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政治教学论文
职业教育政治教学论文
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究论文
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增加,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职业学校的工作重点。由于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的中高等教育,其学生的思想政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及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和指导。
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院校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加之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渗透,更是为其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当前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院校的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
职业教育院校的多数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大多来源于中专学生和网录社会生等,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经历等比较杂乱,因此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另外,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人们对职业学校不重视,认为其不如统招高校,职业教育时此层次的教育,不应该算入正规学校的范围。种种偏见和误导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比较自卑,认为自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前景渺茫等,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风气较差。
二、当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
职业教育院校较之其他院校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的来源和年龄层次,以及知识水平等都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在义务教育中出现和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1]在现实教育工作中,职业学校往往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上过度重视,对于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却重视不够。有些学校也不了解职校学生的发展特点,缺乏思想教育的实践经验,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缺乏理想信念等,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不高
目前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多是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的,其教学模式仍以传授为中心,在课堂的学习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在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涉及,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的政治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的觉悟收效甚微,甚至没有任何作用。传统的照本宣科,也让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差。
(三)教育理念和方法尚待提高
近年来,有些职业教育院校虽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定的重视程度,但在具体行动上还需加强。由于职业教育院校的班主任、辅导员等选用的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担任。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政治素养,对待教育工作也具有很高的热情,但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致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以自身的理念和观点来评判学生的思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动性和落后性,也使得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四)学生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自身问题。他们正处于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期,渴望表现自己但又因现实的偏见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们有远大的思想追求,却往往自律性差。伴随着考试和就业的压力,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在思想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院校要在工作中注入“人文思想教育”的理念,做到“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并重”。[2]首先,职业院校领导要转变其旧的思想观念,在此前提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相关工作予以足够重视。要把人文思想教育全面落实到实处,包括相关的教育课程设置和政策文件等都要能体现这一理念。院校教育工作者也要保证自身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校中推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和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要学生在教中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应该是一种并向发展、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特点,两条腿走路,在知识和思想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提升职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人文素养。
(二)加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在进行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和老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中间力量,既要把学校的相关时事政策传达给学生,也要充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导者。因此,班主任等是职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和辅导员素质建设和工作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要建立一支高效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队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自身要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及政治、文化、科学素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自身的工作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其次,学校要适当创造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借鉴先进院校的管理理念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水平。再次,学校也要创新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对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供激励和奖赏等,通过一些约束机制,使队伍更加向上,也能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三)充分利用网络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的普及,职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在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网络途径做好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便。如可以加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学校公共账号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避免了理论化和僵硬化的说教;这种时尚新颖的方式也利于学生接受,因此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在多数老师看来,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观念进行教育。但现实中其思想政治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视自己、找准职业定位等。因此,职校老师应该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及时纠正和解决,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此外,对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在思想政治课上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时事政策宣讲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职业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校领导对工作不重视、理论课实效性差等问题,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发展创新,同时转变旧的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利用网络等资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相关的创新研究,为把职校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不断努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难是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并且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必须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生命线。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科学就业的有效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集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就是因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对社会、外部职业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奋斗目标的模糊性和易变性,不利于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从而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念、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获得外部信息,包括职业、社会、政策形势等方面。在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对比分析,去培养某些职业特质;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从而能规划自己的学习与指导自己的实践,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并为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学生获得了足够的外部信息,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考虑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规划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马克思说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学生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指出的,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的:即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所有这些需求又必须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实现。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份适合的职业来获得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敬的需求,我们更需要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我价值。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保驾护航
