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学报类期刊,为双月刊,16开,124页码,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 1673—4270,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434/Z。
扩展资料: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济南研究(济南经济与社会发展、济南文化)、高职教育研究、学科教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与管理、政治 经济 法律、文化与传播、技术与应用。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原刊名为《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创刊。1990年经济南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刊号为济内字第010号,季刊。
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类期刊,国内刊号为CN37-1307/G4,季刊,16开,72页码,由济南教育学院主办,省教委主管,全国发行。
1999年5月重新登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5069/G4。2000年申请ISSN手续,被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1009-7732。
2000年下半年经批准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2月《济南教育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新批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434/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为ISSN1673-4270。从2006年6月份开始,由72页码改为96页码。
从2008年10月起由原来的96页码增至124页码。
参考资料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秘书专业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
[1] 徐冰鸥,朱晓民.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及特征[J]. 语文建设. 2006(09)
[2] 刘伯奎. 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J].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2)
[3] 菅舒涵,李海霞.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时梳理[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6)
[4] 杜红梅,李长中. 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 语文建设. 2006(03)
[5] 王荣生. 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6] 李明洁. 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7] 张淼.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8] 许文莹. 试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9] 杨自路.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10] 肖永花. 初中学生作文心态及教学实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1] 梁新民. 幼儿师范生文言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2] 王海梅. 地方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3] 王华.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J]. 语文建设. 2005(09)
[14] 李明洁. 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J]. 语文建设. 2005(08)
[15] 朱圣元. 以操练为策略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
1. [日本]田中笃子著,《秘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方晓蓉、方国雄编著,《秘书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葛红岩主编,《新编秘书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 宇正香编著,《秘书理论与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若茜、陈琼瑶主编,《秘书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李玮编著,《优秀文秘的100个细节》,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
7. 郭玲、尤冬克著,《秘书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 姬瑞环、卢颖、崔德立编著,《商务文书写作与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案例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葛红岩主编,《秘书与会议组织和服务》,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编,《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
13. 谭一平编著,《秘书工作案例分析与实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谭一平编著,《现代职业秘书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 杨树森著,《秘书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
[1] 袁薇. 文秘英语课程设计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09)
[2] 张玉美,赵萌. 英语导课艺术及其应用性研究--以《文秘英语》课程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6)
[3] 孙敏. 任务型教学在职业中专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文学教育(中). 2010(05)
[4] 陈郁. 高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9)
[5] 许亮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涉外文秘英语学习[J].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3)
[6] 罗云. 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在《文秘英语》课中的运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7] 倪玥.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12)
[8] 文军.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9] 张妍. 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的文秘英语课程项目改革[J]. 才智. 2011(12)
[10] 马丽华,刘景. 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秘英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探索[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11] 胡信华. 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英语课程建设--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为例[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2)
[12] 胡惠芳. 用Authorware设计开发高职高专“文秘英语”课程教学课件[J]. 科技资讯. 2010(12)
[13] 刘强. WPS理论在高职文秘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猜你喜欢:
1. 文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 文秘论文参考文献
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4. office中论文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5. 关于文秘专业的论文
关于海鸣威的一些问题(我问的是写书的那个,不是唱歌的)
第一辑
1.《海明威研究在中国/The Study Of E·hemingway In China 》作者:邱平壤编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10335 / 7531610337
出版时间:1990.5 丛编项:开放丛书 思想文化系列
简介:本书包括对海明威四大小说、短篇小说,思想以及艺术成就,艺术风格之研究。
主题项:海明威-E.-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海明威,E.
更多同类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
2.《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 著名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 贝克,林基海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3.董衡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人,1934年1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发表作品有:《美国文学简史》(负责人)、《美国现代小说论》(主编)、《海明威研究》、《海明威谈创作》、《海明威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4. 杨仁敬教授《海明威在中国》一书的增订本(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宗教意识》[J].曹明伦.《国外文学》,2004 (3).
