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00:33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论文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安图三小 周红新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页码:302 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读后感受: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我从某一角度看来,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礼仪之邦",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为"君子之道",如孔老夫子"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施之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还有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为"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于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恕之方"。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种关于人生境界的看法,对我们也是大有启示的。只有懂得世上并不是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或者人是"宇宙公民",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宇宙的好处。我们就会舍弃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而去追求"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或者是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书本学习,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通过拜读《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受益颇深,因为在很多时候,哲学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知识、一种专业远离我们的生活,而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则在见证中国历代哲学派别之间精神通融的同时,将中国哲学做了推广普及。
  从大的层面来讲,作为研究人的学问,她大到可以影响人类,改变世界,建设国家。投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引领了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彻底地、深远地影响了世界格局,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从小的层面来说,她必然是我们心灵的指引者、人生的引路人,这即是哲学生活化的一面,这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抽象,可以教导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加舒畅自如。要做事先做人,哲学对此意义重大。正如书中所讲:哲学的功能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而做人,是有限制的。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于我们个人而言,清晰的是非观念,明确的荣辱观念,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厚道的人,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包容别人的过错,在与人交往相处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时刻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正是我们的工作所需要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怨天尤人,时刻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对待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人处事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有进取心,但不强求;力求完美,但不求全责备。
  由此看来,哲学的亲切和成熟,是以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姿态出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思想,哲学孕育在我们的头脑中,反映在我们的行动上。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经常学习新知识,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

1

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友兰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这种划分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展史观点,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会,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派性。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外,《中国哲学史》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入中国哲学史。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献。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一个创举。

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 李柱锡
《中国哲学简史》是我至今读过的最完整的一部思想札记,使我感触深多,受益非浅,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谈一谈本人所体会到的心得.
一,历来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 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到达彼岸的结论,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无疑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以为与其思考"国人如何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后者只要去调查一下大部分国人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度过——又或者说是"如何打发"的,很容易便得出答案,探讨他人以何种方式进行精神活动便不可行了.
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是公开支持宗教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还带头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甚至还有些国家定某种宗教为国教,而这在我们国家则显得忌讳莫深,政治上更为敏感.依我看来大可不必,而且我认为,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对团结凝聚一个民族,尤其是对常常被批评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要远比用那些很"雄伟",很"壮丽"的话更能产生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宗教都不会引人向恶,反倒是教人向善,佛教如此,基督教也如此,仁爱都是它们教义的精神实质.西方人的整体素质比国人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与它们普遍的宗教信仰有没有联系,倒是值得国人好好研究.
二,被遗弃的墨子和墨家精神.墨子曾习儒术,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决然反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其中"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这与儒家倡导的"亲亲","尊尊"的"推爱"相对立.汉武帝时,儒术独尊,百家废黜,尚武的帝王与主张"非攻"的墨家的矛盾不难得知,七国之乱时因有墨家弟子参与,汉武帝震怒之下,先后三次重拳出击镇压墨家,墨家从此衰落,直到大唐才又渐渐兴起.不少人批评墨子及墨家的思想在当时不切合实际,但今天的墨子及墨家依然被人遗弃,实质是说今时今日的中华大地依然无法推行"兼爱".有报告指出,我国千万富翁人数总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某一次洪灾捐款活动中仅有一人捐了200万."非己不爱","非亲不爱",国人真把孔子"亲亲"的"推爱"推到了极致.为此我常想,如果我们能设法把这"亲"撤掉,即意味着我国特有的强大人情关系网将被消除,那我们的政治是否更加清明,社会是否更加进步 要实现这一理想,墨子及墨家的精神要复活.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墨子的"兼爱"思想与众多宗教的"博爱"思想是如出一辙的,也正因为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操,千百年来墨子一直倍受尊崇,甚至被誉为千古品德第一人,这当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与赞扬.
三,老庄不被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不少人认为老子,庄子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认识上的极大错误.冯先生的解读是:"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汉初的"无为之治",现时我国实行的废除农业税以及减免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实质就是在"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正是老庄"无为"思想的体现.近来高校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因为本应是学术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现时却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学术气氛越来越弱,"官"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以往百家争鸣的北大而痛斥现在如此之多的行政干扰,套用老子的话,那就是"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当是"无为"思想积极意义的有力佐证.当然,像那些打击危害社会治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事情非但不可"无为",而且还应 "大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老庄完整的思想,决不可断章取义.老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寡欲",这与他们的"无为"思想是必然联系的.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简单点说就是,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难填,陷于沉沦.这一思想对日渐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龙井四中 耿秀英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 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 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 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 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 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 《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 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 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 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育与修养手段。 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 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 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 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 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 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 对它的理解与把握, 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 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 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 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 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 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 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 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 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 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 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 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 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 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 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 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 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 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 资源日益耗竭, 环境加剧污染, 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 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 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 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 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 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 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 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因果并不是神佛惩罚人类的工具

