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市场期刊影响因子
质量与市场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是美国SCI创始人加菲尔德(E. Garfield)率先提出并且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 各国学者围绕着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正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影响因子究竟能否用来评价科学研究活动[1~5]? 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究竟有无直接的关系[6]? 影响因子究竟能否说明期刊的学术质量[7,8]?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说明: (1) 影响因子是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 (2) 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3) 是否能用影响因子评价论文质量应取决于评价目的。1讨论的前提1.1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规模统计样本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解释一般性的现象,符合大多数事实。对于与定量研究结论相悖的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必须通过定性分析加以调整或解释,切不能用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否定能够解释一般性现象的定量研究结论。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正是一般性的问题。1.2同类相比原则 在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应该遵循同类相比这一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各数据库在选择来源期刊时很难做到学科结构的合理性。据统计,美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报道的近5000种期刊中,医学期刊就占33.71%。来源期刊明显居多的学科,影响因子必然比来源期刊少的学科要高。从1997年JCR所列的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来看,医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是37.796,而数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仅为2.467。研究还表明,各学科在科研规模、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总体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同类相比是定量研究中必须恪守的原则。这也是本文分析的前提。2关于影响因子2.1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期刊影响因子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在这里,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论文量是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载文量。时间的跨度取决于引文的高峰期。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在三个基本要素中,被引频次是一个可变量。当论文量不变,引文时间已定时,影响因子的高低取决于被引频次的多少。期刊的影响因子用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揭示了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它使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变得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度。这就是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之所在[9]。2.2引文关系: 影响因子的基础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也是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向社会传播,最终转化为社会的科学财富的起始点。然而,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孤立进行的,科学的研究必然是在继承、借鉴和积累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的。牛顿那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名言就是对科学活动中继承关系的深刻揭示。科学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以论文正文的阐述来表现,而对前人学术思想的继承、借鉴抑或批判通常以文后参考文献来表现。这种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即为引文关系。可见,引文关系是科学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它由科学论文的相互引证而形成一种任何科学家个人都无法左右的学术关系。期刊影响因子正是建立在这种客观的学术关系基础之上。与其他指标(流通量指标、文摘量指标、载文量指标、复制量指标等)相比,影响因子是一种最直接体现引文关系的期刊评价指标。2.3影响因子与期刊质量的关系影响因子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有无直接的关系?对此,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影响因子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usefulness)或者显示度(visibility)的指标。本文认为,影响因子不仅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在某一学科中,影响因子大的期刊,不仅是该学科研究人员经常翻阅的期刊(体现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而且,也是人们在论文投稿时经常考虑的重要期刊。因此,这些期刊十分丰富的稿源和更加严格的审稿制度(对论文质量的同行评议)为其刊登高水平的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10]。在这里,影响因子和论文质量(指期刊论文平均质量水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可见,影响因子所体现的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是以期刊内容,亦即论文质量为基础的。没有高质量的论文,何来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我们认为,期刊的有用性、显示度和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3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在肯定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重要指标的前提下,我们来讨论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期刊的学术水平可以由多方面因素构成, 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办刊的宗旨和方针; 二是论文的学术质量。这里, 我们着重分析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众所周知, 期刊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科学论文的一种载体。科学论文的质量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在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中,对科学论文质量的评估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对科学论文质量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同行评议,二是引文数量。同行评议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论文发表前的审稿过程中。在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中,通常经过初审、评审和和终审三个阶段。初审主要由责任编辑对来稿作出初步评价并选定审稿人。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评审的过程也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审稿人要就稿件的学术水平给出评判,对内容提出取舍建议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最终由责任编委决定稿件是否可以接受发表。初审、评审和终审的共同责任是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主要是从论文的科学意义和结果的可信性两方面加以考察,对稿件的质量作出评价并决定取舍。