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三联生活周刊近期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0 06:50

三联生活周刊近期文章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近日,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即广受好评,主角“张小敬”的饰演者雷佳音再次收割了一大批粉丝。雷佳音除了没有原著中张小敬的那种瘦的感觉,哪里都很好。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跟原著角色中少年老成的气质还是显得差了些火候。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这是一部值得把时间浪费在上面的剧。

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唐代天宝三载长安城在上元节(元宵节)24小时里发生的一个暗流涌动的故事,亦正亦邪的主角张小敬从一个死囚摇身一变成为长安城的拯救者,他熟知这座城市的黑白两道和三教九流并从中周旋。

马伯庸把这一年民间关于长安有神火降临的传说,与突厥入侵长安、贺知章之死以及名将王忠嗣的故事中的蛛丝马迹串在一起,用丰富的细节描摹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他来说,唐代的长安城是一个梦幻之地:“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实在是一个创作者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舞台。”

对于别人给自己贴的“网络作家”的标签,马伯庸感到困惑;对于“网红”的标签,他更感到头疼。 “我也没做过网红做的那些事儿呀。一提到‘网红’这个词,人们往往会想到营销出来的大V。我是一个作家,我的粉丝是以作家身份带来的,不是我专门去做这样的事儿。”

也许是大学期间学市场与传播的思维习惯,加上在外企工作10年的 社会 经历使然,也许只是想赚钱使然,马伯庸愿意以一种大众化的方式让大家理解自己的表达。 他对这个时代是接受的,不拧巴,不较劲,世界怎么变,他自然跟着走,认为“没必要逆潮流而动”。

作家马伯庸

“马伯庸真正地火起来,显然是在微博时代来临之后。他对媒介传播有天生的敏感,无论是在论坛、博客还是微博时代,他都能在互联网社交中呈现出最引人好感的个人形象。但直到微博时代来临,140字以下的段子成为最流行的文体, 马伯庸所擅长的那种灵光一闪的恶搞小短文和脑洞设定才得以化整为零地呈现出来,并得到爆炸式的传播。 事实上,马伯庸作为微博自媒体大V的良好个人形象和粉丝基础,才是他近期作品能够快速变现的最大助力。 ”研究中国网络文化的高寒凝博士说。

而马伯庸自己,对于“火”这件事儿的说法,则体现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我一直没有觉得自己红了。如果有什么节点,就是我出每一部作品的时候。如果真要说我红了,那也是缓步上升的。我挺喜欢这样的,也不想太火,如果太火了,亢龙有悔,物极必反。”

在2006~2015年的10年里,马伯庸在“上班族”和“作家”两个身份之间切换得游刃有余。但2015年,马伯庸决定辞职,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已经35岁了,也想尝试一下自由散漫的生活。” 关于为什么辞职,马伯庸的回答很诚实: “赚太少。 同样的时间成本,我用来写作比用来上班赚得多。 ”突然间两个身份只剩下一个,他觉得辞职后的日子“特别怡然自得,像游牧民族似的”。

他见过一些自由职业者因为没有时间概念而不自由的状态,因此辞职前他就给自己做了一个心理建设:“自由了也不能完全散漫,否则人和工作都会垮掉。” 他仍然保持着自律。 每天早上八九点,北京的上班族梳洗完毕,纷纷出门,汇聚成早高峰的人潮和车流。 马伯庸也混迹其中,足迹遍至附近的咖啡馆和茶馆。

他的《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被相中,同名网剧2018年播出,《长安十二时辰》也在近日热播。 但马伯庸表现给媒体的,是对商业的“讨厌”: “我很讨厌商业上的事儿,也许我很擅长,但是我觉得太累。 写东西不一样,只要把自己想的表达出来就够了。 ”

马伯庸说,曾经有人建议他自己开公司,招一群员工做更多的文学脚本,说这样创业赚钱肯定比写作来得多。马伯庸觉得那种生活太痛苦:“那样的话早上起来还得上班,甚至连偷懒都不能了,因为你要管理一群人以及他们的情绪。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管好自己就够了,虽然赚的钱相对少点,但也挺开心。”

辞职前,马伯庸就已经和朋友郑冰容的“中联百文”签约。公司帮他打理作品版权和其他商业上的事情,他也有了自己的策划编辑。2010年,当马伯庸还在为《三国机密》奋笔疾书的时候,郑冰容已经在想下一步要跟马伯庸约什么作品。

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有一次我们出去吃烧烤,一边吃一边聊天,正好看到王刚在电视上砸东西。我们就觉得,如果有这么一个小说,天天砸古董该多好。《古董局中局》最初的点子,就是这么一起聊出来的。”马伯庸说。

