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毕业论文

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毕业论文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传统的追求销量和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当更加重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首先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最后,根据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

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作用;

一、引言

在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仅仅通过追求产量和销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应当学会通过控制成本来提高总体经济利润。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精确度方面无法保证,因此作业成本法逐渐成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作业成本法能够对费用来源进行明确划分,从而得出精确的核算结果。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出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注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日常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确认和计量,让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都得到成本分配,从而为企业精准计算成本支出[1]。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贯穿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4个方面:第一,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业成本法能够计算出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与相应预算进行对比,能够实现预算控制的目的。第二,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区别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核算的精确度方面具有主要优势。第三,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作业成本法来实现。同时,企业依据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分配,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第四,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中,要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价值,就需要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匹配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来说,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不仅有利于成本核算精确度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实现,也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升。

(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在进行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相关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传统核算方法更广,因此计算的准确度也比较高。而在传统成本核算中,主要侧重于计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计算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最终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得不到保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精确计算,还将成本分配到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

(二)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目标

从现代企业发展来看,由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部分企业不得不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这种方法更加注重企业产品的销量,通过提高销量来获得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此种方法效果的持续性有限,作业成本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增加整体经济利润,而不是以提高销量为主要利润来源。同时,作业成本法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还注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目标。

(三)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要保证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和效果的提升,企业必然会建立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从而约束相关行为。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不仅要对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定,还要建立科学的作业成本法管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而作业成本法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影响,在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补充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效率的提升[2]。

(四)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效能的提升将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特别是对于机构庞大、员工较多的企业来说,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比较规范,而且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核算的效率也比较高。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只有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成本核算并不重视,还在一味追求产量和销量的提升,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传统阶段,因此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程度也不足。这样,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就受到了一定限制。另外,作业成本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会计核算软件更新也不够及时,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3]。

(二)企业管理落后制约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一些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还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范围也比较有限,因此影响了作业成本法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企业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也存在不足。在生产作业中,企业应当建立集中的管理体系,对仓储、人员、资源消耗等都应当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成本核算时才能更加便捷,但是,很多企业为了生产作业方面,经常通过就近生产线管理物料等资源,这样就造成了管理混乱,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也制约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三)缺乏高素质的成本管理应用人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少,不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一方面,现有的成本核算人员对作业成本法重视程度不足。从企业内部来看,一些从事成本核算的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全面,并未充分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不重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水平不高。企业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这必然会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效率。

五、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的对策

(一)不断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成本作业法应用的重视程度。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应当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企业可以获得可靠的成本信息,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应当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相关软件,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有利的信息技术环境。

(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转变管理理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且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成熟管理理念,逐步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企业的作业流程应当注重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员工应当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制度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成本核算效率,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

(三)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将对企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大力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应当加大对作业成本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程度并积极应用,从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同时,成本管理人员还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秋霞.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9):140-141[2019-0

[2]胡永莲.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会学习,2019(17):145.

[3]杨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3):115-116.

