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论文篇2 浅谈中外灾难类型电影比较 摘要:本文以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为参照标准,结合国产电影创作实际,以近期的两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和《2012》为例,分别从叙事、女性主义、植入式广告及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对国产类型电影和美国类型电影加以比较,提出类型电影尤其是国产类型电影以后的发展趋势及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类型电影;叙事;女性主义;植入式广告;意识形态 一、类型电影的特点 类型电影作为高度模式化的影片,其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电影现象。电影“类”的诞生较早,但电影类型的内涵如何界定,大师们的看法并不相同,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认为:“电影一旦发展出一种叙事结构,从仅仅展示事物(如火车离开站台或两个接吻的人)转向讲述故事,就开始形成类型。故事一旦被讲述,它们就立刻进入了一定的类型:浪漫型、情节剧型、追捕型、西部型、喜剧型。”而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麦特白则认为:“观众、制片人和批评家在讨论电影的时候都在用类型的概念,但是他们每一个人使用这些概念的含义可能大不相同……就像安德鲁・都铎(Andrew Tudor)所说的,类型‘是我们共同相信的一些东西’。当看一部惊悚片的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惊悚片。事实上,在我们看之前就知道什么是惊悚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需知道影片的内容,就能认出这些有着广泛的文化共同点的类型电影。” 灾难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除有其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每一种类型电影都具有相对固定的题材和人物类型、特定的故事空间与造型语言、剪辑风格和音乐特色。如歌舞片中的舞台、歌舞明星,科幻片中虚拟的未来世界、外星人,战争片中的两军对抗、战地英雄,警匪片中的强盗、警察、地下组织等。灾难电影的故事和主题,时常顺应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新而变化。《2012》是建立在玛雅预言的基础之上而创作的影片,该片上映时间是2009年,离2012年很近。与此相似,《唐山大地震》的拍摄也在汶川地震之后,群众尚未从地震的阴影中恢复过来,汶川大地震让人想起数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 其次,类型电影一般都迎合观众的某些感官和情感的需要,以满足观众内心深处的娱乐心理。每一种类型电影虽呈现娱乐的方式不同,但营造娱乐情景并最终希望实现娱乐功能上是相同的。类型电影的娱乐性,一方面是刺激和满足人们的种种情感,另一方面是通过把奇观融入情节,让观众在赏心悦目中获得审美的快感。灾难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的灾难片首先用宏大的灾难场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观众的心情随着影片情节的进展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有如身临其境一般,刺激而愉悦。中国的灾难片场面明显要逊色许多,叙事相对比较温和,注重内容的情感部分,以情动人。 最后,类型电影还具有商业性特征。不同的类型电影满足各类不同爱好的观众的消费需求。如果市场对某种类型电影有良好的反应,有观众捧场,片厂便会继续制作这类电影,否则,便会停止生产。《2012》上映后反响比较激烈,票房收入也相当可观,之后不久国产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上映,许多观众是因为对《2012》的意犹未尽而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所谓国产灾难片的。《唐山大地震》被作为灾难片宣传也是商业运作的一个手段。 二、叙事及其手法 《2012》讲述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灾难发生时极致视觉特效,这种强大的冲击力让观众震惊。但看完电影之后,脑海里只存留了片中各种不可思议的灾难元素:地球板块移动、火山、地震、海啸、洪水集体肆虐,全球各种标志性建筑全被毁灭,给人一种恐怖震撼的末日来临之感。但这容易让观众忽视其剧情,也难以启人深思。此外,《2012》还被一些记者称为写给中国的情书,里面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或许是导演被汶川地震发生时中国人民的精神所感动,故把中国描写成人类的救赎之地,片尾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也是中国制造的。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比较有争议的灾难类型电影。准确的说,它应是一部典型的中国亲情剧。片中的灾难场景被一笔带过,更多的是叙述一个四口之家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把影片命名为《唐山大地震》只是一种炒作手段。影片宣扬了超越一切的亲情,正像冯导所期望的那样“内容大于形式”:“灾难片元素是《唐山大地震》的基础,而伦理片元素则是影片的灵魂。” 三、女性主义的折射体现 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多处于被动和附属的地位,或是作为家庭生活的象征。西蒙・波伏娃说:“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因为男人的身份就如诉讼案中,既是法官又是诉讼人。”《2012》中有一个细节,杰克逊开车来接孩子们去度假的时候,妻子给丈夫一包尿不湿,告诉丈夫七岁的女儿到现在还在尿床,每天晚上睡觉前要穿这个,丈夫看到这个东西后满怀质疑:还穿?显然丈夫之前并不知道女儿还尿床的事情,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其“大男子主义”,女人才是这个家生活的主宰。在灾难类型电影中,女性多处于危险境地,需要被保护。当海啸和地震发生时,镜头会立即转向女性们的反应:尖叫、恐慌、无助地四处逃窜。 而男性在遇到灾难时则会思考:“what the hell was that?”同时,在西方电影中,女性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她们之于男性的附属地位是相对的。《2012》中的劳拉是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女孩儿,是独立女性的代表。面对灾难的时候,劳拉表现出来的沉稳、坚强、镇定完全不逊色于男性。当地球将要毁灭,杰克逊带着全家逃亡的时候,他似乎是全家命运的主宰,妻子和儿女都必须在其保护之下才能逃生。但如果妻子完全依靠丈夫的保护而丧失了自我,她和儿女们同样不能自保。轮船几乎要沉入大海,全家人都被困入浸满海水的船中,他们被迫与杰克逊走散,这时,阿曼达饰演的妻子就不得不承担起保护孩子生命的责任。导演在此处对情节的描写集中体现了在灾难中女性也有不可阻挡的坚强,与前面的表现女性面对灾难时的恐慌形成鲜明对比。 《唐山大地震》对女性主义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与《2012》相似,影片对母爱的描写显然更为深刻。但相比西方类型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国产电影仍有传统的保守主义倾向。片中元妮丧夫后,面对另一个男人的追求毫不动容,坚持一个人度过余生,因为她知道,丈夫是为保护自己在地震中死去,没有哪个男人会像丈夫那样用生命来爱自己。但细想一下,元妮的这种做法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冯小刚在影片以女性形象为中心塑造了一部催人泪下的亲情剧。元妮丧夫之后,一个人抚养儿子的艰辛,也体现了丈夫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男人是家的顶梁柱,如果活着,她的生活就不会这么苦,显然这并没脱离中国家庭以男性为主的传统观念。从社会角度看,女性是沧桑时代的见证,是命运多舛的个体:灾难留下的痛苦只有在脆弱的女性身上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并让人同情。 四、植入式广告在影片中的运用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植入式广告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告 主的重视。“植入式广告,又叫急性广告,是指广告传播一改往日单纯依靠说教和推销的营销策略,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带入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的。”上述两片的植入性广告分以下类型: 1、置景道具植入型:这是最传统的植入式广告形式,主要指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影视作品的置景道具出现。“视觉形式的形象性对于以说服为目的的传播具有特殊意义。”如在影片《2012》中男主人公开的汽车标志便是其中之一。《唐山大地震》中,元妮在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摆的剑南春酒是最明显的植入性广告标志,此外还有汽车、电视、银行、运动品牌等。 2、对白植入型:就是在电影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将产品、品牌、服务植入其中,成为电影中的台词,以此来达到广告效应。如《2012》中,男主人公匆匆忙忙地开车回家带儿女们去度假,在给爱人打电话的过程中,就提到“黄石公园”这个名字,这也是植入式广告的形式。《唐山大地震》中中国人寿保险的广告方式也属于此类:方达作为旅游公司的老总,当员工过来询问这次旅游保险用哪家时,方达说:“就选中国人寿吧,踏实。” 3、场景植入型:即是把品牌信息嵌入到影视作品的环境中去,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的一部分出现。如{2012}拍摄的场景中出现的海滩楼房以及主人公带孩子们度假的公园等,都注入了一定的广告元素。 国产类型电影与好莱坞大片在植入式广告方面相差甚远,好莱坞电影可不动声色地把广告植入其中,既能有效地为广告主服务,又不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欣赏。但国产电影在这方面做得有点儿欠妥。植入式广告要尊重影片的故事情节,使其显得顺其自然,不影响影片的观赏效果。《2012》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观众对片中的植入式广告批评声不断。植入式广告应有效地给观众一种暗示效应,遵循内容第一,广告第二的原则,避免片中突兀地出现广告词和任何不合理的广告场景,不能盲目的把任何广告都嵌入影片中。在进行植入式广告之前,要分析产品及其品牌适不适合在该影片中表现,能不能达到广告主想要的宣传效果等因素。 五、结语 中西灾难类型电影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不能苛求中国的灾难片完全符合西方的审美需要,但成功的作品肯定是把深邃的思想内涵,巧妙的艺术处理与大众的观赏热点结合起来。首先,中西方类型电影最大的交集就是商业性,它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也离不开使其更具有商业价值,观众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买的大多是娱乐享受,所以,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分不开的。 其次,中西方电影还要努力提高其讲故事的水平。好莱坞电影重在场面的制作,掩盖其情节的跌宕起伏,观众震撼之后难免会感觉少了点儿什么。但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过程多有漏洞,故事出来之后多有批评之声。好莱坞类型电影在讲述故事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再次,电影应该注重宣传,激发观众的类型期待。从某种程度上讲,类型电影是预先出售给观众,在开发每一部类型电影时,往往就有相对的观众定位。如果一部影片能得到适当的宣传,从片名、广告宣传等每个运作环节将类型固着于观众的心灵,那么,电影的春天就不会远了。 最后,类型电影还应该注重整合生产和发行两个环节。类型电影是在吸引更多消费者和赚取更多利润的动机推动下向前发展的。好莱坞电影业总是力图复制它最近的商业成功。在市场开发中,有意识地遮盖其他方面来有选择地突出某些方面,使观众更加注意那些制作商想要强调的方面。然而中国电影市场目前还处在半市场化状态,院线体系虽已经逐步形成,但还要继续完善院线发展模式。 注释: [1]唐晋先:《(唐山大地震):动人因亲情,感人缘母亲》,《电影文学》2011年第3期. [2]任拯廷:《浅议植入式广告》,《今传媒》2006年第4期. [3]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4]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8页. 猜你喜欢: 1. 关于电影论文范文 2. 电影鉴赏论文 3. 关于电影论文参考 4. 有关于电影论文 5. 关于电影的论文
