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刊杂志社欧逸舟邮箱
小说选刊杂志社欧逸舟邮箱
[转载]欧逸舟诗集《橙花村三十八号》出版发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小欧出诗集,高兴极了。欧逸舟,鲁十一的小天使。欧逸舟诗集《橙花村三十八号》出版发行信息欧逸舟,80后的新锐作家、诗人,“我们”的80后代表之一。她是一个有宽度的作者,诗歌、小说、散文、随笔都写,并且都写得很好。她的文字展现着中国80后的某种典型的生态、心态特征,她的思想、品位、涵养中自然而然地充满小资,审美前卫而多维,作品所体现的深度与宽度常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与时间一起始终处于成长的过程,这是新一代中国作家走向世界大文学的途径?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期待着。80后作者的作品读过一些,似乎欧逸舟总走在前头。也许她没有一些善于炒作者那样“有名”,这是由于她是一个“懒散”的孩子,写了很多东西却不愿意拿出来,总觉得自己应该再积累一些,只是埋头读很多书,古今中外都读,平静地尽量让自己不显眼、低调,低调到甚至连讲话的声音也不抬高干净的视线,她的生态,让我们想起那些在中国这块被反复革命过的土地上消失得无影无……以上
有关中短篇小说投稿问题
投稿首先要了解投稿的要求,在每辑《最小说》的最后一页都有详细说明——《青春祭》字数要求在3000-8000字之间。所以字数未满这个要求,如只有1000字左右或寥寥几行的,是不会过初审的。 而有些稿件字数在15000字以上,也是不符合投稿篇幅要求的。 另外有些行文格式,十来个字为一行,每一行一个换行,此类的稿件也不符合投稿要求。 所以在投稿前请先检查一下文章的字数与格式。 2.可能会有一些稿件由于网络的原因发送失败,没有收到,或是对方没有收到回复的情况。这时会有读者发邮件来询问“我的那篇稿子怎么样?”,但收到这封询问的邮件的同时我们还是没能收到你的文章小小说投稿邮箱(一)杂志 1、《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秦俑)/(晨飞)/(任晓燕)(田双伶) 2、《百花园•中外读点》/(邹磊)(王彦艳) 3、《百花园中外读点》幽默小小说征文信箱(以自己的姓名作为邮件题,编辑王彦艳) 6、《小小说选刊》 (荐稿地址(450007)郑州市伊河路12号) 7、《小小说出版》 ,编辑徐小红) 8、《北京文学》 9、《安徽文学》 (主题请写投稿《安徽文学》) 10、《当代文苑》 11、《天池小小说》 12、《登封文学》 详见:
求杂志投稿邮箱
部分散文报刊投稿信箱
《散文》月刊
《美文》
《散文百家》杂志
《中华散文》杂志
《散文选刊》杂志
《海燕·都市美文》
《南方都市报》城市笔记(讽刺幽默类短文每稿100-150元)
《羊城晚报》花地(文学)
《中国青年报》副刊
《钱江晚报》副刊
《新安晚报》文学之舟(要求一稿一投)
《江南游报》旅人笔记(不要大众化的)
《消费时报》副刊(散文随笔小品杂文不要诗歌)
《齐鲁晚报》人间
诗词散文小说---报刊投稿名录
综合文艺---报刊名录
文学、文化报---报刊名录
〈新民晚报〉家庭:(家事稿)
两代人: 亲情稿
情感: 婚恋稿
女性: 情感男女稿
夜光杯: 文学副刊稿
夜光杯: 生活副刊稿
休闲: 文学稿
全家乐 : 幽默稿
夜上海 : 美食搜街类
美食版 :
旅游 :
城市 : 旅游稿
论坛 : 国际时评
搜乐 : 音乐、趣味类
家有喜事: 男女结婚文字
心情主张:
《新民晚报》200041上海威海路755号 朱全弟 贺小钢52921234-631059 52921813(传真)
汾酒之香清朗疏淡,如同世间至情,需细细品
数月前,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让小说走进人民”系列活动走进山西汾阳杏花村。著名作家、评论家刘醒龙、王跃文、素素、王山、王干、杜学文、黄跃华、王国平、米米七月、杨遥、李昌鹏、蒋殊、陈佩香、李晓晨等参加采访活动。《小说选刊》杂志社汾酒集团创作基地挂牌成立。采风团一行莅临汾酒集团,煮酒论诗、共话清香,佳作迭出!今择取其中的部分文章陆续刊出,以飨各位看官。
本篇:《酒后帖(二章)》
清欢有味
人到中年,时常遥望自己的老年,祝愿自己老了,有酒喝,有饭吃,日子风平浪静。
该吃的苦,我吃过了,该得到的我拿到手了,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彻夜苦读过,寻章摘句;南下北上,流寓深圳、北京;被人翻过白眼,获得过同行的青眼相待;地下室睡过,人民大会堂开会也去坐过。不再奢望太多,期待岁月静好,养亲育儿,平平淡淡活到老。