合理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探讨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核算体系 传统方法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成本会计的要求,其缺点不断凸显。因此,对成本核算方法的革新变得迫在眉睫。作为一种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它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因而,本文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对比入手,具体阐述了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构建。 众所周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它不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更为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影响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革新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已是势在必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对成本进行有效核算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把成本的分配与促使成本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汇总和分配,使得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准确,成本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为客观有效的成本信息。我们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原则、构建程序等一系列关于如何构建作业成本法的举措。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及其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 作业成本法含义 作业(Activity)是指企业在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切经济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ABC), 又称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 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与传统的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相比,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简称ABM)、准时生产 (Just In Time,简称JIT)、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等新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日益融为一体,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巨大变迁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对于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加强企业内部责任制,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和竞争策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关注的重点:传统成本法关注成本;作业成本法关注作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法通常不会区分企业为吸引、留住不同客户所耗费的成本,分析的结果一般都是大客户的收益贡献率高,小客户的收益贡献率低。其实,企业为不同客户所耗费的成本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客户交易量大,需求量平稳,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并不高,这些客户的成本很低;而有些客户交易量虽然大,但需求量波动大,对产品及服务要求苛刻,经常会有投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对该类客户进行销售与服务工作,这些客户的成本就很高。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法之后,市场部门就能够作出相应的决策:对收益贡献率高的客户可以适当增加成本去争取、维护,对于收益贡献率低的客户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或是改变工作方式、降低成本,使该类客户的收益贡献率达到应有的水平。 (2)职责的划分:传统成本法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作业成本法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而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 (3)控制标准的选择:传统成本法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是相对稳定的,是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标准;作业成本法以实际作业能力(不考虑现实的低效率和技术故障、次、废品、非正常停工等因素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高产出水平)成本,亦即最优或理想成本作为控制标准。 (4)考核对象的确定,奖惩兑现的方式:传统成本法以是否达到该标准及达到该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兑现奖惩;作业成本法以不断消除浪费所取得的成果和接近最优标准的程度作为业绩,实现的业绩可以用财务指标,也可用非财务指标衡量,对作业链中各种作业的执行者,即“团队”(不是“某一部门和某一责任人”)实施奖惩。 (5)对待非增值成本的态度:传统成本法忽视非增值成本;作业成本法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并注重不断消除非增值成本。增值服务是指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因而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作业。如各种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咨询顾问服务等;非增值服务是为产品正常运行提供的作业。如为存款客户提供的查询服务,为贷款客户提供的账户结算服务等。 二、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1. 传统成本核算法的范围相对狭窄 随着科学、经济等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智力资源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智力资源的利用理应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然而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总而统之的将其划入管理费用当中,而非产品成本部分。在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这样的划分计入方法并不适应成本的内涵。 2. 成本信息扭曲 我们必须要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成本信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成本核算法下,成本信息已被部分扭曲。例如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费在会计期末以人数或是业务量为依据在全部产品中进行分摊;人员工资分摊在其所属部门产品中,按产量进行分摊。这样分摊的结果会导致传统的产品因归属于大批量标准化产品而分配到更多的费用,成本相应较高。而对于中间业务产品,因属小批量特制产品,分配的费用较少。加上一些中间业务产品的产量量化标准难以确认,有些费用甚至未在中间业务产品上进行分配,导致该类产品成本相应较低或只有收入没有成本。因而传统成本法已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成本信息。 3.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能够辨认出最有价值的顾客、产品和渠道;能够辨认出无利可图的顾客、产品和渠道;能够发现组织财务业绩真正的贡献者和侵蚀者;根据生产产量、组织结构、资源成本的变化,能够准确预测成本、利润及资源需求;能够发现不良财务业绩的根源;能够追踪产生成本的作业和流程;能够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企业将产生内在的强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不断提升股东价值和顾客价值。 三、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定其核算要素,其次要了解其构建所遵循的原则,最后才能合理构建处理程序。 1. 核算要素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范围要素应其范围不同而异: (1)从作业内容要素来看,我们应该明确作业成本所包含的所有核算内容。理论上应该包括传统成本核算法所包含的所有要素以及部分的销售及管理费用、产品设计及研发费用等。实际上,作业成本法实施初期企业会遇到各种实际操作上的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现行的财务制度与作业成本法的相衔接问题,因此,在初期可以传统方法来确定成本要素,以此作为作业成本的核算要素。至于一些比较难以量化的成本费用,我们可以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将其纳入核算范围。 (2)从时间要素来看,应该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业成本法的会计期间。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能力,初始实施阶段企业可将按照季度确定会计期间,每季度对产品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并将两种核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别编制对内报表及对外报表;如能力尚且达不到每季度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可将会计期间确定为半年或者一年。最后分析两种核算方法核算结果,寻找差异,再回头完善原来的核算体系。等运行顺畅后,可以按月确定会计期间,逐渐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会计期间一致。 (3)就其空间来看,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建立,也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企业员工对作业成本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在实施的初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简单易操作但是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然后循序渐进的推广。以免工作量大、程序复杂、耗费时间而一无所获。 2. 构建的原则 (1)易于理解原则: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内容要使会计人员容易接受和理解透彻。同时实行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还需要非财务信息。计算方法应尽量作到数学运算方法清楚,文字表达准确;凭证设计应标准规范;帐户设计应作到内涵与外延清楚明了;帐簿设计尽量与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帐簿一致,避免引起混乱;报表设计能满足内部成本分析的要求等。 (2)成本效益原则: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一定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选择作业成本中心时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只顾虑到核算结果比传统核算方法精确而忽视了经济效益。 (3)质量与效益原则:由于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这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人员,特别是广大基层人员。因此具有可操作性是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和实施成败的关键。可操作性包括原始数据收集的明确性、作业确认的简单性、成本中心划分的独立性、成本动因选择的相关性、计算步骤的明晰性等。 四、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流程 1.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主要内容 (1)确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Cost Driver)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作业成本管理有效性。从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部分;狭义的看,它又可视作企业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作业是为达到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目标所需的种种行为;而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在作业成本法下,从成本归属的角度,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执行动因、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通过成本动因分析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作业成本管理服务,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2)确认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 analysis,简称VCA)分析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基本方法。价值链是指企业为满足客户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价值的集合体。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3)作业绩效考核 在确定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后,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作业绩效考核体系,否则无法完成对作业成本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只有通过作业成本作业绩效考核信息反馈,才能重新进行下一循环的更高层的作业分析和价值链分析。建立作业绩效考核体系,应保证作业中心的确立与责任中心的划分衔接一致,明确经济责任和权限范围。只有使用合适的成本动因,才能保证成本指标和经营绩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有助于管理当局从非财务的角度进行业绩评价,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责任会计。 2. 业务处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将资源的成本按照消耗数量分配到作业,再通过作业依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程,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 ABC法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凭证传递程序、作业成本流程、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方式流程等。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设计方法是指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内容用特定的形式予以反映出来,具体包括文字说明法与流程图示意法。凭证传递程序、作业成本流程及内部控制要点均要用文字加以说明,同时可以与流程图示意法相互结合起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 设计内容 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内容具体包括凭证格式设计、凭证传递程序设计。凭证类别应该包括资源及资源分配表、作业、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单、转帐凭证等五种。凭证传递程序应该包括:选择合理的凭证传递路线;每个凭证处理环节运行的时间限制;每种凭证设计适当而灵活的联数等。与凭证相对应,设计帐簿时应至少包括作业中心成本帐簿、资源成本帐簿等类别的总帐与明细分类帐。 4. ABC法的计算过程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和划分作业 进行作业划分时,成本分配不能仅局限于“产品”这个层次。作业的定义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要降低成本,必须要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识别、选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即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各成本库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较弱相关性,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教强相关性。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为每一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相关性的成本动因。 (3)费用归集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成本库费用的归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其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直接材料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计算的正确与否,对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和成本的正确性有很大影响。为了加强控制、促进节约、保证费用归集的正确性,直接材料从数量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直接人工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人工费用。其次成本库费用也应该合理归集。在确定了企业的作业划分之后,就需要以作业为对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归集各作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并把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分别列作一个成本库。 (4)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及费用分配 成本动因费率是指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用下式表示: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 成本库是指每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资源的归集。计算出成本动因费率后,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 某产品某成本动因成本=某成本动因费率X成本动因数量。 (5)最终汇总计算产品成本 生产产品的总成本等于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所分配的制造费用之和。 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 五、结论 企业经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包括成本在内的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准确与否。作业成本法核算突破了传统成本核算的局限性;同时,作业成本法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有目的有准备地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及竞争。因此建立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作业成本法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由于作业成本法独具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成本管理的某些方面采用,尤其是成本控制方面,可以用作业成本法来达到控制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探讨这方面的,我有经验。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毕业论文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排版一定要遵循学校格式模板要求,否则参考文献、字体间距格式不对,要发回来重改,老师还会说你不认真

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下面对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仅供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一部分    选题

选题,简单的说就是确定自己科研的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选题是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    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考虑将来论文题目的大体方向和范围,在自己课程学习、广泛阅读和资料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具体的题目。

尽量选择应用型题目

通常人们对应用性研究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一般它泛指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常将应用型研究分成理论的应用和计量应用,当然实际中,往往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论文在进行分析时,将理论和计量应用融为一体。我们鼓励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作为论文的题目。

宜小题大作

论文的好坏,关键要看作者是如何在论文中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这需要作者能够清楚定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

第二部分   开题报告

一 、开题报告的目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二、  开题报告的结构

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文献综述,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6.已有的研究基础

7.主要参考文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如要研究企业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则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员工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领导者人际关系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

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1、文献综述的格式(包含四部分)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主题: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总结:对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参考文献: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3)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

(6)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注意事项

①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

②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③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④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第四部分        毕业论文的写

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题名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注释和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

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反映出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科学能力,对所研究的论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题名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

准确得体;简短精炼;醒目。

对这三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少,用词需要精选,一般不要超

过20个字,当然不能因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对内容

的恰当反映。若简短题目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时,可

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

醒目

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二、内容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2、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3、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也不要作自我评价。不要照搬小标题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

三、关键词

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到8个词为关键词。

四、引言

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如下三个要点:

1、问题提出: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2、文献评论

3、研究框架及内容说明

五、正文

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

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部分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论证清晰的论文才是好的论文。

六、结论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七、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

八、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合理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探讨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核算体系 传统方法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成本会计的要求,其缺点不断凸显。因此,对成本核算方法的革新变得迫在眉睫。作为一种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它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因而,本文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对比入手,具体阐述了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构建。 众所周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它不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更为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影响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革新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已是势在必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对成本进行有效核算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把成本的分配与促使成本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汇总和分配,使得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准确,成本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为客观有效的成本信息。我们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原则、构建程序等一系列关于如何构建作业成本法的举措。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及其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 作业成本法含义 作业(Activity)是指企业在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切经济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ABC), 又称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 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与传统的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相比,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简称ABM)、准时生产 (Just In Time,简称JIT)、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等新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日益融为一体,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巨大变迁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对于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加强企业内部责任制,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和竞争策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关注的重点:传统成本法关注成本;作业成本法关注作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法通常不会区分企业为吸引、留住不同客户所耗费的成本,分析的结果一般都是大客户的收益贡献率高,小客户的收益贡献率低。其实,企业为不同客户所耗费的成本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客户交易量大,需求量平稳,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并不高,这些客户的成本很低;而有些客户交易量虽然大,但需求量波动大,对产品及服务要求苛刻,经常会有投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对该类客户进行销售与服务工作,这些客户的成本就很高。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法之后,市场部门就能够作出相应的决策:对收益贡献率高的客户可以适当增加成本去争取、维护,对于收益贡献率低的客户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或是改变工作方式、降低成本,使该类客户的收益贡献率达到应有的水平。 (2)职责的划分:传统成本法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作业成本法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而价值链是超越部门界限的。 (3)控制标准的选择:传统成本法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是相对稳定的,是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标准;作业成本法以实际作业能力(不考虑现实的低效率和技术故障、次、废品、非正常停工等因素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高产出水平)成本,亦即最优或理想成本作为控制标准。 (4)考核对象的确定,奖惩兑现的方式:传统成本法以是否达到该标准及达到该标准的程度作为考核依据,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兑现奖惩;作业成本法以不断消除浪费所取得的成果和接近最优标准的程度作为业绩,实现的业绩可以用财务指标,也可用非财务指标衡量,对作业链中各种作业的执行者,即“团队”(不是“某一部门和某一责任人”)实施奖惩。 (5)对待非增值成本的态度:传统成本法忽视非增值成本;作业成本法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并注重不断消除非增值成本。增值服务是指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因而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作业。如各种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咨询顾问服务等;非增值服务是为产品正常运行提供的作业。如为存款客户提供的查询服务,为贷款客户提供的账户结算服务等。 二、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1. 传统成本核算法的范围相对狭窄 随着科学、经济等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智力资源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智力资源的利用理应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然而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总而统之的将其划入管理费用当中,而非产品成本部分。在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这样的划分计入方法并不适应成本的内涵。 2. 成本信息扭曲 我们必须要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成本信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成本核算法下,成本信息已被部分扭曲。例如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费在会计期末以人数或是业务量为依据在全部产品中进行分摊;人员工资分摊在其所属部门产品中,按产量进行分摊。这样分摊的结果会导致传统的产品因归属于大批量标准化产品而分配到更多的费用,成本相应较高。而对于中间业务产品,因属小批量特制产品,分配的费用较少。加上一些中间业务产品的产量量化标准难以确认,有些费用甚至未在中间业务产品上进行分配,导致该类产品成本相应较低或只有收入没有成本。因而传统成本法已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成本信息。 3.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能够辨认出最有价值的顾客、产品和渠道;能够辨认出无利可图的顾客、产品和渠道;能够发现组织财务业绩真正的贡献者和侵蚀者;根据生产产量、组织结构、资源成本的变化,能够准确预测成本、利润及资源需求;能够发现不良财务业绩的根源;能够追踪产生成本的作业和流程;能够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企业将产生内在的强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不断提升股东价值和顾客价值。 三、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定其核算要素,其次要了解其构建所遵循的原则,最后才能合理构建处理程序。 1. 核算要素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范围要素应其范围不同而异: (1)从作业内容要素来看,我们应该明确作业成本所包含的所有核算内容。理论上应该包括传统成本核算法所包含的所有要素以及部分的销售及管理费用、产品设计及研发费用等。实际上,作业成本法实施初期企业会遇到各种实际操作上的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现行的财务制度与作业成本法的相衔接问题,因此,在初期可以传统方法来确定成本要素,以此作为作业成本的核算要素。至于一些比较难以量化的成本费用,我们可以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将其纳入核算范围。 (2)从时间要素来看,应该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业成本法的会计期间。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能力,初始实施阶段企业可将按照季度确定会计期间,每季度对产品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并将两种核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别编制对内报表及对外报表;如能力尚且达不到每季度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可将会计期间确定为半年或者一年。最后分析两种核算方法核算结果,寻找差异,再回头完善原来的核算体系。等运行顺畅后,可以按月确定会计期间,逐渐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会计期间一致。 (3)就其空间来看,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建立,也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企业员工对作业成本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在实施的初期,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简单易操作但是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然后循序渐进的推广。以免工作量大、程序复杂、耗费时间而一无所获。 2. 构建的原则 (1)易于理解原则: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内容要使会计人员容易接受和理解透彻。同时实行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还需要非财务信息。计算方法应尽量作到数学运算方法清楚,文字表达准确;凭证设计应标准规范;帐户设计应作到内涵与外延清楚明了;帐簿设计尽量与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帐簿一致,避免引起混乱;报表设计能满足内部成本分析的要求等。 (2)成本效益原则: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一定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选择作业成本中心时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只顾虑到核算结果比传统核算方法精确而忽视了经济效益。 (3)质量与效益原则:由于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这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人员,特别是广大基层人员。因此具有可操作性是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和实施成败的关键。可操作性包括原始数据收集的明确性、作业确认的简单性、成本中心划分的独立性、成本动因选择的相关性、计算步骤的明晰性等。 四、构建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流程 1.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主要内容 (1)确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Cost Driver)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作业成本管理有效性。从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部分;狭义的看,它又可视作企业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作业是为达到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目标所需的种种行为;而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在作业成本法下,从成本归属的角度,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执行动因、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通过成本动因分析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作业成本管理服务,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2)确认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 analysis,简称VCA)分析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基本方法。价值链是指企业为满足客户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价值的集合体。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3)作业绩效考核 在确定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后,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作业绩效考核体系,否则无法完成对作业成本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只有通过作业成本作业绩效考核信息反馈,才能重新进行下一循环的更高层的作业分析和价值链分析。建立作业绩效考核体系,应保证作业中心的确立与责任中心的划分衔接一致,明确经济责任和权限范围。只有使用合适的成本动因,才能保证成本指标和经营绩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有助于管理当局从非财务的角度进行业绩评价,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责任会计。 2. 业务处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将资源的成本按照消耗数量分配到作业,再通过作业依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程,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 ABC法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凭证传递程序、作业成本流程、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方式流程等。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设计方法是指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内容用特定的形式予以反映出来,具体包括文字说明法与流程图示意法。凭证传递程序、作业成本流程及内部控制要点均要用文字加以说明,同时可以与流程图示意法相互结合起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 设计内容 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内容具体包括凭证格式设计、凭证传递程序设计。凭证类别应该包括资源及资源分配表、作业、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单、转帐凭证等五种。凭证传递程序应该包括:选择合理的凭证传递路线;每个凭证处理环节运行的时间限制;每种凭证设计适当而灵活的联数等。与凭证相对应,设计帐簿时应至少包括作业中心成本帐簿、资源成本帐簿等类别的总帐与明细分类帐。 4. ABC法的计算过程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和划分作业 进行作业划分时,成本分配不能仅局限于“产品”这个层次。作业的定义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要降低成本,必须要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识别、选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即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各成本库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较弱相关性,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教强相关性。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为每一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相关性的成本动因。 (3)费用归集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成本库费用的归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其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直接材料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计算的正确与否,对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和成本的正确性有很大影响。为了加强控制、促进节约、保证费用归集的正确性,直接材料从数量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直接人工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人工费用。其次成本库费用也应该合理归集。在确定了企业的作业划分之后,就需要以作业为对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归集各作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并把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分别列作一个成本库。 (4)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及费用分配 成本动因费率是指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用下式表示: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 成本库是指每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资源的归集。计算出成本动因费率后,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 某产品某成本动因成本=某成本动因费率X成本动因数量。 (5)最终汇总计算产品成本 生产产品的总成本等于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所分配的制造费用之和。 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 五、结论 企业经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包括成本在内的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准确与否。作业成本法核算突破了传统成本核算的局限性;同时,作业成本法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有目的有准备地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及竞争。因此建立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作业成本法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由于作业成本法独具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成本管理的某些方面采用,尤其是成本控制方面,可以用作业成本法来达到控制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00、当前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01、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

