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论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论文
七年级语文课本议论文:
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3、第一单元:《敬业和乐业》(演讲议论文)。
4、《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讲议论文)。
5、《傅雷家书两则》(书信体议论文)。
6、《致女儿的信》(书信体议论文)。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8、《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9、《短文两篇》(《论读书》 —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创新,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也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渐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引起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这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引导学生构建生命观、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将“三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一、“三生教育”的特点
“三生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塑造学生的品德。“生命教育”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和老师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生活教育”则注重提倡人们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确立良好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尊重别人。“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三者相互结合,共同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贡献,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最终目标。语文素养不只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包括学生人格、思想道德的培养。
1.在课文讲解时,挖掘“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命,感悟生命,了解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这方面的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体现。因而,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来渗透“三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美好和学习的快乐。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济南的冬天》《春》《海燕》《谈生命》《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课文中都包含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在中学教学中也有很多体现。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存教育”的内容,例如,《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三峡》等文章。此外,就是“生活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渗透。生活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语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例如:在海伦•凯勒所写的《再塑生命》中体现了作者面对生活的困境不低头,保持乐观心态,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2.在写作中,运用“三生教育”观点
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学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大自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在生活中多思考,积累一些生活的素材,从而运用到写作教学中。例如,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后续发展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对事情了解后,让学生根据所感所想,写一篇与生活有关的作文,增加学生对生命、生活、生存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写作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语文老师应该善于抓住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渗透。例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学生写日记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3.在阅读中,融入“三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让学生感悟生命、生存与生活。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在阅读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文章中涉及的事物或者情景给学生展现出来。除了使用一些教学手段,还要注意营造阅读的氛围,老师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氛围,让学生融入文章中,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在阅读中体验生命、生存与生活。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渗透。语文教育与“三生教育”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初中是学生学业生涯的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此时,学生不仅要积累很多知识,还要养成好的习惯,而这些都与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语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升学必考科目,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好语文科目,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光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章可循的,笔者从自己教学的实践出发,浅析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之法。
一、提高备课质量
认真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有些教师每天需要连续为多个班级或者不同年级班级授课,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如果不预先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难免失去方向和重心,课堂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备课首先要确定每节课需要讲述新内容的量及所要回顾的知识,并规划好回顾旧知识与讲解新知识的时间比例。其次,要明确新知识中哪些知识是需要重点讲解的,哪些知识可以稍微少花点时间去分析,还要留意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是什么。再次,要注意准备好一些例子,以启发学生思考,或者帮助其理解所授内容。功夫在课外,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须从两方面做好课前准备,为上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认真研读文本,获得自己的感悟。教师要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认识文章的主题思想;要对课文的语言文字从字、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以及全文做一个疏通,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要对文章的结构包括过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是体现文章主题的重要形式;在综合各方面信息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结合教学参考资料,最终获得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是课堂上解读课文的重要一环。二是研究学生。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对象,研究教学对象是课前准备的又一重要环节。试想,如果教师对学生一无所知,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如何体现,教学难点又如何攻破呢?不明白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教师教学时就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难以有保障。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者相结合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回答问题环节的循环,学生得到了训练,提高了能力,思想情操也得到了熏陶。而这一切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为基础。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怎样,全班学生的整体基础如何,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底如何,学生对文学作品是否有足够的兴趣,等等,这些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攻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课前准备工作。
