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六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六期
《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光明日报》2013.4.24The agricultural tra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landscape, Ritsumeikan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2013.3《中国美学史应该从何处写起》,《文艺争鸣》2013年1月号。《西周礼仪美学的物体系》,《文艺研究》2013年第1期。《中国春秋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建筑批评》,《哲学家》2012年12月。《中国远古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古今之争:春秋乐论的核心问题》,《求是学刊》2012年第6期。《美的历程与真味——刘成纪教授访谈》,《美与时代》2012年第8期。《殷商刻辞与中国艺术观念的本源》,《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一种建设性的城市美学》,《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西周用乐状况及相关美学问题》,《求是学刊》2011年第5期。Re-consideration a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modern aesthetics,Journal of Asian Arts & Aesthetics, Vol. 4,2011《城市作为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11日。《美的悖论与公共艺术的审美质量》,《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18日。《道性之“真”与形式之“真”——刘成纪教授谈中西绘画》,《美与时代》2011年第1期。《生态美学的理论危机与再造路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世界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3日第1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美及美学的位置》,《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文化遗产之争与中国史学的观念变革》,《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重构美的形而上学》,《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自然的人化”与新中国自然美理论的逻辑进展》,《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道禅语言观及中国诗性精神之诞生》,《求是学刊》2009年第6期。《多元一体的美学》,《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物、光、风》,《求是学刊》2008年第5期。《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中原文化研究及其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8年2月5日。《刘成纪访谈》,《中国画研究》2008年第2期。《汉代哲学的身体整体观及对美学的影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重建中国文化的历史论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关于中原文化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身体及其映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汉代哲学的天人同构论及其美学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什么是审美体验》,《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光明日报》2005年2月8日。《以中原的眼睛看江南》,《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27日。《生态美学与自然美理论的重构》,《东方丛刊》2005年第2期。《匮乏时代,美学何为》,《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4期。《自然美:一个经典范畴的当代价值》,《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诗性地理与庄子的哲学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非主流与美学的第三条道路》,《东方丛刊》2003年第4期。《维柯与中国文化诗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近年来庄子美学研究述评》,《中国美学年鉴》2003年10月。《怎样理解西方美学中的理性》,《泰安学报》2003年第2期。《非主流与美学的第三条道路》,《东方丛刊》2003年第4期。《为什么是物象美学》,《美与时代》2003年第8期。《生态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美学》,《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从实践、生命到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3期。《美学漫谈》,《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生命美学的超越之路》,《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时代潮流与美学使命》,《新华文摘》2000年11期。《90年代感觉主义文化备忘》,《民族艺术》2000年4期。《瓷音舞影,为美而存》,《东方艺术》2000年第4期。《丘山之性,林泉之心》,《东方艺术》2000年第6期。《文化的性幻相》,《书摘》2000年第2期。《中央之地为浑沌》《江汉论坛》1999年第3期。《走向散步美学》《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芬兰美学家索妮娅·塞尔俄玛》,《美与时代》1999年第12期。《向美还归:散步美学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失美的美学与当代美育的困境》,《文艺美学研究》第三辑。《宋陈文化与宋陈之学》《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前卫的根据》,《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重新认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90年代审美文化的四种倾向》《美术观察》1997年第10期。《心的发现与音乐心理学的重构》,《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7年12月。《生命之流与审美之变》,《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新时期美学发展的三大误区》,《东方艺术》1997年第4期。《论庄子美学的物象系统》,《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随缘韧游于都市丛林》,《东方艺术》1995年第6期。《月亮与中国文化》,《东方艺术》1995年第1期。《艺术家的美学》《美术史论》1995年第1期。《庄子审美乌托邦述义》,《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庄子畸人四论》,《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心音同形理论与音乐格式塔重建》《文艺研究》1994年第3期。《20世纪西方荒原精神流变观》,《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蝴蝶与中国文化》,《东方艺术》1994年第3期。《卢照邻的病变与文变》《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文艺》《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2期。《从结体变迁看中国书法的哲学隐匿功能》,《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西方现代诗寓言三则》,《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一次震撼灵腑的审美体验》,《美与时代》1992年第8期。《冲突与新的综合》《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3期。《庄子审美遗忘说试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拯救与梦想--水浒传理想主题的文化阐释》,《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美丑冲突与现代人的心灵震荡》,《黄淮学刊》1989年第1期。《从峰巅到深渊》,《学术百家》1989年第1期。《论现代人对现代艺术的承受力》,《文艺百家报》1987年8月。
霍有明的科研成果
1.《清代诗歌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独著2.《清代诗歌发展史》(修订本),台湾文津出版社,入选“大陆地区百部文史哲博士论丛”,1994年11月,独著3.《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独著4.《文艺的“复古”与创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独著5.《唐诗精品附历代诗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主编6.《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韩愈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97年3月,主编7.《绝妙唐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月,主编8. 十三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主编9. 《〈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作者10.《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独著11.《雁塔圣教序译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两人合注 1.《试论高适的边塞诗》,《理论研究》,1983年第6期,独撰2.《略论〈西游记〉的讽刺艺术》,《理论研究》,1984年第1期,独撰3.《研究古代文学应弄清用典》,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1985年4月9日,独撰4.《释杜诗中的“转愁疾”》,《语文园地》,1986年第9期,独撰5.《军歌与战鼓齐鸣 吟坛共战场并捷——〈怀安诗社诗选〉刍议》,《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第2期,独撰6.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平议——兼及中国旧诗英译中的一些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专刊,独撰7.