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人性的枷锁论文文献

人性的枷锁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人性的枷锁论文文献

《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次会谈分析当事人抑郁的身心状态,第一次会谈是当事人姐姐对当事人冷漠、憔悴、孤独影像的回顾;第二次会谈是当事人本人对自己的无为、悲观的身心状态的感受与体验;最后一次为整合家庭式会谈,主要目的为协调家庭众成员亲子关系和检验当事人的咨询效果。咨询师采用现实及联想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抑郁来访者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及价值,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经过心理咨询辅导,来访者的消极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57-03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晨阳(化名),男,汉族,19岁,济南某大学大一学生,身高米,体重90多斤,身体虚弱,脸色焦黄,眼神呆滞,农村家庭,家里有两个姐姐,父亲退伍做建筑小包工头,母亲家中务农,家境中等;无精神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二、主要咨询问题

近半年来,精神不振,极度萎靡,痛恨父母,时常通过各种方式麻木自己,对生活的不知不觉,对家的不知不觉,沉迷于自己的麻木生活,无朋友无交流,对未来持有负面及悲观的想法,认为现在的问题将不会得到任何解决,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没有想解决的意愿,也坚信自己没有解决的能力和方法,自己活着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三、主诉

第一次会谈

(一)姐姐来访主诉

弟弟是家中最小的,父母亲为了要儿子,超生两胎,我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从小家里人都很娇惯弟弟,家庭经济也还算不错,弟弟一般要什么就满足其什么。弟弟初中学习很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第一年高考弟弟落榜,第二年高考依旧是失败,所以爸爸想办法为弟弟掏钱让他上了一所成人学历的大学。但是弟弟上学没多久,就给家里打电话表示不愿意上,父母没有在意;第二次,弟弟又提出想退学的想法,依旧遭到拒绝;第三次,再次向父母说明不想上学,父母严加制止。从此弟弟不再提及此事,弟弟也不再给家里打电话,生活费也不再给家里要,每次都是通过我来给父母要生活费。弟弟说,他的生活如此糟糕,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对父母没有一点儿感情,永远不愿再见到他们。

弟弟现在的个子,体重仅有90多斤,听弟弟说,近一两个月没有食欲,仅靠方便面充饥,不愿吃饭,每天泡网吧,不是因为喜欢上网,而是找事情麻醉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实在太难熬,太痛苦了。(说到此,姐姐哽噎……)看到弟弟这样,姐姐心里很自责,责怪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去体会弟弟的真实想法,反而同父母一起去强迫他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姐姐还说,高中有一次,弟弟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卖羊肉串,爸爸觉得丢人,就把他拉回了家,说家里不需要他来挣那两个小钱,还是在家里好好学习才是正事。于是弟弟以后不再想着做任何事,每天在家和父母也不进行任何交流,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间久了,家里人也都已经习惯他这样了,以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谁都不曾真正地从弟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真实感受和心理需要。

弟弟这学期开学走后,半年了一直都没有回家,此次回家主要是因为大姐刚生一小孩儿,他回家来看看。我看到弟弟如此差的精神状态,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咨询师分析

此案例属于典型的家庭溺爱型,父母因为太疼爱儿子,以至于操纵了儿子的一切,为儿子铺好了整个人生之路,可是儿子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儿子是有思想的,想自力更生,并且极力想摆脱父母沉重的爱的枷锁,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儿子从此明白自己无论怎样争取都是白费心机,于是不再主动,像蜗牛一样,躲在厚重的壳里,把自己深深地埋了起来,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儿子在内心上的主动和在父母面前的被动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导致现在的沉默和逃避。

(三)咨询师质疑及推断

通过来访者主诉,弟弟和父母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于激烈的争吵,那么弟弟为什么如此顺从家长,难道是顾及到家长的“爱”?家长这份“爱”到底在他身上达到什么程度?这么难以克服。既然弟弟遵循了家长的要求,为何又不能真正地从心底里说服自己去接受他们,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隐性的痛苦煎熬和自残的方式。

(四)咨询师建议

希望姐姐能够说服弟弟前来咨询,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但强调指出:姐姐不要强迫弟弟,而是尊重其意志。咨询的良好状态来自于求助者的主动寻求帮助。

第二次会谈

(一)当事人来访主诉

(整个述说过程都是哽噎着讲述的,父母的爱让当事人难以承受,以至于找不到自己,也无力挽回自己,更不想拯救自己。)

我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后来又到了奶奶家,初中才和爸爸妈妈居住在一起。我的生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碰不到可心的朋友,都是一些表面的熟人而已。所以我相信朋友是很难找的,更何况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朋友的日子,我不觉得无朋友没有什么不好。在家里,父母只允许我好好学习,除学习外,其他的任何事都不许我去做。因此,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当然学习也学不进去。高一时候我就已经有不想上学的想法了,暑假期间,我和同学去卖羊肉串,遭到爸爸的极力反对,坚决让我回家。后来又有一次,自己偷着出去打工,爸爸知道后,找到我并且又把我带回家。还有一次,我坚决离家出走,妈妈坐在家门口苦苦地哭着哀求着,甚至跪求我,让我别走,求我留下来。

这些事使我意识到,我不得不为父母着想,就算为他们而活吧。我决定就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只要我还活着,别管我心里过得快乐与否,只要活着,有一口气就行了。

高考的连续失败,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打击,当时也没有任何感觉,我已经很麻木了。后来父亲为我找了现在的这所大学,我原本想坚持再熬过这四年的,没想到一年我都熬不到,我在学校里无所事事,课程也不紧,我也无任何兴趣,初中时的兴趣这么多年全都被磨没了,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如何度过,经常性的失眠,很痛苦,于是选择上网来劳累自己,玩累了好让自己大脑能够休息会儿。如今的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我全然不知,就如同植物人一样。

近一两个月来,我没有一点儿食欲,一两天都不知道饥饿,实在饿极了,就随便拿方便面充饥。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我会使劲吃,并不是说我食欲多好,而是装给父母看的,其实在外面,我是一点儿吃不下去的。现在上了大学,更是没有任何食欲了,当然吃不吃也更自由了。我很明白,就算我心里愿意再为自己的父母及家人煎熬三年,可是我的身体估计也不会等到那一天的,但我没有办法也只能如此。我不想和任何人沟通,沟通了也没用,结果依旧,又不能改变什么;就是结果改变了,又能怎样,更何况什么结果对我来讲,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并不想从自己现在萎靡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这么多年我都是这样度过的,还在乎这几年吗?在自己的壳里生活很安全,没人打搅我,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尽管我知道自己过得很痛苦,我也宁愿这样。

对于家,我没有任何感觉;关于父母,我不恨他们,只怨自己没有本事,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懒散、邋遢、不争气、冷血的孩子,我宁愿他们这样看待我,就当白养了我,他们的心里或许才能平静些。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真实愧疚想法,只有这样,我觉得自己不欠父母的,父母也不欠我的,我们双方扯平了。这次回来,专程来看望大姐的,看到大姐一家过得很好,也看到二姐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两个姐姐都过得还不错,我知道我存在的作用也已经不大了,我存不存在对家人来讲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存在只会给他们带来累赘和痛苦。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对自己是否继续活着深深地思考过了,对此问题,我已经沉思了很多年。

(二)咨询师分析

这是一个家庭功能给孩子带来极其负面影响的案例,长期的父母的沉重之爱使孩子迷失了自己,进而找不到生活的动力、目标和方向。同时由于孩子长期封闭和压抑自己的性情,导致严重的自闭症,无法从自己的壳里走出来。更关键在于,严重的自闭使当事人产生了更为可怕的问题,其活着的意义就是一个躯体的存在而已,只是暂时地为他人活着而已。这是父母之“爱”的悲哀。爱能创造一个生命,同时爱也能摧毁一个生命。

(三)现实联想治疗

当事人很明白自己的问题,更知道自己的原因所在,所以再用精神分析已不见效果,只会强化当事人的感受,使其更痛苦,无法自拔。所以具体采用现实治疗与联想假设策略,避免聚焦于目前症状及现状,使当事人的注意力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生活状态,剔除习惯性消极思维模式。

要求当事人闭上双眼,思考好后,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现实联想一:如果按照当事人的意见,就此听之任之,不去改变目前状况,结果会怎样?启发当事人思考,年迈的父母会怎样?年轻的姐姐会怎样?母亲可能会因过度悲伤……而姐姐们可能会一辈子带着弟弟的阴影活下去。询问当事人心里有何感受。

