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教育的论文题目
互联网与教育的论文题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变化,在互联网技术的东风下,“互联网+ 教育 ”应运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育活动的需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互联网加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变化,在互联网技术的东风下,“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满足了层次教育的需求,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势头,对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界的结合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融合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概念着实火了一把。“互联网+”渗透入各行各业,笔者作为计算机教师,对“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写进政府 工作 报告 ,并从口中说出来,“互联网+”概念着实火了一把,目前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
什么是“互联网+”呢?我们知道,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交通,滴滴打车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
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界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势头,对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界的结合和应用做了如下粗浅研究。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互联网+教育=?”是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吗?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进课堂吗?是把实体课堂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看吗?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吗?教师职业还会永远是铁饭碗吗?如果你是学生,你还会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吗?你走在路上、乘车、游戏、看手机,是不是学习?你还会认为只有考试得高分才意味着学习好吗?你还会认为只有书本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网上的那些看上去零散的信息与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吗?答案是又不是。
“互联网+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就是知识的碎片与重构![1]教学手段、 教学 方法 、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都会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未来,整个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内涵吧。如果你不懂得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体系,你将会落后时代一大截!
“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未来的教育是线上、线下大融合,不存在互联网教育和非互联网教育之分,未来两者都是高度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拥抱互联时代,专注服务学生,只要做到这四点,教育的新时代一定会来临。
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可能对教育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会促进新教育生态的重建。
1.“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本身的激增、剧变、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学科渗透、交叉,使得人类的一切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冲击和影响。“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国外大学免费的优质讲座视频,可以看到界面简洁但是通俗易懂的可汗学院教学内容,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途径增多,获取成本大幅降低。
大势所趋,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上,有独到工夫。这种整合,使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 学习计划 ,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是 学习方法 上的一种革命变革。
2.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2]。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所以未来的教师很可能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讲公开课的明星教师,一种是线下的辅导教师。
3.“互联网+”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
三、“互联网+教育”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教育很多优势,但不可否认如果过度使用和依赖互联网技术,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1.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相比,网络教育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在这种“虚拟学校”里,学生只需要一台连网的电脑,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教育。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书育人。传统教育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讨论与沟通,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有心灵火花的撞击,有由于相处而产生的师生情谊。教师可以给孩子德、艺、社会规范等多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互联网教育可能会削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从而动摇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2.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然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从而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如此,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信息无法替代知识。在互联网上,信息可能已经代替了判断力。学生们学习检索,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复制网上信息,不再学习如何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们虽然拥有大量的信息,但却知识贫乏,分析能力低下,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知识的完整体系。互联网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我们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总之,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变化,在互联网技术的东风下,“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满足了层次教育的需求,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面对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抓住时代脉搏,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EB/OL].
[2]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EB/OL].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教育时空,2015-06-09.
