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高小立

发布时间:2023-12-08 06:1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高小立

(一)主要著作刘宝存著: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刘宝存主编: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刘宝存著: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王英杰、刘宝存主编: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英杰、刘宝存等著: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王英杰、刘宝存等著: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刘宝存著: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二)主要学术论文刘宝存:深化改革 稳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9期。刘宝存、庄腾腾: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50年回顾与展望。 《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刘宝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1期。郭洁、刘宝存。全面风险管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践与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1期。刘宝存: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不断谱写中国比较教育新篇章。《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刘宝存、何倩:新世纪美国薄弱学校改造的政策变迁。《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刘宝存、李润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日本创建大学卓越研究中心政策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刘宝存:高等教育: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评《学习化社会高等教育的使命》。《 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刘宝存、张永军:论比较教育的开放性及其限度。《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刘宝存:国际视野下我国大学创新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刘宝存:《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改革趋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动向》,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中心,2010年1月15日。刘宝存:欧美大学实施跨学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B15版。刘宝存、张安梅:国外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探析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第6期。刘宝存、罗媛: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教育改革探析。《比较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刘宝存、张永军: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王晓阳、刘宝存、李婧: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刘宝存:世界主要国家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比较研究。《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9年。刘宝存: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刘宝存、李婧:博洛尼亚进程:历程、进展与未来。《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第5期。刘宝存:当代中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刘宝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前瞻。《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1期。李婧、刘宝存:伦敦公报。《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6期。刘宝存: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之学校领导体制的发展与省思。《教育资料集刊》2008年第3期。刘宝存: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高思)《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2期。陈何芳、刘宝存、任洪舜: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的个性化选择。《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5期。刘宝存: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创新培养模式。《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7版。胡宁、刘宝存:中国古典大学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刘宝存、李慧清:2005年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刘宝存: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选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7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进展·问题·走向。《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刘宝存: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断想。《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2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教训。《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刘宝存: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历史演进。《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宝存、李敏: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学术界》2006年第1期。刘宝存:大学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刘宝存、王维、马存根: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刘宝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刘宝存:国外的大学制度文化(下)。《教育》2005年8月号。刘宝存:国外的大学制度文化(上)。《教育》2005年7月号。刘宝存: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江苏高教》2005年第4期。刘宝存:技术异化时代的大学校长。《科学中国人》2005年第5期。刘宝存、杨秀治:西方国家的择校制度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刘宝存: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基础。《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4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服务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刘宝存: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把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中国高等教育》2005 年第1期。刘宝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界》2005年第1期。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径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高教探索》2005年第1期。刘宝存:《大学,“大”在哪里》。《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9日第6版。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1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峰体验课程。《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11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江苏高教》2004年第6期。刘宝存:大学的真谛。《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第5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0期。刘宝存: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比较的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5期。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刘宝存:中世纪的大学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4期。刘宝存: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潮与大学教学思想的更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刘宝存、肖甦:罗马尼亚教育的转型改革与发展趋势。《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5期。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学术界》2004年第1期。刘宝存、杨秀治:国际视野中的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12期。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5期。刘宝存:纽曼大学理念述评。《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刘宝存: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与对策。《中国博士后》2003年第3期。刘宝存:国际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刘宝存:梅贻琦大学教育理念探析。《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第5期。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刘宝存: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述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第3期。刘宝存: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理念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刘宝存:哈佛大学办学理念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刘宝存:如何创建研究型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经验。《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刘宝存:构建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第2 期。杨秀治、刘宝存: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4期。刘宝存:借鉴国际经验,强化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3/14期。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刘宝存: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述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5期。刘宝存:论大学精神及其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刘宝存:美国公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评析。《高教探索》2002年第1期。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刘宝存:美国大学如何确认学术欺诈行为。《科学时报》2001年4月12日。刘宝存:美国大学掀起合并浪潮。《科学时报》2001年7月26日。刘宝存:守望大学精神。《科学时报》2001年7月19日。刘宝存:美国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新方法评介。《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第10期。刘宝存: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四大趋势。《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第5期。刘宝存: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比较。《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年第6期。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历史·问题·改革。《江苏高教》2001年第6期。刘宝存:校本管理:当代西方中小学管理的新模式。《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高教探索》2001年第3期。刘宝存:“肯定性行动计划”论争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刘宝存: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进展·问题·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刘宝存: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走向。《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第3期。刘宝存: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年第3期。刘宝存:小学生学业负担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2期。刘宝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4期。刘宝存、马忠虎:关于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6期。刘宝存:美国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刘宝存:世界高等教育个性化趋势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刘宝存:从知识价值观的演进看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增刊。刘宝存、杨秀治:试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刘宝存、杨秀治:当代国外成人教学方法。《中国成人教育》1996年第6期。刘宝存:教育市场说质疑。《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刘宝存、杨秀治:未来成人教育的特点。《中国成人教育》1995年第1期。刘宝存: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刘宝存: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刘宝存、杨秀治:杜威的大职业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刘宝存:六十年代美国的科学政策与大学科研。《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第2期。刘宝存:六十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初探。《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刘宝存: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性政策剖析。《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第2期。(三) 获奖情况《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获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12年。《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07年。《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论文



