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个实力的证明,而老师的教学论文优异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条件。我为大家整理归纳了 七年级语文 教学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 经验 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文章 的内容与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 方法 ,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⑥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深化认识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 总结 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 说说 原因。教师还可适当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 故事 情节与矛盾冲突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以及活动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断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要看该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三、质疑探究,自主领悟,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 课前预习 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2
一、重视积累知识
1.基础知识方面:重视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2.文体知识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有最基本的单元意识和整体框架意识。比如,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体裁分别是什么?学习本单元应该重点学习的又是什么内容。如果学习的是 说明文 单元,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说明文的分类标准,说明对象如何寻找,说明内容具体是什么?该如何准确查找?说明的顺序一般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文的结构具体又有哪些?一般的说明方法包含有哪些?各自又有什么作用?说明文在语言上往往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因此,我的建议是先渗透知识点,再结合文本进行具体清晰地讲解。因为,这些文体方面的知识学生是应该掌握的。
二、加强能力培养
1.诵读古文及现代文能力。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的大作家大文学家,无不受益于诵读。但是教师经常把课本规定的要熟读背诵的篇目段落作为课外作业轻描淡写地加以处理。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把诵读不自觉地看成一种负担,不到临考不背书,实际上等于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养成了惰性。因此,诵读成绩往往很不理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养成。语文就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还有什么比在读中思,读中悟更好的方法技巧呢?
2.自学古文及现代文能力。现在使用的 语文教材 一般都是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新教材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也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想合理利用好新教材,教师必须在 教育 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万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我认为,学生自学古文及现代文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初中语文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自学文章能力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并以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培养出学生较强的自学课文能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自学课文能力是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实质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对新内容常常会有一种期待心理,与其让语文教师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学习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对新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厚。
3.思辨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将来走上了社会,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栋梁之才。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重点还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做纵深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己独立思考并自主创造的一个过程,这正是还学生以“权利”的过程。
4.表达自我能力。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提问点名字站起来的学生,他们常常无法用语言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如何说,或者说得让很模糊。结果是教师代替他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的学生又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还有就是,大多数学生一见写 作文 就头痛,总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勉强完成了,也是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平淡无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当“导演”,为学生铺设舞台,布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努力创设出一个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使他们的思维在其间自由徜徉,纵横千里,尽情发挥想象。这样,学生不但会敢说,而且也会爱说,从而达到想说和会说的最佳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些 辩论 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来锻炼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如此一来,这样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至于因为不会说话而搞不好人际关系。
5.书写表达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工具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声的交际功能,如当面的交谈、会议上作 报告 和打电话等口语交际;二是有形的交际功能,如书信、考试以及著书立说等文字的交际。在现代社会,随着各种各样媒体的增加,口才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字书写的功能虽说有所降低,但写作这种能力完全有必要加以强调。在考试以笔试为主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书写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得分上的高低、考试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因此,切不可等闲视之。阅读答题虽没有规矩,但在语言的完整、流畅上很有讲究的。再有就是学生的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很随意,写错了来回涂抹弄得卷面很不整洁。语文教师应该从开始就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答题时的书写能力,做到规整、干净整洁,强化印象分。
三、小结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千万不能机械地教书,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要双管齐下,让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具备了学习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走向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及早成才的康庄大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3
关键词:巧设题目 积累素材 想象力
摘要: 初中作文 教学已经成为一项较难的课,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似乎无法可依,无规律可循。本文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困难,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我认为巧设题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勤练笔、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写身边的事情是很关键的几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初中生要做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①
但是要能达到这些标准,并不是轻松的不是的事情,尤其是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孩子的作文水平不尽如人意,教师在教学中也无从下手,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拙见,分享给各位。
一、巧妙布置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兴趣的激发,他们会运用学到的旧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知识连成事、扩成篇,化知识为能力”。的确如此,
1、根据单元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文题目,学以致用。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根据同类相关的知识进行的编写。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全部写景的文章,有《春》、《夏感》《秋天》等,在学习课文时,对于景物的描写的学习较多,于是我布置了一篇写景的题目,这样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2、结合相关节日,布置作文,激发学生真情流露。
比如“ 感恩节 ”时,我就布置了一篇《 ,我想对你说》,许多孩子都写了《 妈妈 (爸爸),我想对你说》,文章就感人至深。
我激发学生在写作时要注重关注细节,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表现出来,把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 范文 之一“也许我早已漠视你在天气寒冷时对我的叮咛,早已对你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早已忽视了您十几年如一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对您在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仍然精心准备的晚餐挑三拣四。如今长大的我深刻的明白我错了,我不该忽视您伟大的母爱。”
最后一处写的尤其好,就是善于发现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抓住了细节描写,效果较好。
二、学习模仿,勤练笔。
好的文章一定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学习优秀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是必要的,只有学习积累了,才能为之后游刃有余的进行自我的文章创作打下基础。
例如学习了《羚羊木雕》,在写作上,我把它归纳为“叙事-抒情”型,因此,要求学生模仿这种模式,以及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写作,写一篇“你与朋友”为主题的文章。
学生跟朋友的友谊是很真诚,很美好的,只是因为作文水平有限,没有把感情表述到位,那么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就极为必要。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水平有很大提高。
学生范文片段:
六年的友谊,面临着残酷的考验,会断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你是我六年以来最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次吗?