【摘 要】教育互联网是决定未来一代思考模式和工作模式的重要领域。互联网+理念提出以后,很多行业都在用互联网+理念来重新思考,云计算走进教育领域。科技还可以帮助教育在――提供新的教具和学习课件上。校园里面安装了虹膜识别的装置进行安全控制,只要学生在虹膜摄像头之前经过,他们的位置,身份便被系统识别出来,所有外来的人员都必须进行虹膜资料的登录才能进入到校园中。考勤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采用电脑统计,计算十分方便,几分钟内可以轻松完成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考勤统计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教育;云计算;生物识别
教育互联网是最近几年被大量投资追捧的领域,教育连接下一代,是决定未来一代思考模式和工作模式的重要领域。互联网+理念提出以后,很多行业都在用互联网+理念来重新思考,而当我们用互联网+思考在线教育的时候,我们要连接课堂、连接教师、连接学生、连接校园,这一切在过去我们都曾经尝试过,然而技术却一直不成熟,效果并不理想,直到云计算走进教育领域。
1 在线教育
在报告中表示,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等政策,据称仅2015年教育部就将为教育信息化投入700亿元。在过去的2014年,K12在线教育、在线外语培训、在线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成为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很多传统教育机构,例如新东方也正在从线下向线上教育转型,而一些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掌握了高黏性人群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转型在线教育,例如网易旗下的有道词典,就在英语垂直应用领域掌握了4亿的高价值用户,这部分用户对于在线 学习英语 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有道词典推出了类似在线学英语、口语大师等产品和服务,将用户需求深度挖掘,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推荐,而基于移动终端的特性,用户可以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沉浸式学习,让在线教育切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些痛点和盲区。
当在线教育的大潮兴起后,一大波高质量的在线学习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然而,和许多课堂教学很相似的地方是,在线学习的学生也有明显的“走神”问题。在一项报告中显示,有74% 的在线教育学生认为互联网让他们分心,并极大地影响了在线学习的专注度。那么,如何使在线学习课程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专心投入,教学者通过建构网络学习环境的方法尝试给出解决方案。以下是被认为有效的几种方式:
现在已有很多在线学习分析工具(比如分析仪表盘)可以让教学者考察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包括学生与同学互动的频率,哪些类型的网络教材会让他们更愿意阅读等。通过了解什么样形式的学习、资源和课程结构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教学者可以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并建立针对每个学习者学习能力、需求和进度的个人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教学者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课程任务以吸引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一些可以在在线课堂上采用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有:给予学生充分灵活性让他们可以在课程任务中自主选择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够很好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决定什么时候需要小组参与、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处理。虚拟游戏、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和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线课堂。让学生可以较为灵活地进入课堂,例如设计一个灵活的上课时间,又或者是将课程资源录播后放在网上,这都可以让晚来者和早到者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其中。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人均拥有一部手机,每天在智能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超过4 小时。因此,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和小组合作是一种能够切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手段。
学生可以视频直播小组讨论,可以在讨论中参与投票和测验,可以阅读电子教材以及进行相关线下研究调查等,从而增强他们以学科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了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外,让学生可以有足够时间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这对学生的教育成长也同样重要。互动性、合作化教育方式和体验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探索未知的能力。根据2013 EDUCAUSE研究发现,与老师同学的实时交流讨论、参与在线问卷调查、阅读电子教材和参加视频会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专注于在线学习。
连接课堂是我们教育互联网的使命所达,而连接并非简单的口舌之快,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中学、小学等各自的教育系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又都同样需要安全、快速、海量的云计算服务作为基础支撑,在此之上的SaaS、PaaS才能发挥威力。而随着教育对云计算需求的强度越来越升级,“教育云”这个名词诞生了,专注服务教育行业的云计算服务已经成为重要的分支领域。