苏东坡、陶渊明,是我喜爱的人,喜爱他们的性情。东坡第一次被贬,是下放到我的老家湖北。在黄州,他留下许多名胜古迹一样供人观瞻的佳作。其中“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子写于贬谪黄州四年后迁移汝州时。经历过大风浪的苏东坡才知道“清欢”有味,见过大场面的陶渊明退隐后饮酒,就能“悠然见南山”——没有见过世面,难以真正看清自己,“清欢”“南山”不过是理想生活的化身——也就不会来到他们的诗词中。
在我的印象中,我喜爱的这两位古人,一身酒气,波澜不惊。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文人,无论男女,愁多喜少,个个借酒浇愁。
今日,我来到了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闻到了这里空气中飘荡的酒气。来到这里,我只想做一个醉客,能为美酒醉,暂时别尘寰,也是不虚此行了。在醉仙居,牧童的雕像赫然而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还在,酒还在,杜牧隐没在流光之中,他是我喜欢的又一个酒徒。对于古代的文人士子,酒是当时最好的致幻剂,它可以像吊车一样,把感到沉重不堪的人,从现实的泥淖中抽抜出来。
杜牧喝到的酒,应该是白酒,和我杯中的一样吗?他喝过的汾酒,或许不及此刻我的杯中物?白酒酿造技术,发源于山西杏花村。中国最古老的酒类品牌,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曾借田伯光的嘴说过:“我曾听人说,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汾酒和绍兴黄酒的声名,自然来自王公贵族的嘉许。黄酒是浊酒,汾酒是清酒。浊酒在前,清酒在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杏花村人通过蒸馏技术,第一次把浊酒变成清酒,这才有了白酒,有了武成帝嘴中的“汾清”。
酒,在中国曾是礼仪的一部分,祭天地、宗庙,奉嘉宾,古代酿酒不为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最初的饮者多是富贵之人,日常能喝得起酒的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若非如此,大概也没有那么多文人把酒,写进自己的诗句中。汾酒,《二十四史·北齐书》内有记载,喝汾酒的是武成帝高湛,他向河南康舒王孝瑜推荐:“吾日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这是名垂青史的白酒,第一个中国白酒品牌。
我读过满人唐鲁孙的《论酒》。出身贵胄的唐先生自幼出入清廷,他写过一部随笔集《中国吃》,被吃货膜拜。文章中他说:“据我个人品评白酒的等次,山西汾酒是仅次于茅台的白酒,入口凝芳,酒不上头。不过汾酒很奇怪,在山西当地喝,显不出有多好来。可是汾酒一出山西省境,跟别处白酒一比,自然卓越不群。如果您先来口汾酒,然后再喝别的酒,就是顶好的二锅头,也觉得带有水气,喝不起劲来啦。”
对于我来说,最能代表山西味道的是汾酒和陈醋,两样都是液体。莜面,是多年后吃到的,以为特别味美,曾期待,只为汪曾祺说曹乃谦小说有莜面味——曹乃谦我读过,喜欢的,结果,在山西吃到的莜面没有想象的味美。汾酒之味,细嗅有花香,茉莉或幽兰,根据嗅时吸气的深浅而变化。同一杯酒,有着不同的花香。汾酒的清香有层次,而且花香多样。福建安溪的铁观音,香味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多变,这样的层次,酒中我再未见过汾酒这样的。傅山有书法作品曰“得造花香”,我觉得用于形容汾酒和铁观音,都是美妙且贴切的。
汾酒的香,清朗疏淡,是需要细细把玩才能发现的。世间的情感,朋友间的,亲人间的,也都是需要细细品,才发现如此微妙,隽永。
杯酒人生
或许是发现淡中有大味的舌头越来越少,或许是能在淡中烩出大味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故事现在的人,口味越来越重,人们几乎忘却了何谓“大味至淡”。
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我会对母亲说:“我回来了。”母亲平平淡淡说一声:“哦,准备开饭。”每天送孩子上学,孩子在校门口会对我说:“爸爸再见。”我转头就走。这样的生活场景,天天发生,细细品味,却有幸福感。相爱多年,父亲和母亲结婚了。母亲为给我带孩子,父母分居了。父亲来到北京我六十平米的拥挤房子里,一家人团聚了。多年来夜间的电话粥,变成了默默成眠,父亲和母亲人到老年,他腹诽她的唠叨,她对他的木然不满,多少年了呢?不离不弃。
