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发布时间:2023-02-11 03:5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现状分析》(1987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1:《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1990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2:《社会现象としての里山とその展开方向》(2000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博士学位:《エコツーリズムによる森林ガバナンスの形成》(2003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研究简报:1989张玉钧论研究火因子对森林影响的方法.国外林业,2:32-34.1991张玉钧书评:评《内蒙古植物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115-117.1991张玉钧编译 苏联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4:49.2000张玉钧编译 日本国有林的土地利用与经营目的的变迁.世界林业研究,13(5):79-80.2003张玉钧编译 美国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16(2):64-65.2005张玉钧编译 日本的自然公园、世界遗产与生态旅游.世界林业研究,18(4):62-63.2011张玉钧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旅游学刊,26(6):10-11.一般论文:1991任宪威,张玉钧,等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6.1992张玉钧北京松山的野生蜜源植物.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7-69.1993 RenXianwei,Liang Hongping,Zhang YunjunWoody plants as Resources inChina,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se.Journal of BFU(English Ed) , 1:80-89.1994 任宪威,梁红平,张玉钧北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与发展构想.自然资源,1:59-63.1995 王建中,王瑞勤,张玉钧三种落叶松种子的比较形态与统计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6(4) :80-89.1996张玉钧,刘振玉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8(2) :96-99.1997张玉钧,王建中,等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3) :39-44.1997 阎海平,张玉钧北京小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增刊2) :134-137.1997张玉钧,路端正北京白头翁属植物小志.北京农学院学报. 12(1) :45-47.1998 李国良,张玉钧,等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国林副特产,2:45-46.1998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植物研究,18 (3) :361-365.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3(1) :90-92.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里山の発见とその展开方向.林业経済,8:10-17.200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 :15-22.2003张玉钧中国における国有林场系谱の自然保护区の展开―松山自然保护区を事例として―.林业経済研究,49(2) :19-26.2005张玉钧,段昌盛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2) :37-40.2005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24-27.2006张玉钧,邹国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生态经济,8:86-89.2006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 :753-762.2006 孔祥旭,张玉钧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70-74.2006 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 :2863-2869.2006 任宪威,张玉钧,陈瑞生,等黎平县尚重区老山界树种资源考察报告.黔东南林业科技,23(3) :18-22.2006张玉钧,殷鸣放日本森林管理的最新发展—以日本神奈川县林业政策过程为例.环境科学与管理,31(9) :8-10.2007 牛江,张玉钧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四川林勘设计,2:40-43.2007 殷鸣放,张玉钧,谭学仁,等日本私有林的一个典型—吉野林业的森林经营.世界林业研究,4:54-57.2007 李金苹,张玉钧,等 对目前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3:52-56.2007 海杨,王金兰,刘明丽,张玉钧节事庆典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为例.四川林勘设计,3:32-35.2007 于笑云,张玉钧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西部林业科学,35(4) :134-137.2007 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环境科学与管理,10:143-147.2008 陈静,张玉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48-51.2008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7(2) :58-62.2008 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 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3:28-33.2008 于笑云,张玉钧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综述.四川林勘设计,1:31-34.2008张玉钧,马履一,王希群, 等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17-21.2008张玉钧,周春光园林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探讨.管理观察,12:84-86.2009张玉钧生态旅游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调研与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张帆,张玉钧风景名胜区内观光电梯乘客态度调查研究—以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管理观察, 21:50-52.2009 刘芳,张玉钧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3) :62-64+70.2009 张力圆,梁增贤,张立,邢震,张玉钧旅游干扰因素对西藏林芝巨柏林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18(4) :1413-1421.2010 侯艳伟,吴成亮,张玉钧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紫竹院和香山公园为例.