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植物生理学报的主编是谁

发布时间:2023-02-11 05:06

植物生理学报的主编是谁

我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人罗宗洛,1898年8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家庭为小康商人。6岁丧母,由祖母、继母抚养长大。1905年至1911年在家乡上私塾。1911年在杭州安定中学学习,次年转学上海南洋中学,该校师资优良,学风朴素,1917年毕业,校长王培荪鼓励他到日本留学。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并获得浙江省官费资助。1919年分配到仙台市的第二高等学校理科学习。日本的高等学校是进入国立大学的过渡性学校,教学严格,他在3年勤奋学习中,英语、德语及理科各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2年第二高等学校毕业,报考札幌市北海道帝国大学(现名北海道大学)农学部植物学科,当年北海道大学尚未设置理学部。他不喜欢繁华热闹的东京,那里中国留学生多,朋友来往多,妨碍专心学习,所以决定到北海道去求学。入学第二年,罗宗洛就师事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坂村彻教授,从此,他便以植物生理学为终身事业。坂村彻讲课条理清楚,善于启发,督率学生学习和实验操作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罗宗洛向坂村彻当面提出要求到他实验室学习,坂村彻提出一个条件,说北海道气候寒冷,一年有半年左右冰天雪地,暑期是北海道的黄金季节,不能离开实验室。从此,师徒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七个寒暑。1925年3月大学本科毕业,接着他申请入该校的大学院当博士研究生,研究玉米幼苗对铵和硝酸根的吸收,4年多完成了博士论文。1930年6月北海道帝国大学教授会全体通过他的博士学位申请,获得农学博士。他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帝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二人,当时日本各大报都报道这个新闻。罗宗洛受广州中山大学之聘,于1930年2月回国,任该校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旋因感到校风不正,于1932年离开中山大学到上海暨南大学理学院任教授,兼中华学艺社总干事。从1933年起转赴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在系内建立了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植物生理实验室。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大学迁到四川重庆沙坪坝区,他把家眷安置在成都,自己在重庆继续任教。当时重庆政治腐败,罗宗洛在中央大学又受排挤,乃于1940年应聘到浙江大学生物系担任教授。生物系设在贵州湄潭县城西郊外,风景优美,但工作条件很差,他一面教课,一面因陋就简,在一个小祠堂筹建了简易的植物生理实验室。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开展研究工作。1944年夏,罗宗洛被聘为设在重庆的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10月他被派到台湾接收台北帝国大学(现为台湾大学),1946年接收完毕后任代理校长。同年10月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从重庆搬到上海,他仍任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宗洛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1953年该研究室扩建为植物生理研究所,任命他为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他被选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日本植物学会名誉会员。为了推动我国的植物生理事业,1963年他跟汤佩松、殷宏章等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被选为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并担任《植物生理学报》主编。他还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等职。罗宗洛1930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时,该校的实验设备,教学条件等非常困难,但他极其认真负责,对程度不齐的学生,编写详细的讲稿,同时千方百计筹措实验设备,终于在短时期内为开设植物生理实验创造了既简陋又实用的初步条件。为了罗致人才,1930年春即电聘在法国留学的张作人任生物系教授,但并不认识他。当时张作人的老师想留张作人为助手,张作人也想多学点之后回国。罗宗洛去信告诉他,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际,我们的责任不在于科学上零零碎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赶快建立国家科学教育的基础。我国生物学还不曾有良好的基础,希望你回来,一同为此事努力一番。张作人向他的老师转达了罗宗洛的一番话,老师听了以后,频频点头,并叙述普法之战后,法国是怎样建立科学基础的。翘起大拇指说,你有这样的同僚,我没有理由留你,你回去吧。1932年夏,罗宗洛辞职到上海真如暨南大学任职时,校长郑洪年曾答应为罗宗洛建立研究实验室拨款,但终于未能实现。罗宗洛只是每周教两堂普通生物学。罗宗洛1933年接到中央大学聘书,夏天举家到南京。他在中央大学的教学任务很繁重,同时要教3门功课,生物系的植物生理学、普通植物学和农学院的植物生理学,但条件优越,经费比较充裕,逐步购置了研究用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建立了植物生理实验室。罗宗洛带领助教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动手做在我国具有开拓性的植物离体根尖培养研究工作,并通过工作培养年轻人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西迁重庆后,尽管抗战时期工作条件十分困难,日军飞机时常来轰炸,他还是和助教、高年级学生五、六人在一起,开展植物激素、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进行文献报告。1940年到浙江大学任教时,他开了生物系的植物生理、农学院的植物生理和学生的实验课程,同时开展微量元素的研究。在湄潭浙江大学工作4年期间,师事他的学生很多。罗宗洛讲课所用的教材,是自己编写的,而且逐年增加新的材料。生物系一学年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中,上学期专讲植物细胞生理学(普通生理学),与一般植物生理教科书完全不同,下学期才讲植物生理学各论,讲不完的部分印发讲义。他讲课时全神贯注,讲解清楚,引人入胜,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他对实验课十分重视,实验讲义也都是亲自编写的,实验前大家都认真看过,对实验的操作都有严格要求,藉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做实验时,他在身边随时注意他们的基本操作,不对则随时纠正。为了让学生多学些化学,1941年他和化学系商定让生物系选化学课的学生参加他们的实验课,使用的器材和药品由生物系自己解决。他规定的定期举行的文献讨论会,不仅可以开拓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他在大学任教时,始终坚持做研究工作,认为做研究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他说:“一位教书先生如果不做研究,大学课程是不可能真正教好的。他可以读很多书,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综合评论来,但是给内行看了,就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罗宗洛培养学生,总是着重培养他们日后能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罗宗洛一生直接、间接培养了一大批植物生理学科学工作者,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知名的科学家和教授,一部分人至今还在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内发挥骨干作用。

