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与专业成长论文
专业教育与专业成长论文
对于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方式 方法 进行评价,注重教师成长与评价的过程,慎重运用教师评价的结果。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研究论文篇1
《浅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原则;专业成长内容;专业成长问题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发展息息相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专业化的水平都取决于幼儿教师评价的科学有效,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同时也受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专业发展水平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是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评价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较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评价注重结果忽略过程;没有将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结合起来;评价的方式更多地以管理者或行政人员的评价为主,教师处于被动评价的地位;评价的内容标准过于统一,没有考虑到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层次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如何改变以往教师处于被动评价、评价为选拔和管理服务、评价脱离教师的 教育 实践等问题,让教师通过评价更快乐地工作、在自信中成长、在最佳的位置上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评价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成长的原则
在调查、个案追踪等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助力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科学发展原则。
1.需求性原则
需求性原则是指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出发点是要了解并满足教师的评价与成长需求,根据教师不同的成长需求给予教师不同的指导。幼儿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教师的成长具有极强的专业自主性。在问卷调查和座谈中我们发现:不论是骨干教师还是非骨干教师,都有着同样的积极成长需求,其中,52的教师想成为专家型教师、28的教师想成为管理型人才。因此,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成长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给予不同发展层次及不同成长追求的教师以同样的成长动力。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师通过科学评价的方式达到理念上的认识,然后再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达到理念和实践行为统一的过程。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教育的理念在观念中非常清楚,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出错,也就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无法超越这个差距,那么就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在教师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教育能力之间总是有一段成长距离,通过评价会发现一些问题,会明确成长的方向。通过学习与实践解决教育理念或实践中的问题,获得专业上的真正发展。
3.助力性原则
助力性原则是指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给予教师以成长动力,不论是成绩还是问题的提出都必须是教师能够理解和接受、并能给教师实实在在的成长帮助的。就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仅仅凭借教师自身内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师成长调查中,个人努力的因素在专业成长中仅占19%,园长的支持(占34%)、教研氛围(占26%)、专家指导(占18%)等在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都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助力因素。作为指导者,应十分强调教师成长与评价过程中助力性原则的体现,坚持正面积极的引导性评价,通过访谈、问题研讨、帮助性 反思 等方式引导教师发现并解决理念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激励教师尽快成长,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对于新任教师及教育教学技能还不成熟的教师更需要注意助力性原则的运用。
4.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幼儿教师评价与成长过程中要杜绝各种虚假成分和行为,问题的呈现及伴随解决问题的成长提升过程都应该是真实有效的。从发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出发,给予教师能力可及的成长高度及方式方法。在教师评价与专业化成长中经常会出现主观论断式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权威式”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经常会导致被评价的教师更加困惑、不知所措。在教师的个案跟踪指导与访谈中,我们发现:如果一种评价不能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出发,或者不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那么评价的效果是消极的。
5.科学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是指要充分研究和尊重教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发展的视角看待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方式方法进行评价,注重教师成长与评价的过程,慎重运用教师评价的结果。幼儿教师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教师成长过程有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积极的也会有消极的,因此,在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要科学把握教师成长的规律,充分重视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树立科学发展的原则,不急于求成,克服主观倾向的评价,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成长的内容
1.幼儿教师的 基本素养 与评价
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
专业精神。幼儿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是教师的职业意识与信念、对 儿童 和教育工作的热爱、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和自我发展要求等,它是幼儿教师全面素质养成的根本保证,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身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保障。幼儿教师的知识素养应主要包括一般的 文化 科学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大类。一般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指基础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则指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有关儿童学习发展的心理学知识等。
能力素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即教育能力。幼儿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能力、教育环境创设能力、养护能力、观察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教育能力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支撑和渗透的。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教师要胜任工作、承担好教师角色,特别要强调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师需要的培训项目凋查中,由于幼儿教育全领域教育的特点,55%的教师选择了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并远远高于单纯的知识或者某种技能的培训。由此可见,综合性素养的提高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突出特点。