高中议论文范文:活着的意义2009-11-06 来源:E度社区 作者:雨泉叶子 3061人在讨论相关问题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寻找那种被世人所定义着的幸福,我在通往梦想的旅途中寻寻觅觅,错过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与停泊的驿站。但始终坚信只要能拥有一次轰轰烈烈、举世无双的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身心俱疲,直到蓦然发现人性也有丑恶的一面,直到忽然明白我所追求的东西并非是我向往的,我才真正开始去思考—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之类的吗?我陷入了一度的迷茫和绝望之中。 直到我品读了余华的大作《活着》,居然产生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意识到我开始明白活着的真谛了。 《活着》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位叫福贵的富家少爷,先是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他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免于世,但母亲却因病去世;在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的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继而女婿二喜工伤而亡,外孙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了;最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当生命中异常珍贵的温情随时间的流淌被死亡一点点撕得粉碎,福贵自始至终选择坚持与忍受。虽然他无力拒绝生活赐给他的每一个苦难,但他能够把他们看成检验灵魂深度的考验,他能够凭借自己生命的韧性和顽强去坚持努力地活着。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他一样也承受着家人都先离他而去的巨大悲痛,但他依旧让自己的生命站立着,没有倒下。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挫折与苦难,选择勇敢面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毕竟,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或着。 余华在书中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确,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等都是因为“活着”才能像花儿一样绽放。人也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才有希望,才能创造奇迹与辉煌。 行走在生命的消逝中,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绝望。即使这片土地上不曾留下一丝我的痕迹,但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已经走过。
亲 情 之 乐 浙江考生 星期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帮母亲洗脚。母亲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我,说是要中考了给她洗脚浪费时间,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母亲还是答应了。 我将椅子搬到院子中央,打了一脸盆水放在椅子前,月亮刚好映在了水中。 母亲在椅子上坐定。我小心翼翼地为母亲脱去袜子,便触到了母亲粗糙坚硬的脚底,我的心猛一颤,这是我小时候母亲背着我上街留下的吧,过了这么多年竟还没有褪去。 母亲顺从地将脚放入水中,动作那么轻,水面泛起几圈涟漪。 我低下头,水中的月儿被母亲的脚弄碎了,就像金色的精灵在水面跳动。 我仔细地为母亲洗脚,母亲有些微胖,脚很厚实,就像母亲一样,厚道,不懂得狡猾。 “你小的时候很调皮,晚上回家总是把脚弄得很脏,每晚我都坐在院子里给你洗脚呢。”母亲突然说话了。 我抬起头,母亲似乎沉浸在回忆里了,我的记忆也回到了从前。 我坐在小竹椅上,不安分地把竹椅摇得吱呀呀的响,母亲一边为我洗脚,一边给我讲故事:广寒宫里的嫦娥,砍树的吴刚,射日的后羿……我总是抬起头,望着月亮,静谧的月光洒在我的小脸蛋上,洒在母亲乌黑的短发上,洒在那盆水上…… “你发什么愣呀?”眼前是那个被岁月侵蚀的母亲。我忙低下头,继续为她洗脚。突然间,我感到儿时的月光似乎又照着我和母亲,照着母亲的脸,照着母亲的脚。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我笑了,母亲也笑了。 我感到很快乐,这亲情之乐,被我遗忘了良久,却被我无意间拾起,但没有变味,反而随时间的推移愈加浓厚。 呀!这亲情之乐。 “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通观全文,亮点有三:其一,景物描写,用笔虽淡,却作用不凡。文中有关月亮的描写,既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又烘托了静谧、幸福的气氛,和人物的活动一起构筑美好的意境,表现题旨。其二,细节描写自然、真切、生动、传神。“母亲顺从地将脚放入水中,动作那么轻,水面泛起几圈涟漪”,“水中的月儿被母亲的脚弄碎了,就像金色的精灵在水面跳动”,“母亲有些微胖,脚很厚实”……都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画面!其三,行文前后照应,不露声色。文章开头呼:“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帮母亲洗脚。”结尾就这样应:“这亲情之乐,被我遗忘了良久,却被我无意间拾起……”(糜建虢刘国军) 教师之友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到私密记事本 快快乐乐 发表于2009年06月12日 21:57 阅读(0)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来源:QQ工具栏 权限: 公开 05年陕西中考满分作文(五篇) 发表日期:2007年8月12日 已经有1075位读者读过此文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 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 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 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 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以下是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 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 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 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 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 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 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 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 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 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 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 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 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 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 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 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 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 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 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 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 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 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 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 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 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 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 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 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 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 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 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今天上午下课的时候, 我和师大校长一块出来,礼堂里有很多废纸。我说不要捡,要等下午学生自己捡 ——同学们,谁丢 下这些纸屑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的教材”。好的, 同学们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爱国的开始。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渍纸的故事。 第一个,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 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 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 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事长 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 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 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 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 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 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 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 “看见”大事的人,不一 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第二个渍纸的故事,当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 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 看我们十月一日***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 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大家不要总是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 都没用,咱们的道德水准还没上来,还差得远!大家说这些废纸重要不重要?所以说,我让大家捡起 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万事从小事做起。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 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 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 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一个人的死,哪个是全身完全溃烂死掉的?都是肝坏了,或心脏有毛病,等 等一个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有敬业观念。我们中国实行九年制教 育目的就是这样,就是要看你怎样同老师相处,怎样与朋友相处,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从古至今,中 国的教育才是最伟大的教育,你把西方的教育看作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 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 习人文教育!”所以说,我们祖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掌声)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教育,这就是中国教 育精髓所在。 再一个,我们要进行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和穿中国服装的振兴民族文化的道德教育。一个 中国人连中国饭都不吃了,能叫中国人吗?吃中国饭的第一代表是使用筷子。筷子原是中国的文化, 是文明的行为。我去美国,偶尔吃他们的西餐,他们一上西餐我就说:“请给我拿筷子来。”