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是新中国创刊较早的高校理科学报之一。《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突出学术理论特色,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章,注意反映自然科学研究各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鼓励创新,支持争鸣。该刊文章关注理论与事实相结合,摘转率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所发文章分获国家和省部级多种奖励。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本刊连续被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本刊还被多种数据库作为入编和索引刊物。在天津市历次期刊划级评优中,本刊连续获得一级期刊和优秀期刊。《南开大学学报》以促进自然科学学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己任,力求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发表成果的重要园地。为了保持刊物的水平和特色,本刊对来稿坚持实行学科专家匿名评审的审稿制度。所刊文章力求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坚决摒弃平庸之作。本刊将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努力做广大自然科学研究者和各界读者的忠实朋友。
1、《论皇太极继位初的一次改旗》,《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2、《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左右翼小考》,《历史档案》,1981年第4期。3、《后金五大臣旗籍辨证》(合著),《南开学报》,1982年第5期。4、《关于皇太极改旗的考察》,《光明日报》,1982年12月22日。5、《满洲政权早期前四旗考》,《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6、《康雍之际继嗣制度的演变》(合著),《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3期。7、《孔安国献书考》,《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983年第4期。8、《反复无常的野心家——吴三桂》,《文史知识》,1983年第10期。9、《清代前期的丛书编纂》,《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清代前期的辑轶书活动》,《南开学报》,1986年第2期。11、《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综述(先秦两汉部分)》(合著),《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12、《考据学述论》,《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3、《吴三桂请兵入关路线考》,《史学集刊》,1988年第2期。14、《康熙朝修太宗、世祖实录残卷抄本跋》,《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5、《论乾隆秘密建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2期。16、《乾隆皇帝与乾嘉学派》,《南开学报》,1989年第4期。17、《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合著),《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18、《经筵日讲与康熙政治》(合著),《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1期。19、《清史稿·宣宗本纪正误》,《清史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20、《乾隆前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合著),《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1期。21、《论乾隆后期的专制统治》(合著),《清史研究》,1991年第1期。22、《关于乾隆时期八旗政策的考察》(合著),《史学月刊》,1991年第2期。23、《道光前期政局剖析》(合著),《北方论丛》,1991年第4期。24、《四库全书总目》(合著),《历史教学》,1991年第6期。25、《乾隆前期各地人民的抗租、抗粮、反科派斗争》,《明清史论文集》,1991年。26、《怀念我们的导师郑天挺先生》(合著),《郑天挺学记》,1991年。27、《填补研究空白,启示后学津梁》,《史学集刊》,1992年第1期。28、《乾隆朝文字狱述评》,《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3期。29、《明清山东书院考述》,《齐鲁学刊》,1992年第4期。30、《康乾时期图书事业述评》(合著),《清史新论》,1992年。31、《明清江苏书院述论》,《南开学报》,1993年第1期。32、《安徽书院考述》,《史学集刊》,1993年第2期。33、《清代山西书院考述》,《学术论坛》,1993年第5期。34、《明清直隶书院述论》,《明清史论文集》,1993年。35、《论乾隆初政》,《清王朝的建立、阶层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6、《萨尔浒之战与朝鲜出兵》,《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37、《入关之初满汉翻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75周年纪念论文集》,1997年,38、《郑天挺在南开的日子里》,《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75周年纪念论文集》,1997年,39、《试论努尔哈赤时期满洲政权的中枢决策》,《南开学报》,1998年第1期。40、《乾隆朝奏折探析》,《南开学报》,1999年第4期。41、《郑天挺》,《南开人物志》第二辑,1999年。42、《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43、《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4期。44、《乾隆初年的粮食问题》,《历史教学》,2002年第4期。45、《德川时期日本书院述论》,《中国书院》第4辑,2002年5月。46、《康熙朝奏折和来华西方传教士》,《南开学报》,2003年第1期。47、《允禵奏折考辨》,《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五辑,2003年6月。48、《嘉道时期八旗教育的衰落》,《八旗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年。49、《已刊康熙朝满汉文奏折正误》,《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50、《允禵奏折考辨》,《 历史档案》,2004/04。51、 《康熙朝进折人员考略》,《历史档案》, 2005/02。52.、《康熙朝诸皇子奏折考辨》,《南开学报》,2005/05。53、《康熙擒鳌拜时间考》,《满族研究》,2005/03。54、《清代嘉道咸时期书院述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4(与徐永文合写)。55、《乾隆帝巡幸盘山、天津述论》,《历史档案》,2007/04。56、 《乾隆朝臣工疑年录》,《历史档案》,2009/01。57、《黑龙江民族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论文《皇太极继位初的一次改旗》获天津市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专著《乾隆传》获1991年《光明日报》“光明杯”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和天津市第五届优秀社科三等奖。
有英文文章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刊名: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nkaiensis主办: 南开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天津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0465-7942CN: 12-1105/N邮发代号: 6-17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 对其生平仕履的研究 1、韩国汉城大学 金时俊 教授(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留学台湾大学,受业于台静农先生),著有【权德舆年谱】,1967年发表在中国学报。 2、 吴汝煜 的 【唐才传校笺.权德舆传】 ,1987年由中华书局发表。文学作家吴汝煜 (1940~1990)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徐州师院中文系。历任徐州师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3、日本 中原健二 的【权德舆年谱初稿】,1993年西北大学学报。中原健二教授是日本佛教大学副校长。 4、 蒋寅 的 【大历诗人札记(续))——权德舆】 ,1995年发表于漳州师院学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蒋寅教授1959年出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今日扬州大学】,曾任社科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2016年7月起任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5、 王辉斌 的 【权德舆生平求是】 ,1996年发表于柳州师专学报。王辉斌(1947—),字靖华,号竟陵居士,湖北天门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辑轶学的研究与文学批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当代中国将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第一人。现为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 6、 段承校 的 【权德舆生平辩证】 ,1997年发表于广州民族学院报。段承校,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文学博士。 7、 王红霞 的 【权德舆先世及行事系谱】 、1996年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论权德舆的儒、释、道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试论权德舆的诗歌创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2期; 《权德舆研究》 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课题,个人独立主研。王红霞,王红霞,生于1969年,苗族,重庆彭水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秘书长。四川师大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 8、 严国荣 的 【权德舆生平与交游考略】 ,1997年发表于唐都学刊。严国荣(1965-2005),陕西省城固县人。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至西安文理学院任教,并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曾任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唐都学刊》、《西安联合大学学报》执行主编。严国荣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有《王维与〈维摩诘经〉》、《权德舆与古文运动》等论文在《社科战线》、《中国诗学》、《唐都学刊》、《海南师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他还参与撰写过《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分类集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文学史话》(近代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增订注释〈 全唐诗 〉》(权德舆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版)。他的专著《权德舆研究》 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惜,先生于2005年6月16日积劳成疾而逝,享年四十一岁。 9、 郭广伟 的 【权德舆年谱简编】 ,1994年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郭广伟,字惟微,徐州市人,1926年2月生。徐州师范大学教授,郭先生曾以83岁高龄,仍不辍笔耕,编著出版了 《权德舆诗文集》 (校点)一书。2011年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二、 对其交游的考订 1、 吴汝煜 的 【权德舆诗人名考证】 ,1989年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 2、 蒋寅 的 【大历诗人研究.权德舆作品系年】 ,2007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三、 对其诗文艺术的探讨 1、 段承校 的 【权德舆和他的诗歌创作】 ,1994年发表于社科纵横。 2、 王相飞 博士的 【权德舆诗歌艺术研究】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蒋寅 的 【权德舆与唐代的赠内诗】 ,1999年发表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4、 王朝源 的 【权德舆的碑志散文】 ,2006年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王朝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5、 方丽萍 的 【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 ,2008年发布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方丽萍,女,汉族, 1966 年 11 月生,文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南开大学学报》、《求索》、《暨南学报》、《湘潭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撰写《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专题》、《文心雕龙研究》二专著中部分章节,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文学思想史。主要进行的是唐宋转型研究。四、 对其文学思想的探讨 1、 严国荣 的 【权德舆与古文运动——兼论权德舆的文论主张】 ,1998年发表在唐都学刊。 2、 王红霞、王朝源 合著的 【试论权德舆的古文创作】 ,2003年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3、 段承校 的 【试论皎然诗学对权德舆诗论及诗作的影响】 ,2000年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 4、 胡遂与熊英 的 【权德舆诗歌创作与妈祖洪州禅】 ,2006年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报。胡遂,女,湖南益阳人,1956年生。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校督导团督导。熊英,女,中共党员,讲师。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湖南长郡中学寄宿部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就读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方向),主要研究唐宋文学与佛教,论文《论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论晏几道的“梦”词》发表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参与湖南省社科课题《佛教与晚唐诗》及国家社科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负责部分资料整理与撰写工作。 5、 陈彝秋 的 【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与中唐文学思想的变迁】 ,2006年发表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陈彝秋,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五、 综合研究 1、 林家英 的 【权德舆的伟人、为文、为诗】 ,1981年发表在兰州大学学报。林家英,女,1935年生于福建惠安.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赴兰州大学执教·现任中文系教授,唐宋文学硕士生导师。又任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诗词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兼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使馆馆员。 2、 严国荣 的 【权德舆研究】 ,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 王红霞 的 【权德舆研究】 ,2009年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权德舆先公曾经专门研究过家族史,在他的文学著作中也多有涉及,世人通过研究权德舆,对他的亲属族人的关系也帮助权氏族人明晰起来,而且远远强于权氏族人对权德舆的了解。搜集这些研究权氏先祖权德舆的论文专著,有助于权氏家族人员更全面的掌握权氏在鼎盛时期的历史。这些健在的权威专家,也是我辈将来召开权氏文化讨论研究会的最佳顾问。希望有机会接触到上述专家学者的宗亲,能够予以联络并致谢!
