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怎么修改" 论文顺序调整方法"
无论你选择多少篇论文的文章作为参考,在论文的整体顺序被打乱之后,在检测论文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重复。当然,你也可以调整一个段落中句子的顺序,也有相应的效果。
论文怎么修改“表达方式的改变”
这种方法应用广泛,就是看到论文的原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其他论文的内容,对降重有很大的帮助。
论文怎么修改“外语翻译的方法”
引用文献时,如果用的是外文文献,并且知道如何翻译成中文文献,就不会成为抄袭。但是论文里面是要求出现英文文献的。好在它需要出现的次数很少,重复率不会受到影响。这个没问题。
论文怎么修改“文转图的方法”
如果引用的数据有很多重复,我们可以截图后放入论文中,避免查重。但是在一些工程论文中,需要的数据很难作为图片使用。尽量控制其他地方的重复,降低重复率。
网页链接
1.直接拒绝。但是你可能顾虑朋友关系,你告诉他,已经发给老师看了,所以没办法给他看。
2.委婉拒绝。以各种合理的借口和理由拒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示自己也很为难,如果自己和他的论文差不多,之后两个人都会有麻烦。或者告诉他,你自己没写完,拖延战术。
3.跟朋友表示,自己非常愧疚不能给对方看论文,虽然自己拒绝也是情有可原,希望他能理解,但是自己作为他的朋友,也不忍让他论文完成不了,表示自己愿意出力帮忙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在网上搜集论文资料,教他如何在电脑上绘图,以及检查和修改论文格式。也是自己能帮他就只能这么多。
你的论文要加入别人的观点,那就看这个观点出自什么地方,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网页连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委婉的拒绝,不能伤到了对方的心。不想写论文就知需要找一个借口就好了,就说自己也不怎么会写这个东西,对于这种长篇文字的稿子自己根本就不会都行,能塞一个借口就塞一个。如果惹到对方不开心一定要耐心的解释一下,顺便在这个矛盾中教育一下对方,不能够太过于依赖女朋友就好了。
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
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参考文献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是经常用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参考文献要卸载那个位置,今天就和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参考文献写在哪个位置。
参考文献标注在文档结尾。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1、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
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 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论文中所有参考到的文献。那么,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呢?下面我来教你写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选择参考文献时应该注意的因素
通读备选参考文献并掌握研究范围
在最终确定你需要的参考文献之前,务必摸透每一篇文献的精髓。在信息化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之前,论文作者一般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翻阅装订厚厚的过刊,并搞到副本之后方能决定最终需要的参考文献,最痛苦的莫过于还得通读全文。
不过,现在在线数据库资源已经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软件或者平台(比如EndNote、RefWorks或者 Mendeley)将可能需要的参考文献直接下载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即可。
但不幸的是,很多论文所选择的参考文献和作者所讨论的课题相关性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相关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一个早期的调查(Paper Trail Reveals References Go Unread by Citing Authors. DOI: )指出,论文作者真正通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只占所有参考文献数量的25%。
这种情况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说,读了你的论文的人会误认为那些与你所讨论研究课题不相关的参考文献有参考价值,因此这些不具备针对性和相关性的参考文献就被引用到了下一篇文章当中。
好好的文献本来与你无冤无仇,不适当的引用的话,你就会成为始作俑者。
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
确保参考文献信息的完整,要包括作者姓名、期刊名以及分页等。与文献的原始发行版本进行比对,以核对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数据库中原版信息条目有误且被引用之后,这些错误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
常见的引文格式有APA、CELL、Chicago、Harvard、MLA、Nature以及Science。下面我们就同一篇文章,列举出这七种引文格式。为了阅读便利,我选了一个较短的文章标题。
论文题目: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PA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ELL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and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hicago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November): 33–43. doi:.
Harvard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doi:
MLA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2013): 33–43.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Web.
Nature格式
, R., Zawisza, B. & Malicka, E.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Science格式
1. R. Sitko, B. Zawisza, E.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自引的管理
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引用自己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的数量。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章被引用的重要性,因为以前发表的文献提供的信息包括早期发现、实验程序以及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分析。自引也可以帮助期刊的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确定你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仅仅是前期工作的增量推进。
但是作者自己发表的论文不应该占据所有参考文献的支配地位,将自引数量保持在20%至25%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程度。自引使用过渡的话,你对h指数的功利心便昭然若揭。
比如一位教授的论文引用情况为,共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共被引用为455次,其中他引达432次,也就是自引为23次,他引率超过95%!应该说这个他引率很高。显然,过高的自引率不好,但是,过高的他引率就一定好吗?