可见,编审稿的过程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是论文质量评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同行评议,要在众多的来稿中根据办刊的宗旨和方针筛选出优秀者,甚至需要时,还要把握热点问题主动向知名科学家约稿。同行评议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审稿人的水平与期刊论文的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引文量是计算影响因子的基础,也是目前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对论文质量进行后期评估的方式。就某篇论文而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受人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高引频论文常常表现为该论文研究的内容是某一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甚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一种期刊的被引量是该期刊论文被引量的总和。影响因子是表征期刊近两年论文平均被引率的指标。影响因子越大,则期刊论文平均被引率就越高。如果期刊编辑部能在前期同行评议阶段评审出高质量的论文(包括对学术问题持不同观点的论文等),引起广泛注意,那么,该刊自然会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可见,同行评议和论文被引数量都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水平的同行评议是论文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论文是期刊高被引频次的基础,高被引频次又是计算影响因子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 >>了解更多点击
什么是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什么是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
您好,希望能帮助到您,有需要可以通过头像找到我
一、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
1.学术期刊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是以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特色为根本,以社会信誉度与读者认可度为标志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效果,它与学术期刊的质量、特色以及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密切相关。
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学术期刊影响力之间关系密切。学术期刊的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能否产生影响力的基础和动力源,决定着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有无及其大小。一份学术期刊的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愈高,愈易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愈易被更多的专家、学者阅读、接受,其影响力就可能愈大,反之,一份学术期刊的质量较低,无人问津,就很难或者根本无法产生影响力。所谓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是由该期刊刊发的学术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价值决定的;学术期刊的质量是内在的东西,而学术期刊影响力则是其外在的显现,是其客观效果。
学术期刊的特色也与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关系密切。学术期刊不仅应刊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应彰显其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的独有的学术特色;有无学术特色及特色鲜明与否,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大小。大量事实表明,一份有学术特色、内容与众不同的学术期刊,愈容易受到读者青睐,愈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力,相反,一份学术期刊如无内容上的重点或有重点不能持续开展研究,各学科、专业研究平分秋色,面面俱到,就很难产生学术影响力。
学术期刊影响力不仅以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特色为立命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也以其学风、文风的端正、严谨所塑造的品牌为保证。一份学术期刊只有坚持学术创新、求真求实、严谨治学、严格审稿把关、精细编校,保持学术高品位,文字表述生动、准确、流畅,就会在读者中、在社会上形成良好形象,从而为读者所信任、接受。反之,如果一份期刊不讲质量,不守学术道德规范,不严格把关,发表关系稿、人情稿,甚至刊发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的文章,文字表述粗疏、漏洞百出,就难以被读者、社会所认可,产生影响力,会被大家所唾弃。
学术期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学术期刊的社会信誉度与读者的认可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学术期刊影响力应当也有必要接受读者、市场的检验,以专家、学者等读者受众欢迎不欢迎,以及学术评价机构、同行专家是否认可作为其是否具有学术影响力及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根本,是第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而其社会影响力和读者认可度则是学术影响力的派生物,是由学术影响力决定的。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决定着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学术影响力大则社会影响力就容易大,学术影响力小则很难具有社会影响力。
2.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学术界尚未见人专门研究。但有关观点可以从对核心期刊以及各种学术期刊质量或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标准的研究中见出。对此,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学者从学术期刊评价标准的角度将其概括为两大体系,即多指标体系与单指标体系。多指标体系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为代表,称为北系;单指标体系以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为代表,称为南系。北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评价体系认为,构成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要素有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基金论文率、web下载量等9项。南大系统采用被引指数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影响力,该系统采用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半衰期、影响广度4项进行测评,从中可以见出南系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力构成要素认定。
我们认为,构成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要素起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包括两项:一是学术创新水平。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的被引率、影响广度、转摘率、获奖率以及高影响力论文率等客观数据上。二是特色化办刊的效果。学术期刊无论是专业性或是综合性的,都存在一个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或相关多学科专业领域内形成本刊内容特色,以致成为有关学科研究人员研究某一问题必读的文献,即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品牌栏目、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这是决定一份学术期刊是否具有影响力以及影响力之大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二是学术期刊的社会实践影响力,主要体现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的观点、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或提出的意见、建议被政府采纳或作为决策参考等。其三是学术期刊的社会信誉度与读者认可度:社会信誉度包括期刊获奖数量及等次,选收核心期刊及国内外重要数据库的情况,以及有关媒体机构与同行专家的评价等;读者认可度包括期刊印刷版的国内外发行量、中国知网等电子媒介国际国内传播情况,以及网上访问量等。
二、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
