一口气全读完了。接下来,我又开始读其他类型的世界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鲁滨孙漂流记》、《基督山伯爵》……我开始明白这些书籍中所蕴含的趣味和吸引力了。于是,我开始夜以继日的读这些世界名著,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居然迷上了翻词典,居然有一次趴在词典上睡着了。在当时,各种各样的拥有文字的书籍都成了我的 爱好 。在5、6年级时,老师创办的图书角做事吸引了我好一阵,当时我每节下课都往那里跑。我也逐渐从一本本经典著作中在我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汲取了成长的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获得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上了初中,我的学业变得繁忙,课余时间也已不像以前那样充裕,所以我读书的时间与以前相比减少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也没有时间看了,所以我的语文成绩和以前相比下降了很多。现在,我必须要重新开始多读经典书籍,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我的语文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经典书籍吧!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碎片信息闯入了人们的生活,公众号,鸡汤文,铺天盖地,散布在各个角落。
人们也琢渐对这些“碎片”信息产生了兴趣,时不时地刷一刷朋友圈,逛一逛贴吧,开始了碎片化的阅读。有人说:“我读公众号里的内容不也在阅读吗?何必捧着本厚重的书在那看呢?”那么,这样的碎片化的阅读真的能取代经典阅读吗?
的确,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开拓知识面,可以了解离自己千里之外的地方发生的事。但是,开拓视野,书本也同样可以做到,而且。书本能做到“碎片”信息无法做到之处。
碎片化的阅读,本质上就是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很多时候,人们看公众号,只是带着一点兴致,随便看看,打发时间。其实,他们到底看了些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而读书就不同。书本是有 情书 ,有中心,有起承转和的,想要看懂一本书,就不得不融入书中去。有时,在你读一本书时,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就变成了主人公,而周围也变成了书中的情景一般。这种深刻的感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才是在阅读过程中应有的。
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因为网络是有千千万万个用户组成的,监管自然存在问题。因此,网络上存在许多糟粕,许多虚假信息。如果一个人吸收了过多糟粕,就如郑燮所说的:“如破烂厨房,臭洒坏酱悉贮其中,其龌蹉亦耐不得”我相信,不会有人愿意是自己变“龌龊”吧,书本,乃是作家思想的精华,人们可以从中感到喜乐,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爱国情怀。字里行间,就有作者思想的倾注。
阅读书本还能开拓我们的思维,发现生活中美丽。读了书。我们会惊觉,世间万物都有灵性的。在静止的刹那,在一生一会,玄思生起,妙想涌现,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风,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地情谊……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深度,而这,又是碎片化阅读无法做到的。苏轼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书本,可以提升自身修养。内练素养,外显才华。从书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可见,碎片化阅读无法取代经典阅读,在繁杂的生活中,我希望大家都能抽出些时间,交给纸质阅读。毕竟,纸质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5
时光流逝,万象新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留存经典,品读甚妙,鲜比鱼翅,甜胜蜂巢。
莫言说影响他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他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看来,时代将其捧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应该的。因为时间流逝,以着一种人们毫不察觉的诡异能量使一切都模糊不清,而他却能在多少年后仍让“活现在他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来,他一定是极热爱这本书的,而这本书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时代的飞逝中变成了经典。莫言先生定是对这本经典之作细细研读,仔细思考,然后不断学习其中的优点,把利于自我创作的东西日积月累,才有了今日的成就的,想来这一切也都是有联系的。
品读经典,说不定你也是下一个莫言。尽管你成为不了中国首位,但毕竟到那时他已成为经典,你已成为唯一,而唯一的背后一切也都被人们习惯性地对之以经典所定义,到那时,你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品读经典,是很有利于人们联系现在于过去的。