天空又划过一道闪电,像是窗户上的一道裂痕。黑色的天空愈发低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坐在教室里,手托着头,忧愁的望着窗外的天空。我没有带伞。
课很快下了,而雨却丝毫不停歇,楼道里的人渐渐少了,还好有你陪我。
最后,楼道里却只剩我们了,可还是没有人接我。我看见你手里的伞渐渐抬起来了。
……
第二天,刚走进教室,便看见你红彤彤的鼻子和你身旁一大堆的纸。
看见我,你立刻又露出满脸的明媚。
从此以后,你我的关系更好了。
这篇文章是经过修改后的一篇优秀文章,感情很真挚,学生懂得了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贴切的表达自我的情感,改掉了以前单一表达方式的写作方式,作文有很大进步。
三、积累素材,展开想象,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好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文学的海洋。
丰富的想象,一定要基于现实,基于大量资料的积累才能有效展开。而资料的搜集与交流也有助于想象的发挥。
因此,我让学生平时注重搜集精彩文章片段, 名人 名言 ,小故事等等,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为想象打下基础。
对于说明文单元,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厚,我布置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不仅巩固了教学,对写作也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我布置了一篇《登上月球》的作文,要求首先搜集相关资料,比如关于月亮的诗歌、 神话故事 、科学知识等等,先在班级内交流。
这之后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天马行空,展开想象,效果良好。
四、体验生活,有感而发。
下了场 大雪 ,我布置一篇关于“冬日的风景”的文章,学生就可以把与雪亲密接触的地方表现出来,写出孩子的快乐,写出学的晶莹美丽。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情、小动物。
说明文单元比较平实,所以我让学生仿写作文,写自己养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养蚕、养鸟等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学生写的《猫和狗》生动精彩。
午后,阳光落在窗台上。一只猫和一只狗也在饱餐后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
我坐在一旁看着暴风雨的前夕。
狗很没耐心,几次抓不到尾巴。这次,它鼓足了劲儿,闷哼了一声,极速冲过去咬住了猫的尾巴。猫因疼痛睁开半眯着的眼,伴随着一声尖叫,立刻跳起来,转过身对着狗。猫正准备用爪子抓狗那肉嘟嘟的脸——狗躲不及猫的利爪,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了下去。
我清楚的看见猫竖立起来的毛,等狗掉下去,它又渐渐平复了心情,安详的卧在原处,眯起眼睛。不过,它可没像刚刚那样放松警惕,时不时睁睁眼,再拍打一下尾巴。狗现在又偷偷摸摸的躲在猫后面准备报仇啦!就在它刚准备去咬猫时,猫一转身灵巧地用爪拍了一下狗的头,以王者姿态居高临下地盯着狗。
狗被拍到了,痛得嗷嗷叫,但似乎没人理它,便气愤地向猫攻击。猫落荒而逃,于是就上演了“狗追猫”的情节。
……
我一直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细节,把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情节表现出来。我觉得正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事有感而发,再交给一些写作要注意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来,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要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写作下工夫,给他们打好作文基础,这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作文教学。巧妙设置作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流露真实的情感。对于有很多有趣生活积累的同学,故事本身很有趣,也有生活感悟,但是因为语言表述等问题,不能写得很精彩,就要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写作技巧。更要让学生多看、多学习,甚至是模仿优秀文章的叙述模式,表达技巧等,“勤练习”。“想象”和“写身边的事”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我特别注重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好的文章要插上想象的翅膀,但“想象”也要基于现实、基于描写等,所以平时要让学生积累素材。对于某些文章,只写现实没有想象,那么文章就少了画龙点睛之笔;直接写想象,没有现实做基础也会觉得很突兀、不自然,似乎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②
对于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发掘,但九年级开好头,尤为关键,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跟学生一个好的开始,我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 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与反思范文5篇
★ 有关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有关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2020范文汇总
★ 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总结范文5篇
★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
★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论文
★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5篇
★ 2020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心得5篇集锦
★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反思
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本文整理的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一: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8、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9、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40、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41、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3、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44、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45、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4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7、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4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4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5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二: 5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5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5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5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5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5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57、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58、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59、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60、浅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61、"小先生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62、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6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64、关注"幼小衔接" 提高小学语文起始年段教学实效 65、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66、 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6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谈 68、 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69、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0、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1、 多措并举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2、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73、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7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75、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76、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7、 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78、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7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80、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81、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略 8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83、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84、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85、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8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87、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88、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89、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90、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91、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2、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93、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94、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95、青春期教育研究 96、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97、社会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 98、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 99、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10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三: 10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0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0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0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0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0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11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11、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12、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113、小学生常见的拼音错误调查分析 114、小学生出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15、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6、小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11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阶段的美育 118、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探析 119、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120、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121、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123、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124、浅论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研究 125、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26、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127、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128、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129、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30、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 13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 13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13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13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13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13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137、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策略 138、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初探 13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书法教育 140、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 141、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刍议 14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分析 14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144、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 145、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 146、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47、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148、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149、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50、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四: 15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5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分析 15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54、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李祥 155、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56、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57、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丁光忠学周刊-- 158、搞好语文教学 彰显语文魅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15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游戏朱 160、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16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6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6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6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6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6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6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68、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169、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微探 170、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71、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72、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7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174、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75、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76、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177、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178、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79、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80、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8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8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8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8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8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8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8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88、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189、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190、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之变 19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与建构 192、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19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4、论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195、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小学语文质量 196、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197、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9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199、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人文性进行培养的分析 200、关于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 201、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五: 20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3、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研究 204、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5、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析 206、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0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8、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209、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 210、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11、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21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21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21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216、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21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18、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 219、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构建 