河北林果研究, 25(3) :315-320.2010 施德群,张玉钧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 :69-74.2010 付健,张玉钧,陈峻崎,等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3(2) :44-48.2010 付健,张玉钧,等北京平原风景游憩林林相改造技术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5(1) :68-71.2010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马宝建,等北京山区蓝色草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2(增刊1) :177-182.2010 马宝建,丁学欣,胡冬梅,寿海洋,张玉钧,吴记贵北京山地野生观赏植物的濒危因素及保护对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增刊1) :173-176.2010张玉钧,石玲,等论生态旅游规划的一般范式.生态旅游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2009青海国际生态旅游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周辉,张玉钧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河北林果研究,26(1) :72-77.2011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等北京山区观果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14-120.2011 刘福山,张辉,李扬,张玉钧,等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21-127.2011张玉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讨.管理观察,101:100-101.2011 王良民,张玉钧论辽东栎(壳斗科) 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植物科学学报,29(6) :749-754.2011 马宝建,张玉钧,宋大北,贾亦琦,黄志远 现代勒勒车—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贾亦琦,张玉钧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初探—基于摄影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对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2-26.2012 黄志远,张玉钧旅游体验实证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7-21.2012张玉钧,曹韧,张英云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1.2012 马国青,张玉钧,唐小平 枝桠施工技术在河流湿地治理中的应用,林业资源管理.2012,3:123-125,140.2012 王瑾,张玉钧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培训研究—以河北白洋淀王家寨村为例.河北林果研究,27(2) :224-228.2012 马国青,黄桂林,张玉钧,唐小平 郑州惠济水系廊道景观优化模式,林业资源管理.2012,4:108-112.2012张玉钧,张英云 市民参与型的乡村景观保护--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7:838-841.2012张玉钧北林园林学院生态旅游领域发展概况与展望,风景园林.2012,4:100-101.2012张玉钧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实现途径,风景园林.5:105-107.2012 邵隽,张玉钧,李雄,李昭 社区支持农业型市民农园休闲模式研究.旅游学刊,12:74-79.2012 徐姗,刘晓明,张玉钧基于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的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58-563.2012Zhang Yujun, Shi Ling,Wang Jin The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argeted a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The case study of Wanjiazhai 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orea,China,.12-14, Suncheon, Korea2012 Caijun,Zhang Yujun,Jia Tingting Exploring the Visitors’ Recognition and Expectation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Rural Area: Case Study of Dehang Miao Village, The 2012TOSOK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nference ,July 4-6, Ulsan, Korea2012 张玉钧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分会发言材料,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3 张英云,张玉钧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湿地公园规划探讨--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1):14-172013 马英华,张玉钧 采煤塌陷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徐州市九里湖湿地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2):21-242013 马英华,张玉钧,石玲 辽河流域台安生态旅游区规划必要性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24-2282013 张玉钧,石玲,贾亦琦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7-102013 孙吉亚,张玉钧 论旅游景观的生态设计--兼谈拉斯喀瑞的生态旅游思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1):62-672013 徐姗,黄彪,刘晓明,张玉钧 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风景园林. 2013,4:73-802013 张玉钧,张力圆,张玏 郊野公园概念的演变与发展,风景园林. 2013,5:80-852013 张玉钧,张英云 中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与展望,生态旅游发展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112013 郭彦丹,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特征及其评价体系初探,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1-25.2013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5-48.2013 张婧雅,魏民,张玉钧 步道系统规划的前期调研分析,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828-830.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颖教授