现实联想二:如果要改变自己,外在的阻力已经不存在,因为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他们以后不会再干涉你。而最困难的在于你自己,之前曾经企图走出来,但苦于父母及家庭外力的阻挠,没有成功,而现在外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支持你,都在帮助你,你只要尝试着往外走一步,路就会越走越宽。为当事人描述未来美好的生活情景,激发其想象,给其信心。

(四)咨询师认知治疗

1.人活着的意义首先是让自己快乐地活着,然后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咨询师采用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让当事人明白不同人活着的不同理由,改变“当事人仅仅为他人为父母活着的狭隘孝道观念”。

2.在自我改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信心不足或者抑郁情绪的反弹,这是合理而正常的心理迂回现象,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和害怕,这时需要用联想法激发自己去想象美好生活情境,用以消除自己的生存疑虑,增加生活自信心。

第三次会谈

(一)父母来访主诉及反馈

母亲娓娓道来:家里有三个孩子,孩子爸爸退伍后,一直都在外忙于工作,赚钱贴补家用,我是在家里带着两个女儿,从事田间劳作。儿子最小,看得比较娇贵,我们做父母的担心照顾不好他,所以从小让他的姥姥和奶奶把他看大,直到上初中时,才把儿子带到我们身边生活。起初,孩子是跟我们有些陌生,但是我们只是拼命想着挣钱养家,没太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只是从物质上极力满足他,心想我们挣钱也是为了儿子,于是儿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只是希望儿子某一天有出息,我们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只要考上大学,我们也就知足了。为此,自然地对儿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然,我们并不懂教育,只是一味地督促儿子要努力学习,给他制订各种目标,考什么样的大学,从来都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回到家就让他进屋里学习,有时候也会不断地总是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作比较,总感觉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情急之下,说话语气也很苛刻严厉。可越是如此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是一天不如一天。不但成绩越来越下降,就是人也越来越沉默。直到高中,孩子开始厌学,甚至想退学。孩子几次有想在假期锻炼一下自己的想法,他爸爸坚决不同意,只在乎他的学习,不许他做任何事情。连续的高考失败,更加使他对学习没有信心,也让他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没用的人。没办法,我们只好给孩子买了所成人大学,不管怎样,终究能够获取个“大学生”的名誉吧。这样我们的脸面也不会全部丢尽完。上了大学后,一学期里,孩子也不接我们的电话,放假也不回家,总之就是不理睬我们,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二)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自评:来访者自我感觉心情豁然开朗,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生活中并非他一个人独行;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那种自我一无是处的感受荡然无存。

2.咨询师评估:来访者精神焕发,气色好转,能够主动与咨询师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3.父母反映:明显感觉到儿子的进步,开始主动与家长交流,居然主动说要吃父母做的饭菜,亲子关系已经从之前的冷漠开始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正德.心理咨询[M].台湾: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

上半年看的书中最值得推荐的有两本:美国耶鲁大学特纳教授的《耶鲁大学公选课:从卢梭到尼采》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 今日聊聊《人性的枷锁》。 因为是借读的关系,阅读的是万文的译本,这不是一个好的译本。以后肯定会再选一个好的译本重读。 好的作品是即使不是好的译本,一读开头就知道是好作品。

文学作品中,写一个人的大半生经历的作品很普遍的。其中有的作品注重极为细致的情感描述,比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者注重主人公在重大事件变动时的变化,如《人生》。但能够将一个男性的体验,感受,思想的多次变化,如此细致的描写、铺陈,《人性的枷锁》给人一种令人惊叹的阅读体验。

因为男主菲利普身体残疾、双亲离去且寄人篱下的关系,所以非常敏感、自卑。 幼时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使之心智成熟较早,与大多数孩子不合群,却要承受稚嫩的他人对其跛足的嘲笑与羞辱。这成为他永久的心里的一块疤。 即使逐渐长大后,意识到成熟的成年人,并不会再次拿此开涮,但是他知道,每个人都在刻意隐藏而已。在某个无法克制的最后时刻,他们都会扯着乖戾的嗓音喊他:跛子!无论是最好的朋友罗斯,还是最爱的女人米尔德丽德。 所以他逐步意识到人生就是一场不华丽、不堪的演出,每个人都带着人性不同层面的枷锁。每个人都是,包括他自己。 最终他在不断的接受文学作品、好友的不同观念与实践的坎坷后,终于得到了人生并无意义,且坦然接受了自己将要度过普通的一生的事实。

作品本身文笔简洁,故事简单。其中打动人心的部分有很多。

1.朋友

虽然菲利普在德国学习的经历与其在巴黎的绘画课程半途而废,但是他所结识的几个朋友,都是值得一提的。包括菲利普接触的几任女性朋友:萨拉、米尔德丽德、凯利伯母、最后的萨莉。 无论他们是否有些偏颇,或者激进。他们那些片面的或者是高尚的思想活动都在后来的日子里间接或直接的塑造他最终个人思想的形成。

认清现实和认识到人性的枷锁,从来不易。再者,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平庸,其实是自我蜕变的一个重要节点。世界永远都不缺勇往直前的人,缺少的是克制、自持的人。而他朋友的经历都在这些方面深深的影响了他,最重要是他的反省、自察,认识朋友便是认识自己。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为人的傲慢,时间或者生活轨迹过去之后,再看之前的朋友会有些感觉不适应。要么是对方不再是自己原来认识的那个人了,或者觉得对方已经跟不上自己的思路了,没有话题可聊了。这都是我慢造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塑造过程,变了是正常,不变才可怕。不是对方跟不上,可能是自己太急功近利,不懂克制了。

终有一日,接受自己的平庸,克制自己的脾气,活在当下,才是大智。

2.金钱

基本上,一本完全清高到视金钱如粪土的作品或者一本金钱至上的作品都不会获得一致的好评。 金钱是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罔谈其他。 这本书让我树立了非常深刻的金钱观。

作者并没有赤裸裸,只是那段菲利普破产后的日子,让每一个读者都跟着困乏、窘迫、呼吸艰难。他不是流浪汉,也不是家道中落到贫困,仅仅是像他的失恋和帝国的战场一样不受控制的一场破产。 他曾经智商超群、游学于海德堡、在巴黎学过艺术、目前仍旧在继承父志读医,可是一场破产令他不敢见昔日老友,写信向大伯乞怜,最终他与流浪汉竞争上岗,终于落脚于一个服装商场成为引导员。

曾经一人一室的居住环境成为暗无天日、臭气熏天的群居宿舍,他每日阅读的习惯已经不太能维持,这个时候他生命里第一次出现了生存本身,而没有了生活。 生存就是为了挣钱而工作,剩余时间便再也没有力气,像之前的自己与朋友坐而论文学、艺术了。

直至他的大伯逝去,他继承了遗产,境遇才得以好转。 自此或许他才懂得:既不能为缥缈的爱情一掷千金,亦不能为股票豪掷如赌,而是交完学费,继续完学业,找到工作按部就班,遇到一个人,陪你度过余生,而这个生,便是生活本身。

3.爱情

菲利普与米尔德丽德的那场爱情是每个浪漫的人都经历过的。那是年少的梦,是靑春的风,是记忆里永不忘的你的样子。 即使菲利普在这场爱情里,失去了尊严,失去了金钱,也失去了美人,但没有人忍心责怪。这是谁都会中的毒。 这场爱情里最美的是:菲利普对她已然没有了爱情,却依旧能够承担米尔德丽德的不堪,给予体贴、帮助。

如果一场爱情不能融入生活,我不知道能不能称其为爱情。 最后,菲利普和萨莉: 两人在一起,不必说话,看着你手缝旧衣,阳光很美,岁月静好,我觉得这是爱情。 曾经豪情万丈,半生不得安分,可是有你在我只愿和你相守,我觉得这是爱情。

4.思想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很多标准,但是思想的成熟与升华是一个更高的层面。 认识到人性充满诸多枷锁,自己注定就是平庸碌碌无为,生命毫无意义,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

有很多自杀的人,因为眼前的惨状,对命运的不满,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者对过去的不释怀,理由诸多。想死很容易,认清现实活下去,不容易。 生命无意义这件事,并不消极。这是大智慧才能理解的箴言。

它就是克朗肖留给菲利普的那块波斯地毯,它曾经经历那么多人的抚摸、制造、设计,也曾跨越高山和大海,最终也不过是一块破烂的散发着臭味用以启迪菲利普的一个道具。但是菲利普看来则是充满着寓意且总有一日参破,除此之外,它就是米尔德丽德发泄私愤的破地毯。

越早了解到这条思想的真谛,越早获得一段坦然美妙的生活体验。

5.彩蛋

a.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所以很多是毛姆的个人经历。 b.文中出现的证券经理人要去学艺术应该就是《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思特里克兰德吧。

END 这一定是一本你会再看一遍的作品。 别着急,人生还长,等过几年再捧卷,应该是不一样的心境了。

2500字!!!大哥!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写啊!再说了!如果人家随便在网上转一篇,你又怎放心去用?连小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干!