102、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研究

103、面对新形势的会计对策

104、论财务信息的披露成本

105、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

106、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

107、会计研究实验方法

108、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咨询

109、会计研究实验方法

110、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111、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模式浅谈

112、浅议合伙企业的会计问题

113、浅谈我国保险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114、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反思

115、对我国模拟会计报表的思考

116、谈制度安排与会计报表粉饰

117、新经济时代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118、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剖析

119、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20、试析企业会计制度实现的突破

1、增强成本意识,切实加强成本管理;

2、实行责任成本目标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3、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实施成本控制;

4、关于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调查分析;

5、成本控制系统研究;

6、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比较;

7、企业降低物耗的具体做法;

8、成本否决制度的推行;

9、关于现代成本理论的研究;

10、企业成本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1、成本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12、企业决策与成本控制;

13、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14、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比较

15、关于定额成本的研究;

16、关于成本计算方法的探讨;

17、责任成本的理论与实践;

18、关于质量成本核算,控制与分析;

19、关于成本核算改革的探讨;

20、试论成本的分级分口管理;

21、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22、成本竞争战略与竞争成本管理;

23、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24、建立信誉的成本;

25、物流成本初探;

26、日美成本管理比较及启示;

27、战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

28、对成本策划的思考;

29、我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30、餐饮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探讨;

31、企业公开上市的成本收益权衡与融资决策;

32、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

33、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34、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的难点和突破点;

35、传统成本控制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比较和探讨;

36、论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及典型案例分析;

1、会计档案管理研究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

3、租赁会计研究

4、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面临的问题

5、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6、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7、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8、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9、论绿色会计

10、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1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12、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13、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14、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15、试论会计监管

16、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17、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18、《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19、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20、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21、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22、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

23、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

24、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25、关于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探讨

26、企业合并会计问题探讨

27、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8、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29、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30、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31、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32、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影响分析

33、对反倾销背景下会计管理问题的思考

34、浅析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

35、反倾销与反倾销会计体制的建立

36、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37、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38、股份支付会计问题研究

39、股份回购会计问题研究

40、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1、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2、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3、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探讨

4、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5、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6、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7、对加强会计监管的思考

8、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9、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的思考

10、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11、试论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

12、论税收与会计的关系

13、浅议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4、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15、新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研究

16、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研究

17、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18、浅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19、新形式下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20、剖析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

2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

22、对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

23、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举措

24、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认识

25、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26、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27、探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新思路

2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29、浅议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30、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研究

31、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

32、河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33、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4、河南上市公司现状及趋势分析

35、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

36、统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情况分析

37、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38、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对策

39、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

40、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4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动机及防范体系的建立研究

42、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及前景

43、浅析新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

44、浅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45、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利润的调节

46、中外租赁业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

47、××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48、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49、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50、会计继续教育体系的架构分析

51、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52、名牌产品如何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53、某某股票估价模型应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4、××公司会计报表分析

55、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某某为例

56、浅议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58、可转债公司债券投资价值确定的要素分析

59、某某企业竞争力调查分析浅谈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60、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61、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62、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思考

63、民营企业活动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64、农村居民购买力分析

65、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66、固定资产投资指数研究

67、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分析

68、某产品销售统计分析

69、某公司营销人员劳动报酬统计分析

70、某公司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作用的统计分析

71、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72、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73、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74、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75、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研究

76、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77、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78、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79、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

80、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研究

81、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探讨

82、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83、浅析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84、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85、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86、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

87、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88、谈如何做好一个出纳员

89、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

90、论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91、论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

92、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93、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94、浅谈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

95、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96、试论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97、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98、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99、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100、浅谈企业的诚信管理

1 高校会计教学引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

2 会计稳健性与现金持有价值效应――基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经验证据

3 谢霖先生银行会计思想研究――以中国银行初创期会计制度改革为例

4 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5 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6 M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问题研究

7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

8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9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

10 戴尔公司会计舞弊的案例分析

11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

12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对策研究

13 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14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ABC广播公司会计报表粉饰案例分析

16 关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研究

17 所得税改革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实证研究

18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应用状况研究

19 会计公允价值计量若干问题浅析

20 我国企业养老金的会计问题研究

21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会计稳健性

22 管理会计工具在A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报告研究

24 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25 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26 推进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27 HX集团会计信息系统优化案例研究