【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 双月刊 14-238 哈尔滨道里区友谊路501号 150018 4848310 北方论丛 双月刊 14-60 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50080 6305815 求是学刊 双月刊 14-25 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主楼111号 150080 6608815 学习与探索 双月刊 14-64 哈尔滨南岗区联发街62号 150001 6242279理论探讨 双月刊 14-156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74号 150080 6303931 学术交流 双月刊 14-166 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4号 150001 6234711 学理论 月刊 14-52 哈尔滨道里区友谊路505号 150076 4848914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 双月刊 14-126 黑龙江牡丹江文化街19号 157012 6511203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季刊 14-215 黑龙江佳木斯吉林路139号 15400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14-217 哈尔滨南岗区和兴路133号 150080 【吉林】社会科学战线 双月刊 12-28 长春市自由大路187号 130031 5652589长白学刊 双月刊 12-119 长春市前进大街35号 130012 510185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双月刊 12-18 长春解放大路123号 130021 8922331-3664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12-21 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 5685085-93991 文明导刊 旬刊 12-117 长春市人民大街55号省委主楼23室 130055 8942800 【辽宁】社会科学辑刊 双月刊 8-105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110031 86120485 理论与实践 月刊 8-20 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 110006 22823286 党政干部学刊 月刊 8-210 沈阳和平区五里河18号 110003 23893581-6229 理论界 双月刊 8-3 沈阳沈河区万寿寺街20-1号 110013 2273921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8-74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110036 86864174 医学与哲学 月刊 8-122 辽宁大连市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 116013 2496559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辽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110004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双月刊 8-151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95号 110031 86231024 【北京】北京社会科学 季刊 6-29 北京9724号信箱 100101 64870591文艺研究 双月刊 2-25 北京前海西街17号 100009 66182597 文学评论 双月刊 2-26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65264557 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 北京建内大街5号 100732 65137954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2-88 北京大学内 100871 6275201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2-98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100875 62207848教学与研究 月刊 2-256 北京海淀路175号 100872 62511680 中外法学 双月刊 2-204 北京大学内 100871 62752015 法学杂志 双月刊 2-205 北京白云观街北里6号 100045 63406753 中国高等教育 半月刊 2-268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 62243806 读书 月刊 2-275 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64020511 自然辩证法通讯 双月刊 2-281 北京玉泉路甲19号 100039 68592148自然辩证法研究 月刊 6-108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100081 62178877-3518中国大学教学 双月刊 2-467 北京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64054598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 双月刊 6-12 天津迎水道7号 300191 23668122 道德与文明 双月刊 6-60 天津南开区迎水道7号 300191 23366812 南开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6-10 天津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 300071 23501681 天津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92号 300072 27403448 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 6-8 天津市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 300020 27234888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 050016 6049941-86424 中华家教 双月刊 18-16 北京阜外大街34号 100832 68574486 青春岁月 月刊 18-24 石家庄裕华西路408号 050051 7027226 河北学刊 双月刊 18-25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 050051 3035767 社会科学论坛 月刊 18-80 石家庄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 季刊 18-52 河北保定河北大学院内 071002 5079412 燕山大学学报 季刊 18-73 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期刊编辑部 66004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季刊 18-138 河北保定青年路12号 071003 青年研究 月刊 18-170 北京建内大街5号 100732 65137744-5565 【河南】河南社会科学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邮编:450003中州学刊 双月刊 36-118 郑州市文化路50号 450002 3936507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 双月刊 36-4 郑州大学路75号 450052 7935234-3150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 双月刊 36-26 河南开封市明伦街85号 475001 2868833河南师大学报(哲社) 双月刊 36-54 新乡市建设东路148号 邮编:453002信阳师院学报(哲社) 季刊 36-71 河南信阳西郊 464000 6332141-3040 改革与理论 月刊 36-7 郑州市政三街1号 450003 5907081 许昌师专学报 双月刊 36-86 河南许昌市八一路99号 461000 4369217 美与时代 月刊 36-107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450052 7073682-1157 【山西】晋阳学刊 双月刊 22-48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省社科院 030006 7069477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22-41 太原山西大学办公楼 030006 7010455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季刊 22-5 山西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041004 2051149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双月刊 22-25 山西太原坞城路36号 030006 7011922 教育理论与实践 月刊 22-31 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030009 3043129 【山东】山东社会科学 双月刊 24-135 济南玉函路10号 250001 2015464 东岳论丛 双月刊 24-36 济南玉函路10号 250002 2976564-3148 文史哲 双月刊 24-4 济南市山东大学内 250100 8564666齐鲁学刊 双月刊 24-14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273165 4424347 孔子研究 双月刊 24-76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250001 2010055-2497 周易研究 季刊 24-87 济南市山东大学校内(新校) 250100 8903861-2829 理论学刊(中共山东党校) 双月刊 济南市经七路588号 250021 7935911-3761 【陕西】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52-9 西安小南门外西北大学内 710068 7215036 人文杂志 双月刊 52-11 西安市含光路南段7号 710061 52540066-37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52-58 西安长安南路 710062 5261200-21309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52-70 陕西延安市杨家岭 716000 72030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双月刊 52-83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段 710061 52616【宁夏】宁夏大学学报(社科) 双月刊 74-6 银川宁夏大学 750021 2074928 宁夏社会科学 双月刊 74-12 银川市新市区朔方路新风巷 750021 2077437 学习与交流 月刊 74-22 银川市中山南街123号 750004 6031054 【甘肃】甘肃社会科学 双月刊 54-2 兰州安宁健康路143号 730070 7671141 甘肃理论学刊 双月刊 54-92 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6号 730070 7666721-3191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54-32 兰州兰大逸夫科学馆5楼 730000 8912706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兰州安宁东路805号 730070 797169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季刊 54-95 兰州市安宁西路2号 730070 兰州学刊 双月刊 54-71 甘肃省兰州市市委大院内 730030 8478377 敦煌研究 季刊 54-62 兰州滨河东路292号 730000 8866013 【内蒙】内蒙古社会科学(社科版)(汉) 双月刊 16-1 呼和浩特大学东路19号 010010 4963431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 双月刊 16-17 呼和浩特大学东路19号 010010 4963431 内蒙古师大学报(社科版)(汉) 双月刊 呼和浩特新城区朝阳路内蒙古师大 010022 4964444-808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汉) 双月刊 16-66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院内 010021 4954433-251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汉) 季刊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22号 028000 8261122 【新疆】新疆社会科学(汉) 双月刊 58-32 乌鲁木齐 830011 3837937 新疆大学学报(汉)(哲社版) 58-12 新疆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号 830046 2862753-2927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汉) 季刊 58-84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9号 830054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汉) 季刊 58-115 新疆喀什市阔纳乃则尔巴格路29号 844000 新疆社科论坛(汉) 季刊 58-136 乌鲁木齐 830001 2862197 【青海】青海社会科学 双月刊 56-18 西宁 810000 8212562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56-17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内 810008 6107647 青海师专学报 双月刊 56-15 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 81000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双月刊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549677 学术月刊 月刊 4-72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53060399 社会科学 月刊 4-273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63272234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双月刊 4-123 上海延安西路1882号 200051 复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大楼 200433 6564266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上海桂林路10号楼213室 200234 64322304文艺理论研究 双月刊 4-323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232237 法学 月刊 4-342 上海万航渡路1575号 200042 62071924 社会 月刊 4-364 上海中山南路600号 200041 64166267-508 美化生活 月刊 4-368 上海中山南二路777弄1号5F 200032 64564178 政治与法律 双月刊 4-375 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63271170-2479 音乐艺术 季刊 4-398 上海汾阳路20号 200031 64370137-2094 探索与争鸣 月刊 4-496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200020 53068568 开放月刊 月刊 4-515 上海衡山路62号 200031 64375115 交际与口才 月刊 4-520 上海市长乐路325号 200031 54043373 党政论坛 月刊 4-521 上海虹漕南路200号 200233 6436503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双月刊 4-522 上海中山西路1610号1608室 200233 64274736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4-536 上海新闸路1220号 200041 