目前国内主流云服务商中,大多数聚焦在企业层面,联想云在教育云方面重点出击,可以算是差异化竞争,也可以算是目光独具。连接课堂意味着在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学科就发生众多创新应用和产品,背后的云存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都是底层核心工程,用联想云的说法叫做教育云解决方案。
教育云的普及对于大中小学的信息化换代非常重要,让学校能够早一点上云,就会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运营质量都提到提升,科技创新改变世界,学生们的大学历程都应该全面完整地给他们存储好,这样才能让大学永远连接着她的孩子们。
2 家校沟通平台
以下介绍一个来自硅谷的明星项目―― Remind,一个家校沟通平台,高效地帮助老师给学生和家长群发信息,同时让家长更多地参与教学。创建者Stavors 说这是他喜欢的科技帮助教育的方式,增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他提到科技可以帮助教育的另一点――让教育内容在传递载体上更加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实体的书本形式,电子化的传播方式让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这里的例子来自WISE孵化的项目,在2014年,WISE Accelerator 孵化了Kytabu,一家提供电子版教科书订阅式服务的创业公司,他们将市面上大多数版本的教科书电子化,然后通过移动支付按小时、按天、按月、按单本灵活租给用户,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通过其App查看。而这个例子,同时也展示了科技帮助教育第三个点――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到之前没有办法获取这些资料的地区。
科技还可以帮助教育在――提供新的教具和学习课件上。而这点恰恰是现在并没有深度去发觉的一点,但也许是真正地利用科技的效率性去帮助教育路子。那些在网络中重复线下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使用科技的效率性帮助教学,它并没有从本质上帮助教育。虽然那确实解决了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少问题――例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事实上,人们目前最为熟知的知识获取方式――textbooks(教科书),并不是知识最为有效的接受方式。人类是一个视觉生物,人脑接受的信息中有60%是通过视觉。从这个角度去审视目前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在网络上照搬教科书,显然是正在浪费科技的意义。既然目前的教科书不是按照大脑处理信息方式去设计的,科技来了,这让我们更有理由去用新的方式去设计更好的教具,例如关于知识的小电影甚至是一些电子游戏。或者也许我们可以使用3D投影技术,使用虚拟教师或者教学相关人物事物来提高学习乐趣,加深学习印象。
3 学生在校管理
校园指纹识别系统的建设有待研发,指纹识别用于各种应用,包括电子门禁系统、智能卡、车辆点火开关控制系统、带指纹控制存取功能的USB记忆棒及许多 其它 应用。指纹扫描仪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元件可执行滤波、转换、特征提取、匹配运算及其它算法等复杂的DSP功能。指纹传感器可以运用电容、光学、压力或热感技术来获取手指特征的图像。最常用的指纹传感器解决方案首先使用激光或LED灯照亮指纹,然后使用CCD或价格较为低廉的CMOS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指纹传感器通常为自包含模块,其包括可将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化数据流的模数转换器。分辨率、动态范围和像素密度均是决定图像质量并影响传感器精确度的因素。
一旦采集到图像,数字信息将被传输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以生成匹配。匹配过程的第一步即调节扫描的指纹。指纹阅读器很少将完整指纹用于识别。而是DSP使用算法提取每个指纹的特征和样式,以生成独特的数字代码。软件流中的第二步是读取从扫描的图像中生成的代码,然后将其与数据库的潜在匹配项进行比较。比较步骤将需要系统访问联网数据库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指纹信息。
当下虹膜识别仍被公认为是识别精度最高的生物识别系统。生物测定学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将独特的人体特征(诸如面部特征、声音,指纹特征等)翻译成数字编码,这种编码可以识别、检验身份。而虹膜识别技术通过人体独一无二眼睛虹膜的特征来识别身份,虹膜特征匹配的准确性甚至超过了DNA匹配。这种技术在生物测定行业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目前精确度、稳定性、可升级性最高的身份识别系统。登记时获得图像,以及身份识别都是很容易完成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技术的抗干扰性。
目前国内这些技术还仅应用于一些辨识要求高的部门或消费层次高的小区,资金投入多,随着各种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级院校对安全要求的提高,相信不久将投入大批实践应用。美国新泽西州的Plumsted,学校已经在校园里面安装了虹膜识别的装置进行安全控制,任何学校的学生以及员工都不再使用任何形式的卡片与证件,只要他们在虹膜摄像头之前经过,他们的位置,身份便被系统识别出来,所有外来的人员都必须进行虹膜资料的登录才能进入到校园中。同时,通过中央登录与权限控制系统对进入这个活动范围进行控制。
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旷课等问题变的日趋严重,由于很多课程选修的同学数量众多,点名耗时耗力,顶替答到现象屡禁不止。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考勤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管理确实有一定的实际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自主研发考勤APP外加一些感应设备进行交互。考勤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采用电脑统计,计算十分方便,几分钟内可以轻松完成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考勤统计工作,由电脑打印出考勤报表。考勤软件内有大家的上课信息,只要大家上课时携带,在教室范围之内即可得到准确的数据,节省师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只要人类存在,教育事业便不会停止。科技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把这一重要事业变得更加多样化人性化趣味化,人类文明也将以空前的方式大幅上升。
【参考文献】
[1]36氪网[OL].