家里有两个老人在等你,孩子未来要远走高飞。浓烈的爱情会变成长久的相伴,爱人和你相对无言。越过漫长的光阴,庸常的生活,陪伴是亲人沉默的告白。
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才真正懂得,平平淡淡的生活美好。
父亲年轻时,得过一场大病,发病时我几个月大,病愈时我已经上了小学。记得小时候,哈着热气的腊月,人们排在生产队竖着钢筋条的办公室窗口,等会计和出纳结账。一家落存百八十块钱会很高兴。我父亲的病,就生在那样的年头。意外的是,妈妈说:“要不是靠集体,你爸爸可能活不成。当年家家都穷,你爸身体不好,活下来是沾了集体的光。”那场大病的起因,是表姐出生时,姑妈大出血。输血后人会亏血,生活条件差的年代,拿什么来补血呢?卫生所的年轻医生对爸爸说:“想清楚了,要输就要很多,把你姐救活的可能也不大。”妈妈说:“当时爸爸输给姑妈一葡萄糖瓶子血,那血倒进脸盆,该有小半盆。”
表姐和我妈妈都是姑妈难产的受害者,表姐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表姐没有选择的权利,我妈妈默认了可能的灾难。我妈妈当时没有阻止父亲输血给我姑妈,我了解妈妈,她不会这样做。我爸爸当年得的是肾病。我猛然意识到我的妈妈在她年轻的岁月,曾经遭遇过多么难言的痛苦,那么些年头。
父亲老了。他越来越沉默。我感觉得到,他对现在的生活是满意的。在北京的日子,我六十多岁的父亲在北京的商场、餐馆里做过杂工,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不愿意闲下来,我劝他不用那么操劳,他说:“你买房子,欠银行一大笔债,我怎么能安心?我在老家一直在工地干活,身体没问题,你不要担心。”我六十多岁的母亲坚持要捡废品贴补家用,她捡垃圾的行为让我觉得在小区里有些抬不起头。母亲说:“我不偷不抢,堂堂正正,哪里让你折了面子?”父亲和母亲过着朴素的生活,他们让我觉得稍微铺张就是犯罪——我没有道理自己去享乐。
父亲却有两项属于自己的享乐。一是,每天都会喝一小杯酒,吃两把生花生米;二是,上桌哗啦啦洗牌,打麻将。医生交代父亲,身体恢复后,每天可适量饮酒,饮酒时吃生花生米——生花生米的红色包衣是一味肾保健药。几十年下来,父亲的病从未复发,而酒慢慢从医疗辅助品,变成他的生活必需品。父亲每晚会喝下自己面前母亲倒上的那杯酒,喝完酒,木然的父亲神情会变得生动,有时会露出笑容。他大半生全在劳累,如果有母亲做的粉蒸肉在桌上养眼,便会显得陶醉,手上噼噼啪啪捏炸花生壳,随后生花生米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进嘴里,他嚼着,随后端起酒杯,滋溜一口——对,滋溜,那是我听见的最美的乐音。
老家传来房子面临拆迁的消息,父亲辞掉工作,他把这几年做工积蓄的几万块钱给了我,嚷嚷着要回去。我知道,这合理但也仅仅是个借口——房贷所剩无几,而我北京的房子太小,住五个人显得有些拥挤。我极力挽留父亲,母亲说:“让他回去吧,他是舍不得麻将。北京再好,熟人他也凑不齐一桌麻将牌,这些日子他手早就痒了,让他回家和老邻居打麻将吧。”
父亲喝了大半生酒,没喝过什么好酒,也不准我帮他买酒。他要离开北京,我为他买了瓶茅台。茅台打开,酱香飘出,我为父亲倒上一杯。父亲端起茅台特质的小酒杯,闻了闻说:“酒是好酒,太贵了。”说着,他一口干掉了杯中酒,拿起瓶盖将瓶子重新封上。他重新用他每天用的杯子,给他自己和我,倒上散装白酒。我尝了一口父亲的白酒,那酒淡淡发清香,那味道就是父亲自然、简朴的生活。父亲和我碰杯,美滋滋喝着,我忍住了欲流泻的眼泪。父亲带着那瓶茅台,回到一千多公里外的故乡。
那瓶喝了一杯的茅台,被父亲珍藏。酒是拿来喝的。我问过父亲,为什么不喝掉这瓶茅台?父亲笑着说:“一个长期喝酒的人,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酒。我喜欢清香的汾酒,茅台不合适,还不单是贵,它太香了。” 那天我回湖北看父亲,给他带去两瓶青花汾酒,父亲喝后带着酒意,随便说了一句:“汾酒,淡淡香,醇厚,劲道。”
作者介绍
李昌鹏,《小说选刊》杂志编辑,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编辑奖。在《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创作与评论》等报刊发表过小说评论若干,著有随笔集《独自欢》。
上一篇: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哪个好写
下一篇:不适合在本刊发表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