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研究意义
比较文学论文研究意义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已成为国际人文学科显学之一的新兴学科,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如今,它在全世界的影响正日益扩大,欧美国家的许多大学都早有了十分正规的比较文学系,在我国,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许多著名大学在内的高等院校,也先后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这一切,表明了这门学科在世纪之交和21世纪来临之际的勃勃生机。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确立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地位将其列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并列的二级学科,定名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无疑更为这门学科注人了生命活力。
世纪之交,比较文学又迎来了它三年一度的全球盛会。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6届年会于2000年8月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隆重召开,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学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21世纪比较文学的走向与发展。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每三年一次的年会,是国际比较文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年会,它要求与会学者必须提供最新的论文,经审核筛选启发出与会邀请。我国这次与会的8位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外国语大学和我校。他们在会上宣读了各自的论文,并参与了-些专题讨论与圆桌会议发言。
南非会议的中心议题,紧紧围绕着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学术走向及学科本身的未来发展展开,着重讨论当今及未来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比较文学如何适应时代与社会条件,向着纵深方向掘进。会议在“多元文化广义时代的比较文学”主题下,包容了多层面、多方位的内容踌越大洋洲界域的文学比较,跨越文化界域的文学比较,跨越性别界域的文学模式,传统与疆域、界限之辨别,文学的过去与未来,文类的越界与转变,越界、转折与信息社会,等等。毫无疑问,这些专题内容不仅涉及了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内涵,更包含了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前沿课题,充分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学科、跨文化、跨时代的鲜明特征。与会学者比较集中的话题是面对全球化 浪潮的冲击与文化研究的挑战,比较文学学者如何坚持学科定位下的横向开拓与全球视野。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即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科结构必须打破,代之以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度、跨学科与跨文化,这就要求比较文学学者不仅具备比较的意识与眼光,还要将视野从文学领域拓宽到全球范围的文化界域,从而对整个人文学科及人类文明作出科学的理解与诠释。
南非会议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它乃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洲大陆召开的年会。虽然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本身毫无疑问是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但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主义的严重影响,处于亚、非、拉美的国家和地区,始终是中心圈外的对象,这种现象,到1991年时有了打破,年会第一次在亚洲的日本东京召开,而2000年这一次更有了大的突破,在历来被视为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召开,这表明,西方中心论及欧洲中心主义将逐步被淘汰,全世界范围的学者可以平等地在同一起跑线上探讨人们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正因此,会议专门安排了“世界与非洲”、“非洲与世界”的专题研讨,前者着重讨论世界文化与文学对非洲的影响,后者专门探讨非洲文化与文学对世界的影响,相辅相成,传播反馈,让人们在比较与鉴别中,深λ地了解非洲的历史、传统、文化与文学,以及它与世界(尤其是欧美)双向交互关系。
中国学者在世纪之交也曾提出过建立中国学派的问题。应该说,这种主张本身,确乎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科的需要,因为所谓中国学派,首先是冲着代表西方中心论的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而来的,其目的乃在于打破西方中心论,让研究中心由西方转向东方;其次,这个学派的核心主张,是适应新世纪时代条件的跨文化研究,而这正是比较文学发展到今夭所必定要达到的新阶段作异质文化之间的文化与文学比较。但是,我们也实事求是地指出,研究本身是一回事,研究学派的形成义是一回事,前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而后者则需赢获他人首肯即学派的形成与确立不是自封的,它必须得到学界的承认。
毫无疑问,21 世纪的比较文学,必定是以跨文化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与努力方向,因为21世纪必定是多元文化的时代,这个多元,预示了文学研究不可能局限于一种文化之中,必定安跨越文化界限,彻底打破历来所谓的西方东方界限。
由此,笔者也就想到了新世纪条件下我校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应该承认,复旦的比较文学学科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曾经有过位于国内比较文学界前列的历史,那时,中文系与外语系携手并进,有一支比较整齐的队伍,有老、中、青三代学者,在贾植芳先生带领下,为复旦曾赢得过声誉。但如今情况已有所变化,贾植芳先生已86岁高龄,一些中青年学者或出国、或改行,一时间似很难重整旗鼓。不过,笔者相信,只要校、系两级充分重视,重显复且比较文学雄风的时日应该不会太遥远。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
文学类论文的研究意义该怎么写?