他们问 我:“吃西餐都用刀*,你为什么用筷子?”我说筷子是文明的象征,而你们的刀*是野蛮标志,所以 我不用。筷子可切、可**、可削、可夹、可戳,无所不能,而你们的刀*笨重至极,象杀人的武器。 (掌声)学生要吃烧鸡,我说可以,如果他说要吃“肯炸鸡”,我要揍他,他说吃面包夹豆腐乳,可 以,他说吃“汉堡”却不可以。你可以吃碉堡,但不能吃 “汉堡”。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外 国只是机器、枪炮比我们强,吃的能与中国比吗?吃外国人的东西只是种怪心态,可卑啊! 我们学校 的英文教学是全台湾最好的。我从美国请来两名老师,专门教我的学生学说外语。我有一个留美班, 他们一定是要留美的。但是他们所学的教材第一页上都印着我的话: “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 为,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我们不能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敌人”枪炮、科学压过 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打倒他们!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 学好不可,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掌声)我们学英文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 侯外国人,去做丢尽祖宗八辈人的事!”(掌声)所以,我的学生英文学得都非常好。如果一个英文 老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英文了。英文是世界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个不 会英文的民族是一个低等民族,英文太美了!太棒了!”你说这个老师要不要打屁股?所以我总是告 诉这些老师:要好好教我的学生,你不要替外国人宣传,变成“汉*”!要告诉学生雪耻图强,打败 列强,这是中国人的希望(掌声)!你们这里不也有英文老师吗?外语系的学生以后不也去教英文吗? 上课以前你们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学英文的教育,不要上来就替外国吹一场,你们不要认为:传道者只 是传英文之道、授英文之业,而要传爱国之道,授英文之业。好,同学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下一步我 们就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错了。所以,我们要进行为国家而 求学问,为社会分工而学技能利他、利群的道德教育。大家先要想想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你们要 反思一下。有些人也许会说,为自己找个饭碗而读书!这是多么卑鄙和渺小,多么无聊和可怜!你绝 对不应该单是为找个饭碗而活着!找个饭碗吃饭太简单了!拿个刀子,找个人随便捅一下,绝对一辈 子有了饭吃,而且还有人伺侯,还有人为你做饭,睡觉时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少不了!那 不就解决吃饭了吗?你为什么不干呢?因为我告诉了你,要学好生存的技能,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 值,那里不是创造人类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知道读书绝对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国家而求 学问,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读书、做事要确定一个方向: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 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越在黑暗中越做光明的事,这就是道德教育。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 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 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 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你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最 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小孩子长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 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希望,你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它与国家毫不相 干!他喝着国家的奶水,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 出一批自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读书 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培养你?国家 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舍和餐厅、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 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是个 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 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 你为国效命。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正好你们是读师 大的,你们在三、四年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国家观念,你 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你的学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跑来跑去,为师范 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 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 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掌声)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 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好高兴,“哇, 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了。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 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 “扶住它, 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 我们呢?(掌声)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 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你 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唉呀,你看外国人多好!我不当中国人,我想当外国人!”那是不对的。 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 热爱国家的观念。 人人在砍国家、吃国家、拿国家,这个国家怎么会好呢?人人都贪污、腐败,这国家会好吗?外国有 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再大的国家也会被你拿穷了。(掌声)我走到哪里,绝对拒绝招待。 我走到哪里吃自己,用自己,坐你的汽车给车钱,住你的旅馆给你旅馆钱,吃你的饭给饭钱,绝对不 沾国家一毛钱。我就是要做个示范给你看!(掌声)什么叫爱国,是我们把东西把钱把命给国家,这 叫爱国,你总是把国家的东西往家拿,这叫什么爱国?有些人偷国家、拿国家,还拿得津津有味,拿 得大言不惭,拿得毫不要脸,这怎么得了?(掌声)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你在国家里头,不知国家在哪。当老师的,国家就是你面前的学生。你往讲台上一站, 下边的学生就是你的国家,找国家太容易了。今天我往这儿一站,下面1500人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 对你们尽心尽责,就要产生教化作用,影响作用,你就是我的国家,我爱你,就是我爱国,把我的思 想传播给你,就是爱国!(掌声)那你以后往你的学生面前一站,那就是你的国家。你不能浪费他的 时间,他的生命,你要好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你给他这种爱国思想,你就是一个爱国者,不给他, 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叛国者!(掌声)同学们,将来你也有留学的机会,你要注意到,不要让自己 丢了中国人的脸。你别去了不回来,这丢中国人的脸呢!外国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他们会说:你看, 这些留学生一点国家观念都没有,这些小亡国奴!人家怎么会看得起你呢?这很丢脸,是很难为情的一件事。 国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不到国外不知道“祖国”的重要。一个没有国家的,一个国势很弱的人, 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我们要知道爱我们的国家。国 家不壮大,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再有地位有什么用?你永远不受人尊敬啊!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大家 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 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组”。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 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 “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 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 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我也告诉世界: 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 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 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 要钱何用?--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 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 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 的前途是往前看的。老师这样一回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 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 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 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要雪耻图强,力争做 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 肩负全国荣辱。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二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 表十二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 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高老师回到国内,看到不顺眼的要讲要骂,要批评要 建议,但是我离开了大陆回到台湾,不会讲大陆一句坏话。他们问:大陆好吗?我说好得不得了!太 大了,太棒了。到了美国就说中国人伟大得不得了,绝对不会丢中国人的脸,一句对中国的批评也没 有。但是,回来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讲话,诚诚恳恳建议。有的人刚好相反,在国内他屁都不敢放一个, 装得那么温顺,那么可爱,一离开中国就大放獗词,把中国骂得一文不值,这就是标准的汉*王八蛋也
《活着》小说叙事线索的设计 在《活着》的小说中,余华选择了“死亡”这一元素进行八次重复叙述,以“死”写“活”,以此来突出“活着”的艰难。同时,余华又设计了“医院”和“眼泪”两个具体意象来展现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然而,八次死亡放在影视作品中无疑会使叙事节奏变得拖沓,且无论是“眼泪”还是“医院”在视听语言中重复展现都会显得过于冗杂,扰乱观众对于更有价值部分的记忆和反馈。
《活着》,写的一般啊,就是挺惨的.换个别的吧.