瑞典语言学家、世界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照此推理下去,莫言也正是因为品读经典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才有今天成就的。
所以,高先生的话是定有道理的,中国学生多读几本书对我们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甚至各科素养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苏童说: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
经典作品往往是优秀作者结合自身所处环境以及通过表达自己情感诉衷且经受住了时代考验的文学作品,其中往往包含了一种特定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让我们在 总结 前人所走过的路的基础上,不断奋发进取。
所以,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总结前人的 经验 教训,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 方法 论指导,更好地走向成功。
关于阅读经典作文700字集锦5篇相关 文章 :
★ 读书话题的作文700字5篇
★ 关于以读书为话题作文700字5篇
★ 关于阅读经典品味人生作文高一精选5篇
★ 以读书为话题作文700字5篇
★ 读书话题作文700字5篇
★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700字5篇
★ 读书的话题作文700字5篇
★ 关于以读书为话题作文700字6篇
★ 关于两个自己作文700字集锦5篇
★ 关于认清自己作文700字集锦5篇
关于读书的经典美文
读书,如果把它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一次旅行。那么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将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身相遇。在这次旅行中我们沿着民族文化的足迹,在作家的引导下感受着各种复杂的文化背景,沉醉于美丽的山山水水,穿梭于行人的来来往往,感受着他人的快乐与幸福,沮丧与尴尬。
我喜欢读书,也许是小时候没有认真读书的缘故,随着自己步入军营,在严肃、紧张的部队环境中,训练之余的疲惫,思家时的心酸,使我开始慢慢学会了寻找自己的快乐,填补自己生活的空缺。于是,我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从“勉强”读书转换为“主动”读书,把“量化读书”变为“随机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对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前所未有的依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养成了藏书、剪报和抄书的习惯,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各种名言警句和上好文章,余暇时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慢慢品尝。对于书籍我从不挑剔,也从不轻视任何知识的力量,杂志、报刊,历史、文学、小说见之即读,并在不同书籍中感受着不同的快乐。投入时,思想会时常跟随着文字的变化不断舞动着情感的节拍此起彼伏,在作者字里行间里感受着世间的悲欢离合,共享着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有时读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犹如身在其中,看到别人的幸福自己也会满心欢喜,读到动情与悲痛之处内心更会不由自主暗自沮丧。读了很多书后,我才慢慢地体会出张潮的那句—“枝头小鸟皆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博大精深,渐渐地自己也悟出了一些读书的乐趣,虽不曾有过孔子那样的三月不知食肉味,却也着实领悟了颜回的局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自得其乐。
浸润经典品味书香读书征文
浸润经典品味书香读书征文4篇
在读书的过程当中你们有没有试过沉浸在书海中呢?接下来我给你们带来4篇浸润经典品味书香读书征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我叫XXX,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喜欢读书,也热爱读书。从我出生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开始在我耳边播放有声故事书,这是我和书的第一次结缘!等我开始懂得看图画的时候,我坐在妈妈的怀里,对着一本又一本的图画书指指点点、咿咿呀呀的用只有我自己才懂的语言来读,那时幼小的我不知道,原来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大了,我上幼儿园了,妈妈每到礼拜天休息的时候就带我去新华书店去看书、买书。后来,我所在的实验幼儿园对面开了一家彩虹鱼绘本馆,我第一次踏进绘本馆里就被里面层层叠叠的图书给迷住了。妈妈给我办了一张年卡,这样我就可以在这里肆意借读每一本我喜欢的书!通过读书,我认识了很多的字,我从一开始让妈妈在旁边陪读到最后我自己可以独立的去读,和我同龄孩子的妈妈们看到都会主动上来问我妈妈:“呀,你家孩子可以自己读啊,她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啊?”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挺着胸昂着头自豪的说,“因为我读的书多啊,读的多字就认的多!”这样一直到上小学入学前,我认识了约有二千多字,这让我在每一节识字课程上都可以轻轻松松的过关!