220、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21、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22、关注学科特点 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凸显学科特色 22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24、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22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6、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27、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策略 228、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29、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路径 230、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31、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2、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 23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3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35、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36、让小学语文课堂童心飞扬的策略 237、浅析小学语文优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238、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3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突破策略探析 240、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44、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245、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6、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24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48、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 249、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250、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六: 25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5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 25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精读策略分析 254、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55、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56、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57、古诗文教学情境创建杨晓丽 258、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260、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研究现状及有效策略 261、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62、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 26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 264、论基于教学反思角度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策略 265、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266、小学语文教学中减负的策略 267、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68、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9、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应用探讨 270、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71、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7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7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74、基于模块化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5、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研究 27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的教学实施 277、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 278、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279、小学语文高年段提问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80、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81、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微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策略 282、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8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 284、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85、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 286、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探讨 287、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 288、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89、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 290、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与价值探寻 29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 29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9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探究 29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95、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96、谈如何让创新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297、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9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29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书香味儿呈现策略探析 300、关于以五步教学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30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0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 30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04、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305、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 306、探析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策略 307、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308、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309、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310、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点击下列相关推荐。
关于语文教学论文参考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
放飞心灵 感受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在教学中将各种要素与教学环境之间协调、平衡,从而使学生全面的发展。这其中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一个环节,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要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采取全面的、和谐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能在课堂上积极营造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宽松的心理氛围。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在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仅就数学教学而言,面向全体,“为一切人的数学”,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旨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为此,都要做到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
如在《时、分、秒》教学时编:钟妈妈有三个孩子,大哥时针又胖又矮,二哥分针中等身材,小弟吃饭挑食,又细又瘦。三兄弟淘气极了,老是不停的.跑,结果跑的怎样呢?孩子们听了童话,学了知识,初步感知了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当然,在课堂上,也可用“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你真棒!”、“你的进步真大”等话语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一个问题尽量多问几个学生,如“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其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是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调动起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乐学。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对差生,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而建立这种氛围首要的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并且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其次,教师要以自身人格中的素养去接纳、包含学生的错误。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毕竟都不成熟,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伤及教师的面子,此时,教师要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改进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
专业英语教学论文2000字范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专业英语教学论文20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 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索与探讨
摘要: 专业英语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紧密接轨,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研究课题的质量。本文针对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外语教学中的教材编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讨论,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以期提高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专业英语;农业;高等教育
专业英语也称为科技英语,与高等院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有较大的区别,是各个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向学生讲授的主要包含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及科技论文相关内容的一门英语课程。大部分专业都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进行,以此促进学生以国际化的视角来深入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农业院校由于其所开设专业的特点,除常见的栽培学、植物保护学、植物营养及环境相关的英文内容外,大部分专业也都会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一些专有名词、术语及相关内容。不同院系在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有的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有的设为研究生课程,由此可见,各个院系都很重视专业外语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农业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出发,对农业相关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加以改进和完善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动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专业化和国际化,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的。
一、根据专业特点编撰教材
目前,专业外语的教学尚无针对农业院校专业特点编撰的相关专业外语教材,开设专业外语的院系多采用自编的形式为教学搜集素材和教学内容。并且,随着授课老师的更换,讲授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授课老师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也偏向某一特定领域。目前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专业词汇相当不利,对于将来的英语论文写作也没有太大的帮助。针对这一情况,不同院系应该根据本院系的专业设置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合本院系专业的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应囊括本院系所设置专业的基本英语词汇和理论知识。这样本院系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过程中不仅仅能接触到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和论文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英语词汇也有较广泛的认知,由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知识储备。编撰过程中应注意涵盖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英语词汇和科技文章,可以参考相关专业中文教材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来组织英文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中、英专业知识进行对照学习,比较容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只识中文而不知英文表达方法,或者学到专业英语词汇时却不知道对应的中文表述。当学生有了扎实的中文理论知识,再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时,就很容易产生兴趣,也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英文文献教学内容
由于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不可避免的会学习到本领域内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而教材在选择内容上偏重较为基础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无法在教材中迅速、及时的体现出来。那么在讲授过程中就应该适时的增加2~3篇最新的英文研究文献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知识之后也能接触到本领域最先进的研究理论、成果和技术,以此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求学或深造的愿望。这部分英文文献讲授内容可以从国际知名杂志的刊发内容中选择,而且讲授内容的可变灵活性可以让每一届学生都能接触到当年最新发表的一些相关专业的科学论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更新。英文文献的教学内容作为专业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之外的补充,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对于某些需要发表论文的学生更加重要,在论文的撰写方面将起到尤为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英文及学术水平
目前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但由于其专业的局限性,往往发生这种情况,即在讲授自己较为熟悉或与自己的研究领域较近的英语词汇及知识时得心应手,讲的也比较透彻,而在涉及自己较为陌生的英语词汇及知识时,就稍显不足,讲解也稍显欠缺,不免给学生讲授内容不均匀的感觉,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也受讲授老师的影响而偏向某一方面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院系在安排任课老师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专业及英文水平安排2~3位老师任课在讲授不同内容时,由对要讲授的内容较为熟悉的教师讲授,这样就可避免对教材内容讲授不均、甚至略过某一内容的现象发生。同时,任课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水平,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最新的研究文献,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这样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才可以通过老师学习到更新、更专业的专业英语。
四、加强与学生的英文交流
在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会选择多用中文进行解释讲析,或者对一些专业词汇与生僻词汇以中文加以解释,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中文为主。英译中成了最主要的授课模式。为了使学生建立英文思维,教师可以尝试以英文解释英文,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英文。这样除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当然,这种以英语为主的授课模式与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极大的关系。任课老师应该以此为目标,在不断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以英文为主要交流语言,通过专业英语课程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学校也应适当的给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保证专业英语的授课质量,也为本专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提供保障。
五、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专业英语的授课对象是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主要内容,撰写英文的短小综述或简介,并请学生在全班或者小组间以英文进行交流讨论,或将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专业词汇的使用和表述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院系条件聘请相关专业的外国专家讲授部分学时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加强与国际专家的交流与联系。只有学生有兴趣,教师有能力,学习有条件,专业英语课程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保障。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
无论哪类课程,现在基本上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有的课程可以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并配以老师的讲解,课堂氛围就会相对活泼。但是,专业英语课程有其特殊性,主要依赖文字教学,即在老师制作的幻灯中多以文字出现,同时教师的讲解也受英语语言水平的限制,多以中文加以说明。这样的内容呈现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厌学的消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科教影像制品,在适当的讲解过一些专业词汇后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也可对影像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用法进行讲解,或对讲解中未曾涉及的新技术或理论加以解释。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同时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词汇量,也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影像内容的选择受市场现有产品的限制,在选择范围较窄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相关学科的影像制品作为替代,比如,分子生物学专业的英语课程可适当选择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或者生物进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七、与专业实验相结合
由于多数农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都有其相应的实验技术,且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和相应的专业实验教学相结合,担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也应该同时能够胜任实验教学,这样在一次实验课程设置中就可以完成两项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学习实验技术和专业英语词汇,起到双重的作用。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量,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消化学习的技术和词汇,并可在学生的自己动手过程中加深印象。
八、增加课下英语交流时间
