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中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18 06:49

论文中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1、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 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 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很多,有些已被人们所认识,有些正在被认识之中,还有些有待人们去发现、去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揭示的经济规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共有的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存在的经济条件就是社会生产,任何社会生产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因而都存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个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出某儿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如价值规律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它是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3)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如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5000字论文

是这样的:
中国三农问题政治经济学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民处在周而复始的春耕秋收的时间流程与狭小固定的土地上,很少存在不确定性,在关键性技术、制度、经济和文化变数上长期变化甚微。一则,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艺通过口头传授和示范而得以代代相传,在长期内缺少意义重大的发明,仅局限于量上的累积和修补。再则,在传统农业中人们对拥有或获取经济物品和服务的偏好和动机长期保持不变。这种变化缓慢的社会里,人们更为关切的是维持传统,并期望把那些具有实际效用的标准行为传之后人,超越个体有限的生命周期。在传统农业运行过程中,农民从他童年期就开始那些被许多代人证明是可靠的经验和技术,即把祖辈相传的农业经济过程中的有关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人力资本。这种农业中,老农老圃对青年农民来说,相当于一位老师,在某些技术性较强的农活、天气识别及种植期选择等方面,青年人都应向长者虚心学习,但就大部分的技术和经验而言,是靠机械性的模仿就可获得的,正如熊彼特(1935)所言,是不需要「用脑来反应的」。

  很显然,在传统农业中,成为一个良农或种田能手固然是不容易的,但似乎也难以找到不会种田的农民。生产本身的技术特征和环境决定了这一点。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推论,传统农业是一种以习惯为契机的「周而复始的经济(the circular flow)。其本质是,没有不确定性,农民事先就知道他的行为的结果,无须学会高深的统计和预测,日复一日,不变的经济机制可以教会他们所需的投入和产出量。周而复始,终会把行为转化为习惯,这是理性为立法的过程。农民在传统的模子里塑造出来,已习惯于缓慢的常规的运行机制,他们不需要创新,创新可被视作富人的奢侈品,技术进步的「水珠」几乎不会在乡村的画布上留下扩散的痕迹。而且,也不能高估传统农民的决策自由和决策权力,它们都是表面的而非真实的,因为农民尽管在原则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掌握经营方向以及资源流向和组合方式的,但是,传统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使他们几乎没有选择。这样便由此形成了希克斯(1969)所说的习俗经济。

  农民在传统社会的模子里塑造出来,已习惯于缓慢的、常规的运行机制。及至今天,进步和现代要素的投入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质态水准,市场的逻辑和力量愈来愈主宰着农民的命运,不断地改变着农业的结构、功能和属性,乡村工业的兴起、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和农民的流动则把农民从孤立的田野劳动中解放出来,带入了开放的产业体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同时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乡村事物也已从视野中消褪, 代之而来的是新的村庄构架和生活方式。但是,不到三十年时间所带来的变化相对三千年的历史传统,毕竟根底太浅,我们所看到的变化更多的是经济活动的外在变化,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文化行为上的变化,还不可能是本质上的脱胎换骨,其保守倾向也不可能完全改变,而仍然是他们相对于其他职业者所特有的劣势。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学习完经济政治与社会对其的收获和认识

1、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 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 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用公式表示是:I(v+m)=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 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 等。

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 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

用公式表示是:I (c +v+m) =Ic+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

第三个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 余价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为:II(c+v+m)=I(v+m)+II(v+m)。

这个条件表明,第二部类 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的一点思考 这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临近期末,对这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老师的 教学方法等有些自己的看法。

就如何学好及教好马经这门课,我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 的想法: 1、我对这门课的认识 2、横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3、纵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4、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的说明 5、关于老师教学的一些想法 6、关于网络课件的利弊 一、我对这门课的认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表面上是一门文科,但是深入学习后不难发现,这门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前的经济学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当时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很多 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回避问 题。

比如李嘉图学派同其他的经济学家一样,对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只是回避,而没有解 决。

而马克思在系统的研究17 世纪中叶至19 世纪50 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的基 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完善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

这其中就有一个逻辑性的问题。

如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不彻底,既包含科学成分, 又有庸俗的二元价值学说。

他时而正确地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时 而又错误地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能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决定,这就是混同了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永恒的,而且只 注重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价值质的分析。

这都是在一种限制下不能很科学地进行分析。

而 马克思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后,经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这首先一点是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从前人的成果、现有的资料等中筛选出有价 值的的东西,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的思考、结 论的得出是离不开一种很强的逻辑思维的。