电影活着主要是用年代变化推动情节,而小说则是用感情变化。
《活着》的经历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浅析《活着》中的人生意识徐慧媛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64)摘要:《活着》是余华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看法嘻嘻哈哈地看着别人的样子笑。我和家珍、凤霞排着队走去还算的而写得书,或者说是余华为了找寻人生意义而专门写的书。书整齐,有些人家老的老小的小,中间有个老太太还扭着小脚,排出中集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便是人生的宿命意识和苦难意识,如果说来的队伍难看死了,连队长看了都说: ‘你们这一家啊,横看竖看宿命是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那么苦难则是人生悲剧的直接体还是不好看。’”那些在历史长河里面浓墨重彩的事件,对于最底现。通过对二者在小说中具体表现的深入分析,窥探中国人在特层的农民阶层们,意义却微乎其微。历史没有给予这些社会底层殊的历史巨浪中的被动与无常,不难看出,《活着》是生命的寓言的劳动者真正接触的机会,它似乎只需要人民了解它的存在,接故事,福贵的生存困境是人之为人的必然经验。受因为它而带来的变化,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百姓们不需要知道,也永远无法理解。他们只不过是命运作弄的对象而已。当然,老百姓们是配合的,他们也不想去探究个中的原委,他们只希望在所有的变革中能够有一条活路,因为他们的内心,只能承载得起这么多的重量,其余的是非纠结,是平凡百姓生命中不能承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就是对人受之重。 生作语言意义上的虚构。作家需要借助语言来发泄对于现实的不满,需要借助文字来抵达更为宽广的世界。对于一向提倡“文2苦难意识学创作要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真实”的余华来说,其作品无疑投如果说宿命是人生悲剧的根源,那么苦难,则是悲剧的直接射了更多作者对于人生的心理意识和精神意蕴。本文着重想要体现,因为命运直接操纵着苦难。《活着》对于苦难的叙述,首先探究的,便是余华投射在《活着》一书中的人生意识。 表现为对生命存在的追问,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赋予生活的苦难。生活之于福贵,意义微乎其微。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极1宿命意识端的说法,人生等于痛苦加无聊!人是有欲望的,当欲望没有得所谓宿命,是宏观时空或大尺度时空对微观时空的观照进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痛苦。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感到无聊。而凸显出其短暂、轮回、虚无与无常,人类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被所以,人生就永远只能像“钟摆”一样,“一头是痛苦,一头是无动感,其根源就在于,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死亡,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而当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加上动荡不堪的背景时,人生在宿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的两种最后的成分”。而更加悲惨的命之上更增加了一份荒谬感。是,福贵的生活只有痛苦和无聊这两个极端的维度,他甚至没有文章通过一个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展开叙述,作者选取了追求欲望的中间过程。年轻时,他是大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农民作为主人公,这就加剧了文章的口,对于生活,他没有企图心。福贵说: “我爹常常唉声叹气,训宿命意味。福贵之于历史,与其说是在经历,不如说是遇到。上斥我没有光耀祖宗。我心想光耀祖宗也不是非我莫属,我对自己街给重病的母亲抓药,碰巧就被国民军抓了壮丁;好不容易回到说,凭什么让我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去想光耀祖宗这些累人家,本来生活可以稳稳当当的过下去,却遇上了像闹剧一样的人的事。”对于这样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来说,生活想当然地无聊。民公社;然后是稀里糊涂地加入大炼钢;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在极度的空虚之中,他过着荒诞的生活。除了吃喝嫖赌之外,还刚刚从自然灾害中缓过气来,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的措想出了一些荒诞的招数,折磨别人以慰藉自己空虚的心灵。比如手不及中,人们根本来不及思考这样的事件究竟带给自己什么样让妓女做人肉轿子,故意骑着妓女戏弄自己的老丈人。这些荒唐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的意义,而更加让人觉得毫无意义的是,在的行为背后,恰恰折射出福贵空虚之下异化的内心。正当福贵沉这么多关乎历史变革的事件中,在这么多左右着这个家庭成员生溺在巨大的空虚和无聊之中时,生活却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命死的事件中,家庭里的所有人,却几乎都没有实实在在的“参与”运甚至没有给福贵喘息的机会,在他自己都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其中。福贵没有真正打过一次战,参军的过程就是夜以继日的行就输光了全部家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打击对福贵是有好走和被包围之后闹剧一样的抢夺食物以求生存;轰轰烈烈的人民处的,他至少回到了“人”的状态,然,也开始了痛苦的生活。公社,在福贵的叙述中,不过是从好饭好肉到缺吃饥荒的过程;而就当福贵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生活却不再给他翻身的机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福贵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旁观会。打击纷至沓来,父亲的逝世,妻子被老丈人带走,上街抓药被者。为了进一步削弱百姓的“参与性”,在描写这些悲剧性事件抓壮丁……生活忙碌而充满恐惧,除了要维持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时候,余华特意采用了戏谑的描写方式。且看人民公社的这一还要忙着应付一个又一个的变化和灾难,当脆弱的内心对于上一段描写: “村长也不叫村长了,改叫成队长。队长每天早晨站在次的打击都还没有完全适应时,下一个更加具有毁灭性的事件又村口的榆树下吹口哨……村里人都觉得新鲜,排着队下地干活,不期而至。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刻起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复仇者”,而他的身体便成了他为了复仇而可以任意处置的工具。“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的需要。”所以当赵襄子第一次认出豫让并放了他时,豫让知道赵襄子也是“知”他的,但是对“复仇者”这个身份的认同让豫让不可能放弃复仇或者归附赵襄子。所以他“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试图摧毁一切可以被人认出的外在身体特征。他的自残,不仅显示出他复仇的决心,更显示了他对“知”的追求。当可被人辨识出身份的外在身体特征去掉以后,唯一可被人辨识出来的,只剩下身体里面的那个自我了。这个自我,也是豫让一直所追求的自我身份。自残报仇未免太过残忍,所以豫让的朋友便劝他以更容易的方式来复仇————事襄子并杀之———时,豫让断然拒绝了。因为豫让选择的不是简单的复仇,也不是采取一切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而是选择了一种身份———一个“复仇者”,在他的认知里,身份比行为更重要。如果他利用赵襄子的敬仰与信任而实现复仇的目的的话,他就会背离他决定成为的那种人,他选择的身份就会变成达成目的的手段与工具,这在豫让一直追求的自我身份意识里是不被允许的。豫让对“复仇者”这个身份的认同,使得他选择难而不选择容易的方式,最终,即使不能刺杀赵襄子的身体,也要象征性地“请君之衣而击之”,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复仇者”的身份,完成“复仇者”的使命。而他对这个身份的坚持,也使得他的“名”随之而来,豫让“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豫让对“复仇者”这个内在身份的认同,使得他采用一系列自残身体的做法,以期完成他的复仇。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却得到了完善。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国刺客形成的心理动机,对忠诚的信仰、对报恩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使得他成为一个刺客,成为一个为“知”己者报仇的复仇者,抛弃了外在的容易辨识的肉体,成为一个以内在自我为支撑的刺客。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却完善了自我的身份,也同时得到了“名”。
《活着》的经历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满了自己的整个心灵。一起也觉得余华过分残暴,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只要剩余主人公孑立地活在这个国际上在我患病的那段日子。所以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由于我厌烦于华,厌烦他的严酷。