28 中美商誉会计处理比较研究――基于中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1) 析高校会计文化的内蕴

2)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3)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4) 油田企业内部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建构思路探析

5) 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6) 做好医院财务审核工作的探讨

7) 法务会计实践教学探索

8) 司法会计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研究

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就业方向现状及对策探析

10) 高职会计课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研究

1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经济发展作用探析

12) 电力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13) 电网企业财务管理

14) 电力行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5) 论公允价值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6) 论云计算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17)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18) 探究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19) 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

20) 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及管理研究

22) 强化资金经营管理

23)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4) 探讨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25) 实践教学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

26)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若干问题探讨

27) 体验式教学在“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中的应用

28) 浅谈提升会计学教学效果心得

29)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探究

30)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31) 中职国家示范校建设背景下学生会计实践技能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32) 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33) 高职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探析

34) 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探究

35)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36)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及建议

37) 论如何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38) 胜利露天煤矿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39)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向

40) 基于龙马环卫公司的财务分析研究

41)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42) 浅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43) 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44)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管窥

45) 现代酒店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46)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47)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

48) 银行业内控机制建设路径探析

49) 中国上市银行的风险收益研究

50) 论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的协调

51) 破产会计理论探讨

52) 论我国会计准则下的利润操纵及防范

53)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限定的探讨

54)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55) 互联网思维破解代理记账行业谜团

56) 关于发展绿色会计的思考

57) 管理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58) 地质勘查单位推行项目预算管理探究

59)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研究

60) 关于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办法的探讨

61) 林业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探讨

62) 浅析林业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优化

63) 基于奶畜生产经营的会计核算--以XXX为例

64)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65) 浅谈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66)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发展30年

67)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加强教育财务管理研究

68) 中学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9) 基于资产清查视角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

70)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71) 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问卷调查分析

7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73) 医学院校科研经费审计质量控制关键路径探析

74) 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研讨性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76) 高职院校企业所得税会计课程开发的研究

77) 会计“专家”走进高职会计课堂之我见

78) 山西省会计领军人才交流资料--合同能源管理财务核算实务问题分析

79) 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山西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80) 化学工业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81) 电力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82)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83)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

84)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在管理会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5)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86) 涌鑫矿业公司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87) 生态成本对露天矿最终境界的影响

88) 露天采矿企业涉税情况及纳税筹划

89) 浅议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问题

90) 基于成本风险控制的矿建项目材料采购新对策

91) 联合沃尔比重评分法与杜邦财务分析法构建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92) 自助终端结算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与探讨

93) 浅析公立医院新财会制度下财务管理分析与解读

94) 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研究

95) 浅析司法会计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96)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以XXX为例

97) 小议我国高校会计风险和防范

98) 浅谈高校构建智能化财务管理软件的必要性

99) 对当前高校在完善会计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探讨

100) 技术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

1、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完善建议

2、复烤企业生产成本能耗预算定额体系构建

3、燃气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4、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促进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

5、提高煤炭运销企业会计人员分析反映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6、中小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效果探讨

7、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运用探究

8、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理念、决策及业绩评价

9、企业在新准则下的企业所得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试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11、宾馆酒店行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12、“国民盛宴”中B2C电商促销方式会计核算的分析

13、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14、刍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

15、矿山企业财税管理要点与难点

16、地质勘查单位推行总会计师责任制建设研究

17、浅析地勘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原因及对策

18、基于价值链管理方法钢铁企业如何有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19、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0、浅谈财务管理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1、路政管理如何做好成本核算

22、分析完善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策略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23、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

24、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25、企业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

26、浅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27、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中的核算漏洞及实施难点分析

28、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9、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分析

30、探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

1、政府收支分类在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2、城市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考

3、探讨精细化财务管理在水利事业单位中的运用

4、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5、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探究

6、浅析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及思考

7、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

8、与基建项目相关的政府补助财务处理实务探讨

9、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研究--基于2005-2014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10、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11、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

12、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兴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13、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14、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15、物联网条件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分析

16、用友ERP-U872供应链系统中直运销售业务的处理

17、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18、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优化探讨

19、“四大”本土化后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

20、管理会计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21、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排版一定要遵循学校格式模板要求,否则参考文献、字体间距格式不对,要发回来重改,老师还会说你不认真

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下面对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仅供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一部分    选题

选题,简单的说就是确定自己科研的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选题是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    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考虑将来论文题目的大体方向和范围,在自己课程学习、广泛阅读和资料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具体的题目。

尽量选择应用型题目

通常人们对应用性研究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一般它泛指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常将应用型研究分成理论的应用和计量应用,当然实际中,往往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论文在进行分析时,将理论和计量应用融为一体。我们鼓励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作为论文的题目。

宜小题大作

论文的好坏,关键要看作者是如何在论文中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这需要作者能够清楚定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

第二部分   开题报告

一 、开题报告的目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二、  开题报告的结构

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文献综述,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6.已有的研究基础

7.主要参考文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如要研究企业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则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员工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领导者人际关系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

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1、文献综述的格式(包含四部分)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主题: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总结:对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参考文献: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3)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

(6)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注意事项

①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

②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③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④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第四部分        毕业论文的写作

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题名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注释和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

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反映出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科学能力,对所研究的论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题名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

准确得体;简短精炼;醒目。

对这三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少,用词需要精选,一般不要超

过20个字,当然不能因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对内容

的恰当反映。若简短题目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时,可

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

醒目

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二、内容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2、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3、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也不要作自我评价。不要照搬小标题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

三、关键词

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到8个词为关键词。

四、引言

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如下三个要点:

1、问题提出: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2、文献评论

3、研究框架及内容说明

五、正文

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

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部分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论证清晰的论文才是好的论文。

六、结论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七、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

八、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明天就交了,奋笔疾书吧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将能够直观地确定为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成本划为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其余部分则列为作业成本。

(2)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员工培训、材料处理、机器调试、质量检查、包装、销售、一般管理等。

(3)计量作业成本。根据资源耗用方式的不同将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即作业成本。

(4)选择成本动因,即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往往不只一个,应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有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

(5)汇集成本库。即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如动力与维护费用可归入一个成本库。

(6) 作业成本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库)分配率×被某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7)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及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举例

某企业制造甲、乙两种产品,月初无在产品,月末产品全部完工。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第一车间机器调整准备费用2000元,产品质量检验费用1100元,电费2850元,机器设备维护费用1220元,设备折旧费1800元。第二车间机器调整准备费用2000元,产品质量检验费用1100元,电费1050元,机器设备维护费用2400元,设备折旧费1600元。

