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有关论文柴跃廷
电子商务有关论文柴跃廷
1 袁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2)
2 柴跃廷.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
3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作者:瞿燕萍 分类:社会科学 / 经济
数智观察:新品“反向定制”背后的大数据、年轻人和智造业
消费是观察经济复苏进程的窗口。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其中9月投资增速基本持平;而消费当月同比增长3.3%,在8月转正的基础上继续提高2.8个百分点――在海外疫情出现反复、进出口持续受影响的情况下,经济复苏动能已经逐步切换至消费端。
从供给端来看,随着平台+企业的供应链效率提升,上新周期缩短,产品迭代加速,新品供给能力提升,一系列供给端优化的因素成为各品牌新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代表着新技术、新设计、新功能、新体验和更好利润的新品,往往为品牌商提前抢占行业先机,成为品牌竞争中的强有力一环。
新品背后的“大数据”
6年前,一家国际知名调研机构发现,2014年在美国市场有几千个新品牌上市,但其中只有7个能在同年实现过亿美元的销售,需要再等一年才能有约七成的新品获得显著销量增长。
这意味着,从新品上市,到消费者认知,再到付费购买,普遍需要一年的时间。但在中国,2020年上市的新品中,有85%以上在几个月内迅速卖“爆”,其中25%左右的核心产品已占据各自细分品类的一半份额。
“新品即爆品”的背后,是大数据的力量。
在此之前,企业的新品设计、制造、营销链条是断裂的――对品牌或者商品的认知发生在销售端之外,而购买行为却需要消费者自行发起、寻找、完成。
电商的兴起,打通了这一路径――首先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线上化、便捷化;其后,电商帮助品牌商将消费者对新商品的认知过程也转移到线上;再其后,消费者能够通过社交网络和电商有互联。这样,整个链路就完整了。
这其中,电商拥有维度丰富的销售大数据、成熟的数据挖掘和预测能力,正在将原本扑朔迷离的市场展现得一清二楚,这份敏锐度对品牌、企业甚至行业来说,不仅仅是“把握商机”的作用,更是合力推出反向定制的C2M新品,最大限度贴近消费者使用场景和需求。
例如,京东平台上2020年一个月的新品发布量超2018全年,2020年三个季度的单季新品发布量已接近2019年全年发布量的200%;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都已将其视作最高效的传导枢纽。
近日,京东手机正式开启HUAWEI Mate 40系列新机预售。毫无意外,预售通道开启仅28秒,京东平台HUAWEI Mate 40系列产品即宣告售罄。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APEC电子商务共商联盟专家委员李鸣涛非常准确地将其描述为“精准需求引导下的定制化、柔性化供给时代已经到来” 。
新品背后的“年轻人”
消费者为何选择新品,什么样的消费者在追求新品?据第三方调研,如今中国3-6线城市的消费者更年轻,而且其信心和消费意愿都高于1-2线城市消费者;大数据显示,很多新品“走红”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广大下沉市场多点爆发。
人民网经济部和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线上新品与C2M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线上消费数据展示出各线级市场都增长旺盛,折射出中国消费新趋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追求更新更好、更有品位、更适合自己的商品;同时,多年城镇化进程正在释放中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小镇青年”带动了下沉市场的增量。
即将到来的11.11大促更会成为新品狂欢的舞台,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表示,京东小魔方将启动“造新计划”,在“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上推出超3亿件新品。”引领潮流的新品是京东长期以来发力重点。“
京东大数据显示,80、90和00后占据了新品销售额85%,千禧一代、Z世代(95年之后出生)人群的占比增长最为惊人。与父辈不同,新生代消费者对产品颜值、功能设计、品牌故事、文化主张是否跟自己有共鸣,是否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均有考量。在他们眼中,“微需求”同样重要,比如手机外壳是否可以挂绳、奶粉罐的盖子是否方便打开,都有可能影响购买决定。
电脑、手机和电器是他们消费的最爱。这些带电类商品日趋智能、高端、绿色、跨界,年轻人更容易跟上 科技 与潮流,其需求和反馈更会反向推动厂商进一步创新,设计生产出更为新潮的产品。同时,Z世代在母婴、医药保健等品类中的消费占比同样增长迅速,疫情下更是开始承担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的责任,凸显出这是一个更具活力、更乐于尝试新产品的群体。
新品背后的“智造业”
新品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拉动消费热情、驱动品牌成长的重要路径,更新频率和创新性不断提升,对于消费市场的价值也持续提升。
而C2M模式打通了消费侧和供给侧,是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互联网零售平台凭借大数据和技术资源,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C2M为代表的先进供应链能力对于品牌商提出了明确的数字化需求,随着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将供应链能力持续平台化、产品化,C2M的门槛会迅速降低,成为大量行业的标配新品路径。
