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人民日报夜读励志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07 02:00

人民日报夜读励志文章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作者:李尚龙

内容简介:

本书是百万畅销书作家、中国优质新偶像李尚龙写给千万年轻人的成长激励之书。

全书41篇作者亲历、亲闻的故事,如同41个特写镜头,把生活的现实、功利、残酷拆开来给你看,为你提供全新的观察生活和审视自己的视角,告诉你年轻时没有安稳平淡的中间选项,你要么大汗淋漓地出众,活出耀眼且丰盛的自己,要么小心翼翼地出局,被迫面对人生的遗憾和后悔。

多篇火爆朋友圈的正能量好文《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忙起来多好,因为闲下来更累》《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人的一生》《弱者看平台,强者造平台》《别怕麻烦人,好的朋友都是麻烦出来的》等也都收录在本书当中。

作者简介:

李尚龙

百万畅销书作家、中国优质新偶像,青年导演、编剧,考虫网联合创始人。

曾荣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北京市冠军,全国季军。

从重点军校毅然退学,加入“新东方”,成为广受学生追捧的年轻派英语老师。

北影进修后,导演作品《断梦人》《回不去的流年》,在博纳影城上映。

继续前行,成立“龙影部落”工作室,联合创立考虫网。

在不断努力、拼搏的人生道路上,出版了百万畅销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获“当当2015年度影响力作家”“亚马逊中国2015年度新锐作家”“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文化大V”等称号。

精彩书评:

壹:

以前迷茫的时候曾看过李尚龙的第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当时受益良多。虽然现在已经心静,但出于对其的喜爱,还是会去读相关作品。本书是李尚龙出的第三本书,也是他号称要出的最后一本励志书,收录了41篇作者亲历、亲闻的故事,也包括曾选入《人民日报夜读》的《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人的一生》《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等几篇公众号文章。

对于书中的几个观点印象比较深刻:

其一是关于专注度。就像书中描绘的那样:“碎片化的阅读和断续的吸取信息,对大脑最大的摧残,就是让一个人集中能力越来越差。慢慢的,人只能去阅读几分钟以内的东西,不会去看长篇的故事,不会进行深度思考,人也就会越来越无法集中。”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专注度俨然成了稀缺产品。互联网将我们连通在了一起,但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支离破碎。在此环境下,我们需要做出必要的选择,要懂得进行过滤。“当信息开始变得爆炸,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全部阅读、照单全收,而是问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查阅需要的信息,看对自己有用的咨询。信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控制人的。人也一样,应该去控制注意力,而不是被焦点拴着,无目标的,到处行走。”

其二是关于独处。就像书中所言:“其实当人毕业后,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才发现白天没时间学习,晚上没力气改变,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平庸的生活状态。许多人被问到大学四年最后悔的事情,他们的回答都是没有好好学习。其实,大家并不是后悔大学四年没好好学习,而是后悔没有利用好那些寂寞的时光。”人终究是孤独的,只有学会独处的人,才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所以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诚如那句或所言:泡夜店、纹身、打洞这些事情看似很酷,其实这些事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愿意就能做得到。更酷的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读书,赚钱,健身,这种在常人看来很无趣且难以坚持的事。

其三是关于持续学习。“我们应该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状态,与时俱进,拆掉思维里的墙。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持续进步着,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眼界决定境界,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只有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避免落入惯性思维的陷阱。“有进步的习惯,有不满足的心,有探索未知的情怀,才能跳出传道人的井,看到更大的世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行动,正如《精进》中写到的那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其四是关于谦卑。只有内心强大的人、善于独处的人、谦卑的人,才更会被人注视,才能走得更远。这个世界上,反而是那些没干出什么成绩的人,特别在乎别人的评论和眼光,特别自以为是。他们只是拿着半桶水,晃荡许久罢了。“在这个世界上,要么抬头走路,要么低头奔跑,不要边走边看别人的眼光,不要依照别人喜好调整自己的步子,这样走着走着,准会顺拐,或者忘了出发的理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骄傲地走在街头,要知道谦卑的人身上都有一道光,这道光可能起初不那么亮,可一旦被人发现,便是七色的彩虹,便是万丈的光芒。而浮夸的人,虽自带光亮,可每一丝光亮,都刺着别人的眼睛,让人睁不开,也靠不近。”

最后,想用书中挺喜欢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经历得越多,越不爱表达;书读得越多,越明白自己无知;路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渺小。一个人,安静久了,书读多了,路走远了,内心强大了,自然,也就存在了。”

贰:

人,很难面对真实的自己,于是,“鸡汤”就变成了一个充满嘲讽意义的贬义词。

但,你真想就这样一直欺骗自己、一直伪装下去吗?