在初期策划时,公司这边的人已经想到了作品未来的影视剧改编。20万字的小说,不可能填充一个剧的长度,于是在策划时,他们就会考虑如何布局更好,比如五条支脉中,小说中只写两三条之间的斗争,其余埋在故事里,这样能留下充足的改编空间,随时可以把这条线拎起来用。

马伯庸开始下笔写《古董局中局》第一部。试稿的过程颇费周折,试了三四个风格后才敲定。从前期策划沟通到最后定版,马伯庸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当被问到跟策划编辑意见不同时如何解决,马伯庸说:“听我的呀。”

公司图书事业部经理游婧怡回忆试稿的过程:“开始,马伯庸写的风格,一看就是典型的小资们会喜欢的。但是我说你要抛弃这种风格,因为很多人在阅读上会有障碍。 我要的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通俗故事,你要让我们公司的前台小妹都能看得下去。 我们意见不同,吵了一架。 最后,马伯庸同意我说的雅俗共赏的观点,回去重写了。 ”

马伯庸表示他试稿过程中的修改,很大程度上来自朋友的反馈。“我写作也没有固定的风格,就把《古董局中局》当试验田。我当时发给我的一个朋友看,他说不行,太装了……古董对文化底蕴的要求比较高,我后来觉得,用评书的风格更好。”

“ 以《古董局中局》为代表的马伯庸近期作品,一方面以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为他赢得了一批新读者,但也没有完全抛弃他赖以成名的拼贴风格和脑洞大开。 或许马伯庸也在寻找某个平衡点,即位于他过于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广大读者的接受能力之间的那个平衡点。其实翻翻《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2007)就知道,那是一部对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而言极其不友好的小说,但却也是张扬了马伯庸个人风格的巅峰之作。”高寒凝分析道。

“在创作手法上,我受西方作家的影响多一点。在题材和传统文化运用方面,还是受中国作家的影响比较大。”马伯庸说。

在第一部长篇小说《风起陇西》(2006)的后记中,马伯庸细数了影响他的作家:“如果把我称作《风起陇西》的亲生父母的话,那么它的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祖母则是弗·福塞斯,外祖父是罗贯中与陈寿,外祖母是丹·布朗。”

时隔12年,现在他对作家的看法也有了变化。对于丹·布朗的重复性他感到有点无聊了,但对于福塞斯,他依然肯定:“我的能力决定了我能学到最多的是福塞斯。还有一些作家属于高山仰止,是我达不到的,比如金庸作品中的节奏感和博尔赫斯作品的灵巧。”

高寒凝则把马伯庸归属于那种精力旺盛、阅读速度极快而又从不偏食挑食的类型:“从动漫 游戏 、流行文化到美剧日剧,再到古典小说、严肃文学甚至学术著作均有涉猎,这些阅读经验也都对他的个人创作产生过影响。”

马伯庸真正脱离微博段子手的身份,令人刮目相看,始自他的《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和《古董局中局》。 辞职后,他更是没有懈怠,写出了《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广受好评,他自己也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在既定的 历史 题材之上,凭借对 历史 的考证,他把脑洞丰满成一个又一个故事,赋予发生在古代的故事以现代意义。

相比于对 历史 的考证,马伯庸小说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想象力。

《长安十二时辰》里,是唐代天宝三载长安城在上元节(元宵节)24小时里发生的一个暗流涌动的故事,亦正亦邪的主角张小敬从一个死囚摇身一变成为长安城的拯救者,他熟知这座城市的黑白两道和三教九流并从中周旋。 马伯庸把这一年民间关于长安有神火降临的传说,与突厥入侵长安、贺知章之死以及名将王忠嗣的故事中的蛛丝马迹串在一起,用丰富的细节描摹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对他来说,唐代的长安城是一个梦幻之地: “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实在是一个创作者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舞台。 ”

在《草原动物园》中,马伯庸把关于家乡赤峰的当地民间传说,和他查到的一则内蒙古的传教士的史料结合在了一起。 在他笔下,这位传教士在传教时,用的是一群动物:传教士在《京话日报》上看到北京万牲园的动物因为缺乏食物供应和照顾而被拍卖,于是买下这批动物,带到了赤峰,由此展开了一个探讨多种信仰共存的动物寓言。

同时期出道的“80后”作家,一部分开辟了新的“都市题材”写作文体,建构了一种中产阶层或者小资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马伯庸则善于在 历史 中发现有趣的蛛丝马迹,从古代题材中寻找到现代意义,而不去试图重新建构世界观。 例如,三国人物演绎至今,一直是中国民间感兴趣的话题,也是马伯庸很喜欢的题材。往前追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在中国 历史 上流传已久的《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再加工,同时加入了时代背景下作者的见解,这种方式也增强了作品的传播性。从这一点来看,马伯庸和罗贯中的路数有相似之处。