殷宏章的人物生平

殷宏章,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兖州。祖父殷谦在清朝道光年间考中举人、进士,曾在广西、河北任“知府”、“知县”。父殷有济为前清举人,曾在山东几个地方任过县长,擅长书法。生有子女9人,殷宏章是长子。读书是殷家的传统,殷宏章从小就受熏陶。8岁时入天津直指庵小学,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正值中学改为6年制,因考试成绩优秀,被直接编入初二年级,读了1年,改在家中与弟妹一起聘请老师受教。1年后,即1924年,考取了天津南开大学预科。他用不到3年的时间学完了6年的中学课程。1925年,他入南开大学理科,先攻数学、化学,后对植物学发生兴趣,于1929年在生物系毕业,得学士学位,被留校任助教。任教期间除照顾学生普通生物学实验外,经常翻阅图书期刊,了解近代生物学进展及生命科学哲学问题,常去清华大学研究院参加学术讨论。1933年在北平清华大学当研究生,以后回到南开大学任讲师。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随Went教授选题研究。Went是荷兰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者,殷宏章用两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其后在该校生物物理研究室和生物遗传研究室做些光合作用和遗传方面的研究。完成博士工作后,清华大学留学公费时限尚有一年多,他利用这段时间,在美国浏览了20几个州,参观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此时加州理工学院邀请他留下工作,但国内抗日战争已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他无心留下,1938年赶回昆明,受聘出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植物生理学课程。同时又在汤佩松创设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学组兼任研究员,开展一些生长素应用、生化合成、植物生长测定等工作。1944年他被约为第一批“交换教授”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年,开展磷酸化酶的研究。1945年回国。1946年学校从昆明迁回北平,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继续做些淀粉形成方面的工作。1948年应罗宗洛教授之约,赴台湾大学讲课几个月。同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堪,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殷宏章夫妇及子女5人一家生活甚是艰难,为了摆脱困境,应英国J.李约瑟博士的邀请,于1948年12 月赴印度新德里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协助该地区国家开展科研工作及合作交流事务,工作了3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殷宏章深为兴奋。这期间他一直密切注视着国内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常与中国驻印使馆康茅召联系,谈及国内建设情况。与此同时,他接到北京大学聘书及罗宗洛教授的来信,邀请他回国工作。1951年秋,他携家眷回国休假,经香港、广州、上海到北京,目睹国家新生,人民工作、生活愉快,社会安定,与出国前迥然不同,恍如隔世,更感到国家发展科技需要人才,便向联合国辞职,不再去印度,留下为祖国服务。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所研究员,同时协助罗宗洛教授进行植物生理研究室的建设工作。1953年植物生理室从实验生物所划出单独成立研究所,他出任副所长,1978年到1983年任所长,1983年3月后任名誉所长。在回国后的长时间里,他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和研究所的学术领导及业务管理。他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赵琦的主要论著

1. 植物的光受体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刘明,赵琦*,王小菁。生物学通报,2005,40(5):10-132. 植物光受体与光控发育的研究进展。刘明,赵琦*,王小菁。植物科学进展(六卷),2004,249-260页,高等教育&SPRINGER出版社,北京3. Studie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leaves of ancient and present water lily. Zhao Qi, Wang Zhen L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oelectronics and spectroscopy of nono-structural thin films and materials, 2004,page183-184,Beijing4. Recent advance of sweet-tasting protein and taste modifying protein. Kong Jian Qiang,Zhao Qi*. Acta. Bot. Boreal.-, 2003,23(5):815-8215. 奇异果甜蛋白及其基因工程。孔建强,赵琦*。遗传,2003,25(2):232-2366. 应乐果甜蛋白(monellin)及其基因工程。孔建强,赵琦*。生命的化学,2002,22(3):243-2457. Effects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in plant seedling. Zhao Qi, Li Jun. Space medicine & Engineering, 2002, 15 (2) : 79- 83 (已被EI收录, 编号ISSN : 1002 – 0837 CODEN:HYYGEF)8. 与树木过冷现象有关的抗冻机理。赵琦,沈繁宜。植物科学进展(四卷),2001,245-254页,高等教育& SPRINGER 出版社,北京9. 中国种植业大观。高卫东主编,赵琦副主编。2001,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10. 模拟微重力条件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赵琦,蔡伟民。植物生理学报,2000,26(3):201-20511. 植物化学调控原理与技术。张石城主编,赵琦副主编。1999,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2. 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突破增产屏障。何仲虎主编,赵琦参编。1999,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13. 植物.环境与人类。黄振管主编,赵琦参编。1999,气象出版社,北京14. 玉米突变体(zb/zb)的叶绿体光合特性。赵琦,唐崇钦,匡廷云。植物学报,1997,39(11):1082-108415. 叶片阶段性白化小麦叶绿体激发能分配和荧光动力学特征。赵琦,唐崇钦,匡廷云。生物物理学报,1996,12(4):703-708

上一篇:无机化学学报是sci吗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