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田径论文带参考文献的2500字

田径论文带参考文献的2500字

发布时间:

田径论文带参考文献的2500字

800元~自己去买这里谁会帮你写~~~~~~~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大学田径教学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难看出,大学师生应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并依据田径运动和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大学田径教学,笔者在下文中将探讨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改革的对应举措。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为教学核心,并建构田径教学系统

当前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长短跑、起跑技术的教授,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性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田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探究性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构建田径课程的考评系统

大学田径教学的考评内容不但牵涉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指标元素,还要照顾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田径项目时的心理素质的考评,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应运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有关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运用上,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考评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实际状况的先进元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规范性设计。

、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准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对田径课程进行优化

大学田径教学课程的策划和设立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准和智力水准的高低———尤其是各类身体素质的实际状况,在此前提下对传统的田径课程进行规范化改良,以适应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纲要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课程设计多元化、灵活化

第一,田径课程在国外所有的大学中都是选修课,与其它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项目。虽然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塑造价值,但这类运动并非完全适合所有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田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助益的,因此,应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第二,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应使其多元化和灵活化,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田径课程的魅力,他们才会去认真学习,并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学生唯有坚持一个或若干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才能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田径项目的设立上不应无目的性的删减某些“危险”运动,例如:撑杆跳、110(100)米栏、铁饼、标枪、长距离障碍跑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也有拥护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美国大学有专业的撑杆跳高“校队”,有许多崇尚冒险的学生将撑杆跳作为自己的常规训练项目。这些所谓的“高危”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且,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运动技能以及教练对运动项目进行规划后,其危险性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畴内。因此,我国大学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这些“高危”项目。

、课程内容标准化、正式化

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开展合作性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对田径运动进行游戏化则不符合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国外在初中或小学不设立田径课的原因是:中小学的运动场地、老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使其无法设立标准化的田径训练课程。而非标准化、休闲化的田径运动则无法体现田径运动的真谛。田径运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发展到如今,田径运动应该更加标准化和正规化,而教练也应将正统的田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大学生。我国大学里的田径课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严谨的,它有一套独特的系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而这一论点对我国大学的田径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课程交流国际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正式形成田径技术交流圈,这使得欧洲的'前卫技术和美国高校的商业化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令欧美在田径教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际间的田径经验交流是极重要的。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中国目前与其它国家的田径经验交流还未形成一个交流圈,这也正是大学田径项目发展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课程交流还很少。

、教学、训练一体化

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是以田径技术为而核心展开的,其运动观念的树立,可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到“最正宗”的田径技战术。而正宗的田径技术一方面来源于生物力学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解析。而研究结果表明:与田径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征相符合的技术就是“最正宗”的技术。所以,田径教学不应过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规,而应使学生了解其物理学原理,激励学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说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研讨。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采取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在体验、领悟田径运动并提升田径成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田径运动的真髓。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动作方法不进行强制要求。在新历史时期,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已由一些专家率先提出。而在当今社会,只有会学习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一体化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是未来田径发展的大势所趋。

、遵循田径课程的内在规律,调整部分课程的讲授顺序,发挥技能迁移的功用

因为田径教学学时数的减少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田径项目的开展在大学中遇到了阻碍。为了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实施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依据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课程的教授程序,将所有的田径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等四个教学版块。这样可以使同一环节的同一技术不再重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结束语

因为田径教育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高、功能强,因此伴随新时期大学田径教学需求和培养需要,目前大学田径教育教学的问题也正在不断涌现。如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是摆在大学师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对于上文所提到的一些田径改革的技巧和方法,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为大学田径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径赛运动训练中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运用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径赛运动训练中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教练员在径赛运动训练当中要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化学原理知识,将这些知识跟自己的实际训练相结合,科学训练,最终实现径赛运动员运动能力有质的提高。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径赛运动;

一、引言

运动生物化学是源于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于体育锻炼与各类体育运动训练。各类体育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运动能力,所以运动生物化学中的规律我们在运动训练中一定要遵循和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科学训练,最大限度的激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田径运动中的径赛项目作为一项开展广泛的运动,除了群众性的身体锻炼之外,还具有比较强的竞技性,所以在径赛运动训练中,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来提高径赛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成绩至关重要。

二、径赛运动训练项目的运动生物化学供能原理

(一)径赛主要项目

径赛运动训练主要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运动项目,是田径运动的一类,常见的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3000米障碍赛、100米栏、110米栏、400米栏、10公里竞走、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4×100米接力、4×200米、4×400米接力等,有的项目在10秒左右就完成,如100米,有的要几个小时,如马拉松、20公里竞走。