在马伯庸的阅读生涯中,他也很早就感受到了描摹细节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他 早年看到金庸曾以“五经”比喻“五岳”,把华山比喻成“春秋”,很好奇,其他“四经”跟“四岳”有什么关系?在马伯庸看来,这个典故很冷门,在金庸小说里也没有决定性作用,等于是一个闲笔。但是他暗暗感到很佩服:“首先,我就非常佩服金庸先生的知识面;其次,我又在想,加了这么一段话,不仅让人感觉到一种气氛,文化内涵的厚度也增加了,忽然我会意识到细节对小说情节的重要性。”

后来他读福塞斯的作品,也有类似的感觉。最令马伯庸印象深刻的是《战争猛犬》:“这部小说其实故事极其简单,90%的篇幅都是讲雇佣兵怎么去买各种武器和装备,召集各种人,几乎没有情节可言。但是我看起来就特别过瘾,因为它里面全都是非常真实非常精致的细节。” 马伯庸还很喜欢福塞斯冷静克制的文笔、镜头式的语言: “不管多激烈多精彩的桥段,没有华丽炫目的景物描写,没有深刻的心理剖析,就像写一个新闻报道。 他的镜头式语言,在一个人视野的延长线上,另外一个人在做另外一件事情,非常有电影的切镜头的感觉。 ”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细节,狡猾的元载凭借对奢侈品的敏感,从被绑架姑娘头上的金丝楠木簪,判断出她一定是一个千金大小姐而非寻常商户家的姑娘。 这一个简单的细节,既展现了元载的性格,又把情节迅速向前推进,而这个细节的背后是对唐代女性妆饰的考证。 这样的细节,在马伯庸的作品中十分常见。

“我在高中时写了两年的日记。每天写几段。全都是事儿,没有感悟,没有文采,也没有任何思想内容。写得不长,最后也落实到琐碎的细节上,其实有点跟流水账一样。比如,今天谁谁来了,跟我借5块钱买饮料喝,我不借,他就走了。今天谁讲了一个八卦,谁跟谁好了,老师不知道。今天听了一首歌,挺好听。就类似这种。我觉得这些东西对个人来说,比大段大段假模假式的日记更有价值,因为有一种日记是演出来的,只是为了给老师交作业。比如我今天看了一本经典名著,我要发奋努力。我今天看到阳光初升,我心潮澎湃,我要继续努力。这样的日记,你事后回来看,看不到价值。” 马伯庸说到他少年时对细节天生敏感,因为经常转学带给他孤独感,多数时候自己在家自娱自乐,想一些好玩的事情。 “可能想得多了,想象力就得到了锻炼,在作品中发挥了出来。 ”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提到文学,他话语中还是有一个写作者的警惕和自觉。 “我对文学的敬畏程度是很高的。我只是个通俗文学作家,不是个严肃的纯文学作家,我也认为自己没达到文学的程度,我只是写了一些好看的故事而已。在故事之上,还有一些更高的东西,我欣赏那些东西,但目前我觉得我达不到。比如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其实它的故事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表达出的那种氛围,阅读的美感、主题表达的优雅、作品的完整性,都是一致的。这个东西是我做不到的。”

至于怎样看自己在文学圈获得的评价, “我还真没在文学圈混,”马伯庸说,“我不混圈子,只交朋友。 有些批评比较巧妙,我也会觉得挺好玩。 因为从审美顺序上看,我觉得批评的精妙程度比它本身批评的内容要高。 ”

几年前,马伯庸写了一个和古典文学有关的奇幻小说。他拿给一个朋友看,朋友看完评价道:“你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网兜。”马伯庸问:“什么叫网兜?”朋友答:“全都是漏洞。”他指着马伯庸书里的一句话说:“比如你里面主角拿着一本书,上面写着繁体字‘李太白全集’。你给我说说看,‘李太白全集’这5个字,简体和繁体到底有什么不同?”

马伯庸毫不留情地自嘲说“当时文化水平比较低”:“这5个字简繁体其实都一样,我就是为了装,然后写了这么一句话,其实是错的。我觉得朋友吐槽吐得特别好玩。一来,这的确是我犯的错;二来他指出的方式非常有趣。”后来这本书出版的时候,马伯庸特意在序言里把这件事写了出来。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28期,有删改)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 。

【人类登月50年】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 购买更多好书。

离婚2年后,文章新恋情曝光,马伊琍当老板:这一次,谁输了?

最近,文章被拍到与一位美女手挽手过马路,两人互动非常亲密,疑似恋情曝光。

爆料称,当晚两人与朋友见面后,美女依然挽着文章没有松开,不时还主动与他黏在一起,聚餐结束后,文章还与美女一同乘车回家。

消息一出,“文章新恋情曝光”被顶上了热搜。

巧合的是,这几天,马伊琍也因为当老板上了热搜。

一个感情重新出发,一个事业重新出发。

离婚2年后,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似乎开始南辕北辙。

网友们也纷纷讨论:离婚后,谁赢了?

