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会计失真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失真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会计失真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2]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韩淑珍. 伦理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D].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4] 梁良.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5] 高振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6] 张书浩. 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7] 王元章.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8] 吴泵. 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赵玮, 钟文静.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 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 2003 [11] 李正刚, 李长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J]. 对外经贸财会, 1996, (08) [12] 弓玲香, 张小拴, 赵媛. 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 山西统计, 1997, (06) [13] 廖洪玉.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6) [14] 石李芬.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 上海企业, 2000, (11) [15] 王晓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溯源[J]. 滁州师专学报, 2001, (04) [16] 宋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 徐雪霞.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18] 崔俊生, 邵桂兰. 整治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黑河学刊, 2002, (02)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详情已经发消息给你。1. 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 被引次数:36次 雷又生 耿广猛 王秋红 蔡报纯 文献来自:会计研究 2004年 第04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道德角度来看 ,表现为部分会计行为者道德沦丧 ,有法不依 ,进而违法犯罪 ...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背景环境。反过来 ,虚假的会计信息又会进一步助长虚伪的歪风 ,削弱了原本薄弱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2 ... 2. 会计信息失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被引次数:25次 李君 文献来自:税务与经济 2000年 第03期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我国在 80年代就已展开过讨论 ,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呢 ?这与人们对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它的危害、它产生的深层根源等认识不足有关 ,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并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 ...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 ...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被引次数:14次 杨东海 文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9期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性亦日益显现 .最近美国安然、世界通讯、施乐等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造假丑闻 ,已经成为近期全球的焦点 ... 人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 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委派制 被引次数:6次 夏亚芬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1年 第07期一、会计信息失真造假原因分析 供虚假片面的会计资料,其目的虽多种多样,诸如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迎合上级和有关部门贪污挪用等,但不外乎以下几种:隐瞒利润,以减少税负 ... 5. 会计信息失真探讨 被引次数:10次 陈斌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02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政府可以说是唯一主体,其它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极为有限,会计制度的制定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这样会计制度更多地偏向于政府的利益,而一定上程度上牺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 ... 6.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被引次数:5次 朱平华 程传玉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2年 第08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仅曾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与原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莫已成为一大社会公窖 某些部门、企业或个人 ... 7.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 被引次数:11次 孙丽虹 文献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9年 第03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费用核算失实。即企业受利益机制驱动,利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在成本费用发生的确认 ... 8.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治措施 被引次数:6次 张海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10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使会计工作所反映的监督职能无法得以有效实现,而且还严重削弱财务管理在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最终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导 ... 9. 会计信息失真探析 被引次数:2次 刘红梅 文献来自:经济师 2004年 第01期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 ,以银广厦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 ,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 ,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 1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 被引次数:5次 李姝 文献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中农信倒闭到株洲有色巨亏 ,从琼民源停牌到渤海集团受罚 ,从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到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 ,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 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理论,首先对会计信息管理失真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出现的内部控制原因;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内控准则指导下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社会化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资本市场的竞争,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关注。各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是公众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因此,失真的会计信息、虚假的财务报告无可避免地将给企业乃至社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相关指引,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意见,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表现

(一)核算失真

一切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基于通过会计核算的方式,对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确认,以计量报告的形式,为后续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主观上适用核算办法选择错误,系统原因导致账目错误等不良现象,从而容易导致企业各项经营和管理费用计算失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二)信息披露失真

企业财务报告及其报表附注等是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总结和体现,上市公司需要将自己的财务报告对外披露,国有企业需要将自己的经营成果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披露,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需要生成财务报告以便其管理者或股东了解企业营运情况,但在这个披露的环节,往往也会出现信息披露内容与实际经营成果不符、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现象,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判定。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原因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企业决策出自“一言堂”,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这样的企业财务核算工作无章可循,会计信息披露无法可依,谈何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二)控制活动执行度差

企业在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中,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制度有制订但是执行性差,例如,企业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出纳不能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但某财务主管因人手不足仍由出纳编制,且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导致了出纳私制银行对账单和余额调节表,不能真实体现企业实际账户余额,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的内控制度未有效被执行,同样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出现错报。