第2次看《活着》,是在本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神往着自己的夸姣未来时,一场出人意料的噩梦完全打碎了我全部的梦。我没有办法承受那样严酷的一个现实。我觉得整个国际都溃散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端妄自菲薄,乃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境地,我深深感触到了活着的艰苦,活着的苦楚。"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需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我开端宣泄,开端燃烧我全部从前喜爱的东西。由于我想烧掉曩昔,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留下了这的一本,开端重新去体会活着的意义。我总以为人生的悲痛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去世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理解人世间最苦楚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渐渐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孑立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的悲痛。
我不敢幻想,假如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持续生计下去,可是他却仍然友爱地对待国际,这种对磨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国际的达观情绪,我想不是一般人能幻想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求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抚躬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患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端浮躁不安,自怨自艾。我开端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容纳我,无怨无悔。在损伤深深爱我的人一起,我也深深地损伤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暴,我亲手在损伤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形成的,可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苦楚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的确,由于"人是为活着自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用困难!
张艺谋拍了这部电影,很有名气但是没有看过,只知道这是大背景下的小说。读之前我准备了很多,准备成为时代下渺小的一只,站在岸边被滚滚而来的潮水打湿鞋子,去触碰历史的马车扬长而去掀起的灰尘。但读完之后却是意外的平静,有一点点的无奈,只是人生本就具有的无奈。没有拧巴,没有怨恨,仿佛小说里人物的命运都与时代无关。
余华的笔触细腻而有抓力,我好像也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穿着布衫,一同经历着这一生。印象很深的是文中有一处描写饿了一段时间的男主人公和儿子把作为家里唯一财产的羊卖了,换回来米,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路上,像洒满了盐。读到这的时候,嘴里也咸了一下,没有经历过挨饿,就想象着连续吃了很多天的大米粥,今天突然加个冒油的咸鸭蛋,夹出一点放到粥里,有点滋味了,剩下的还要留着以后吃,我想就是这种感觉吧。书中讲羊是性价比很高的财产,能产奶能卖羊毛只吃草,男主人公的儿子每天喂羊,感情很深,但我想回来的路上,男主人公更多一点的是能吃上一段时间米的欣喜,能不被饿死的欣喜。书中像这样简单自然的描写有很多,也是在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去承受生活中的一切。
作者余华在自叙中写道“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在小说中,看到了时代,看到了被时代拉扯着的命运,更看到了一份简单的意志,是希望,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的人性的善良。
很感恩自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努力做什么就能成为什么。不用担心是否有明天,而是去想怎样让明天更好。深处其中可能不会觉得,与书中的时代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真的给了我们很多。我想无论在怎样的时代里,我们都可以作出选择,选择做个善的人,选择努力的生活。曾经想过,下辈子要做什么。想过当一棵高高的大树,骄傲的立着,看世界变迁。想过做一只国宝大熊猫,过着吃吃喝喝卖萌的生活。现在更想做人类,去接受世界,接受命运的安排,有思想有性格,去感受一切好的、不好的情感,去渡过每一天。
在读完两遍原著小说,观看了一遍电影之后,我想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对这部艺术作品的想法。
“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原作者余华写在活着小说中的话。乍一看,这句话有点问题,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提升自己,创造价值,为了奉献等等。但细细品来,结合富贵的遭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是多么深刻。我在这里写一点我的拙见,我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看过了这世态炎凉,他的心或者说他的灵魂,会到达一种超然的境界。到这个时候,活着就变成了一个过程,甚至像是一个任务,到这个时候,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下面我想简单将电影与小说做一对比。
电影是视觉艺术,小说是文字语言艺术,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优秀的小说,电影将失去灵魂,没有导演出色运镜,艺术创作和演员选择,小说将无法出色的具象化。这一点上《活着》完全达到了。尤其是巩俐的表演,让我想起了《红高粱》里的九儿,那种美丽坚强的女性的形象,被诠释的出神入化,完全让观者没有任何出戏的感觉。
电影因为篇幅的限制,无法将小说中的情节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所以无法避免的要对篇幅有所删改,但不能改的没有逻辑。在这一点上《活着》完美的做到了。例如:导演完全把握住了富贵的父亲,在知道儿子将家底输光后的情绪递进(从愤怒到释然)的过程,并将其适当推进,给观众造成的冲击是不亚于小说的。
先暂时写到这儿,最后我想谈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一辈子的,我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回答。我想在这里谈一点浅薄的想法,三十岁之前为自己活,三十岁后为别人活。三十岁前你的父母还很健康,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给自己拼搏一个未来,不让他们失望,三十岁后,你可能已经事业稳定,也已经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同时为人子女,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要肩负起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感到幸福,但不要过分为自己的儿孙打江山,老话说的好: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想想富贵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为别人活。
《活着》叙说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谊,这是最为感人的友谊,他们相互感谢,一起也相互仇视,他们谁也无法扔掉对方,一起谁也没有理由诉苦对方,《活着》叙说人怎么去承受巨大的磨难,就像危如累卵,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分量,它没有断,《活着》叙说了眼泪的丰厚和广大,叙说了失望的不存在,叙说了人是为了活着自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从前嫖赌输光了家产,可是亲人并没有扔掉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分他理解只需活着赤贫未必欠好,只需有爱,有关心。可是妻子抱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端去世,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全部全部的杯具连续产生,最终只留下自己活着,可是阅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应对自己的曩昔可以镇定的回想与论说。他在剩余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日子的感谢,虽然不幸产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幸亏自己从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明理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惋惜!作者没有宣泄,没有控诉或许揭穿,而是向人们展示崇高。那里的崇高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全部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天公地道,用怜惜的目光看待国际。
主人公福贵阅历了终身的磨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失望的边际徜徉,可是他却有对磨难的承受潜质,对国际的达观情绪。当他发现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旧日同甘共苦的春生是他选取了掩埋仇视,他们之间相互感谢,相互仇视,可是谁亚无法扔掉当地,一起谁也没有理由诉苦对方。即使是在绝地面前他仍旧劝慰朋友要刚强地活着,只需活着,只为可以活着。
咱们此时的日子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波折,有的时分咱们确实很难以承受,可是每逢我想当福贵他仍旧感恩日子的.时分我就会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与福贵的距离,或许我无法在阅历这些磨难之后得到心里的提高,可是我却可以透过对福贵阅历的友谊感同身受,活的相同的慨叹!