(二)径赛运动生化供能原理

径赛运动时的能量供给主要来源于人体的三大供能系统,即磷酸原系统(ATP-CP)、乳酸能系统(糖酵解)、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主要涉及人体细胞内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分解与合成来释放和吸收能量。ATP也叫三磷酸腺苷,ATP在特定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同时释放大量能力,达到供能的目的。同时ADP和Pi在吸收能量时候又会转化为ATP。原理示意如下:。供能:ATP在人体肌肉细胞内的含量很少,在剧烈运动时,人体ATP的最大供能时间约为2m,之后的'能量供应主要靠ATP的再生。这时细胞内的磷酸肌酸(CP)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提供给ADP和Pi,从而造成ATP的再生,再次供能,但是CP在人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6-8m,合计供能时间一般在10m以内。如100米跑项目的主要生物化学供能原理就是ATP-CP供能。2.乳酸能系统供能:ATP-CP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生成乳酸)解释放能量合成ATP,ATP水解继续供能,该供能方式约能持续2-3min。如400米跑项目主要依靠糖酵解实现供能。3.有氧代谢供能:肌肉细胞无氧糖酵解产生的乳酸极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低强度的耐力运动主要依靠有氧分解葡萄糖、脂肪、部分蛋白质释放的能量实现ATP再生,实现供能。如马拉松、20公里竞走主要是依靠有氧代谢供能。4.在实际运动中,不存在某一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情况,只是随着运动状况的变化,供能时间、供能顺序和相对比率不一样,没有同步供能。

(三)径赛运动训练对ATP-CP的影响

1.径赛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升ATP酶的活性。2.径赛速度训练可以提高肌酸激酶的活性,进而提高ATP的转换速率和肌肉细胞的最大供能输出功率,这对于提高径赛运动员的跑步速度和恢复期CP的恢复速度。3.径赛运动训练可以使骨骼肌内的应急能源物质CP储量明显增加,进而提高ATP-CP的供能时间。4.径赛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内ATP的含量影响不大。

三、运动员径赛训练的实施应用

( 一)100米以内(含100米)短跑径赛项目的实施应用

由于100米的短跑项目主要的供能原理是ATP—CP供能,所以在实际训练中着重提高运动员肌肉中CP的储量和ATP的分解速率,实现更大功率的供能输出,最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提高ATP—CP供能系统可采用的方法是间歇训练法,所谓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之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组)训练的方法,间歇训练的运动强度最大,单次(组)运动时间应该控制在5-10s,每次(组)的间歇时间30s左右.例如训练100米以内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训练计划(1个小时左右)

1.准备活动15min

2.行进间快速跑50米x10(组),每组间歇35s

3.休息10分钟

4.快速跑100米x10组(组),每组间歇35S

5.休息放松整理

注意每组的间歇时间要控制在30秒左右,不宜过长或者过短,如果间歇时间太短,磷酸原恢复量过少,此时再次运动其能量供应会转为乳酸能供应,使血乳酸水平上升明显,这不利于提高ATP-CP供能。反之,间歇时间过长,磷酸原得到充分恢复,但是由于训练密度不足,也不利于提高ATP-CP供能。

(二)200米、400米短跑径赛项目的实施应用

200米、400米短跑项目的时间成绩一般在2?3min,虽然在运动中前10秒左右主要是磷酸原系统供能,但是其供能系统主要是糖酵解供能,所以200米、400米短跑径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以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为主。目前常常采用最高乳酸训练法。所谓最高乳酸训练法是指通过训练使机体在无氧代谢运动中短时间内(30s?60秒)生成尽量多的乳酸,进而使糖酵解的供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提高以其相应运动项目的运动能力。最高乳酸训练通常也是采用间隙训练法,有研究证实,200米、400米短跑运动员进行持续1min高强度跑,间隙休息时间为4min,跑5次后,血乳酸浓度可以高达32mmol/L。例如200米、400米跑的训练计划

1.准备活动15min

2.行进间快速跑350米x5组。间隙时间4min

3.调节性活动:绕田径场步行20min

4.再一次重复步骤(2)

5.放松整理然后休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时,乳酸积累虽然会导致机体疲劳和机能衰减,影响运动能力,但乳酸的大量积累可以刺激肌肉对乳酸等酸性物质的缓冲和适应,从而提高乳酸的耐受力,进而增强糖酵解供能能力。

(三)800米跑以上(含800米)径赛项目的实施应用

800米以上的径赛运动项目一般以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为主,但在运动开始的前面短时间内伴有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有氧代谢供能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供能方式。有氧代谢供能要求运动员要有较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与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主要与持续耐力训练及高原训练为主,可以改善机体内氧运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有氧耐力素质。

持续耐力训练法一般以5000米长跑、10000米长跑,半程马拉松和越野跑为主要方法,也可以辅之以慢间歇跑,但在慢间歇跑的快跑阶段,心率不宜超过170~180次/分。此外也还有其他各类方法。持续耐力训练能提高肌肉细胞中肌红蛋白和肌糖原,使骨骼肌中线粒体的数目增加,体积增大,有氧代谢能力提高。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氧气浓度越来越低,高原训练主要是提高径赛运动员在低氧条件下ATP的再合成能力。海拔高度以2000?2500米为最好,海拔太低或者太高都达不到最大的训练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径赛体育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当中,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运动员能出好成绩,所以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化学训练知识和规律,开展科学训练。使训练有“法”可依,避免无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许亚丽.《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性评价在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初探[J].才智,2016(34):97

[2]徐明.运动训练中的生物化学问题[J].成都体院学报,1986(02):94-95.