扪心自问,难道你真的不想变得更加优秀?难道你真的不想得到更多?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不要说什么“如果”,不要说什么“但是”,很多人都是这样搪塞自己。

当一些文字再次激发内心的渴望时,请不要用一句“鸡汤”来浇灭这种力量。

摧毁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

有一种精神叫尚龙精神

曾经,《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分毫不差地刺中我的痛点,于是,我不再伪装,不再表演,咬紧牙关,攥紧拳头,大声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勤奋者,我要打造更加优秀的自我。

接着,我毫不犹豫地地踏上了不甘平庸的追梦之旅。

~~~~~~~~~~~~~~~~~~~~~~~~~~~~~~~~~~~~

然而,生活从来不会因你的一腔热血而主动为你开路。

~~~~~~~~~~~~~~~~~~~~~~~~~~~~~~~~~~~~

觉醒后的我,反而会感受到更多的孤独和痛苦,面对种种压力,我想过妥协,想过放弃,想过再做回无忧无虑的自己,然而,我终究不能,不能再这样欺骗自己,

因为我已经受够了压抑梦想的痛苦!!!!!!!!

面对“出局”的压力,我绝不低头,意志坚定地写下两个大字:出众!

众里方能显出众,我要再次携手龙哥—《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喝自己的鸡汤,让别人说去吧!

听了那么多别人的故事,讲一下自己的吧。

曾经,评职称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就像全国所有的老师一样。

我逼着自己去追求各种各样的“证书”,即便我认为有些是在背离教育的本质。

就这样,汹涌的潮流裹挟着我,走到东,走到西,

仿佛有一种声音时不时地提醒我:这就是你的生活。

慢慢地,我也就相信了,我甚至还会扩大这种声音,生怕它影响不了我的内心。

那时,我也会用“鸡汤”一词来抨击各种励志的文章。

当有人揭穿励志偶像的神话,我感到无比的兴奋。

就这样度过了我几乎所有的热血岁月。

如果没有一个实在改不了的爱好,我肯定会就这样“幸福”下去。

这个爱好,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很难铲除,那就是——看书。

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是过不好这一生。我可能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看书的时候,内心总会时不时的跳动,像一头被关起来的动物一样。

不过,由于我监管到位,一直都还好~~~~~~~~~~~~~~~~~~~~~

如果没有看到这本书,我相信生活还会继续很长一段时间——《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不知道是生活开了我的玩笑,还是我开了生活的玩笑。

叁 :

花了一个早上,把李尚龙的《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看完,这本被作者定义为他本人“最后一本励志书”,却出乎我的初印象,原本以为是又是一本打着“奋斗”、“洒热血”的鸡汤文,却不料还是被作者的文字感动了。

在贴吧看到有人讽刺李尚龙从军校辍学的行为是逃兵之举,不免愕然——键盘侠果然处处都在!你没有过李的经历,又哪能揣测其退学加入新东方的本意呢?正如李尚龙在《退去吧,洪荒之力》中所说的:“随着时间推移,能被真理检验的,才是真相”。对于一个人,一件事,或褒或贬,或捧或弃,都不是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事物是有多面性的,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千千万万中的一个侧面。对于陌生的人或事,我们要么远观,持怀疑辩证的态度,不围观,不谩骂;要么理解,从多个角度全面切入,去分析,去体会。这也是李尚龙的观点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对于名人,最好的做法就是“离他的作品近一点,离他的私生活远一点”。

这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有关友情,有关爱情,皆是由李尚龙本人的亲身经历或者身旁人的故事构成,读来没有距离感,很是亲切。也是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一路上的艰辛与成就,虽说励志,但凡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些艰辛与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也就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也只是作者用来写文章的谈资了。真正对个人有用的,是这些艰辛或成就所给当事者留下的一些磨炼与体会,是一辈子的财富。