你这。。。。
导师姓名: 张颖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 年 3 月 4 日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

  研究方向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研究方向3: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政策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在职称: 副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0 年 1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99 年 6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韩国

  留学时间: 从 1999 年 06 月 到 2000 年 06 月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2001 年 9 月

  在读硕士: 2人

  上岗时间: 2001 年 9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否

  工作简历:

  (1)1989年8月—1990年7月,在黑龙江朗乡林业局挂职锻炼;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书;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

  (4)1999年6月—2000年6月,韩国Korea University 博士后学习;

  (5)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湾大学森林系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1)198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并任教;

  (4)2000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

  (1)森林资源价值评价和政策;

  (2)森林资源核算;

  (3)区域经济;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研课题:

  (1)中国热带森林环境价值核算研究,ITTO PD 39/98,1999_2003,3万元,副主持,承担"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热带林地.林木价值核算"研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2003,4万元,独立完成.

  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有:

  1、宗教与森林保护,张颖,森林与人类,1988(4)。

  2、我国森林工业投资与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3)。

  3、我国木材供需缺口模式当议,张颖,吴志文,技术经济,1992(6)。

  4、家具开发趋势,张颖,中国技术经济信息,1992(24)。

  5、我国森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度量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1)。

  6、再论我国林分价值量的评价,王琦、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3)。

  7、我国林业再生产系统的灰色控制研究,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1)。

  8、对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增刊)。

  9、林业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分析研究,张颖、于凤,林业经济,1996(4)。

  10、林业在保证本世纪末粮食增产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张颖、于凤,林业工作研究,1996(3)。

  11、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张颖,于凤,林业经济问题,1996(2)。

  12、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6(12)。

  13、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陈建成、胡明形、王立群、张颖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4、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张颖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5、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张颖,林业经济,1997(1)。

  16、林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张颖,林业工作研究,1997(5)。

  17、西南地区林业区域发展优势研究,于玲、张颖,林业科技管理,1998(3)。

  18、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林业经济问题,1999(6)。

  19、what i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and how should it e dealt with is China, Zhang Ying, Applied Economics,APE/1999/096782.

  20、The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forest biodiversity in china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Issues in Northeast Asi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Northeast Asia Forest Forum, 2000-19.

  21、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核算的几个问题,张颖,林业工作研究,2000(11)。

  22、北京市林业用地价值核算,张颖、于玲,林业科技管理,2000(4)。

  23、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张颖,环境观察与评论,2001(2)。

  24、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的核算,张颖,经济研究参考,2001(2 L-1)

  25、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张颖,林业科技管理,2001(1)

  26、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张颖,林业经济,2001(3)

  27、A Discus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Forestry Land and Tree Value Accounting,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28、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st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and Woo-Hyuk Byun,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29、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张颖,林业资源管理,2002(2)

  30、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的变化评价,张颖,世界环境,2002(2)

  著译目录: 出版专著2部,担任副主编、参编著作6部,主要有:

  1、绿色核算——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张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张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侯元兆主编、张颖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Chief Editor Hou Yuanzhao, Assistant Editor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5、实用林业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6、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侯元兆主编(张颖参编,第四作者),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周冰冰等著(张颖参编,排名第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世界私有林概览,李智勇等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优秀论文奖3项。其中:

  (1)1991年,撰写的“北京市建筑木材厂技术进步的度量分析”获1991年全国企业技术经济论文大奖赛鼓励奖。

  (2)1994-1995年,参加了国家科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核算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10万多字。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个部门的“国家优秀科技信息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3)1995-1996年,参加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价值评价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7万字。该项目1997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4)“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5)“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统计系统优秀论文奖。

  (6)专著《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在"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2)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13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九亿网"."中国环保网"等也作了大量报道.2002.11_2003.1,在台湾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也专门作了讲座.

  (3)"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其成果已在国家统计局"森林资源核算"中应用.

  表彰和荣誉:

  (1)2002_2003,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的研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2)200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三育人标兵"称号;

  (3)2001.2002,连续两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

  主要兼职:

  (1)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研究》特约研究员.