[3]马治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初探[J].华章,2012(22):188.

田径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田径运动员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训练

论文摘要: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运动完成的质量和能否取得比赛的好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田径运动训练时,既要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又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跑、跳、投等运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好,必然地对身体控制能力强、关节的稳定性好,在运动过程中疲劳出现得较晚,可以大量减少损伤的发生,因此它在预防运动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短跑、跳远及跨栏运动中易发生股后肌群拉伤,这主要是由于股后群肌肉力量本身就很弱而在训练中常常又得不到到重视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大股后群肌肉的力量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股后群肌肉损伤。 2.平衡能力训练。机体的平衡主要是由前庭分析器来控制,如机体的位移、起伏、旋转、加速及空间位置等。而肢体的平衡则主要由本体感受器来控制,如完成动作过程中肢体的位置的控制;跑步时虽然路不平整,但也不会摔倒,也会扭伤踝关节,这正是由于本体感受器的精确控制。但是在受伤特别是关节或肌健受伤后,由于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如组织的撕裂、破坏本体感受器装置及其功能也会被坏,从而失去了对肢体位置的.精确控制,极易造成再次损伤,而这一环节易忽视,,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平衡能力的训练,一旦出现损伤,除了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一定还要进行平衡能力恢复的训练。 3.耐力素质训练。田径运动损伤中慢性损伤和劳损最为多见,尤其是中长距离项目更要注意。有的损伤虽然不至于让运动员停止训练,但正由于大多数运动员都在此种情况下坚持训练,所以在长期训练积累后会出现难以痊愈的慢性损伤和劳损。中长跑时因膝关节长时间反复曲伸, 髂 胫束因此而来回地前后滑动,与股骨外 髁 之间反复磨擦,易导致膝外侧疼痛征候群等,还会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甚至骨折;马拉松运动员常发生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 腱 鞘炎及足趾挤压伤。现代研究表明,系统地关节和肌肉力量耐力训练对减少这些损伤非常有效。在耐力训练的结束期还会出现的肌肉酸痛、僵硬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疲劳提高了肌肉感受系统(肌梭)兴奋性,从而使被劳损的肌群处于较长时间酸痛或僵硬状态,这种僵硬如不能及时的消除,就可逐渐积累发展成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因此,在每次耐力训练的结束期应做一些调整活动以放松肌肉,如:提踵、转体走、放松摆臂、踢腿等使心跳、呼吸趋于平静,使血液向全身分散,这对预防慢性运动损伤大有裨益。 4.灵敏和协调性训练。灵敏、协调素质都是较复杂的运动素质,是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的完善和神经过程灵活性是完成运动技能,动作协调稳定而且高度自动化,在活动中表现为灵活而省力。在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来适应新的条件。这就要求神经中枢的机能活动性和分析综合能力高度发展,迅速对情况作出判断,当机立断地完成新的动作。在田径运动中,上肢和下肢的不协调、主动肌和被动肌的不协调、呼吸和用力不协调及人体和器械不协调等都是造成肌肉拉伤的重要原因。灵敏和协调性的改善可提高应激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例如,在跳远、跳高、撑杆跳等项目落地过程中,虽出现不正常的落地姿势,但如果灵敏协调性较好,可以很快调整过来,以安全的姿势落地。 5.柔韧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素质。柔韧性包括关节活动的幅度及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 腱 、皮肤的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小,肌肉伸展性差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提高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的协调性及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柔韧素质训练一定要动静结合,如果静力练习时间过长,被拉长的韧带、肌肉恢复时间又不足,不仅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关节松脱或肌肉松弛,因此,在柔韧练习中必须要辅以摆腿、踢腿等动力性练习。此外,在平时训练中柔韧和力量一定要结合进行,尤其是在力量训练之后更应采用专门的牵拉练习来帮助肌肉疲劳的恢复。 二、心理素质训练? ?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 3.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4.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吕金江.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 院学报,2006,(3). [2] 李雪峰.素质教育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学院学 报,2007,(2). [3] 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 技, 2009,(5). [4] 路宪法.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改 革探究[J].科技信息,2010,(3).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大学田径教学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难看出,大学师生应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并依据田径运动和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大学田径教学,笔者在下文中将探讨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改革的对应举措。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为教学核心,并建构田径教学系统

当前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长短跑、起跑技术的教授,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性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田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探究性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构建田径课程的考评系统