上小学了,当一些爸爸妈妈们都在为他们的孩子识字量、理解力等等是不是能跟得上小学课程烦恼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却为此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妈妈说,爱读书的孩子潜力是无穷的。当我第一天拿到渴望已久的语文书的时候,我从第一页毫不费力气的通读到最后一页,这让爸爸妈妈欣喜不已!读书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只限于语文课程上,数学课上的思维题,秘诀就在理解力上,而恰恰是读书能让我们的理解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家里,爸爸妈妈为了给我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他们很少看电视,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一人捧一本书在那儿不停的翻看,有时候读到有趣的地方,我们会一起看,一起哈哈大笑!读到感动的地方,我们都会一起为之伤心!我拥有一个自己的书柜,书柜上摆放的满满的都是我心爱的课外书。我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只要看到喜欢的书,我就会非常非常想拥有它!有时候想的晚上都睡不着!然后妈妈会从各个书店里去找到给我买回来!从《猜猜我有多爱你》、《爱的教育》、《妈妈不是我的佣人》、《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和《不一样的卡梅拉》里我学会了怎么去关爱别人,尊重老师,关心长辈;从《三毛流浪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长袜子皮皮》里我学会了坚强、奋进和耐心;从《爷爷一定有办法》、《阿罗系列》、《成语故事》里我学会了遇事勤动脑、想办法;从《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神奇的校车》和《蓝猫淘气3000问》里我学会了很多科普知识。我读的书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皮皮鲁传》、《小猪唏哩呼噜》等等。
读书的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口头作文能力,从不断的读书过程中培养了我的语感。当有的同学还在为写博苦恼的时候,我却因为滔滔不绝的讲述常常遭遇妈妈的举手喊停!那是因为我说的太多了,妈妈打字打的手都累了!慢慢的,我开始自己学打字,妈妈帮我在键盘上贴上拼音字母,我一个字一个字想着往上敲!从入小学第一天直到现在,我的校讯通博客已经上传了152篇,我成了我们班的博客之星!
读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更给了我努力向上的力量!我以后会更加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感染身边的同学和好朋友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来!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时尚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校园里朗朗地读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道路两旁挂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红色横幅;朋友见面互相问候寒暄少不了的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无处不在,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的我,更是在《论语》的耳濡目染下成长。
父母从小就要求我每天背诵一句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也追随前辈的足迹,得到升华: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令我敬佩壮士们胸怀天下的壮志;读“朝闻道,夕可死”,让我感叹先知们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强烈求知之心;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我领悟学习的真谛,感受求知的快乐;谈“礼之用,和为贵”,启我体会圣人为人处世的奥妙,传播以仁对人,以礼待人的儒家思想;论“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教我学习君子的相处之道,做脚踏实地者……
《论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思想,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
四年级的时候,舅舅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作为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车,想在亲戚面前露两手,威风一下。殊不知,自行车却一点也不领情,还没等我找稳重心,就左摇右晃地向前直冲,我吓坏了,赶紧“弃车逃亡”。“啪”的一声巨响,自行车撞到了墙,我一时不知所措。看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旁的弟弟妹妹偷笑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吼道:“笑什么笑,谁的第一次不是这样,看着,我再试一次,哼!”我粗暴地把自行车扶正,信心满满地再一次踏上踏板,结果摔得比第一次更惨。自行车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到处横冲直撞,根本不听使唤,往左侧一翻,在强烈的冲击力下,我被甩出车外,双手和膝盖与地面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留下了一道道恐怖的伤痕。
我艰难地爬起来,朝自行车就是重重地踹了一脚,还觉不解恨,正当我想再补一拳时,妈妈大声喝住了我。她走过来把自行车扶好,然后对我说:“还记得孔圣人的那句话吗?子曰:‘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与其做一些无谓的事,乱发脾气,折磨自己,对事情毫无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倒不如用那些时间来学习;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来点实际的,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随后,妈妈告诉我一些骑车技巧和注意事项,并骑上自行车演示了一遍。看到妈妈娴熟的车技,我又有征服自行车的信心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重新跨上自行车,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可是在妈妈手中的自行车温顺轻巧,怎么到了我手里就退化成野牛了呢!车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我泄气了!妈妈见状,走过来安慰我:“孔子十分谦虚,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孔老先生曾反复强调过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所有知识的人,而是用心寻求知识的人。我经常阅读《论语》,又怎能忘记!”“那你明白了吗?”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我再次自信地骑上自行车,想想孔子为了实现理想,与有志之士周游列国,我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一次不行,我就试了第二次、第三次……期间妈妈还不时提醒我:“欲速则不达哦!”一天下来,尽管练得精疲力竭,但有满满的收获,我的心情十分舒畅!训练结束后,妈妈还不忘教导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拍拍胸口,自豪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带给我的启发和改变远不止这些。爸爸妈妈常常建议我用孔圣人的话来约束自己:当我抱怨同学不理解我时,爸爸开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我与好友“嚼舌头”时,妈妈善意地警告我:“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当看到我有不文明行为时,父母总会异口同声提醒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虽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但其精髓依然对现代颇具启发性。参与编写《新论语》的钱宁老先生曾说过一番颇具意味的话:“今日中国的局势与当年孔子所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巨大转变,以及价值观的重建。理解孔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时代;追寻传统,是为了探索未来之路。”的确,在这个变幻莫测,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向圣人学习,踏着先辈的脚步,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做个以仁为本的人,继续弘扬中华经典文化!