而我感触最深的文章,则是第四部分中《好朋友,都是麻烦出来的》这篇文章。这些年来,身边的好朋友并不多,大多数是泛泛之交,难以走进彼此的心灵。看完此篇文,确实深有同感。平日里最要好的朋友,都是常常有交集的,不是你麻烦我,就是我麻烦你,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我欠你的人情,终究总会记得还。也就是在这彼此麻烦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感情会深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而平日里怕麻烦了对方而不敢轻易打扰的朋友,也自然就只停留在表面的交往了。彼此之间过于敬畏,也就别怪别人对你过于冷淡了。切记:不麻烦彼此,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自然就丢掉了最好的感情。想到曾经要好的朋友,因为升学,不在彼此身边而变得日益生疏的朋友,终究因为没有交集而形同陌路,未免不痛心疾首。再好的友情如果不用心经营,最终也会因种种原因而成过往烟云,不要因为一时的懒怠而让自己后悔,多去“麻烦”别人,别人才会好意思来“麻烦”你。请相信,在这里,“麻烦”是个褒义词。

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有感慨,如果能像作者那样做,或许自己会变得比现在更好。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没什么,先干了这碗鸡汤再说吧,然后,赶紧出众,不然,就该出局了!

肆: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杯香茗。我对茶不敏感,但是我很喜欢看书。我看的书很多,也很杂,我一直遵循着开卷有益的原则,看着各式各样的书,而像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这样的励志书籍看得最多。

也许有些奇怪,像我这种一大把年纪的人,还偏偏看一些励志书籍。励志类书籍主要的受众还是年轻人。在现阶段,九零后都只能勉强算是年轻人了,像我这种早期八零后,二十世纪就已经成年的人,早就是大叔般的存在了。但是我认为,大叔也是可以有梦想的。就算我的梦想真的无法实现,也没有理由阻止我去看这类励志类的书籍的。这种书读起来是很带劲的,这是我最爱读此类书的原因。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更是带劲。从书中我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冲劲,非常热爱学习,非常珍惜时间,必定会成功的年轻人。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我是敬佩的。哪怕他现在还没有太大的成就,但终有一天他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一本书,更会因为一本书而喜欢一个人。看完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我觉得这个作者还是蛮讨喜的。

活了三十多年,跌跌撞撞的过来了。有人说你也算是见识过起起伏伏了。我说,您可高看了我,伏我见过,起我还没有任何的感受。不过对于生活的理解,还是多少有些的。作者尚龙是个年轻人,至少是个比我年轻的人。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中提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几乎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就算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也可以找到一些与自己某些特质相同的例子。尽管作者说的也未必全对,但是他的认识还是相当主流,相当有借鉴意义的。作者在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中讲述了很多有用的道理,反正我是深受启发。虽然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志可以励,但是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好余生,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共计三百余页,二十多万字,摸起来就觉得相当厚实。耐读的文字极为吸引人,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不忍释手,一口气读完。在励志类书籍里,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这些看书人也要且行且珍惜吧。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夜读励志文章_适合夜读的励志文章

  夜晚将至之时,您是不是也跟我一样会读一些 励志 文章 呢?那么夜读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夜读励志文章篇1:人生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六七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突然有那么一刻说起每个人今后的梦想和打算,原以为年轻人一定充满了憧憬和浪漫,有着天空一样辽远的想法,谁知道,几个年轻人老成、世故,无比的冷静和现实。一脸无辜的样子,满腹牢骚:梦想是个什么鬼?折合成人民币能买几斤豆腐?小时候有过梦想,可惜被父母活生生地掐死在摇篮中,按照他们规划的未来活成了现在的样子,哦,到了这儿,你们又开始问我梦想。梦想就是一茬冬麦,割了就永不再来……

  可是年轻人,年轻时候没有梦想,就好比童年时候没有童话一样,你们会后悔的!梦想不是给家长做的样子、分配的指标,是灿烂你生命的一抹色彩,过去了就永不再来!