62551840-22 开放教育研究 双月刊 4-578 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 65017675 教育发展研究 月刊 4-591 上海茶陵北路21号 200032 64167677-40 【江苏】江苏社会科学 双月刊 28-148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01531 江海学刊 双月刊 28-27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15429 学海 双月刊 28-203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210013 3391490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双月刊 南京汉口路南大内 210093 359270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8-26 南京宁海路122号 210097 3720999-4541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南京社会科学 月刊 28-145 南京市进香河路35号 210008 3611547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季刊 28-46 江苏徐州市和平路57号 221009 3845520-779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8-47 江苏扬州文化路27号 225009 797186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28-50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215021 5112857江南论坛 月刊 28-96 江苏无锡市岸桥弄11号 214001 2750981 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南京四牌楼2号 210096【浙江】浙江社会科学 双月刊 32-102 杭州市省府路2号楼 310025 8821059 浙江学刊 双月刊 32-22 杭州市省府2号楼 310025 7057581 701687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双月刊 32-90 杭州市文一路78号 310012 8570088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杭州玉泉浙江大学 310027 5172244-2826-269 观察与思考 月刊 32-64 杭州市省政府2号楼 310025 7053206 【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月刊 44-25 南昌洪都北大道255号 330077 8520831 求实(中共江西党校) 月刊 南昌八一大道212号 330003 6627060-441 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44-18 南昌大学 330047 830591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季刊 44-24 南昌北京西路437号 330027 8506185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44-63 南昌学院路68号 330029 上饶师专学院学报 双月刊 44-68 江西上饶市茅家岭1号 334000 【安徽】江淮论坛 双月刊 26-14 合肥市省社科院内 230053 3421171-70 学术界 双月刊 26-68 合肥市省社科院内 230053 3422973-21 艺术界 双月刊 26-16 合肥市宿州路55号 230001 2656194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26-42 合肥安徽大学内 230039 510714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季刊 26-38 安徽芜湖市安徽师大内 241000 386926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双月刊 26-45 安徽安庆安庆师院内 246011 5500204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26-59 合肥金寨路261号 23006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26-151 合肥市宁国路10号 230009 4655210-2557 【福建】科学与文化 双月刊 34-5 福州古田路89号 350005 7850151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34-7 福建厦门大学18号信箱 361005 2085102-2366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月刊 34-32 福州市小柳村福建社科院 350001 755040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双月刊 34-33 福州市小柳村福建社科院 350001 755040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34-42 福州上山路38号 350007 3441616-255东南学术 双月刊 34-82 福州【湖北】湖北社会科学 月刊 38-211 武汉紫阳东路45号 430070 87895464 江汉论坛 月刊 38-226 武汉武昌区东湖路81号 430077 86789435 理论月刊 月刊 38-176 武汉武昌东湖路81号 430077 86783670 学习与实践 月刊 38-95 武汉汉口发展大道3081号 430022 82631942 社会主义研究 双月刊 38-158 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 430070 8787844-330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38-7 武汉珞珈山武汉大学 430072 87882712-249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8-9 武汉市武昌关山华中科技大学 430074 8754391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双月刊 武汉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内 430070 87878444-3249 湖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双月刊 38-46 武汉武昌区徐家棚街 430062 86812545 高等教育研究 双月刊 38-73 武汉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 430074 87543892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季刊 38-97 武汉武昌民院路5号 430074 87491994 医学与社会 双月刊 武汉汉口航空路13号同济医科大学内 430030 83622600-2517 法学评论 双月刊 38-107 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内 430072 87882712-2995 【湖南】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双月刊 42-34 湖南湘潭大学内 411105 8292142 求索 双月刊 42-36 长沙市德雅村 410003 4223870 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双月刊 42-97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8872209 湖湘论坛 双月刊 42-135 长沙市湖南省委院内 410006 8883161-2316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2-139 长沙市金盆岭 410077 5214333-8184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42-181 长沙市岳麓山湖南大学 410082 8822870 湘潭师院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42-184 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北院 411201 【广东】广东社会科学 双月刊 46-134 广州天河北路369号 510620 38801447 学术研究 月刊 46-64 广州黄华路4号之2 510050 8384617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46-14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510275 84111990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双月刊 46-75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510632 8522028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46-72 广州石牌华南师大内 510631 85211439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广东深圳南山尾粤海门 518060 6660277-2133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季刊 46-16 广东汕头市汕头大学内 515063 2510000-32427东方文化 双月刊 46-191 广州石牌华南师大内 510631 开放时代 月刊 46-169 广州东风中路501号东建大厦11楼 510045 83553522 科技管理研究 双月刊 46-120 广州先烈中路100号 510070 87668145 【广西】广西社会科学 双月刊 48-68 南宁市新竹路5号 530022 5886487 学术论坛 双月刊 48-35 南宁市新竹路5号 530022 5860201 广西大学学报(社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季刊 48-44 广西桂林市三里店 541004 5812982-2254社会科学家 双月刊 48-48 广西桂林市西山路6号 541001 285854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48-89 南宁西乡塘广西民族大学内 530006 3260122 【海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84-2 海口龙昆南路 571158 5899254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季刊 84-4 海口海甸岛人民大道 570228 6258112-2046【重庆】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重庆沙坪坝区正街174号重庆大学内 400044 6510230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78-17 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湾 400047 6536278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78-20 重庆北碚区天生桥2号 400715 68252538 改革 双月刊 78-82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 630020 6785444探索 双月刊 78-84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400041 68893010 【四川】社会科学研究 双月刊 62-13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10072 7743623 中华文化论坛 季刊 62-52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610072 7730104 理论与改革 双月刊 62-84 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610072 7329791-2410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62-6 成都市四川大学 610064 5412440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62-83 成都狮子山路 610068 4760703 毛泽东思想研究 双月刊 62-168 成都 610071 7014462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季刊 66-10 贵阳外环东路270号 550001 6897106 贵州社会科学 双月刊 66-13 贵阳梭石巷95号 550002 5928902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 双月刊 66-34 贵阳市花溪贵州大学 500025 3851708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季刊 66-44 贵阳贵州民族学院内 550025 3610314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66-49 贵阳瑞金南路48号 550005 5815817 【云南】云南社会科学 双月刊 64-27 昆明市气象路45号 650032 4154719 学术探索 双月刊 64-57 昆明市气象路45号 650032 4143263 思想战线 双月刊 64-3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650091 云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64-29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650091 5033829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双月刊 64-12 昆明一二一大街158号 650092 5322930 【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山东省济南市济大路17号 250002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周易研究 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新校 250100 -2829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5517 哲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哲学所 100732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三条32号 100007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宗教所 100732 -547 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27号 100031 【社会科学】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科院、社科联 陕西省西安市含光路南段177号 710065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山东省济南市玉涵路10号 250002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369号 510610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西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530022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50号 450002 中国社会科学•中文 中国社科院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100720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北京市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100720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科院 云南省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650034 内蒙古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科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路19号 010010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 