不论怎样,日子总要持续。只需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自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许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读《活着》这本书前,就知道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其实,我也只是需要一个悲伤的理由。但是,读到有庆死的时候,我真的很伤心。难以置信那个纯真的善良的少年,每天不辞幸劳的赤脚在学校和家之间飞奔,只为给两只羊喂草,自己吃不饱却从不忘记给羊儿喂草,他居然因为救人献血,活活被抽血过度而死!无知又善良的孩子,怎么不让人心疼?再也看不到那在乡间飞奔的身影,怎么不让人揪心?中年丧子怎么能不痛?!可是还是要活着呀!主人公富贵就这样一个个送走了所有他爱的人,夕阳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富贵和同样苍老的一头叫做富贵的牛,相依为命,渐行渐远。
就这样,薄薄的一本书写完了名叫富贵的一生,就这样,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啊~原来人生本就有诸多不容易的事,比起那个时代,生在现在的我们已经是该感恩了。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本就有许多起起落落,而每个人的人生中,本就有命数的差别。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其实用不着去羡慕别人,那些在你眼里成功的人,背后付出的血泪是难以想象的。
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对于社会,人性,人生,真的是所知甚少。找工作中各种揪心,伤痛,迷惘。我害怕自己的一生会一事无成,害怕这个社会连一次机会都不肯给我,我也怀疑过,本科生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我甚至都想要放弃,因为当初的踌躇满志已经消磨殆尽了,我看不到希望了,因为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该是一无是处的。
可是,我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啊!只要努力还是有可能改变的吧!富贵年轻的时候挥霍,虽然以后也艰辛,但是至少充实,那样接二连三的打击,他还是活着。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啊~时候到了自然会发生。为什么要去考虑那些呢?为什么一点点挫折就想放弃了呢?现在是迷惘,是忧虑,最难过的是空虚,是没能替父母分担让父母失望,是当初的自信只换来如今的失落,是怨恨太过学生气的自己处事太不圆滑……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快改变这近况,我只是想活着就要不停努力,努力就会有希望的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呀!
这个季节我拥有了一本好书,书不厚,但暖人心。初入眼帘时,鲜艳的红色让我入了迷。封面很简单,大红的底色只衬着两个大字——活着,在微弱的紫光下,书后似乎隐藏着什么,显得异常神秘。伴着好奇心,我翻开了第一页。
书以美国民歌《老黑奴》起源,因为这首歌,作者被深深打动,于是写下了这篇小说《活着》。作者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亲眼目睹了人们在这个纷纭扰扰的叫做活着的故事里死去。大致阅读这篇小说时,书中主要讲“我”在一个乡下听一位老人福贵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由于好赌而输尽家财,变成一个穷人,经历了许多坎坷,他的亲人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活到现在。
此时,我感到我的心已经非常沉重了。先是为福贵的败家而感到气愤,再后来又为了福贵悲惨的命运感到悲哀。整个故事氛围都比较阴沉沉,但是,无论福贵的命运有多么悲惨不堪,即使到了趋于死亡的边缘,他都活了下来,在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时,眼睛里流露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也正是从这里,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触动了。
说到福贵,他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如此放荡不羁,后来虽然变老实了,但是并不懂得教育孩子。不过仔细想想他还是有着其余人不曾拥有的品质。福贵受到的打击和痛苦是常人所没有的,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活着,坚强的活着,不像春生因为受挫折而自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在现实生活中,像福贵那样抹着浓厚的悲惨色调的人很少,但是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岖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气馁投降,亦或昂首挺胸继续前行,我相信只要活着,生活中的大小细节和感受都会被我们遗忘,被时间所遗忘。活着就好!我高声赞扬那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或许像福贵那样活着,或许像老牛那样活着。
合上书本,鲜艳的红再次入我眼里,更扎我心里。我知道时光如黑夜一样正在转瞬即逝,死亡也终会如黑夜从天而降。不痛,不悲,不喜。仿佛是一片青叶在风中摇曳,宁静就在遥远的身旁波动。
合上《活着》这本书,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徐富贵的人生可谓坎坷,从走路都自带钱串声的阔少爷变为租赁土地对人低声下气的佃户,从锦衣玉食变成了破衣烂衫,吃糠咽菜,但这只是富贵悲剧生活的开始,父亲因为富贵赌博输光全部家产而气郁而死,母亲因富贵在抓药途中被抓去充军最终病死,儿子为校长献血时被抽血抽到停止了心跳,女儿又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苦命的外孙苦根与女婿相依为命,接着妻子家珍撒手人寰,女婿又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最后自己唯一的亲人苦根也被半锅豆子夺去了生命。
这是何等的苦难啊,而顽强的富贵最终战胜了它们,他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最终却安详地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无论生活怎样残酷,饱经苦难的富贵依然保持活着的意志,他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坚持顽强地活着。即便是在人生暮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之后,富贵买了一头和自己一样年迈的老牛,并为之取名富贵,他们孤单相伴,一起在黄昏的村头交流、劳作,历尽人生苦难的富贵却留给了世人一片祥和、宁静。
回想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因达不到自己理想的体重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又有多少人因工作不顺而怨声载道。我们会因父母对我们生活的横加干涉而愤愤不平,甚至横眉冷对,我们会有领导额外强加的工作而心中不满。我们会因孩子没有考出自己理想中的成绩而劝解甚至指责,为了让孩子能全面发展而费尽心思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我们甚至会抱怨社会发展太快,导致我们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前脚刚刚迈入,后脚已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我们抱怨,我们埋怨,我们愤世嫉俗,我们甚至借助平台大声疾呼,指责社会的不公,人情的淡漠。可是,这些与富贵的经历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不堪入耳”的,我们如果为这些事情而苦恼,似乎是太过于矫情了。即便是新闻中通报到的跳楼,寻死事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富贵的相比,似乎也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生活艰辛,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无论怎样的苦难,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生命的理由。因为,唯有活着,才有希望。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担,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这本书我看了一遍便把它还给同事了,它太沉重,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线,我不敢看它那封面,怕它刺痛了我的眼,更怕它刺痛了我的心。但即使我不再看它,书中的那些情节,那些曾经鲜活,最终变的死寂的生命早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书作者余华用冷静的令人发怵的笔调记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至少我认为它是真实的。《活着》揭示了一种高尚:那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正如本书的主角富贵,一生坎坷多折,经历了家境的破落,经历了国共的战斗,经历了文—革的动—乱,经历了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的苦痛,最后与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默默的活着,无牵无挂的活着,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在这部小说里,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活着是一个如此宽广又如此沉重的话题,这世上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甚至已去世的人都活在亲人的心里;活着又是如此沉重,它凝聚了太多的责任、使命以及无尽的回忆。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使人坚强的面对挫折、变故,甚至死亡的力量;一种支持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种隐藏在人们骨子里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力量。