第二辑
[1]裴立鹏 张敏.《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2]徐乐怡. 《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 《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刘久明.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苏顺强. 《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罗明洲. 《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曾塞男.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北京 :《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7]刘久明. 《海明威文化心理结构浅析》.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刘铁.《给人类增添信心与力量的文学形象——论海明威的“生命英雄” 》.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第三辑
1.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风格及其硬汉性格 The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Hemingway's Unyiel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青海民族研究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罗雪娟 , LUO Xue-juan
2.海明威的文艺思想探析 Brief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iterary Though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王爱玲 , WANG Ai-Ling
3.海明威的"青丝情结"——试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Hemingway's "Hair Complex"——Hemingway's Idea on Women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孙玉琢
4.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 The Conver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emingway's Novels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赵若纯 , Zhao Ruochun
5.海明威与他的硬汉英雄 Hemingway and His Unyielding Hero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田耀 , 蒋瑜
6.并存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双重意识 On Double Consciousness Existing in the Works by Earnest Hemingway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张巧毅
7.海明威小说的情绪线索 The Emotional Plot of Hemingway's Novels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郑孝萍 , ZHENG Xiao-ping
8.存在?生存?人生--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解读 Existence, Living and Life--the Interpretation of Hemingway's Novel "Farewell to Arms"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李晓珍
9.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自然生态意识 Hemingway' 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王育烽 , WANG Yu-feng
10.孤寂的心灵 自尊的生活——论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 A Desolate Soul Lives a Dignified Life: The Theme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毛坚舫
11.海明威、古巴渔夫与《老人与海》的经典硬汉形象 Ernest Hemingway. Cuban Fisherman. and the Classical Heroic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yang Teacher's College] 杨植 , YANG Zhi
12.看海明威如何"表现"《十个印第安人》的故事 How Hemingway Shows the Story of Ten Indians [台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 毛华奋
人生目的有无对错之分?大学生应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如何确立?
作者简介:郝丽(1973 —) ,女,山东新泰人,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行政管理系主任。
2008 年4 月
第2 期(总第67 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JinanVocationalCollege
Apr.2008
No.2 (SerialNo.67 )
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研究
郝 丽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022)
摘 要: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已经远远不是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的“天之骄子”。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学
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压力面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萌生了很多的人生困惑。如求
知困惑、情感困惑、心理困惑、就业困惑、价值观困惑、人际关系困惑等。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困惑,有来
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困惑,有必要采取净化社会大环境、
发挥学校的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等措施。
关键词: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人生困惑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已经远远不是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的“天之骄子”。不能否认,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智商最高、
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压力面前,绝
大多数大学生萌生了很多的人生困惑,如有的大学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变得无所事事;有的大学生失去了活着的勇气,
想尽一切方法结束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有的大学生突然“大彻大悟”,明白了要每天都活的快活潇洒而不管手段是什
么;还有更多的大学生虽然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但在心底总有一种恐惧始终挥之不去,这就是将来的出路在哪里,现在
学的东西真正有用吗? 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有很多的人生困惑。为了让社会能正视大学生的生活现
状,为了让学校的教育更有针对性,为了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知识,有必要对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进行
认真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困惑的具体表现
大众教育时代,在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人生困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求知困惑
在入大学之前,学生求知的目标比较明确,就是考上大学。入大学之后就不这么简单了,因为就业压力大等原因,许
多大学生为了自我增值都捧起了考取各项证书的参考书,人力资源、物流、口译⋯⋯但同时也感到困惑,考证是为了什
么? 考证真的就自我增值了吗? 真的就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吗? 知识多少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关系直接吗? 有的大学生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学。换句话说,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在求知问题上面临很多困惑,求知是
否正确,要“求”什么,学了之后是否有用确实在困扰着不少大学生。
2、情感困惑
2007 年5 月,东北部分高校针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状况做了一项数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91.5% 的在校大
学生希望得到异性关爱,已谈过和正谈恋爱的占41.9% 。可以看得出来,情感问题是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不是
所有的学生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有些学生往往陷入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才会出现有的学生因为情感问题
跳楼自杀;有的学生因为情感问题变得不择手段;更多的大学生在情感面前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在体验谈恋爱乐趣的同
时,也很容易受到伤害。
3、心理困惑
高考作为一个有力的指挥棒,曾经是众多大学生用心锁定的目标。上了大学不再承担“高考”的重负,天空似乎一下
子开阔了许多,有的学生习惯了忙碌,面对这样的自由,不知如何度日,于是整天浑浑噩噩;有些学生父母远在他乡,觉得
自己一下子得到了“解放”,一心找乐子,弥补“亏待”了自己的三年高中时光,但睡觉前总是感到阵阵空虚。在很大程度
