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接受同样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却迥然不同?其中固然有孩子天赋、天资等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必然是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一定是糟糕的。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一、现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自己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据我们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小学生中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1、随意散漫型:上课也好,平时早读、自习也好,家庭作业完成也好,全是无精打采的,随意听,随意写,写多少算多少,作业订正的事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教师批评他(她),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教师你有几个招,学生心中“明如镜”——反正你也不能长时间留课,总得让我回家吧。一个随意将学习习惯拖进了“深渊泥潭”。2、过分依赖型:这种学生,表面看起来是乖巧的,老师、家长叫做什么就完成什么,看起来是省心,实际上,这种学生的依赖心理严重,什么都要等着老师来布置,什么都要等着家长来检查与督促,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丧失自我,没有学习的激情与个性。3、应景应试型:这种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一般还不错,但一旦考察其综合素质时就会露出破绽——只有死记硬背的课内知识,少有综合性的课外知识,变成书本、教材的“知识容器”“书橱”。这种能应景、应试的学生,“酿成”的是高分低能的结果,原因在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不教我就不会主动去猎取,学习的迁移能力极弱。4、无所畏惧型: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学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概念,每天虽然都背着书包正襟危坐在课堂,但心思全不在学习上,要笔记没有笔记,要作业没有作业,老师留他(她)下来,家长“配合”打骂,孩子摆出“刘胡兰的英模架势”——任君“严刑拷打”,我自“守口如瓶”。发展到最后必定是极致的厌学。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意思。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诸如课前预习功课,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能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使意识专注与学习之上,因而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反之,诸如先玩耍后做作业,躺在床上看书,不认真书写,文具书本信手乱丢等都是坏的学习习惯。坏习惯不仅徒增学生的身心负担,有损其身心健康,而且也会降低学习效率。也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俄国教育家乌审斯基则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以及从生活获得信念与习惯形成的”、“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再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之后,历代学者都曾强调了培养良好习惯问题。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就是麻烦的,因为就像“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需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掉,方才能去建造一所新房屋”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因为如不乘其“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让其自发地形成不良习惯,要想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比如,小学生写字姿势一旦形成了弯腰驼背的习惯,家庭作业一旦形成了马虎了了事的习惯,即使花费几倍精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有些人甚至会保持终生。所以,当然,在强调尽早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1-3年级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写字姿势正确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到4-6年级,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课前先预习,作业整齐、规范、细心、迅速等要求,以使他们在小学毕业前养成“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小学生能有意识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必须通过教育使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此种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必须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即有信心、决心和恒心。例如,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那就要有坚持精神:不但每天都要阅读,而且还要坚持摘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换言之,要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逐步帮助小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求:预读习惯、查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议读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这八个习惯过程中,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失地逐步地培养,最终由小积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严格格求,反复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怎样才能使强化有效果呢?首先,要步调一致:各课教师间要一致,班与班之间要一致,教师与家长要一致。否则,就容易发生“内耗”。以“认真书写”习惯为例,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严格训练,而家长却听之任之,甚至因为家庭中某些特殊情况而允许孩子“例外”,则孩子不仅不但形不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胡写作业”的恶习。其次,要持久要求。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使小学生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在培养习惯问题上,决不能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发生。为了做到持久要求,可给小学生订一些制度,并严格地检查监促他们执行。(五)整体培养,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对小学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但在上述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马大哈”的话,那么,要培养他形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就比较困难。因此,为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而要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进行。(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地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性,促使小学生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要帮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断提醒督促检查,并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武器;四要要求小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的很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2、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前预习课程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作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为课堂做好准备。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作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可用“△”号标上,有疑问的地方可选用“﹋﹋”画上,在旁边打上“?”号,以便在上课时能侧重学习。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要书写的作业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却认为是可做可不做。就拿我班的学生来讲,每次上课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作业,这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就此情况,我认为布置预习作业时最好能有一些书写形式。