其实离婚本身就不存在输赢,谁比谁过的好,也只是外在的比较。

不过从两个人的近况来看,倒是应了一句话:

离婚无法定义一个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定义我们的人生。

站在人生的分水岭,往什么方向奋斗,用什么态度去生活,决定了后半生的幸福。

说起来,文章和马伊琍结缘,也是因为电视剧《奋斗》。

彼时面对文章的执着与热情,对姐弟恋也曾有顾虑的马伊琍最终软了下来。

相恋2年后,2008年文章和马伊琍结婚。

在那一年的长春电影节上,文章还托主持人给影后马伊琍念了一封信。

这一番深情表白,让领奖台上的马伊琍没忍住泪洒当场。

遥想2年前,两个人再写信就成了:

“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

“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简单的两句话,交代完了11年的婚姻,令人十分唏嘘。

有人在心疼马伊琍,有人在质疑文章,有人在感慨人性,有人对婚姻消极表态...

其中有一个网友说:

婚姻生活,哪有什么对错,决定一起的时候都深爱着;决定放弃的时候也都释怀了,不管城里城外,都要活成优秀的自己。

没想到,一语成谶。

离婚后,文章多次被曝出在剧组或公众场合发脾气甩脸色等耍大牌的新闻,一度让他风评很不好。

这几年,文章也慢慢变得低调和沉默寡言,每次出行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十分低调。

对两个女儿,文章也特别上心,经常被拍到陪着女儿参加舞蹈比赛的照片。

在机场遇到狗仔,也第一时间挡住女儿的脸,爸爸力十足。

风波过后的马伊琍,再出场时,则凭借《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获得了第19届华鼎奖最佳女演员,开启了“马伊琍年”。

此后,她出演了《我的前半生》,获得了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搭档姚晨出演了电影《找到你》,再度走向事业高峰。

就像她演过的影视剧一样,马伊琍经历了职场女性“潘芸”面对梦想与家庭的两难抉择,完成了“罗子君”的自我认知,最终找到了另一个崭新的自己。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采访马伊琍:一些女演员会感慨,年纪增长后会不如从前,你有这种感受吗?

马伊琍说:“女人,不要为取悦别人而活,希望你们为取悦自己而活。勇敢努力地去爱,去奋斗,去犯错。但是,请记住,一定要成长。”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日渐老去的疲惫,就是一地鸡毛的琐碎。

尤其是遇上糟糕不幸的婚姻,有的是害怕离婚后无法生活,有的是为了孩子,有的是怕丢脸。

更多的则是,担心离过婚就“不金贵了”。

可是,金贵不金贵不能简单地用离过几次婚来考量,离婚也不是污点。

就像马伊琍说的,任何东西,都不足以构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内心的强大与富足才是人生最该拥有的财富。

所以,她成了白玉兰奖影后,成了评委,成了传媒公司老板。

生活从她这里夺走的,又一次次给予她丰厚的犒赏。

说到底,她有底气,也有勇气去争取这一切。

其实说起来,破与立,是人一辈子都不断在完成的哲学课题。

失败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这段失败教会了什么。

一个渴望成长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委屈第二次的。

就像电影《28岁未成年》中的这段台词:

能担当得起三千繁华,也能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生的岁月,都是黄金时代。

马伊琍演《我的后半生》时,粉丝问她,是拿自己的婚姻给大家做参考吗?

她说:

“不要期待我演的后半生,我觉得后半生应该每个女人自己去书写。”

闻过则喜文言文答案

问题是什么?原文: 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大舜,乐取于人言以为善。”

亚圣的这些话,是赞赏三位历史名人的——他们都能闻过则喜,改正错误,汲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 一般俗人,很多情况下奉行“被毁则报,被誉则默”信条——这被鲁迅说成是“人情之常”。

当然“毁人”过分了一些,被毁者“报”之,难免。但被“告之以有过”,并未到“毁”的地步,很多人“闻”了也做不到“喜”,却如 *** 所说,表现得十分有趣,是“闻过则跳”——哪怕你以“善言”方式指出其“过”。

周敦颐《周子通书》里说:“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瞧瞧这“今人”,倒是懒得“跳”,但即使自身“灭”了,也不“喜人规”,显得多么愚昧,多么顽固。

可见闻过则喜,是一种挺高尚的品质,咱们看孟夫子举的那些人,全是非圣即贤嘛。别说一般人,即使是伟人,很多时候也难以做到闻过则喜。

最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读到彭钢回忆伯父彭德怀的一篇文章,说有一次彭钢问伯父:“人家李世民闻过则喜,能接受批评,你能不能做到?”其实李世民哪里事事闻过而喜?一次他打算去南山游玩,又突然不去了,魏征问他原因,他答“畏卿嗔”,故作罢。李世民虽是笑着说“担心爱卿您责怪”的,心里却并非“喜”呀。