(三)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基层财务人员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传递给管理者,导致企业投资失误造成损失,如德国国家银行向雷曼兄弟打款3亿欧元就是因为在要命的10分钟内信息沟通不畅导致。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前文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了解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对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市场环境的整体稳定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视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彻底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对财务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以及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极其重视,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新进财务类大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脱岗岗前培训,重点对企业的'财务电算化系统和企业内控制度等进行系统培训;工作过程中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培训,通过道德讲堂和廉政教育,提高公司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对企业内部控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管理质量。比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明确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核算管理工作的影响。因此,企业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模式,对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分散性优化。通过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建立在多元化、分散性以及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股权结构之上,有利于将企业原本单一化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从管理层面上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构建新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职工的角度出发,积极地组织各项培训和管理活动,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此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具有极强的创新发展作用。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吸收各个地区实体以及战略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新型股东。利用债权转换股权的方式,丰富企业股东的组织结构和参与类型。配合更完善且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出公司董事对于会计信息核算工作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会对企业本身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明确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地管理措施,不断地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对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蜀虹.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6(7).

[2]高小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3]唐雪松.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治理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学位论文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论文中期报告怎么写: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建议论文1摘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质量监管中的难点,也是企业会计问题频发之处。尽管我国企业近年来会计处理日渐科学规范,但是仍然存在着个别企业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舞弊的牟利行为,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会计失真问题研究近年来进展较大,本文总结归纳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最新发展特点以及其与监管博弈中的新的形式,来探索如何应对这一屡禁不止的世界难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 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本文主要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理论,首先对会计信息管理失真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出现的内部控制原因;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内控准则指导下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社会化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资本市场的竞争,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关注。各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是公众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因此,失真的会计信息、虚假的财务报告无可避免地将给企业乃至社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相关指引,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意见,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表现

(一)核算失真

一切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基于通过会计核算的方式,对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确认,以计量报告的形式,为后续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主观上适用核算办法选择错误,系统原因导致账目错误等不良现象,从而容易导致企业各项经营和管理费用计算失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二)信息披露失真

企业财务报告及其报表附注等是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总结和体现,上市公司需要将自己的财务报告对外披露,国有企业需要将自己的经营成果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披露,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需要生成财务报告以便其管理者或股东了解企业营运情况,但在这个披露的环节,往往也会出现信息披露内容与实际经营成果不符、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现象,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判定。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原因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企业决策出自“一言堂”,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这样的企业财务核算工作无章可循,会计信息披露无法可依,谈何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二)控制活动执行度差

企业在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中,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制度有制订但是执行性差,例如,企业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出纳不能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但某财务主管因人手不足仍由出纳编制,且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导致了出纳私制银行对账单和余额调节表,不能真实体现企业实际账户余额,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的内控制度未有效被执行,同样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出现错报。

(三)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畅通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基层财务人员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传递给管理者,导致企业投资失误造成损失,如德国国家银行向雷曼兄弟打款3亿欧元就是因为在要命的10分钟内信息沟通不畅导致。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根据前文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了解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对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市场环境的整体稳定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视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彻底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对财务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以及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极其重视,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新进财务类大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脱岗岗前培训,重点对企业的'财务电算化系统和企业内控制度等进行系统培训;工作过程中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培训,通过道德讲堂和廉政教育,提高公司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对企业内部控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管理质量。比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明确地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核算管理工作的影响。因此,企业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模式,对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分散性优化。通过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建立在多元化、分散性以及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股权结构之上,有利于将企业原本单一化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从管理层面上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构建新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职工的角度出发,积极地组织各项培训和管理活动,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此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具有极强的创新发展作用。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吸收各个地区实体以及战略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新型股东。利用债权转换股权的方式,丰富企业股东的组织结构和参与类型。配合更完善且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出公司董事对于会计信息核算工作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会对企业本身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明确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地管理措施,不断地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对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蜀虹.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6(7).

[2]高小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3]唐雪松.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治理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