如在语文方面布置预习新课的作业,可以拟定几个预习要求,让小学生根据这几个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使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胜地。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课改目标和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积极主动思考和发言,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在关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应沉下心来,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在培养课堂学习习惯上下大功夫。如:课前准备习惯、听课习惯、积极、大胆发言习惯、严明课堂纪律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等。(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加以强化,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思考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就是要敢于质疑。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敢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所以课堂上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逐步养成勤于思索的好习惯。(五)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算作阅读,它可以是视角的、听角的、触角的或者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后达到自主阅读是孩子早期阅读的自然发展过程。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助于人的成长。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应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要求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带来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向周围同学带来信息。在学校,班主任可以把教室设计成阅读的天堂。教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名言警句;教室的角落可以设计成图书角;板报上写出每期的阅读材料;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现在有很多学生怕写作业或做作业只是在应付老师,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下去,回去马马虎虎地写完就去玩了,有的一心三用,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边玩玩具;有的做作业不假思考,碰到问题就马上问家长;有的甚至不完成作业或拿别人的作业来抄……。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应从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的作业当天完成,并让家长配合检查督促,教师要及时收发作业。(2)、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直到理解为止。(3)、作业要认真,有些学生为了去玩就很快地马虎地写完作业,作业书写页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常写错字漏字.这是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教师就要强调作业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完成,并且要认真地书写好每一个汉字。(4)、要学会“自我检查”,学生做完作业后,要独立自我进行检查,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5)、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做作业时,碰到难题要勤查工具书,不要一碰到难题就不做了或马上请教大人,这样,学习进步就很慢。教师在教学时应经常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收拾书包,把作业本、书本、文具等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有序的放进书包。(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满堂灌”,一堂课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学生就如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鸟,只顾着张着嘴巴被动地接受着“食物”。为什么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呢?多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对新知识,先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思考,一个人搞不明白的,就建立互助小组,几个学生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分析,然后得出他们的结论。而我们老师不妨也做一个“懒老师”,有些问题不包办代替,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去解决。也许从学生万变的思维中,能给我们老师带来惊喜。3、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若干具体方法(一)多加训练。单靠书本说教不行,需经长期严格训练。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二)认真评比。对学生的习惯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要做到七结合:行为考试和书面答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结合;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结合。(三)正确指导。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具体指导,如怎样阅读、怎样书写等等。教师要立足课堂,指导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好常态课,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评价,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四)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一种隐藏的教育。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家长也要作到。(五)奖罚分明。这也是形成习惯的后盾。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的。凡有制度和规定,都要经过孩子讨论、认同。(六)单个击破。发现问题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各个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制订班级学习制度,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七)倡导活动。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在趣味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八)家校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语: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要形成好习惯,就要从小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众多良好习惯中的一小部分。但总的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历年来,小学生的厌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1989年开始迫溯,我国研究者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逐年增多,提出应对厌学的措施也层出不穷。以往在厌学内涵、厌学表现行为及厌学对策上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较深的造诣。虽然已有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势不可挡的高速信息化时代必然衍生出新的现象问题。本篇论文主要是在对以有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着重从小学生心理现象入手,进行隐性表现及同伴关系导致厌学现象的研究。更新研究的已有成果,以便使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解读更符合时代的要求。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们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反应到学校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阶段也逐渐趋于低龄化,尤其是学生的厌学问题使教师感到非常棘手,也令家长和厌学者本人感到非常痛苦.厌学的积累不仅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且更加存在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厌恶性反应定势”,即是一接触学习的情境就可能无意识的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恶心等种种的不适应心理,生理反应,使他们容易形成自卑、退缩、选避、自我概念不良等个性不良特征,更有严重者会形成多种的不良行为,甚至走向辍学与犯罪。小学生厌学问题由来已久,其主要由学生的不良心理导致,促使问题的严重性,给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也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所以研究者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关注度逐年升高。