2.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素养与评价
在成长阶段调查中,不论是骨干教师还是非骨干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着成长高原期及专业发展的停滞状态(见表1)。通过评价可以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障碍,并帮助教师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真实地跨越这些障碍,获得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评价在遵循教师成长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在评价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明确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方向决定了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没有明确的评价与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就会出现思想的混乱和实践过程的盲目。经常可见的是在教研活动或教师的教育笔记中无问题的发现与呈现,更没有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虽然教研活动搞了很多,教育笔记也写了很多,但是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不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的幼儿教师评价与专业化成长的方向。
2.以教师自评为主,培养教师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但是,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实践中,更多的是重视园长或专家的评议,很少有教师自己的声音,这种以他评为主的方式对于培养教师形成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是极其不利的。由原来以他人评价为主到重视自评方法的运用,能够促进教师自己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同时促进评价双方的沟通与理解,使被评价者更容易接受评价者的意见和建议,不致产生与评价者的对立情绪。
3.重视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的结合
幼儿教师的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并采取现场评议、案例纪实评价、教育 经验 评价等多种方法,将日常教育评价与学期的教师成果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师的评价与专业化成长的全面性与经常性。
4.注重全面评价和分层次评价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应充分挖掘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树立以评价促成长的观念,从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与能力等多方面了解教师的发展状况,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明确教师的成长阶段,了解教师的发展潜能,确立教师的发展方向,给予教师成长以适宜的评价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幼儿教师专业论文篇2
《玩教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实用性》
目前,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同时也能积极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玩教具,将玩教具融入具有科学性、教育性、适用性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幼儿在玩教具中能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使教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有活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使每个幼儿能够有效的利用玩教具培养创新能力[1]。
一、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玩教具教学中,通常会使用在实践中常用的实物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方式新颖,且教学成本低,能够自行创作玩教具,使生活中的废物得到再利用,节约资源。同时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幼儿的 兴趣 爱好 提供人性化的设计,使幼儿能够做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数学课中,很多教师通常会通过教幼儿学习各种数字,进行教学活动。但幼儿对这些数字有什么概念,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幼儿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台阶,让学生进行爬台阶活动,使学生学习5以内的数字。在每个台阶分别贴上1、2、3、4、5的数字,每一个幼儿爬上高一层的台阶就意味着完成了对这一数字的学习任务,谁爬的最高,就说明谁对这几个数字学习的最快,同时,爬的最高的学生也获胜,给予一定的奖励[2]。在幼儿教学中使用玩教具的 教学方法 ,有效的提高了幼儿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深了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二、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
幼儿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幼儿的理解和解释能力,通过玩教具可以使幼儿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塑造良好的品质。因为幼儿对所有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也同样对新鲜教学任务存在着好奇感。采用多媒体教学,迎合了幼儿对动画和卡通的喜爱,能够快速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深入的展开学习。
例如,在《我爱我的家》这篇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家长将每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照片传递过来,在课堂上教师将每张照片进行整合后制作成PPT,并配上特有的音乐。每位幼儿在欣赏完PPT后,都发表各自的感受,有的幼儿会说:“我的家很温馨,爸爸妈妈是我最爱的人。”还有的幼儿会说:“我的家很快乐,爸爸妈妈这么爱我,我一定不让他们伤心”等。每位幼儿发表完各自的感言后,画面都非常感人,增进了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能够更好的诠释课文《我爱我的家》的内容和含义[3]。
通过多媒体的玩教具教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敢说、敢笑、发自内心的想说,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2.通过教学内容将玩教具融入其中
玩教具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些教具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教学课堂的正常开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很多幼儿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这就要求采用玩教具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0个数字,先教幼儿读数字,然后给每个幼儿分发相同的橡皮泥,让幼儿捏出自己能够读出的数字,每个幼儿会根据个人对数字的理解捏出。有的幼儿在捏的过程中会问教师:“老师,我认识10,10就是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我捏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是不是就可以了呀。”其他的幼儿也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对各种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并询问教师自己捏的是否正确,教师会指导幼儿捏出相应的数字,使每位幼儿尽快学习这些数字[4]。通过玩教具,使教学内容巧妙的融入课堂中,课堂不仅富有创意,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进行玩教具教学,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