  我的女儿不像他们。她穿着她妈妈的高跟鞋,妖娆地走在我跟前,异常憧憬地说出她的梦想:爸爸,我长大了喝酒呀。多好的梦想,长大喝酒呀。在女儿的世界里,只有高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喝酒,只要喝酒,就会歌唱,一群人唱一首歌,无边无际地畅想远方,无拘无束。一切的生活都变得简单和快乐,这是多么美好的梦想。

  我有时候庆幸,女儿生在牧民家里,她的成长记忆里,都是一群喝点酒就可以快乐的人,唱起歌来不管技巧和表现的人,而不像在一些心事很重的人群里,喝酒是带着心思、揣度和装相来的,喝得矜持、喝得泾渭分明、喝得云山雾罩、喝得暗潮云涌。

  我小的时候,已穷到无家可归,按照他们的逻辑,谈梦想就是一个笑话。其实,上天造就人类的时候,就把梦想的程序编进了生命。每天睁开眼看见明媚的阳光就阻止不了梦想的生根发芽,那是一种酷炫的感觉。最主要的是你相信它会实现,活在希望和期盼中的日子会凭空感到明媚。

  最初,我梦想能穿上军装,为了这个梦想,我坚持训练,学会干练果断,学会勇敢和坚持,即使后来与军人毫无搭界,但是那段准备的日子它成为我最闪亮的时光;再后来,我梦想有一天能像三毛一样自由翱翔,天马行空,虽然渐渐明白这是一种幻想,但也正是这个梦想,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它让我坚信:活着就是为了遇见美好。

  我梦想过有一天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暗淡,我梦想如三毛一样游走在天涯海角,我梦想过至少有一个人一定等我在懂我的路上,我也梦想过亲人不老、我一直年轻……后来我知道,这些都是年轻拥有的资本,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些许期盼。

  如今,即使已经不惑,我还时常告诫自己仍然年轻,要随时葆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我告诉自己一定缓慢下来,一定带着亲人走一段旅程,不为看海,不为登山,只为在路上有你相伴。多少年,我们为了生活和所谓的面子,挣命在各种漩涡和目光里,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我们走得太快,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奔命在终点,却不记得人生的一路风景,想想这是多么悲哀和不值。

  我有一位远房的表姐,十八岁就出嫁在大漠深处,三十八岁的时候已经是年轻的姥姥。那年腿疼,我带她来城里看病,她羡慕我38岁的剩女同事怎么可以依然有少女一样的娇媚。表姐感慨,这才是女人应有的一生,不像她18岁就结束了青春。梦停在了哪里,哪里就结束了青春。这话现在让我想起来也会为表姐心疼。青春没有梦想,就已经苍老。

  我儿子初三的时候,看着他那瘦骨嶙峋的分数,加之周围已经定性的评价,他一度也觉得自己这一生也就那个样子了,整天萎靡不振,一副老气横秋。我给他讲我初三比他还暗淡的生活,我告诉他,你很优秀,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我带他去北京,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看其他人如何优雅地生活;我也带他去北大,看那些如他一样的体育生如何生龙活虎、阳光灿烂。那个暑假回来,明显看出他的变化,他一点点从自卑中走出来,一点点有了憧憬——是梦想让他重新渐渐阳光。我知道,他的将来也许很平凡,但是有梦想陪伴的年轻会成为他最美好的经历。

  梦想不是让一个人瞬间伟大,而是让一个人拥有希望和色彩。梦想不一定能成就你的人生,但一定能丰富你的人生,这就是梦想的魅力所在!

  你那么年轻,为什么要将坐拥的幸福拱 手相 送给岁月和时光?
  夜读励志文章篇2:不要在该拼搏的年纪谈淡泊
  不是大富大贵,不要谈淡泊名利;不是交友广阔,不要说世上难有知心人。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才是踏实人的作风。

  本来,贾宝玉也是个蛮让人羡慕的少年。不爱读书,他可以大闹学堂;家里女孩子多,他可以纵情谈恋爱。混世魔王,多情公子,用在一个十几岁的叛逆青年身上,也是戏谑大于贬义。可是问题就在于:贾宝玉贪玩之余,还要谈修行。

  他喜欢看庄子是出了名的,为此还写过一首偈语和一首词,其中就有“无可云证,是立足证”、“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等句。真是彻悟。甚至在该负起家庭责任的时候,贾宝玉却跑去出家,丢下了生他养他、等着他维持的大家庭。贾宝玉、乃至整个《红楼梦》的悲剧都在这里。

  修行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的事。在某个年龄打开方式错误,只能导致人生的悲剧。

  今时今日,我们通过朋友圈懂得了很多人生真理。

  明明还没有看过世界,我们就已经懂得“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还没有享受过车马衣裘的生活,就已经在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明明没有多少朋友,还在死撑着说“孤独是我人生的底色”;