为了有效缓解小学生厌学问题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原有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学生自身导致厌学的心理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将个性心理因素与小学生厌学问题相结合,并为教育者提供新的解决策略的方向,为有效缓解小学生厌学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丰富完善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理论。现实意义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不断深化,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很重要,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校园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才能帮助未成年人成长成才。如果当前校园暴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防范和解决,不但威胁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其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研究并解决校园暴力现象是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二)厌学概念界定关于对“厌学”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见解,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综上所述,所谓“厌学”,其实就是指学生“不愿意学习”“讨厌学习”。具体而言,就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心理状态及其生理和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相关文献均是以“拒绝上学”、“辍学”、“逃学”作为研究内容。采用“逃学”来表达一种客观行为,并对“选学”背后的成因加以分析。小学生厌学不仅仅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大量调查发现,国外小学生也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厌学现象在国外也较为普遍,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学生厌学已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而且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对学生辍学问题较为关注,1963年就提出了《反中途辍学运动》报告,在报告中详述了学生辍学对教育发展的危害,倡导在国内改善学生辍学状况,借助公众的力量将未完成的学业即辍学在家的学生送到学校继续学习20世纪90年代,日本舆论界掀起了关于中学生对数理课程厌学话题的讨论。该国的文部省又于近年在国内针对初五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数据表明,在受调查的4966位中学生中,有52%对数理课程存在厌学情绪,该数据较之1995年所做的调查提高了5%。埃里克森通过研究指出,学生在童年时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对学生学习心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国外对中小学生逃学归因的分析是从多角度进行的。德国心理学家教授罗斯特认为学生厌学的原因包括: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基础薄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课程脱离学生的实际经验。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教授认为,日本学校组织与制度的落后性。比如,大班授课,单一的课程设置,激烈的应试竞争等,导致了学生的厌学。K.chriotogher及苏.白旁德(2006)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来解释学生厌学的原因,他们支出厌学是由于冲动,缺少自制力的个性以及无能为力产生的自我否定心理偏差引起的。Heery hirherly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学龄儿童无人监管等家庭原因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Mashaer 和bernstregin 针对厌学学生青春期发育对独立和自主权强调特殊性的发展特点,他提出家长要通过改变家庭的互动模式,减少过度保护和心理敢于等措施来转化学生的厌学行为.davied heyne 在对厌学学生进行实践干预的研究中提出以认知行为治疗法(cbt)环节中学生厌学行为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出勤率,而且能提高厌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面对学校的诸如测试,被嘲笑,被欺负等情形。Svetlane yampobkaya 等研究者经过对厌学中学生展开早期感知,认识项目(gear up)干预后,改善了学生的厌学行为。综上所述,国外也普遍存在中小学生厌学的事实,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共网作用,并且对厌学的研究都有涉及到厌学现状,厌学原因以及厌学对策等方面。而在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方面。国内外也有许多相似的角度,基本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角度出发。2.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厌学现象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往,国内呈现了许多关于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的调查结果中表明,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秦世荣2013年对吉林省龙并市15所中小学校的2253名中小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2253名中小学生中,厌学中小学生为497人,厌学率达到了[2].学者杨平指出,要根治学生厌学问题,需要发出学生内心的积极主动意识,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需要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由家,校核社会三方合力解决学生厌学问题[3]。肖承志等则指出,应当通过净化社会文化,创新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方向,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兴趣,倡导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方式应对学生厌学问题[4]。朱盘安提出,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应当从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建立高效课堂;引导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等方面进务力[5],李开学研究得出,通过提高学生自信,培养其自尊自爱的心态,实行科学教学,巩固学生基础知识能够有效的转变学生厌学情绪6]。在对自身情况有全面的认识之后,学生会转变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自制力,减少对学习的抵触感。愚乐于学,提高学习能力是学习更加高效。有研究者认为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隔代管理,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程度,不良品德、过度期待及教养方式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刘卫和方双虎等研究者提出厌学学生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人格差异性特征。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问题。关于学生厌学问题的文献很多,以上研究者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角度全面的归纳,分析了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但大都是将中学阶段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生为对象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小学生的厌学问题也日益凸显,厌学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寄希望于预防和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 小学生厌学现象判断1 学生不想学习学生表现出不想学习,认为自己的学习行为是为了父母或其他人,自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成绩稍有下降则更不愿学习,取得更差的成绩直至恶性循环,自暴自弃。学习兴趣和动机薄弱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要求,对学习丧失信心,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任何程度的学习任务,认为自己不可能再有改变和提高。2 学习兴趣的转移从兴趣的转移对象上来看,厌学的孩子大多迷恋上网、游戏。有的本来对学习有产生过一定兴趣的学生会由于沾染上网络游戏后,逐渐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从黄色书刊影像中填补内心的空虚作为慰藉,他们轻者精神萎靡,重者打架斗段。二 学习情绪负面,态度消极1性格倾向性和人格差异性教育者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在上小学后的学习行为表现有深远影响。