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论文模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论文模板
2. 章节标题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必须由右页另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
3. 层次格式
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建议采用以下格式:
1 (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 (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 (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缩进2个字符)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4.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P10-P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5. 图、表、公式
(1)图
① 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达重复。
② 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
③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正文表达所用一致。
④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
(2)表
① 表应有表序和简短准确的题名,位于表的上方居中。表的题名采用中英文对照,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中文宋体5号。
② 所有表格采用三线制。
③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3)公式
① 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②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
③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一律采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6. 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中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1)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6�1km”。
(2)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3)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4)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的规定书写,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多位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题目.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 作者. 题目. 见(In):编者(eds).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 姓名. 题目:[XX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 申请人. 专利名. 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 张昆, 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
[2] 竺可桢. 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 In: 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74.44-46
[4] 郑开青. 通迅系统模拟及软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
[5]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八)附录
1.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Ⅰ、Ⅱ、Ⅲ……编序号,如:附录Ⅰ。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应另外编号,与正文分开,一律也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编码前题以附录序码,如:图Ⅰ1;表Ⅱ2;式(Ⅲ3);文献[Ⅰ5]等。
2. 学位论文内容涉及计算机软件类设计者,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计算机软件类设计验收报告单”,按要求认真填写后,并为论文的附录。
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在研究生处主页上学位授予栏目内下载既定表格,表后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全文(硕士1篇、博士3篇)。
三、论文的排版要求
(一)页面要求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复印纸、60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60页以下的用单面打印;论文成品尺寸为:207×291mm(误差小于1 mm)。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为25 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 mm;装订线:10 mm;页眉:20 mm;页脚:15 mm。
(二)页眉
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正文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论文,左对齐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 (□——为博或硕字),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论文,左页居中为“河南理工大学□士学位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下划线。页眉格式见附件5。
(三)页脚
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开始,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的中间位置。前置部分的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等应分别单独编排页码。封面、扉页及封底不编入页码。
(四)字体与间距
论文正文部分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22磅。
四、学位论文装订顺序
(一)论文封面
(二)论文扉页
(三)论文声明
(四)论文摘要
(五)论文目录
(六)主要符号表(必要时)
(七)论文正文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
(十)致谢
河南理工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个,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4个。 国家级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空间信息天-空-地一体获取与处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省部级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山信息化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环境友好型无机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驱电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化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地质与治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煤矿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煤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 、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团队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金属材料先进成型与加工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地理过程与区域发展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矿节能技术及装备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替代能源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炭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筑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008年,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2007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亿元;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7亿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3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应用。201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 2012年学校共发表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三大检索18篇。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其中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立地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研究项目分别获市厅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获得科研立项371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231项,企业委托项目204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61亿元,科技产业开发经费875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发表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3063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8部。 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精品教材181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10.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7项,拥有发明专利272项;年度获重大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49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36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51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00余万种(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图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岩层控制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煤炭数字图书馆、EI、SPRINGER、PQDD等60余种中国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类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档案馆藏档案数量总量26072卷20860件。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的社会科学版
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管理文学与语言研究史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主编:王少安ISSN:1673-9779CN:41-1376/C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邮政编码:454003
篮球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论文