在我还没有正式入学之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爷爷给我讲故事,爷爷识字不多,讲的故事也是千篇一律,无非就是牛郎织女七月相会、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水浒这一类,但是听他讲故事的时候是我童年最温馨的时刻。
上了小学后,和爷爷分离了,爸爸妈妈没有给我讲故事的习惯,更没有对我读书方面的启蒙教育,那时家里也没有多少书读,所以小学阶段是我读书的空白阶段。长大后读到三毛的《逃学为读书》,三毛说她三岁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哥哥姐姐的书房去读书,读没有字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五年级的时候读《风萧萧》《红楼梦》;初二的时候读《孽海花》《六祖坛经》《阅微草堂笔记》《人间词话》,甚至芥川龙之介;后来学业负担中,加上抑郁症,为了读书逃学,这才知道自己的读书年华是多么的空缺。书的缺失,让我六年无所事事,每天放学后,坐在家门前发呆,幻想自己是观音派到人间的小神,总有一天,观音会把我接到天堂。
然而,观音终究是没有来接我,我就在每天的幻想和无所事事中进入了初中。我对语言文字方面很敏感,以致在初中三年中,我的语文成绩经常是年级第一,语文老师对我也甚是偏爱。语文老师爱读书,爱写诗,他可以算是我在阅读方面真正的启蒙老师,是他带领我走进了书的海洋。初中三年,我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简爱》《安徒生童话》《人生》《平凡的世界》《名人传》《城南旧事》等等,那时喜欢上了林清玄、席慕容、海子。其实,那时读书也只能读个大概,书中的情感悟不透,内容也早就忘记了,但那些书中传达出的道理却伴随着我的成长。
读三国和红楼,只是读热闹,其实连人物都分不清,但名著还是得看,即使看不懂。读《鲁滨逊漂流记》,不禁为人类无穷的潜力与克服孤独、独自生活的能力所折服。读《简爱》,记不清简爱爱着的男子姓什名什,也不记得她是怎么爱上他的,却在青春期里种下了对爱情憧憬和幻想的种子。读《安徒生童话》让我感到愉悦,让我始终相信温暖、希望、爱这些老掉牙的字眼。读海伦. 凯勒变得更加坚强。读《名人传》,已经记不起作者是谁,也不记得作者写了哪三位名人,但一对比,就会发现自己的痛苦太渺小,就会充满奋斗、向上的力量。读《城南旧事》,被那种淡淡的忧伤萦绕,让我更加珍惜亲情。
想起一个故事: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天真地歪着头问爷爷:爷爷,我看你每天都读那本厚厚的圣经,您记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记书中的内容,你为什么还看? 爷爷慈爱地笑着说:乖孩子,去把装煤的竹篮拿来。 孙子很疑惑,但还是拿来了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 爷爷又发话了:去拿这个篮子在河里打点水上来。 孙子更加疑惑了,但还是照做了。 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孙子气恼地跑回来:爷爷,您到底要我干什么? 爷爷说:你再去试试。 就这样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 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孙子说:孩子你再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了。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爷爷这才说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 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这就是读书的意义。突然又想起了一句话: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高中是学业负担最重的三年,我的读书事业也被荒废了,那时陪伴我的是郭敬明、韩寒、七堇年、张悦然这些青春写手,那时喜欢他们的书,大概是因为浅显易懂,不用费脑筋,当时也觉得虚度了很多好时光。如今回首反而觉得,读书就是一个自我选择和淘汰的过程,别人给你开的书单并不一定适合你,只有自己在阅读中经过优劣淘汰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就像买衣服一样,要花很多钱吃过很多亏之后才能一眼选中真正适合自己风格的。虽然那时把大把时间花在了这些青春写手上,但如今我一点都不后悔,如果不读这些,我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书。所以,当我当了老师之后,经常看见一些学生读闲书,除过玄幻和言情之外,我只是加以引导,并不太给予指责和批评,甚至鼓励他们去读读金庸。我想,他们以后会明白读书对他们成长的意义的。
大学是最轻松的四年,也是阅读量最大的四年,喜欢背着宽大的书包,迈着从容的步伐,踩着从树叶中洒下来的阳光,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目的地各不相同,有时是去听一个学术性的讲座;有时是去图书馆查找一本需要用的书;有时是去学校的某个角落,手捧一本书,静静的埋头看书;有时仅仅是喜欢背着书包踩着阳光的感觉。最喜欢坐在静静的自习室看书,累了的时候抬头看看外面的天,在低头看看桌上同学们留下的“标记”,或者是一句小牢骚,或者是一句小情话,或者是一个根本不成语法的句子。喜形于色时,会不自觉的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喜欢去师大的图书馆——古朴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书桌,静谧的环境,即使是心情浮躁的人在这儿也可以收获一份宁静。图书馆的外面爬满了爬山虎,阳光在墙上打出手影,金黄色的光点铺在每一片爬山虎的叶子上,于是墙壁也就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过来,掀动叶子,叶子翻出灰色的背面,墙壁就又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徜徉在书架中,游刃于古今中外,读几句激荡内心涟漪的话,或令我在迷惘中得以深思,或在喧腾中得以静默,或在孤单时得以欢愉,或在自满时得以自省,或在局限时得以惊叹,或在浮躁时得以平静,或在遗忘时得以悔恨,读书比赴一场盛宴更让我觉得津津有味。图书馆顶楼小小的天台是我常去的地方,站在那儿,阳光普照,放眼望去,绿绿的树,蓝蓝的天,世界在这儿一派祥和,我享受着这份极度的美好与安静。