  论中西方教育差异:转自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更多中西方教育差异文章请看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我有一些感受。我没有去过国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主要是从书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得。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
  二. 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
  三. 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
  四. 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
  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
  一、学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家庭的教育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
  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
  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
  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
  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徐正英的发表论文

1、《评辛弃疾的闲适词》《殷都学刊》1985年1期2、《<长生殿>主题矛盾辩》《殷都学刊》1985年4期3、《从柳宗元欧阳修的山水游记看其审美趣味的差异》《殷都学刊》1987年4期4、《苏辙史论散文的舒缓平和之美》 《殷都学刊》1987年4期5、《韩愈柳宗元山水散文艺术比较》 《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3期6、《论苏颂》 《古籍整理》1988年3期7、《简论文艺创作心理功能》 《殷都学刊》1988年4期8、《胡适“五四”时期的新诗活动刍论》 《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1989年7期)9、《论陶渊明先生死观中的超脱与忧患》 《殷都学刊》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1990年1期)10、《试论创作动机》 《殷都学刊》1989年4期11、《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评介》 《古籍整理》1990年4期12、《艾南英的文学理论》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4期13、《欧阳修碑铭文基本特征简论》 《殷都学刊》1991年3期14、《信行大师及其学说》 《殷都学刊》1992年1期15、《<耳谈>解读》 《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4期16、《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新解》 《殷都学刊》1994年2期(人大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1994年7期)17、《曹丕<典论·论文>创作动机新解》 《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4期18、《说支遁》 《殷都学刊》1995年3期19、《赋体论略》 《语文知识》1995年9期20、《骈体论略》《语文知识》1995年10期21、《论谢朓在六朝诗歌演变中的贡献》 《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1期22、《评俞绍初、张亚新<江淹集校注>》 《殷都学刊》1996年3期23、《俞绍初教授学术成就述略》 《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1期24、《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解读》 《文献》1999年2期25、《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2期26、《赵逵夫<屈骚探幽>述论》 《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2期27、《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述评》 《书品》1999年4期28、《“走马川”不是“且末河”》 《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4期29、《“诗言志”复议》 《中州学刊》1999年6期30、《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6期31、《中国文学批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期32、《韩琦与<安阳集>》 《 殷都学刊》2000年1期33、《蔡琰作品研究的世纪回顾》 《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2期34、《20世纪最后二十年江淹研究述评》 《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2期35、《中国文学批史课程教学改革新探》 《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36、《中国文学批评史统编教材修订琐议》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期37、《顾炎武研究<昭明文选>的成就及不足》 《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5期(2002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2年11期)38、《<沈约研究>读札》 《书品》2001年6期39、《大学语文教研点滴》《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40、《关于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思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期41、《从<原道>篇看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 《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3期42、《<公莫舞>古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3年3期)43、《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 《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3年8期)44、《简评汉人对比兴的阐释》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2期45、《殷商甲骨刻辞文艺思想因素考论》 《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3年7期)46、《从几则佚文看先秦诸子的言辞观及其趋同倾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3期47、《先秦佚文考略》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3年10期)48、《上博馆藏战国楚简<诗论>简序复排与简文释读》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第2辑》2003年12月49、《西周铜器铭文文学功能思想考论》 《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4年12期)50、《上博简<诗论>作者复议》 《中州学刊》2004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5年3期)51、《先秦文论佚文考辑》 《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7年3期)52、《先秦佚文中的文艺思想》 《文学评论》2007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古代文学卷,2007年7期)53、《<孔子诗论>评<小雅>中两篇作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54、《拯救“失语”赖诗文——由<牵着手走>所想到的》 《殷都学刊》 2009年6期55、《论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 《河南社会科学》 2010年6 期56、《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九简新论》 《中州学刊》2010年6期57、《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二十六简新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期58、《“郑风淫”是朱熹对孔子“郑声淫”的故意误读》 《中州学刊》 2012年4期59、《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二十五简新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60、《形象化与哲理性的完美交响——樊庆林散文艺术魅力论 》 《殷都学刊》2012年3期61、《“郑风淫”是朱熹对孔子“郑声淫”的故意误读》 《中州学刊》 2012年4期62、《修辞立诚诚朴雄伟——读纪宝成先生<乐斋词>》 《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5期63、《生命意义的追问——樊庆林散文主题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64、《技进乎艺艺进乎道——从<论书绝句>看启功的古书鉴定法》 《文艺研究》 2013年5期65、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对《诗经》原始形态的保存及被楚辞形式的接受 《文学评论》2014年4期  66、技进乎艺,艺进乎道 《文艺研究》2013年9期  67、上博简《孔子诗论》“文亡隐意”说的文体学意义,载《文艺研究》2014年6期68、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孔子删《诗》相关问题,载《文学遗产》2014年5期  69、二重证据法与先秦诗乐学研究举隅,载《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4期  70、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载《复旦学报》2014年1期  71、《孝经》的成书时代、作者及版本考论——以出土文献“郭店简” “上博简” “定县汉简”等为参照,载《国学研究》第33卷(2014年6月)