  办公室电话: 62337674

  传真: 62337674

  通讯地址: 北京林业大学39号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刘勇的论文目录

1DaveWenny,YongLiu,earfieldgrowthof  ests,1988,2:111-118.  2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培养基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12(增刊1):71-74.  3刘勇,宋廷茂,彭祚登,彭景田,许永林.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2):10-20.  4刘勇,朱学存.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化学修根效果与根生长潜力测定的研究.北京  林业大学学报,1991,13(2):21-25.  5刘勇.苗木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1,4(3):62-  68.  6刘勇,龚怀勋.硫化铜对容器苗的修根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增  刊2)50-56.  7刘勇.从多功能林业的兴起看我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  社科版.74-79.  8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张建国,丛日春,赵朝中,许广武,李志丹,孙庆杰,  孙玉祥,李宝君.大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移植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北京  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1-9.  9宋廷茂,刘勇,彭祚登,丛日春,张建国,孙庆杰,李宝君,孙玉祥,赵朝中,  李志丹,许广武,许辉,邢恩铎.兴安落叶松野生苗利用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北京林  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49-55.  10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印佩文,田淑静.塑料大棚育苗技术十大关键技术-西  林吉林业局大棚育苗技术经验总结.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68-70.  11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张建国,李志丹,刘晓娟.兴安落叶松塑料大棚育苗截  根技术与机理的研究.北京林业大报,1990,12(增刊2):1-9.  12田淑静,彭祚登,刘勇,张建国,宋廷茂,李树生,孙庆杰,李志丹,孙玉祥,  徐桂林.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出圃苗龄型与移植密度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  12(增刊2):21-34.  13彭祚等,宋廷茂,刘勇.兴安落叶松育苗播种日期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12(增刊2):72-77.  14刘勇.容器移植苗-----一种新的苗木类型.北京林业科技,1990,1:44-45.  15刘勇.美国爱达荷大学林学系研究生教学概况.中国林业教育,1990,2:62-  64.  16刘勇.碳酸铜在林业中的使用.世界林业研究,1991,4(1):91-92.  17刘勇.法国的地区整治和重建技术.世界林业研究,1992,5(4):89-90.  owthPotentialandEnergySourcesforNewRoot  lofBeijingForestry  University(EnglishEdition),1993,Vol.2,No.1,10-22.  19刘勇.我国北方针叶树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苗木根生长潜力.北  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69-75.  20刘勇.我国北方针叶树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I)----碳水化合物在苗木生  根过程中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76-83.  21宋廷茂,张建国,刘勇,彭祚登,赵朝中,李志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针叶树种  苗木活力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1-17.  22印佩文,宋廷茂,彭祚登,刘勇,赵朝中,李志丹,李万棋.兴安落叶松育苗播  种量与密度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96-101.  23刘勇.适地适苗造林探讨.中国林学会造林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造林论文  集,中国林业出版.1994.34-38.  24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II)----苗木的休眠与萌芽生  理.青年林业科学家论丛,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28-34.  25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V)----苗木形态与造林成活及  初期生长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4):16-21.  26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V)----苗木形态与苗木生理的  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4):118-122.  27刘勇.我国林业发展应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世界林业研究,1995,8(1):54-  58.  28刘勇.贮藏对针叶树苗木活力和苗木生理影响.林业科学,1995,31(5):414-  420.  29刘勇.油松侧柏叶绿素含量与苗木质量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0-376.  30刘勇.世界林业教育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6,9(2)∶11-17.  31刘勇,林平.世界林业推广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7,10(2):50-57.  32刘勇.世界林业推广趋势及其启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  论文集.世界林业研究,1998,11:106-111.  33刘勇.针叶树苗木抗裸根晾晒能力的研究.中国青年绿色论坛--中国林学会第  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林业资源管理特刊,1998.22-26.  34AjitKumarBanarjee,刘勇.98洪灾对制定林业规划的启示.世界林业研究,  1998,11(6):29-33.  35刘勇,陈艳,张志毅,李新国.不同施肥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及抗寒性  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38-44.  