(一)以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当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许多的偏差,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日益深化,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再加上各种外来思潮的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出现了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四观”的基本途径。这有助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社会统一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的前提,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是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的,引导他们在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有两层涵义:一是个人在从业过程中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要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环节就是了解社会、了解外部形势,而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业形势是一定时期就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就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根据就业形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使其能够全面把握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就业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目标,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实事求是地进行就业定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意愿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结合起来,确保就业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和疑问;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经过系统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使人们的思维从相对狭隘的视野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用辨证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事物的整体,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而全面地研究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走上工作岗位,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大学生保持健康的 心理 素质,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使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的潜力,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懈努力,从而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最能施展自己才华,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分层次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采取模拟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虽然我国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诸多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探索提高空间。根据多年的管理教学实践来看,中职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针对学生实际,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还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更加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联系。所以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是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走向人生的低谷,又有多少人缺少自信而失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用统一的要求方式。
有些学生感觉学习很困难,感觉自己永远都做不到,最终选择了放弃学习,从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采取分层次教学法。例如,成绩差的,要求起点低一点,掌握最基础的要点即可;成绩好一点的,要求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成绩很不错的,除了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以外,引导鼓励他们掌握更深的理论,为以后的升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不同的要求标准,使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也能感觉到我能学会、也能学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二、采取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动机的主动学习,其效果极好,因为主动学习学到的东西不会忘,印象深刻,引发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无动机的被动学习,那样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效果极不好,尤其是对于自控能力不太好的中职生,学习效果更差。
所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对于中职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境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作用,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中发挥独创性,才能培养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使学生达到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就要采取一种适合现在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不免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启发式互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从而也达到了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使他们主动地在兴趣的海洋中遨游,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采取现场实训(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是饭碗教育,而就业教育的实质是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实质是学生在课内外实验、实训、实习中,理论服务与实践、理论与实践学习循环交叉进行,动手能力的锻炼。而现在传统的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也就是说,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人们的期望值三者之间并不是统一关系,而是相互脱节,已无法培养出专业型高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以为应该采取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代之以任务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中的“教学做合一”。任务(项目)式教学指教师根据项目的实施过程,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不断联系认识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现场实训,为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采取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分成小组工作的方式,即每个小组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五、采取模拟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1、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以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
2、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职业教学方法的探讨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多方面着手,因为教学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但实际上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接纳、学习、研究”。我们要通过教学改革的现场观摩学习,网络学习的机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增加紧迫感、责任感,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设计具有个人特点的新课改下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显著的效果。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史义城,刘其伟,曲锋,刘晓云.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
[3]包蕾,鲍吉龙,余辉晴.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试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今年,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检察队伍 职业道德 公正廉洁
检察队伍的道德状况,将对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法律权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检察队伍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依然还要将“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检察队伍还是存在司法道德意识淡漠,司法腐败严重的现象,对检察队伍、检察机关的声誉和尊严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今年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是当前加强检察队伍司法道德观念、司法道德行为和司法道德品质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对检察职业道德的科学认识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只有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够对事物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功效等一系列问题准确把握。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判断是非曲直的准则。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而言是不可忽视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是维持法律职业生涯,保持良好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就离不开对检察官职业特性的把握,检察职业道德不同于普通的道德规范,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检察官的职业特殊性使检察职业道德和其他司法职业职业道德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一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责任性,法律赋予了检察官法律监督的职能,其根本使命是“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官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人身财产权利的维护。如果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不能用更强的责任感约束自己,会产生强大的负面效应。
二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示范性,检察机关是执行法律的机关,有事监督法律实施的机关,这就决定了检察官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司法工作能否廉洁高效的运行。换句话说,作为监督者,人民自然而然的对其的要求更高,如果人们无法从“监督者”那里得到足够让人信服的信息,对于司法工作而言将是巨大的打击。因此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较之其他司法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内容设置上应该更科学和规范,要求上应该更合理实际。
三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但作为检察官其道德规范应该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将道德规范与法律和党纪纪律相挂钩,使其产生更强的规范性。
由此可见,检察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公众对检察官在从事检察工作中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自身形象的综合评价,也是检察官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是检察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中各种法律、社会关系,是在履行检察职能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今年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对检察职业道德规范做出了新的规定:一是强化“公正”理念,公平正义进一步体现;二是铸造“忠诚”品格,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三是树立“清廉”意识,廉洁从检进一步自觉;四是倡导“文明”观念,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要求既说明了检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对检察队伍的基本要求,也对新时期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对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探索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限于对检察职业道德的讲授,而是要将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寓于检察工作实际中去,与其他职业道德教育相比,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其独特而深刻地内涵,只有把握住其内涵,才能使道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长期性。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检察官岗位上的教育,是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因此它必然具有长期性,不能够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或者是基础理论和法律知识的讲授,而是更高层次的检察官职业素养的培养。