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 300191 文史哲 山东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新校 250100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56号 250002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福建省福州市柳河路18号 350001 北方论丛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150080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北京市北四环中路33号 100101 宁夏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院 宁夏银川市新市区宁夏社科院内 750021 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省社科院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9号 730070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科院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 430077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社科院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 330077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科联 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120号 210009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社科联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210013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 230053 -2703 观察与思考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省府大楼2号楼6020室 310025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 273165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150080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德雅村省社科院 410003 社会科学 上海社科院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37室 200020 社会科学论坛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08号 050051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科院 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街187号 130031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科院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610071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广西桂林市西山路6号 541001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社科院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110031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国外社会科学
1、阅读考试公告: 报名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应认真阅读当年的《海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和海南省考试局网站上公布的招生专业计划目录等有关招生考生信息。 2、报名步骤: (1)考生到报名点提交材料。 (2)通过审查后领取报考卡。 (3)采集身份证信息和现场电子照片。 (4)凭报考卡登录报名系统。 ①阅读报考须知勾选签订电子《诚信考试承诺书》。 ②填报基本信息和志愿信息。 ③网上缴费。 ④核对《信息确认表》(专升本考生还须阅读《起点学历有效承诺书》)。 ⑤打印《信息确认表》一式2份(报名点和考生各持一份)。 (5)考前三天自行登录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了解成考: 1、成考特征: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有:(1)招生学校必须经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2)招生计划必须列入国家当年的招生计划,并由省教育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3)录取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达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实行网上录取,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5)新生入学须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2、成考招生层次: 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统称为成人高等学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招生层次分为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 和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三种。 3、成考学习形式和年限: 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和函授三种,脱产最短学习时间为高起本四年、高起专和专升本两年,业余和函授最短学习时间为高起本五年、高起专和专升本两年半。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原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2月开始筹建,1979年2月6日正式开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 有围墙的新型大学。 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招生专业 【高升专】学制年 招生专业: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法律事务、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升本】学制年 招生专业:行政管理、学前教育、法学、会计学。 招生对象 一、本科(专升本)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业(含专科)以上学历者。 二、专科(高升专)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 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或面授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参加课程考试。主要利用文字教材、录音、录像教材、微课程和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资源和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进行学习。 也可通过登录学习网点播和查看网上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利用论坛、网上直播和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教师进行学习交流。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报考流程 国家开放大学值得大家报考吗? 在赵老师看来,是非常值得的!特别是想报考“专科层次”的同学,其实国家开放大学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 国家开放大学,免试入学,一年有2次入学机会!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升学历,那么报考国开就一定可以入学,而且入学之后的学习和考试也是比较简单的,其实这对于很多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了! 其次,国家开放大学和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一样,都是国家认可、学信网终身可查的学历,毕业后可以用于考证、考研、考公! 最后,如果你是想在提升学历的同时学习一点专业知识,国家开放大学也是可以满足的,国开的网课都是名师录制的课程,可以满足大家学习知识的要求。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电大”。 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随即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开始试点改革。2012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1、年满18周岁 2、持有二代居民身份证 3、报考国开大学专科需要具备高中或同等文化水平 电大的报名时间在什么时候 国家开放大学春季报名时间截止时间为3月底左右,秋季报名时间截止到9月中下旬,具体的时间以学校安排为主。国家开放大学分春秋两季注册,春季每年3月底开学,而秋季约在9月底开学。 国开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率高,适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报读,毕业后取得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是电子注册资格的,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国家开放性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国开也是国家承认学历,在中国高等教育 学生信息网可查询,满足报考国家公务员以及各类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所有考公需求的同学也是可以报的,考生如果还有相关疑问也可以咨询赵老师为您解答。 国家开放大学费用大概是多少钱 国家开放大学正常来说,一般费用在6000元-8000左右,也有的地区是按照学分来收费的,一学分75-150元之间。国家开放大学有招生有专科和本科之分,两种层次的学费是不同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开放大学每年 的学费都会有变动,所以当年的学费总额还是需要关注国家电大的最新通知,具体收费可详询各地分部及学习中心。 国家开放大实行学分制,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根据有关要求,二年制本科(专科起点)、专科专业最短学习年限均为两年半,学生在学籍期内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准予毕业,颁 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书。 开放大学的优势是什么 1、 无需统考,测试入学,国内、国际承认学历。 2、专业齐全,学生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灵活的学习方式,适合上班一族。 4、考试合格可获得高校文凭,学信网查询。 5、远程网络教育,随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时间自由支配。 国家开放大学学历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同等对待,是获取学历的正规方式,是国家承认,毕业后在学信网可以查询,下载打印,用于找工作,升职竞选、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教师资格证、建造师、或者出国留学等。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我现在升本科回平顶山学院后悔死了,像我在黄淮学院上了三年专科。回平顶山唯一的好处就是,我家是这的,回家比较方便,但是我如果可以在选择,我一定还上黄淮学院。我两个学校都上过,家是平顶山的。公正的说黄淮学院好。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条件。还有校园环境,日常生活。
黄淮学院要更好一些。
黄淮学院(HuangHuai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3年,前身是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原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合并升格为黄淮学院。
学校相关:
截至2020年6月20日,学校占地276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62万元,馆藏图书268万册。
设17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万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黄淮学院
09年新生群(非官方)41134577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讨论,祝大家玩得愉快。
学院概况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多少个世纪前,她向世界奉献了张衡、诸葛亮、张仲景、范蠡等历史文化名人;二十世纪,她以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滋养了南阳理工学院这所新兴的高校。 南阳理工学院坐落于南阳市风景秀丽的白河南岸,学院前身是1986年底为适应南阳科技进步和人才战略需要而创办的南阳大学。1992年底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通过,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南阳理工学院。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阳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拥有工、管、文、理、法、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现设10个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艺术设计系、音乐系、商学系、外语系、建筑系、应用数学系;7个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文法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个部-体育教学部、政治理论教学部。69个本、专科专业。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教师2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89人,省管专家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0余人,另有60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为学院兼职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000余人,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院占地面积1239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依靠自身力量规划设计,学院在河南省高校中率先建成校园计算机网,现有联网微机8000余台,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于同类学校。学院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7141余万元,其中,先进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变频技术、PLC与工业控制网络、计算机软件、发酵技术、现代商务技能等实验实训中心(室)达到全国同类高校先进水平。图书馆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种。