高他引率可表示所开展研究工作受到关注或认可度较大,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其研究工作的离散性大或系统性差。
因此,他引率可能并不是越高越好,至于多高的他引率才比较好,这可能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研究内容有关,难以定量推算,但从感性上说,对于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如几十篇以上)的作者来说,如果他引率高过95%,可能说明其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好,如果他引率低于50%,可能说明其工作被别人认可度不高。
在“新”与“旧”之间取舍
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开创性论文和目前渐进性论文之间做平衡和取舍。
时代久远的文章提供了概念的起源,会给创造概念、方法和分析的作者一定的信誉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期发表的论文则体现了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兴趣。
这里要为大家提个醒:如果你选择的参考文献全部都发表于十年前,则意味着你想研究的课题已经被淘汰了。
毕业论文真的是自己用了很多心血才能最后上交的东西,个人觉得毕业论文至少在完成之前是不能够随便给别人看的。如果朋友想要看的话,又不能直接拒绝说不想给,所以只好用一些语言委婉的拒绝。
我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学姐,我们基本属于每天都会聊天的那种,她去年毕业。因为我金融方面的知识比较扎实,所以她的毕业论文我大概也参与了四分之一左右的书写或修改,她对这个毕业论文真的是下的很大心血的,很多她的同学都是找人代写或者在网上贴下来别人的论文自己改改语序降低重复率就交了,但是她真的是自己一点一点的找文献一个字一个字的打观点,从去年她刚上大四十月份就开始做准备,一直到今年四月份快交论文的时候又没日没夜的折腾了一个来月才最终定稿。
她的室友平时和她玩的挺好,但是是刚刚说的那种对毕业论文就是应付了事的,她感觉我学姐成绩不错写的论文应该也很好,而她的选题又是和我学姐同方向不同题的那种,所以想想我学姐借论文参考参考。我学姐不想借,所以就以还没整理等整理完了再给她看以及她写的查重没过又得重写等理由推掉了。其实理由挺拙劣的,室友一次听不出来第二次也就差不多听出来了。不过是看看毕业论文这点小事,既然学姐不想给看,她室友也就没在意,两个人也没因为这个事情产生什么矛盾。
如果他想看你的毕业论文只是因为好奇一时兴起,那么你随便找个理由应该就可以应付过去了。如果他是想借鉴你的成果,那么你也可以找一些理由拒绝,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一个毕业论文不给他看就生气的。
我已经接受了别人的邀请,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只能拒绝了。
别跟导师硬抗,没好处的
应该告诉他,这是他自己的任务,就应该自己完成,不能假手于人。
不好意思,我真的帮不到你,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我真的做不了。请理解。
对参考文献编号并引用即可。参考文献编号都是自动生成的,不用自己手动添加。可以通过菜单栏中的开始,选择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才行。如果没有需要的编号类型,可以通过下方的定义新编号格式,来进行增加所需要的格式。引用参考文献就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要引用的话的末端,句号的前面。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中的交叉引用,即可弹出操作框,填好引用类型的编号,引用内容的段落编号,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然后选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的开始,选择上标的图示即可。这样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过程就可以完成了。参考文献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个著作或者论文进行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表明引用的出处,也可以更好的查询引用的的书籍或论文。
1、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给论文增添很多的光彩。正确的在论文中引用参考问下你会在论文编写的同时省去很大的麻烦。 2、首先,将论文导入word中,做好准备工作。 3、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4、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5、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准备引用参考文献。比如我准备好的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6、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 7、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 8、选中以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快捷键:【ctrl】+【shift】+【+】。 9、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补充:按住【ctrl】用鼠标点击参考文献编号,可直接跳转到参考文献所在位置。
慢慢写吧,不想写也不现实呀,这个都是需要走的过程