在对幼儿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简易的玩教具,能够发出不一样的音符,增强幼儿对音符和旋律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例如:在学习不同的音律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玻璃水杯或啤酒瓶,将瓶内装不同量的水,形成不同的音律,让每个学生用铅笔轻敲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使每个幼儿都能感知到不同的音律所带来的感受[5]。在教幼儿学习《一分钱》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钱币,并进行课堂现场情境表演,让幼儿扮演捡钱的小朋友,老师扮演警察,让幼儿在捡钱交给教师的过程中,了解到歌曲中的含义。幼儿在交钱时会说:“警察叔叔,我刚在马路边捡到了1分钱,我把他交给你。”教师会点头回应道:“小朋友真不错,你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最后两人互说再见,完成表演。
通过对幼儿实施玩教具教学,使学生从中学习了音乐知识,陶冶了情操,不仅学会了 唱歌 ,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对幼儿使用有效的玩教具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在玩乐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幼儿在玩的同时,可以利用玩教具,提高创造力和 想象力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幼儿教师专业论文篇3
《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幼儿,让幼儿慢慢对生命产生一定的认知,懂得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珍贵。换言之,就是要求幼儿教师从心理教育、生理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授课,感化幼儿心灵,让幼儿慢慢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懂得生命的重要性,进而让幼儿珍惜和爱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幼儿生命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的生命权和发展权,又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关注每位幼儿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一、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幼儿的生命教育也不例外。首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社会发展的快慢与是否重视幼儿生命教育有很大关系,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国家,幼儿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从小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幼儿的生命教育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也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开展生命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也很重要,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都是空白、单纯的,什么都不懂,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所以学前教育应运而生。
二、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
1.一味追求成绩
家长总是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所以总会过分追求孩子的学前教育,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当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家长就把孩子送去各种学习班、兴趣班,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家长也要求教师提前给孩子传授一些小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给幼儿过多地增加学习负担,从而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久而久之,幼儿的生命教育就被教师忽略,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幼儿教师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传统授课方式传授的课本知识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记忆不深,甚至有的幼儿开始厌恶学习,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幼儿被动接受的,并不是他们喜欢的。
三、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 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幼儿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懂得珍爱生命。因此,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从智、德、体、美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迎合家长的要求,过分地给幼儿传授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学前教育的根本。
2.改变教育方式
幼儿不喜欢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身边的事物,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运用愉快、轻松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看看大自然、看看一切美好的事物,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好,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领悟生命的真谛。这样,不仅顺利开展了幼儿生命教育,让幼儿们慢慢地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意义,学会珍爱身边的一切生命,还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让幼儿感受到生命之美,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1. 幼儿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总结
2.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自我评价
3. 教师对幼儿的表扬评语
4.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5. 家长对幼师的评语
谈大学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指导
谈大学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指导
【论文摘要】高校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大学生职业发展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职业目标的导向下,把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作为节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高校毕业生约占31%的学生的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43%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专业相关度较低。高校专业教育资源的投入有可能会产生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建设职业指导平台、创新专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教育;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从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把职业目标实现措施的落实、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经验的积累作为关键点,把就业观念的转变、求职择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关节点,在职业目标实现的导向下,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长效的动力机制,成为高校应用型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也是衡量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通过对河南十余所高校学生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情况的统计、整理和问题分析,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密切结合的措施。
