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作用和意义论文
中医针灸的作用和意义论文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不少人会通过针灸来治疗身体的疾病。针灸是中医一种特殊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它能够通过人体穴位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帮助人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下面看看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及相关资料。
针灸是中医常见的的养生方法之一。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作用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称作“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称作“安神”。
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效果
1、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于阴虚阳亢,按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治疗阴潜阳的原则,取足少阴肾经穴太溪穴,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穴行间,针刺腹泻法。
或针刺到延髓,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另外艾灸在艾叶点燃后,产生热气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治疗,在进行艾灸治疗中也可能会引起烫伤等危险。而且如果艾灸时间过长或艾灸的部位不对,可能会造成化脓甚至感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腹泻属于阳虚阴盛。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穴阴陵泉穴,针灸。因为阴阳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在调和阴阳时,经常使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招穴、背俞穴调理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扶正,是扶助正气的意思,也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祛邪,是驱除致病因素,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良性转化不可或缺的。针灸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帮助健康之气,消除邪气。
4、疏通经络。如果经络因各种原因被堵塞,脏腑四肢失去温暖,气血受阻,就会出现疾病,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不和,或阴阳偏颇。针灸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或艾灸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使经络通畅、适度运行、气血和谐、阴阳平衡。
针灸的优点有很多,首先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科室的多种疾病治疗,比如在内科中可以用于面肌痉挛、外伤性癫痫等;在外科中可以用于坐骨神经痛、流行性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在妇科中可用于产后尿潴留、气血不足……
针灸的第二优点是治疗疾病的效果显著而迅速,比如一些急性腰扭伤、落枕等,这类急性疼痛用针的效果往往用针见效会更快,可能20分钟左右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针灸的第三优点就是副作用小,创口小。一般患者的下针处只会留下一个小红点,创口小,感染的几率也就小。我们都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但是针灸基本上都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针灸的操作方法也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易行,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也更加的.经济能接受,给患者带去的经济压力更小。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针灸对人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为这三个方面:
1、舒筋通络。我们借助针灸来刺激局部穴位时,能够对神经起到一定的传导作用,让经络变得更加通畅。经络通畅是气血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一,而气血通畅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常见的气血不通有手脚冰凉以及局部低热、局部酸痛等症状。
2、调和阴阳。中医学讲究阴阳调和之道,如果阴阳不调,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或者是产生严重的病症。而针灸是调和阴阳的手段之一,使得阴阳失衡的身体逐渐调和转化,恢复正常运转,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积极状态。比如三棱针点刺放血可以泄热养阴,对于阳虚体质有一定的温补作用。
3、扶正祛邪。针灸并不是一种手法单一的治疗手段,相反,它有很多种治疗手法,如补泄手法,对疾病能够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中医学讲究阴阳,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其中阳为正气,因为邪气,当一个人的阴气过盛则会导致身体出现一定的病症,需要补阳抗阴,扶持正气,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可以说,如果针灸操作得当,对于人体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于人们调养身体有着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在选择针灸理疗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机构,非专业人员操作很有可能会出现手法不对、下针位置不对等情况,不仅对治疗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1、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
大多数的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类疾病主要指的就是运动系统疾病,包括颈肩腰腿痛、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以及网球肘腱鞘炎等。这一类疾病可以通过西医疗法来改善症状,但是想要更好的缓解病情,防止反复发作,还是要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
2、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推拿也可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瘫、周围神经性疾病、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或者神经性膀胱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通常都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所致,通过针灸推拿能够使神经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3、消化系统疾病
部分消化系统疾病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胃肠道功能紊乱、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中医针灸推拿不仅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对这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大有帮助。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如果患有遗尿、性功能障碍或者痛经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可以考虑做中医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的作用是什么
针灸的七大实用功效如下:
1、疏通经络
中医文化中经络学说是重要的拼图,甚至很多的疾病都要通过调节经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经络堵塞了,便会让疾病出现在身体之上,保持经络畅通也就变得格外重要。中医针灸可以帮助人们疏通经络,对我们的健康还是很有作用的。
2、改善免疫力
人的免疫力十分重要,生活中免疫力就好比是电脑中的防火墙一样,可以有效的抵抗外来病毒的入侵,一旦人体的免疫力被破坏了,身体的健康自然就会被损害,因此在生活中保护免疫力十分重要。