英语语言的提高只有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才能实现,专业英语也不例外。由于高校的英语考试制度,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普遍较高,但对专业英语却不太积极。针对这一点,可以在课下增加英语交流时间,不仅仅是任课老师,也可邀请其他课程英语水平较好的老师参加,针对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普通英语的积极性,使课程与课程之间互相产生良性循环,彼此促进,取得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且,课下的英语交流对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与英语水平也是一个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专业英语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外语课程,其内容涉及英语与中文两种语言,也涉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任课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并且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优秀合格的学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课程特点,极力创造好的教学条件,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取得一流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燕.高校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36-37.
[2]胡伟莲,戴德慧.生物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53-54.
[3]万冬,潘杰.制药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92-92.
[4]陈静茹,田砾,万小梅.专业外语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4,(1 ):69-70.
[5]苗艳丽.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4,(14):224-225.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ESP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大学的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此之前,我们所接受的英语教学全部都是应试教学,是为了能够让我们顺利通过高考而进行的教学。进入大学之后,这一切已经有了改变,我们教学的目的已经从理论转向了实际的应用。大学英语目前在我国实行分级教学模式,是为了区分不同英语水平梯度的学生。做到了合理的分级,我们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了。这种针对性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SP教学。文章中,我们将对ESP教学的各个方面展开探讨,以符合我国国家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ESP
前言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级,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英语的能力层级,并且我们还可也以进一步对学生学习的重点进行分类,培养出一批拥有英语特长的学生。这种教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ESP教学。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将能够重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打定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大学分级教学的ESP教学的优越性
(一)ESP教学的含义
ESP是英文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意思是为特殊目的而准备的英语。在我国,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种模式推广之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基本就是走个过场,老师不好好教学生不好好学,大家的目标只有简单的一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也是我国整体上教育体系的通病,一切的学习仿佛都是为了考试,没有了考试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很多刚上大学的学生都在抱怨,为什么我上了12的学才学到的英语,到大学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呢?为什么我在大学学习英语,感觉英语水平越来越差了呢?这其实都是以前的大学英语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因为大家都是从不同的省份以不同的成绩来到同一所大学,英语的水平肯定差别很大。但是以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会在意到这一点,对所有的学生都实行这种没有作为的英语教育体系,导致了一些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根本不屑于听讲,不屑于继续学英语,一些英语水平低的同学就自暴自弃,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水平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我们目前实行的ESP教学体系,是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一次大学英语的分级考试。这次考试将根据成绩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等级的英语教学班,每个等级的教学班都会针对本班学生的水平制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教学。分好班之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进行独特的英语教学。比如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对他进行商务英语的针对性教学;学习旅游管理的,我们就教授他们一些旅游英语的相关知识;学习医学的,我们就让他们在医学英语上多下点功夫。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最有益处的英语教学。ESP中的S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ESP教学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这样。针对不同学生使用英语的不同目的,进行有强烈针对性的英语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为我国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ESP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是人们与世界对话的一个重要媒介。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将一定程度上决定她发展空间的大小。但是我国以往所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不会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丝毫的提高,反而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此放弃掉英语的学习,为他的终身发展埋下巨大隐患。除此之外,那种教学就算能够学到一点东西,也只是一些很笼统的东西,并不能在学生之后的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ESP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ESP教学是针对不同需求,不同水平的学生而进行的,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实用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其终身发展。如果我们还是采取以往的旧的英语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提起任何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学习一些能够使他终身受用的英语技能了。ESP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针对性。它能够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英语专业知识,并且可以选择出对他未来的发展收益更高的英语学习内容。这样,学生既可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又可以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从业方向,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从理论上讲,接受过ESP英语教学的学生,将会在未来的职位竞争中更占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将英语运用到自己所探索的专业领域,从而消除了自己与国际接轨的障碍。除此之外,当他们真正的投身到专业岗位的工作中以后,他们也会因为专业英语水平的优秀而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得到更多参与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就是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ESP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三)ESP教学有利于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
ESP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带动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面对大学英语的学习,从而有利于他们终身的发展。不仅如此,ESP英语教学还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了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刺激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在ESP这种模式诞生之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一抓一大把的无差别式教学。就是将所有的学生聚到一个屋里,找一个老师滔滔不绝的讲。问老师讲了没有?讲了。学生呢,就在下面玩的玩,睡的睡,完全没有课堂的严肃感。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初等教育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延续,甚至还不如初高中所进行的英语教育有效。初中高中,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试。考试的压力迫使他们进行英语的学习,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不得不提,这种教育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起码他们迎接高考的时候游刃有余。到了大学,考试的压力减小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压力。很多人来到大学都只是为了一个毕业证书,考试什么的只要通过就行。他们会寄希望于自己初中高中学到的英语知识,并且往往结果不会令他们失望。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将在未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在大学期间,不但没有学到什么英语的知识,反而因为长时间的荒废而导致英语水平的下滑,那么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ESP教学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点。ESP教学模式是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上的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会有重点的将一些专业的英语知识教给学生,从而满足他们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推广,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进步,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大进步。它将改变我国英语教育长期以来的应试风气,提醒人们,英语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考试的范围。这也有利于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的成功推广,将从各个阶段打破原有的英语教育规则,使得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育都能够焕发出新的面貌。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和国际顺利接轨的人才,而不是一群只会参加考试的学习狂。从这个角度来看,ESP教学的确有利于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我国ESP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对学生的分级不够精确
ESP教学是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上的。也就是说,没有分级教学的支撑,ESP教学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我国的ESP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略有成效,但是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学校对于学生分级的不够精确,成为了ESP教学发展的一大阻碍。分级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将来自不同省份、对于英语重视度不同、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们区分开来。这种分级,会使一个英语班级当中各位同学的英语水平能够大致相同,方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教学。我国的高校目前来看,对于英语分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分级还是不够精确。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个: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其中之一。很多学生都认为,开学进行的第一场考试往往不是那么重要。学生刚刚度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学习英语这件事早就被他们抛向了脑后。对于英语的分级考试也不是那么重视,也没有好好的复习,没有找回英语的语感,自然不会再英语分级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同学,他们觉得进入高级一点的英语班会面临更加困难的考试,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便故意不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来进入比他们实际水平稍低的英语班。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学英语分级的不准确性。学生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将会给其带来终生的遗憾。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对英语分级的不准确性负有一定的责任。学校一般不太重视英语分级考试的重要性,认为给我什么样的学生我都能够教。所以他们在准备入学的分级考试的过程中就往往不会那么认真。有很多学校的入学考试试题根本就毫无区分度,做得好坏全凭运气。这也十分不利于大学英语分级的准确进行。这些不准确的分级,将会对之后的ESP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水平高的学生如果分入到了较低等级的班级,就会在班级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从而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一些捡漏进入高级版的同学,也会慢慢的.发现自己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学习英语的步伐,逐渐的丧失学习的信心。这两种情况无论是那种发生,都将对我国ESP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进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学生接受ESP教学的意识不足
ESP的教学也是教学的一种,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ESP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且还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导致了学生接受ESP教学的意识还不够主动。很多学生都会表示不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他们在其他课程中习惯了上课睡觉、玩手机之后,要想再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着无限益处的知识,就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了。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就像上文中谈到的,很多学生为了避开高压的学习环境,会主动选择少考几分,进入到低于自己水平很多的英语等级班进行学习。他们为了一时的轻松就放弃了自己终身发展的机会,既可恨又可悲。不仅如此,那些已经开始接受ESP教学的学生也有的完全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依然按照其他科目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的学习,如果他们那样做算是学习的话。他们依然会上课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当教师提问他们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悄悄问下周围的同学,或者直接放弃回答。久而久之,教师对于他们的热情也会逐渐消散,他们也会失去这个提升自我的好机会。学校对于ESP的宣传也不够到位,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弄明白ESP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班级学习了。这十分不利于他们在分级考试中的发挥,更不利于激发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总之,学生接受ESP教学的积极性不足是一个危害这种教学模式推广和学生终身发展的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起因,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还有一方面在于学校。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既定的英语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国家得到优秀的人才。
(三)进行ESP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
ESP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有大量的师资力量保证才能顺利进行。ESP教学将学生分成了许多不同等级的班级,并且还将对这些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专业教学。英语的专业教学有很多方面,比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警务英语等。这些专业性的英语一般需要教师既具有英语素养,又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讲授。并且分级教学也要求教师具有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这些要求,使得我们搜寻合适教师的任务变得愈发艰难。很多高校都没有大力实行这种ESP教学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远远达不到那种要求。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国家已经出台的大量的政策来扶持ESP教学的发展,吸引专业人士加入到ESP教学的事业当中。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周期。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ESP教学都将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引入大量的有关人才来从事教学工作,当然这样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们也可以加快有关人才的培养周期,促使他们尽快进入相关岗位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向学生、院校以及全社会大力宣传这种ESP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真正的得到全面性推广之前让人们对它怀有充足的期待,并且乐意看到它的发展。有了全社会的共同支持,ESP教学自然可以的到飞速的发展,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一定能够很快的得到解决。
(四)教材的缺乏
ESP英语教学也同其他的英语教学一样,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教学器械和教学道具。教材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道具。目前,我国的ESP英语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类别的英语教材还不够全面。有一些教材根本就是滥竽充数,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作家之手,想要趁着这个全面推广的大潮来谋取私利。还有一些教材,虽然也是出自名家之手,但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没来得及进行仔细的斟酌就成稿,教材中会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和纰漏,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除此之外,很多教材还存在着不成体系的问题。拿警务英语为例,警务英语教学中往往需要我们先做一些英语理论的铺垫才能够正式的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但是目前市面上关于警务英语的教材,往往都是直接抛出一大片专业的英语词汇供大家记忆。不仅如此,在细节分支方面也做得不够好,比如处理交通肇事与刑事案件所需的对话内容就会有所不同,不能套用一个模板。这些方面我们如果不能进行体系化的教学,学生根本不可能看得明白。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一些具有这方面专业素养的人才,应当大胆的进行教材的创作,先保证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再一步步的进行修订,以满足更高的教学需求。出版方要对教材进行严密的核查,避免其出现低级的文字错误,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教师们要积极研究教材的使用方式,为教材的编写努力提供有用的建议。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更要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帮助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整改。只有各方面都行动起来,我们的ESP英语教学教材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三、结束语
ESP教学是基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它一改往日英语教学的笼统性,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英语素养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带动了我国英语教学领域的思想革新,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我国的ESP英语教学由于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学生不重视、老师不会教、教材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各方面都能够行动起来,努力解决ESP推广过程中的一切问题,ESP专业英语教学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1-4.