因果论源于佛教,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说实话,我并不是多么虔诚的佛教徒,甚至对佛教的全部认识还局限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迦叶拈花一笑”,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因果论的推崇。

在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三年之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现在就应该开始策划,并且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奔跑。

这碗热血沸腾的鸡汤,让许多人如同吃了大力丸一般,信誓旦旦的写出自己的计划,讲出自己的目标,文章下方的评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这样一篇看似是简单的热血鸡汤文,其实认真细想,不难从中看到因果论的影子。

种什么因(三年前是否努力),得什么果(三年后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每一个结果的产生,都是曾经埋下的因。

曾经的我特别困惑,为什么同西方语言比起来,汉语总是含含糊糊的,赋予暗示,而不明细。

这一次在读《中国哲学简史》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终于浮出了水面。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基本上是商人。商人要打交道的首先是用于商业账目的抽象数字。然后才是具体东西,只有通过这些数字才能直接掌握这些具体东西。这样的数字,就是诺斯罗普所谓的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于是希腊哲学家也照样以这种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细,原因就在此。

这段话说明即使是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遵循着因果论,有因才有果,有果就必有因。

没有什么东西是凭空产生的,哪怕是看不着摸不到的民族精神,哪怕是经过前边流传下来的各族语言。

平时和朋友说自己挺相信因果论的,总是被抨击和质疑。

——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你还这么迷信。

——天呐,你生活在封建社会吗?.

——如果因果论是真的,那么为什么坏人活得好好的,而好人总是多灾多难?

——呵呵。

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是却又不尽然是对的。

他们将因果赋予了个人观念以及个人色彩,但因果显然并不是这样一种东西。因果并不是神佛惩罚人类的工具,而是事情发展的规律。

当我做了一件事情,那么种下了一个因,但是这个因可能会导致的果有非常多种,经过自然的选择,经过环境的选择,经过人的选择,最后留下一种,并且发生。

这里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果去推导最初的因,却很难通过因去推断最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果。

举个例子,上面我们说有篇文章中讲如果三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三年前你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三年后你成为了想成为的人,这个果是由于三年前努力这个因造成的。但是三年前这个因能否让你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这个果,则是不一定的。

再比如,那句“如果因果论是真的,那么为什么坏人活得好好的,而好人总是多灾多难?”

坏人之所以称为坏人,是因为他做了坏事,但是这个坏事作为一个因,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果,其实是不确定的,可好可坏。

同理好人做的好事这个因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果也是不一定,可好可坏。

因为这样的原因,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好人不长命,祸害六千年。

按照前面所说,因果是事情发展的工具,而不是神佛惩罚人的工具,那么有这样的两种说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我看来,因果二字,仅仅就是宇宙最基本的规律而已,你做了一件事情,那么一定会得到一个结果,反过来,每一个结果的诞生,一定有着无数个因的作用,无关善恶,无关好坏。

文后小记:这篇文章其实严谨来说,并不算是《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因为其中涉及到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少。但是能够顺利写完,总归是受了该书的启发,因此还是冠上了读后感的称号。文章并不完美,各位看到问题记得要留言告诉我。

PS,朋友说我的文风跨度太大,千奇百怪的,这样很难讨喜,但是我还是希望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些感悟,某些想法和大家分享,忍不住呀!!这样跨度大,文风多变的我,你们还会爱么?

上一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有几位

下一篇:投稿信的格式范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