从马经的内容上看,它由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几个主要方面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 的逻辑性,而它们之间有互相联系,这是在深入的学习后才能体会到的。

就拿剩余价值论这 部分来说,要说剩余价值,就要先提到资本、劳动力变为商品,自然要讲资本的产生、劳动 力变为商品的条件等等。

要区别劳动和劳动力、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才能搞清楚剩余 价值的产生。

资本又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中产生的。

剩余价值 又分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再往后又引出利润等一系列概念。

这些概念都是环环相扣互相联 系的,要是认真整理能得出一张很大的框图。

在仔细整理后,会进一步的理解,牵一发而动 全身,形成了知识体系。

仅从这一部分内容就能看出马经本身带有很强的逻辑性,跟理科有 很相似的地方。

意识到你以上谈到的问题很不错。

不过,是否注意到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范 式之争。

不过,我还是比较支持你。

一种好的理论应该可以有较好的逻辑发展空间,并对理 解 现 实 有 好 的 指 导 作 用 。

有 一 种 逻 辑 的 完美和力量。

这门课有很强的实用性,跟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是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应用 这些知识能更深入的理解身边的一些问题。

要学好马经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现在来说也就是要尽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课本上 的知识。

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

没有理论基础,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的。

这要求我们要端正对这门课的认识,不能只是认为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行,这门课需要一 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也是学好马经最首要的一点。

另外,要整理。

不能只是看书,有条件 最好列表之类,有助于理解。

以上仅是个人对这门课本身的一些体会。

二、横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现在我们学的课中只有这门算是文科,而且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

其他的课都是理工科, 需要很强的理解、计算等能力。

而马经课正如前面所说,也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样需要认真 去分析和理解,与那种需要语感、语法之类的语言课有很大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合理 工科学生学习的。

比如物理、微积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学的公式、定理等应 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字电路则是以应用为主,了解各种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相比较 而言,马经和理科的物理、数学等则更加相近一些。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比较强的逻 辑性,能很清楚地分析这些理论,并且进行扩展和应用。

有些内容是需要在理论上加强的, 比如剩余价值理论这部分。

仔细分析会发现里面的联系很微妙,只有先彻底把这些理论都搞 清楚了,才能自如的运用去分析问题。

我觉得这门课虽是文科,但更适于用理科的授课方法讲课,要以分析为主。

而这不是初学者 能很快掌握领会的,需要老师大量的指导,而不是只是从课堂发言中零敲碎打地讲一些内容。

同意。

理论性强的教学挺困难。

之所以加入很多讨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在加听课率、 降低说话率。

三、纵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政治类课程教学的特点 对于思想政治这套课纵向来看,在中学的经济这部分必然是以记忆为主,当然其中也有需要 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但大部分还都是生搬硬套。

现在这门课的理论性、逻辑性比以前有很 大 的 提 高 , 这 就 要 求 更 多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学 起 来 会 更 难 一 些。

第一学期上的思想道德修养老师是讲解和举实例交替进行,这门课与同学关系比较近,大家 也都较有兴趣。

第二学期上的 *** 思想概论老师则是很有 *** 的进行讲授,主要以举例分 析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实例,毛的思想则贯穿其中,两位老师的课很吸引人。

这三门课各 有各的特点,总体说来马经的理论性最强。

虽说同属一个体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思 修更多的可能是讲道理,同学们刚进入大学校门,给大家讲一讲大学的学习生活、心态调整、 价值观形成以及自己的发展等等。

需要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

毛概会需要大量的实例,来分 析其的思想,当然不用讲一条举一条那样,主要是教授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更多的可能是 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学共鸣。

而马经则不能如此。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 能不能清楚地讲授这门表面上简单枯燥而实际上理论性强的课程。

要有条理,成体系,觉得 是在编一张网,或是在推理。

这些我想主要是这类课程的不同点。

同时有一点就是如何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或者说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这对老师有比 较高的要求。

我觉得理论分析和实例的讲解最好能区分一下,特别是要控制一下课堂讨论。

有些内容需要理论上的认真的分析,有些需要举大量的实例,如何安排好这两部分我觉得是 比较关键的。

若是混为一谈,哪方面都讲一些,会觉得理论上也没学得很深入,分析实例又 没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现在课下时间很紧,很多同学可能很难拿出很多的时间认真学 习这门课。