一、专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适配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对专业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报考大学所选专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根据网络调查,大学生所选专业情况如下:(1)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42%;(2)听从父母的决定26%;(3)服从调剂分配24%;(4)根据学校老师的意见8%。 目前从事的职业和所学的专业对口情况:(1)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的工作43%;(2)专业对口吻合的26%;(3)没关系,但是我的爱好和特长9%;(4)根本没有关系22%。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专业选报还是就业方向,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度都比较低。[1]职业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的`高低,反映出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对本专业的依赖程度,有些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职业方向选择起主要作用,成为他们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着力点;有的学科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相对较低,提升专业教育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任务较为迫切。如何使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相适配,避免专业教育资源可能会产生的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的现象,就成为目前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合作需要加强 根据对河南本地十余所地方大学2009年、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的去向问卷调查:愿意就业的为86.49%、87.1%;有升学意愿的为8.26%、7.9%;想自己创业的为5.25%、6.12%。学生职业发展选择方向的趋向多样化,怎样使学生能够依托自己所学专业去就业、创业?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给予合适的指导: 1.指导学生职业选择回归理性和科学性的任务重大。虽然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指导下,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职业意识不强,职业规划能力较低,其职业选择必然产生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2.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指导。不同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不同,职业技能要求也有差别,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教师要对不同专业教育实行分类制定指导计划,尽量使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相适配。 3.学生职业发展顺利与否,关键是职业素质提高和职业经验积累的状况。这既要求各高校除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外,学校还要重视建立校内外各种职业(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要求组建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提高指导水平;也要求全程化的营造职业教育氛围,举办各种职业实践活动;更要求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职业体验、岗位见习机会; 4.对学校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各高校一方面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重视跑学生就业市场,而忽略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职业发展的辅导教育。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什么职业没有清晰的目标。因此,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的现实看,高校的职业指导资源分散,没有统一有效地管理机制。目前各高校的职业指导资源基本是这样的模式:课程教学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担任;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由团委学生处开展;个性化咨询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实施;毕业生实习由教务处(有的学校是学生处)管理;职业实践活动由各系院指导。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应该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主体,进行统筹规划、部署安排、整合资源和实施落实。
(三)创新创业教育极需加强 目前大学生中有创业兴趣、拥有创业潜质、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人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可观的大学生创业的群体。全国高校中除少数高校(如中南大学、湖北理工大学等)外,大多数高校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对于创业教育的关节点,如创业普识教育(系列讲座)、强化教育(选修课)、实践平台(实训基地)、创业体验(顶岗实习)和咨询指导等,与学生的创业要求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结合的建议
(一)观念创新,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提高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 1.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 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是保障大学生利益的根本所在,学生上大学的直接目的是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职业获取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乃至生命质量。因此,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指导帮助,使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尽量和所学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学专业教育资源。 2.建立全局观念 职业发展指导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就业率,既关系到各高校专业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实施“一把手工程”的前提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开展工作,要求系院每个教职员工既要心系学生,各司其职,又要相互补台,通力合作,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转;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专业知识。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论文