其次,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教育内容要有实用性,教育目的要有准确性,但另一方面又因为检察官职业的特殊性而难以保证系统的学习时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干扰,而这些都有悖于国家对于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高要求。因此,就决定了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该做到入脑入心。
第三,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更高性。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检察干警,这一岗位具有十分特殊的要求。教育对象所从事的职业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因此对于它的要求和约束大大高于社会上的一般职业,这也决定了它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职业道德和普通伦理教育,而是要具备更高的约束力和更强的影响力。
三、对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不断创新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正是基于检察职业道德在新时期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唯有不断创新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开展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改变传统,倡导新观念教育
现阶段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不少县市的问题,一是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往往使人有“假大空“的感觉;二是教育方法落后,尤其是在很多基层检察院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做过场,是教育缺乏针对性;三是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一套完整、长期性的计划,往往是上面开展什么活动,下面就照搬做法,是职业道德教育显得零散,带来的结果必然就是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四是教育手段的单一性,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只有学习文件、举办报告会等单一方式,这些方式都注重说教而缺乏打动人心的能力,而且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由此可见,要创新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只有首先在观念上突破了,重新思考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道路。
(二)引入心理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如果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协调发展,即保持健康的心理过程,则能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当前,检察职业道德的教育正是缺乏了对检察官心理的了解而是教育效果难以发挥。
当前,检察机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奖惩并行,忽略了职业情感的培养,是检察官的职业认同感不高,难以使职业道德的认知内化为内心的固有特质。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在教育、监督、激励、惩处的同时,更加着眼于检察官强化自律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观念,通过及时干预有风险预兆的检察官的心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通过营造出良好的职业环境,来提升全体检察人员爱岗敬业、自励自律的职业情感,是检察官们能够自发的遵守检察职业道德。
(三)建立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前瞻性
所谓风险防范机制就是通过主客观方面查找研究如何消除和避免科技成果和社会成果所带给人类的副作用和危害。这也是近年来西方新兴起的一门跨学科边缘科学。对风险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规避风险。法律风险在于,在执法过程中如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有可能因为超过道德底线而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因此,通过查找检察职业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前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知水平,端正对法律风险的态度,通过开展利用典型事例进行反腐败教育等方式,激发其对检察官职务犯罪多侧面的思考,达到风险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检察职业道德评估机制,提高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参与性
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更强的双向性和互动性,需要受教育对象的参与才能使教育更具效果。通过评估机制的建立,使检察官通过评价的方式来指导和纠正自己的行为言论,协调自身的人际关系。通过评价、激励、说明、榜样或示范等形式,以唤起检察官内心的责任感和义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建立起一套包括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在内的科学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运用评价式教育方式进行道德的培养。
把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主题实践活动,显示了作为法律职业人的检察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已经提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台湾学者史尚宽说过:“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德修养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此次高检院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够使检察人的道德操守上升到系的高度,使广大检察干警能够更好的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幼师政治课应重视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论文
幼师政治课应重视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论文
摘要: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根本信念和态度,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幼师生职业价值观良莠不齐。因此,幼师政治课要面对现实,扬长避短,积极引导,培养正确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政治课;职业价值观;幼师生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根本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社会职业的评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价值观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个别差异性,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的选择和工作方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时代分工的越来越细化,职业价值观以其鲜明的实践性,成为当今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领域中最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幼儿师范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比较独特的门类。既是师范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决定着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典型性,它甚至会完全不同于普通高师生、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现对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揭示当前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典型特点,为今后幼儿师范政治教育及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一、幼师生职业价值观良莠不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幼师学生家庭状况不同,个性差异不同,职业价值观大相径庭。我们对二、三、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余份,有效问卷1127份。在问卷研究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个别访谈进一步分析、归纳幼师生职业价值观有以下特点:
1、职业意愿和职业评价标准越来越现实
近年来国家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分配政策有了新的变动。学生差异较明显,录取的新生中不少人缺乏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许多学生选择幼师学校并非自愿,有的是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的;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有的是家长给强行选择的,有的是跟着同学报名的,等等。在1127份有效问卷中,有2.6%人认为自己以后不会或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有65%的学生基本可以肯定教育职业方向;有32.4%(其中20.5%为二、三年级学生,11.9%为四年级学生)的学生难以确定。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意愿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呈是逐步确立的,反映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也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务实主义。其表现也由以往注重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个人才能的发挥、在大城市工作、晋升、发展机会等要求。如:调查中“收入高,福利好”、“能有进一步晋升的机会”、“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退休后有劳保、医疗和退休金”、“在工作中有较大的自主性”、“交通便利快捷”、“能提供继续受教育的机会”等约占85﹪以上。这说明当前幼师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不同。
2、职业理想与现实存在有差距
我校从2003年起步入正常轨道,毕业生就业一直呈现良好态势,就业率几乎达100﹪,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徐州、无锡、苏州、上海、南京、镇江、张家港、深圳、北京等城市找到就业单位,因此许多应届毕业生普遍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她们并没有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本科培养目标也已转变为培养幼儿园老师,没有看到幼教的就业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些现象在非毕业班学生身上同样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作出设想时选择“收入高、福利好”(74.9%)、“幼儿园能在大城市”(40.2%)、“工作稳定清闲”(16.8%)等等。可以看出,幼师的学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看不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更需要人才,不能接受在私立幼儿园就职,认为非国有单位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更谈不上自主创业。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竞争能力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乐观,这将是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职业动机重视经济收入和自身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幼师生的职业动机从高到低依次为:收入高、福利好(74.9%)、专业对口,学以致用(70.2%)、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61.5%)、幼儿园能在大城市(40.2%)、人际关系协调(22.7%)、能提供继续受教育的机会(20.4%)、工作稳定清闲(16.8%)。这表明幼师生既希望能获得有较高收入的职业,以满足自己独立的需要,又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有更多的机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已明显靠后,这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面对现实扬长避短,积极引导
1、坚持正面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由于幼师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造成不少毕业生自我评价时对自己的实力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情况、就业的形势等客观现实,最终导致有些学生高攀不成,低就不愿,白白错失了好多机会。因此,政治课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其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当前市场的就业竞争形势,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在职业选择上正确处理个人待遇、地位与乐于奉献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看待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因素。
2、积极引导,培养正确职业价值观
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正确职业价值观教育。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开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针对幼师生职业价值观表现出的现实和具体化特征,作为政治教师应认识到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教育中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即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上一篇:护理学报杂志投稿容易吗
下一篇:2011年人像摄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