所以对侄女的问话,彭老总“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闻过则喜,我还做不到,但我可以闻过不怒。如果我知道自己错了,就会不啃气,默默改正。”

彭德怀以刚烈和“说实话”著称,并因此遭殃,虽惨死而其犹未悔。我觉得他对侄女说的这番话,是他的心声。

李世民闻过,因“畏嗔”而改;彭德怀闻过,凭自觉而纠——这是彭将军比李皇上品高一筹的所在。闻过则怒,至少欠修养;闻过不喜,是人情之常;而能做到“畏”和“默”,就满有风度了。

说实话,从三岁小孩到八旬老翁,各色人等,谁愿意听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谁喜欢人家指责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是? 过,毕竟不是好事,严以律己者闻之而心情沉重,有羞愧意,一时“喜”不起来,挺自然。彭德怀闻过,虽不喜,却也不违心佯“喜”。

可他首先做到了“不怒”。您瞧很多人闻过,第一时间便是恼羞成怒到“跳”;进而翻脸反唇相讥;更有甚者,如果握权,还会将批评他的人下狱,杀头!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明代名相张居正搞文化专制,有个叫何心隐的“过”之,他就怒而视何为“妖”,必欲杀灭而后快。

所以对于“闻过”,只有首先做到不怒,才能心平气和地反思,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即使无错,也可“加勉”;至于错而能改,于人于己,善莫大焉,此时,“喜”便油然而生。从“闻过不怒”到“默默改正”,再到“喜”,这就是彭德怀精神品质的高尚境界。

闻过不怒,是对指出己过者的尊重——人家明知忠言逆耳,还勇于给你指过,是“热脸”,你应感恩,干吗怒而对以“冷 *** ”?闻过不怒,是一种自知之明——金无足赤,人谁无过?承认自己有过,就不会怒人指过。闻过不怒,是“改过”的起点——你怒了,脑袋昏了,就失去了“泰而不骄”的风范,何谈纠错?闻过不怒对于权柄在握者来说,更是一种胸怀——有些当官的以为官大了,自然全知全能,就不会犯错了,一旦属下“挑战”自己的“权威”,先是又怒又跳,再则“小鞋”一双,看你小子还敢“毁訾”?甚至他们明知自己错了,正欲千方百计文过饰非,此时“闻过”,能不恼羞成怒? 所以,咱们哪怕一时做不到闻过则喜,能向彭老总学习,首先试着闻过不怒,也算迈入了自我修养的一种境界。

1.本文是以什么为论题展开论述的?该论题比较通俗的说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1)禀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豁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颟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闻过则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大概子路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心里头没有像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要求:“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现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认为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是我这个‘鸠’把他这个‘鹊’的‘巢’给占据了.”(要求:在“是我这个‘鸠’把他这个‘鹊’的‘巢’给占据了”这句话中,作者把一个成语给“分解”了,请说出这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要求:“自是其是”是什么意思?“非人之非”又作何解释?作者之所以“建议”大家“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先后列举了哪些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请从“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等方面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都有一些语句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内容是重复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说“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想一想自己是怎样看待“毁誉”的,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每个人,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毁誉”的.请以“毁誉”为题,与季羡林老师来一个“同题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50字. 黑龙江 阎永锋设计 《毁誉》参考答案: 1.论题:怎样看待“毁誉”;通俗的说法:怎样看待毁谤和称赞,或怎样看待说坏话和说好话(允许有其他概括) 2.要把毁誉置之度内,分析完之后再定“则喜”或“则怒”. 3.可以是辞书中的解释,也可以是结合具体语境的自我解释.此略. 4.(1)对待毁誉,“我”要先进行分析,分析之后再决定是“则喜”还是“则怒”.(2)鸠占鹊巢 (3)答案不唯一,如:“自是其是”指的是自己肯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等是正确的、合适的;“非人之非”指的是指责他人的想法与做法等是错误的、是不妥当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建议”的理由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各人禀赋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各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好恶观等等,都不会一样,都会有点差别”. 5.具体内容详见文章,此略. 6.答案不唯一,允许有不同看法.如:这种重复是必要的——这样做,不仅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浑然一体,还有反复强调、加深印象的作用. 7.答案不唯一,允许有不同看法.如:同意作者的这种说法,因为一个“人人都说他好”的人,肯定是一个十分看中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人,肯定是一个刻意追求好的评价结果的人,在“十分看中”和“刻意追求”的背后,丧失的必然是客观、公正和原则性,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竭力回避矛盾、不得罪人,甚至讨好人等,而这,正是一个人极端圆滑的表现. 8.答案不唯一,此略.。