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授课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在不停地讲,学生在听,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少,缺乏互动,导致大部分学生和教师步调不一致,大大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加强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发现学生的困惑和理解误区,并及时帮助其纠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主动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面对困难时倾述的对象,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人生导师。
三、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以在备课阶段进行初步的规划,但是也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调整。调整要依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并考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参考教学大纲要求。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理解都到位了,可以适当提高讲课的速度,反之,需要放慢讲课速度,花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去理解所授知识。节奏的把控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才能得到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能力。熟练、恰当地把控课堂节奏,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哪些内容上需要多花时间,哪些地方可以稍微加快进度,更好地把控课堂教学的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重视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分值高,对语文成绩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可忽视作文教学环节。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第一,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作文的写法。当讲述到比较经典的课文时,教师应注意教导学生好好体会课文的句式、段落的写作方法,并引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第二,安排专门的写作课,教导学生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审题方法、文章的谋篇布局方法、段落结构形式设计方法等。第三,课堂上注意布置一些周记练习的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组词造句、炼句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在考试过程中的写作速度及水平。周记应要求学生用特定的篇幅结构、段落结构等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
五、结语
对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八点思考
年初因为找工作的缘故,才知道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语文教材将要全国统一。严格的说, 这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儿。
目前,我们的教材是由各大出版社出的,其中主流的有三版,分别出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俗称“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
我所在的地区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北京使用“人教版”,而南方一些地区使用“苏教版”。
众所周知,中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而一体化出现的尴尬恐怕难以预料。其次,国家对教材的掌控难免带有政治色彩,长期看恐怕会遏制新思想的成长,看它更新换代的速度和国家的包容力了。不过短期来说,以我不成熟的眼光来看,这套初中教材的改编还是可圈可点的。所运用的思想理论也是目前比较超前的尝试。
我用了四五天的功夫把六本教材通读一遍,发现如下改变:
1, 七八年级以墨画为插图,九年级没有插图。
一开始看到九年级的书小一圈觉得很奇怪,仔细看才发现大概是九年级去图化的缘故。就我身边的情形来看,对漫画一往情深,对全文字的书却无感的人大有人在。在旅游的途中我发现,同行的伙伴走了一路也说不清自己到的景点和什么朝代什么故事有关,但事实上她手里的门票、眼前过的介绍信息已经不下百次重复过了。这种对文字的特别不敏感的人,也很难培养对文学、文字、写作的兴趣。教材对插画的淡化、过度到无图的处理,可以说是很细心的语文教育了。这里建议家长在给初中孩子购书时也要尽量选择少图、薄厚适当的书籍。
2、 生字的字体改变
我注意到小学课本的生字字体端庄,而初中课本的生字范例已经开始要求美感了。我们常说见字如面,算命摊子有测字,刑侦破案有专门针对字体的辨别,即使是模仿别人的笔体,个人的笔画习惯也是很难改变的。比如我,报了多少个写字班,字都那么丑,咳咳。但字体的美感却不是一下就能领悟的,小学讲用笔姿势,讲笔顺,要老师一画画教。初中字的平衡点,字是扁是圆,是横长竖短,左斜右正,上大下小,都是要自己有感觉的。
3、 古代诗文的增多,背诵的增多
很多高中的诗词和高中都没背过的诗词都被加到新版教材中,虽然有点同情孩子们,但根据目前的研究,大家还是比较认同小孩子学文,大孩子学理比较符合大脑规律。而且我们中文系的老师曾经说过,学语文,其实背就可以了,背多了自然就通了。我学外语的时候,作文老师也告诉我,背个20篇范文,熟得要随时中英互译,自然就会写了。
但是如果“之乎者也”的死背,那就太野蛮了。
4、 作文的独立成章
作文才是我最意外的部分,从最基本的单位,有重点、有阶段、有复习,我觉得如果一线教师如果坚持按照教材训练作文,中国人作文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作文从来不应该是套路的,虽然在考试中难免会归于套路,但写作的能力应该是九九乘法表一样基本的素质。除了阅读量,我觉得在按照教材教材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对生活细节的留意、对成人复杂情感的引导性理解、对环境的细腻感受、逻辑化地表述,当然还有正确的文法。
它对读书方法的介绍很有特色。
5、 语法的重视
事实上,我们初中是不讲语法的,这导致我高中的修改病句、语序排列题全靠瞎蒙。在教育的层次上,自然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漏洞,这套教材用点滴成河的方式来讲语法,我觉得很是应该。
6, 必读书目的增删
题外话,对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适合孩子读么?这种目前被广泛讨论的问题上,我建议家长挑选好版本,目前我是没看到合适的版本,如果我看到的话,会给大家补充。我小时候读的是白话带图的,这种精简版不要,它达不到文言训练的目的。我现在读的是完整版,这种也不推荐,少儿不宜的太多,动不动就表示男人应该事业为重,牺牲家庭,否则就是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这三观比比萨斜塔都歪。最好找一找删减版,适合青少年的版本。
必读书目,变成了每学期两本的要求。和之前比增加了《傅雷家书》、《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培根随笔》,也删减了《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名人传》、《童年》四本。
教材中推荐了大量的阅读篇目, 希望有出版社能把教材推荐的篇目原文都印成一本辅导书, 方便教师做阅读课。我小学的时候曾经上过大家一起安静看书的阅读课,初中上过纯锻炼速度,要求一目两行的阅读课,我觉得这些阅读课对我都很有帮助。如果在重点篇目的精读课前,让孩子们集体上安静阅读的课,那他们对教师在人文方面要讲的知识点,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
7 、增删课文篇目
现在比较争议的是鲁迅的文章,其实我个人觉得《风筝》对教育的反思完全可以坦荡地讲出来,它本身就是对文学信仰真实的实践。当然,在这套教材中也增加了对教育反思的内容。
8、 综合课的设计。
我觉得一线教师实践的可能性不大。
这套教材总体来说难度是增大的,不过倒也符合现在的形势和趋势,目前各省都在适应阶段,看不出对中考模式的影响。不过,目测短期内还是补充了很多各版本的bug,增加了许多时代的内容。 祝福它能越走越好吧。
上一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理科版
下一篇:花火杂志2020年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