(2)销售部处理订单50份,其中甲产品38份,乙产品12份,共发生费用2000元。

(3)采购部门发生费用4080元。

(4)产品规划设计部门对产品进行改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甲产品耗用80机时,乙产品耗用120机时,共发生费用5000元。

(5)企业其他管理部门共发生管理费用包括厂房折旧等共计11280元。

根据上述资料,在作业成本法下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两项成本为直接成本,其他费用为作业成本。

(2)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作业。本例的主要作业有: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护、折旧、动力、处理订单、采购、产品设计、管理等9项。

(3)计量作业成本。各有关作业成本计量结果见下表。

(4)选择作业成本动因。各有关作业成本动因选择结果列表如下:

(5)将成本动因相同的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本例中将机器调整准备和产品质量检验两项作业成本合并为同质成本库1,其成本动因为调整次数或检验时数均可;设备维护、设备折旧和动力三项作业成本合并为同质成本库2,其成本动因为机器小时。

(6)作业成本分配。将作业成本(库)的分配率和各项作业成本分摊给甲、乙产品的结果列入下表:(成本:元)

注:管理属于设施水平作业,其成本动因为其他所有作业,采用其他作业的成本总和为其成本动因数。

(7)计算产品的成本。将甲、乙产品耗用的直接成本和上面分摊的作业成本加总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下表:(单位:元)

注: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下,本例的`制造和管理费用为39480元,以机器小时为分配标准,分配率为元/机时,甲产品的总成本为:30369元,单位成本为:元/件;乙产品的总成本为:9111元,单位成本为:元/件。由此看来,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显然,作业成本法比较准确合理。

三、实施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切合现代高新技术生产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纠正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扭曲产品成本的现象,不论产量高低、制造工艺复杂与否,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近于真实成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更能为企业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也优于管理会计早先提倡的变动成本法。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作业成本法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计算出产品成本,还在于计量各种作业耗用资源的成本,本质上是计量分析资源的流动。

2、实施作业成本法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支付成本大增,作业成本库的选择,可使成本——效益平衡。

3、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在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和同质成本库的确认上,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随意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

4、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产品成本包括以前不能追溯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值比按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很大,实施时应注意与现行成本制度的衔接或融合。

5、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取得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

6、笔者曾考察一家大型汽车修理企业,其间有一个轮胎翻修车间,属劳动密集型车间,其他修理车间则属技术密集型车间,但其技术密集程度也不一致,由于传统间接费用采用工时分配很不合理,使工时耗用最多的轮胎翻修车间成为亏损车间,挫伤了该车间领导和工人的积极性,改用作业成本法后,间接费用分配合理,轮胎翻修车间成为盈利车间,其余修理车间成本计算也比较准确,消除了一些无效作业,同时改进了一些企业收费标准和决策的合理性,使企业上下同心,效益倍增。

7、实施作业成本法,应做好会计有关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否则,假账真算,运用成本昂贵的作业成本法,无异于劳民伤财。

毕业论文论点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总结

第 2 章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成本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成本控制,是企业自己的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一段时间内提前建立好的成本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对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生产过程之中的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进行管控,保证各项成本指标满足目标值,以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管理行为[11].

(1)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占用和消耗情况可以通过该企业的成本状况反映出来。企业控制了成本,也就可以更加清楚的掌握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占用和耗费情况,从而通过成本的控制来实现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

(2)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管理包括七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检查,这七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促进,而成本控制又是这七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等都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起作用,故为这七个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3)成本控制可以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生产一项产品,需要有充足的投资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需要有良好的产品设计和精良的工艺水平,需要进行严谨的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还需要有合理的人事安排和物资管理。以上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反映出来。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浪费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成本的监督和控制及时的被发现,这样才能迅速的做出补救措施。因而,成本控制理所应当的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了成本控制,就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企业在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方法

(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与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的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把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的联接起来,最终将公司的经营决策目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12].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纵向可以分成五个环节:构建预算组织、确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考评预算。

①构建预算组织是整个预算体系的基础,是整个预算工作展开的前提。预算管理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性、战略性、权威性的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全面负责企业预算工作协调、监督、控制和考评工作。

②确定预算目标是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是预算机制作用发挥的关键。管理者在制定预算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确保预算的可操作性,且具备导向性。好的目标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落实,有利于日常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反之,不好的目标会使得日常工作无法有序进行,预算治理的效益和效率也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普遍认为,预算指标就是利润指标,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预算目标可以分为两种:

效益指标和规模指标。

③编制预算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财务预算编制:是公司全面预算的重点,在一段预算期内公司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在财务预算编制中体现出来。它是公司全面预算的总预算,可以反映出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计划。整个预算编制的过程对各项全面预算项目进行了科学细化的分解落实,涉及到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库存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等诸多方面,包括预计资产表预算、现金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以及利润表预算的编制,为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投资预算编制:关于公司在一段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的编制[13].投资预算具体记录了公司投资的金额、时间点、回收期、收益确认和现金流情况。同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还可以反映出公司关于固定资产的购买、扩建、改造和更新以及资本运行的可行性研究情况。

业务预算编制:通过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营业预算、生产预算等预算的编制,来反映一段预算期内公司可能形成的关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收付预算。

④执行预算是整个预算体系的关键,预算编制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是纸上谈兵。通过细化责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凭证的传递和手续的审批进行控制和监督,有力的监督也是实现预算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⑤考核预算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最后一环,有效的预算考核可以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管理者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将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奖励,没有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惩罚。这样,在下一阶段的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执行部门对于实际与预算之间存在的差距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能更好的完成预算目标。

(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在预算管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为一项工作进行成本量度时,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消耗的成本,更要以制造这个产品的各环节流程为基础,通过对各个工作环节所耗费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分析,来综合考量一项工作的整体预算,进而更合理地预测成本并实施有效控制的方法。

①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14].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式,应同等的对待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即都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作业成本对待,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因为在计算时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得整个作业所消耗的成本都被考虑在内。

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是作业[15],那么一个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涉及到该项产品和服务的作业的成本总和,也是实际耗用企业全部资源成本的终结。

②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程序是:收集数据,列出相关元素统计表;统计汇总和整理;进行分类,编制 ABC 分析表;绘制 ABC 分析图;根据分类,确定分类管理方式,并组织实施。

价值链理论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要创造价值,需要通过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现[16].