不少同学都会想利用课上抓紧时间学习一下理论方面的知识。

这同加强课堂讨论 会有一些矛盾,但我认为这种讲解是同学最需要的。

这要比仅仅提示一两句就开展讨论更有 效果。

同意。

老师的授课需要探索和改进。

四、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的说明 在中学和以前搞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任务 驱动”。

这最先是高中计算机老师讲的。

也就是为完成一个什么样的任务而自己去学习,看 课本、查资料、做实验的等等,而不是学习在前解决问题在后。

这可能功利色彩浓一些,但 是学习效果比较好。

高中在搞项目研究时也是自己为解决问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

当然 不 是 说 一 点 都 不 学 就 去 找 个 问 题 来 做 , 而是在了解个框架后自己进行更深入的 学习。

在自己研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现在很多课都有小论文的任务, 这其实就是任务驱动的一种形式。

做论文主要是自己单打独斗,我觉得更好的形式是进行小组报告。

这学期选修的国际贸易实 务与案例分析课程最后要做小组报告,自愿分组,每组6 人以内,给出一些参考题目,也可 自定。

这样有任务驱动的成分在里面,做论文的优势在这里都能体现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 一个团队来完成任务,需要成员间的分工、协调、合作等等,是对与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锻炼。

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下去不利于全面提高。

而采用 小组的形式把范围缩小可进行更自由的讨论和交换意见,若需要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

这是 我觉得现在布置这类任务最理想的方式。

前不久的电子设计大赛有同学说把几个人叫到一块 干活可真难,也出现了一些队员间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从中我们也可看出现在加强一种团队 精神、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

在以前的教学中用过了。

这次把它局限在因材施教项目中了。

是为了防止“搭便车”。

是不是有些好笑。

是不是应该允许一些搭便车? 五、关于老师教学的一些想法 简单谈谈对老师这学期上马经课的一些想法。

先说说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种对同学很有益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教会大家如何思考。

能看出来这种想法贯穿 始终,老师随时在启发大家。

这对不同的学生收获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去思考。

这也是远远比学一些知识更有意义的东西。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

注意到要加强课堂气氛的活跃,安排电影及讨论, 是从身边自己进行学习,这是非常好的。

对课程内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 同的形式。

比如前两章主要是分析为主,后面加强课堂讨论。

但我认为有些还有待改进,后 面再说。

另外,布置论文作业有利于自主学习。

有随堂测验,能督促大家学习,这可能很多 人都不会认为是好事,但我觉得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时,让大家重视学习过程 而不是结果。

第三,与同学交流很充分,特别是课下。

老师能在上课时带来同学的论文在课间找同学进行 交 流 , 这 是 其 他 有 些 老 师 做 得 不 够 好 的 地 方。

这样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尽量减小 一种距离感,这是老师从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要求同学要有很积极的态度。

另外 有什么问题能及时解决,有利于教学更好的开展。

第四,对同学的发言能很认真地给出分析,对发言同学是个很好的反馈,对其他同学也是个 提高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觉得有些不足。

第一,整学期课程的安排感觉有些前松后紧,而且电影、讨论的安排不是很合适。

可能是因 为学期初刚接触这门课要给大家一个熟悉的过程,而且前一部分要难理解一些。

但总体上很 多人感觉前几周有些松,这也跟同学们的思想重视程度有关。

不能只看老师的安排,还要看 同学自己的学习情况。

希望以后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头,先能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住,以后的 教学就会容易得多。

电影的安排太靠前了。

很多同学在安排不久就都看完,因为对整体的时 间安排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讨论,这样到第14 周很多内容就已经淡忘了。

同意。

第二,对课堂讨论应该进一步把握一下。

这样我觉得要加强理论的分析和实例的讲解,而把 进一步的思考放在课后,比如2、3 周布置一次小作业之类。

这样在课上会有更高的效率。

在 课堂上讨论内容有时会比较散,而且很难快速的深入,会在一表面问题上停留很长时间。

个 人认为总不如更系统地进行理论讲解更好。

理解。

我若是你,也希望多听老师讲。

不过听得 困难和无趣的人不这样想。

有待提高。

六、关于网络课件的利弊 网络课件是由于现在电脑网络普及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它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但 劣势也很多。

最主要的是由于电脑产生的。

一是长时间看电脑会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大脑 皮层这部分的兴奋会对电脑产生依赖性,看书不容易进入状态。

二是看电脑和看书有很大的 不同,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电脑上看很多的文字会看不进去,与看书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势必会影响效率,浪费时间。