其中和学生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心理迹象会造成明显的性格倾向性和人格差异性,不喜欢交际、胆小、依靠、轻易情绪沮丧的孩子容易出现逃学、偷窃、早恋,甚至抽烟、酗酒、吸毒、迷恋暴力等严重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止损,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性格忧郁、自卑、孤独的孩子也伴随很大的消极负面情绪。对教育者提出的学习要求,有负面情绪的孩子往往故意抵触对立,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糟。家长和教师试图与孩子谈心,希望获得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存在厌学消极态度的孩子会表现出桀骜不驯,或是心不在焉。部分学生会处于口头的随即应付,并不会采取长期行动上的配合。而他们将强烈隐性或显性的消极负面情绪深埋在心底,隐藏在内心的独白类似于“读书有什么用,我就是不想学习,永远当个失败者。”拥有这样对生活的悲观失望的态度、心灵受到或多或少伤害的学生,在极易出现厌学心理。2 学习的挫败感有一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努力的想试学习成绩提高,但一次次失败后对学习产生里消极的态度。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很努力,也曾经取得了自身看来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不能持之以恒,后来成绩还不如他人。他们在班里的活跃度本身不高,经常被同学老师忽视。于是变得破罐子破摔。三 学习行为的被动及抗拒小学生不爱学习现象早已成为家长、教师的一大难题。即使教育者使用各种强制手段严格要求孩子,甚至强迫他们学习,但很多孩子仍然把学习当做是多余并讨厌的事,一上课就头疼,一拿书就犯困。部分学生因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极度厌恶的情绪,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的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被动和抗拒大致表现是这样:行为上远远偏离学习的活动,极少对学习活动投入自己的精力,不远甚至抗拒作业,不认真听讲或者想法设法逃课。
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你对孩子的态度至关重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小学生厌学情绪趋于严重,尤其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而数学学科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所以即使老师耐着性子苦教,孩子们硬着头皮死学,孩子们是“吃得苦中苦”也却极有可能是“高分低能”。 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泛性,给数学教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常常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主要原因就是游戏的“趣味性”。如果数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化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为“有趣”,让数学课堂成为趣味快乐的课堂,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使命和职责。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兴趣不高,对决定其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了他的知识接受。因此,无论从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社会需求的现实需要出发,学校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2.理论依据 依据教育心理学等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合本班教育教学实际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研究方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1.总体目标以王楼中心小学三(2)班学生为研究和实验对象,逐步进行实验、总结、分析、论证,再实验,再分析,再总结,以便总结出可具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本校各班数学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研究方法及预期效果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3.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原因。 (2)问题的趣味性、生活化对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3)教师魅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4)竞赛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成功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5)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6)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4.对象:三年级学生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采取怎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以及应用数学的兴趣。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1.建立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体现师生平等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研究。2.通过较多的创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体会到数学在身边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3.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的有趣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4.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5.合理安排小组竞赛形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6.合理有效的利用CAI技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研究。五、研究时间1.2013年3月——4月 确立小课题并制定方案选择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查找相关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以王楼中心小学三(2)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原因。2.2013年5月——12月 研究阶段采用观察法、调查法,了解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堂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3. 2014年元月——6月 总结阶段总结出可具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本校各班数学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六、预期目标1.研究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学数学变成积极、主动、爱学数学。2.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摘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而兴趣的丧失则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关键词:数学 学习兴趣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为广泛和基础,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数学学习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小学课程最基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特别对自己所执教的三年级的35名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1、 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2、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3、 学生所喜欢的数学老师以及数学课堂。二、调查结果:(一)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中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喜欢数学,是因为数学带给他们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数学课堂和其他课堂比起来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对活跃“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以及分为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教学中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一味的讲练由于太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二)学习数学的目的 大多数小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把数学当作一门考试的学科来对待,或者是为了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才去学习。