[3]杨秋红.ESP教学实践与思考———如何架起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桥梁[J].高教学刊,2016(15):37-38.
[4]徐戈,贺彩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英语(ES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11-12.
[5]丁小龙.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7(05):67-68.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课程教学,还是一种新语言能力的教学、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我国与世界不断融合,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日益引起重视,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会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当前小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给予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士产生裨益。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育困境 对策
目前小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英语环境不好,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出教学困境,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但当前很多小学并没有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主要是缺乏“说”英语的环境,英语是一门语言,是语言就要在实际当中运用,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说”英语的环境,除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之外,学生们在课下根本就不用英语对话,更别提所谓的英语角了,致使学生学到的都是“哑巴英语”,口语能力极其低下。
(二)英语教师专业水平低下
英语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只是受到几个月的培训就上岗了,由于未接受正规的英语专业教育,致使很多教师英语发音不准确,对语法知识了解不透彻,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语言模仿能力也最强,英语教师发音不准确势必会对孩子们造成误导,造成他们语音语调不正确,进而影响他们未来英语的顺利学习。
(三)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下
造成孩子们学习英语兴趣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小学没有把英语置于和语文、数学同等的位置,致使英语课时被语文和数学老师无情地瓜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较少,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二是很多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会感觉新奇、刺激,学习起来也会比较认真,比较有热情,但是随着英语神秘感的消失及学习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畏惧心理,激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首先很多小学英语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直接灌输给学生音标、词汇等英语基础知识,极少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忽视学生感受和想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缺乏新意,还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仍然把自身置于课堂的绝对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致使英语课堂常常出现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兴趣盎然,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二、优化英语教学质量应该采取的举措
(一)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化的课堂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张开口说英语,引导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对话,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去;二是教师可创设专门的英语角,让学生们在课下有用英语交流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们合理恰当运用英语角进行英语学习。
(二)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觉进行探索和学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勇敢面对,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喜爱发挥创造及表现的心理需要,比如可经常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机会,相信学生们的积极性一定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踊跃参加这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二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阶段,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来帮助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使学生对学习的单词、句子及其所指事物形成深刻清晰的表象或情感体验,进而达到正确理解的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陈旧的教学模式及单一的教学方法给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弊病,因此对其进行改善势在必行,首先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及不足之处,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朗诵、唱歌、讲故事等,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娱乐的需求,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采用优厚的福利待遇,面向社会广泛招聘英语科班出现的高素质人才,吸引英才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此外还要加强对本校已有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及时进修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解决小学英语困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探索,争取找出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果。
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0个,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一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
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
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
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
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
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
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
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48.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
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
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
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
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
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
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
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
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
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
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
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
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
99.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
100.浅议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二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探析
2、中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研究
3、语文课堂互动研究
4、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
5、语境与中学作文教学
6、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7、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
8、改革开放以来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观的变迁
9、多元取向下的迷惘与坚守
10、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
11、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比较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教研
12、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 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
13、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语文教师现代信息素养研究
14、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5、近二十年语文中考命题发展研究
16、一位农村语文特级教师发展需要及生活经历的叙事研究
17、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
18、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9、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
20、中学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探析
21、职业高中写作课程的反思
22、叙事学与中学小说教学内容的构建初探
23、中学语文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
24、论李镇西生活化语文教育经验
25、论绿色作文教学
26、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祝福》
27、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
28、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
29、英语记叙文图式训练对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
30、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31、中职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探究
32、优化语文课堂情境改革与实践:课程与教学整合新视点
33、儒家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探考
34、高中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验研究
35、人教社三套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比较研究
36、建构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学知识背景初探
37、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8、论“个性化阅读”教学
39、新课程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40、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41、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42、高中小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4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44、中学生课外阅读常规化探索及实践
45、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
46、关于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47、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8、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方式研究
49、广元本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50、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5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52、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53、中职校商贸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5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实施研究
55、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
56、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
57、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58、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设计
59、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
60、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改策略研究
61、高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62、论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研究
63、承德市乡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反思
64、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65、对吕叔湘语言教育思想的再思考
66、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及其教学现状研究
67、高中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
68、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研究
69、“南通乡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70、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
71、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72、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73、基于案例的语文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74、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选编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
7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76、中职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77、高中高效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78、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79、唐彪《家塾教学法》阅读思想研究
80、“当代孔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81、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
82、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83、作文合作学习探究
84、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85、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86、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87、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
88、职校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探析
89、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
90、论审美理论在高中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91、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92、《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
9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语法意识变革研究
94、《古文观止》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95、《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语文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96、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研究
97、语文教师实践性学识养成研究
98、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99、中等师范学校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10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文题目是论文的名片,可以一眼让人看出这篇论文主要讲述什么内容。所以论文题目切记不能假大空,而要浓缩其精华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
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写作的目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者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对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将读与写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实现读写结合教学,首先就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能够形成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开来,认为二者在教学上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杜甫诗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学习阅读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1]。而大量的`写作练习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能够明白作者意图,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二者虽然在教学中虽然分为两部分,但实际上却是一体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将读写结合策略运用到教学中来。
二、以阅读教学渗透写作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对与写作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渗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经典句子、用词、例子等有利于写作知识技巧进行学习。教材或阅读读物中的文章都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无论是在词汇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上,还是在行文思路、表现手法上都是十分考究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布局、细节运用等多方面进行思考,理解文章整体结构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针对某一段落或句子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优点。比如在白居易《琵琶行》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重点找出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刀枪鸣”“银瓶乍破”等句子或词,讲解其在对琵琶声音描写上的优点,并引导学生化用到自己创作的文章中。其次,还可以对阅读作品中的一些句子或词汇进行积累,为之后的写作练习提供素材,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并作为名句在写作时进行使用。
三、以写作教学锻炼阅读能力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内容外,读写结合还需要通过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或素材,并鼓励学生进行运用。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找出写作过程中把握不好的地方,之后主动学习一些有些文章中的经验,形成以写促读的效果。比如学生对于修辞用法的掌握较弱,就可以仔细阅读、分析课文《素芭》中的“词格套用”方法,以此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起到提升阅读水平的效果[2]。最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并将自己的文章思路、情感表达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对于阅读作品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思想。
四、以课外活动为形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不仅要运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体现。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十分依赖实践的,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些课外的读写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文学创作小组”等,鼓励学生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吗,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同时,也可以在同学间交流写作经验、阅读感受,或互相推荐优秀书籍,通过日常的积累来逐渐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总的来说,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在教学中注重策略,就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4-15.