随着近几年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逐渐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90后的青年教师日益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变化使幼儿教育事业充满了活力,但同时也使幼儿园面临诸多挑战,因为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追求个性表达,较为任性,害怕吃苦,尽管理论水平较高,但难以与实践相结合。这使他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束手无策,难以满足孩子与家长的需求,进而产生教学倦怠感,对自己的职业前途极易丧失信心。幼儿园青年教师群体的培养和培训由此成为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园的园本教研,立足于日常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小组备课、日常上课、理论引领和勤于笔耕,系统地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力争计每个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实现教师作为教研主体最大限度地参与,使教师在感受、体验、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
1小组备课,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
我园的小组备课,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分别组织A、B班教师,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说课、研讨,最终统一意见,得出最佳教案,各班也可根据本班实际悄况进行适当修改。每个教师在小组备课中需做到:
1.1有准备地说:小组备课前,每位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活动,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幼儿后,从教材、教法、学法、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对一些如目标定位、环节设计、活动准备、幼儿反应、细节把握、重难点解决等方面教师需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说课。如中班美术欣赏《百老汇爵士乐》,备课教师重点对活动准备进行了说课,因为幼儿对百老汇的夜景、爵士乐的风格等相关经验比较缺乏,于是,说课教师提议活动前借助图片、音像、文字、乐曲等形式,帮助幼儿做前期的经验准备。
1.2有选择地听:听别人说课是一个有效的帮助和再学习的过程,听课者对他人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需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确定哪些是精华,是自己欠缺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有待讨论。如大班数学活动《大家爱锻炼》,活动强调运用多种形式统计各个项运动的人数。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讲解后操作,使得幼儿都模仿教师的记录方式,答案较单一。借鉴说课者的教学经验,先让幼儿思考有哪些记录方式,这样,幼儿的思维就得到了扩展。小组备课时,要有选择地听,对自己在实践中有疑问的、最需要的内容进行记录,而后进行内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
1.3有思考地学:学习他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小组备课中所有教师的共同想法,但学习不是简单的方法套用,而要学习经验背后支撑的理论,用理论研读经验。通过学习他人教育经验背后的教育理念,才能掌握具有个别化特征的教育方法,才能在理念指导下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科学活动,许多教师都习惯于提前将材料放在桌面上,而后让幼儿猜测问题,幼儿自然就没有思考的必要。每一次科学活动的材料都有其特性,教师不可以照搬他人的做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处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1.4有方法地做:实践中,可以借鉴、模仿他人的教育策略,但一味地模仿会削弱自我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抑制自身发展,如果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就会使组织的活动更趋于成熟。如大班儿童诗《一个人》,活动目标中要求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以及失去朋友的孤单感受。说课者强调活动前先要让幼儿体会孤单,提议以“盲人走路”的游戏切入,这样才能很好地体会诗中孤独的情感。大家都肯定这个方法很好,但许多教师并没有一味地照搬,而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有的以一些小游戏导入,如单指扫地、一人抬桌等。
小组备课尝试建立合作式的伙伴互助关系,将个体的智慧转化为群体的智慧,让群体的智慧成为推动个体智慧的源泉,为成熟、优秀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2日常上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上历来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得法”指的是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针对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检验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
2.1目标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总指导方向,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确定教学策略,并以教学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学结果。如大班科学活动《巧取珠子》,教师在目标上确定了四条,这四条目标兼具整体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仅体现隋感、认知及能力三大维度的要求,并结合《纲要》精神,突出了思维习惯和个性态度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就是如何对活动进行合适的目标定位,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幼儿,才能对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2.2过程详略得当: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活动目标和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而对活动内容的具体展开和教育方法的具体运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的形式要多样、有趣,提问要精练,便于激活幼儿思维,对于重难点,教案的设计要详略得当,切不可拖拉冗长。如中班数学《等分》,教师在每一次等分前都要集中讲授,显得过于拖沓,而最后给等分后的三角形排队,教师一跃而过,又显得仓促。如果教师能讲解完一次等分的方法后,让幼儿自主探索,不仅可以节省多次集中讲授的时间,还充分尊重了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2.3注重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觉察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如大班体育《小小野战军》,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注重师幼互动,一方面放开手让幼儿玩,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给予特别的指点,并和全班幼儿共同学习、欣赏幼儿的新经验,通过一步步分享新经验,层层递进,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在玩中学习,教师在观察中帮助其提升,并进行简短小结,看似简单的抛接球,却能看出教师启发、引导得十分到位,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4关注细节处理: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学功底的一种展现。看似平常,却蕴涵着智慧;看似简单,却孕育着深刻。如小班综合活动《好玩的垫子宝宝》,教师事先作了周密的准备,活动效果也很不错,但有几个细节,却让幼儿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椅子的摆放,教师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易分散,于是坐成了“U”型,结果幼儿和“垫子宝宝”做游戏,就有了一些碰撞。二是教师在评讲时,因为垫子都拿在手里,幼儿的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教师及时采取措施让“垫子宝宝”回到桌上休息,幼儿的注意力才很快集中了起来。正是那小小的教学细节,却让课堂演绎出精彩。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年级组长、教研主任、正副园长会定期进班听课,及时就教学活动中的亮点和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沟通,对比较成熟、优秀的活动,会推选出来在全园展示,对有争议和亟待求证的活动,会展开“一课三议”进行商榷研究,同时,每学期还组织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全园教师潜心学习智慧的课堂。