两个方面:
理论意义——即该文学给我们的社会、生活、思想等等带来的影响与意义【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实践意义——即该文学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在哪里【比如莎士比亚戏剧对英文词语的扩充影响,更是现在很多应用广泛的名言的来源之类的】。
什么是比较文学论文
什么是比较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什么是比较文学论文?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正式接触它以前,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比较,然后找出它们所表达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的学科。可是,对此做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门有着其自身的“原则”和“态度”的学科,并且孜孜不倦地想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在大一到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从不同的方面和领域来学习和研究文学,而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不同于以上的视角和途径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什么是比较文学呢?从该学科诞生至今,这个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几乎从未中断过。回顾历史上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法国学派为核心的“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比较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其主要代表人是梵·第根、卡雷和基亚。在不断的发展中,影响研究确立了由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三大支柱构成的实证性研究方法。这三大方法分别从接受者、放送者和中介者的角度出发,纵向研究国别文学史,横向比较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体系之间的国际文学关系史,形成人类文学发展的网状结构。比如我国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有学者就发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可能渊源于《罗摩衍那》中工巧神猿“那罗”造桥渡海故事的影响。此类例子甚多,可以看出文学的世界性必定会带来各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此学派抛弃了“文学性”的分析,试图从文学艺术外部研究来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的这种方法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判。
第二、美国学派为核心的“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雷马克和韦勒克,主张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点,总结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文学发展规律性的东西,以及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文学性。平行研究以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等为研究方式。比如在主题学的意象研究中,中国文化中的“狗”多是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一种称赞别人,表示衷心的意义。可见平行研究有利于扩宽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但是存在的缺陷是过于注重“不同中的同”,以及研究的范围太大,模糊了学科边界。
第三、中国学派为核心的“变异学研究”。
2005年变异学研究首次被中国学者提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达三、曹顺庆等人,他们主张以变异性为基点,通过对不同国家之间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进行研究,对文学变异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做出合理的解答。这种研究主要分为语言层面、国家形象、文学文本、文化和跨文明研究这五个变异学层面,其中具体的研究典型代表分别是译介学、形象学、文学接受学、文化过滤以及文明对话与话语变异的问题。先前的学者不是“求同(同源)忘异”就是“求同(类同)拒异”,而变异学在此基础上更追求文学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可见此理论的提出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革命性改革,当然变异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梳理,需要更多学者去研究发现和让更多人们认同此观点。
据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概论》一书来说,比较文学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文学变异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从曹先生的这一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比较文学不是单纯的文学之间的比较,而是一种关于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比较,而且还把文学与其它学科来进行比较的'跨越性的学科,从而得出一定的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
我们都知道,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比如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等等,而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比较性和开放性的学科,因此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但是这并不能将其与其它学科相区别,因为这种所谓的比较性和开放性是很多学科都可以运用得上的方法。根据曹顺庆先生和其同事的研究,他们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可以归结为“跨越性”。这是因为“从该学科的发展实践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跨越性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体来说,跨越单一的文学体系却是比较文学的核心。”他们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提出,这种“跨越性”主要表现在跨国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这三个层面。这里“跨文明研究”是指不同于“文化研究”,因为文化的概念太大,像我们中国有齐鲁文化,楚文化等等,如果国内的文化相互对比就不能算是比较文学了;另外在同一文明圈内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如法国文化和德国文化等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重新定位为,“以跨越性的研究为基本特征,以实证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变异研究为三大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在曹先生等人的努力和正确总结前人的得失下,比较文学的内在独特性和学科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逐渐地揭开其不为人知的“秘密”,建构起了一套较为完善、更为科学的学科研究新范式。
不管人们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毋庸置疑的是比较文学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的学科。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途径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如从本国文学的纵向继承和发展,横向国与国之间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更能触类旁通,对本国文学有自己的看法,还让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扩宽我们的视野,用整体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文学问题。另外,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自然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和发展。