研究僧们读研期间,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总是少不了,有一种相信大家都有过,那就是 :不!想!写!论!文! 课程成绩快打分了,小论文一个字还没写;快毕业了,毕业论文初稿还没成型·····总之,就是不想写论文,一点也不想写,根本都不想写,即使心里慌得一批,却仍然不动如山,每次写之前也必须做一番心理建设。 毛爷爷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我们在与论文的持久斗争中,也有三大法宝可寻。 第一个法宝是别想太多,先动手写,最好一鼓作气的写出论文雏形。很多同学在开写前,总是容易想太多、看太多,觉得自己会酝酿出一篇惊世论文,但是想法再好不落地终究会消逝于无形,文献看得再多,不形成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就是个“读书匠”。下面的情况,有对号入座的童鞋吗?有的话就要提醒自己注意啦。 古语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信息时代万事万物都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此刻不写,下次都不知道自己之前写了个啥。所以,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去写,努力地去写,坚持写完,不要觉得写不下去就不写了。 论文会写不下去是事实,是常态。“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在日记中也曾抱怨说一想到写论文就头痛。为何?因为论文写作不是重复性的事务劳动,而是艰苦性的脑力劳动,任何一种创造,都是充满着未知的探险。所以,写作过程必然是充满着痛苦的,要正确看待这种痛苦,并努力克服,当你回过头来看时,会为自己努力创造的一个作品而自豪,会品味那些挣扎过后又坚持去做的美好时刻。 还有很多同学会说,我们写到一半,发现论文写的跟原来预想的大相径庭,觉得自己研究废了,又不想写了,怎么办?我告诉你,很正常!!! 论文写作不可能与原来计划一模一样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发现,都会在试错中不断改变的,要坚信虽然最终完成的可能不是你原来的那种论文,但肯定是一篇言之有物的论文。村上春树在其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道:“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用于论文写作,亦然。 记注,完成就是最好的结果!!先别一下子苛求质量,好论文是可以改出来的。完成,就是一切。从无到有,从惨不忍睹到众口称赞,是可以在改的过程中发生的,但关键就是先写完!!不然在最后截止日期间,你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论文写作的焦虑中。 第二个法宝是拼贴式写作。何为拼贴式写作?拼贴式写作就仿若拼贴多种衣服于一身一般。举个例子就是你要完成一篇包含A、B、C、D四部分内容的论文,你要做的就是从你认为写的好的作品中去摘录,某篇论文里有跟你A部分相关的内容写的特别好,摘录过来!另一篇论文里有跟你B部分特别密切的内容写的很出彩,摘录过来!依次类推,最终一篇粗略的稿子就形成了。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先审视每部分内容里的论据,因为有些论据随着时间的变化是过时的,你需要引用最新的数据。然后,用自己的话将被人的论述表达出来。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写作本质上就是一种模仿,学术新手这样做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快速习得专业领域的写作范式和大量的背景知识。 而且,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它跟一般的文学写作、散文写作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学术文章特别强调与已有研究的联系,需要在文中引用很多别人的文章。因为你的研究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凭空就写出来的,必然要在其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拼贴式写作是学术新手帮助自己写作的一大有力法宝。 第三个法宝是借用研究工具或研究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快的写作。文章写到这,可能会有同学想问,我还是写不出来东西怎么办,没关系,还有一招,最硬核的一招就是巧用研究方法来写文章,又快又好。 说到这,先跟大家普及下学术论文写作的两大类型——理论写作和实证写作。所谓理论写作,类似于哲学层面的理论思辨,是纯粹在文献堆里搞概念研究,一个概念嵌套着一个概念,讲究逻辑的严密性。范文如《从教育事理到教育学理:“教育学原理”70年发展的理论反思》。 而实证写作,需要用数据说话,通过研究工具分析收集的数据来得出研究结果。范文如《高水平大学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理论式写作需要依赖个人深厚的理论素养,需要个人在文献里长期沉浸下去,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差,从小逻辑课程没有学习过,哪怕有的人博士毕业了,可能也没上过逻辑课。第二种写作,就很适合绝大多数人了,只需要你掌握一门研究工具,采集数据后,很快就可以分析出结果来,写作过程水到渠成。通俗话来讲,就是数据在手,论文我有! 所以,缺少对专业领域深刻了解的人,写不出理论性的论文,那就多写些调查类论文,既接地气,又高效!最关键的是在发表的过程中还备受青睐!详见下图。通过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只是凭借一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就可以发很多文章。关键是Citespace这门工具的学习没有那么复杂,学习周期较短。
前两天突然收到学校通知,论文答辩暂定为网上答辩,提前在四月底。虽然我三月已经交了初稿,但二稿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改,慌得一批。
但慌乱的我,为了不写论文,想尽了一切办法。
就算我不追剧,不看综艺、不玩游戏,闲得发慌,我也不会写论文。当然,我不是真的闲得发慌。
我会用积极拖延法。何谓积极拖延法?