近年来,学院省级科研项目立项和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数量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阳理工学院致力于培育良好校风,注重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2001年12月,在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主办的“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荣获一等奖;2002年10月,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南阳理工学院两支代表队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2004年10月,“飞利浦”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南阳理工学院代表队夺得河南赛区冠军; 2006年,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南阳理工学院六支代表队全部获奖,奖项包括全国一等奖,全省一等奖、二等奖等;2007年11月,在“挑战杯”第10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2008年11月,在第九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南阳理工学院代表队荣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2008年12月,在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南阳理工学院代表队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支参赛队伍参加比赛,并荣获项目比赛、技术挑战自选项目比赛、技术挑战规定项目比赛3个三等奖。在河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学员作品获得五个省二等奖、五个省三等奖和若干优秀奖,成绩位列全省第十位。2007年在“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中,南阳理工学院位居河南省第13名,在省内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一。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先后与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联合招收赴新留学生,2006年与韩国青云国际文化山庄合作成立了“中原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并与韩国大邱艺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2006年开始招收中医学韩国留学生。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良好声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厂(校)物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五好”党组织、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南工人与时俱进,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理、文、法、经、医、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多科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豫西南乃至河南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培育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最终,南阳理工学院建成一所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大学。[编辑本段]学院沿革 南阳,二千年前即称"商遍天下,富冠海内"。这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医圣张仲景、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商圣范蠡的故乡,是汉光武中兴的发迹地和诸葛亮的躬耕地。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醒这块也曾沉睡的土地的时候,南阳理工学院应"科教兴国"战略而诞生。 1986年11月 原南阳地区行署决定创办南阳大学。 1987年5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筹建南阳大学。 成立了化工工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企业管理等3个专业和1个基础课程部。 南阳大学董事会成立。 1987年9月 南阳大学招收首届3个专业的128名学生。10月7日,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1989年1月 白河南新校址落成。8月,由开办场地原南阳地区财贸干校迁入新校园。 1991年 成立了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化工程系、企业管理系、工艺美术系等6个系,1个基础部。实现9个专业招生。 新图书馆落成投入使用。 1992年1月 南阳大学与南阳电大分校合并。 1993年1月 国家教委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在筹建6年的南阳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南阳理工学院。同时,张仲景国医大学 撤消建制并入南阳理工学院。 设立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现代管理系、工艺美术系、数理力学系、国医国药系等9个系,15个专业。 1993年12月 与南阳电大分开办学。 1994年 撤消数理力学系,组建信息工程系。 1995年8月 南阳市政府批准实施千亩土地万人规模的南阳理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当年,学院设置14个专业,共有全日制专科学生近3000人,其中普通生1340人,生源范围实现跨省区突破,面向全国5省(河南、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招生。 1996年1月 第二届教代会通过的《南阳理工学院199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学院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把学院建成豫西南培养高层科技专门人才的最主要的区域性中心综合高校。 全面启动院内综合改革。 院系调整。化学工程系与生化工程系合并组建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与工艺美术系合并组建建筑与艺术工程系;撤消现代管理系,组建人文科学系;信息工程系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更名为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实验中心。 1997年10月 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 1998年 撤消建筑与艺术工程系,成立建筑工程系和工艺美术系。 至1998年底,先后成立了建筑设计研究所、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D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化技术研究所、中込语言研修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 1999年 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对院内教学机构调整。撤消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工艺美术系更名为艺术设计系。形成目前的院系格局。 2000年 年初,新征180亩土地、投资2亿元的校园扩建一期工程项目开始实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部分专业开始举办本科教育。专业数量增加到27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6223人,生源范围扩大到全国19个省(区、市)。 2001年4月 院党委提出“132”发展战略。 第三届教代会通过《<南阳理工学院199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总体方案>第二阶段(2001-2005年)实施计划(“十五”计划)纲要》。 2001年9月 学院设置3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超过7082人,其中本科生413人,专科生6669人。生源范围扩大到全国22个省(区、市)。 扩建校区部分投入使用。 2004年5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阳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 学院设有10个系,2个教学部,1个成人教育学院,1个软件学院。 2005年 原南阳一师并入南阳理工学院,成立基础教育学院,6月24日,基础教育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2005年9月 撤消数理教学部,成立应用数学系。 2006年3月 学院党委对二级机构进行调整理顺,对处级和科级干部进行调整和聘任。全院设置党政管理机构17个,群团组织机构2个,教辅及后勤服务机构7个,基层教学单位17个。 2006年12月 学院建校近20年来首次党代会成功召开,选举出由安身健、姚锡远、黄荣杰、郭建生、刘荣英、刘振山、黄林江、董至仁、周礼春等9名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南阳理工学院第一届委员会,选举出由黄林江、赵中然、李晓彦、卢志文、李厚刚等5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南阳理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9年,为积极配合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召开,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拟在教工三村东侧新征土地220亩左右,拟建高标准球类馆一栋约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两栋约万平方米、图书馆一栋约3万平方米、专家公寓三栋约万平方米、教学楼一栋约2万平方米和正在建设的17#学生公寓,近12万平方米的建筑将要陆续开工。[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安身健 党委副书记、院长姚锡远 党委副书记刘建 副院长郭建生 副院长刘荣英 副院长刘振山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黄林江 副院级调研员董至 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周礼春 院长助理陈世云 院长助理肖泽昌[编辑本段]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 党委办公室 ⊙ 党委组织部 ⊙ 党委宣传部(院报编辑部) ⊙ 纪委(监察处) ⊙ 院长办公室 ⊙ 人事处 ⊙ 教务处 (实验设备处) ⊙ 学生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财务处 ⊙ 科研处 (高教研究室) ⊙ 国际交流处 ⊙ 招生就业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 保卫处(党委保卫工作部) ⊙ 基建处 ⊙ 后勤管理处 ⊙ 审计处 ⊙ 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群团组织机构□□□ ⊙ 工会 ⊙ 团委 □□□教辅及后勤服务机构□□□ ⊙ 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图书馆 ⊙ 学报编辑部 ⊙ 物业服务中心 ⊙ 学生生活服务中心 ⊙ 校医院 ⊙ 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辑本段]南阳理工学院校训 大学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大学精神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师生进行校史、校风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升本后,为激励全体师生更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实现学院的再次跨越式发展,在校园内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教育熏陶和凝聚功能的文化底蕴,现将新校训的涵义予以阐述。 一、“厚德”。“厚德” 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具有时代意义。中央屡次强调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要把提高道德品质作为育人之首。因此,这里的“厚德”既具有崇尚道德的涵义也具有重视德育的意思。 二、“博学”。“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也指学问渊博。引“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尤其是现在信息社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开放式办学理念的渗透,更要求学生要学贯中西,兼容并包,文理兼修,百科俱收,博采众长。而教师更需要不断广泛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三、“求真”。“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求真”,指“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同时还有要讲究“真才实学”的意思。”意在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改正研究中出现的差误。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更是讲诚信的精神体现。我们全院师生能在教、学以及科研过程中做到“求真”,就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 四、“至善”。“至善”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从而提出一个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至善”。引用“至善”不仅指道德的“至善”,而意谓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总之,“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是求学治学的前提和基础;“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求真”是求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至善”是做人治学要达到的完美境界,也是我们南阳理工学院教育所达到的最高理想。[编辑本段]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日本国山梨大学、大分大学、美国艾奥瓦(IOWA)州立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陆续向国外派遣了30余名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累计有50余名外籍教师来院任教和讲学。同时,学院承担了中美河南可持续发展合作计划在南阳的实施项目;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实施了本科教育“2+2”合作项目;1996年日本大太(DAITA)株式会社在本院设立了1000万日元的首家海外企业家奖励基金,并投资2000万日元合作兴建了国际交流会馆。[编辑本段]校园导航 南阳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积又极大的地级市,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宁西铁路、南水北调工程、许(昌)南(阳)襄(樊)高速公路等大型项目完成后,南阳的中间枢纽作用将日趋重要,以南阳盆地为中心,必将发展成为辐射鄂、豫、陕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经济中心。 南阳理工学院坐落在南阳市宛城区白河游览区,长江路80号。
开题报告评语汇集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由我精心为您整理了一些开题报告评语汇集,希望能够帮得到您!