会计失真原因的另类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对于会计失真的分析普遍地是将其分为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为了对症下药,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两个方面分析原因,才能使对失真的法律责任的衡量与诚信标准的度量挂起钩来,并从这两个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失真类型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不实;会计造假;原因;对策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社会交易费用越来越高,且误导政府监管工作,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单位机构的财务风险,致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危机之中。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寻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会计信息真实性相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及公众的相关决策带来误导的一种会计工作现象。为了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需要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恰当的分类。有关这一方面的分析,普遍地是根据会计信息与会计处理的关系,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可能是主观理解的局限性,也可能是客观设计的局限性)引起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操作的错误(可能是主观有意的,也可能是客观无意的)引起的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情形。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操作原因。这种分类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的,它不能明确地把会计信息失真与责任度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本文从会计有意造假和会计无意不实两个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独到的分类。会计的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先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会计的无意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或准确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至于如何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不实,主要有以下四个标准: (1)当事人有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 (2)失真在会计核算中暴露的程度; (3)责任人是否得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4)会计纠正是否顺利。只有准确运用这四个标准,划清会计失真的类型,才有助于具体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深层原因。(一)会计不实的原因分析1.会计工作自身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大致包括: (1)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某些适用的程序和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如经营政策、财务政策、经济效益的调整等)加以合法的变更。正是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有了可选择的空间,自然就会产生会计结果的不确定性。(2)会计判断的复杂性。有很多会计业务处理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知识水平和实际驾驭能力,所以不同阅历、不同知识背景的会计人员所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不同的。(3)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会计信息是一种以货币形式对价值运动进行反映的财务信息,由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背离致使会计信息经常存在偏离实际的情况;加之企业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往往不同步,使会计计量不可能达到与价值在量上完全一致的精确程度。(4)在会计技术中,判断和估计的应用贯穿始终。会计信息的加工交换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由于假设的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2.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较低。现实中,会计人员受过大专以上会计教育的只占少数,未受过真正的会计专业训练和考核的占多数,因此,不少人员对会计法规、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够,理解不透,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另外,一些单位在会计聘用制度上不是任人唯贤、量才适用,而是相互拉拢、任人唯亲,致使会计从业人员业务不成熟或技术低下,不能正确地应用核算程序和方法。3.会计的法制环境不完善。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尤其是会计改革以来,新的经济情况不断出现,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健全,同时,现有的制度、法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状况的不断变化,不免带有主观性和“时滞性”,且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现实情况,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出入。4.会计准则具体应用的可选择余地过大。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适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比如,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由于舍弃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就使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二)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1.社会价值观念的滑坡。社会普遍认为会计人员造假是会计人员见利忘义、道德败坏造成的,这罪名对于会计人员未免有点太过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联想当前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和思想文化的同时人们也学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其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会计信息提供者和监督者必然也会受社会的影响。作为会计工作者,其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领导压力外,还有社会的压力。例如,有些企业领导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但这个领导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改善企业职工待遇,或者为了粉饰企业财务现状,美化筹资形象等。此时,会计人员不顾一切坚持会计不造假,甚至公然向监督机关揭发,那么他不仅不能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或者受到加薪奖励,而且很可能失业。2.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企业与经营者的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完成的,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先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地按照经营者所做的贡献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奖励。经营者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诱发了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可变因素太多,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企业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并且对让渡的权力不设监督。因此,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偷懒”动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行为。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违反制度带来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社会及心理基础,并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3.