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儿童心理发展学文章摘要

发布时间:2023-02-14 23:34

儿童心理发展学文章摘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改革》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44-02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练.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11).

[2]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

[3]但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学前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心理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下面我为大家收集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儿童健康教育中,偏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儿童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儿童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分析

儿童心理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儿童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儿童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儿童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儿童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儿童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儿童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儿童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儿童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儿童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儿童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儿童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儿童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儿童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儿童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儿童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儿童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儿童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儿童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儿童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儿童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儿童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儿童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儿童园中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儿童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儿童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儿童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儿童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儿童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儿童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儿童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儿童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儿童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儿童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儿童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儿童园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儿童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儿童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儿童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儿童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儿童。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儿童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刘璐,女,(1991.6-),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6]张巧明,曹冬艳.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1-54+5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

《童年的秘密》精华摘要——儿童的心理发展

儿童的成长是神秘的,想想看,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的小婴儿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大孩子,这个过程真的令人着迷。

人们开始通过心理分析的手段去理解儿童神秘的成长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人与环境的冲突,另一个是不断探索儿童与成人的冲突。

我们现在都知道成人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很可能来自婴儿期所受的创伤,而在蒙台梭利那个时期,这个问题才刚刚揭示出来。

当一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成人压抑时,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

通常,这个“成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然后是他的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

很多父母听到是自己的问题时,马上就跳起脚来,怎么可能,我们都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的,我们不让他做这做那是怕他受到伤害。

父母的这种错误都是“潜意识”犯的错误。每一个人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后悔。但对无意识的错误却迷惑,甚至执迷不悟。

成人必须把这种无意识的错误发展到有意识的错误,这样他们才会改变自己。

所以,你需要了解儿童的本质,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这样你才有机会知道自己真的错了。而要了解真实的儿童,我们得从儿童的本源着手。

胎儿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受精卵本身含有一个成比例缩小的人,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长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是生殖细胞像机器人一样按照自身所带的内在指令,经历一系列的分裂,形成复杂的器官和肌肉,直到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生命。这个诞生的生命,也像生殖细胞一样,自身也有预定的心理机能,这将使他能适应环境。

当新生儿从母亲舒适的子宫进入到另一种陌生的新环境时,他必须作出最大的努力去适应。那么,我们大人又是怎样去“帮助”他适应这种环境的呢?出生以后,新生儿被紧紧的包裹在襁褓中,在母亲子宫里一直自然蜷曲着的幼小身体被拉直了,不得动弹,仿佛跟了石膏似的,诸如此类不考虑婴儿自身感受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婴儿能舒服吗啊?他会开心吗? 这会不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所以果我们想要一个正常的儿童,那么“儿童心理健康”就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敏感期:

在婴儿学会表达之前,他的敏感性就导致了一种初步的心理结构产生,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表现。这种敏感性可以在生物发展过程中也能找到,他们是暂时的现象,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明确的特性。这种特性一旦获得后,相关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我们以蝴蝶幼虫为例,蝴蝶幼虫必须吃非常嫩的叶子,当蝴蝶幼虫钻出外壳时,是什么东西告诉幼虫嫩叶在哪里可以找到呢?是光线!蝴蝶幼虫对光线特别敏感,这些幼虫沿着树枝方向向前爬,那里是最亮的地方。当蝴蝶幼虫长大能吃其他的食物时,它对光线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这也清楚告诉我们,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由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是受到儿童的敏感性和儿童的本能来指导的。而当外部环境与支配儿童发展的内在本能相悖时,就会引起儿童心理的失调和畸变,其结果可能会伴随他一生。

外部秩序:

儿童总是通过外部物体的秩序去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儿童有两重秩序感,一个是外部秩序,一个是内部秩序。

幼小的儿童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秩序的热爱。他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有秩序井然,杂乱无序的环境会使他心烦意乱。他会通过哭泣、叫喊,甚至是生病来表达对杂乱无序的不满,这里有一个来自现实生活中婴儿的案例:

有位小女婴习惯于躺在一张有点倾斜的大床,床对面是一张铺有黄色台布的桌子。有一天,有一位客人来家做客,这位客人随手把阳伞放在桌子上。于是这个婴儿开始焦虑不安起来,她盯着这把伞开始哭泣。大人以为这个小女孩是想要这把伞,但当客人把阳伞拿给她时,她却把它推开了。阳伞又被放回桌子上,小女孩继续哭泣,不停地挣扎。最后,她的母亲把阳伞放在门外,她就平静下来了。她之所以焦虑不安的就因为那把阳伞放错了地方,这严重违反了这个小女孩需要记住的那些东西摆放位置的通常秩序。