余华在《活着》的日文版自序中说道:“我知道富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如果问我,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富贵是一个小人物,但他身上折射出处于底层很多劳动人民的共同点,包括对苦难的逆来顺受,包括对自身的定义,包括对生活的态度。富贵的命运如此卑微与无助,但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性格与品质,一种敢于直面苦痛的勇气,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
“活着”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忍受困难,战胜挫折,让我们变得勇敢的力量。——题记
《活着》这本书中的福贵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的一生是那么坎坷,他的父亲在他赌博赔光家产的时候离世,这无疑是一种双重打击。他的母亲在他被抓去当壮丁的时候离世,他的儿子因为血被抽干离世,他的外孙吃豆子离世……最后,只剩下他与一头老黄牛为伴。这种种看起来是那么不可能同时发生,可全都真实地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活着》,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走进了福贵的人生。他生活在“全民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贫困时代,吃不上好饭好吃,为了供儿子上学,曾把女儿送给别人。我不禁扪心自问,现在的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果还不努力学习,怎么对得起那些劳苦百姓呢?在打仗时,老全被子弹打中,可见战争是多么残酷啊,你永远不知道死亡在何时何地等着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和运动”给福贵带来了无情的打击,但他仍然没有屈服,默默忍受着这一切。我认为,他是坚强的,是无谓的。
或许,从我的角度看,福贵的一生是坎坷的,因为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困难就是苦难。但是,如果从福贵自己的角度出发,他可能不会这么认为。也许,当他多年以后的某天,回味自己的一生时,他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他有着幸福的家庭,并与他们拥有美满的生活,尽管亲人们都已离他而去,但回忆仍是美好的。他不会忘记浴血奋战的日子,更不会忘记和亲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他不会忘记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含着细微的如金子般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懂,别人的生活也不必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要好好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
在最后,“老牛与牛渐渐远去,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体现了一种平静,惬意而又自然的乡村生活。此时的福贵与这头老牛一样,只有一个简单的目的——活着。
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话那些中幸福快乐的结局使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促使着我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我一直也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
这个暑假我读了余华的《活着》,感触颇深,在书中,福贵的生活蜂拥而来的真实都在诉说着丑恶与阴险,在大时代背景的社会变革下,福贵和他的家庭遭受了许多磨难,最后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福贵的生活是悲惨的,他见证着每一个亲人的死去,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夺走了福贵所有的依靠,但福贵仍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坚持着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而活着……
“活着”这个词语在我心中充满了力量,人是为活着而活着,我们在活着的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故事,不论不是好的坏的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既然承担起这个责任,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克服生命中的挫折,把生命变成最好的模样。我清醒的知道,活着本身就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艰难的活着,正是因为艰难,活着才更有深刻的意义,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活着》中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更加映衬了活着的意义。故事结尾只有一头老牛陪伴的福贵是一位英雄,活着的意志在他的身上熠熠闪光,坚定的信念象征着他不屈的灵魂。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长,每当翻开书卷,总会有一种绵软的情感萦绕在心头,思绪万千,卷卷都积满深情,行云流水的语句,真挚动人的情感,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读一本好书,与书为友,潜移默化,见证着崇高灵魂的再现,顷刻唤醒心灵,豁然开朗,仿佛有光在前方指引。再次拿起这本《活着》,书页间仿佛仍存留着我指尖的温度,我闭上眼睛,黑暗中的我正飞向那片明亮的书海……
母爱是一根棒棒糖,让你在甜蜜中感受到快乐;母爱是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懂得许许多多的人生道理。母爱是一把钥匙,在你遇到困难时帮助你解决;母爱是一片海洋,滋润着你的心灵快乐成长。在我眼里,母爱如一棵大树,那么无私,那么伟大;母爱如一滴滴春雨,滋润我的心田,奉献出一丝丝温暖。
仅供参考,也可部分选用。活着是为了工作还是享受,英语短文活着是为了工作还是享受,英语短文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下载作业帮立即下载满意回答Our situation here on earth is strange. Each of us comes for a short visit, not knowing why, yet sometimes seeming to have a purpose.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真是奇怪。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作一个短暂的停留,不知道缘由何在,然而有时看起来似乎也有某种目的。From the standpoint of daily life, how-ever,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we do know. We know that man is here for the sake of other men —above all for those whose smile and well-being our own happiness depends on, and also for the countless un-known souls whose fates we are connected to bya bond of sympathy. Many times a day I realize how much my own outer and inner life is built upon the labors of my fellow men, both living and dead, and how earnestly I must exert myself in order to give in return as much as I have received. My peace of mind is often troubled by the depressing sense that I have borrowed too heavily from the work of other men. 但是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很清楚的。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别人而活着——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无数个我们所不相识的人,怜悯之心将我们同他们的命运联系起来。每天有很多次,我都会意识到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别人——包括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们——的劳动之上的,意识到我必须认真地奋发努力,以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我感觉自己从别人的劳动里承袭了太多,这种压抑的感觉经常让我惴惴不安。