[2]中国创新方法网[OL].
[3]中国萃智网[OL].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中进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教育方式 方法 也更新换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方向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教育类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 儿童 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探索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6、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9、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30、徐州市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31、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32、家庭功能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35、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6、浅析多媒体视域中的学前 英语听力 培养
37、浅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8、论培训机构在中国现在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9、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0、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位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我国幼儿教育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2、浅谈学前心理学教育教学策略
43、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44、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5、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有序移交
46、广西民办幼儿教师规范化教学行为实施策略研究
47、学前教育专业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48、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4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0、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51、“五位一体”生态教育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科学视角
52、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53、互联网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析
54、美国高宽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及其启示
55、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训练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56、襄阳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7、简谈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58、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9、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60、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
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 热点 问题的探讨
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13、体育教学与训练
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 随笔
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19、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1、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22、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2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4、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25、体育 文化 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26、体育意识剖析
27、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28、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29、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0、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31、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32、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3、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4、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35、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6、中国与世界优秀 跳远 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7、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38、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9、 武术 套路发展的动因
40、对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41、对中学生课外活动浅析
42、发展 网球 俱乐部的市场
43、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良影响
44、肥胖与有氧运动的研究分析
45、高等教育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4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7、关于初中体育课“减负”问题的分析研究
48、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49、关于大学生健康促进问题的探讨
50、关于 篮球 抢篮板球的探讨
教育叙事 论文题目
1、 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关怀——一年级上册教育叙事 故事
2、 教育叙事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适切性探究
3、 教育叙事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实录
4、 均衡发展政策与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两位农村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5、 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环节
6、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7、 公共艺术教育叙事研究之师生演剧活动——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8、 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教育叙事
9、 蒙汉双语家庭子女的语言习得困境:教育叙事与 反思
10、 我和我那“别样的花儿”——小学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教育叙事
11、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与国际传播
12、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审视:适切性、局限性及突破
13、 基于教育叙事的音乐教学研究
14、 父母责任的代际传承: 家庭教育 百年回眸——基于50个中国家庭的教育叙事研究
15、 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教育叙事研究——关于故事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法
17、 不妨来点温柔的惩罚——我与一个孩子三次“斗争”的教育叙事
18、 高师教育叙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以QT师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
19、 让教育叙事成为钻石的“五部曲”
20、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教育专业硕士生的成长途径
22、 论数学教育叙事
23、 教育叙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24、 教育叙事案例:每个天使都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25、 教育叙事,教师写作突围的捷径
26、 巧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冷战中的对峙》教育叙事
27、 运用教育叙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研究
28、 思想政治课教材处理中的教育叙事
29、 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0、 最美“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校本研修课教育叙事
31、 给“教育叙事”把脉
32、 音乐教师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的客观诉求
33、 藏族地区数学教师角色认知的教育叙事研究
34、 历史教育:叙事之上的知识展开
35、 教育叙事:“两个密度”引发的思考
36、 浅析开展 高一政治 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与反思
37、 教育叙事与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38、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探讨
39、 用写故事的方式理解教育——教育叙事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40、 激发是课堂的灵魂——我的教育叙事
41、 中秋月圆——《 中秋节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叙事
42、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结构要素探究
43、 展现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叙事
44、 教育叙事研究困惑解读
45、 基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能动性研究
46、 一节 作文 教学参赛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47、 教育叙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转变的有效路径
48、 虚构的教育叙事要不得
49、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50、 职前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基于实习日志的教育叙事分析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本科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
★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有关互联网教育模式论文(2)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2.0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2.0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V5.0、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2.0[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6.9.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上一篇:省级杂志发表文章多少钱
下一篇:主管护师论文发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