三是用电脑很容易走神,精神不容易集中。

所以,这只能当 作一种辅助手段。

我对电脑没有这些感觉。

也不偏爱纸张上的东西。

但你所说这种问题会把 电脑和网络完全扼杀掉。

所以偏激了些。

我想,为了增强其利用率,应该围绕需要阅读的材 料,布置进度和任务。

关于这门课的电脑课件,我觉得是比较完善了,从重点解析到模拟测验,差 不多是一种全程的网上学习资源了。

但是 鉴于上面说的几点关于网上学习的不足,我觉得要是能落实到字面上有一些详细的参考资料 会更好。

上面是我在这学期学完马经后的一些收获体会。

我想这些是与分析问题并列的一种学习,是 在认真学习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不只是讨论课内的一个具体问题,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 这门课。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能比较清楚地理解马经这门课,知道该如何去学,怎样学 好,而且对如何上这门课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希望能教学相长。

这些只是个人的思考,希 望老师也能给予指导。

思考的认真、系统。

对课程和教学理解挺好。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感想 本学期我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收获很多。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枯燥、无聊的学科,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可是在通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它让我觉得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让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了本质的理解,对我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可能由于学习得不够认真,我对其中 的一些经济学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并且无法认同某些观点。

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 些体会。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后所做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的问题上所处的立场要比微观经济学深刻、广泛得多。

微观经济学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经济活动表层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经 济学内在的本质,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

就这一点 来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更高层次的理论。

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 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范畴。

经济学就必须先从本质开始理解,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 系 , 而 是 人与 人 之 间 的 生 产 关 系 ; 第 一次阐明了老动二重性原理,建立起科 学的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剩余价值范畴,创立了剩余价 值论,指出了利润、地租、利息的真正的来源;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 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 史过渡性。

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

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路线等有极大的帮助。

关于剩余价值规律,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雇佣劳动 力,并通过剥削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价值的增殖,。

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先看资本家,他 们的目的当然是通过现有的资产来实现资产的增殖。

因而他们提供各种生产资料。

,并雇佣劳 动力来实现商品的生产。

从工人的角度讲,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方式目的是获得 利益。

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定义为不可变资本,而工人提供 的劳动力是可变资本,并把剩余价值归结为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为应该属于工人,但被资 本家所占有,而产生了剥削。

整个过程可以用如下简单的数学关系进行分析: 生产: 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工人的具体劳动 商品的原有价值(价值量不变) 劳动力(可变资本)工人的具体劳动 商品的剩余价值(价值量的增加) 交换: 产品的价值=剩余价值+原有价值 分配: 资本家:产品价值;工人:工资 投入效出关系: 资本家:投入生产资料,并支付工资,得到产品价值。

其中产品价值>生产资料+工资, 工人:投入劳动力,得到工资 由以上简单的式子,可得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工人投入的劳动力>得到的工资。

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并没有得到价值的 提升。

而工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以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工人投入越多的劳 动力越多,则他们的情况越坏,而资本家的情况越来越好。

但因为工人如果不投入劳动力, 则 因 为 得 不 到 工 资 而 无 法 生 存 , 因 而 不 得 不 被 迫 进 行 生 产 。

所 以 这 种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导致了剥削。

另一方面,在学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服务对象。

政治学是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

显而易见,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因而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一 切对于无产阶级不利的东西都将被视作是错误的、有害的。

这在剩余价值规律中可以明显地 看到这一点。

资本家不是无产阶级,因而资本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永远是 在剥削无产阶级。

即在研究经济问题之前,由于政治的缘故,已经先入为主,将要研究的问 题定性为无产阶级总是受资产阶级压迫的。

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政治经济学的问 题上,所持有的客观、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客观、科学、历史、辩证。

其次,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所著。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无非就是资产阶 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区别在于谁有没有资本。

无产阶级要与资 产阶级对立并且打倒他们的原因很显然,因为少数资产阶级占有社会较多的物质资源,而大 多数无产阶级没有。

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天所赋予人不断追求物质,以获得生 命延续的本能,所以在人类的哲学里,占有资源是无罪的。

第二是人都是平等的,由此而产 生的一个很浅显的想法是别人占有物质资源,为什么我不能占有?基于这两点,所以逼迫无 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斗争。

斗争当然需要武器,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了这样一个 为无产阶级的武器。

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不再单单研究经济活 动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而是为了打倒资产阶级而去研究经济规律。

不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像是 政治科学,而非自然科学。

或者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不够深入,没有真正理解 其精髓、深刻的地方吧。

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 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 这对我以后深入学习经济学还是很有用的。

上一篇:计算机的维护和管理毕业论文

下一篇:中国航空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