[2]洪祖臻.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3):228-229.
浅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
论文关键字:助读系统分类优点不足
论文摘 要: 语文 教材在 语文 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助读系统又在教材内容中占重要的比例成分,具体在教材中可以把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提示类、图像类、附录类、练习类这么五大类。然而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其错在的优点,对 语文 课堂中的双主体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研究更新修改。 语文 教材是根据 语文 课程标准、 语文 教学大纲或 语文 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 语文 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 语文 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 语文 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作为 语文 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助读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 语文 教材的生命力,其作用不可小觑。那么究竟什么是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在人教版高中 语文 教材中有哪些体现?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助读系统?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这里就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助读系统概况 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读解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顾黄初先生在《 语文 课程与 语文 教材》中评助读系统的作用:“如果说,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出声的教材’(音象教材除外)那么这位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主要渠道是导学材料。”所以可见助读系统是 语文 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那让我们来看一看 语文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分为哪几类?在人教版高中 语文 教材中具体有哪些体现? 二、助读系统在教材中的分类及具体呈现 在前人的助读系统分类基础之上,又经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 语文 教材的研究,我将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分为以下五类: (一)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等。 (二)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如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用建议性话语提出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三)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如第三册《过秦论》一课中的“秦灭六国示意图”,清晰直观的呈现了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秦灭六国的全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附录类:比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的信息链接。如第一册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附上了一个“贾府人物关系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人物关系相当复杂,如果不是熟读《红楼梦》一般人不会弄请楚其中的人物关系,所以附上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表有助于学生们的阅读。还有第四册第一课《窦娥冤》,它是元曲,同学们可能对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文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术语,所以编者在课后链接了关于元杂剧中折、楔子、本方面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五)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练习题本应属于教材系统中的练习系统,但是各个系统都应是相通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练习这一设计同时就是很好的助读系统,二者有交叉的部分。如第二册第一课《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列出来很多的名家之言,意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助读系统的优点及对课堂双主体的的作用 助读系统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颁布也明确的`指出了对高中阶段 语文 教材助读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首先完善助读系统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日益加强,课标中也有写到“教科书应突出 语文 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这样的课程标准也就要求加强教材的自学指导,提升学生的 语文 素养。其次完善助读系统符合高中生学习 语文 的特点。由于 语文 这一学科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课,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凭借助读系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是宏观的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完善助读系统的必要性,那么究竟助读系统有哪些作用,多我们课堂学习的双主体的有效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也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想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实践教学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小学生视野,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教学;教学实践;地位;作用
我们应该在了解儿童文学的基础上,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儿童文学的特点,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基础上讲解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儿童化,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进行教学。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各种童话故事蕴含这儿童成长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应该在合理的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方式,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把儿童文学中知识传达给孩子,使学生理解、消化讲述的内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较为生硬的教学方式,不要进行填鸭式教学,要改为学生较为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领悟知识,从知识中找到快乐。教师可以采取图文结合或者制作些多媒体课件,让课文以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心思想。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充分和学生互动,指引学生了解课文、理解中心。教学本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能用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用部分概括整体。寓教于乐的方式,才是儿童教学的真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可以以更为贴切的方式来让儿童了解这个社会,只有从小让孩子接触社会,积攒社会经验,儿童们才能有立足于社会的资本。初步的社会知识儿童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儿童文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初步认知,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文学大家都是从儿童时期接触文学从而慢慢培养出的兴趣,为以后带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文学基础。高尔基先生在回忆儿时的学习时光时曾讲过:“每一本书就像我生命成长的一个小小阶梯”,是这一个个阶梯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文学家。儿童文学与一般教科书不同,它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用艺术之美感染儿童幼小的心灵,使孩子印象深刻,让孩子在生理上的认知得以提升,更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得以提高。潜移默化的让孩子们得到教育。让孩子们以更为成熟的方式思考问题,更为广阔的视角认知世界。他们是未来的花朵,他们有权利改变这个世界。
三、如何把儿童文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1.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儿童是目前最受重视的教育阶段之一,儿童的教学方式与其他时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这是由儿童这个特殊时期和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在成长中逐渐提升的,所以传授的方式也不同。儿童诗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一系列的,充满童真童趣,各种夸张的手法、各种幻想反映着现实生活,通俗易懂。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快速掌握教学中的关键,了解不同儿童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来改变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用最能理解的方式获得知识。儿童文学作品分两大类:诗歌类和散文类。不同的文学类型自然教学方式不同,诗歌类的作品往往需要通过朗诵来表达,朗诵可以使作品更具活力,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所以,教师必须要掌握这项基本功。故事类的作品则需要绘声绘色的讲述,教师同样要掌握这项基本功,只有教师把感情倾注到语言中,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识。
2.注重儿童文学鉴赏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那就是儿童文学鉴赏,这是由阅读引发的一项活动,它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自己的想象使故事角色更加丰满,通过了解发掘故事更深刻的意义,对艺术形象进行更立体的描述。之所以说这是一项审美活动,是因为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读者对理想生活、美好人生、高尚青草的向往。小学语文老师应尽可能的提高儿童文学的鉴赏能力,了解中外儿童作品的发展史和目前种完儿童作品的发展规律,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做好学生文学的领路人、精神的导师。
3.从儿童角度出发
要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就要站在一个儿童的角度看问题,用儿童的心去体会,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理解、能接受的作品。作为儿童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指导学生,还要在做人上给孩子指导,了解儿童,所以进行儿童创作便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更好的运用了解的知识,更能熟悉懂得儿童文学的技巧。用一颗孩子的心去看待孩子,不仅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为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总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同时要考虑各项能力的培养,加强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课本中的应用,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谭英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2]周晓云.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快乐学习报,2014,(10).
[3]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边疆经济文化,2006,(08).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出共鸣,同时也存在着没有重视小学德育教育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精神层次,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研究分析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魅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与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的现象,这样也就没有及时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得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不高,也就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提高学习效果。
层次比较分明。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在编写上层次比较分明,其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情况来进行编排的。所以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在学习《刘胡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学习她在敌人面前那种不惧敌人的坚韧性格。如中年级学生在学习《黄继光》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他的憎恨敌人的思想。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舍己为人,甘愿献出年轻生命的品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提高精神品质[1]。
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文章的讲解与阅读等。其中将德育渗透到阅读中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育的要点,如在进行文章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文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外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2]。
2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全面解析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文字对德育教育进行解析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而这也成为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教育,忽视语文教学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等向学生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思想,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中产生出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就实现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却并不明显,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要详细分析好教材,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样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等进行赏析,掌握好字词在文章中的意义,明确句式的变化形式等,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找准教材中的内容,先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促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材料。如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来辅助教育,尤其是一些描述我国历史背景与文化的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我国的幅员辽阔,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我国的人文地理,如学生在学习《西湖》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西湖美景的段落来让学生朗读,或是利用多媒体来讲西湖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目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差生对西湖的向往,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确西湖是我国的名胜古迹之一,这样也就会产生出一定的自豪感,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利用情感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为学生介绍一下文章的背景,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这种情境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德育内容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让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如学生在学习滴水穿石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明确只有坚持不断,注重从点滴细节开始积累,才能逐渐完善自己,促使自己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上[4]。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好语文教材,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2):57-59.