比较文学的论文
【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缓慢的。一个民族吸取外民族的文化也是感性的,不自觉的。自从1816年法国在大学课堂开设比较文学教程后,人类才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与外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比较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品,从而辩证地快捷地吸取前人创造的文化精髓。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明与落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各民族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于是,吸取本民族的经典文化和外民族的精品文化,使本民族强盛、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务之急,创造世界性文学将纳入议事日程。为此,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比较的比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各国大学开设和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外民族文化去伪存真,他为我用,创造世界性文学。一个民族的文学总离不开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地域环境。文学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各民族文学都有相对稳定的阵地,起初接受外来文化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缓慢的,这是因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支配着自己。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争鸣,汉魏六朝时的佛教,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而蒙古族统治时的元朝,满州族统治时的清朝,中原人虽然成了他们的“俘虏”,但他们却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虏(汉化)。“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体现了中国文化非同寻常的坚韧性,向心力,化合力。正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国人盲目地处在“举世皆浊,惟我独尊”的自我陶醉之中,使得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时期,走进了死胡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期,渐进期,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紧闭的国门时,有识之士认为应向西方人学习现代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这种出发点是报仇雪恨的“制夷”,在某些国人看来过于委屈,但这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解放,它至少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因自身落后惨败的甲午中日海战,泱泱大国输在历来向自己学习的弹丸小国手下,使国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拯救国家的,要富国强兵还必须从制度上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上变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省的过程中,鲁迅挖掘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国民的劣根性;柏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它很容易让人变成“酱缸蛆”。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文学的兴盛,正是国人大量吸取外来文化有力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文学,除了少量的苏联文学翻译外,又迈入了闭关自守的误区,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大解放,翻译界才又活跃起来。
从二十世纪初到世纪末,不管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广大读者以及国民的思想意识无不受西方文化强劲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借狂人之口发泄内心的激愤;郭沫若的《女神》形式上受美国自由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思想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泛神论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王蒙五十年代曾说:“我们这一代是吸苏联文学的奶长大的。”就王蒙等人当时的创作来说无不在模仿苏联文学,而王蒙新时期的创作《春之声》、《蝴蝶》等一系列作品受到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的影响,这些关系与其说是中国作家在跟进摹仿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不如说外国作家作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观察审视社会现实人生的新视角,他们不但为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不过,作家也好,读者也罢,他们生存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时不可能完全西化,因为还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们。他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吸取有价值的.养料。
比较文学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让作家继承借鉴有价值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让读者去伪存真,吮吸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各民族在共同吸取前人文化的过程中对生存、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会逐渐趋于一致,时间一长,作家自然会创作出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的大同时代也就不远了。
其次,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当今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格局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民间往来、商品贸易、政治外交日趋频繁,互助互利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团结与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由于民族、地域环境、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要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互相了解对方的特质,进而理解包容他们的这种特质,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日本大和民族,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但是,我们在不忘耻辱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大和民族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一步一步跃入世界强国之林。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痛恨仇视的民族感情上,应找准契机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学上,日本平安和江户时期曾大量吸取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已走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前面。日本江户时期的文学――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俳句,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创作上的音韵格律意境有惊人的相似。