对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包括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优尤其是对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遴选等)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观点分歧较大,如有学者就对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以量化评价为
主的期刊评价方法颇有质疑甚至持尖锐的批评态度。我认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最关键的是在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的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1.对几种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
总结、梳理近年来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有关研究,有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再讨论:
第一,认为要有效构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应引进学术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两个主要指标。论者认为:学术辐射力“可以通过总被引频次(从期刊创刊至今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即年指标(某种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与当年发表论文总数之比)和基金产文率(该指标为期刊中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与论文总数之比)等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而市场占有率表征学术期刊对用户的作用,是体现学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市场有效容量表示;市场有效容量“等于某刊实际发行量与本学科领域同类期刊当年发行总量的比值”。读罢该文,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讨论。首先,从大的评价体系着眼,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仅仅局限在学术辐射力与市场占有率两项有失偏颇。根据多年编辑学术期刊的体会,我们认为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除上述两项指标外,起码还应包括社会实践影响力以及学术期刊的社会信誉度等等方面。其次,仔细分析论者的上述观点,其有关学术期刊学术幅射力和市场占有率两项指标的内涵亦存在不妥之处。一是学术辐射力仅局限在被引频次、即引指数、基金产文率3项,显然不够全面且不尽科学合理。其不全面之处在于缺漏了公认的影响因子、论文转摘率、获奖率及高影响力论文率等表征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其不合理、不科学之处在于:(1)以被引频次作为学术评估的重要指标,历来受到期刊界以及学界质疑,其问题在:被引频次的高低一方面受到学科(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术期刊刊期和容量大小(由季刊、双月刊、月刊等的不同所引起的刊物发文总篇数、如一期刊发10篇论文与一期刊发四五十篇论文不同)等的影响,评价的结果难以公正公平、合理。(2)即引指数虽然能够反映期刊论文被用户利用的速度或时差,表征期刊学术论文扩散的速度,但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来说,这一指标并不是决定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指标;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继承性等特点的影响,真正有价值、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其对某一学科的建设、某一领域的研究价值及作用并不一定都能很快显现出来,相反真正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作其大多数都能在长时段内保持学术影响力,被人参阅、引用、借鉴,因此,没有必要舍弃影响因子、摘转率等指标而把学术期刊论文扩散、利用时速作为判定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3)基金产文率对自然科学来说,的确是判定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似应作具体分析,因为是否为基金产出论文并不与论文价值大小、水平高低划等号: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是,虽然论文是基金项目产出的成果,但水平一般,而一篇经作者多年研究、磨炼写成的水平很高的论文,却可能不是基金项目成果。因此,上述三项指标并不完全是决定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二是以市场占有率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应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但是从其具体内涵看,缺漏和局限性明显。事实上,决定一份学术期刊在读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除了其用户、发行量等市场占有情况外,还应看其是否受到同行专家(包括学科专家、期刊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性评价,以及被国内外核心期刊、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政府及行业机构组织的期刊评优中的获奖情况等,作多方面的考察、评估。另外,“市场有效容量”仅以发行量多寡作依据,未包括中国知网等网上传播情况以及读者点击率、下载率等访问量也显得过时。
第二,认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应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提出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应具备三点:一是读者群和发行量大;二是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三是刊载的论文被引率高。由于该文主要是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作分析的,故并未对一般(或普遍)意义上的评价指标作深入具体分析,如讲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只提到国际权威机构而未涉及国内核心期刊或相关来源数据库。作为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文所提出的三项标准虽能抓住重点,击中要害,但却缺乏全面、系统及应有的概括高度,缺项漏项较多,如对能体现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只以点代面,仅提到被引率,而对论文转摘率、获奖率、基金产文率、高影响力论文率以及学术特色化的程度等均未涉及。另外,对学术期刊的社会实践影响力也未涉及,因此,需要作大的补充、完善。
三是认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被引用情况,具体指数可采用南大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四组指数,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二是被采纳(或采用)及其实践效果情况,具体指标内容或数据采集处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提出以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实践影响力作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可以说是抓住了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关键指标,但所提出的具体内容或尚缺乏全面,或模糊笼统,值得再研究并补充。
2.对建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我们认为,构成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应是科学、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应包括三个大项:
(1)学术影响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创新水平,这是决定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基础,也是根本。学术期刊影响力来源于其学术水平,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创新观点、新颖资料、深刻而充分的论证,等等。一份学术期刊刊发的学术论文如无学术创新价值和一定的学术水平,其学术影响力就无从谈起。所谓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如作客观评价应主要体现在其刊载的论文的转摘率、被引率(包括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当年即引指数)、获奖率,以及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及比率。在以往对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中,对高水平、高影响力论文一项未予应有的重视,我们认为这是很大的失误。其实真正能够决定一份期刊学术水平或学术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应是其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的状况。关于高影响力论文的标准,参考新闻出版总署《社科期刊质量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8"。我们以为除所发的论文是否被省级以上党委、政府采纳作为决策的参考外,主要是指被公认的重要文摘刊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3家以上文摘刊物同时转摘,或获省部级以上高层次奖励,或访问量、被引频次排名位居同学科专业前列等。