《新诗潮与中国诗歌传统关系的思考》,《求索》,1988年第2期,与导师王昌猷先生合作,第二作者8.《念奴娇·赤壁怀古诠释中的几个问题》,《唐都学刊》,1988年第2期,独撰9.《郑谷诗歌美学观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独撰10.《〈西游记〉正面喜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独撰11.《论郑燮的诗论及创作》,《学术论丛》,1992年第3期,独撰12.《叶燮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唐都学刊》,1992年第2期,独撰13.《郑谷生平事迹考略》,《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独撰14.《论翁方纲的诗论及诗作》,《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独撰15.《论晚唐诗坛巨擘郑谷的诗歌创作》,《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独撰16.《论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渭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独撰17.《论赵翼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咸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独撰18.《王士祯的“神韵说”及创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独撰19.《龚自珍“个性解放”思想初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2期,独撰20《袁枚“性灵说”内涵考辩》,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29号,1995年3月出刊,独撰2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王孟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0号,1996年3月出刊,独撰22.《试论袁枚的〈新齐谐〉——兼及康乾之际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1号,1997年3月出刊,独撰23.《当代生态学发展与新人文主义思潮》,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2号,1997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4.《“异闻”海内勤搜取 笔蘸“精忱”树世型——新刊晚明孤本拟话本小说〈型世言〉探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2号,1998年3月出刊,独撰25.《论中国当今的通俗文学》,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4号,1998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6.《为现代作家立传同样要注意用典》,《文艺报》,1998年7月4日,独撰27.《略谈中国古典诗中的对仗及其形成过程》,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9号,1999年2月出刊,独撰28.《略论郑珍及道咸之际的宋诗运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3号,1999年3月出刊,独撰29.《也谈“会计”溯源》,日本《华风新闻》2000年1月1日,独撰30.《略谈中国唐代时禅宗与文人的诗歌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0号,2000年2月出刊,独撰31.《近代“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4号,2000年3月出刊,独撰32.《刘禹锡诗歌创作中的“尚怪”之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独撰33.《王维、贾至、杜甫、岑参“早朝”唱和诗平议》,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1号,2001年2月出刊,独撰34.《试论卢纶的边塞诗》,《运城高专学报》,2001年第2期,独撰35.《由“义”词源的演化略探〈水浒〉的忠义》,《唐都学刊》,2001年第4期,独撰36.《魏源文学主张及诗歌创作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独撰37.《唐初诗歌的承传与演进——兼论初唐诗人杨师道》,《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独撰38.《略论元和诗风及刘禹锡的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2号,2002年2月出刊,独撰39.《钟嵘〈诗品〉论谢诗源出曹植寻绎》,《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独撰40.《苍凉诗史兼心史——关于钱谦益〈投笔集〉的思考》,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2003年8月27日,独撰41.《刘辰翁暮年词作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42.《文学传播学刍议》,《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43.《略论明清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44.《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独撰45.《清人张问陶诗学理论及创作成就观照》,《复旦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46.《略论〈西游记〉对〈型世言〉中“神魔”情节的若干影响》,《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独撰47.《略论〈红楼梦〉成书的女性主义创作方略》,《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48.《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独撰49.《清代科举文献与科举制度的文化观照——以〈钦定学政全书〉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0.《由〈钦定学政全书〉看清前期科举的人才选拔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1.《立志仍须追稷契 传薪岂必效黄陈》,《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52.《晚清诗人周福清创作平议》,《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独撰 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清代诗歌发展史》,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3年11月颁发2.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4月颁发3.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文艺的“复古”与创新》,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7年11月颁发4.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文学编年史》(13卷),陈文新主编,《隋唐五代卷(下)》分卷主编霍有明,中央人民政府2008年2月颁发5.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包公文学及其传播》(李永平博士论文),导师霍有明,陕西省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颁发6.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以晚唐五代为中心》,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6月颁发7.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11月颁发8.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西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9月颁发9.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诗词大赛二等奖,《贺香港回归》《澳门妈祖阁感怀》,霍有明(唯一),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活动委员会2007年7月颁发10.中国当代散文大赛一等奖,《千禧金秋忆信州》,霍有明(唯一),中国散文家协会2010年11月颁发
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宗旨: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陕西师范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陕西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672-4291, 61-1071/N
创刊时间:1960 影响因子 0.45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有陕西师范大学主办,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272。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终关注学术发展前沿,注重理论探索和创新,已在文史有关基...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陕西师范大学
快捷分类:社会教育综合 社会科学II
出版发行:陕西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672-4283, 61-1012/C
创刊时间:1960 影响因子 0.272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基本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60年创刊,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文、史、折、经、教等学科的研究论文,长期开设有“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唐史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唐诗研究”、“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出版学”等特色栏目。已在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哲学史、政治经济学、心理学领域形成特色。
上一篇:中国邮政快递报编辑部地址
下一篇:安徽教育科研杂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