工作后,备课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读书了,为了讲好必修一的现代诗,我课后读了很多现代诗,结果课文没有讲好,倒是利用午自习、晚自习给学生读了好多课外的现代诗,当他们被感动时,我收获的是慢慢的自豪感;讲写人记事的作文时,给他们读了三毛、史铁生、李娟,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时, 我被他们感动;讲《鸿门宴》时,顺便学习了《项羽本纪》全文;讲《诗经两首》时,顺便学了其他几首;讲《离骚》时鼓动他们字面意思可以不理解,但一定要背下来;讲苏轼的《赤壁赋》时,自己抽空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黄安的《生命中的土地》……慢慢地,我发现班级里面课外书越来越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让学生喜欢上读书,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自己在下班时间也经常抽空读书,如果之前读书是消遣和获得知识以及陶冶性情,那么去年很长一段时间读书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能量,去年经历一些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对未来充满恐惧、焦虑无望,只能依靠阅读来缓解。阅读让我在困于现实处境的时候,能够体会其他人的悲欢离合,能够短暂地跳出自己,拾得一些星光。
这些年,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悲观离合,最后都变成了自己。读书读到最后都忘了但还是要读,因为我也想成为一个更有趣、更有爱的人。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从我记事开始,书就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一的一部分。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于我平时书读的多,所以,作文写得也比较好,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老师还经常把我写的作文念给同学们听,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爱读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那个时候我连拼音都还不认识。看着书上五彩斑斓的图案,听着妈妈给我讲里面的故事,我感觉很好玩。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唐诗教我念,虽然我还不认识字,但我能看着书上的图画念,而且念的一字不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认识字呢。
在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我喜欢读一些童话故事,认识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被人瞧不起的丑小鸭,身世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们的不幸遭遇让我悲伤不已,我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读书让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阅读了人生中第一本长篇小说——《西游记》。我被里面的人物深深的吸引住了:机智勇敢、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孙悟空;好吃懒做、贪生怕死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厚老实的沙和尚;正直善良、是非不分、一心一意的去西天取经的唐僧,还有凶狠贪婪的妖怪……这本书让我看得“走火入魔”,看了还想看。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要学习孙悟空那种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千万不能学猪八戒那样子好吃懒做,遇到什么困难都退缩。
读书让我知道要热爱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记录了盲聋人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坚强学习,生活的奇迹。主人公海伦·凯勒,虽然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却在黑暗之中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用爱心拥抱世界,终于到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书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信心和激励。
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了,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从童话到寓言故事,从神话到历史典故,从短篇文章到长篇小说,我从书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得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它就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从幼稚到成熟,激励我不断前进,奋发向上!