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利益主体。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而谁拥有经营权谁就作为企业的直接管理者,就有可能左右会计操作,导致会计信息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造假。4.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受限。会计工作的独立性问题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即被赋予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双重职能,既有对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监督的职能,又有对企业经营者监督的职能。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没有利益关系,监督者在人事上、经济上应独立于被监督者。会计工作要做到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就必须在经济上、人事上、法律上独立于企业存在。但经济控制论认为,会计只是经营者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人员在经营者的领导下,会计人员在组织上、经济上依赖于经营者,且在法律上没有独立地位。正因为目前会计人员还不能够独立于企业存在,所以会计工作也就很难做到超然第三者立场而不造假。5.违规主体与处罚客体常常错位。在一般的社会观念中,人们通常把会计违规的责任归咎于会计人员,而忽视了幕后的策划者和操纵者;或者把对经营者的处罚转嫁到单位头上,这样就出现了处罚客体不是违规主体的错位问题。在惩治这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立法指向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 1999年新颁布的《会计法》第六章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于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中就可以看出其对于企业经营者的处罚仍很轻,而对于会计人员和单位的处罚较重,而处罚的结果往往是会计带人受过。6.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会计信息造假已形成了局面,但是受查处的依然是少数,可见外部监督没有起到作用,缺乏连续性、制度性,这种不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使会计造假有了生存空间。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一)会计不实的治理对策因为会计信息不实主要是由于客观环境等因素所引起的,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会计人员专业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会计信息失实是可以规避的。1.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首先,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财会和会计师从业资格条件。其次,建立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的专业资格“考、评”结合的制度基础上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最后,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更新知识。2.缩小会计准则具体应用的可选择空间。首先,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科学性和超前性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会计的改革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其次,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在准则制订和执行过程中的相互制衡关系,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在有关准则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消除或减少其对准则的抵触行为,增加制度的透明度以提高准则、利益的认同感。再次,参照国际会计惯例,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最后,在运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标准对会计事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反映过程中,不能凭主观臆断,而要立足于客观实际,要符合政策法规、准则、制度的规定。3.改善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首先,充分估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力争在事前控制会计不实的问题。其次,要大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具体包括: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与保管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档案制度,等等。最后,要切实将财务公开制度和年度审计报表制度引向深入,营造会计信息逐步向“透明”、“阳光”过渡的客观氛围。4.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在财务信息透明度方面,要求企业不但要综括反映还要明晰解释,不但要全面报告还要重点陈述,不但要主要揭示还要附加说明,不但要披露当前期间还要提供以前期间。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会计披露环节的无意不实。(二)会计造假的治理对策相比会计不实,会计造假是由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并且是会计信息失真中最严重的一个方面。因此,会计信息造假就应该成为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的重心。1.树立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只有全社会对诚信有了高度的认同感,造假行为也就失去其社会根源。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从思想上治理会计造假。2.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得到的薪金与奖励和所承担的责任相平衡,他们才能够正常的工作。并且应该对举报者进行奖励,由于不能完全排除举报者姓名被泄露的可能,检举人就有可能被打击报复,所以要使知情者积极检举,就应该给予奖励,使他们所冒的风险能够得到收益。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企业内部通过治理结构的创新,努力使企业内部权利得到相互制衡,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企业外部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等监督工作,使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制止,减少损失。要从立法上对造假行为的主要责任者的法律处罚予以加重,使直接受益人不敢授意、指使他人造假。4.改革中国的会计师制度。按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制,也可以是合伙制,两者在开展会计业务方面具有同等资格,所出具的会计报告也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两者在承担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上存在极大差别。与合伙制相比,公司制事务所出现执业过错,出资人既不负担无限责任也不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大多数会计事务所承担的责任较小(有限责任),进而才参与公司会计信息造假,出具假的审计报告。如果实行合伙制,那么会计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就只能规范执业。这样经过对会计师制度的改造,就可以加强民间审计的作用。5.实行会计委派制,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会计局实行会计委派。会计委派制的实施,首先要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委派人员只对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予以干涉。如果企业有违法行为,应该有专门的执法机构进行查处。其次,为了防止委派人员与企业经营者形成默契或由于工作原因委派人员无法再在原企业进行工作,委派人员应该定期更换。再次,对委派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最后,把委派人员的收入与被监督企业相分离,使会计监督工作具有独立性。对于委派人员工作成绩突出的,应该给予奖励,使委派工作能够收到实效。会计委派制为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能提供了条件,从制度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可以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督,使年度审计以及其他形式的定期审查变为日常审查。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级管理机构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治理措施,全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 2002,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4]陆建桥.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J].会计研究, 2002, (10).