这就是萨特的自由理论嘛请参考

人性的枷锁论文参考文献

题目:试论卢梭的自由观 (不放心你可以搜下)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1〕这是卢梭对其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生存状况作出的概括性论断。他一方面原则上肯定了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和权利,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指出现实中的人生活在不自由状态之中,饱受种种奴役。人处在原则与事实的矛盾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不能主宰自己。要获得自由,人必须与套在人身上的种种枷锁、不平等相区分、做斗争。简言之,人在社会生活中服从经自己同意的法律,道德生活中听从良心的呼唤,卢梭称这样的人为公民,他认为只有公民才配享有自由。从卢梭的概括性论断里,我们可以分析出自由的以下涵义:自由意味着自主,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要服从自己订立的规律,为了寻找这些规律,人必须认识自己以与自己的不自觉状态相区分。 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天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自由。天然状态下,自然人(原人) 服从自然法则:自爱和怜悯。自然人智力低下,理性尚未发出来,缺乏自我意识,听凭情感行事。自然的自由体现为感性的任意性,沉醉于大自然里的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欲求和意识,原人所拥有的自由并不等于自主,更谈不上自我认识,他们的自由特指基于没有私人占有制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平等状态。社会状态下,人自身的理性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政治、经济乃至精神的不平等,强烈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废除因上当而被迫签订的社会契约,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契约。新的社会契约使得一个抽象的公共意志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公意体现为法律,人们遵守法律,第一次自觉地承担起了义务,享受着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一样自由。”〔2〕这种结合形式就是社会契约,它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卢梭所说的社会自由实际上等同于社会平等,社会自由的实现需要消除种种不平等现象,社会自由由法律提供保障。 社会自由使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却远未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3〕卢梭把人自己立法而建立的道德律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一切善行、正义、美德的根本来源,而欲念是一切恶行的根源。人只有与本性里的恶欲相区分,运用理性去认识善,听从良心的指导去行善,才能肩负自己对人类所负的道德责任。从此,人成了自己行为的主人,要为行为后果、价值和影响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帝、教会、僧侣、礼拜不再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决定者“, 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4〕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据被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作为道德、信仰权威的宗教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利,信仰成了个人私有的情感和信念,人因做了国家的主人其行为具有正义性,因做了自己的主人其行为具有道德性,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道德自由是社会自由的继续深化和完成。 卢梭将自由分为三种,天然自由着意于说明自由是天赋人权,生而有之,不可剥夺。天然的自由作为一面镜子,鉴别出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平等和道德败坏现象,社会自由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的动态历史过程,道德自由的实现则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自觉化,亦即是人性本身的完善化过程。 卢梭把人分为自然人和社会人,这是人的自相区分的第一种,它与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的历程相一致。人的自相区分的第二种是人的自身相分,即人性内部的区分,它与自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历程相一致。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分,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天然平等到社会不平等,再到社会平等的辩证历史过程。通过这种区分,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平等地位。人不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而是服从经自己同意的作为外在他律存在的法律,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社会自由和社会解放。人性内部的区分则是第一种区分的深化。通过这种区分,人类从对道德的无意识状态进展到具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社会状态,人们自己立法建立起了道德律,意志自律使得人们对外在的法律的服从有了自觉性。正是这种区分,深化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使人做了自己意志的真正主人,实现了道德自由和人类自由的解放。 卢梭在理论上追溯了自然状态,描绘了孤独无依的自然人的生存境遇。自然人独来独往、居无定所,他们的活动多半是用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之所以自由,是因为他们遵循自然法则的两个原理(自爱心和怜悯心) 行事。自爱心促使人自我保存,怜悯心则制约着因自爱而过分自私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自然人没有善恶的分别,也没有道德规范和各种评价标准。“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的,正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作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5〕自然人的行为虽然超越道德,然而他们是天然善良的。自然人没有“你”和“我”的区分,没有语言,尽管生理存在着许多不平等,他们也感觉不到,不平等现象对他们来说几乎等于零。 卢梭的自由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西方社会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天然自由肯定了人的自由权利不可侵犯的神圣性,社会自由阐明了民主法制社会的基本精神,道德自由启迪人们的心灵,教育人们走向完善,卢梭的自由观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冲溃了封建王朝“君权神授”、“贵族世袭”的理论基础,揭露了政权和神权相勾结共同压迫人民的罪恶行径。从实践上来说,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思想的引导,《人权法案》和《独立宣言》中闪烁着他的自由思想的光辉。但是,卢梭的自由思想中有许多不成熟和空洞的地方。天然自由纯粹是理论的虚构;社会自由中人民当家作主却又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仅指根本宪法而不涉及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权力属民难以保证“, 公意”和“主权”等概念扑朔迷离,成为民主主义者和集权主义者都可利用的双刃剑;道德自由将道德律建立在良心这种个人情感之上,使道德失去了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良心有可能变为不纯动机替自己开脱责任的借口。这些消极因素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批判的。参考文献:〔1〕〔2〕〔3〕卢梭《: 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8、23、30 页。〔4〕〔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54页。〔5〕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83页。全文2770字左右。