为什么要读经典好书作文
关于读书,我们常常听到的劝诫就是:“非经典不读,非好书不读?”那么,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呢?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之为经典呢?
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决不烂读”的话,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读书原则。在他看来,那些“已有定评的名著”才是开卷有益的。
卡尔维诺曾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用了十四条对“经典”的定义去回答“为什么读经典?”的问题。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不仅能帮助让读者看清自己,增加人生经验和阅历,而且他还指出经典作品可以百读不厌,因为“重读经典总是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
反复地阅读一本经典作品比盲选一本新书来读要有趣得多,很对经典书目中都凝聚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它们能让你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比别人更具眼光。
《万历十五年》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什么?是看了《人民 的名义》才知道的……
但好书永远不嫌读得迟!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关注有惊喜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5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的世界是宽广浩瀚的。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1
沉浸于书香之中,我看到青翠妩媚的山峦,在温润的春雨掩映下,尽显平淡天真,犹如三岛由一般叫人捉摸不透;我听到美妙的琴声,时而激扬,时而舒缓,令人心 情跌宕起伏,一如海明威出众的文采,屠格涅夫的字字韵律;我嗅到了梅兰袭人的清香,仿如林语堂的儒雅高贵,泰戈尔的清新淡泊。置身书香,听展开的声色画 卷,心中是无限欣慰喜悦,这好似中国的水墨画,一管羊毫便走湿绚丽风景,而耐人寻味的却是那盈盈袖间隽永的墨香。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老师,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
我是个爱书的人,所以身边都不会缺少书籍的陪伴,空闲之余,那出一两本书 消遣消遣,又给我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许多奇迹,在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他们运用双手开拓出一片又一片的广阔天空。无可否认祖先们的想象是宽 阔的,这一步步的发展无疑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我们从《史记》中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得知中草药的妙用。我们从祖辈们留下的文化 遗迹中汲取做人处事的道理和许多宝贵经验。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他读的书多了他的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写得好了。的确如此,我认为要真正写出好文章, 尽肯能的多读些书籍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一切书籍或文章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然读书也就是认识生活,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多读些书,尤其是大 师们的作品,还可以学习起优秀语言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2
二十五年军旅生涯,孤身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独自闯出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陪伴我的除了书,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了,特定的职业和生活习惯使我对书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感情。
在我看来,书其实是用沉甸甸的文字铺就的生命步履,如果说十年寒窗仅是我在弥漫着书香的丛林中跋涉的一段路程,那么,25年军旅的读书生活则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支撑。打开书,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就鲜活在书里。无数个夜晚,泡上一杯浓茶,就着一盏台灯,或者一支蜡烛,在充溢着诱惑和梦想的纸页上,我读到了人间的真情,读到了智慧和美;我为生离死别的亲情号啕大哭;我为志士仁人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我欣赏那些会说话的铅字饰演的人生悲喜剧;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一次次修订人生的坐标和信念的支点;在缕缕油墨的芬芳中,我痴痴寻觅生命的美丽与神奇……
一个惜书如命的人对书的情感,远比对钱的情感要真实、虔诚;这正如一个爱财如命的人对钱的感情远比对书的感情要狂热、投入一样。我曾经为一个朋友丢失了我的一本好书而大光其火,朋友至今还耿耿于怀,事后回想似乎过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书的近乎疯狂的钟爱。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敢自诩为读书人,但我知道,正是读书人这种厚“书”薄“金”的特异情感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才高产视金钱如粪土的清廉之士,才盛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有志之士。才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太多太多活在历史天空里的人物,他们的满腔热血早已漫流在书里凝固成了千钧的文字。
一个战友曾亦庄亦谐的问我:“如果曹雪芹活到现在,凭《红楼梦》这部书得的稿酬都该成亿万富翁了吧?”我无言以对,能说什么呢?表示赞成——可一想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诗句,怎么忍心让世俗的唇刀和市侩的舌剑去伤害一个拿生命写作,用血泪形成文字的命运多坎坷的文人;表示反对——其实,我又何尝不希望生前文采如江河,财富无寸地的雪芹能得到丰厚的稿酬,在我想象的世界里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忘却前世的烦恼和忧伤呢!