开题报告的评语一:
该生本次的研究课题是对……问题进行研究,该生查阅了大量中外文参考文献,学习了……和……方面的有关知识,对于众多学者在……、……、……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开题报告,报告中对于未来的研究进度和计划做了细致安排,研究方案可行,同意开题。
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意见二:
通过查阅与本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基本上了解了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参考文献数量符合要求。
开题报告详细说明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应用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及预期取得的成果符合要求,同意通过。
开题报告的评语三:
该论文选题教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前期准备较充分;研究内容较为充实;研究方法较合理;研究重点较明确,符合论文开题计划的要求,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一致通过论文开题,同意该论文进入下一步研究工作。
该生试验准备工作充分:能收集比较详实的中外参考文献,进行试验设计和准备工作,试验材料准备充分,试验计划安排合理,并已开始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希望继续收集资料,完善试验方案,早日开展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 同意开题!
第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四:
课题从分析研究泰安市主导农产品竞争力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影响泰安市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障碍因子。旨在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本地区农业竞争力的途径、对策和保证措施。
课题完成后,不仅对泰安市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课题立意明确,技术路线可靠,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切实有效,学生本人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有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从事工作也为完成课题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相信能够完成课题并撰写出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课题开题报告专家评语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哲人、教育家关于错误的警句:“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海)“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理就是从本身的错误当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体验中去学习。”(恩格斯)这些著作和警句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人们错误的价值。
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尝试、开放探究必然生成比以往教学更多的差错,这是很正常的。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其实,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有效利用好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因此,不管是从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上考察,还是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审视,我们要说“课堂无错不客观,课堂无错要不得!”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就特别需要关注学生真实的差错,不断反思课堂上出现差错后,教师该如何应对,怎样让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真正得到有效地利用?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有关学校的老师也在关注同一课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不同的学校存在着不同的教育教学现状,更何况,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其他学校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来说有借鉴的作用,但不能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完全有针对本校实际展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研究”的必要。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发现错误-解决问题”; 反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原因;形成错误资源捕捉、利用的实践模式,结合相关理论予以解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2)如何将学生的错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
(3)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的主要观点
[错误资源]错误资源就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课堂错误资源化,是指课堂学习错误向教学资源转换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在一定观念支配下,把课堂中的错误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变“错误”为资源,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积极效应。
(2)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错误资源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切不可视而不见或漠然处之,既要分析这种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更要借助这种错误资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知,同时挖掘新的教学资源。借助“试误教学”理论,做到容错、融错、用错。开创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和某一个知识点错误的概率,并且记录下来。
2.日记法: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文献法:通过上网搜集、阅读理论书籍等途径收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对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有帮助的`知识,加深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
4.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了解学生产生的错误内容和原因,并根据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运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5.集体研讨法:通过说课、听研究课、评课等手段,重点探讨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情况。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1)通过实践,探索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策略。
(2)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形成一支具有合理应用课堂错误资源的教师队伍。
2.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和分析错误资源的产生原因、课堂错误资源的捕捉以及课堂错误资源的利用,形成一定的模式。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这阶段主要总结研究,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整理。征集有关论文、汇报课的录象等,邀请专家,对本次实验成果进行论证,形成研究进行总结、编写课题研究的资料集。申请阶段性课题成果鉴定。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
3、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整理学生错误案例集和教师对错误案例的分析集
(3)教师论文集
(4)研究课实录整理集
(5)专题网站建设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负责人于2014年至2014年曾参与研究和完成了校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课题着眼点集中,指向明确,与现实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研究触角范围窄,操控性强。本课题的负责人及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不乏中高职称的数学教师。相信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圆满成功。
资料设备方面主要借助于图书、杂志、影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科研手段方面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校本钻研和专家引领相结合,在立足校内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邀请研训中心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专家及课题研究的专家作现场指导和讲座。
八、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第一阶段:实验起步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讨论、撰写课题实施的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明确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建立课题专题网站。
(1)、课题通过初步论证,完成课题设计方案。
(2)、请市研训中心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认真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方向,拓展思路,用《新
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目前的课堂教学效应,付诸实践。
(4)、按计划正常开展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活动。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4年10月至2014年2月,全体成员参与分年级进行研究,形成教学个案、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反思、教学反思、检测资料等。
(1)、撰写学术论文,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2)、注意收集具体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3)、完成课题中期评估。
(4)、网站建设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全体成员参与研究报告、工作总结、论文集、成品专题网站、优秀个案、课例等。
(1)、完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表,形成成果,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2)、出刊本课题的研究论文专辑及成果展览,请上级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1)、研究报告。中期评估报告(2014年12月)、结题报告(2014年6月)。通过专家评估组的评估,并力争获得好评。
(2)、整理学生错误案例集和教师错误案例的分析集。资料详实,分析具体,到位,有深度。
(3)、教师论文集。每位课题组成员有2~3篇教研论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至少3篇
(4)、公开课整理集。编制公开课教案集公开课实录光盘课堂教学评价表装订册
(5)、专题网站。要求内容全面,详实。有独创性。
九、本课题研究基础及参考文献
1、《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邱学华、苏春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
2、《尝试创新研究》(邱学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0年
3、《教育心理学》作者:桑代克(三卷本,1903/1913-1914)
4、《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
5、《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6、《成功教学的策略》作者:Carol Marra Pelletier(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捕捉最佳教育时机》主编:刘永曾辽宁大学出版社
8、《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主编:郑金洲 福建教育出版社
9、《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作者:柯林.比尔德 约翰.威尔逊 中山大学出版社
十、研究组织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李爱平 小高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
赵锁庆 小中高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理论指导
戴平 小高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高扣青 小高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建阳 小一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夏伟 小一 金坛市花山小学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十一、研究经费保障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采取单位资助为主和课题组成员自筹为辅相结合的办法。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陆卫英老师:1、科研成果表述有问题。要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要尽量物化。
2、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要少一些理论的东西,多一些基于学校实际的思考、多一些自己的想法。
3、部分地方的语句要通顺些,措辞再推敲、整合一下。
陈文主任:1、搞研究要务实,要脚踏实地,基于实际的才能有生命力。就我校的什么状况、教学中的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问题,以此为切口提出的思考、提出的课题才是有价值的。
2、研究目标的叙述要注意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可通过某种句式如:通过~~达到~~(提高~~)
3、研究内容要细化,要分点,不宜过多,要便于操作,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要交叉、对接。
4、要注意添加“组织”与“经费分配”两项。
专家对开题报告的评议
一、"小学师生共同构建班级学习组织的探索"选题有研究价值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中学已有众所周知的成功案例,但小学在这方面的研究远不及中学。本研究基于当前小学班级过大,合作学习低效,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评价单一等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这一课题,企求通过研究,克服弊端,提高教育效益,凸显了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定位准确
本研究目标一是在管理层面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相关制度,二是在学生层面探究和总结"组织学习"的方式,三是在教师层面探究学习型组织的教学策略,目标明确实在,通过努力可以达成。
三、研究愿景特色鲜明
本研究以语数英教学为阵地,依托天河部落的博客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营造外部学习资源与内部学习过程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并在一系列组织制度的保证下,使教学和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
四、问题与建议
1、课题论证尚需加强。要围绕关键词进行论证。
2、论述研究内容要阐述主要观点。
3、研究方法缺乏个性;