二是学术特色。这也是决定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学术期刊内容上的特色以及装帧
设计和印制等形式上的特色。一个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期刊,不仅应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内容上有价值,而且应当在栏目的策划设置、学术个性特色的鲜明及编校质量的讲究,封面、版式以及印制的精良等方面综合性地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和高水平。如《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哲》、《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名刊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它们长期形成的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鲜明的学术特色;而作为一所普通高校主办的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之所以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是与该刊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特色造成的学术影响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某些规模不大的地方院校如湖南理工学院学报《云梦学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殷都学刊》、《孝感学院学报》等之所以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重要原因是它们分别在当代学术史研究、甲骨学、古文字学研究以及孝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的鲜明的内容特色。
(2)社会实践影响力。积极参与研究、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是新时期以来国家赋予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任务,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由此,评价一份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应当特别看其在研究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上的贡献与价值。大量事实表明,凡是重视研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其观点、结论被政府用作决策参考的论文及其载文期刊,都会引起社会反响,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如改革开放之初,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发动我国思想解放运动,乃至开启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再如,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刘国光、胡鞍钢等人的许多研究成果,虽被引率不能排名本学科前列,但其建议被政府采纳,用作决策参考,其社会实践影响力十分广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多年来在坚持以学术为本的前提下,十分重视从各学科角度研究、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现实理论问题,如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兰州军区的课题成果《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论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等,或直接服务国防建设,或为从根本上解决西安水源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或为陕西省、西安市对外宣传提供了权威的结论,被省、市政府采纳并组织专门工作机构予以落实,在学术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该刊也因致力于“历史地理学”学科的研究,被《光明日报》等发文给予高度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与其坚持以古鉴今、为世所用的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实践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3)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这也是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十分重要的指标。其内容具体包括学术期刊获省级以上政府出版奖、期刊奖的获奖情况,期刊被有关学术评价研究机构或图书情报机构的认可程度(如人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家或者省市名刊建设工程、收入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数据库及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等),国内外有关媒体、学术机构或同行专家、学者个人评价情况(主要是报刊肯定性评介文章及专家的贺辞、贺信及其他评论文字),以及期刊在国内外的传播(如中国知网的海内外传播情况,网上阅读、下载等访问量)、发行效益情况等。
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中应正确
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
要科学、准确地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有如下几个关系需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
1.学术论文影响力与学术期刊影响力
学术论文影响力与学术期刊影响力两者的关系密切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学术期刊影响力是一份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学术特色和社会效果的综合性体现,其评价的对象是某一份学术期刊,其影响力与编辑主体的水平与工作努力的程度密切相关。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项目如上文所论不仅包括期刊学术内容的创新价值等内在质量,而且涉及期刊的外在质量以及社会信誉度与读者认可度等方方面面。而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对象则是某一篇具体的论文,其评价的项目主要是学术内容即学术创新性、科学性及其对学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价值。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体现的是作者的学术创新水平和文章的研究深度,与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有关,但两者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并不具有正相关性。一般说来,一份期刊发表的具有较高水平及较大影响力的论文数量愈多,该刊的学术水平也就愈高,影响力也愈大;反过来,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大多都有较高水平,因而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力。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在影响力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每篇论文都有较高水平或较大影响力,更不能说发表在影响力不大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水平不高,不会产生学术影响力。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科研机构普遍实行以期刊等级评价学术论文水平,认为凡是在所谓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都是高水平,都可获得单位的奖励,在评职、考核、聘任时得到认可,而在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往往不被认可,即是混淆了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及影响力与学术论文水平及影响力二者间的不同造成的误区。这种认识及评价制度值得研究和改进。
2.影响因子(或被引率)与学术期刊影响力