比如用看书、学习、听课等积极的学习行为去逃避写论文。拿我自己举栗子就是:
更新知乎追热点,心血来潮写文章,甚至为了不写论文,又刷了一遍余华的小说(因为我的论文就是写余华滴)
躲避写论文的动力,差不多把我欠下的两个月的书单全看了。。。
看,我做的可都是正经事呢。你能这些事没用吗,不能。正是因为它有用,所以我更加心安理得告诉自己:
我这不是堕落浪费时间,我在学习。
人的本能总会选择那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去做。
因为写论文很难,我们会不自觉地玩起手机、拿起那本许久前没看完的书,做起你那一个月前想要做却没做的运动……
即使知道写论文很重要,但是因为deadline还没到,下意识地以为还有很多时间。
每当想写论文的时候,在睡觉前定好计划,结果第二天直接睡到十一点,吃完午饭,刷会知乎微博,回一下微信。一看时间一点半了,不如凑够整点,两点再开始吧。
磨磨蹭蹭到了晚上,突然想起:
卧槽,我今天又没写论文?
(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我们很容易被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过去,以至于忘记做最重要的事。
我不是懒啊,我是真的忘了。
那些容易又有趣的事情,轻易就能夺走了你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当前最要紧、最重要的事就是——写论文。
只有写完论文才能毕业啊!
(还是记不住建议把壁纸换成下图)
随着deadline慢慢逼近,许多小伙伴也开始慌乱起来,这几个摆脱拖延的办法,你一定要试试,亲测有效。
“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较大的“启动能量”,一旦你把行动启动起来了就不需要什么能量了。”
想做一件重要的事,就要把它的启动能量降到最低。
比如,你早上要去跑步,那你要在前一天晚上把所有物品准备好,甚至穿着你的运动服睡觉,早上起来可以直接出门。
如果你想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把你的书放在沙发、床头随口可得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拿起来看。
你想写论文,就把所有用到的资料放在桌面,立刻打开一个word文档,并且把论文文档永远打开中。
目标意图是,你在大脑中往往会自问「我要做什么」,比如我今天要看一小时书,写一篇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执行意图则是提前帮你确定好:「早上7点起床,喝完桌上的凉白开,打开电脑开始写论文」。
二者的区别在于: 执行意图刻意屏蔽了你的感受,给大脑编号指令,不让它思考,机械式地执行。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执行意图”利用大脑的未完成情结,人们更容易克服拖延、达成目标。
之所以不想写,最大的原因就是太难,不知从何入手,一想到10000字的论文就头冷,天天计算着截止日期陷入自我纠结的恶性循环。
分解任务这个方法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确实管用。
比如800米体测时,我常常在第二圈的时候坚持不下来,后来我改变思路,跑步不再想着是跑800米,而是盯着那四个角,作为我的小目标。
只要盯着前面的那个角跑,心理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每次抵达那个小目的地,我都会松一口气,很有成就感。
写10000字的论文太难,但我们写10篇1000字的论文就相对容易多了。
我会按照定下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大概多少字数,每天大概完成哪几个小标题。当天我只要想着,我需要完成的那几个小标题的写作任务,心理的恐惧便少了一大半。
结合“执行意图”制定计划就是: [早上7点起床,喝完桌上的凉白开,打开电脑完成小标题(1~2)]
手机无疑是我们写论文的最大障碍,尽管你开始时只想用手机查资料,但是不知不觉被弹出来的新闻吸引,你想要不看看吧,看完这条就不看了。
看完这条,不如再看五分钟吧,然后一个一个五分钟过去了,你想:今天又没开始写,要不明天再开始吧。
发现没,你永远打不过你的手机。打不过我躲还不行嘛。把手机放在别的房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是对于网瘾少年少女来说,我相信你想玩手机的动力一定可以让你跨越9981重障碍去拿手机玩,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这里我一定要推荐一个硬核APP—— [不做手机控]
让你在写论文的时候专注不分心,不给你任何机会玩手机。它能让手机在设定的时间内,变成一块砖,只要你想。
按照要求的设置好,你甚至连卸载都卸载不了。(我有时候真的很想卸载,但卸载太麻烦了,我又太懒 哈哈哈哈)
好啦,方法就这么多,用起来保管有效。看完立刻动起来啊,凶弟集美们!
不想写也必须写啊,没有毕业论文难道还能毕业么?而且,写了毕业论文能否通过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以下几点,看完难道还是不想写么??一、论文在知网的重复率达到学校要求重复率以下;二、论文论点、论据与你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涉及到设计、计算类别的还有专业知识、计算上的运用数量(例如:机械专业、工程专业等);三、论文答辩时,答辩老师就论文展开的提问,你所做回答的专业性,即该篇论文你的了解程度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低。以上三点便是决定你是否毕业的核心问题,当然毕业设计的时间往往长达两三个月甚至更长,在这长达数月的工作里肯定还有很多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就不做详细的解释了(也无法做详细解释,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最后预祝同学顺利毕业。希望此回答能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一些帮助,最后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纯手打回复,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