4、报告书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旅游学术论文篇一 国际旅游岛需要生态科普旅游 1生态科普旅游是注重生态保护的科普旅游 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科普旅游是把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结合起来的旅游形式,让公众在旅游过程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接受关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方法,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海南生态科普旅游发展现状 海南作为我国的生态旅游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周年来,海南旅游市场的突飞猛进:2011年海南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可达15%;旅游收入将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将达20%!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海南建省初期游客年接待量不足100万人次,2000年突破1000万人次, 2008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1年突破3000万人次!事实证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根本原因在于海南具有生态旅游优势。2011年10月,海南省生态学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召开。专家学者们均强调了海南在生态旅游、热带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南的自然环境遭受现代工业的污染较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良自然环境,具有不可取代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全岛绿地面积占60%以上,森林覆盖率40%以上,四季郁郁葱葱。海南有全国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库”。世界环保组织2003年公布的空气质量十佳城市中,三亚排名第二,海口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中国真正的生态省。海南怎样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生态优势,发展科普生态旅游,是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生态科普旅游的界定,生态科普旅游应该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保护性。生态科普旅游是根据传统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生态科普旅游保护性的实质,要求旅游业和旅游者坚持生态科普旅游,用科学发展观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其二是科学性。生态科普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要求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围绕生态科普旅游,进行科学设计和科学管理,使游客自觉地保护旅游生态资源和环境。其三是普及性。由于生态科普旅游是以了解旅游文化、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知识为旅游目的,生态科普旅游让旅游者能够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普通游客成为生态旅游者与科普旅游者。 3海南生态旅游、科普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要防止大自然的报复,务必重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最近二十年来,海南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破坏问题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建国初,海南热带雨林面积有125万公顷,最少的时候,只有35万公顷,破坏得最严重的,是建省以来的二十来年。典型例子是金光集团在海南大面积造桉树林,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南亚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中国热带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保护区内大规模造林,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保护好该区的原始森林和生物资源,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已经于2006年7月下文,要求海南省林业局调查处理此事。 游客流量大大高于景区的合理容量 科普生态旅游强调环境的承载力或环境容量。海南以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等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比较脆弱,属于易损型资源。游客的大量涌入,给海南旅游带来了活力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一些重点保护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客进入。 海岸线与防护林遭到破坏 随着海南大量的港湾被房地产商开发,海岸线、海岸带遭到破坏,热带雨林也危机重重。由于防护林遭到破坏,海岸遭受破坏。例如,龙栖湾本是一个天然良港,上千村民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龙栖湾港有100米宽的马尾松海防林,海防林后是一道200米宽的海滩,弧形的海湾对出海停船十分方便,可以有效躲避台风的侵扰。然而,在过去的17年中,这里的海岸线向前推进了200多米,28间房屋被毁,牛羊牲畜死亡丢失不计其数。 海水与海滩遭到污染 2011年的10月,笔者随着高校的教师去临高附近的一个渔港去考察,发现有的饭店就开在渔船或者是渔排上,感觉这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我们上船去吃海鲜,发现游客与经营者不爱惜海水,将塑料碗、玻璃酒瓶以及吃剩的贝壳鱼刺等东西,全倒进海水里。我们给经营者提意见——这不是污染吗?经营者说,大惊小怪,每天不都这是这样倒吗! 科普生态旅游缺乏和谐环境 由于旅游管理跟不上,生态科普旅游缺乏和谐环境。一些部门和地方,从自己的局部小利益出发,在滨海及温泉地区大量兴建度假村、游乐城以及不伦不类的文化村,结果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淡化了风情,影响了观瞻,还加剧了不正当竞争,使整个行业处于低效益状态。还有规划管理不严,低俗景点泛滥,景区建设的理念不符合时代要求,旅游景点没有海岛特色。 对科普生态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虽然海南拥有宝贵的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资源,如热带雨林、红树林、野生动物园、珊瑚礁、黎苗生态村寨、火山口公园等,但生态科普旅游在海南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生态科普旅游是旅游者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以科普的视觉去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科学管理以防止环境遭到危害。海南的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尚未制订生态旅游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也没有引起海南开发商和旅行社足够的重视。 4发展生态科普旅游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之途径 生态科普旅游推动可持续发展 海南的热带海滨和热带森林旅游资源,在休闲度假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生态是容易破坏的。近年,吊罗山林业局调研发现,吊罗山林区山体滑坡的地点均为槟榔园,暴露了生态脆弱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吊罗山林业局组织对6720亩槟榔地逐步进行改造,改种乡土树种。生态旅游在海南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加大,结合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和中部黎、苗山寨的扶贫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小城镇建设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的建设,规划推出系列开发的科普生态旅游项目。我们必须把握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海南省旅游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过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自然旅游资源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生态科普旅游要重视自然旅游产品转化 海南是中国独有的热带海岛旅游区域,即将建成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奥林匹克村,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为保证科普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充分考虑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科普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科普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海南省生态科普旅游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在全省范围内,将现有的自然旅游产品升级或转化为科普生态旅游产品,从而奠定生态科普旅游产品的基础。 生态科普旅游要坚持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结合的科普生态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对生态旅游景点而言,应该促进科普科考旅游开发。在硬件建设方面,海南应该在海洋生态旅游方面突出新的人文特色,大兴海洋生态博物馆、海洋科技知识馆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大力发展冬令营、夏令营,在林区、山区、湖区、小岛地区设立永久性营地,完善营区配套设施,实现可进入性,通过营地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普旅游发展。在软件建设方面,海南应该以宣传海洋文化,培养海洋意识为主导形成海南特色的海洋生态旅游品牌。在主要生态旅游景区建立解说中心,吸引专业人员参加科普旅游的选线、选点与编制解说词。以此作为科普生态旅游的宣传窗口,传播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理念,推行生态文明旅游规则。 生态科普旅游要坚持生态保护 以旅游规划为依据,以产业政策为引导,进一步优化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严格禁止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旅游项目开发。扩大生态旅游区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旅游城市的工业应该是较低投入、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农业应该是无公害良田、无公害果园、无公害蔬菜基地构成的生态农业。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预防体系和扑救体系建设,提高扑火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 科普生态旅游要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积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各个部门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要坚决打击占用林地、蚕食林地等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民事和刑事责任。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海南省已通过并正在实行的地方旅游法规有《海南省旅游条例》。这部法规为海南旅游发展起了指导规范作用。此外,要保证旅游主管部门依法管理的职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旅游学术论文篇二 对海南培育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思考 摘要: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呼唤着大量旅游管理特色人才的涌现,而且海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海南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海南应当通过培育各层次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符合国家级特色专业要求的高校,进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提高海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高海南高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国家的“旅游业改革创新实验区”创办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使海南的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社会经济 作者简介:朱沁夫(1963-),男,湖南华容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副教授。(海南 三亚 572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4-0070-03 一、概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的特色是通过其特色专业显现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是竞争力、品牌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获得持续竞争力、影响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的多寡,也是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地区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海南高校怎样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正确识别和遴选一批特色专业并大力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成为海南高校面临的一大任务。 二、海南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缘由 1.现有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布点情况与分析 自2007年至今,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3454个,其中,有23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如表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该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名称为“旅游管理(英语)”。 显然,这些学校获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不完全因为其在国内各高校之间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些真正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学(如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并没有将旅游管理申报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从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分布来看,高等学校在自己的特色专业识别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本校各专业中的比较优势是否明显;二是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较好结合。 2.海南省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布及分析 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海南省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如表2),占全国的,从比例来看,是全国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1] 注:本表数据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各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 从海南省高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属学科来看,包括农学5个、医学2个、理学1个、工学1个、法学1个、教育学1个、艺术学1个和与农林相关的管理学1个,较好地反映了海南高等教育的积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些特色专业集中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其余本科院校无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表现在数量上,而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结构、质量和适用性等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滞后性之间的差异;二是各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与高校培养人才的通用性之间的差异;三是特定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知识的广泛性、交叉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之间的差异。[2]正是在这种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促进学科的发育和成熟,为人才市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特色专业的建设要面向地方、充分依靠地方的现有条件和优势,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充分研究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服务于地方的发展战略。 海南建省之后,海南社会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颁布之后,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选择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布点与海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即将发挥的作用是不相称的,海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海南高校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对于海南高校的发展、对于海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海南高校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使命的必然选择。 作为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其旅游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无疑取决于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应是海南高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建设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是完成好这一任务的不二途径。 4.