大学田径教学的考评内容不但牵涉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指标元素,还要照顾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田径项目时的心理素质的考评,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应运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有关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运用上,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考评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实际状况的先进元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规范性设计。

、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准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对田径课程进行优化

大学田径教学课程的策划和设立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准和智力水准的高低———尤其是各类身体素质的实际状况,在此前提下对传统的田径课程进行规范化改良,以适应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纲要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课程设计多元化、灵活化

第一,田径课程在国外所有的大学中都是选修课,与其它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项目。虽然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塑造价值,但这类运动并非完全适合所有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田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助益的,因此,应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第二,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应使其多元化和灵活化,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田径课程的魅力,他们才会去认真学习,并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学生唯有坚持一个或若干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才能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田径项目的设立上不应无目的性的删减某些“危险”运动,例如:撑杆跳、110(100)米栏、铁饼、标枪、长距离障碍跑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也有拥护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美国大学有专业的撑杆跳高“校队”,有许多崇尚冒险的学生将撑杆跳作为自己的常规训练项目。这些所谓的“高危”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且,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运动技能以及教练对运动项目进行规划后,其危险性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畴内。因此,我国大学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这些“高危”项目。

、课程内容标准化、正式化

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开展合作性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对田径运动进行游戏化则不符合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国外在初中或小学不设立田径课的原因是:中小学的运动场地、老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使其无法设立标准化的田径训练课程。而非标准化、休闲化的田径运动则无法体现田径运动的真谛。田径运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发展到如今,田径运动应该更加标准化和正规化,而教练也应将正统的田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大学生。我国大学里的田径课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严谨的,它有一套独特的系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而这一论点对我国大学的田径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课程交流国际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正式形成田径技术交流圈,这使得欧洲的'前卫技术和美国高校的商业化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令欧美在田径教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际间的田径经验交流是极重要的。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中国目前与其它国家的田径经验交流还未形成一个交流圈,这也正是大学田径项目发展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课程交流还很少。

、教学、训练一体化

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是以田径技术为而核心展开的,其运动观念的树立,可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到“最正宗”的田径技战术。而正宗的田径技术一方面来源于生物力学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解析。而研究结果表明:与田径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征相符合的技术就是“最正宗”的技术。所以,田径教学不应过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规,而应使学生了解其物理学原理,激励学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说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研讨。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采取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在体验、领悟田径运动并提升田径成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田径运动的真髓。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动作方法不进行强制要求。在新历史时期,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已由一些专家率先提出。而在当今社会,只有会学习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一体化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是未来田径发展的大势所趋。

、遵循田径课程的内在规律,调整部分课程的讲授顺序,发挥技能迁移的功用

因为田径教学学时数的减少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田径项目的开展在大学中遇到了阻碍。为了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实施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依据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课程的教授程序,将所有的田径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等四个教学版块。这样可以使同一环节的同一技术不再重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结束语