企业创造价值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其中,生产作业、市场销售、服务作业属于基本活动;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属于辅助活动。价值链即是由所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组成的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

价值链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活动中,还存在于企业各业务单元的联系上,同时,还存在于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一项产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价值链上的上游原料提供商和下游销售商。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也同样揭示,产品与产品的竞争,甚至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企业自身实力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成本动因理论

成本动因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一项既定活动的成本由多个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决定,成本动因也是作业成本法的前提[17].如果想改善企业的价值活动并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明确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地位,并据此弄清楚该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以及成本动因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成本动因按照可分为两类:

(1)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包括对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分析[18].这两种动因展示了生产经营活动的两个不同维度: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的方式与原因,即最终产品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如购货作业动因是发送购货单数量。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即利用什么方式来完成各项作业,如购货作业的资源动因是从事这一活动的职工人数。

(2)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大部分企业的成本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很大一部分了,以本文为例,电信公司的通信网络就在电信公司开始运行前建设好了,如果没有一张完整的全球互通的网络是没办法完成通信的。这种就是结构性成本动因。波特认为,影响企业价值活动的十种结构性成本驱动因素分别是: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19].企业的成本控制受到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更深层次的影响。结构型成本动因一旦确定,将会长久的决定企业的成本低位。

作业成本法方面的论文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传统的追求销量和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当更加重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首先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最后,根据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

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作用;

一、引言

在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仅仅通过追求产量和销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应当学会通过控制成本来提高总体经济利润。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精确度方面无法保证,因此作业成本法逐渐成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作业成本法能够对费用来源进行明确划分,从而得出精确的核算结果。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出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注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日常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确认和计量,让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都得到成本分配,从而为企业精准计算成本支出[1]。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贯穿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4个方面:第一,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业成本法能够计算出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与相应预算进行对比,能够实现预算控制的目的。第二,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区别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核算的精确度方面具有主要优势。第三,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作业成本法来实现。同时,企业依据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分配,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第四,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中,要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价值,就需要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匹配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来说,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不仅有利于成本核算精确度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实现,也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升。

(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在进行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相关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传统核算方法更广,因此计算的准确度也比较高。而在传统成本核算中,主要侧重于计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计算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最终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得不到保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精确计算,还将成本分配到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

(二)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目标

从现代企业发展来看,由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部分企业不得不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这种方法更加注重企业产品的销量,通过提高销量来获得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此种方法效果的持续性有限,作业成本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增加整体经济利润,而不是以提高销量为主要利润来源。同时,作业成本法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还注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目标。

(三)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要保证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和效果的提升,企业必然会建立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从而约束相关行为。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不仅要对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定,还要建立科学的作业成本法管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而作业成本法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影响,在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补充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效率的提升[2]。

(四)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效能的提升将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特别是对于机构庞大、员工较多的企业来说,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比较规范,而且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核算的效率也比较高。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只有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成本核算并不重视,还在一味追求产量和销量的提升,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传统阶段,因此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程度也不足。这样,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就受到了一定限制。另外,作业成本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会计核算软件更新也不够及时,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3]。

(二)企业管理落后制约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一些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还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范围也比较有限,因此影响了作业成本法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企业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也存在不足。在生产作业中,企业应当建立集中的管理体系,对仓储、人员、资源消耗等都应当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成本核算时才能更加便捷,但是,很多企业为了生产作业方面,经常通过就近生产线管理物料等资源,这样就造成了管理混乱,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也制约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三)缺乏高素质的成本管理应用人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少,不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一方面,现有的成本核算人员对作业成本法重视程度不足。从企业内部来看,一些从事成本核算的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全面,并未充分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不重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水平不高。企业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这必然会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效率。

五、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的对策

(一)不断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成本作业法应用的重视程度。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应当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企业可以获得可靠的成本信息,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应当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相关软件,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有利的信息技术环境。

(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转变管理理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且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成熟管理理念,逐步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企业的作业流程应当注重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员工应当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制度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成本核算效率,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

(三)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将对企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大力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应当加大对作业成本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程度并积极应用,从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同时,成本管理人员还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秋霞.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9):140-141[2019-0

[2]胡永莲.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会学习,2019(17):145.

[3]杨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3):115-116.

作业成本法论文提纲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实施作业成本法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增加企业自身利润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企业成本的高低,不仅同企业自身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还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班组经济核算、责任会计、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体现了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者为成本管理所作出的贡献。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2.成本管理偏面

从成本管理的内容上看,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从经营过程上看,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从空间范围上看,只注重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对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成本管理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片面追求战术成本管理,而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

3.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是定量评价企业质量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连接质量与成本的纽带。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一般而言,预防成本发生于研究开发阶段,鉴定成本和内部故障成本发生于生产阶段,而外部故障成本却发生于营销阶段。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如何权衡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割裂成本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成本的降低,而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成本降低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外部故障成本,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5.成本管理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

按照现代战略理论,企业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而目前我国企业存在就成本论成本的现象,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以降低成本为理由妨碍差异化的实施和目标聚集,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二、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企业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着力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

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也就是成本避免的思想,它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

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技术复杂性有关,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论文。企业的规模、生产布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甚至企业的选址等技术问题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的重心应转向企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阶段。

(2)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思想

技术代表着产品的差别化,经济代表着成本优势(低成本或高收益)。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取决于产品的差别化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结合。所以,成本管理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技术与经济存在密切的关系,首先,技术与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应用一定的技术,而技术的应用要消耗经济资源;其次,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经济能推动技术的进步,而先进的技术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最后,技术与经济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关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先进的技术,但必须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

(3)树立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思想

全员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参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系统工程,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一个从上到下,包括各层次、各部门以及个人在内的组织体系。对组织体系内的各责任单位实行责任成本核算,采取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各责任单位实行严格考核,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全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各生产经营环节都进行成本管理,以生产阶段为界,向前延伸到产品设计阶段,向后延伸到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即包括对采购成本、产品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管理及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等的管理。不仅关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同时也关注对上下游成本管理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

(4)树立建立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思想

成本管理战略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探求提高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如果某项成本降低途径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

2.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西方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也产生了许多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

淘宝精品

总之,企业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创造出符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3.推行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2016年成本管理论文提纲论文。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为推行成本会计电算化,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2)配备专门的成本管理会计人员,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成本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3)配备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4)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可进行成本控制软件的开发,由于成本控制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及企业本身实际情况的各不相同,注定不同企业的成本控制标准和方法也不一样,因而不存在通用的成本控制软件。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开发成本控制软件,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和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益。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论文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传统的追求销量和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当更加重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首先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最后,根据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

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作用;