· 51·
上,大学生人生目标需要他们自己根据社会的需要去选择和确立,然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常常
感到压抑、郁闷、空虚和迷茫,表现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适,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困惑。
4、就业困惑
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困惑,而且这种困惑在各年级学生中都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是期望值与现实差距太大造成的困惑。当大学生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二是不公平造成的困惑。由于就业竞争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一些大
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会出现各种不满心理,如妒嫉、自卑、偏执等。三是攀比引发的困惑。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
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
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的需要等因素。四是自大导致的困惑。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自己肯定可以大有作为,
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5、价值观困惑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困惑,表现在很多方面的矛盾上。在生活价值观上,一方面强调自立、自强,要走自己的路,一
方面又屈从于环境,把人际关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方面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往往只限于表面的与众不同。
在职业价值观上,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一方面,重视所选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实现个
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择业面又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择业者选择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企业。在道德价值观上,一
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并崇尚自强进取、勤奋敬业、质朴俭约、诚信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另一
方面,他们对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行为规范缺乏深刻的认识,有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个人主义等倾向。
6、人际关系困惑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据了多数。他们都曾经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从小就培养起极强的自信心和自尊
心,喜欢张扬个性、富有创新意识、没有思想桎梏的羁绊。但这种人生经历导致了一种先天不足:在他们身上,缺少了容
忍、谦让、合作的品质。这就注定了在一个集体内,与其他人的相处会产生困难。尤其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多数人失去了
原有的学习优势,进而便失去了原有的心理优势。面对不同于过去的环境,他们经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一方面他
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在主观上努力与他人友好地相处,但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在局促和不安
中害怕和不敢与人交往,尤其是他们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交往受挫后更是很难自我调整,因此极易产生一些困扰。
二、大学生出现人生困惑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生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人生困惑,肯定有原因。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社会原
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四个方面。
1、社会原因
(1) 大众化教育的影响。在精英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他们一入学就端上了国家干部的铁
饭碗,国家包办了很多东西,虽然有时也不尽如人意,但却省去了很多担心。大众教育对某些有才华但无关系的学生来
说是件好事,他们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对很多学生来说,心里会产生诸多不安,因为他们或者无
能力或者无胆量来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大学生摒弃因袭守旧、不图进取、安贫乐
道等传统观念,出现了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如效益、质量、风险、竞争、平等,以及敢破常规、积极进取、永不满足、
勇于创造等等。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使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困惑,如金钱与精神、关系与能力、个人与集体哪
个更为重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有没有必要等。
(3) 改革开放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以中华民族素有的厚德载物
精神去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确实在国内少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
些大学生在共产主义理想、人生信仰、人生目的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困惑。
2、学校原因
(1) 教育过程和方式的影响。不少学校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智育成分,忽略
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这就导致不少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巨人,心理上的矮子”,学习成绩不错,但心理素质却一塌糊
涂;即使有的学校有相关思想道德教育,大多也是照本宣科,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所有这些
都导致有些学生无法正确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产生很多困惑。
(2) 不健康校园文化的影响。本来大学校园是社会中的一片净土,但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无情地辐射到了校园,
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现象。如校园里一度出现的追星、追逐时髦、攀比、醉心于牌桌酒楼或流连于花前月下等等。这些现
象让对大学生活充满理想,但意志不是很坚定的大学生有点措手不及,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也这么做。在不少同学看
· 61·
来,若这么做,对不起父母老师的期望;若不做,对不起自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产生困惑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3、家庭原因
一方面,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事实证明,父母感情和谐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
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
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德育非常缺乏,不少家长要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忽视德育和
做人的启迪;要么受能力所限,不会教育孩子;还有一些家庭关系恶劣的家庭对孩子造成心灵创伤。另一方面,家庭教育
方式也对大学生有直接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不重视孩子的心理
健康,导致大学生人格上的不健康。同时,由于一些家长素质比较低或受封建思想影响比较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容易使子女形成多疑、敏感、易怒、抑郁、自卑、偏执等不健康的品质。此外,还有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后,任务就完
成了,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很少甚至根本不去关注,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4、个人原因
(1) 生活经验阅历不足。当今的大学生,虽然念了不少书,但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实感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
练和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于是,在接触社会生活时,看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知道究竟哪
些是真善美的,哪些是假恶丑的。同时,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能力不够,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困难,例如,想做
一个高尚的人,但难以自律;想参与社会,但缺乏政治素质;渴望成才,但缺乏学习毅力等。
(2) 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
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而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加重了他们的心理
负荷;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这一切容易导致他们精力旺盛,敢想敢做,有时又不计后果、不愿负责;情