总而言之是“被学习”一族占多数,这些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会给他们的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偏差和心理压力,以至于在数学学习上不能很好的接受和发挥。一个学生,只有从真正的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在更多地在学习中尽心尽力,但能明白其重要性的还太少,一般的学生都是出于外部的需要和压力才学习数学的。(三)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年轻的数学老师,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幽默的教学魅力,可见教师在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魅力教学的培养的优美化。绝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欢快、轻松的数学课堂,更喜欢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贯穿始终的数学讲授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欢快的课堂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给他们自身的一种肯定,同时还会以此为荣,从而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的分析: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课堂的氛围存在很大联系,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创设一个愉快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对日后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教学改进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 3、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专业知识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个人魅力,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数学。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表 1、你喜欢数学吗?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2、为什么喜欢数学?A.对生活有帮助 B.数学很有趣 C.上课有趣 D.增长知识 E.不知道3、 为什么不喜欢数学?A.上课不生动 B.数学太难 C.要死记硬背 D.基础差 E.不知道4、 学习数学对你自己本身来说重要吗?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5、 学习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A.生存的工具 B.丰富知识 C.升学 D.没用处 E.不知道6、 学习数学是你自愿的吗?A.父母要求 B.学校规定,要考试 C.我自己喜欢 D.被逼的7、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A.自己喜欢 B.为了得高分 C.别人说数学很重要 D.多长见识 E.其他8、 你喜欢上数学课吗?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9、 上数学课有意思吗?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10、 你喜欢数学课上的哪些活动?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11、 你最讨厌数学课上做什么?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 E.其他12、 对现在的数学教师满意吗?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13、 老师怎样做才能让你更喜欢学习数学?A.幽默 B.和蔼可亲 C.热情洋溢 D.公平公正 其他14、 你喜欢老师当众表扬你吗?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15、 课外时间你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吗?A.一直 B.经常 C.偶尔 D.从不注:1、请各位同学在以上表格中自己选择的方框上打“√”。2、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投票,不需写姓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小学生厌学情绪趋于严重,尤其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而数学学科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所以即使老师耐着性子苦教,孩子们硬着头皮死学,孩子们是“吃得苦中苦”也却极有可能是“高分低能”。 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泛性,给数学教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常常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主要原因就是游戏的“趣味性”。如果数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化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为“有趣”,让数学课堂成为趣味快乐的课堂,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使命和职责。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兴趣不高,对决定其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了他的知识接受。因此,无论从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社会需求的现实需要出发,学校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2.理论依据 依据教育心理学等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合本班教育教学实际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研究方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1.总体目标以王楼中心小学三(2)班学生为研究和实验对象,逐步进行实验、总结、分析、论证,再实验,再分析,再总结,以便总结出可具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本校各班数学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研究方法及预期效果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3.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原因。 (2)问题的趣味性、生活化对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3)教师魅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4)竞赛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成功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5)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6)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4.对象:三年级学生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采取怎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以及应用数学的兴趣。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1.建立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体现师生平等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研究。2.通过较多的创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体会到数学在身边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3.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的有趣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4.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5.合理安排小组竞赛形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6.合理有效的利用CAI技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研究。五、研究时间1.2013年3月——4月 确立小课题并制定方案选择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查找相关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以王楼中心小学三(2)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原因。2.2013年5月——12月 研究阶段采用观察法、调查法,了解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堂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3. 2014年元月——6月 总结阶段总结出可具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本校各班数学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六、预期目标1.研究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学数学变成积极、主动、爱学数学。2.