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出版信息

发布时间:2023-02-13 22:1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出版信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于1960年创刊,是国内外发 行的文理综合刊物,双月刊。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运动竞赛与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

成都体院的资料

学 院 概 况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院长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立足体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学院长期坚持“注重内涵发展—以精取胜、强化育人使命—以用为上、优化人才资源—以师为先”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的办学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成都武侯祠。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校园网检查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院图书馆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拥有文献资源总量80多万册,已建成以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支撑的网上图书馆服务体系。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优秀图书馆”。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00多人,高级职称近200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助教和实验员10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60余人,运动健将30余人。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等7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现代舞、国际标准舞方向)13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5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共4个专业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可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及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999年学院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现有体育保健学、武术、全民健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田径、新闻采访与写作、体操、郑氏伤科推拿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乒乓球、排球、足球等1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的获奖等级与获奖项目数名列前茅;在近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获得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997年和2005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各获二等奖1项;2004年批准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点。“十五”期间学院毕业生保持了90%以上就业率。“十五”以来,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83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体育史、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十运会”上,学院共有69名师生参加了12个大项的决赛和1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获得3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取得总分318分的良好成绩。在第4届东亚运动会男子武术散打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2枚金牌;第8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在第74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在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

  学院编辑出版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2000年—200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2006年,学院连续六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称号;在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

  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投稿须知

1.来稿应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博十学位论文、硕十学位论文等,也请在文稿背页末注明。另外,如果该论文“入选×××文报告会”、“荣获×××论文奖”等,请附证书复印件一份,并在文稿首页末注明。2.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献(需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200字左右为宜。作者来稿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3.文稿要求采用“打印稿”,并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山生年、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5.文稿插图要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表格必须采用三(横)线装,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照片、表格要有相应的中文标注。6.来稿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在内文注明出处(要求一般在3条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应是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列入,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无误。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cssci 2012-2013 扩展版是什么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
(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
(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
(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
(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
(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
(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
(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
(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
(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
(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
(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
(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
(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
(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
(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
(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
文化学
(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
传播学
(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
与情报学
(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
(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
(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
(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
(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
(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
(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
社会科学
(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
学报
(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上一篇:佳木斯大学学报是几类期刊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人意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