36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唯一作者、世界林业研究,2000,13  (5):43-49.  37刘洲鸿,刘勇.不同水分处理对侧柏苗木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中国林学会造林  分会第4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造林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84~90.  38刘勇.我国林木种子培育理论和技术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1,14(4):43-  39师晨娟,刘勇,胡长寿.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繁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24(2):259~263.  40刘勇.加入WTO与中国环境问题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02,81(2):26~28.  41刘洲鸿,刘勇,段树生.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侧柏苗木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6):56~60.  42王继永,王文全,刘勇.林药间作系统中药用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研究.林  业科学研究,2003,16(2):129~134.  43王继永,王文全,刘勇,魏胜利.乌拉尔甘草生物特性及资源培育研究进展.世  界林业研究,2003,16(2):28~32.  44WangLixian,soffertilizationtreatmentson  ryStudiesin  China.2003,5(3):13~20.  45刘勇.让高校领导务“正业”,光明日报,2003,11,7.  46李瑞生,刘勇,乌丽雅斯.欧美雄性不育杨组培苗移栽用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03,4(总第234期):53~54.  47王继永,王文全,刘勇.林药间作系统对药用植物产量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2003,25(6):55~59.  48乌丽雅斯,刘勇,李瑞生,李志丹,陈彩霞.容器育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评述,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2):9~13.  49乌丽雅斯,刘勇.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26(4):85~90.  50张燕,刘勇,王继永,王文全.药用植物专用肥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中药杂  志,2004,29(8):719~722.  51刘勇.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个环节看图书馆介入途径,2004,见丁有  骏,刘勇主编,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北京高校第七届图书情报资料学术年会论文集,北  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2~16.  52刘勇,王玉杰,张玉杰,程燕妮,冯菁.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构建与高校图书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增刊)1~5.  53赵世华,刘勇,王玉杰,成惠萍,程燕妮,孙丽川,张宝颖.林业创新人才培养  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增刊)19~22.第  二作者  54白淑兰,白玉娥,方亮,刘勇.土生空团菌与虎榛子形成的菌根及其对虎榛子生  长的影响,林业科学,2004,40(6):194~196.  55白淑兰,赵春杰,房耀维,白玉娥,刘勇.粘盖牛肝菌不同菌株对Zn2+、Cd2+的  吸附及其对油松Zn2+、Cd2+的耐受性,生态学报,2005,25(2):220~221.  56张燕,王继永,刘勇,王文全.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北京  林业大学学报,2005,27(3):57~60.  57齐涛,刘勇,王春成,袁功英,李志丹.苗圃库存销售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开发,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226~230.  58白淑兰,刘勇,周晶,董智,樊荣.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与生态研究,生态  学报,2006,26(3):837~841.  59刘建功,刘勇.中国林木种苗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对策,林业经济,2006,164  (3)22~24.  60刘建功,赵淑荣,刘勇,潘玉兴,李钧.平阴玫瑰花器官生长特性调查研究,中  国林副特产,2006,82(3):10~11.  61师晨娟,刘勇,张林玉.苗木抗旱生理及抗旱调控技术,世界林业研究,2006,  19(3):33~37.  62刘勇.复杂系统创造力模型的构建,见陈晓阳主编,林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  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57~163.  63师晨娟,刘勇,荆涛.植物激素抗逆性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6,19  (5):21~26.  64李国雷,刘勇,郭蓓,徐扬,张可栋,赵双荣.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世界林  业研究,2006,19(6):45~48.  65李国雷,刘勇,徐扬,郭蓓,张可栋,赵双荣.飞播油松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4):369~372.  66王兰珍,刘勇.黄芩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29(2):138~146.  67李国雷,刘勇,徐扬,郭蓓,张可栋,赵双荣.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  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2):70~75.  68李国雷,刘勇,郭蓓,徐扬,张可栋,赵双荣.保留密度对飞播油松林下植被发  育影响的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105~110.  69郭蓓,刘勇,李国雷,甘敬,徐扬.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响  应.林业科学,2007,43(7):128-133.  70朱芹,刘勇.肥料与调节剂对山茱萸生长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学报,2007,27(3):20~24.  71李国雷,刘勇,甘敬,郭蓓,徐扬.