我喜欢读书,也崇拜写书的人,我喜欢那些学富五车用知识写作的作家,也敬佩那些靠灵感和才气搞创作的天才,但我内心真正崇拜和敬仰的是那些用生命写作,用血泪形成文字的人。因为,他们是不朽的人,他们的作品是不朽的作品。解读他们的伟大人格比解读他们的作品更有意义。至少,我这样认为。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3
记忆无法复制,而回忆却信手拈来。
有一个老朋友,读书,风雪寒冬,始终不离不弃,体味着百态,温暖着内心;有一个老伙伴,梦想,高瞻远瞩,只能望其项背,给你个目标,增添正能量。
初识字,好读书,一发而不可收的翻遍了家里所有能读的东西,用自己稚嫩的声音,伴随着蹩脚的普通话,逐字逐句。在此过程中清楚的记住了正屋墙上贴的关于祖训中的一句话:教会后代读与耕。当初并不懂其含义,问父母,答曰:好好读书,得奖状。这是最简单的关于读书与梦想的话题了吧,或许朴实的爸妈并不深知读书与梦想的关系,但身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们最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而那句得大红花应该就是渴望我实现的梦想。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求学中不断成长的我逐渐消化着读书的含义,而对于读书与梦想的话题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与感受——它反映了是一个民族发展变化的主旋律。
儒家思想在整个中国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饱读诗书而心怀天下的孔子,在礼现梦想而努力,而有坏乐崩的时代,却是难觅其主,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于是就有了论语中的“述而不作”,也即史记中“仲尼厄而做春秋”。作为素王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创始人,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即内圣而外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他们都积极入世,这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到了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今世开太平”,可以看做对古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具体阐释了,从中可以看出儒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渴望流芳百世的梦想。
古之读书人通过读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参加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不断为实的是仕途不得意而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继而转入著书立说来为梦想营造一个王国。
陶渊明做官后而深知为官的阴暗,险恶,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在《桃花源记》中营造的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正是梦想的真实写照。“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亦是至美至纯的圣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正是他所梦想的其乐融融的避风港湾。读书之人经由逐年的阅读积累,并结合所处在的环境,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有了所向往的世界,那便是梦中的家园。
古今文化一脉相传,这点在读书与梦想的话题上得到了最为深刻的体现。
伟大总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国之危难之际,激励了多少读书人前仆后继投入救中国的行列。毛泽东早年外出求学,在离开家乡时他给父亲写了封信,“孩儿立志出边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一代枭雄气概展露无遗。就是这样一个读书人,创造了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一转眼,“中国梦”的概念响彻中华大地,鼓舞着人们向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读书人的参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知识来作为推动力,而读书获取知识,知识武装大脑,实现了个人梦,进而实现中国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洪流淹没了高大的城池,埋葬了高雅的殿堂,有些历史不忍回顾。书籍可以被焚烧,读书人可以被坑杀,但阻挡不了的是读书人对于梦想的追求,大浪淘沙,我自岿然不动;釜底抽薪,但我心中有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快餐文化、读图时代迎面扑来,来不及品味与思考就被卷入现实的狂风中。现在的很多书读起来远不及经典而味同嚼蜡,让人乏味。现代社会也很少有读书人能体会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的感觉了,那我不禁想问问:没了读书,我们读书人的梦想何在?
读书净化心灵,偷得浮生半日闲而与读书为伴,不为匆匆的脚步而束缚,从容读书,用心读书,摒弃浮躁的社会干扰,回归精神家园,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读书的乐趣,不在于读了一篇多么好的故事,而在于在读书的过程能读到别人的思想,也能读出自己的梦想。一个有漫长文明的国度是有读书文化的,一个智慧的民族是热爱读书的。
书,我的老朋友,有你真好。梦想,你在等我吗?我来了!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4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书是我不可缺少的一个亲密伙伴。
有时候,书是一盏铮亮的灯,照亮我心中的黑暗,让我明白了世间的善恶美丑;有时候,书是一对洁白的翅膀,带我飞到云海深处,一览山河的壮丽美景;有时候,书是一叶坚固的小舟,带我驶向成功的彼岸,任凭风吹浪打也不回头。
小时候,我常看见妈妈在闲暇之余手不离书,让我充满着好奇,便缠着妈妈吵着要和她一起分享书中的乐趣和奥秘。那时候,由于年龄的关系,我通常读一些幼儿类的连环画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学会了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不再满足于图画故事书。现在,我迷恋上了一些世界名著,甚至连妈妈书柜里珍藏的《红楼梦》也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籍。书,就是这样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
我爱读书,常常废寝忘食的读着书。书中精彩的情节往往让我忘记了一切,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当书中的主人公胜利时,我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当邪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会气得直跺脚;当英雄牺牲时,我的眼泪会顺着脸颊“吧嗒吧嗒”往下流。
为什么我的生活变得这么充实?为什么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的精彩?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如果没有书,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寂寥空虚,我们的生命将是多么的暗淡无光。
书,陪伴我走过了无数风雨,它见证了我的快乐成长。
我爱读书!