篮球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论文
摘要: 我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而篮球文化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在篮球文化中不仅凝聚了现代青年人的智慧,同时对于强大的文化传承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看,篮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现代青年追求和体验现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将茶文化和篮球文化嵌合起来讨论,从茶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篮球文化对于校园教育的意义,进而对全面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篮球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我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我国的文化也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对于篮球运动而言,本身是一项游戏性的活动方式,篮球运动体现了集体进攻和防守对抗,随着时代的演变,之间成为了现代一项较为重要的竞技项目。篮球和文化和茶文化本身有着相同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茶文化角度上看,篮球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对抗,能够激励人们顽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学生对于胜利的渴望也是茶文化和篮球文化具有的共同特点。在我国校园中,篮球是青年人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在课余时间打篮球,从事着相关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调节日常生活,让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拥有更多的乐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拼搏精神都大有益处。
1从茶文化角度看篮球文化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茶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茶具、茶学和茶故事。篮球是现代人们最喜爱的项目之一,从茶文化对篮球文化的角度分析,篮球文化是现代人们精神文明的产物。作为运动的一种,篮球已经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随着现代人逐渐朝着城市发展,运动对于现代人而言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篮球在社会上更受欢迎。作为学校而言,由于学生相对于社会人员的时间较多,因此,学生打篮球的人数也较多,导致了篮球在学校的流行,由于人数较多,并且大家都有相同的爱好,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同时,篮球相对于足球以及其它运动而言,其运动成本要低不少,对场地要求也低,普及起来相对容易很多。所以,在我国篮球的`普及程度几乎是最高的运动了,几乎任何校园都会有篮球场。有了必要的硬件措施,篮球文化就依托校园这个环境得到了充分发扬,两者相辅相成,较为突出的篮球文化体现了时代的创新精神,也给学生的个性解放提供了机遇。许多年轻人在篮球的运动中找到自我,通过篮球与他人建立起友谊,通过篮球与他人进行沟通,让更多的学生以及年轻人走出自己的内心去迎接新的伙伴。
2从茶文化看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茶文化本质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劳作中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茶文化中我们讲究茶艺,不同地区和不同民俗的人们也有不同的茶艺,从茶文化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文化都是事物与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篮球文化中也类似,篮球文化要想得到发扬,不得不依赖校园环境,而校园环境因为篮球文化会变得更加和谐和富有竞争力。文化都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人们追求和体验文化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陶冶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当很多时候,不同学校或者地区的篮球队进行比赛的时候,我们能清晰地从不同球队的风格看出不同校园或地区的文化。随着大众体育的不断深入,国家更强调素质教育,篮球文化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扬。校园篮球文化必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历程。
2.1校园篮球文化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茶文化的普及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文化的形成一定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同,而之所以认同是因为文化本身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益处。人们之所以喜欢茶文化是因为,人们喜欢在茶余饭后饮茶,喜欢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习惯通过茶来养生。所以茶带给人们非常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人们缺少的。而对于篮球运动而言,运动本身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东西,无论是强健身体还是培养合作精神,都会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更加积极向上,因此,篮球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育中,学校多强调学生的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往往容易忽视。殊不知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人走向成功最为重要的特征。学生在校园内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强自己在知识和道德方面的修养,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在校园内如果积极参加各种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挫折,学生如果想要赢得比赛,就需要迎接各样的挑战,在日常训练中也会积极锻炼身体,这个过程就是用于面对挫折的过程中,在增强自身能力的过程中,篮球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最大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2.2校园篮球文化使得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有所提高
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人品和茶品是统一的,人们要在饮茶中修身养性。校园篮球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休闲、健身、娱乐,另外一方面,对于广大参与者而言,具有一定的伦理教育作用,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规范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校园篮球文化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学生的拼搏献身精神,在打比赛的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公平、公正的主旨无时无刻都体现在校园篮球文化中,通过篮球这种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有较大的帮助。
2.3校园篮球文化促进了学生体育观的形成
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传千年,就是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校园篮球文化也一样,篮球文化可以将人们凝聚起来,一个校园有自己的球队,这支球队在外面参加比赛的时候代表的就是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全体学生对于篮球文化的认同。校园的体育文化是形成终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基础,由于篮球较为普及,也成为了师生首选的项目之一。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在篮球文化环境中,更有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对于校园来说,篮球运动设施的成本相对低廉,也比较适合多人同时参与,其比赛也相对更具有观赏性,因此,对于校园体育来说,发展篮球运动是不二选择。大部分的学生认同它,同时参与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也可以轻松地参与到社会篮球运动中去,对于终身体育发展非常重要。
2.4校园篮球文化增加了学生的自信
文化自信也是民族自信的关键,我们的茶文化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多的人喜欢,这就是民族的自信。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得人们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使得人在社会这个环境下获得信息,面对生活的挫折也会充满希望。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接受失败和成功,如果在篮球运动中,能够炼造出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塑造造出顽强的毅志品质,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则会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有效的地位。如今独生子女较多,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使得学生沟通能力出现了障碍,而在篮球文化中,学生可以和更多的陌生人交流,打开心扉。现代生活中,体育运动由于自身的丰富性和激烈性,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前来参与,在体育运动中,更多强调的是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校园篮球文化中,同样也较多地呈现出竞争的意识,篮球文化的氛围和社会竞争氛围相类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精神意识和强大的心理已经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因此,篮球文化对于增强人们的进取精神有较大帮助。
3结束语
综上所诉,篮球文化本质上和茶文化是类似的,是一种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建设者,是我国将来的后备力量,将篮球文化充分融入到校园教育中,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均有较大的帮助。所以,要大力的发展校园的篮球文化,这是让校园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杜昆懋.探究校园篮球运动与篮球文化的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164.
[2]曾海.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7):113-114.
[3]丛驰.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84-85+87.
[4]许奋奋.新时期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03):13-15+24.
[5]刘明,刘宏宇,刘存.浅谈高校篮球文化对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76-177.
[6]许奋奋.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探析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7):964-966.
[7]荣娜娜.篮球传入中国的文化融合与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2):109-110.
[8]蔡健.中学校园篮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10):73+75.
[9]裴彩利.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对校园篮球文化的促进与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489-492.
上一篇:新蕾story100杂志
下一篇:杂志txt免费下载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