一、引言

在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仅仅通过追求产量和销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应当学会通过控制成本来提高总体经济利润。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精确度方面无法保证,因此作业成本法逐渐成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作业成本法能够对费用来源进行明确划分,从而得出精确的核算结果。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指出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注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日常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确认和计量,让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都得到成本分配,从而为企业精准计算成本支出[1]。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贯穿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4个方面:第一,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预算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业成本法能够计算出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与相应预算进行对比,能够实现预算控制的目的。第二,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区别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核算的精确度方面具有主要优势。第三,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作业成本法来实现。同时,企业依据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分配,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第四,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中,要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价值,就需要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匹配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来说,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不仅有利于成本核算精确度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实现,也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升。

(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在进行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相关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传统核算方法更广,因此计算的准确度也比较高。而在传统成本核算中,主要侧重于计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计算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最终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得不到保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精确计算,还将成本分配到生产出来的各个产品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成本策略。

(二)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目标

从现代企业发展来看,由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部分企业不得不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这种方法更加注重企业产品的销量,通过提高销量来获得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此种方法效果的持续性有限,作业成本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增加整体经济利润,而不是以提高销量为主要利润来源。同时,作业成本法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还注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目标。

(三)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要保证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和效果的提升,企业必然会建立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从而约束相关行为。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制度不仅要对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定,还要建立科学的作业成本法管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而作业成本法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影响,在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补充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效率的提升[2]。

(四)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效能的提升将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特别是对于机构庞大、员工较多的企业来说,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比较规范,而且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核算的效率也比较高。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只有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成本核算并不重视,还在一味追求产量和销量的提升,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传统阶段,因此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程度也不足。这样,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就受到了一定限制。另外,作业成本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会计核算软件更新也不够及时,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作业成本法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3]。

(二)企业管理落后制约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一些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还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范围也比较有限,因此影响了作业成本法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企业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也存在不足。在生产作业中,企业应当建立集中的管理体系,对仓储、人员、资源消耗等都应当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成本核算时才能更加便捷,但是,很多企业为了生产作业方面,经常通过就近生产线管理物料等资源,这样就造成了管理混乱,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也制约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三)缺乏高素质的成本管理应用人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少,不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一方面,现有的成本核算人员对作业成本法重视程度不足。从企业内部来看,一些从事成本核算的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并不全面,并未充分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不重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水平不高。企业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这必然会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效率。

五、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的对策

(一)不断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成本作业法应用的重视程度。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应当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企业可以获得可靠的成本信息,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应当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相关软件,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有利的信息技术环境。

(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企业应当不断转变管理理念。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且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成熟管理理念,逐步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作业流程的管理。企业的作业流程应当注重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员工应当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制度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成本核算效率,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

(三)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将对企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大力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应当加大对作业成本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程度并积极应用,从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同时,成本管理人员还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作业成本法,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秋霞.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9):140-141[2019-0

[2]胡永莲.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会学习,2019(17):145.

[3]杨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3):115-116.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将能够直观地确定为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成本划为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其余部分则列为作业成本。

(2)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员工培训、材料处理、机器调试、质量检查、包装、销售、一般管理等。

(3)计量作业成本。根据资源耗用方式的不同将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即作业成本。

(4)选择成本动因,即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往往不只一个,应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量化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有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

(5)汇集成本库。即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如动力与维护费用可归入一个成本库。

(6) 作业成本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库)分配率×被某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7)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库)分摊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及直接材料)合并汇总,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再将总成本与产品数量相比,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举例

某企业制造甲、乙两种产品,月初无在产品,月末产品全部完工。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第一车间机器调整准备费用2000元,产品质量检验费用1100元,电费2850元,机器设备维护费用1220元,设备折旧费1800元。第二车间机器调整准备费用2000元,产品质量检验费用1100元,电费1050元,机器设备维护费用2400元,设备折旧费1600元。

(2)销售部处理订单50份,其中甲产品38份,乙产品12份,共发生费用2000元。

(3)采购部门发生费用4080元。

(4)产品规划设计部门对产品进行改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甲产品耗用80机时,乙产品耗用120机时,共发生费用5000元。

(5)企业其他管理部门共发生管理费用包括厂房折旧等共计11280元。

根据上述资料,在作业成本法下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两项成本为直接成本,其他费用为作业成本。

(2)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作业。本例的主要作业有: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护、折旧、动力、处理订单、采购、产品设计、管理等9项。

(3)计量作业成本。各有关作业成本计量结果见下表。

(4)选择作业成本动因。各有关作业成本动因选择结果列表如下:

(5)将成本动因相同的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本例中将机器调整准备和产品质量检验两项作业成本合并为同质成本库1,其成本动因为调整次数或检验时数均可;设备维护、设备折旧和动力三项作业成本合并为同质成本库2,其成本动因为机器小时。

(6)作业成本分配。将作业成本(库)的分配率和各项作业成本分摊给甲、乙产品的结果列入下表:(成本:元)

注:管理属于设施水平作业,其成本动因为其他所有作业,采用其他作业的成本总和为其成本动因数。

(7)计算产品的成本。将甲、乙产品耗用的直接成本和上面分摊的作业成本加总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下表:(单位:元)

注: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下,本例的`制造和管理费用为39480元,以机器小时为分配标准,分配率为元/机时,甲产品的总成本为:30369元,单位成本为:元/件;乙产品的总成本为:9111元,单位成本为:元/件。由此看来,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显然,作业成本法比较准确合理。

三、实施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切合现代高新技术生产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纠正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扭曲产品成本的现象,不论产量高低、制造工艺复杂与否,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近于真实成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更能为企业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也优于管理会计早先提倡的变动成本法。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作业成本法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计算出产品成本,还在于计量各种作业耗用资源的成本,本质上是计量分析资源的流动。

2、实施作业成本法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支付成本大增,作业成本库的选择,可使成本——效益平衡。

3、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在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和同质成本库的确认上,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随意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

4、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产品成本包括以前不能追溯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值比按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很大,实施时应注意与现行成本制度的衔接或融合。

5、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取得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

6、笔者曾考察一家大型汽车修理企业,其间有一个轮胎翻修车间,属劳动密集型车间,其他修理车间则属技术密集型车间,但其技术密集程度也不一致,由于传统间接费用采用工时分配很不合理,使工时耗用最多的轮胎翻修车间成为亏损车间,挫伤了该车间领导和工人的积极性,改用作业成本法后,间接费用分配合理,轮胎翻修车间成为盈利车间,其余修理车间成本计算也比较准确,消除了一些无效作业,同时改进了一些企业收费标准和决策的合理性,使企业上下同心,效益倍增。

7、实施作业成本法,应做好会计有关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否则,假账真算,运用成本昂贵的作业成本法,无异于劳民伤财。

  • 索引序列
  • 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毕业论文
  •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毕业论文
  •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
  • 作业成本法方面的论文
  •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