3理论引领,完善教师的教研理念
我园两周一次的教研沙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教研平台;还积极邀请幼教专家、教研员为全体教师进行理论讲座;组织教师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并交流互动;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交流,教师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与他人的教育行为,互相取长补短。
3.1从案例分析中学习理论:案例分析是把实践中一个典型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引导教师在生动、情景性的教育背景下对案例中的事件、情境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论,通过不断说明、反省、论证、修改的过程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经验。如中班数学《快乐的旅行》,教师巧借扑克牌,创设旅行的情境,让幼儿学习分类和排序。整个活动幼儿兴趣高涨,目标达成较好,让幼儿在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但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较随意、重复,显得拖沓繁琐。于是,大家共同出谋划策,研讨教学中语言组织如何精练,将个人的智慧凝聚成集体的智慧,呈现出和谐协作的研讨氛围。
3.2从问题研讨中提升理论:教研活动中,对于那些熟视无睹的教学问题,开展问题研讨,引导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问题,进而分解问题,通过剖析、反思、互相启迪,教师不断进行思维碰撞,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如在早期教学研讨中,教师们探索出阅读教学“四部曲”(即:看、想、做、思)。看:教师自己认真看绘本,仔细研读绘本;想: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做: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认真组织教学活动;思:教师对活动的目标、环节、细节等进行反思。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实践、反思,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
3.3从专家讲座中储备理论:通过邀请专家来园与教师研讨,鼓励教师向专家大胆说出想法与困惑,请求其结合实践帮助诊断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如我园聘请南师大的虞永平教授解读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许卓雅教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知识讲座等,从一个个专家讲座中,教师储备了丰富的教育理论。
3.4从理论书籍中完善理论:我园教科室每学期都向教师们推荐不同的教育书籍,每个班级还需轮流推荐好的文章,教师看后都要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教师内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窗边的小豆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孩子来自天堂》、《爱的教育》等,我园为每个老师订阅学前教育类的期刊,通过这些理论书籍的引领,教师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使教师有效获得知识经验及教学策略等。
4勤于笔耕,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写”是教师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写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深人系统地思考,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途径、发展的阶梯。为此,我园也制定了相关写作的制度,即要求教师每周一篇课后反思,每月一篇案例分析,每学期一篇教研论文,并组织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写作经验,共同提高。
4.1课后反思:教师写课后反思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教师课后自我评价的反思过程。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疏漏失误,以及自己的教学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中班科学《食物的旅行》,小组备课时,大家一致同意运用逼真的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来帮助幼儿理解食物的旅行。可是,活动的效果却出乎意料,一些胆小的女孩子都被吓哭了。课后,备课小组成员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过分注重教具的知识传递功能,忽略了教具的情感体验功能,完全可以通过趣味化的图片或者形象的电教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消化系统。有了反思,才会深刻地记住失误。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2案例分析: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形成自己新的认识,是一种教师互动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的形式主要有实录式、叙事式、概述式。实录式是将教学事件以白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的一种案例写作形式,主要是师幼双方的对话、行为以及当时的各种具体情境和细节的描述,突出事件过程的真实性。叙事式是将教育教学事件以故事叙述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叙述时将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突出事件的情节性。概述式是将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概括式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夹叙夹议,需要对情节进行简明扼要的高度概括,将关键情境加以呈现。
4.3教研论文:教研论文对于一线教师来讲,就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获得专业的发展。写论文有助于梳理思绪,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帮助深化认识,对问题彻底地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我园关于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有多方位的措施:一是对写作困难的教师,结成师徒结队;二是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三是对发表、获奖的论文进行物质奖励。
我园的园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其完善的制度、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唤醒了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进了不同层次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高职高专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高职高专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践智慧 专业成长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经验总和,这种实践智慧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上面有着巨大的作用。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师、其他高校教师有着明显区别,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该如何提升他们的实践智慧。 很多人都认为,高职高专教师只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只要能够了解学生心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教学的成功,因为高职高专教师既不像中小学教师有着升学的压力,又不像本科院校教师有着巨大的科研压力。