因为田径教育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高、功能强,因此伴随新时期大学田径教学需求和培养需要,目前大学田径教育教学的问题也正在不断涌现。如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是摆在大学师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对于上文所提到的一些田径改革的技巧和方法,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为大学田径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田径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1、跳深;、2、纵跳;3、负重纵跳;4、负重蹲跳起;5、负重深蹲;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星期一,四,1、跳深;15组*10次 星期二、负重弓箭步交换跳10组*30次 星期三,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星期五,柔韧的练习、踢腿10组*30次,负重纵跳10组*15次 星期六,负重深蹲15组*10次;30米冲刺-60米冲刺-100米冲刺全程6组 星期日 积极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训练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可少。 要得第一! 400米的话前两百米不要跑最快,如果你耐力超好的话可以用最高速度冲完400米,等你跟跑完两百米如果一下子加速你会发现很困难,(如果训练的好可能很轻松),步子跑大些,渐渐小,然后加速冲刺。所以前一百米要用70%的速度跑,然后下面的200米要用60%的速度,一定要匀速,最后100米就要坚持住,这个时候是考验你速度耐力的时候。主要是将自己的体力分配好。自己在跑的时候尽量贴着跑到的左侧,这样节省距离,不要左边跑跑右边跑跑。也不要一听到枪响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心中要记住,只有跑到最后在前面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祝你成功!每次跑步肋骨底部位置会痛是因为呼吸不规则引起的岔气现象,和肺活量的大小没有关系,主要和你跑步过程中的呼吸频率有关,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较好。还有在跑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做好膝关节的热身,避免因跑步对膝关节造成的损伤。 你冲刺后没有力气,减速后就感觉要摔交是因为你在冲刺过程中拼力,心跳急速增加造成的,虽然400米不是属于长跑,但你也要有一个体力上的分配,比如在前150米拼力跑在前面,中途的200米稍稍减点速度,稳一下自己的心跳,也将自己的呼吸调节在稳定的状态下,最后的50米再努力冲刺,这样的话不会全程给心脏太大的压力,有一个缓和的过程,等你冲刺过后就不会那么难受了,还有在冲刺后不要立刻坐下来休息,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你的跑步习惯不是太好,你用脚尖和脚掌前部跑一定会感觉很累,因为你脚与地面的接触没有形成一个滚动的支撑,你可以尝试刻意的改变一下感觉一下,如果你用脚的后部着地,你下一步的迈度肯定大于你用脚尖着地的幅度,这样你就可以大步的前行,而且你的重心也不会失衡,否则你将总是处于一种前冲式的状态中,可以尝试看看。 你在学校的时间如果感觉不是很充足,其实在你回家或者行走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一些训练,比如呼吸、步伐触地的位置等等,这些微小的训练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会对你的400米跑很有帮助,再结合你在学校的训练时间应该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时间上的提高是从你每一步的改变得来的,别着急,你会有很大进步的。400米不能像跑百米那样都是冲刺跑,对于实力一般的人来说,开始的前200米要用大步,不要太卖力,用80%的速度就可以了,只要求步大,这样跑你会发现比他们慢不了多少,而且还保存了实力! 过了200米到第二个弯道的时候要放松些跑...注意还是要抻大步,用嘴大口喘气,缓解一下,速度可以略微放慢些!!这是给最后冲刺保存实力,到了直道的时候,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玩命冲吧~~~~~~注意要保持频率,这时他们也很累,只要你坚持下来就是好样的!兄弟如果他们实力和你差不多,保证你能比他们快!! 绝对实用!! 你要想训练的话,就练练折反跑吧,10米距离! 或者变速跑,直道冲刺,弯道慢跑.跑几天你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注意刚跑完不要往地上一坐!那样屁股会大地..嘿嘿~一个是跑步机。。但是跑步机我跑50分钟还没外面跑20分钟累。。如果你要徒步跑。。除非你家有150平方以上。。饶大厅跑(面积起码40平方的大厅) 一天大概就是60到80圈(可能会头晕)还有就是跳绳(同样要家里面积大)每天30分钟起码。。。如果你不跑步的话(跳个30分钟我想你的腿也差不多了) 建议你去室外。。 400米我的最好成绩是57秒。。。我不是专业运动员。。只不过每天晚上8点以后出去跑20分钟(速度大概是15到20公里/每小时)。。坚持了1个月。。。以前400米 1分13秒。。号在学校和同学比。。我跑了57秒。。提高了 16秒。。。 你还是出去跑会比较好。。

800元~自己去买这里谁会帮你写~~~~~~~

根据你的能力,应该采用匀速跑战术: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呼吸方法:400米跑的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跑到300米左右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 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400米技巧 是比赛的话,前100米中速,保持跟紧前两个,接着200米加速,尽量保持和第一距离不远,最后100米冲刺。 提前10分钟热身,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三步呼,三步吸,不要用嘴呼吸,还有就是不要穿不适合运动的衣服、裤子、鞋。 初二如果400米能在53秒之内就很不错了。 关于如何训练400米和50米的方法,我在网上给你找了点资料, 400米这个项目是一项“长距离”的短跑项目,是一项无氧占大比例,有氧占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项目。因而有很多人都谈400米而色变,其实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具有400米项目特点的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就能有效地达到提高400米成绩的效果。 要进行400米的训练,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项目特点。关键词就是“无氧”和“速度”,400米的训练就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来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些技术、节奏的训练。以下是本人对400米训练订的计划,对象是400米成绩达52秒水平的男生,训练周期7个月。 把7个月的训练周期分为3个阶段:准备期,赛前期,赛前调整期。各个时期的训练周期以一周为单位。 一、准备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同时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改进跑的技术。时间大约为4个月,大约从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训练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注意韧带拉伸及跑的技术改正。 下午:速度训练,训练内容:30米X4次、6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 素质训练:小负荷的半蹲起,负重直膝跳,快速低强度的卧推,腰腹肌练习。 (二)周二 专项力量,抓举40~50公斤X3~4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组x3~6次。 跨步跳100米X4次X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慢跑放松。 (三)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X8次X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27~27.5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四)周四 专项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X6~8组X3~6次。半蹲40%~60%X10~12次X3~5组卧推40%~60%X12~15次X3~5组。 跨步跳100米X4次X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 负重弓箭步走40米X4次(这项练习能很好地扩大跑的步辐,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 慢跑放松。 (五)周五 早操4000米。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X8次X2组(要求同周三)。 (六)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8~1分30秒,间歇10分钟),专项速度300米X2次(要求37秒5~38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并在技术上有所改进,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二、赛前训练 训练时间2~3个月一般是3~5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在上一阶段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大强度、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一)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3分45秒~3分5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训练,60米X3次,100米X4次,120米X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200米X3次(60米和100米的强度要求用90%的强度完成,200米要求24秒左右)。 摆臂练习,腰腹肌练习。 (二)周二 200米变速跑X8次X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26.5~27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提高强度。主要是发展抗乳酸能力)。 (三)周三 专项力量,抓举40~50公斤X3~4组x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组X3~6次。壶铃蹬跳X20个X5组。 跨步跳60米x4次x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同时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200米X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节奏提升到400米比赛时前200米的模式)。 (四)周四 400米测试(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节奏,要求步幅大,有节奏感)。 (五)周五 200米变速跑X8次X2组(要求同周二)。 (六)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X2次(要求1分25~1分27秒,间歇8分钟),专项速度300米X2次(要求36秒5~37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七)周日 休息,这一阶段的训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并有很强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点。这一阶段训练的特点是强度大,要求高。 三、赛前调整 一般是赛前一周,因为上一阶段的大强度训练身体可能出现疲劳,因而利用这一阶段把身体状态调到最好,同时有条件可摄入一些利于恢复的营养品。调整的训练安排如下: (一)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X4次X2组(强度中等)。 (二)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X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节奏跑)。 (三)周三 力量训练,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X6~8组X3~6次。摆臂练习。 (四)周四 早操20分钟自由跑,下午休息。 (五)周五 200米变速X6次X2组(强度200米27.5秒左右)。 (六)周六 做一个赛前的准备活动。 (七)周日 休息 400米的训练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练习,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进行不同的训练。只要坚持系统的训练,就能大幅度提高运动成绩。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50米最重要的是爆发力 要想练好爆发力不仅要训练腿部肌肉 还不能忽视了上肢力量的培养 首先你每天可以作若干组的蛙跳和高抬腿,建议是4组。每组10个或是每组三米 之后双手拿哑铃(或其他重物)做跑步中前后摆臂的动作 做2组 2*100 之后是起跑时的要领 起跑前一定要将每个动作做充分,裁判喊各就位预备的时候一定要使重心下移,听到发令枪后,立马起身,这时步幅一定要小并且快,这样才会更快的达到你最高速度,之后需要很自然的将身体逐渐直立起来 迈腿的时候要记住送胯的动作,保持上身的重心,加快摆臂,从而带动下肢的运动,这也是锻炼上肢力量的原因