海南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 海南省现有本科院校6所,除海南医学院之外,其余5所均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从专业(方向)设置来看,3所本科院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海南大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分旅游企业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旅游信息管理和应用外语(英、日)等方向,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下设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在市场营销专业下设旅游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海南师范大学在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同时,还设有中英校际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不仅设有旅业管理分院,该分院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且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旅行社管理、邮轮服务与管理、高尔夫管理和体育竞猜管理等方向,还另设有国际旅游分院。从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来看,在校学生规模超过2000人的达到3所,在校生人数不足1000人的学校的年招生规模也是较大的,海南旅游管理本科学生总规模达万人;从师资来看,尽管海南各校尚无如保继刚、吴必虎、杜江、马勇、罗明义等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的专家,但已经拥有了 一个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已经承担起了全部教学工作并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智力支持。 应该说,海南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具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并逐渐显现出其优势和特色。有的学校从专业内涵方面进行方向拓展,有的高校则从专业的外延进行方向拓展,呈现了多样性的发展态势。这些多样化的发展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建设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建立一个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体系,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于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海南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1.分层分级建设特色专业 海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呈现了较为丰富多彩的局面,可以针对这个实际,建立一个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是一个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层级体系,即所谓省级、校级特色专业,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充分运用旅游管理专业内涵和外延的体系,即在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方向、旅游的各个方面内容管理方向确定各级特色专业(方向)。从特色专业建设的步骤来看,首先鼓励各学校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然后在对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省级特色专业,并由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拨款支持;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达到一定水准的基础上,遴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另外,在各级特色专业的遴选中,不应只看材料的好坏,应当主要看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应当对所申报的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特别是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认同程度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将那些确实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选拔出来,加大建设力度,建设成为社会认可的真正的特色专业。 2.鼓励特色,杜绝同质化 海南培育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不能将已有的23个其他院校的特色作为自己的特色,海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海南省内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应具有不同于别校的自己的特色,应当鼓励和支持省内各高校根据实际凝练自己的专业特色。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宽阔的平台,各高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多个方面展开,这是海南高校建设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基本背景。针对海南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较多的实际,各高校之间的专业建设应主要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3.注重培养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 海南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应当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海南主导产业的发展,满足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学校应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在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上,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从特色专业建设的市场导向要求来看,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旅游发展实际所需要的人才,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之一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4.更新教育观念和专业建设观念 特色专业与普通专业在本质上的区别之一,就是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体现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具有科学性、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社会实用性的特点。[3]海南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决不能照搬传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观念,应根据国际旅游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进行根本性的创新。从专业建设上来说,应当放弃过去的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而注重专业实际需要。让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又具有较为宽阔的知识面,掌握多个学科的思维方法、掌握多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应当从教会学生的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5.建设特色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自己特色的师资队伍是建设特色专业的基本保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来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实际主要是实践性强、旅游业发展变化快。这要求教 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熟悉旅游业具体环节、方面的操作技能,“双师型”教师应当是旅游 管理特色专业教师队伍的主体,同时应由校内教师、校外教师专兼结合组成;针对旅游业 发展变化快的实际,要求教师具有迅速吸收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和渠道,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旅游业几乎一开始就是国际性的,因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教师的学缘结构应当是丰富的,具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外籍教师应占到一定比例。 6.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我国各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差异不大,课程结构基本相同,较大的差异是在课时的确定方面,这是现有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同小异的原因所在。要培育真正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并得到 社会的肯定,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当定位于培养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应充分听取旅游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国外旅游 教育的 经验。在课程体系的构成上,应正确、审慎地选定一些核心课程,以便通过课程学习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科学地建立多个可供学生选修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开设内容更加广泛的任意选修课,以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外的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同时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在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上,要根据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置合理的、科学的、前瞻性的、前后连贯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当针对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都能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课程建设中,还应切实注重 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的建设,使这类课程的教学既教会学生技能,又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和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显然,选择课程组合比选择专业有更大的自由度,实际上实现了专业的多样化,学生也可通过这种选择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还可能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对于旅游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梁传杰,段冠玮.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状况的政策评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5-120. [2]王永生,屈波,刘拓.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15-17. [3]隋秀英.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3):66-68.看了“旅游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旅游的学术论文 2. 旅游管理学术论文 3. 黄金周旅游学术论文 4.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5. 会展旅游学术论文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目的; (2)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3)主要研究内容; (4)课题的准备情况; (5)工作进度计划; (6)参考文献。 2、开题报告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规范,且不少于2000字;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这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我们学校就是2000字和15篇)包括中外文科技期刊、教科书、专著等。 3、开题报告正文字体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附页为A4纸型,左边距3cm,右边距2cm,上下边距为,字体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 4、“课题来源”一栏可选项有: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 、社会经济、经典、自拟、其它。 5、“成果形式”一栏可选项有: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到 " 大学生部落论坛 “ 毕业论文栏目里”有许多的开题报告 找找参考的范文看看吧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把我的给你参考下吧,呵呵 一.学位论文题目:二氧化硫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水解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二.所选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 ● 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研究目的 研究SO2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佳浓度,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进而研究SO2做为一种新型信号分子的信号转导机制。 ● 研究意义 近年来,SO2做为一种新型信号分子已经在哺乳动物及人类身上展开了实验及临床研究,然而SO2在植物体内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 ●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种子的萌发与休眠 种子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 2. 谷物种子中的水解酶及研究进展 3. 二氧化硫研究进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Bewley JD (1997). Seed germination and plant dormancy. Plant Cell, 9: 1055 - 1066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 ● 主要内容 ● 拟解决问题 ● 预期效果 四.实验设计方案及所需要的主要设备、仪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其数据(实验大纲另订)。 ● 实验方案 研究设计方案 ● 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流程图 五.关键问题,现有条件及解决办法: ● 关键问题 ● 现有条件及解决方法 六.进度安排及完成毕业论文日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意义;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创新点;4.技术路线;5课题的进程安排。我是学机械的。
第1章 绪论 概述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作为重量测量仪器,智能电子秤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其测量准确,测量速度快,易于实时测量和监控的巨大优点,并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机械杠杆测量称,成为测量领域的主流产品。 本文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用汇编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硬件则以半桥传感器为主,测量0~500g电子秤,随时可改变上限阈值,并达到阈值报警的功能。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量是模拟量,数值比较小达不到A/D转换接收的电压范围。所以送A/D转换之前要对其进行前端放大、整形滤波等处理。然后,A/D转换的结果才能送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其数据显示部分采用LCD显示,成本低且能很好地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本次课设完成的电子秤的主要优点是: 1、实时测量与监控。 2、阈值修改与重设功能。 3、超值报警功能。 4、测量精度高。 5、显示速度快、准确。 本文设计的电子秤虽然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智能仪器,但是通过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优异的性能。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课题的产生背景和本文讲述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方案的论证,包括任务的分析实现、硬件和软件的方案设计;第三章详细介绍半桥电子秤的硬件设计;第四章讲述半桥电子秤的软件设计;第五章主要论述调试与分析过程。 看看和你要求一样吗237513901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 *** 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 *** 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4、预期成果 实施这1工程将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很好地改善市区人们生活环境现状,整体上提升临沂市的城市品位与城市形象,同时通过设计重塑环境,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建设1个概念明确的公共滨水地带,完成城市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