[2]王光辉.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12,(09):737-738.
[3]周波.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0,(04):36-37.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对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关于课文教学
整体来看,教材文学味浓,人文性强,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和欢迎。但是,很多师生对略读教学和少数难学难教的课文提出了自己看法。
(一)略读教学困惑颇多
1.要求不明。其中一位教师反馈了有代表性的困惑:选择略读课文的语文用意何在?仅为丰富单元主题而选?抑或学习几个生字新词,读熟读懂课文?教师对此感到盲目,只是一篇篇地教下去。因此,部分教师建议增设有别于精读课文的课后题,以明确教学要求。
2.课时紧张。大部分教师反映大部分略读课文很难在一课时完成教学。或因生字新词太多,绕不过去;或因课文文质兼美,不舍得“略”,如教材四(下)的《牧场之国》、《花的勇气》、《七月的天山》和《麦哨》、《永生的眼睛》等;或因篇幅太长,光读熟课文都很费时。
3.“精”“略”难以拿捏。略读课文教学,“略”到什么程度算合适?是否完全排斥“精讲”“细读”?这类问题困扰着教师。目前大部分教师都不自觉地将略读课文往精读的方向做。一是因为课文文质兼美;二是怕考试考到。因此,略读课文教学的课程意义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二)少数课文难学难教
在这方面,教材四(上)主要集中在以下篇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写爬山虎的词语难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时代背景远离而体悟不深;《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较多的科学术语成为感受景美之障碍;《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支撑;《白公鹅》,学生读译文感觉拗口。教材四(下)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四组描写战争的课文。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相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
四年级学生经过前三个年级的大量识字,学生认识的字较多,但由于巩固没有跟上,导致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习作中,音同形异和形同音异的错误尤其多。识记生字不再成为孩子的难点,难点是区别、运用这些生字。
(二)写字教学效果落后于识字
进入第二学段,教材编排认少写多。由于难以逐一指导,导致学生书写质量下降。另外,专门的写字教材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生字不统一、不同步,导致教师没有兴趣使用、学校不重视写字课的建设。
三、关于习作教学
(一)关于单元习作
1.开放习作挑战教师。教材中的单元习作不命题,只给出内容范围,或多题选作,开放性大。开放习作,一方面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另一方面给习作指导和习作讲评带来挑战。由于习作要求宽泛,教师指导无从下手,评价标准难以拿捏。建议教材适当加强习作要求的规定性。部分优秀教师能够活用教材,根据习作专题,找出兴趣点,安排系列作文,取得较好的效果。
2.编排不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抓单元整合是突破习作教学难点的重要策略:课文教学重视对表达方式的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引导体验,加强积累;通过口语交际作口头作文。很多教师认为有上述三者作基础,习作教学就会“水到渠成”。但是,“习作”前有“口语交际”,大多先“说”后“写”,因此,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为便于实施单元整合策略突破习作教学难点,建议转换教材编排思路。目前大多根据单元主题设置习作内容。这种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的问题无法解决。建议教材修订时,适当安排从“怎么写”的角度编排“习作”。
3.部分单元难写难教。总体上看,师生对单元习作的兴趣普遍不高。相比较而言,“写虚”的兴趣超过“写实”,比如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的童话写作较受师生欢迎。以下单元尤其难写:教材四(上)第六单元的看图作文“胜似亲人”,仅凭一图,学生摸不着头脑,习作质量很差;教材四(下)第四组给出战争图片要求学生写作,因无生活经验而胡编乱造;教材四(下)第五组的“生命”话题明显脱离学生的年龄特征,显得过于沉重,习作中充斥空话、套话。尤以教材四(上)第五单元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师生叫苦不堪。原因有六:学生的旅游经历可怜得要命;学生对导游职业不甚了解;学生不知道导游词为何物;课文没有给出导游词范例;学生没有游览过世界遗产;学生试图了解世界遗产的途径有限。
(二)小练笔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反映目前教材中小练笔的安排形式比较单一,比较多的是“我想对某某说……”此类练笔。写多了以后,学生积极性降低,大多以口号式、成人化的一、二句应付了事。这种练笔应是课文内容感悟后的表达,阅读和练笔的结合点是文本主旨。能否转换思路,将阅读和练笔的结合点落在表达方法上,也就是说从课文中学习写法,写同类内容。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
就实施效果来看,四年级安排的四个综合性学习较三年级要好。主要是因为安排的专题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具体地说,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的童话专题,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第七单元的“成长的故事”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因不认识伟人、名人,而对他们的故事也不感兴趣;而熟悉的人又很平凡,不容易发掘成长故事。教材四(下)安排了“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和“大自然的启示”两个专题,内容触手可及,但实施起来也颇费力。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身边的自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学生生活世界中最具有语文教育性因素的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校园文化与语文教育》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学生生活世界中最具有语文教育性因素的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文教育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指由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和校园非物质文化景观,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与语文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里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语文教育中,有些语文教材里包含有丰富的道德情操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然而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对这些教育起到熏陶与感染的作用。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语文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人际关系几个地面。
(一)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二)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一)启动宣传媒体扩宽学习渠道
建立校广播室是加大宣传力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广播室可以转播国内外新闻及有关教育政策,起到宣传、激励的作用;也可报道校园内的好人好事,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播报发生在身边的生活趣事,启发学生懂得学好语文必须联系生活。另外,还可指导学生模仿课本中的“消息”、“通讯”,写一些校园消息和人物通讯,向广播室投稿。做到学以致用,既可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还可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拓宽创意领域,开发学生思维
1.依据叶圣陶先生“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说明,确认语文的主体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根据这种精神,我们发现言语教学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在一定的活动中开展的,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提高更应该注重在校园环境中,在学生的共同活动中提高。
2.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寓教于乐,寓阅读于多种活动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校组织的“语文周”活动,“古诗词背诵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大难题。学生普遍反映: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缺少内容。当然,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写作脱离生活。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的人生“史记”。而脱离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材料的源泉,即使你有强烈的兴趣,也会受到没有题材所带来的痛苦的遏止。弥补这一缺点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阅读来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读是写的基础,而写也是读的升华和发挥。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语文教育同样也是学校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内容。当然,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校园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校园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学校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语文教育毕业论文
数学归纳思想在各学段之特点和教学启示
第一章 导论
太多了, 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不拘一格育“鸣凤”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0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 改良“有余数除法计算”教法 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和谐愉悦 主动探索——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断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教师之家--教师培训 教学策略A、B、C 面向21世纪的数学素质及其培养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年、月、日 培养自学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法 入情才能入理 激情方能启思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提高元认知水平 培养自学能力 “圆的面积”的教案 圆柱的认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组织课堂讨论 优化课堂教学 ---------以上更新日期为(来自同下)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小论文巧算圆的面积 倒推转化巧拿硬币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 简单应用题教学再探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启动学海搁浅之舟—— 转化数学学习后进生的体会 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 联系实际,强化操作,努力优化数学教学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主动探究发展能力 创新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思索 营造探究氛围一例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格 课堂纯真 《9和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CAI技术,优化素质教育 合理运用学具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五、四、三自主式学法指导”教学模式初探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初步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其策略研究 创新从习惯抓起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大量的教学实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方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汇编,也不是一种空洞理论与教学经验的混合,而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正因为此,教学模式被看成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学模式反映了教学结构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间的组合关系,揭示了教学结构中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纵向关系以及构成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横向关系,表现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方式。一、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介绍1、 教学模式分类从心理学出发可将教学模式分为:以认知学派理论为依据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的个性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的合作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模式分为:着重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着重于整体化出发的教学模式,如最优化教学模式;着重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如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着重于技能训练和行为形成的教学模式,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掌握教学模式;着重于非理性主义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等。从教学活动特征出发分为:指导——接受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探索——发现教学模式;情趣——陶冶教学模式;示例——模仿教学模式等。2、我国常用的一些教学模式。 1.“引导—发现”模式“引导—发现”模式是数学新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变被动吸收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自主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以及布兰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等教学理论。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一个人要学好数学,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数学知识。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引导—发现”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学生、教材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则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要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设计教学情境,组织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则必须具备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学费时较多,对教师教学要求高,难把握,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和要求。