【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阅读练习】

1. 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

2. “外官”是指什么?你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相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末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俗以喜人面谀者( )

(2)适人辄送其一 ( )

(3)今止存九十九矣( )

(4)其人出,语人曰( )

5. “某备有高帽一百”按现代汉语的正常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是人称代词的句子有( )

A.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B.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C. 其人云:“某备有高帽一百……”

D.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E. 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阿谀奉承 比喻

2、首都以外的官。“京朝官”

3、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第一顶刚才已经送给老师了。

4、(1)当面 (2)就 (3)“只” (4)告诉

5、“某备有一百高帽”

6、ADE

7、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

8、(1)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值得称颂的。

(2)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

1题选:B讳疾忌医。

从词义上看, 闻过则喜, 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 对自己要求严格。

根据文意, 横线处应填与“闻过则喜”意义相反的词语。讳疾忌医, 指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 比喻掩饰缺点, 不愿改正。

可见, 讳疾忌医与闻过则喜意思恰好相反,所以选B。 2题选:A信口雌黄 根据题目意思,应该选择一个和“无中生有”意思相近的成语,“无中生有”意思是从没有中产生出有,比喻毫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便乱发议论,侧重于讲乱发议论、捏造事实,与“无中生有”意境吻合;“捕风捉影”比喻虚妄的事情,也指说话办事没有真凭实据,侧重于讲人疑神疑鬼,胡乱猜测,用在句中显然不如A项恰当;“东拼西凑”指从不同的地方拿来东西,胡乱拼凑在一起,“不着边际”形容说话过于空泛,没有内容,离题太远,这两项都明显不适于置入句中。所以最恰当的选项为A。

原文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曰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

①谀:奉承。②适:遇到、逢到。③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④直道:直率的方式。事:对待。⑤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⑥颔首:点头。

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

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扩展资料

鉴赏

喜欢听好话,听奉承话,听吹捧的话,是人性的弱点。正是因为人性有这种弱点,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给人戴高帽者才有了用武之地,有了广阔的市场。看一看古今中外那些得志于一时的小人,有几个不是靠溜须拍马起家的?有几人不是靠给人戴高帽而青云直上的?有几人没有一套阿谀奉承的看家本事?

有人喜欢吹捧,喜欢奉承,自然就有人投其所好。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问题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溜须拍马固然可恶,喜爱别人戴高帽者同样可恶。一些文学作品常常把溜须拍马者作为讽刺对象,将那些奴颜媚骨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但对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却笔下留情,似乎所有的过错都是溜须拍马者造成的。

其实,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对世风日下,对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篇《高帽》,通过某京官和老师的一段对话,细致入微地描摹出送高帽者和喜戴高帽者的心态,在举重若轻之中塑造了这样两类人物形象。

尤其是京官的老师——作为喜戴高帽者的形象,先是怒斥弟子溜须拍马,表示要正正派派地做人,接着却又“颔其首”笑纳了弟子送给他的高帽,完全是一副伪君子的形象。文章针砭世俗时弊,鞭辟入里,力透纸背,是一篇富有喜剧效果的小品。

30岁以下年轻人几乎不再务农:新打工一代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在上一代打工者渐渐老去之前,新生代打工者早已悄然外出务工。他们比其父辈享有更好的自由度与物质条件。然而,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了。

为此,我们专访了常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张林秀教授。张林秀是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兼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她还曾担任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gram,REAP)中方主任。

张林秀常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方铱霏 摄)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团队曾在跨度20年的时间里做过四轮百村跟踪调研。从最近一次调研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哪些新的趋势?

张林秀: 第一,非农就业的比例持续上升。 1995年,大概只有30%的农村劳动力在全职非农就业,2015年这一数字超过70%,同时 有97%的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在外面打工。 早些年有学者做过调查,非农就业会带来家庭收入增长,同时也会拉开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没有非农就业的话,你就在收入的底端,但这些年来,非农就业开始缩小家庭收入的差异了,因为大家都出去了。 从非农就业的类型看,外出迁移、外出自营工商业、本地自营工商业、本地就业中,外出迁移是增幅最大的部分。

第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非农就业比例都在上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的都是年轻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女性开始出来了,中老年人也出来了,而且增幅更大,因为过去比例低。比如2015年41~45岁这个年龄段,1998年时只有23.3%的人外出打工,但到了2015年就有72.5%了。我们的四轮调查还发现,同一年龄段的群体出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比如41~45岁这个群体,在第一轮调查时20多岁,只有60%的人出来。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如今小区和大楼里的保安基本都是中老年人,而过去是有很多年轻人,现在城里的就业门路宽了,年轻人做别的去了,中老年人就来了。