  在该奋斗的年纪谈淡泊,在该呼朋唤友的时候谈孤独,在该挣钱的时候鼓吹精神至上,相当于在该喝中药的时候还在喝鸡汤,只能虚不受补。

  很多人谈修行,只是在麻醉自己,为懒惰地逃避世界找个理由。

  同样是《红楼梦》里面,其实就有个很好的表率。这个人就是贾宝玉的老爹——贾政。一个庸碌之徒,很多人讨厌他。七十八回的时候,小说透露了贾政起初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也就是说,在贾宝玉的年纪,贾政没准比他儿子还疯。但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在贾家子侄普遍如此放浪的时候,他“少不得归以正路”,受了主事之衔,更是一路升为员外郎。贾家之败,本来无可阻挡,但他至少延迟了这个悲剧的到来。

  他打宝玉,有错吗?读者虽然觉得心疼,但也没说打得不对。该教儿子的时候不教,结果会怎样?贾宝玉就会变成贾环,更加不堪。游览大观园,见到农家样式的稻花村,贾政不禁说“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他也有淡薄归隐的心,可是对家庭的责任未完、宝玉还不能挑大梁,他也不能随便撂挑子。不着边际的话,谁都可以说。但勇于承担起当下的生活,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在恋爱的年纪谈场轰轰烈烈的爱,在奋斗的年纪拼他个昏天黑地,在该歇息的时候休养生息,方才不负美好的韶光。
  夜读励志文章篇3:还年轻,不能就这样吧
  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那年你18岁,手里拿着一纸录取 通知书 ,忐忑却又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远方那座从未谋面的大城市。

  你哥们矫情地对你说,我们还有大把时间,想要什么就拼命去追吧,人活着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还能干点什么?

  一晃几年就这么过去了,最初的青涩很快褪去,曾经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让自己头破血流,就像歌里唱的,

  易碎的骄傲撒落一地,你觉得自己算是跨过了山和大海,也穿过了人山人海。

  这些年,你不再把“再不疯狂就老了”当成口头禅了,你觉得心累,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瞎跑了,找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老老实实买房、相亲、结婚、生子。

  可是一次朋友聚会,偶然间听闻当年的谁谁谁还在闯荡创业或漂泊打拼,不由得羡慕他们怎么还能那么有冲劲,而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有时你安慰自己,毕竟人各有志。

  可总还是有几个晚上你会彻夜难眠——不甘心,但又不知怎么挣脱。

  才二三十岁,不少人就觉得人生似乎已经可以一眼望到尽头,这辈子难道就真的只能这样了?

  现在不光是80后,就连90后都开始动不动说自己老了。

  于是年龄成了这代年轻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过了25就开始对年龄躲躲闪闪,要到了30就更是讳莫如深,所有人都恨不得年年都是18岁。

  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年龄背后已经被社会固化下来的一整套“规定动作”——人生阶梯上的每一步都被贴上了最后期限,我们就像拿着相同的剧本演戏,差别不过是谁演得更逼真而已。

  可谁也不敢扔了剧本,随着年龄渐长,连一点点改变台词的冲动都成了一种羞耻,随时都有被身边的人讥为不成熟的风险。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些年青春怀旧的电影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火,但去影院怀旧的主力却是还未老去的80后、90后。

  罗曼·罗兰有过这样的观察,他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其实,我倒觉得现实远非他所描述的如此消极,但作家往往擅长以言语的机锋,给世人以当头棒喝。

  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上就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光是写下这句话我都觉得可笑。

  睿智如孔丘,到了四十才不惑,到了五十才知天命,身处现代的年轻人何苦早早就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期?

  年轻,不成熟并不是一种罪过,而是不急于给自己定型,是还能尝试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现实中我们太希望自己能“快速成型”,可年轻人轻易地放弃对其他可能性的好奇,无异于杀鸡取卵。

  或许很多人也曾用力思考过所谓的“捷径”是否真的是捷径,可结果也没得出个所以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想得太多,而经历的太少吧。

  套用句滥俗的说法,年轻本身无关年龄,而只关乎心态本身。抛开眼前这点鸡毛蒜皮,放到整个一生的尺度上来看,今天的稳定未必真是稳定,而今天的冒险也未必真是冒险,结局都是要走出一段路再回望的时候才看得清。

上一篇:中小学学校管理期刊官网

下一篇:人民交通杂志社邀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