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  响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2):82~88.  72李国雷,刘勇,于海群,吕瑞恒,徐扬,郭蓓.北京柏木井飞播油松群落特征分  析.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1):1~5.  73李国雷,刘勇,李俊清,李瑞生.油松飞播林土壤质量评判及其调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3):19~24.  74徐扬,刘勇,李国雷,郭蓓,李瑞生.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3):135~138.  75何斌,王兰珍,谢秀丽,刘勇.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48~1351.  76刘勇,李国雷.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林业科学研究,2008,21(4):500~505.  77刘勇,宋廷茂,翟明普,李国雷.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林业科学.2008,44(7):1~5.  78于海群,刘勇,李国雷,李瑞生,吕瑞恒.油松幼龄人工林土壤质量对间伐强度的响应.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65~70.  79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徐扬,郭蓓.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组分对间伐强度的响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5):52~57.  80GuoleiLI,YongLIU,JingGAN,BeiGUO,alresponseofsoilenzymeacersofForestryinChina,2008,3(3):10.1007/s11461-008-0061-4.  81刘勇,李国雷,李瑞生,郭蓓,徐扬.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18-23.  82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吕瑞恒,徐扬.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演变.林业科学,2008,44(9):76-81.  83吕瑞恒,刘勇.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及土壤肥力的关系.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22-24日,中国北京,69-74.优秀论文奖  84徐庆华,刘勇,马履一,姜长吉,刘福森,李雪莲,姜辉.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数学模型拟合分析.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22-24日,中国北京,206-212.  85尹伟伦,刘勇,李国雷,王兰珍,吕瑞恒.用系统思想提高林业学生的创造力----一个新的创造力理论及其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案例.林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林业教育培训论坛论文集,2008年12月8-9日,中国北京,152-157.  86李国雷,刘勇,吕瑞恒,于海群,李瑞生.2009.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对林下植被发育的作用过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1):19-24.  87李国雷,刘勇,于海群,吕瑞恒,李瑞生.2009.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生态学报.29(3):1264-1275.  88刘勇,李国雷,林平,姜辉,于海群,吕瑞恒.2009.华北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土壤肥力变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3):17-23.  89吕瑞恒,刘勇,李国雷,于海群,杨占军,李秀玲.2009.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7(5):39-42.  90Shu-LanBai,Guo-LeiLi,YongLiu,Dumroese,psisdavidianaseedlingsinoculatedwithectomycorrhizalfunhiza,19:10.1007/s00572-009-0245-2.  91GuoleiLI,YongLIU,RuishengLI,BeiGUO,sesofdecompositionrate,nutrientreturn,andcompositionoersofForestryinChina,2009,4(13):10.1007/s11461-009-0058-7  92GuoleiLI,YongLIU,LvyiMA,RuihengLV,HaiqunYU,ShulanBAI,isonoftreegrowthandundergrowtersofForestryinChina,2009,4(3):10.1007/s11461-009-0049-8.  93吕瑞恒,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刘辉,王玉江.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158-163.  94孙慧彦,刘勇,马履一,贾忠奎,康瑶瑶,金虎范,祝燕,侯炳柱,尹凤君.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关系的比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176-180.  95刘勇,李国雷,吕瑞恒,赵华.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分会论文集.优秀论文二等奖。  96祝燕,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在长白落叶松苗木培育中的应用.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分会论文集.  97金虎范,刘勇,山本福寿,李国雷,吕瑞恒.日本琦玉县饭能市的山村环保旅游业.世界林业研究,2010,23(1):67-70.  98徐庆华,刘勇,马履一,徐程杨,魏红旭.土壤含水率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31-33.  99江俐妮,魏红旭,刘勇,徐程扬,马履一.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氮素空间异质性关系.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24-27.  100徐庆华,刘勇,马履一,王少华,侯炳柱,尹凤君.长白落叶松苗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分析.林业科技,2010,35(1):1-3.  101徐庆华,刘勇,马履一,李友安.长白落叶松幼苗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12-14.  102刘勇,何斌.毕节试验区生态现代化实现途径探讨.毕节学院学报,2010,28(5):53-58.  103刘勇,李国雷,吕瑞恒,赵华.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  104林娜,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王少华,侯炳柱,尹凤君.