决定某一事物性质的往往有多种因素。影响因子(或被引率)的确是可以相对比较客观地决定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正如上文已讲到的,如果主要以影响因子高低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大小,可能因期刊所涉学科专业的不同,期刊性质、类型的差异,出现很大偏差。如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专业、现实问题研究与古代问题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等研究对象的差异以及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等期刊性质类型的不同,形成评价中缺少可比性,从而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公。一般说来,从学科专业看,社会科学的被引率、影响因子比之人文学科要高;从研究对象看,现实问题、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被引率、影响因子比之古代问题、应用开发问题研究要高;而从期刊的性质类型看,专业性期刊的被引率、影响因子比之综合性期刊要高。学术期刊影响力本身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十分复杂的现象,因此,对其评价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应特别注意避免方法的简单化和指标的单一化。
3.核心期刊与学术期刊影响力
核心期刊的概念来自国外,布拉德福认为,对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主题来说,大量的该学科或主题的研究论文分布在少数期刊中,而其他少数的该学科或主题的论文却分布在大量的期刊上;他以慧星的结构比喻核心期刊,将那些刊载大量某一学科或主题论文的少数期刊比喻为慧核部分,从而提出期刊中存在着一个核心区。布氏最初关于核心区的概念
只涉及论文的分布状况,并未涉及对期刊的评价。加菲尔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核心期刊的遴选,由此核心期刊具有了评价期刊的功能。我国学术期刊评估体系的建立始自对核心期刊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内部出版。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出版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制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库(实质为核心期刊)。对于研究遴选核心期刊的目的或指导思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的表述是“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表述则是:“人选期刊是社会科学领域内各个学科中水平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规范,且能体现各学科最新水平的重要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则表述为:“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发表该学科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较高,在本学科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那些期刊。”由此可见,评选、评估核心期刊(或类似核心期刊的来源期刊)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应当十分重视各评价机构遴选出的核心期刊,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但是,正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核心期刊评选的标准和评价指标尚存在明显偏颇,值得再研究并加以改进。这一点学界和期刊界可以说已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虽然大家也承认,现有的核心期刊大多数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但是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是一项范围更广泛的学术评价活动,它既包括核心期刊也涉及大量非核心期刊,每一份学术期刊都存在着影响力评价的问题。应在不断地总结、吸收核心期刊研制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制定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更为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这是当前摆在学术界、期刊界学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4.传播方式与学术期刊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等密切相关,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期刊的语种以及传播途径等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作为学术期刊,其内在的学术水平及价值在稿件确定以后基本上可以判定,但期刊的影响力除了主要决定于其内在的学术水平及价值之外,还与文本的语种以及传播的途径等关系密切。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在国内,汉语言文本期刊与少数民族语言文本期刊传播效果不同;在国际,英文语种期刊与汉语言文本期刊的传播效果也肯定是不一样的;传统媒介时代纸介质期刊传播与在当今新传播语境下的网络版期刊的传播效果更是差别很大,由此也决定了其影响力的大小与高低。二是传播的时滞也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譬如一份学术月刊相比双月刊、季刊,就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力。近年来,海内外学术期刊界出现了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尝试,这将对加快学术期刊传播速度、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产生革命性影响。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一篇论文刊出后的引用高峰是在第2—4年间,如果将期刊论文的发表时间提前1—2年在网上发表,将对提高该文的被引率和学术影响力产生重要影响。
5.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
近年围绕学术期刊质量或影响力评价的方法,学术界、期刊界开展了较多讨论,目前意见仍存在很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量化评价方法体现了客观、公正,较之过去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是巨大的进步,是科学先进的方法。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采用的量化评价方法,看重的只是一些冷冰冰的统计数据,而忽略了同行专家在评价中的作用,使评估专家变成了计算器。根据笔者多年的办刊实践,对学术期刊的评价,绕开定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被引率、转摘率、获奖率、高影响力论文率以及期刊的获奖、收录核心期刊的情况及印刷版发行和网上传播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及按照一定的权重对之所作的统计、分析和排序,而仅仅由若干同行专家对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期刊进行质量、水平的评判,不但这种评价无从下手,而且评价中大家的意见很可能难以统一。必须指出的是,有关定量的数据看似是纯客观的,其实是这些数据的产生,都无不体现、凝结着诸多方面、众多同行专家、学者的主观评价,无论征引、转载、获奖、评选核心期刊、订阅、访问、下载,以及社会评价,哪一项可以离开同行专家、学者的选择与评判?我们认为,对学术期刊质量及影响力的评价,不仅不能抛开定量评价的方法,而且还应以相关客观、准确、科学的量化统计与综合分析及排序作为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前提,再进行定性评价,坚持国内外经过多年实践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不仅涉及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的建构,还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程序以及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等诸多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讨论。企盼更多同行关注并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推进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扩展资料: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
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
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影响因子
上一篇:爱乐杂志每个月几号发行
下一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