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摘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而兴趣的丧失则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关键词:数学 学习兴趣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为广泛和基础,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数学学习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小学课程最基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特别对自己所执教的三年级的35名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1、 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2、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3、 学生所喜欢的数学老师以及数学课堂。二、调查结果:(一)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中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喜欢数学,是因为数学带给他们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数学课堂和其他课堂比起来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对活跃“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以及分为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教学中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一味的讲练由于太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二)学习数学的目的 大多数小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把数学当作一门考试的学科来对待,或者是为了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才去学习。总而言之是“被学习”一族占多数,这些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会给他们的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偏差和心理压力,以至于在数学学习上不能很好的接受和发挥。一个学生,只有从真正的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在更多地在学习中尽心尽力,但能明白其重要性的还太少,一般的学生都是出于外部的需要和压力才学习数学的。(三)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年轻的数学老师,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幽默的教学魅力,可见教师在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魅力教学的培养的优美化。绝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欢快、轻松的数学课堂,更喜欢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贯穿始终的数学讲授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欢快的课堂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给他们自身的一种肯定,同时还会以此为荣,从而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的分析: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课堂的氛围存在很大联系,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创设一个愉快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对日后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教学改进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 3、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专业知识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个人魅力,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数学。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表 1、你喜欢数学吗?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2、为什么喜欢数学?A.对生活有帮助 B.数学很有趣 C.上课有趣 D.增长知识 E.不知道3、 为什么不喜欢数学?A.上课不生动 B.数学太难 C.要死记硬背 D.基础差 E.不知道4、 学习数学对你自己本身来说重要吗?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5、 学习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A.生存的工具 B.丰富知识 C.升学 D.没用处 E.不知道6、 学习数学是你自愿的吗?A.父母要求 B.学校规定,要考试 C.我自己喜欢 D.被逼的7、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A.自己喜欢 B.为了得高分 C.别人说数学很重要 D.多长见识 E.其他8、 你喜欢上数学课吗?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9、 上数学课有意思吗?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10、 你喜欢数学课上的哪些活动?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11、 你最讨厌数学课上做什么?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 E.其他12、 对现在的数学教师满意吗?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13、 老师怎样做才能让你更喜欢学习数学?A.幽默 B.和蔼可亲 C.热情洋溢 D.公平公正 其他14、 你喜欢老师当众表扬你吗?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15、 课外时间你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吗?A.一直 B.经常 C.偶尔 D.从不注:1、请各位同学在以上表格中自己选择的方框上打“√”。2、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投票,不需写姓名。
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接受同样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却迥然不同?其中固然有孩子天赋、天资等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必然是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一定是糟糕的。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一、现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自己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据我们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小学生中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1、随意散漫型:上课也好,平时早读、自习也好,家庭作业完成也好,全是无精打采的,随意听,随意写,写多少算多少,作业订正的事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教师批评他(她),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教师你有几个招,学生心中“明如镜”——反正你也不能长时间留课,总得让我回家吧。一个随意将学习习惯拖进了“深渊泥潭”。2、过分依赖型:这种学生,表面看起来是乖巧的,老师、家长叫做什么就完成什么,看起来是省心,实际上,这种学生的依赖心理严重,什么都要等着老师来布置,什么都要等着家长来检查与督促,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丧失自我,没有学习的激情与个性。3、应景应试型:这种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一般还不错,但一旦考察其综合素质时就会露出破绽——只有死记硬背的课内知识,少有综合性的课外知识,变成书本、教材的“知识容器”“书橱”。这种能应景、应试的学生,“酿成”的是高分低能的结果,原因在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不教我就不会主动去猎取,学习的迁移能力极弱。4、无所畏惧型: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学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概念,每天虽然都背着书包正襟危坐在课堂,但心思全不在学习上,要笔记没有笔记,要作业没有作业,老师留他(她)下来,家长“配合”打骂,孩子摆出“刘胡兰的英模架势”——任君“严刑拷打”,我自“守口如瓶”。发展到最后必定是极致的厌学。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意思。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诸如课前预习功课,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能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使意识专注与学习之上,因而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反之,诸如先玩耍后做作业,躺在床上看书,不认真书写,文具书本信手乱丢等都是坏的学习习惯。坏习惯不仅徒增学生的身心负担,有损其身心健康,而且也会降低学习效率。也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俄国教育家乌审斯基则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以及从生活获得信念与习惯形成的”、“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再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之后,历代学者都曾强调了培养良好习惯问题。