感强烈,需要丰富,而又不看形势,避苦求乐;思想敏捷、勇于创新,却容易盲目,不辨真伪。
三、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的人生困惑
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很多人生困惑,但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都重视起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去解决,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净化社会大环境
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现实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
生观的因素之一,环境对大学生有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的作用,环境既能强化大学生所受的正面教育,也可以弱化甚至
抵消这些教育成果。现在,大学生有许多困惑,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甚至
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困惑,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
与社会所奉行的生活准则尽可能一致,而不是相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大环境,就必须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
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经济交往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打击社会
的丑恶现象,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扫除黄赌毒。同时,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楷模,讴歌无私奉
献的孔繁森、吴天祥、李素丽等社会主义时代英雄,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
建设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参观纪念地,建设各种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馆,使大学生有接受传统和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的校外场所;共青团及各种大学生组织要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活动”、“向特困生献爱心活动”等多
种活动,使大学生在组织的怀抱中、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在身体力行中升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解答自己的困惑。
2、发挥学校的阵地作用
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困惑,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各级学校的阵地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我们要认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
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
最易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变革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对学生进行国际形
势、国情及民情教育,运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电教、社会实践手段,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搭起理解和认识的桥梁,培养学
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科学思想丰富学生头脑,加强主渠道能量,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
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影响,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计算
机网络、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
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第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
作。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
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严格把握区分学生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特殊问题
的界限,必要时要与专业卫生机构取得联系,邀请专家进行会诊,个别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医院诊治。(下转第26 页)
· 71·
担心理咨询工作,否则势必会对来访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为解决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水平不高的问题,应该尽快培养一
批急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选择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可以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
人员并将他们补充到高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同时高等院校可以借助国外的师资,合作从事高校心理咨
询和教育工作。
3、介入外来支持、自身加强相关理论的探讨
高校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高校、社会乃至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由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动,社会各界力量的鼎
力支持以及高校全身心地组织,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一定会生机勃勃。同时,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也应该在长期
的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不断地进行相关理论的探索,把从实践中得到的理论再次投入到实践之中来指引高
校心理咨询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6-47.
[2] 乐国安,李强,汪新建. 咨询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45-146.
[3] 于鲁文. 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及职业化历程[J]. 心理学动态,1997, (1) :40-46.
(责任编辑:孔令柱)
(上接第17 页)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毋庸置疑,缺乏家庭德育是大学生产生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今天中国,要使大学生的困惑有所缓和,就必
须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生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
知识的修养,文明处世、礼貌待人;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多与孩子交流和讨论学习生活中面临的
问题。其次,家庭教育要摒弃家长专制作风,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和
睦关系。只有这样,家长才能通过鼓励、交谈、权威、限制、纠正及制止等方式对大学生实现正确的家庭教育。最后,教育
内容要全面。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能只管学习成绩或道德品质,而是应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到生
活自理,如何独立生活,如何交友和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和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包括伦理、道德、法律教育等
等。只有这样,大学生有准备地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4、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来做什么,要理清这个问题,只有理清了它,才
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但有的大学生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自己能干些什么,这就造成了他们
学习的盲目性,生活缺乏系统性;也给他们造成很多困惑,如工作、情感等等。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清楚的看到自己
拥有什么,缺少什么。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求自己要认真地对待它,客观地分析它,不容许带有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
再次,结合自身的特点,努力完善自己。如果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重点就要用理论武装自己;社会实践贫乏,就应该通
过各种途径加强社会实践,等等,以求让自己的身心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最后,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大学生自身应主
动掌握心理保健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技巧,勇于投入应对挫折和磨难的生活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意志
和培育自己的适应能力,一旦遇到自己棘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应主动求助于老师、同学或者心理咨询的指导,主动预防
各种心理疾病。
上一篇:网络营销论文范文一千字
下一篇:所有高中英语论文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