浅谈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田径运动员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训练

论文摘要: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运动完成的质量和能否取得比赛的好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田径运动训练时,既要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又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跑、跳、投等运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好,必然地对身体控制能力强、关节的稳定性好,在运动过程中疲劳出现得较晚,可以大量减少损伤的发生,因此它在预防运动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短跑、跳远及跨栏运动中易发生股后肌群拉伤,这主要是由于股后群肌肉力量本身就很弱而在训练中常常又得不到到重视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大股后群肌肉的力量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股后群肌肉损伤。 2.平衡能力训练。机体的平衡主要是由前庭分析器来控制,如机体的位移、起伏、旋转、加速及空间位置等。而肢体的平衡则主要由本体感受器来控制,如完成动作过程中肢体的位置的控制;跑步时虽然路不平整,但也不会摔倒,也会扭伤踝关节,这正是由于本体感受器的精确控制。但是在受伤特别是关节或肌健受伤后,由于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如组织的撕裂、破坏本体感受器装置及其功能也会被坏,从而失去了对肢体位置的.精确控制,极易造成再次损伤,而这一环节易忽视,,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平衡能力的训练,一旦出现损伤,除了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一定还要进行平衡能力恢复的训练。 3.耐力素质训练。田径运动损伤中慢性损伤和劳损最为多见,尤其是中长距离项目更要注意。有的损伤虽然不至于让运动员停止训练,但正由于大多数运动员都在此种情况下坚持训练,所以在长期训练积累后会出现难以痊愈的慢性损伤和劳损。中长跑时因膝关节长时间反复曲伸, 髂 胫束因此而来回地前后滑动,与股骨外 髁 之间反复磨擦,易导致膝外侧疼痛征候群等,还会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甚至骨折;马拉松运动员常发生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 腱 鞘炎及足趾挤压伤。现代研究表明,系统地关节和肌肉力量耐力训练对减少这些损伤非常有效。在耐力训练的结束期还会出现的肌肉酸痛、僵硬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疲劳提高了肌肉感受系统(肌梭)兴奋性,从而使被劳损的肌群处于较长时间酸痛或僵硬状态,这种僵硬如不能及时的消除,就可逐渐积累发展成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因此,在每次耐力训练的结束期应做一些调整活动以放松肌肉,如:提踵、转体走、放松摆臂、踢腿等使心跳、呼吸趋于平静,使血液向全身分散,这对预防慢性运动损伤大有裨益。 4.灵敏和协调性训练。灵敏、协调素质都是较复杂的运动素质,是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的完善和神经过程灵活性是完成运动技能,动作协调稳定而且高度自动化,在活动中表现为灵活而省力。在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来适应新的条件。这就要求神经中枢的机能活动性和分析综合能力高度发展,迅速对情况作出判断,当机立断地完成新的动作。在田径运动中,上肢和下肢的不协调、主动肌和被动肌的不协调、呼吸和用力不协调及人体和器械不协调等都是造成肌肉拉伤的重要原因。灵敏和协调性的改善可提高应激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例如,在跳远、跳高、撑杆跳等项目落地过程中,虽出现不正常的落地姿势,但如果灵敏协调性较好,可以很快调整过来,以安全的姿势落地。 5.柔韧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素质。柔韧性包括关节活动的幅度及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 腱 、皮肤的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小,肌肉伸展性差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提高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的协调性及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柔韧素质训练一定要动静结合,如果静力练习时间过长,被拉长的韧带、肌肉恢复时间又不足,不仅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关节松脱或肌肉松弛,因此,在柔韧练习中必须要辅以摆腿、踢腿等动力性练习。此外,在平时训练中柔韧和力量一定要结合进行,尤其是在力量训练之后更应采用专门的牵拉练习来帮助肌肉疲劳的恢复。 二、心理素质训练? ?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 3.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4.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吕金江.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 院学报,2006,(3). [2] 李雪峰.素质教育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学院学 报,2007,(2). [3] 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 技, 2009,(5). [4] 路宪法.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改 革探究[J].科技信息,2010,(3).