翟永明的代表论文

1.《逼近与还原——人文价值标准的确立与文学史重构》,《海南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4 期。2.《沉闷中的呐喊——杨争光小说综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5 期。3.《试论五四启蒙思潮的局限》,《东岳论丛》 2004 年第 2 期。4.《升腾在乡村大地的精魂——台静农小说集 < 地之子 > 综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3 期。5.《穿透生命表象的价值追问与诗意传达》,《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6 期。6 .《立足本土的书写——李锐小说创作简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3 期。7.《海男 < 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 > 意蕴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3 期。8.《个体生存困境的展现与突围——评李锐小说 < 颜色 > 与 < 寂静 > 》, 《名作欣赏》 2005 年第 9 期。9.《城乡抉择的焦虑及其想象性解决—— < 阿毛姑娘 > 解读》,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5 期。10.《个体生命价值的维护与捍卫——李锐小说创作简论》,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3 期。11.《宿命与荒诞的生存——试论李锐小说对人类存在困境的追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 1 期。12.《成长·性别·父权制——兼论女性成长小说》,《理论与创作》 2007 年第 2 期。13.《坚守与质疑的双声对话 ——李锐小说对启蒙的深刻表达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年第 5 期。14.《李锐小说叙事结构分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年第 4 期。15.《 李锐小说诗性特征分析》,《小说评论》 2007 年第 5 期。16.《当下视野中的苦难生存》,《名作欣赏》 2007 年第 12 期。17.《神圣光环中的魅影——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 《文艺评论》 2008 年第 1 期。18.《文学的社会承担和“底层写作”》, 《光明日报》 2008 年 4 月 11 日 第 11 版。19.《生态视阈中的诗性表达》,《文艺报》 2008 年 4 月 8 日 第 2 版。20.《 身份确认的危机与个体命运的荒诞——评陈昌平的中篇小说 < 复辟 > 》, 《小说评论》2008 年第 4 期。21.《论李锐小说 历史阐释 的独异性》,《当代文坛》 2009 年第 2 期。22.《 “意守世间的精神难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 年第 1 期。23.《 论儿童文学中教育主义与游戏精神的关系》,《名作欣赏》 2010 年第 6 期。

上一篇:生态环境学报报审稿费

下一篇: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