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丁在长江日报上发表
马铁丁在长江日报上发表
马铁丁的作者真名是陈笑雨。
1、陈笑雨(1917—1966年),杂文家、文艺评论家。原名陈荫恩,笔名司马龙、马铁丁。靖江新港镇人。陈笑雨的著作有《思想杂谈》、《马铁丁杂文集(第一本)》、《复青年读者》、《杂文集(第二本)》、《杂文集(第三本)》、《杂文集(第四本)》、《共产主义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思想杂谈选集》、《杂文杂诗集》、《说东道西集》等等。
2、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三人的合作,并无严格的分工,陈笑雨、郭小川常侧重于关注文化、教育、艺术等类问题,张铁夫因主管农业战线的报道,故多在这方面落墨。
马铁丁是谁
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
三人的合作,并无严格的分工,陈笑雨、郭小川常侧重于关注文化、教育、艺术等类问题,张铁夫因主管农业战线的报道,故多在这方面落墨。1957年7月以后,三人工作有所变动,合作便告结束,而“马铁丁”则成为陈笑雨独用的笔名。
扩展资料
1、“马”——陈笑雨
笔名司马龙。1917年生,江苏靖江人,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后被分配至新华通讯社。解放初,曾任新华社中南总分社社长。1953年,任北京《文艺报》副主编,1959年任《新观察》主编。后任《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
2、“铁”——张铁夫
1922年生,山东巨野县人,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院学习,先后任《解放日报》、新华社记者。解放初曾任长江日报副总编辑。后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等职。
3、“丁”——郭小川
笔名丁云中。1919年生,河北丰宁县人。全面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开始诗歌创作。1948年任《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武汉解放后,任中南局宣传处处长等职,后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等职。
马铁丁简介
是三位杰出的革命战士陈笑雨、张铁夫和郭小川共同使用的笔名。
著名诗人贺敬之曾作如此评价:“要研究和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的杂文,应该从马铁丁开始。”而“马铁丁”正是由长江日报成就的杂文家。不久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马铁丁”研究者谭征,听他饶有兴味地谈论他的研究成果。
三人共用的笔名
马铁丁是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3个人曾经共用的笔名。陈笑雨笔名司马南,郭小川笔名丁云。他们差不多同时南下到武汉中南局机关,其中张铁夫参与了长江日报的创办。当时报纸要开辟“思想杂谈”专栏,任长江日报编委的张铁夫提议三人轮流坐桩写稿,署名就用各自的笔名或本名中的一个字,叫“马铁丁”。
从1949年到1953年中南局撤销,马铁丁在长江日报刊发文章约500多篇,读者争相传阅,一时江城纸贵,影响遍及全国。后来这些文章以《思想杂谈》的书名陆续出版了20册,总印数达270余万册。
先有“马铁丁”,后有“三家村”
进京后,“马铁丁”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张铁夫从政,官至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郭小川习诗,成为当代诗坛顶尖高手;陈笑雨继续扛着“马铁丁”的大旗,杂文写作成就斐然。有“马铁丁”在先,后有吴晗、邓拓(笔名“马南”)、和廖沫沙(笔名“繁星”)也延续了这种合作形式,使用笔名“吴南星”,成为闻名全国的“三家村”。
马、铁、丁归宿各异
“马铁丁”三人有着不同的归宿。陈笑雨在1966年8月24日被揪回人民日报社参加了一次陪斗后,因不堪屈辱投河自杀,年仅49岁。郭小川尽管看到了“四人帮”的被粉碎,但不久便因一场意外失火死于非命,时年57岁。张铁夫2006年底病故,享年84岁。 记者罗时汉
马铁丁撰写的“思想杂谈”专栏,自1950年8月30日开始,每天在长江日报上出现,直到1952年底原中南局长江日报停刊。
马铁丁简介
是三位杰出的革命战士陈笑雨、张铁夫和郭小川共同使用的笔名. 著名诗人贺敬之曾作如此评价:“要研究和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的杂文,应该从马铁丁开始.”而“马铁丁”正是由长江日报成就的杂文家.不久前记者在北京...
上一篇:美术老师如何撰写论文
下一篇: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