关于描写读书的文章5
“书”这个奇妙的东西。常常把我带入快乐的巅峰,奇妙的境界,有时又把我推到恐怖的深渊,灵魂的深处,我为它着迷,为它疯狂,曾几何时,我已置身书海,竟也无法自拔。
最开始接触书本,应该是读幼儿园时,爸爸给买了一本《幼儿启蒙书刊》,我看着那些精美的插图,一知半解地读着那些简单的文字,渐渐地明白了保卫祖国的是解放军叔叔,白衣天使是护士阿姨,给我生命的是妈妈,身上白一块儿,黑一块儿的是大熊猫,就这样,书籍吸引了我。
一缕书香悄然无声地潜入了我的生命,慢慢散开来。
时光飞快流逝,瞬间,我已积累了不少知识,认识了不少汉字。更广泛的读书,那时,最吸引我的还是童话类书籍,书里充满了欢乐的文字,梦幻的场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通通出现在童话故事里。从而,我知道了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辛酸过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结局……所有故事都充满悲伤、欢乐、笑容、泪水,所有人物都有坎坷的经历。我还认识了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了解了他贫困的家境,痛苦的童年,感慨道:也只有像安徒生一样经历过一生的酸甜苦辣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童话啊!
暑假时,偶然见到姐姐桌上摆着一本《古诗三百首》,我饶有兴趣地翻开读了一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顿时就体会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尤其是读到最后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的内心振憾了,诗人把天上的银河向人间流下来和瀑布在一块儿作比较。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神奇的场面啊!我明白了,读诗就是要用心感受,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要用心感悟,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怀,吐露的心声。那种感觉就像在和李清照在小船上对饮,在王昌龄所描述的沙战中征战,就算兵器割伤手腕,鲜血淌出来那也是骄傲的腥味!
当然,我的“书史”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有一些插曲的,就拿算严重的一次来说吧!那是偶然的一次,我在书店见到五元钱一本的漫画书,我便买了一本,可谁知,一看就入迷了,一连天都漫画不离手,把那些《老人与海》、《童年》……这类的书扔在一边没看,也没整理,那天,忍不住将漫画带进课堂,被老师劈头盖脸教育一顿后,又被爸妈又打又骂地救醒了,经过那次差点误人歧途的事后,我就再也没看过那类书籍了,我还在书本里学到了,在无边无际的海洋里,鱼龙混杂,我们只有做一只鱼鹰,擦亮我们的双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好书,读益书。
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生命中延续,开放!
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人们都认为是个贬义词,讲人们学习工作时常中断而缺乏恒心,可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凡事都是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的说法。我觉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他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当人们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疲劳时,应该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功能恢复,提高效率,而心理学上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休息,造成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一个人忙于学习而不注意休息,那他就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只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进行适当休息,才能事半功倍,就好比“晒网”一样。
古往今来,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十分注意休息,著名文学家老舍生前酷爱养花、靠养花、赏花在达到“晒网”的目的,惟其如此,才写出《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问鼎之作。
我爱读书,爱鲁迅的犀利,爱柳永的深幽,爱琼瑶的柔婉,爱苏轼的豪放,乐作者之喜,哀作者之悲,一缕书香就在我的魂梦中飘荡,而且越发炽热。
缕缕墨香从此溶入我的生命,我也体会到了书中的人生百味均有之,其味道真是美妙无比啊!
上一篇:议论文《有志者事竟成》
下一篇:文学杂志封面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