对大量产业走向数字化更为利好的是,C2M模式的涉足的环节从此前比较单一的产品设计研发,向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渗透,包括定价、营销、服务等等;海量精准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也让消费者可以完整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服务、渠道。
尼尔森近日发布的《2020年3C家电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C2M反向定制创新模式市场反馈良好,京东通过消费者大数据和AI算法的集成,全面提升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效率,再结合供应链优势,联手各大品牌快速高效推出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优质产品。
“目前,近40%的 游戏 本都是通过反向定制来生产,销量已超百万台。”在 游戏 笔记本、 游戏 手机等电脑数码领域细分品类市场,反向定制已经成为主流。
在11.11预售期间,由京东C2M反向定制的Redmi K30 Pro单天预售销量环比10月日均超10倍。这也是一款C2M“造新”产品。通过大数据对目标价格段消费人群进行精准画像,发现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和理性 科技 消费者为主,因此小米和京东决定升级CPU,并最大程度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中间成本,首发即成“爆品”。
清华大学教授、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此前曾提出过“制造、设计过程的开放 社会 化”概念,指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或产业互联网之根本其实就是开放 社会 化、打破企业围墙,而电商自身也在升级。“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质量为王,个性化定制,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代逐渐的显现在面前。”他表示,“所以为用户创造价值,包括满足用户价值的时代已经在显现。”
也许目前消费者了解C2M的概念并不多,但实际消费数据却印证了柴跃廷的观点。京东数据显示,11.11预售期间,新品轻薄笔记本电脑新品预售销量同比增长10倍,京品家电销售额同比提升4.2倍,京品家电C2M产品预售金额同比去年提升6倍。科沃斯扫地机、沁园小白鲸净水器等新品当天流量大爆发,成交额均在10月日均的6倍以上。
在近因效应越来越明显的新消费市场中,新品对消费者的刺激作用还在持续攀升之中。旺盛的需求成就了平台联手品牌造新的动力之源,这是一场从基因编码开启的运动,将平台与新品的接洽端前移,并打通新品成长全周期带给新品“集中化引爆”的场域。
在外有压力、内有动力、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2020年我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市场对于商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愈发强烈,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从不同维度全面展开的新品业务,构建起更加完善、成熟的“新品生态”,成为消费者和品牌商更青睐的新品发布平台。从而赋能品牌厂商和消费者,帮助从供应端到消费端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这不仅仅是京东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的坚实步伐,更会带动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对于整体国民经济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文源自人民网-IT频道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呈现出哪些特点 柴跃廷
世界电商看中国,我国的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还是很迅速的,目前市面上的跨境电商卖家使用的物流方式基本上是国际邮政小包、中国邮政小包、四大快递、各种专线以及海外仓。但是众所周知物流始终是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它的如下特点制约着电商的发展壮大。
未来发展将呈现出什么新特色?
第一种:往目的地国家的邮政渠道最稳定
以目前速卖通平台上最大的包裹目的地国家俄罗斯来说,还是建议选择本土邮政,直收直发,清关稳定,其他外邮渠道例如香港邮政、马来西亚邮政还有中国邮政进入俄罗斯境内,都是需要先在邮政交换局把包裹交付给俄罗斯邮政进行清关派送,与其这样,同样的包裹如果直接交给俄罗斯邮政可以省去交换局的繁琐工序,省了很多时间。俄罗斯邮政在国内的代理是ECEXPRESS-E达东欧专线,平均时效15-20天,覆盖全境,看你的收货人在哪里了,如果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时效会缩短至10天左右,比EMS省钱而时间仅仅多了2~3天。
第二种:“两头在外”保税仓模式是蓝海
这种保税仓模式目前正在测试中,其优势很明显:节约进口VAT及交易税,但仅限生产和销售都不在本地的跨境电商企业。传统保税仓只支持整进整出,而“两头在外”的保税仓支持整进零出,仓内操作并单。但与海外仓相比,这种模式还是要选择其他物流方式,如邮政小包、国际专线等产品,与海外仓相比,物流时效这一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上述论述,基本上是针对某一个红海国家的某个平台的某个产品品类的细小分支。每个国家跨境电商发展程度不同,部分国家是蓝海,部分国家早已是红海。对于蓝海而言,主流产品发展成为红海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红海地区,依旧存在尚未被发觉的细分产品品类仍是一片蓝海。
但是,大发展方向不会被这些细小分支所影响,这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最终结果,更可能决定着未来海外仓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中科院预警期刊2022
下一篇:最新版的北大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