无可否认,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总是流传着这个神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学人墨客从那些对所谓伟人英雄的膜拜顶礼中,从纷繁杂陈的世象纷纭里,总是试图找到中国人“聪明”的证明。 中国人真的聪明吗?上溯千年的历史,浩如烟海的故文典藉,宫闱权变的斑斑血迹。我们可以探查到的无数阴谋、机巧、奸诈、险恶、心计等等磬竹难书的证据证明到,的确,中国人在为权力、为利益而争斗的过程中、把聪明二字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没落,无不令人齿冷地发现到,整个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阴谋史,一部权术史。那些浪费在手段百变、花样百出的人间争斗的“聪明“,真是蔚为大观,其间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惨烈情节无不惊心动魄,令人唏嘘。 然而,无庸讳言,中国人的聪明并没有帮上中国人的忙。恰恰相反,破败没落、积贫积弱的缘起,正是这种聪明所致。如蚁之众泛浮泛沉在恩怨情仇、你死我活的琐细算计里。人踩人、人吃人的生存境遇,薪火相传、世代延替,已被中国人安之若素、甘之如饴。贩售仇视,狂妄无度,靠着一些虚狂僭妄、残酷嗜血和内在的畏缩恐惧而结为一体的“大一统“,使人的价值消失得无影无踪。由此而被消灭的个人尊严,自我价值的放弃,造就了诺大的人群批判力、创造力以及悲天悯人情怀的死灭。个人唯恐落单而被群体放逐。人人都在等候那种轻飘飘的不惮思考、罔顾良知的极乐降临。由此而致千人一面、万马齐喑的国情民意,这正是历历惨烈的民族浩劫的兆因。 人们甘心情愿付出良心道德,只为博取野心者之廉价一哂;甘心情愿沦为鹰犬爪牙,只为求得富贵幻梦。而手握强权的野心者,正是用此奉献铸成的尚方宝剑,阉割了人性,也阉割了民族。 于是,中国人的聪明就彻底堕落为奴性。明哲保身、小人戚戚,演绎出博大精深的奴才文化。正是在这种奴隶状态下,漫长的惨酷倾轧与尔虞我诈中,欺奸险成了褒义的属性标志,畏缩恐惧成了普遍的心理定式,卖身投靠成了唯一的生存出路。世世代代挣扎求存,中国人用这种聪明来理解和编排世界,但得到的却总是悲惨徒然的轮回,重复着不堪回首的结局。在这宿命的漩涡中,如河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总是美丽的泡影,到头来只沦为在奴隶做稳做不稳;脑袋保住保不住的两极间摆荡的小丑影像。造就了一个自我意志沦丧,创造力厥如的民族。对生命的本意而言,其对生命尊严的惨烈浪掷和自甘堕落,举世罕见!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究其根本,中国漫长的苦难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个体的渺视。人的概念只存在于群体,而非独立的个体。在汗牛充栋的文化体系中,鲜有对人的自身价值有所发现,拓展人的价值的空间几乎不存在。因此,中国文化不是关于人的文化,只是关于消灭人的独特性,而让人湮没在群体中受到奴化的毒药;它宣扬的只是人的动物属性,而非属灵的人性。因此,中国人对被压迫和剥夺的痛感是迟钝的,对人的生存境遇中的不公不义是漠然而无为的,总是放弃选择、批评的权利而为人刀俎。弥天的谎言唆使承诺着人们走向极乐,到头来的却总是承受灭顶之灾的惨痛。不公不义的黑暗现实让一代代人重复着同样的坎途舛路。对人的存在缺乏发掘和认知的文化传承,正是造成源远流长的悲情枉命的缘由之所在。 人,如果不能认识到个体无与伦比的价值,怎能找到个人尊严、自信;在险恶丛生的人生历程中,又怎能作出对生命负责的生死存亡的社会抉择?自我抉择? 而缺乏个体自由意志而由强权恐怖维系的国家,当然会永远在暴力中轮迥。 在近现代的世界历史中,人类有关自然,有关社会,有关科学技术,有关文明进步等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成就、成果、发明、创造,向以聪明自诩的本土中国人,是缺席者。对于世界现代文明历程而言,中国的贡献几近空白。这就是一个民族丧失对人这万物之灵的认知与选择的尊重,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西方文明中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尊崇,是其建立现代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策。也是使其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最重要的基础。当今世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源于对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概念的拓展扩阔而获得。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却并不为中国人认知和遵奉。 综观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个人的独创性和选择权得到保障,才能激活创造力而充满活力。而靠牺牲和压抑人的个性,靠大一统来维持者,不仅是虚幻而短暂的;纵有一时的膨胀强大之表,最终都因贻祸民族,贻祸世界而难逃覆亡的下场。 西方文明世界历经苦难,终于打碎人性的枷锁。其倡导的自由民主的理念蔚然已成人类打开光明未来之门的钥匙。他们找出了人类避免走向黑暗的真理,那便是:人,绝对有必要坚守住天赋的人权。为保证这一真理的实现,将其全部智力倾力在制度设计上,监督和制约被放在首要位置,以阻断任何统治者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滥权。权力天然是邪恶的,只有看守住权力,人类的自由生存和尊严价值,才能得到保障;公平正义才能有实现的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人的选择权、批评权发挥出强大功能,保证了社会机体不会发生变质。西方世界所展现的活力和秩序使其成为世界文明的主流,标示着人类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民主与自由与其说是一种理念,不如说是人类冠绝古今的大智慧。但聪明的中国人显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殊不知,追求这一普世的价值,不需要付诸暴力与革命,只要人们认识并实践一个信念:个人的价值是高于民族及国家的! 因此,中国人有必要弃绝那种遗祸无穷的聪明,从这个无底的灾难陷阱逃脱出来,以成就民族的智慧。人们需要明白:人,惟有在做回自已的时候,生命才能拥有力量。这是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如果每一个人只有集体中的身份,也就是所谓“镙丝钉“的认同,而无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这种人是危险的,这样的民族是危险的。这种人及民族将毫无反省能力,在野心家的鼓惑和煽动下走向灾难歧途而不自知。这种苦痛中国人已经遍尝,浩劫可谓达到史无前例。但聪明的中国人以其麻木、迟钝以及忘却,替代了应该痛入骨髓的反思、反省和良心的拷问。因此,谁敢说中国人下一次人祸和自作孽不可能发生?当今甚嚣尘上的种族自恋、走火入魔的爱国嚣叫,其中所充斥的狼烟暴戾,无不给中国敲响了最凄厉的警钟! 在这个非常的时代,饱受欺和剥夺的中国人最可珍视的,就是与生命同在的思想权与自我选择权。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在这个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的内在裁判权面前,在抬起头昂首问天的醒觉的人面前,任何强权暴力、谎言利诱都将显待虚伪渺小、荒诞无稽。 中国人,抛却那不堪而沉痛的聪明,迈向智慧的境界吧。而向智慧靠近的每一小步,都是在回归人性的光明之路,和向人类美好希望接近------所踏出的一大步啊。 中国人,你是不是还有希望? 中国,你是不是还有希望?