有关田径论文的参考文献

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体育论文的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昆明、丽江市海拔数据资料.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3:张冰主编.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模拟不同时程高原训练对大鼠心肌影响的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3—138 4: 杨生岳,等高原移居汉族和世居藏族低高氧通气反应性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11(2):87-189 5: 马小明\任中海. 海拔差异影响大学生达标成绩的研究[J].中国体育报.20xx,03(1):1—6 6:安彦. 久居或世居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J】.体育科学报,20xx,01(1):25—30 7:陈文聪. 高原训练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报,(5):24—28 8:山本正嘉.高原对人体运动的影响【J】.体育科学(日本),1990, 40(6): 431~436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800元~自己去买这里谁会帮你写~~~~~~~

浅谈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田径运动员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训练

论文摘要: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运动完成的质量和能否取得比赛的好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田径运动训练时,既要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又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跑、跳、投等运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好,必然地对身体控制能力强、关节的稳定性好,在运动过程中疲劳出现得较晚,可以大量减少损伤的发生,因此它在预防运动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短跑、跳远及跨栏运动中易发生股后肌群拉伤,这主要是由于股后群肌肉力量本身就很弱而在训练中常常又得不到到重视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大股后群肌肉的力量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股后群肌肉损伤。 2.平衡能力训练。机体的平衡主要是由前庭分析器来控制,如机体的位移、起伏、旋转、加速及空间位置等。而肢体的平衡则主要由本体感受器来控制,如完成动作过程中肢体的位置的控制;跑步时虽然路不平整,但也不会摔倒,也会扭伤踝关节,这正是由于本体感受器的精确控制。但是在受伤特别是关节或肌健受伤后,由于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如组织的撕裂、破坏本体感受器装置及其功能也会被坏,从而失去了对肢体位置的.精确控制,极易造成再次损伤,而这一环节易忽视,,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平衡能力的训练,一旦出现损伤,除了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一定还要进行平衡能力恢复的训练。 3.耐力素质训练。田径运动损伤中慢性损伤和劳损最为多见,尤其是中长距离项目更要注意。有的损伤虽然不至于让运动员停止训练,但正由于大多数运动员都在此种情况下坚持训练,所以在长期训练积累后会出现难以痊愈的慢性损伤和劳损。中长跑时因膝关节长时间反复曲伸, 髂 胫束因此而来回地前后滑动,与股骨外 髁 之间反复磨擦,易导致膝外侧疼痛征候群等,还会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甚至骨折;马拉松运动员常发生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 腱 鞘炎及足趾挤压伤。现代研究表明,系统地关节和肌肉力量耐力训练对减少这些损伤非常有效。在耐力训练的结束期还会出现的肌肉酸痛、僵硬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疲劳提高了肌肉感受系统(肌梭)兴奋性,从而使被劳损的肌群处于较长时间酸痛或僵硬状态,这种僵硬如不能及时的消除,就可逐渐积累发展成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因此,在每次耐力训练的结束期应做一些调整活动以放松肌肉,如:提踵、转体走、放松摆臂、踢腿等使心跳、呼吸趋于平静,使血液向全身分散,这对预防慢性运动损伤大有裨益。 4.灵敏和协调性训练。灵敏、协调素质都是较复杂的运动素质,是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的完善和神经过程灵活性是完成运动技能,动作协调稳定而且高度自动化,在活动中表现为灵活而省力。在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来适应新的条件。这就要求神经中枢的机能活动性和分析综合能力高度发展,迅速对情况作出判断,当机立断地完成新的动作。在田径运动中,上肢和下肢的不协调、主动肌和被动肌的不协调、呼吸和用力不协调及人体和器械不协调等都是造成肌肉拉伤的重要原因。灵敏和协调性的改善可提高应激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例如,在跳远、跳高、撑杆跳等项目落地过程中,虽出现不正常的落地姿势,但如果灵敏协调性较好,可以很快调整过来,以安全的姿势落地。 5.柔韧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素质。柔韧性包括关节活动的幅度及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 腱 、皮肤的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小,肌肉伸展性差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提高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的协调性及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柔韧素质训练一定要动静结合,如果静力练习时间过长,被拉长的韧带、肌肉恢复时间又不足,不仅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关节松脱或肌肉松弛,因此,在柔韧练习中必须要辅以摆腿、踢腿等动力性练习。此外,在平时训练中柔韧和力量一定要结合进行,尤其是在力量训练之后更应采用专门的牵拉练习来帮助肌肉疲劳的恢复。 二、心理素质训练? ?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 3.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4.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吕金江.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 院学报,2006,(3). [2] 李雪峰.素质教育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学院学 报,2007,(2). [3] 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 技, 2009,(5). [4] 路宪法.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改 革探究[J].科技信息,2010,(3).