你可以去中华。会计。网校的论坛问问同学们吧

会计失真有关文章参考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真实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经过短期的培训而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缺乏力度,从业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职业道德,主动出主意、想办法,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予纠正,听之任之。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经济上,会计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保住“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3.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可趁之机。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其架构、内容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又例如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公正。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5.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企业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政府审计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审计检查,这些部门一般是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分中介机构为了其长期利益,不仅不严格把关,反而迎合被审单位的意愿,出具不实会计报告,不仅未发挥监督职能,反而滋长了造假的风气。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会计自身的监督职能和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但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层的意志。会计人员的监督权被弱化。同理,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监督作用。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1.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2.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涉及的内容很多,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的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势在必行,这就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以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制度为指针,坚持不唯权,不唯利,只唯法的理念。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层次合理、思想道德过硬的会计队伍。3.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政府监督相结合。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大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监督,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国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可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公布监督结果,避免重复检查。4.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法律意识,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加强会计打假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会计诚信平台,让全社会监督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不仅要让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其利益。6.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予过多干涉。改进企业领导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察指标体系,从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应仅凭企业盈利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另外,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加强自律,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击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结论综上所述,改善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要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念入手,从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义务入手,更要通过不断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逐渐使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成为全社会的一项义务。

会计信息失真的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郑兰先: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 [2]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4). [3] 赵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1(3). [4] 张波: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2(10). [5] 刘姝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陈甦、吕明瑜:论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J].中国法学,1998(1)(1) 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1).第27页(2)(5)(8)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会计研究.2004(1).第42页-43页(3)(6)(9)中国证监委. 关于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8号. 2002年4月8日(4)中国证监委. 关于对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及有关人员予以批评的通报. 证监公司字[2002]8号. 2002年3月25日(7)中国证监委. 关于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10号. 2002年4月23日(10)中国证监委.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证监罚字[2003]7号. 2003年4月21日(11)中国证监委.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4]1号.2004年1月6日.(12)中国证监委. 关于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9号. 2002年4月8日(13)中国证监委. 关于吊销孙炜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7号. 2002年4月6日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引用参考文献是会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会计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蔡庆梅。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 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 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 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 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 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 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 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 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 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06:65.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详情已经发消息给你。1. 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 被引次数:36次 雷又生 耿广猛 王秋红 蔡报纯 文献来自:会计研究 2004年 第04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道德角度来看 ,表现为部分会计行为者道德沦丧 ,有法不依 ,进而违法犯罪 ...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背景环境。反过来 ,虚假的会计信息又会进一步助长虚伪的歪风 ,削弱了原本薄弱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2 ... 2. 会计信息失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被引次数:25次 李君 文献来自:税务与经济 2000年 第03期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我国在 80年代就已展开过讨论 ,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呢 ?这与人们对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它的危害、它产生的深层根源等认识不足有关 ,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并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 ...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 ...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被引次数:14次 杨东海 文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9期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性亦日益显现 .最近美国安然、世界通讯、施乐等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造假丑闻 ,已经成为近期全球的焦点 ... 人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 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委派制 被引次数:6次 夏亚芬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1年 第07期一、会计信息失真造假原因分析 供虚假片面的会计资料,其目的虽多种多样,诸如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迎合上级和有关部门贪污挪用等,但不外乎以下几种:隐瞒利润,以减少税负 ... 5. 会计信息失真探讨 被引次数:10次 陈斌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02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政府可以说是唯一主体,其它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极为有限,会计制度的制定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这样会计制度更多地偏向于政府的利益,而一定上程度上牺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 ... 6.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被引次数:5次 朱平华 程传玉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2年 第08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仅曾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与原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莫已成为一大社会公窖 某些部门、企业或个人 ... 7.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 被引次数:11次 孙丽虹 文献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9年 第03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费用核算失实。即企业受利益机制驱动,利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在成本费用发生的确认 ... 8.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治措施 被引次数:6次 张海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10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使会计工作所反映的监督职能无法得以有效实现,而且还严重削弱财务管理在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最终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导 ... 9. 会计信息失真探析 被引次数:2次 刘红梅 文献来自:经济师 2004年 第01期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 ,以银广厦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 ,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 ,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 1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 被引次数:5次 李姝 文献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中农信倒闭到株洲有色巨亏 ,从琼民源停牌到渤海集团受罚 ,从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到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 ,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郑兰先: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 [2]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4). [3] 赵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1(3). [4] 张波: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2(10). [5] 刘姝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陈甦、吕明瑜:论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J].中国法学,1998(1)(1) 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1).第27页(2)(5)(8)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会计研究.2004(1).第42页-43页(3)(6)(9)中国证监委. 关于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8号. 2002年4月8日(4)中国证监委. 关于对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及有关人员予以批评的通报. 证监公司字[2002]8号. 2002年3月25日(7)中国证监委. 关于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10号. 2002年4月23日(10)中国证监委.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证监罚字[2003]7号. 2003年4月21日(11)中国证监委.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4]1号.2004年1月6日.(12)中国证监委. 关于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9号. 2002年4月8日(13)中国证监委. 关于吊销孙炜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7号. 2002年4月6日

[2]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韩淑珍. 伦理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D].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4] 梁良.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5] 高振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6] 张书浩. 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7] 王元章.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8] 吴泵. 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赵玮, 钟文静.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 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 2003 [11] 李正刚, 李长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J]. 对外经贸财会, 1996, (08) [12] 弓玲香, 张小拴, 赵媛. 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 山西统计, 1997, (06) [13] 廖洪玉.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6) [14] 石李芬.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 上海企业, 2000, (11) [15] 王晓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溯源[J]. 滁州师专学报, 2001, (04) [16] 宋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 徐雪霞.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18] 崔俊生, 邵桂兰. 整治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黑河学刊, 2002, (02)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引用参考文献是会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会计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蔡庆梅。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 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 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 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 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 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 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 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 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 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06:65.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 索引序列
  • 会计失真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学位论文
  • 会计失真有关文章参考文献
  • 会计信息失真的论文参考文献
  •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