社会福祉就是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一、社区照顾及其目标和原则在社会工作的理念里,社区照顾是指社区中的各方面成员——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志愿者和社区领袖、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非正式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院及各种康复中心等政府的和非政府的机构相配合,在社区内对需要照顾的人提供服务的过程。在完整的意义上,社区照顾是“社区内的照顾”(careinthecommunity)和“由社区来照顾”(carebythecommuni-ty)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所谓“社区内的照顾”,就是指为了避免过去大型照顾机构那种冷漠、没有人情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效应,(注:台湾学者黄源协说:“机构几乎被视为即是建筑物(buildings)的同义词,例如,精神病医院、儿童之家、监狱等;机构化(institutionalisati-on)则往往被视为是一种令人感到不快的过程,且包括一些负面的现象,例如,冷漠、退缩、缺乏动机以及无助感,这主要是由于对其收容者之概括式的处遇(blocktreatment)、例行性,以及角色的剥夺。”)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社区里建立小型的、专业的服务机构,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与服务设施、技术和计划,使所提供的服务更贴近人们的正常生活,如建立社区活动中心、老人之家、青少年之家、日间照顾中心等,为老人、残疾人、不需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慢性病患者、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及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提供照顾、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而“由社区来照顾”则是指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社区内的志愿人员所提供的照顾。它虽然是非正式的或者说是非专业的、民间的自我照顾的方式,但是却能弥补机构照顾的不足,甚至代替机构照顾的许多功能。社区照顾的目标是改善社会服务的质量,给予个人更多符合其需要的照顾服务,解除受照顾者生活的困难,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它又克服了“机构照顾”的缺陷,因而,它既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福利理想,也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的模式被大力推广,并且形成了一系列贯彻这种理想的实践原则。根据有关文献和国外社区照顾的实践经验,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如下:(1)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全控机构(注:即大型的专业服务机构。)照顾的局限性和社区照顾的意义,了解危机人群的处境与需求;让主流社会更多地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关注社区中的失能者(注:包括身体和智力的残疾、疾病等,也包括那些心理和行为发生偏差的人。)及其家庭的困难;说服权力部门及决策人士运用国家立法的手段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支持和参与社区照顾。(2)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立足于社区中有困难而得不到照顾的大多数人的需要,避免机构照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受益面小的缺陷。(3)充分发挥社区非正式网络的作用,配合正规的社会服务,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有效照顾网络;区分不同网络所具有的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与支持,使受助者的困难真正能够在社区内得到解决。(4)提倡自助和互助的精神,培养社区居民独立自主的意识,使受照顾者在社区照顾的过程中减少依赖性,克服因接受照顾而机能退化的消极倾向,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不断得到增能,也使社区更具凝聚力。(5)从受助者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确定照顾方案,使计划切实可行;计划既要发挥非正式照顾的特长,又不能排斥机构照顾的必要性,而应使照顾能有效满足受助者的需要。(6)发扬民主精神,鼓励社区居民为社区照顾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意见,参与服务的管理过程并监督服务的执行,以保证服务的质量,使服务更具有便民、利民和从受照顾者的需要出发的社区特点。综合上述原则,社区照顾的根本宗旨就在于通过发展非正式的照顾,来弥补或矫正正式照顾的缺陷与偏差,在合理分配资源或资源的重新分配的基础上,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发挥社区网络的作用,以民主和参与的精神发展社区照顾事业,使受照顾者的权利和尊严得到体现,需要得到满足,价值和人格得到尊重。但是,从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来看,要贯彻社区照顾的理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既有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的冲突,也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而这些问题,不仅引起关于社区照顾的政治上的争论,也在实践中受到人们的批评。比如,在福利国家,关于社区照顾中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的冲突,人们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对社会福利的道德考虑,常常会做出互相对立的解释。政治上的左派认为,社区照顾只是一种二流的社会服务的雅称,是政府逃避对人民的福利责任的最好策略;而右派则对社区照顾的政策持普遍欢迎的态度,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人承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政府也可以从沉重的福利财政负担中解脱出来。对于女权主义者来说,社区照顾则是家庭责任不平等的合法化,“女性除了照料家庭而没有选择,男性却可以通过妻子和姐妹们的劳动而免除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一不平等的模式通过政府的舆论而得以强化。”因而,“照料活动限制了女性进入公共领域中有价值的社会性角色的机会,从而强化了其第二等级的社会地位。”对于这种混乱和冲突,有人做了这样的概括:对政治家而言,“社区照顾”是一个有用的修辞学片语;对社会学家而言,它则是一个鞭策机构式照顾的棒刺;对公务人员而言,它是个机构式照顾的廉价选择,此类工作可交由地方当局执行——或根本不采取行动;对幻想家而言,它是一个新社会的梦想,在此新社会中,人们彼此均互相照顾;对社会服务部门而言,它则是一个提升公众期望,但又无足够资源去满足此期望的攀魇。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社区照顾也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比如说经费的问题,社区照顾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而且随着照顾范围的扩大、服务水准的提高,经费也会增加。这就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因此,经费问题几乎是各国开展社区照顾的头等制约因素。基于上述的问题,有人认为,“社区照顾是一个理想,但事实上做不到”,因为社区照顾的原动力来自地方当局,但是,地方当局往往把它看作最不重要的事情而不去做。这样看来,对那些需要照顾的人来说,把他们“留在社区中而不闻不问,反而是更残酷、更漠视的事”。从成本效益来看,“良好的社区照顾比良好的机构照顾,其成本要来得更为昂贵,因为它代表稀有技能及资源的分散,而非技能及资源之集中”。对社区照顾的种种批评说明,社区照顾仍然是一种有待完善的服务模式。二、中国传统的福利思想与社会照顾模式分析在中国,社区照顾是一个既新鲜又似曾相识的事物。我们说它是一个新鲜事物,是因为它所使用的专业方法、组织形式和工作理念,对我们刚刚开始的社会工作来说,是全新的、需要认真学习掌握的理论和技巧。而我们说它似曾相识,则是因为邻里相伴、守望相助的传统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以家庭为核心的福利保障与服务制度,又使中国从一开始就有了以家庭照顾为基础的社区照顾的雏形。而这一切,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都有过较系统的阐述。例如,在儒家思想里,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福利思想,把“保息养民”作为统治者的责任,主张政府积极介入人民的福利与提倡民间互助互济相结合(注:参见唐均:“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载王思斌、唐均、梁宝霖、莫泰基主编:《中国社会福利》,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版。),来实现“仁政”的政治理想和“大同”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孟子·梁惠王》中则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些传统的福利思想对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汉以来,中国社会的福利照顾,就形成了以“国”为主导的政府福利照顾和以“家”为基础的民间自助互助福利体系。在“天下为公”和施“仁政”的政治理念支配下,从汉朝起,统治者就以国家的名义建立起了以储粮度荒为目的的“常平仓”、“义仓”等仓储制度,兴办济贫、养老和抚幼的慈善事业。如南北朝的六疾馆和孤独园,唐宋年间的“福田院”、“居养院”,元代广为设置的医疗救济机构“惠民药局”等(注:参见唐均:“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载王思斌、唐均、梁宝霖、莫泰基主编:《中国社会福利》,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版。),就是这种福利思想的实践。民间以“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理念为生活准则,形成了以家庭自我照顾和邻里互助互济为基础的福利照顾网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社区照顾的传统。但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社区照顾却有质的不同。首先,社会基础不同,中国传统的照顾方式是适应自然经济和专制的封建集权统治控制社会的需要,而现代社区照顾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和个人角色充分社会化、市民社会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的。其次,目的和要求不同,中国传统的照顾是为了强化“国”或“家”的纽带,而现代社区照顾是维系社会生活、保护个人权利与幸福的要求。第三,手段和理念不同,传统照顾体现的是父权主义家长式的仁慈,而现代照顾追求的是平等和人的尊严;前者以权威和自发性来推行照顾,而后者靠理性和自觉来保证照顾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总之,传统的照顾更多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民本主义的追求,现代照顾则是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下,追求社会公正的要求使然。那么,传统照顾模式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呢?传统的照顾模式采取的是政府干预与民间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安全,为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提供必要的照顾,其基础是家庭和邻里的照顾网络。正是这种照顾方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庭照顾制度(注:费孝通在《养老模式与养老问题》一书中,把中国的家庭照顾模式概括为“反馈模式”,以区别于西方的“接力模式”。中国的家庭是父母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而子女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西方家庭的父母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但子女却无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见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关心老年发展老年事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和以地域性社区(村庄、邻里)或家庭(家族)为单位的自助式基本福利供应和生活安全保障制度。这种互济互助的传统,为我们今天开展社区照顾奠定了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种照顾模式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小农自然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封建制的国家是一个“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国”是“家”的延伸和扩大,“家”是“国”的基础。“国”和“家”互相联结,共为一体,构成所谓的“天下”。这个“天下”是“家国”结构的天下,是以私人关系(家庭关系)建构的天下。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公共意识和社会观念、公和私的分别,只是相对于“朝廷”和“家庭”而言。“国”为公,“家”为私。由此,林语堂说:“中国人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1]由于排斥了公共领域,与个人相对应的不是社会而是国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刚性的“家”与“国”的政治伦理关系。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以家庭的亲缘关系定亲疏,形成“亲亲”“疏疏”的人际关系圈,费孝通称之为人际关系和责任的“差序格局”。在这种人际关系的定位下,社区照顾只能达及“圈内”的亲友、熟人,而不要能给予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由此而产生出来的福利与照顾行为,表达的是父权主义的“权威”与“仁慈”,而绝非社会福利或公共服务。它与现代社区照顾基于公民权利的福利思想和政治理念追求是完全不相适应的。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这些封建专制主义和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注重。三、当前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区照顾的探索自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社会福利资源均由国家控制并进行统一分配,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福利供应模式。在城市,公民的福利基本上由单位或民政部门所包揽,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基本的保障。这样的福利模式对社会安全和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福利供应体制也存在重大的弊端。一是政府和企业包揽福利供应,造成巨大的财政和经济成本负担,不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二是政府和单位包揽职工的福利责任,造成了个人对国家和单位的依赖性,以及平均主义思想的流行,不利于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福利资源的高度垄断和供应模式的单一化,抑制了社会和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也抑制了人的各种社会需要的发展,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市民社会发展的幼稚阶段,直接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单一福利供应体制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社会福利社会化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提了出来。正如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而在其中,发展社区照顾来承担企业剥离出来的福利职能和政府分离出来的服务职能,对于“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但是,发展社区照顾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力量的参与,特别需要非政府和非营利的社会服务中介组织的介入。然而,由于计划经济造成的政府权力过度膨胀,公共领域,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严重萎缩,作为服务载体的社区,其功能也严重退化,这使得中介性社会服务组织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因此,旨在恢复和健全社区功能、使其担当起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服务职责的社区建设,对于发展社区照顾就具有极大的迫切性。从近几年我国社区建设的情况看,通过推广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照顾,开始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下面,我们以上海浦东的罗山市民会馆和广州文昌地区慈善会的个案为例,探讨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发展社区照顾的方法。罗山市民会馆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探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产物。在社区建设中,如何引进市场机制,将国家投资的公共服务设施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经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社区居民社会服务的需求,是浦东新区在社区建设中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当罗山街道社区于1995年建成时,社会发展局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服务体制改革思路,把闲置的公共配套设施改建成一个具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的市民休闲中心。他们把这个中心命名为罗山市民会馆,并选择委托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进行经营管理。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社会服务传统与经验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他们将会馆4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226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建成20多个室内外设施,开发出包括文化娱乐、康体、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照顾等在内的50多个经常性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政府对会馆基本没有日常运营成本的补贴,财政负担需要青年会自行解决。为此,他们将所开发的项目分为微利、持平、差额补贴和全额补贴四类,严格管理。其中,属于公共福利服务、需要全额补贴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从1996年到1999年,三年时间达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罗山会馆的经验对于怎样通过制度创新使社区服务成为非政府操作的独立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将罗山会馆与目前由街道承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作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角色的重大变化。街道承办的社区服务中心,其所有权、运营权和管理权统统由街道办事处垄断。而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行政府职能。在这种体制下,社区服务中心不可能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而与政府处于一种‘联体’状态。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干预机构的生产经营与内部管理,另一方面政府也可能陷入对机构承担无限责任的境地。在机构内部,管理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追求自身的利益。政府在监督机构管理者上的成本是很大的,机构管理者可以利用机构资源,以牺牲政府目标为代价来增加个人或小团体的需求满足。而罗山会馆却冲破了这种旧体制,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组织关系和组织形式。政府只保留所有者的权利,而将生产经营权交由一家体制外的社团独立执掌,这就避免了上述弊端。”[2]如果说罗山会馆的个案,使我们看到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社区照顾的可能性,那么,文昌地区慈善会的个案,则可以使我们看到,通过社区自己建立独立的社区服务机构、向社区募集资源来组织社区照顾、实现福利社区化的成功案例。广州文昌慈善会是由逢源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发起并领导的、以社区服务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逢源街道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中低收入者居多且民政服务对象比例较高的老城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左右。但是,这里可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却非常稀缺。街道辖区内没有一家大企业,也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供商业性开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依靠退休金或民政救济的人群生活非常困难,保障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那些有社会服务需求的老弱病残提供照顾服务,成为居民的迫切要求。而政府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来满足社区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街道办事处借鉴国际经验,决定成立具有社会独立法人资格的慈善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向各界人士募集资金,兴办社区福利事业。慈善会的主要做法是:(1)组织慈善捐款捐物,为开展社区照顾筹集资源,从1996年到2000年4年间,共获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50万元。(2)明确社区需求,针对社区突出问题开展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在社区照顾方面,建立了社区敬老院,组织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对孤老、残疾、特困和孤儿提供援助服务,组织社区开展助养、认养老人活动,以及情绪辅导和安慰等精神照顾服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办了社区文化康乐、社区教育、卫生保健、法律和再就业等服务。(3)修建公共设施,改善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康复条件。(4)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邻里互助,使之制度化,建构起了源于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照顾和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文昌地区慈善会的经验对开展社区照顾的意义是:在一个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短缺、福利供应严重不足的社区,通过建立独立于政府行政体制的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多元化的方式组织民间的福利资源,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是一种观念的创新,也是一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它对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因为体制限制和资源短缺而无法深入发展,无法走出原有的以政府出资、甚至包办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的老路子的困境,是一个极好的启示。不仅如此,文昌慈善会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邻里互助和家庭照顾模式,在现代条件下,仍然是我们发展我国的现代社区照顾的重要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逢源街道在组织志愿者队伍、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依托本社区的力量,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区互助精神,使传统的民风民俗与现代的社会意识在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中,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社区的合力;也使这个福利资源相对稀缺的社区,拥有了较高水平的社区照顾,既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也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福利需求。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服务如果不落实到社区照顾上,至多只是一些初级的便民利民服务。而从我国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常常会走样,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因而,在过去,社区服务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社区服务变成某些机构、个人或政府部门设租、寻租的手段;二是由于缺乏资源和社区群众的参与,社区服务以轰轰烈烈开始,以冷冷清清告终。社区照顾使社区服务提升到以公众利益为归依的高度。它提倡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动员居民参与,通过非营利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使福利服务更贴近大众,更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福利需求。因此可以说,社区照顾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自主性、大众性和自助互助精神本质的内容,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发展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主要的目标,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引进非政府的福利机构,或者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在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建立政府体制之外的民间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照顾制度的努力方向。当然,我们在提倡发展社区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政府的支持和介入。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而政府又是各种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没有政府的支持,仅靠民间的力量,很难证社区服务的水平。总之,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与实践经验,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结合来发展社区照顾,将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 梁祖斌,颜可亲.权威与仁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新华文摘,2001,(12):13-19.