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44-47.  105何斌,王兰珍,刘勇.3个种源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比较.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4):355-361,370.  106YongLiu,Guo-LeiLi,Hai-QunYu,vitytheoryofecosystems:Anewapproachtostudythemechanismsofbiodiversity.23rdIUFROWorldCongress,August23-28,2010,Seoul,nternationalForestryReview,2010,12(5):86  107YongLiu,KastenDumroese,GuoleiLi,ngrelationshipsofbiodiversityandecosystemfunction:anewparadigmforresearchers.23rdIUFROWorldCongress,August23-28,2010,Seoul,nternationalForestryReview,2010,12(5):88  108赵华,刘勇,李国雷,吕瑞恒.造林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方法论研究.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3):6-10,15.  109林娜,刘勇,李国雷,于海群.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0,23(4):21-25.  110李国雷,刘勇.SPSS统计软件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28(5):66-68.  111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第十一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2010,10,9-12.四川雅安.436-443.  112林娜,刘勇,李国雷,于海群.ThecomparisonofsoilenzymeactivityindifferentageofPinustabulaeformisaerialseedingforests.第十一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2010,10,9-12.四川雅安.418-425.  113徐庆华,刘勇,马履一,贾忠奎,丰庆荣.不同播种覆盖物对种子出苗率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5):149-152.  114吴雅婧,刘勇,郭素娟,王静.植物性原料堆沤基质化处理及氮素释放特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0):95-98.  115PingJiang,YuyangSong,ativeStudyonCommunityCharacteristicsofDesertNon-CoationalConferenceonCombatingLandDegradationandAnnualCouncilorMeetingofWASWACLANDCON1010,October11-15,2010,108.  116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主,39(1):24-27.  117祝燕,马履一,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1):24-28.  118HaoHu,YongLiu,Guang-LuShi,Yue-PingLiu,Rui-JieWu,Ai-ZhenYang,Yi-MingWang,mlogiaPlantarum2011,142::10.111/j.1399-3054.2011.01479.x(SCI收录,影响因子3.067).  ,,,,,,nceoests2011,42:10.1007/s11056-011-9248-x(SCI,correspondenceauthor)  120康瑶瑶,刘勇,李国雷;马履一,贾忠奎,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移栽期失水胁迫对其活力的影响.林业科学,2011,47(6):188-193.  121刘勇,李国雷,祝燕,吴雅婧,林娜,邹尚庆,蒋乐.中国林木种子生物学与种子经营技术进展.林业科学,2011,47(8):143-150.  122李国雷,刘勇,祝燕.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林业科学,2011,47(9):140-147.  123祝燕,刘勇,李国雷,林平,康瑶瑶,孙宇.氮素营养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林业科学,2011,47(9):168-172.  124李国雷,刘勇,祝燕.秋季施肥调控苗木质量研究评述.林业科学,2011,47(11):166-171.  125赵华,刘勇,金小麒.贵州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划分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7-13.  126康瑶瑶,刘勇,马履一,李国雷,祝燕,马跃.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养分库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31-36  127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24-27.  128祝燕,马履一,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1):24-28.  129林娜,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吕瑞恒.不同林龄飞播油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3):16-20.  130李国雷,刘勇,祝燕,孙宇,邹尚庆.苗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研究进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2):117-123.  131李国雷,刘勇,祝燕,李庆梅,孙宇,邹尚庆,蒋乐.国外苗木质量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1,24(2):27-35.  132陈晓,刘勇,李国雷,孙巧玉,张硕,许飞.土壤真菌研究方法及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影响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1,24(5):7-12.  133.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贾忠奎,祝燕.磷肥施用方式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16-20.  134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祝燕,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219-226.

上一篇:赤峰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下一篇:光学学报与红外与毫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