3、调和气血
针灸因为是通过针法刺入人体腧穴来保养身体治疗疾病的手法,因此对于调和气血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刺激腧穴来调节体内经脉,通过刺激经脉让经脉得到扩张,气血运行自然就可以更加的平稳,气血冲和身体的健康便能够得到保证了。
4、平衡阴阳
世界万物都分阴阳,人同样如此,人体内部阴阳失衡便会导致疾病出现,因此在养生时平衡阴阳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通过针灸的方法平衡身体内部的阴阳,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5、改善机体功能
人体功能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损害,而针灸便是一种可以预防弥补这种不经意的手法,通过针灸可以有效的改善身体的功能,因为在针灸穴位时,可以很好的刺激身体,让身体的机能慢慢的增强,因此在生活中想要增强机体的能力,可以通过针灸来实施哦。
6、调节脏腑
人的五脏六腑十分神秘也十分的重要,在生活中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往往便会导致重大的疾病,但是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腧穴,便可以有效的调节五脏六腑。
7、补虚泄实
身体虚自然就需要进补,而身体内部邪气过多自然就要将它排除,可以说补虚泄实是一种保护健康的重要因素,而通过针灸便可以很好的实施这一过程,让身体的健康得以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针灸
人民网-传统针灸的7种实用功效
针灸的作用是什么?
针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2、疏通经络
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主要表现为疼痛、麻木等,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和针灸手法的作用,使经络通畅,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治病就在于其能够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运用针灸手法的补法,选配一定的腧穴,可以起到扶正的作用;运用针灸手法的泻法,选配一定的腧穴,可以起到祛邪的作用。
针灸的作用和功效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那么针灸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
针灸的作用和功效
1.疏通经络
通过针灸可以使淤阻的经络通畅,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的主要作用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可以选择针灸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其经络通畅,气血正常运行。
2.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3.调和阴阳
针灸可以促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终要达到的目的。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针灸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3.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4.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5.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6.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针灸的作用有哪些
不少人都喜欢通过针灸的方式来治疗,而针灸究竟又有哪些作用呢?针灸疗法的具体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针灸的作用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一)温通经脉行气血
《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溺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濡养机体,而灸法其性温热,可温通经络,促进血液运行。恰如《素向·刺节真邪论》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血运行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则以温热通经脉而行血气。
(二)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灸法有强壮元阳、防治疾病的作用,《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艾为辛温陌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补肾,其元充足,则人体健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知艾灸有培补元气,预防疾病之作用。
(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针灸资生经》中云:“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还可达到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升举阳气,密固肤表
《素问?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气虚而下陷,则皮毛不任风寒,清阳不得上举,因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
常施灸法,可以升举阳气、密固肌表、抵御外邪、调和营卫,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针灸能治病并非人人适合
针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好方法,它可以减肥、缓解身体疲劳治疗癫痫等多种疾病,但不可盲目运用,并非人人适合。最常见的孕妇、糖尿病患者就不可用针灸。
同时,还有一些人也是不适合针灸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四种最典型的,不适合针灸的人吧。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治疗妇科病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针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等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四大养生穴位
1、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操作:用拇指每天按揉足三里2至3分钟,力度以感觉局部酸胀为宜。紧急情况下,如胃痛急性发作,而裤子穿得紧,可用笔尖隔着衣物刺激此穴,以症状缓解为度。
2、膻中穴:“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位置:膻中穴位于我们身体的正中间上面,具体在第四根肋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
作用:刺激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
操作: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3、关元穴:对症阳虚畏寒、宫寒不育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之说。
作用:此穴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治病范围广泛,包括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男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每天坚持点按或灸穴位15分钟,有助提高性功能,对腰部发冷、阳痿、早泄及体质虚弱者效果更好,还可治突发的昏厥。
操作:可用隔姜灸法,用一片薄薄姜片上面扎一些小孔,贴在关元穴上,然后用艾柱来灸,一次15分钟左右,感觉穴位处潮红即可。阳虚畏寒、宫寒不育者,疗效更显著。
4、涌泉穴:可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
位置: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弯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结实、行走有力。按揉此穴,还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症状。涌泉穴对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癫痫、不孕、月经不调、怕冷、阳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疗效。
上一篇:出书主编可以几个人
下一篇:论文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