对小孩儿来说东西总应该放在它应该放的地方,自然已赋予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让他可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到一个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儿童自己去适应环境。

内部定向 :

内部秩序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各个部分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可称之为“内部定向”,也就是说,儿童天生有一种与他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当原有的姿势和位置被打乱后,儿童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发脾气,甚至生病。请看如下案例:

一位保姆在离开她工作的家庭时,给她之前照顾的小孩儿找了一个能干的新保姆来代替她。这个新保姆以为这个工作很简单,但是她在给小孩儿洗澡时却遇到了麻烦。无论何时,只要这个新保姆一给小孩洗澡,这个小孩就变得不安和绝望。他不仅哭起来,还试图推开这个新保姆。这位新保姆做了她能想到的一切,但是小孩仍然讨厌她。但当以前的保姆回来后,这个小孩就变得安静了,很明显也喜欢洗澡了。于是,之前的这位保姆极具耐心解读儿童不完整的语言。这个小孩已经把新保姆当成坏人,可是为什么呢?因为新保姆用相反的动作给他洗澡的。于是,两位保姆比较了他们给小孩洗澡的方式,并发现了这个差异:第一位保姆用右手靠近他的头,左手靠近他的脚;而第二位保姆则相反。

智力发展 :

之前有人认为为儿童的智力是慢慢地从外部发展起来的,像一只空瓶,有待填塞。诚然,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重要,而儿童的内在感知同样也很重要。

儿童具有一个渐进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几乎持续到五岁,帮助他从环境中获得深刻的印象 。使他具有惊人的能力。儿童开始时一无所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像一个有生命的八爪鱼在慢慢舒张。

一个出生四个星期的婴儿,有一天正好看到他父亲和他叔叔同时出现在他面前。这两个人身高、长相都差不多,这个婴儿因此大吃一惊,害怕看到这两个人。他父亲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婴儿的恐惧呢?于是,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他俩就一直分开,一个左边,一个右边。这个婴儿转过头来看着一个,对他凝视一会儿就突然笑了起来。但后来,他突然又变得忧虑起来。他迅速地转过头看另一个人,只看了一会儿,他也对另一个人笑了。他重复把头左右转动了很多次,脸上交替出现忧虑和宽慰的表情,直到他终于意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正处于构建自己内部模式,并通过识别图像把他们固定在记忆中,并由此高兴和平静地进行着内部构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人不要粗暴地打断他。

当儿童能够自由行走时,儿童与成人的冲突就开始了。成人对儿童有一种深深的防御心理,总是担心一些东西被破坏。在父母关爱和儿童的天真无邪之间所发生的这种冲突是在潜意识和隐蔽状态下进行的。

我们大人常常会心安理得地说:“小孩子不要乱跑”,“别碰我们大人的东西”,“别大声嚷嚷”······更有父母认为小孩儿应该多吃多睡,但是也要意识到一个度,不要强迫孩子多睡觉,过多的进食。

儿童开始走路后,像个勇敢无畏的士兵,可父母出于防御心理,老是想用防护设施把他们围起来,比如学步车里。

而且大人们总是潜意识地限制儿童的动手性活动、有目的的活动,还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忽略儿童对成人的爱等等。

儿童喜欢的一项活动是,把墨水瓶或盒子上的盖子拿起来又盖下去,或者打开和关上橱门。由于它们是父母的东西,儿童被禁止碰触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对儿童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儿童和父母的冲突就产生了。这种冲突的结果,常常是以儿童被认为“不听话”而告终。其实,儿童实际上并不是真正要一个瓶子。只要允许儿童用某些东西进行同样的活动,他都会满意,这是儿童成长的特性,只是父母并不知道,他们只会觉得孩子在胡闹。

父母的这些行为虽然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却给儿童带来深深地伤害。成人所遵循的行为方式应该是放弃自己的优势,使自己更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们意识到儿童心理的特点,以及成人无意识犯的错误,那么有没有一种现实的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成长呢?

请关注下一篇《儿童之家的教育》

上一篇:论文里的数据表格怎么制作

下一篇:音响杂志的优秀功放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