《无名之辈》剧照

第三,年轻人(30岁以下)几乎都在非农行业工作。 现在年轻人完成非农转型比他们的父辈还要早很多,转型早就完成了。比如在1998年,16~20、21~25岁的农民中,从事非农行业比例分别为60%、54.7%,到了2015年这组数字是91.5%、90.3%。虽然比例还不到100%,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人从事农业生产了,根据我们实地调研,剩下约10%的那些年轻人可能压根就不工作。而从就业地域上看,这些年轻人也更趋向于去省外打工。

第四, 社会 流动性在减弱。 1985年及以前出生的劳动力,代际间职业向上流动的比例更高,而1985年以后出生的劳动力,职业代际间向上流动的比例变低了,代际的职业向上流动更加困难。与父辈比较,子女的第一份职业愈发与父辈相近,职业代际传递越明显。举例来说,我们调查发现1985年以前出生的人,即使父亲是农民,仍有20%的人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如老师、医生、会计等;而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中,这比例降为11.6%。受教育年限是高了1~2年,但越来越多的子女正变成和父亲一样的农民或工人。

《长江七号》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你的调研,在特点和趋势上,打工二代(30岁以下)与打工一代呈现出什么样的主要差异?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张林秀: 正如刚才所讲,这代年轻人的非农就业转型完成得更早,将来再从事农业的可能性更小。 第一,他们对土地没有感情基础,老一代人还有些感情基础;第二,农业生产的回报率相对很低,他们也更缺乏农业技巧,不会种地了。 老一代农民工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回流迹象,城里挣不到钱了可回去种地,不赚钱自己够吃就行。但年轻人是待不住的,无论有没有工作,他们会继续在城里寻求营生。

年轻的打工者愿意受到的约束更少,他们很多时候的想法是,找一个不受约束的事情做比什么都好,长远规划暂且不管。 这其实也跟父母一辈为他们物质条件创造的相对好有关,很多打工二代的父母是打工一代,他们在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代去沿海打工,在容易挣钱的时代积累一点财富,为孩子创造了不差的物质条件,以至于很多打工二代的生活压力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虽然小时候可能会流动或留守,但物质上的危机感不会很强。

东莞的手机制造工厂装配线上的工人(图 | 视觉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采访,很多新生代打工者都是初中就辍学出来打工,不到30岁,但工龄已有10年左右,此前在家也几乎没有务农经历。这种现象普遍吗?为什么?

张林秀: 初中就辍学者的确很多,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这背后是城乡教育的巨大鸿沟。 根据我们早年调查,在中国的大城市,2013年的高中入学率是90%,贫困农村地区则是37%。REAP的研究发现,导致上述现象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高学费,导致上高中的直接成本较高;其二是随着劳动力市场上工资迅速上涨,上高中的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其三是农村学生无法获得积极的学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对教育回报率一无所知,甚至有错误认知,同时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中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其四,竞争性的教育体系,让很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考不上大学或高中,就放弃高中或初中教育。

但近年来随着“控辍保学”和“基本普及高中”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完成高中学业后才会加入劳动力市场,从我们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18周岁以下的新生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

图 | 摄图网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新生代打工者辗转多地后不想进工厂,更愿意从事送外卖、快递等新经济领域的工作。在传统基建领域,年轻人更少。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林秀: 这个是要看行业。在江浙一带,上过职业中专的打工者至少还是愿意进企业或工厂的,这个不少见,很多还会从事办公室相关工作。 但是辍学出来打工者,原本受约束力就不强,家庭条件可能也更加贫困,倾向于去劳动密集型产业。

互联网新经济这块其实是不稳定的,是依靠互联网平台爆发式的增长带来的岗位需求,万一这个平台没了,下一步怎么办?归根结底这些还是属于服务行业,不算实体经济,门槛也不高。这部分群体将来能有什么技能,还很难说。因为将来我们可能也会反思目前的生活方式,比如外卖、快递的不低碳与滴滴的安全问题已被关注。 一旦有了此类行业约束和洗牌后,平台的去向和岗位需求还很难说。

2018年8月24日,武汉,饿了么外卖小哥在汉口街头休息。(图 | 视觉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打工者的一个梦想就是,能在老家或打工地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店,但实现者寥寥。当前农民工创业情况如何?一个打工者想要创业的难度大吗?