2.“活动—参与”模式“活动—参与”模式强调学生的活动,以学生主体探究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学,用中学,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等数学活动将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从而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弗莱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活动参与对个体的影响是广泛的,不只局限于学习方面,活动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品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教学模式有多种形式,如数学实验、数学调查、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模型制作、测量活动等。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这种模式的一般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归纳与猜想——验证与数学化。在“活动—参与”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以专家、权威的角色出现,而是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自由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切忌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交流讨论案例 〔案例2〕摸到红球的概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设计理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并交流活动经验,帮助学生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概率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七章“可能性”的最后一节,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以及实际操作了“转盘游戏”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学生在前面两节课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了一些体验和感受,可能会得出可以用分数来刻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老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列举出所有发生的可能结果,学习计算事件概率的公式,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打下坚实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能对一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活动过程,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活动,养成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的意义;能对一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概率意义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各色小球若干。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师:组织学习模拟某商场抽奖活动。1)多媒体出示海报一张,内容如下:某商场特举行抽奖活动,凡摸到红球者获一等奖,摸到绿球者获二等奖,摸到黄球者获三等奖。2)准备一盒子,内装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白色、红色、黄色、绿色小球。学生活动:1)一个学生上讲台模拟抽奖活动;2)学生从台上盒子中摸出一球;3)摸球活动结束后,学生猜测摸出各色球机会的大小。师:提出探究的问题: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评析: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假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图形运动与函数①(罗静)一、教学设计在中考的后期复习阶段,教师如果仅靠“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是不可取的。虽然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能凭一些固定模式和技巧解决一些难题,但遇到比较灵活的开放型、能力型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因此,复习课不应只是让知识机械重复和再现,而是突出联系,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过程。本节课的内容取材于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中一道复习题。选择这道题目是因为它比较典型,其典型之处在于它是从运动的角度呈现题目,富有启发性、应用性、创新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该题目主要是考察学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似形、函数等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将此题进行变化与上述知识相联系,纵横勾通、逐步展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推陈出新,可以达到高效复习的教学目标。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是当前教育界影响较大的一个学习理论,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实践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并形成了以下几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1.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借助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一词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手脚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紧扣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学习框架。进入情境——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学习情境中。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与合作,从而加深对有关知识较为全面、正确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评价,关注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基础上,呈现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抛锚”。而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就是所谓的“锚”,这个“锚”一旦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一般有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境——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联系的问题情境的呈现,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抛锚定位——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描”。 自主探索——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通过不同观点的补充、修正、质疑,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应地,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3.随机进入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关注了教学的随机性,体现了一种后现代的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它认为教学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对同一教学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更要关注教学的随机性、生成性,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标,要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出示中心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通过设置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问题,直接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去。随机进入教学——根据学生对问题情境作出的反映和学生所选择的内容,呈现新的问题情境(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相关的情境)。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不是预设的,因而呈现无序性和复杂性,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见解进行思考、交流、深化、理解,达成共识。学习效果评价——评价不是单纯由教师给出,还包括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与前面一致。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模式后,我们要关心更为具体的操作方式、手段和教学途径,即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 第二节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手段,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创新意识,发展一般能力,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进行的一整套有目的的活动,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教学方法不但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方法,是教与学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教学与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合理地、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研究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某种教学理论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简化表现形式,教学模式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静态地看教学模式是一种多因素的结构,动态地看,教学模式就是一系列链接起来的活动。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它包括了三层基本意思:第一,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第二,教学策略的制定要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第三;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教学方法则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办法,是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操作手段、实施路径。它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协调一致。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教学方法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学模式并不等同于教学方法,也不同于教学策略,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不能够截然分开的,而往往是教学过程中按照某种程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三、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介绍(一)讲授法讲授法是由教师对所授教学内容作重点、系统的讲解与分析,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有利于控制课堂教学进程,使教学过程连贯、流畅,比较节约时间和人力。一般来说,事实性知识;某一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概括、总结;对定义、定理的内涵、外延的引导性分析;解题过程的揭示与指导等明确的数学知识都可以作为讲授的内容。如,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平行四边形、对数、指数等概念),一些基本的数学表示方法(如平行、垂直的表示方法等),基本的数学运算,基本的数学命题(如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数学史实(如数系的引入、无理数、复数的发现史)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全面考虑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例如,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我们仅仅关注学生的运算技能的获得,那么可以使用讲解法,直接向学生讲授一些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归纳出运算步骤和格式,然后通过例子巩固这一解题技能。如果我们更为关注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转化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将这一内容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呈现具有一定层次的典型问题要求学生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交流并进行总结和归纳,能更好地发展化归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知识超出了多数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自我感悟能力,这时适当地将其外化并讲授给学生也是必要的。如在数学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体会感悟,但也不排出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尚无法对此进行提炼时,教师及时进行点破。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思考各种解法的本质,从而归纳出其中的消元思想。有些内容虽然让学生经历相应的探究过程更具价值,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探究具有较大的困难,也可以直接讲授。例如,无理数的概念,超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一种纯理性的思维结果,不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出来。因此,可以通过介绍古希腊人发现无理数的故事,从人类理性的高度加以阐述,帮助学生接受无理数的存在,认识无理数。复数的概念也可以如此。讲授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的效果。同样的内容,讲授得生动形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讲授得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如能设置恰当的情境,设置问题串,在讲授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思考,所以在运用讲授法时一定要精讲多练,安排足够的时间和有层次的巩固训练。讲授法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少,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的行动没有预定的方向和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得不到迅速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因此讲授法应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