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2023-12-08 21:17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主编

  作家金波
  王金波(1935.7-)笔名金波。北京人,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社会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文学创作情况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58年)创作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谱曲后,向全国推广传唱,并收入音乐教材。截止到目前为止,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我和你之间》、《红蜻蜓》、《林中月夜》、《带雨的花》、《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实没有风吹过》、《其实我是一条鱼》、《阳光没有声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波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金波作品精选》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入初一人教版语文教材29课。
  获奖情况
  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第一届《春的消息》(组诗)、第二届《在我和你之间》(诗集)、第三届《林中月夜》(诗集)、第五届《我们去看海》(诗集)、第六届《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 共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获奖作品分别是《苹果小人的奇遇》(童话)、《你我手拉手》(歌曲)、《我们去看海》(诗集)、《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 彩虹鸟》(动画创作)《童谣童画》(主编)。 三次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树叶童话》(童话,1994)、《白城堡》(童话,2000)、《感谢往事》(散文,2002)。 两次荣获冰心图书奖。获奖作品:《红树林童话》(1994)、《金波诗词歌曲集》(1994)。 两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春的消息》(组诗)、《雨人》(童话)。 六次荣获北京市文联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我的家在中国——北京》(1985)、《儿童村》(1990)、《我们的七月》(1991)、《献给母亲的花环》(1999)《亲情四首》(2004)以及荣誉奖《乌丢丢的奇遇》(2004)等。 获国家级奖项的歌词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1959)、《在老师身边》(1963)、《啊,樱花》(1978)、《海鸥》(1980)、《小鸟 小鸟》(1983)等 1992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1992年,荣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 其作品《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还被选入初一上册语文课本,<<背课文>>被选入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用目光倾听》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3.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金波
  简介
  王金波(1974.2-)男,陕西凤翔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研究方向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研究方向博士学位。1999年8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师,曾讲授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中级口译、英语高级口译、英汉翻译、英语精读、英语泛读等课程,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2000年起任讲师,2007年起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典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词典学。
  论文
  1“乔利《红楼梦》英译本的底本考证”,《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 2“《红楼梦》德文译本底本再探——兼与王薇商榷”,《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2期(CSSCI) 3“口译的特点与口译教材:问题与前景”,《外语界》2006年第5期 (CSSCI) 4“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翻译教学的个案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论‘赵氏孤儿’题材剧里的人物命名——兼谈戏剧编译时对人名问题的处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6“译名问题初探”,《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第81-84页(外语类核心) 7“论《红楼梦》地名人名双关语的翻译”,《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外语类核心) 8“谈国内翻译研究中的译名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CSSCI) 9“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第4期 (外语类核心) 10“变通调整 照应全局——对第十二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的几点补充意见”,《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1“汉语新词语英译初探”,《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编著
  1主编,《渥太华——里多运河上的一片枫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参编,《翻译36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译文
  汉译英,我读何海霞(贾平凹原著),《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英译汉,多篇短文,《科技英语学习》2005年—2006年。
  主要荣誉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 2007年全国第二届“优萌杯”翻译竞赛一等奖(最高奖) 2004年全国首届CASIO杯翻译竞赛优秀奖 2001年全国第十三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优秀奖
  科研项目
  1“弗朗茨·库恩《红楼梦》德文译本研究”(2万元),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08年—2010年,主持,在研。 2 “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学研究”(1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8年1月—12月,主持,在研。 3 “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与跨文化方法”(2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研究项目,2002年—2004年,独自承担,顺利结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的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于1993年底创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外国语类重要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以外语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服务对象为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的外语爱好者。

王军的研究成果

1.“美国宗教世俗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哲学战线》,1992年第1期2.“谈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4期3.“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浅议”,《外国语言研究》,1998年4.“Privacy.体距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5.“障碍性模糊语与非语言语义定位”,《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6.“试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评价”,《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7.“语法与词汇关系新探”,《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第3期8.“和谐与冲突─试论非语言暗示对词义的修饰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9.“Nonverbal-‘非语言’抑或‘非言语’”,《外语教学》,1999年4期10.“论在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设非言语交际课程的必要性”,《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增刊11.“‘电话恐惧症’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12.“英美文化学习与素质教育”,《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13.“联想回指现象琐议”,《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4.“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外语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04年第二期全文转载)15.“论间接回指释义的基础”,《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16.“论关联强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主导作用”,《现代外语》2004年第3期17.“论常规关系在间接回指中的作用”,2004年上外《外语与文化》,吴友富主编18.“论汉语N+N结构中中心词的移位”,2005年上外《外语与文化》,吴友富主编19.“汉英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0.“‘框棂关系’对间接回指研究的启示”,《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21.“论语言语境对回指的限定作用”,《外语学刊》2005年第5期22.“论汉语N+N结构中中心词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23.“论篇章距离对回指先行语可及性的影响”,《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24.“主题性:整体回指关系体现出的一种篇章属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期25. “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26.“N1+N2结构中的意念焦点”,《外语教学》2008年第2期27.“英汉复合名词的非语义特征及相关认知阐释”,《外国语》2008年第2期28.“论回指词语之概念重现”,《外语学刊》2008年第3期29. “英语指称词语与数量象似性原则”《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30. “对英汉语N+N结构的认知诠释”,《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论文集)束定芳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31.“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的新思路”,《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32. “论代词的间接回指功能”,《东吴外语论丛》(论文集),200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33.“模糊回指及其语用功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34.“认知视角下转喻的修辞功能再考”,《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5. “再论转喻的修辞功能”,《外语教学》,2011年第3期36. “隐喻映射问题再考”,《外国语》,2011年第4期37. “如何精确理解‘整体—部分”的优势顺序——兼论陆丙甫先生的分析方法,《外国语》,2012年第1期38. “从演化指称看同指关系”,《外语学刊》,2012年第1期 39. “英汉有定与无定的图式特征”,《外语教学》,2013(1)40. “程式语与韵律”,《语言教育》,2013(1)41. “英语附着偏好影响性因素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第5期42. “国外传统韵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思考”,《外国语》,2013年第6期43. “关于纹理隐喻理解的一项神经科学发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244. “错拼词及其基于能指所指关系的解读理据”,《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45. “认知语用视域下的概述回指分析”,《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246.“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外语学刊》,2014年第6期

上一篇:课堂内外杂志社主管部门

下一篇: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