这就是萨特的自由理论嘛请参考

关于毛姆人性枷锁论文范文资料

在读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之后,很自然地引发了对作者另外一部小说《人性的枷锁》的关注。因为据说,正是源于人们在《人性的枷锁》中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讨论,引发了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了《月亮和六便士》。 《人性的枷锁》算得上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中以菲利普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菲利普有着父母早逝的童年,伯父家(与亲身父母的生活与人生理念差别极大)的寄养生活,被同伴轻视与欺凌的少年时期,寻求未来发展方向的青年时期。成年后,菲利普学习了会计、油画、医生等方面的知识,而在股票投资失败后,他不得不从事了导购和设计师的职业。此外,菲利普先后与五位女性有过各种各样的感情纠葛,而他最爱的女人,却只把他当作利用的对象,为此,菲利普深受折磨。好在,最后菲利普终于找到了真爱,并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读完整部《人性的枷锁》后,我的内心真的是感慨万千。因为事实上,与菲利普一样,我也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东闯西奔,试图突破人性的枷锁,获得相对的自由。那么,在小说中,菲利普究竟面对着哪几重枷锁呢? 第一重,身体缺陷的枷锁 ,菲利普从出生就有的跛足。因为跛足,菲利普在特坎伯雷的皇家公学被同学所欺辱,为此,他曾在假期里日夜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像别人一样正常的腿脚,但他的希望落空了。也正是因为跛足,菲利普被最爱的米尔德里德所看轻,所以,当在股票市场小赚一笔之后,他就不顾风险,做了一个足部手术,以便让自己的脚行动更加自如些。 第二重,宗教的枷锁 ,以布莱克斯塔布尔的凯利伯父和特坎伯雷皇家公学的珀金斯校长为代表。凯利伯父是牧师,他在菲利普的父母双亡后,不得已开始养育菲利普。很自然地,凯利伯父用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去影响菲利普,在菲利普所就读学校的选择上、在菲利普未来职业选择上,按照自己走过的模式进行安排,上教会学校,在毕业后成为像他一样的牧师。而皇家公学的珀金斯校长,虽然出生于商贩家庭,但同样是一名无比虔诚的宗教信徒,他非常欣赏菲利普的聪明才智,有志于让菲利普沿着自己走过的道路一路走去。而菲利普虽然身处宗教信仰的浓厚环境之中,但对生活有着自己独有的感悟,他越来越对宗教信仰失去兴趣。在与凯利伯父和珀金斯校长作了大量的争取后,最终得以脱离终生成为宗教信徒、做一名圣职人员的人生之路。 第三重,性欲的枷锁 ,以菲利普对威尔金森小姐和诺拉的感情为代表。菲利普一点儿也不爱威尔金森小姐,但在威尔金森小姐的挑逗之下,他深陷性欲中而无法自拔。虽然最终他满足了自己的情欲,但他一点儿也不为之欣喜,反而因自己的行为而深陷痛苦之中。而对诺拉,虽然她像一位妻子、姐姐和母亲一样的照顾着他,但菲利普同样不爱诺拉。所以,当菲利普深爱的米尔德里德一旦出现,尽管理智告诉他,不应该伤害这个深爱着自己的善良女人,但他的理智无法战胜自己的情感,从而让诺拉伤透了心。 第四重,爱情的枷锁 ,以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和萨莉的感情为代表。面对米尔德里德,菲利普真的低到了尘埃里。尽管菲利普非常明白,米尔德里德丝毫不爱自己,她与自己的所有接触都是在利用自己,但菲利普却无法克制的爱上了米尔德里德,以至于无论米尔德里德如何对待他,他都能够原谅她,并且爱恋她。这种爱恋,与他对威尔金森小姐的完全不同,那种仅仅是性欲层次的,而这种则完全是精神层次的。即使菲利普从来没有在肉体上占有过米尔德里德,但他还是尽自己所能的照顾米尔德里德和她的私生子女儿。而对待萨莉,则是菲利普第一次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恋,而与此对应的,萨莉也是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恋着菲利普,所以,最终,虽然菲利普得出了“生活本身是无意义的”这样的结论,但是仍然决心与萨莉开始幸福而美好的家庭生活。 第五重, 物质的枷锁 ,以范宁·普里斯的经历最为典型。普里斯是菲利普在法国巴黎学习油画期间的同学,她尽管没有画画天赋,但对绘画有着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并对绘画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但即便对艺术有着再多的热情,没有物质的有力支撑,也是没有办法存活的。最终,因为贫困交加,普里斯在租住的小屋内上吊自杀。菲利普被普里斯这种悲惨的死亡方式所震惊,对照身边那些有才华但生活多是没着没落的同学与老师,他不得不深入思考,自己“是否能仅仅通过热爱的绘画而生活下去?”这样的问题。 第六重,金钱的枷锁 ,菲利普一直在面对的问题。在16岁可以自由支配父母的遗产前,菲利普虽然已经对宗教丧失了兴趣,但是因为经济的考虑,不得不屈从于生活。虽然在路易莎伯母的资助下,得以去巴黎学习画画,但是很少有画家可以在有生之年养活自己的现实不得不让他止步,最终他选择了去父亲的母校圣鲁克医学院学习医学,以便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在因为帮助米尔德里德而挥霍无度和投资南非股票而失败后,菲利普变得身无分文,不得不离开医学院,靠着在亚麻布公司开的商店做引导员而赚取的微薄收入生活。即使菲利普在经济比较宽裕的时期,如何合理花好手中有限的钱,一直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一旦面临建立家庭可能有的负担,即使为了艺术的理想,菲利普多年来计划的去西班牙旅行终于可以实现,他也不得不选择更为稳妥的有稳定收入的医生生活,而不敢按单身时所计划的方式生活。 与《月亮和六便士》一样,《人性的枷锁》中包含了毛姆关于人生的很多哲学思考。虽然作者通过菲利普的生活经历,最终得出“生活是无意义的”这样看起来比较消极的人生感悟,但是,最后作者的落脚点却在爱情与家庭上。正是爱与责任,让菲利普无意义的生活变得有意义起来。而我自己的人性枷锁有又哪些呢,我又如何在重重的枷锁中得以突破,并得到自我救赎与不断成长呢?这恐怕是我需要去不断去追问的课题。