张林秀: 我的理解是,自主创业很多时候就是打工者自营工商业,其分为两种: 一种是做商品贸易、零售和跑运输等,一种是做手工活儿或餐饮等服务业。 2016年自营工商业在非农就业里面比例并不高,约为15%。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贸易运输类的比例在不断升高,而手工、餐饮等服务业比例在不断下降,说明自营工商业也在朝着资本密集的方向在走,需要一定积累,对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虽然有政策倡导,但真正能返乡并实现创业的人很少。 在我们的数据样本里,农民工回流占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比重是4%~5%左右。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本身创业就有困难。他们回来之后干什么?根据调查,回流人口中待在县城内的那部分近期内大约1/3从事农业,约40%从事非农,近1/4的人回来后是无所事事的。 如果按照回流比例将数据相乘,真正返乡之后能自主创业比例是极低的。

年轻打工者的创业心愿可以理解,这是打工者共同的愿望。上一代人也有,只是当时营商环境没有现在这么灵活。那会儿以实业为主,需要积累和投资,现在新经济了,人们的创业愿望表达更清晰迫切了。 创业其实有两个理解维度,一是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二是失败后的一种无奈选择。

2018年11月15日,上海,等待接单的外卖小哥。(图 | 视觉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那在打工当地创业呢?可能性更小?

张林秀: 在打工当地创业就更难了,因为虽然政府有意愿鼓励农民工在城里留下来,但要做到城市的 社会 融入都很难。 我身边很多还在坚守的打工者都是为了孩子,曾经有段时间还能上公立学校,但大部分人是挣到钱之后就回老家了。很多大城市里的打工群体,生活上其实跟城里人几乎没有交集。比如保安和外卖小哥,我们不知道他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但可以想象生存环境是糟糕的。我们只知道他们每天上班下班,但城市融入对这些群体来说基本没有。

从他们在城里的生活条件来看,农村但凡有一点能让人留下来的理由,他们可能都不会进城里。 我们每一轮调研,都会问他们留在城里的意愿如何,回答都是非常强的,基本上没人愿意回去。城市融入将是我们第五轮调研的重点,聚焦城市 社会 融入,看看他们到底在城市融入得如何。

《李学生》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打工者在担心,会被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等产业升级措施给取代。这有可能吗?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他们未来出路在哪儿?

张林秀: 智能制造是会削减岗位,但产业链也相应往后延伸,也需要人制造机器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代替。关键在于,人自己得准备好。 无论是被机器人代替,还是被比你知识水平和技能高的代替,其实是一回事。在奥地利,如果你想做一个农民,先决条件就是农学院的毕业证,对农田农艺要求非常高。所以应该担心是不是机器人来代替,而是被有更高技能的人过来代替。

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会改进一点,但是成人之后再培训成本更大、效率更低,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在他们要学技能前把知识水平巩固了,高中毕业肯定比初中辍学强。 他们肯定会有担忧,这种担忧只有提升自己能力之后才会消失,要不就只有从一个类似的行业转到另一个类似的行业,重复这样的工作。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群体:初中辍学就出来打工,没有知识储备,没有一技之长。因为在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将来的就业市场可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你得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我能想到的或许有一种可能,比如万一传统岗位进不去了,这些人可能会来替代目前城市里的中老年打工者,比如刚才讲到的小区保安,这个他们是有优势的。

《最爱》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你一直强调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并说其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中教育。为什么?

张林秀: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中国经济已经从增长转到了发展。 发展的挑战比纯粹增长多很多,中国非农转型已完成了大半,应该挖掘下一阶段增长动力。 现在中国(内地/大陆)经济的人工成本在快速上升,工资已经是亚洲各地区的第六高,仅次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但我们的生产率是否能跟得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推升人力资本提升。

以韩国和墨西哥为例,韩国顺利完成了从低工资收入到高工资收入的转型,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但墨西哥却没有。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差异。 在韩国,上世纪80年代,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几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高中教育, 在经济开始转型时,较高素质的基本劳动力能够胜任经济和岗位升级的需求。 而在墨西哥,城乡教育却差距明显,在农村只有40%多一点的孩子上高中,城里有70%~80%,这些劳动力难以适应经济和岗位升级的需求和挑战,最终墨西哥没能跨越这个陷阱。

实证研究也表明,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工资、职业代际流动影响也很大,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力,小时工资也更高,职业更好。教育无用论是很容易打脸的。

珠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工人(张雷 摄)

三联生活周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好人力资本储备了吗?

张林秀: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上过高中的劳动力比例在24%左右。14~35岁青年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60.2%。城市有大约5000万儿童,而贫困农村地区也有大约5000万儿童。 可以说,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教育状况构成了中国未来的劳动力素质底色。

而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中,所有劳动力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为74%,25~34岁群体中上过高中的为72%。从这些对比看,我们还任重道远,低于墨西哥、南非等国。即使只看25~34岁的劳动力群体,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也只有36%,仍属于较低行列。

不过这也是之前的旧数据。现在国家在政策层面已加紧努力,但见成效也得十几年以后。 我的看法是,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得加快,现在所有经济周转速度远远比之前快了,对高质量人力资本的需求也在提高。一个没有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工人往往会有读写困难,基本不懂英文,缺乏计算机技术等基本技能,很难适应经济转型需求。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39期,有删节)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 购买更多好书。

上一篇: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好投吗

下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能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