实际上,高职高专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差异性问题,任何阶段的教学都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学过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过程,会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教师个体差异、地区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高职高专教学过程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教学规律存在的,因此我们才能够开展集体教学。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是所有的教学规律都能够适用,有些规律在某些场景之下会显得毫无用处,甚至是反作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就成为了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过程。 一. 教师实践智慧理念 (1)实践智慧的含义 什么是实践智慧?顾名思义,实践智慧就是对于实践进行反思从而展开的智慧,或者说,实践智慧就是个人对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推敲,从而获得启发、提升经验,以此达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智慧。 (2)实践智慧与教学经验区别与联系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经验总和,这种智慧不能直接从书本中得到,也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而必须借由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给予教师本人。这样的智慧能够帮助教师在面对教学突发事件的时候,准确及时地作出反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将其内华为他们的实践智慧。 所以我们可以说,实践智慧并不等于教学经验。有些非常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缺乏实践智慧,当他们面对前所未遇的教学事件时,未必能够将表面化的经验提炼出来,将问题准确迅速的解决。 (3)实践智慧与教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准确迅速的反应,这是针对具体情境的,因此无法将它演变成一种普遍化的原理;而教学理论是前人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的理性分析和逻辑分析之后得出的一种普遍化的原理。 实践智慧能够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展开;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一个祭奠,它帮助教师把握规律、树立理念,是一个基点。实践智慧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它的重点对象在于个别化、特殊化的教学实践问题,并没有一种一般规律,因而无法在教学活动之前获得;教学理论具有稳定性、相对固定不变,基本上不会因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是相对普遍的。 二、教师专业成长 (一)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要求 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任务和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并不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篇章结构,抑或学生是否再现书中的公式定理;他们和本科院校的教师也不同,着眼点并不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此种研究能力,或者学生是否深入钻研了某种学术方向。 高职高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书中的理论知识,并且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将这种理论知识良好的运用。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只关注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那么他是不能够胜任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的。 (二)高职高专教师专业成长 正是基于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特点,高职高专教师更应该时刻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对自己的意义,对学生的意义。 在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的眼中,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而是用自己对人生的体验、用自己对世事的洞见、用饱满的激情、用活跃的灵魂去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实践智慧的形成使教师跨越了以上的认识偏见,从而对自身职业的内在价值以及自我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工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这个工作是一个需要教师时刻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因为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结构的变化、课堂突发状况的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学生心理的变化,来及时积极迅速地衍生出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变法,从而把握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机。这些都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由此我们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届学生或者某一个学生给予的评价,而是教师在自身的教学生涯中获得的某一笔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财富可以充实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可以让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实践智慧和他们专业成长上面的联系。 三.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这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联系。 高职高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因此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学习对高职高专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就教师教育而言,如何澄清教学模式的内涵,指明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方略,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高专教师学习主要的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向同行、专家和学生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对教师来说,读书是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扩大知识面,了解最新的专业内容;向同行、专家咨询是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如何为人、如何教学,尤其是对初任教师而言;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从而启发自己得到更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因此高职高专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反思性的教师,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性。 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实践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教师在面对教学问题情境的时候有效的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和长处,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深圳市广播电视大学报名
下一篇:有关企业的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