田径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大学田径教学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难看出,大学师生应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并依据田径运动和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大学田径教学,笔者在下文中将探讨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改革的对应举措。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为教学核心,并建构田径教学系统

当前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长短跑、起跑技术的教授,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性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田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探究性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构建田径课程的考评系统

大学田径教学的考评内容不但牵涉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指标元素,还要照顾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田径项目时的心理素质的考评,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应运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有关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运用上,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考评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实际状况的先进元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规范性设计。

、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准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对田径课程进行优化

大学田径教学课程的策划和设立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准和智力水准的高低———尤其是各类身体素质的实际状况,在此前提下对传统的田径课程进行规范化改良,以适应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纲要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课程设计多元化、灵活化

第一,田径课程在国外所有的大学中都是选修课,与其它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项目。虽然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塑造价值,但这类运动并非完全适合所有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田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助益的,因此,应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第二,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应使其多元化和灵活化,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田径课程的魅力,他们才会去认真学习,并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学生唯有坚持一个或若干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才能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田径项目的设立上不应无目的性的删减某些“危险”运动,例如:撑杆跳、110(100)米栏、铁饼、标枪、长距离障碍跑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也有拥护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美国大学有专业的撑杆跳高“校队”,有许多崇尚冒险的学生将撑杆跳作为自己的常规训练项目。这些所谓的“高危”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且,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运动技能以及教练对运动项目进行规划后,其危险性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畴内。因此,我国大学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这些“高危”项目。

、课程内容标准化、正式化

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开展合作性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对田径运动进行游戏化则不符合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国外在初中或小学不设立田径课的原因是:中小学的运动场地、老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使其无法设立标准化的田径训练课程。而非标准化、休闲化的田径运动则无法体现田径运动的真谛。田径运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发展到如今,田径运动应该更加标准化和正规化,而教练也应将正统的田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大学生。我国大学里的田径课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严谨的,它有一套独特的系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而这一论点对我国大学的田径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课程交流国际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正式形成田径技术交流圈,这使得欧洲的'前卫技术和美国高校的商业化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令欧美在田径教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际间的田径经验交流是极重要的。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中国目前与其它国家的田径经验交流还未形成一个交流圈,这也正是大学田径项目发展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课程交流还很少。

、教学、训练一体化

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是以田径技术为而核心展开的,其运动观念的树立,可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到“最正宗”的田径技战术。而正宗的田径技术一方面来源于生物力学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解析。而研究结果表明:与田径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征相符合的技术就是“最正宗”的技术。所以,田径教学不应过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规,而应使学生了解其物理学原理,激励学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说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研讨。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采取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在体验、领悟田径运动并提升田径成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田径运动的真髓。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动作方法不进行强制要求。在新历史时期,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已由一些专家率先提出。而在当今社会,只有会学习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一体化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是未来田径发展的大势所趋。

、遵循田径课程的内在规律,调整部分课程的讲授顺序,发挥技能迁移的功用

因为田径教学学时数的减少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田径项目的开展在大学中遇到了阻碍。为了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实施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依据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课程的教授程序,将所有的田径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等四个教学版块。这样可以使同一环节的同一技术不再重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结束语

因为田径教育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高、功能强,因此伴随新时期大学田径教学需求和培养需要,目前大学田径教育教学的问题也正在不断涌现。如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是摆在大学师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对于上文所提到的一些田径改革的技巧和方法,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为大学田径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xx(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xx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xx(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xx,(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xx(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xx.(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xx: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xx.(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7):29-32

  • 索引序列
  • 田径论文带参考文献的2500字
  • 田径论文参考文献
  • 田径类论文参考文献
  • 有关田径论文的参考文献
  • 田径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