再次,开展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新道路,有利于其他学科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这里比较文学已超过了这门课程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研究更为深入、成就更为显著。以前,我国是文学与理论研究大多局限在历时性的单线条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之中,极少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及理论的大背景下考察,忽略了各国文学及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使我国的文学研究难以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缺乏西方文学批评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论深度。在这方面晚清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大胆运用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宋元杂剧时自觉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学术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更不能只是纵向研究,而应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孤立的研究,使研究更为深入、客观。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
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 文化 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 范文 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 传说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 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体性。希腊神话就向一出正在上演的社会剧,活灵活现,有立体的真实感,如对宙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等行为描写的欣赏笔调;如赫拉克勒斯完成了12件大事,最后被宙斯接纳成了永在的天神,终于成就了辉煌的人生业绩。正因如此,赫拉克勒斯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个人奋斗的典型。而在《奥德修记》中,更加侧重对冒险、征服和占有的赞美,充满了来自金钱、美女、奇珍异宝的诱惑,这类 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大有文化原型的意义,如阿伽门农率众从遥远的希腊千里迢迢奔赴特洛伊,除了复仇和征服,更重要的目标则是珠宝财富和俘虏,以及能带来更大财富的东方贸易市场。借助神的形象,表达“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在希腊神话中,回荡着一个由奋斗指向占有的主旋律,那就是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这可能也是西方社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念的最早根源。
这也许就是老庄学说和希腊神话各自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差异最大的一点。
三、文化相通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东西方文明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而她们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比较文学中常说的跨文明的异质性。
首先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上。老庄学说虽然是把“天命”看得高于一切,但他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利益。比如他们的“无为而治”。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希腊神话所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更是对人的利益的维护。只是两者维护人的利益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次在于对天的权利的肯定上。老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变化,人不能试图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在自然所赋予的权利下生活,天道自然才是一切。希腊神话中,将天的权利赋予到了神的神上,而神具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利,其实他也只是天的权利的一种变异而已。
四、小结
无论是老庄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还是希腊神话体现的“人天合一”的人本主义都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长处与有点。我们应该在遵循天道自然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的合理利益。在坚持老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辩证地学习希腊神话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精神。“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有着相通的跨文明的异质性,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方文化实现互补,辩证吸收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二:比较文学之课程 心得体会
这学期,《比较文学》这门选修课讲的主题是“性而上的寻求:《围城》与《简·爱》对读”。对于《围城》,我的了解并不多,这本书我没有通篇读过,只是读过有关于它的书介和书评,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 留学 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至于《简爱》,很幸运的是高中在旧书店徘徊时无意中看到了并买了回去,因此,《简爱》我读过,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它的书评,《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吗?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也赐予我美貌和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每次读《简爱》的时候,都会被这段话所震撼。
这是两本不同国度的作者写的书,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奋斗,徘徊与盲目,《围城》里主要围绕男主人公方鸿渐写的,写他的历程。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
而《简爱》主要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的心路历程,简对于女性精神追求的历程,控诉男性的压迫,塑造作为强者的女性形象,大胆坦率地描写妇女的感情生活。在19世纪的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天使般的纯洁、美丽、甜蜜、是被动的、玩偶式的、无自我的尤物。然而,就在这天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怪物:具有破坏性的、冲动的、疯狂的女性,她使男性感到恐惧,正如《简·爱》中疯女人时时威胁罗切斯特一样。男性出于对女性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才创造出天使与恶妇的形象,后者充满了女性自身的原貌,代表着一种颠覆男性统治的竞争性力量。从伯莎烧掉桑菲尔德即可看出这一力量的威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伯莎,成了简爱的另一重自我,女性的反叛者。盖茨海德是她旅行的起点,家的丧失,寄人篱下;劳渥德学校是她受 教育 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在此,简的“狠狠地回击”与海伦·彭斯的“以德抱怨”, “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着一种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光亮来看事物的。”简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归向上帝的历程。桑菲尔德是简的乐园,在这儿也失去了快乐,后来又回到了乐园, 简的出走到荒原,再到沼屋,再到回归,最后与罗切斯特走向他们永远的家。
上一篇:zipper杂志从哪看
下一篇:怎么查看自己发表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