4月14日早上,打开有书听书,难得去学习一本书的内容。自己去阅读,真的没有那么多的耐心。有书听书,把60多分钟的音频,分成段。 感觉难度小了很多。听书是压力小一点,你不必全神贯注,不用消耗眼力,只要好好听着就行了,不用太仔细听。 平时看抖音,用小米手机自动程序,每天控制在54分钟。闲下来看腾讯视频,看动漫,看小说,更有吸引力。专门去读经典书籍真的很难。 要克服自己,养成每天听书的习惯。最近听了《人生海海》,樊登采访作者。挺有意思的。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生活经历都是宝贵的一种财富。作者是从写日记开始的,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准备去那样子写书。 《人性的枷锁》主要内容:跛足少年出生到结婚的经历。信仰祈祷脚康复,但是没有成功。失去信仰去学习哲学,后来学艺术,没有天份,看不到希望,然后去学医。陷入爱情之中,对女生A很好,但她拒绝找了另一个有钱人。有钱人抛弃了怀孕的女生A。男主又接受女生A,对她很好,但是女生A又另谋新欢乐,最终做了妓女,两人不再见面联系。 男主在感情的枷锁中。后来,男主专心谋生赚钱,之前花了太多的钱。决定当个医生,遇到一个默默对他好的女孩,他和她最终结婚,明白生活的意义。人生就是如一块地毯普通,不要对未来过于期待,而是珍惜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 本人现在处于30岁的年纪。一般7年,生活工作会有变动。我总是期待波动,但要学会平静地与自己相处。1. 人要是闲了,魔鬼都会来给你找活干的。 2. 能力在志向面前太过羸弱。 3. 尽管每个人都能同样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绝非人人都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4. 学校本来就是面向资质平平的孩子所建造的。世界上到处都是圆圆的孔儿,就算你是个格格不入的方头栓子,早晚也要适应其中。谁有精力去注意那些特别有才华的人呢? 5. 他看似打了场胜仗,却没有赢得些什么。现在竟忽然糊涂起来:也许输比赢更好。 6. 比起受惠者,施惠之人反而会有更强的图报心。 7. 生命中有两大乐事: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8.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种幻觉,是韶华已逝之人的美梦。 9. 对享乐的追求是促使人类盲目前行的唯一动力,也正是这种放肆的欲望剥夺了所有快乐。 10. 他觉得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 11.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12. 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前有因,后有果,生活的悲剧就在于这一连串的因果效应中。 13. 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对美的追求不过是感情用事罢了。 14. 但凡发生了的事情,都是无法避免的。后悔才是荒唐的行为。 15. 理智的唯一作用就是为灵魂指明道路:要想实现内心的渴望,究竟该怎么做。 16. 名声这玩意儿只是过眼云烟,是芸芸众生的幻想罢了。 17. 在这世上,最为珍贵是寻常。 18. 他发现自己每个“昨日”都在为“明日”做打算,而“今日”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 19. 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空间与时间,那么这一世过得清明与否似乎就并不重要了。 20. 到底什么才是批评?批评具有纯粹的破坏性:谁都能破坏,但不是谁都能创造。 21. 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罪恶是自由的人们应该摆脱的一种偏见。 22. 划分长幼的往往不是年岁而是肚子里有多少墨水。 菲利普・加利生来就是跛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当渔村小牧师的叔叔照应。叔叔虚伪,菲利普童年生活很不愉快。菲利普进寄宿学校后,他的残疾使他饱受同学的欺侮,因而不合群。叔叔告诉他,要笃信上帝。菲利普祈求上帝治好他的跛足却毫无结果,这使他对上帝感到极大的失望。叔叔指望他上牛津进修神学,他却坚持要去德国学习。18岁的菲利普进了海德,在那里学习。以前他觉得不信神是莫大的罪孽,现在他看到他的一些无神论者朋友道德很高尚,因此他下决心不再信仰上帝。菲利普从德国回来后,与年龄比他大一倍的一个老处女发生了关系,因为他觉得一个20岁的人理应有点爱情经验。但菲利普立即感到后悔,他去了伦敦,当了一年会计,又去黎学美术。由于缺少天赋和钱,两年后他又回到伦敦,开始学医。 不久,菲利普遇到一个漂亮、轻薄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迷恋她而不能自拔。然面当他求婚时,米尔德丽德毫不客气地说她准备嫁给另外一个人,因为菲利普钱太少。菲利普对她又爱又恨,神经差点崩溃。后来菲利普遇到一个单身女作家诺拉,她虽贫穷,长得也不好看,但开明得体,两人成了情侣,一时菲利普感到很幸福。可不久,米尔德丽德后,带着身孕,一文不名地回到了伦敦。菲利普立刻狠心地抛弃了诺拉,为米尔德丽德花了大量的钱,但她的报答是跟一个菲利普当做好朋友的男人走了。于是菲利普强迫自己加倍努力学习。在实习医院里他结识了一名叫索普·阿瑟尔尼的青年,与他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菲利普在街上意外地又见到米尔德丽德,她已经变成了街头妓女。菲利普出于怜悯,把她和她的孩子安置到自己家里。米尔德丽德设法与菲利普恢复爱情关系。但菲利普坚持与她朋友相待,最后米尔德丽德狂怒地大骂起来。她又一次离开菲利普。菲利普后来破产了,正在他挨饿时,索普一家把他接去住,还给他弄了个工作。 菲利普30岁时,叔父死了,留给他一笔钱,他这才完成医学课程,拿到了文凭。他想去当船医,周游世界。可他发现索普的大女儿萨拉已经长大成人,萨拉一直暗暗地爱着他。 这时菲利普突然醒悟:他一生波折,老是在期待中生活,从未有过正常生活,现在他应生活在现实中。 因此他和萨拉结婚,一起到小渔村去定居。#读书笔记#传记#情感经历 编辑时间:2021年4月14日 修改时间:2021年4月24日周六下午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原作名: Of Human Bondage 译者: 张乐 出版年: 2016-5 页数: 664 定价: 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果麦·外国文学经典 ISBN: 9787210082903

读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这本书,深有感悟。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性的枷锁》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这几天读完朋友推荐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深有感悟。乍看厚厚的一本,八百多页,还怕会读不下去,没想到开始读后,竟再也不忍释卷。书中的文字,句句都似在写着自己的内心。我也因了作者的笔墨,将自己全然投入进了主人公菲利普的世界。

那些天每有所思,脑海里全是那跛足少年。当他虔诚地祈祷上帝治愈他的残疾时,为显示诚意他故意让自己吃苦,想象着自己被治愈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想象着原先嘲笑他的人是怎样目瞪口呆……此时,我真想去拥抱这个善良纯朴的少年,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吗?小时候,自己也曾因过于害羞,老是沉浸于自己的缺点,而不敢回答问题,不懂得与同学相处。尽管外表沉默寡言,内心却把自己想象成班里最棒的那位同学,甚至于暗地里模仿她的一言一行,整天如白日梦般遐思,还常常为自己想象出来的幸福吃吃傻笑。