To think endlessly about the reason for one’s own existence or the meaning of life in general seems to me, from an objective4 point of view, to be foolish. And yet everyone holds certain ideals by which he guides his goal and his judgment. The ideals which have always shone before me and filled me with the joy of living are goodness, beauty, andtruth. To make a goal of comfort and ha ...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浅析《活着》中的人生意识徐慧媛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64)摘要:《活着》是余华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看法嘻嘻哈哈地看着别人的样子笑。我和家珍、凤霞排着队走去还算的而写得书,或者说是余华为了找寻人生意义而专门写的书。书整齐,有些人家老的老小的小,中间有个老太太还扭着小脚,排出中集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便是人生的宿命意识和苦难意识,如果说来的队伍难看死了,连队长看了都说: ‘你们这一家啊,横看竖看宿命是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那么苦难则是人生悲剧的直接体还是不好看。’”那些在历史长河里面浓墨重彩的事件,对于最底现。通过对二者在小说中具体表现的深入分析,窥探中国人在特层的农民阶层们,意义却微乎其微。历史没有给予这些社会底层殊的历史巨浪中的被动与无常,不难看出,《活着》是生命的寓言的劳动者真正接触的机会,它似乎只需要人民了解它的存在,接故事,福贵的生存困境是人之为人的必然经验。受因为它而带来的变化,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百姓们不需要知道,也永远无法理解。他们只不过是命运作弄的对象而已。当然,老百姓们是配合的,他们也不想去探究个中的原委,他们只希望在所有的变革中能够有一条活路,因为他们的内心,只能承载得起这么多的重量,其余的是非纠结,是平凡百姓生命中不能承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就是对人受之重。 生作语言意义上的虚构。作家需要借助语言来发泄对于现实的不满,需要借助文字来抵达更为宽广的世界。对于一向提倡“文2苦难意识学创作要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真实”的余华来说,其作品无疑投如果说宿命是人生悲剧的根源,那么苦难,则是悲剧的直接射了更多作者对于人生的心理意识和精神意蕴。本文着重想要体现,因为命运直接操纵着苦难。《活着》对于苦难的叙述,首先探究的,便是余华投射在《活着》一书中的人生意识。 表现为对生命存在的追问,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赋予生活的苦难。生活之于福贵,意义微乎其微。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极1宿命意识端的说法,人生等于痛苦加无聊!人是有欲望的,当欲望没有得所谓宿命,是宏观时空或大尺度时空对微观时空的观照进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痛苦。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感到无聊。而凸显出其短暂、轮回、虚无与无常,人类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被所以,人生就永远只能像“钟摆”一样,“一头是痛苦,一头是无动感,其根源就在于,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死亡,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而当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加上动荡不堪的背景时,人生在宿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的两种最后的成分”。而更加悲惨的命之上更增加了一份荒谬感。是,福贵的生活只有痛苦和无聊这两个极端的维度,他甚至没有文章通过一个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展开叙述,作者选取了追求欲望的中间过程。年轻时,他是大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农民作为主人公,这就加剧了文章的口,对于生活,他没有企图心。福贵说: “我爹常常唉声叹气,训宿命意味。福贵之于历史,与其说是在经历,不如说是遇到。上斥我没有光耀祖宗。我心想光耀祖宗也不是非我莫属,我对自己街给重病的母亲抓药,碰巧就被国民军抓了壮丁;好不容易回到说,凭什么让我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去想光耀祖宗这些累人家,本来生活可以稳稳当当的过下去,却遇上了像闹剧一样的人的事。”对于这样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来说,生活想当然地无聊。民公社;然后是稀里糊涂地加入大炼钢;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在极度的空虚之中,他过着荒诞的生活。除了吃喝嫖赌之外,还刚刚从自然灾害中缓过气来,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的措想出了一些荒诞的招数,折磨别人以慰藉自己空虚的心灵。比如手不及中,人们根本来不及思考这样的事件究竟带给自己什么样让妓女做人肉轿子,故意骑着妓女戏弄自己的老丈人。这些荒唐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的意义,而更加让人觉得毫无意义的是,在的行为背后,恰恰折射出福贵空虚之下异化的内心。正当福贵沉这么多关乎历史变革的事件中,在这么多左右着这个家庭成员生溺在巨大的空虚和无聊之中时,生活却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命死的事件中,家庭里的所有人,却几乎都没有实实在在的“参与”运甚至没有给福贵喘息的机会,在他自己都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其中。福贵没有真正打过一次战,参军的过程就是夜以继日的行就输光了全部家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打击对福贵是有好走和被包围之后闹剧一样的抢夺食物以求生存;轰轰烈烈的人民处的,他至少回到了“人”的状态,然,也开始了痛苦的生活。公社,在福贵的叙述中,不过是从好饭好肉到缺吃饥荒的过程;而就当福贵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生活却不再给他翻身的机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福贵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旁观会。打击纷至沓来,父亲的逝世,妻子被老丈人带走,上街抓药被者。为了进一步削弱百姓的“参与性”,在描写这些悲剧性事件抓壮丁……生活忙碌而充满恐惧,除了要维持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时候,余华特意采用了戏谑的描写方式。且看人民公社的这一还要忙着应付一个又一个的变化和灾难,当脆弱的内心对于上一段描写: “村长也不叫村长了,改叫成队长。队长每天早晨站在次的打击都还没有完全适应时,下一个更加具有毁灭性的事件又村口的榆树下吹口哨……村里人都觉得新鲜,排着队下地干活,不期而至。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刻起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复仇者”,而他的身体便成了他为了复仇而可以任意处置的工具。“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的需要。”所以当赵襄子第一次认出豫让并放了他时,豫让知道赵襄子也是“知”他的,但是对“复仇者”这个身份的认同让豫让不可能放弃复仇或者归附赵襄子。所以他“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试图摧毁一切可以被人认出的外在身体特征。他的自残,不仅显示出他复仇的决心,更显示了他对“知”的追求。当可被人辨识出身份的外在身体特征去掉以后,唯一可被人辨识出来的,只剩下身体里面的那个自我了。这个自我,也是豫让一直所追求的自我身份。自残报仇未免太过残忍,所以豫让的朋友便劝他以更容易的方式来复仇————事襄子并杀之———时,豫让断然拒绝了。因为豫让选择的不是简单的复仇,也不是采取一切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而是选择了一种身份———一个“复仇者”,在他的认知里,身份比行为更重要。如果他利用赵襄子的敬仰与信任而实现复仇的目的的话,他就会背离他决定成为的那种人,他选择的身份就会变成达成目的的手段与工具,这在豫让一直追求的自我身份意识里是不被允许的。豫让对“复仇者”这个身份的认同,使得他选择难而不选择容易的方式,最终,即使不能刺杀赵襄子的身体,也要象征性地“请君之衣而击之”,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复仇者”的身份,完成“复仇者”的使命。而他对这个身份的坚持,也使得他的“名”随之而来,豫让“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豫让对“复仇者”这个内在身份的认同,使得他采用一系列自残身体的做法,以期完成他的复仇。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却得到了完善。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国刺客形成的心理动机,对忠诚的信仰、对报恩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使得他成为一个刺客,成为一个为“知”己者报仇的复仇者,抛弃了外在的容易辨识的肉体,成为一个以内在自我为支撑的刺客。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却完善了自我的身份,也同时得到了“名”。
《活着》的经历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