少年菲利普不断遭人嘲弄,逐渐失却了孩提的天真,进而痛苦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哪个少年不是在自身的烦恼中成长起来的?“菲利普看了好多书,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念头,正由于他对书里讲的事理只是一知半解,这反倒为他的想象力开阔了驰骋的天地。在他痛苦的羞态背后,在他的心灵深处,某种东西却在逐渐成形,他迷迷糊糊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个性。”

读书使人成长。作者在书中列了大量主人公在不同阶段读的书,这些书中的思想和他周围人物的思想都在影响着他。“一个人仿佛是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一个人所读的书或所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一种特殊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正因为菲利普持续阅读的习惯,才使他能一次次突破枷锁,获得人生意义上的自由。

阅读中,我分明觉出菲利普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恍惚有自己的影子。我也曾有他遇到过的迷茫,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就是读书与沉思让菲利普掌控了自己的生活。他对朋友的选择,他的求学之路,他对神学的思考……他不顾伯父反对,远赴德国求学;后来到伦敦成为一名会计学徒,因为厌倦了枯燥的生活,很快他又转到巴黎学习绘画。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不会有所建树,后来他决定去伦敦学医。书中最吸引人的,是菲利普在面对生活抉择时的反思,其中落魄诗人克朗肖对他影响最大。“克朗肖”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虽然他后来的物质生活有些悲惨,但我非常欣赏他身上的落泊文才和旷达的哲学思维。

菲利普的朋友阿特尔涅对我触动也很大,尤其是他的择妻观。他自己多才多艺,可是却离开与他同样有才华的前妻,选择与一个朴实能干的女仆生活在一起。他共有九个孩子,过着真实而平凡的幸福生活。他的很多思想都影响到菲利普。

主人公对米尔德丽德的爱情可能最令读者难以理解。他怎么会爱上一个如此自私自利甚至无耻的女人?菲利普也认识到了她的真面目,但还是一次次无奈地感到:他不能不爱这个女人。他清楚这种痛苦只有等到他死时才能消失。在这场爱情的追逐中,菲利浦丧失了独立的精神和做人的尊严,还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财产。“世界上最大的折磨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了”……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用类似病态的精神折磨过自己?因不甘失去的一些东西,特别是曾经投入过的感情,即使已经明了是错的,却仍在主观意识里寄希望那是永远美好的存在。也许这就是人性无法突破的枷锁。

很多人读书过于看重实用性、目的性,而最终面对茫茫书海无所措手。实际上,读书是为了自己永远的成长。“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既定的目标,你就没办法发现在这个目标范围外,更广阔的可能性是什么”。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书,或许会给你的未来早早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书是不分国家与年代的,因为不管哪个国家的人性都是相通的,历史也是相似的。当你在成长中遇到困惑时,或许古今中外的某本书里早已告诉你解决问题的答案。

傅雷曾提到过一本书对他的影响。一开始他因为情绪波动,“神经亦复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后偶然读到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由此可见,通过读书治愈人生各种疑难杂症,的确不失为一良好途径。只要你还想成长,读书就不会晚。

我精心推荐

荒原与人人物性格的论文文献

1.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评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外国文学研究. 1994(1).2. 论《荒原》的美学思想. 外国文学研究. 1996(2).3. 社会存在与心理动机——论《土生子》别格的人格裂变. 外国文学研究. 1997(4).4. 汉英定语对比及其翻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4).5. 创作谈·我拍海迪.大众摄影.1993(10).6. 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 东北师大学报. 2003(5).7. 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短篇小说对比评析. 学术交流. 2004(2).8. 是虚无,还是硬汉?——再论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山东大学学报. 2004(1).9. 论美国现代社会悲剧的特质. 戏剧文学. 2004(9).10.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背景评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2).11. 奥尼尔的社会悲剧观——兼评社会悲剧《长日入夜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5).12. 对全球化的悖论及中国发展的再思考. 东岳论丛. 2004(6).13. 论阿瑟.密勒的悲剧观. 学术研究. 2004(12).14.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德莱塞《嘉莉妹妹》与左拉《娜娜》的人物比较. 名作欣赏. 2005(1).15. 论文学发展与全球化因素的互动关系—中美文学发展史中全球化因素的对比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5 (2).16. 论美国文学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1).17. 美国革命时期政治哲学背景论略. 北方论丛. 2005(1).18. 论美国印第安文学演变历程中的内外因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2).19. 生命文学的美学价值观——郁达夫和劳伦斯生命文艺美学比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12).20. 人格结构的裂变与升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与齐灵渥斯的人格对比评析. 学术论坛. 2005(11).21. 美国戏剧的欧洲传统与本土化因素. 戏剧文学. 2006(1).22. 人的自我探索与和谐境界的追求——评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 宁夏社会科学. 2006(1).23. 英语学位建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英语学位建设的意义及吉林省英语学位建设现状调查.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1).24. 新形势下吉林省英语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建设现状评估及其发展可行性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25. 结构与解构:基于文本的悖论与统一. 东北师大学报. 2006(6).26. 多元民族的整合及其欧洲政治哲学的影响——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其文学发生学的全球化因素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27.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2).28. 欠发达地区英语高层次教育改革探索——吉林省英语高层次教育评析及其对西北开发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07(2).29. 论文学话语权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 (5).30. 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美国华裔作家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江海学刊.2008(4).

艾略特从1919就开始构思荒原中的片段,他当时婚姻失败,身体精神两方面都经受极大痛苦,几近崩溃。而且他昨晚银行职员的日常工作占用了他大量的本可以创作的时间。一战后,他的财政状况没有改善,妻子神经脆弱身体多病,战后欧洲的萧条加剧了艾略特对当代社会的憎恶,在这一背景下,他开始把一些片段组成长诗,名为He do the police in different voices。这是来自狄更斯小说Our mutual friend 之中的一个短语。但是他始终不能完成这首长诗。1921年乔伊斯的Ulysses使他眼前一亮,并撰文认为乔伊斯最大的成就是用了mythic method。就是用古代神话来审视当今社会,以此赋予当代社会以意义和秩序。随着他精神状态的恶化,最后去瑞士休假,接受精神紊乱的治疗。经过巴黎时,把诗稿给了庞德。荒原的成形是由庞德删改的,所以说“献给更高明的匠人”。圣杯记述了一个国土的危运,干旱无水,这是由于该国土的统治者fisher king个人的性无能导致的。要是钓鱼王康复,需要一个武士经过痛苦的考验经过凶险的教堂,找到圣杯并问出有关圣杯意义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于第五章。另外整首诗也是追寻圣杯的一个quest.金枝中有处理有关植物生长的祭礼,后来人取代植物。比如诗中,埋下尸体那一部分,在神话中,神的死去还可以复活,但是在诗中人物很不确定是否还能复活。

人性的弱点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郑久元再论“民族劣根性”- <阿Q正传》之我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5-181张建东郭云飞,冯莉群从《阿Q正传》等作品看文学阅读的隐性引导[D]《语文建设》.2013,(1):15-204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南昌:二十- -世纪出版社,2010:193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论《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1):216-23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36,7:146鲁迅,张烨.鲁迅全集[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2:302-303鲁迅,智龚.鲁迅全集[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1532王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7王朝柱辛亥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214鲁迅摩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78

积极的心态可以被建立在基础上,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导向、自我管理和具有适应性为前提假设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摘 要】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因素,因此,研究和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和培养,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特别注重的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寻求持久的快乐和成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就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学生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利用可以让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因素,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室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利用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让学生喜欢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幸福感。

2.乐观。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以及合理的情绪,碰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讲解一些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例,同时进行激励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碰到困难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自我决定感。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当三种的心理需要:自主性、关系和能力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满意感,最终实现有效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同时也能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使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得到了满足。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1.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校风具有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接受和仿效,成为学生的行动方向。校风和学风具有暗示性和激励性,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所以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养成,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个人争创三好规划》等形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尊重,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学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尤深。教师性格活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处事公道、恩威并济、一丝不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许多心理障碍会在教师感染下得到缓解。如果教师性格怪异,脾气暴躁,处事不公,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进展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

[3]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

[4]杭州实验学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策略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我QQ上有 加164419787

  • 索引序列
  • 人性的枷锁论文文献
  • 人性的枷锁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毛姆人性枷锁论文范文资料
  • 荒原与人人物性格的论文文献
  • 人性的弱点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