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就是麻烦的,因为就像“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需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掉,方才能去建造一所新房屋”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因为如不乘其“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让其自发地形成不良习惯,要想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比如,小学生写字姿势一旦形成了弯腰驼背的习惯,家庭作业一旦形成了马虎了了事的习惯,即使花费几倍精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有些人甚至会保持终生。所以,当然,在强调尽早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1-3年级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写字姿势正确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到4-6年级,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课前先预习,作业整齐、规范、细心、迅速等要求,以使他们在小学毕业前养成“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小学生能有意识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必须通过教育使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此种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必须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即有信心、决心和恒心。例如,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那就要有坚持精神:不但每天都要阅读,而且还要坚持摘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换言之,要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逐步帮助小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求:预读习惯、查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议读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这八个习惯过程中,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失地逐步地培养,最终由小积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严格格求,反复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怎样才能使强化有效果呢?首先,要步调一致:各课教师间要一致,班与班之间要一致,教师与家长要一致。否则,就容易发生“内耗”。以“认真书写”习惯为例,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严格训练,而家长却听之任之,甚至因为家庭中某些特殊情况而允许孩子“例外”,则孩子不仅不但形不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胡写作业”的恶习。其次,要持久要求。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使小学生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在培养习惯问题上,决不能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发生。为了做到持久要求,可给小学生订一些制度,并严格地检查监促他们执行。(五)整体培养,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对小学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但在上述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马大哈”的话,那么,要培养他形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就比较困难。因此,为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而要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进行。(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地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性,促使小学生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要帮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断提醒督促检查,并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武器;四要要求小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的很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2、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前预习课程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作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为课堂做好准备。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作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可用“△”号标上,有疑问的地方可选用“﹋﹋”画上,在旁边打上“?”号,以便在上课时能侧重学习。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要书写的作业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却认为是可做可不做。就拿我班的学生来讲,每次上课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作业,这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就此情况,我认为布置预习作业时最好能有一些书写形式。如在语文方面布置预习新课的作业,可以拟定几个预习要求,让小学生根据这几个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使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胜地。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课改目标和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积极主动思考和发言,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在关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应沉下心来,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在培养课堂学习习惯上下大功夫。如:课前准备习惯、听课习惯、积极、大胆发言习惯、严明课堂纪律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等。(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加以强化,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思考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就是要敢于质疑。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敢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所以课堂上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逐步养成勤于思索的好习惯。(五)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算作阅读,它可以是视角的、听角的、触角的或者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后达到自主阅读是孩子早期阅读的自然发展过程。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助于人的成长。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应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要求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带来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向周围同学带来信息。在学校,班主任可以把教室设计成阅读的天堂。教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名言警句;教室的角落可以设计成图书角;板报上写出每期的阅读材料;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现在有很多学生怕写作业或做作业只是在应付老师,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下去,回去马马虎虎地写完就去玩了,有的一心三用,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边玩玩具;有的做作业不假思考,碰到问题就马上问家长;有的甚至不完成作业或拿别人的作业来抄……。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应从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的作业当天完成,并让家长配合检查督促,教师要及时收发作业。(2)、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直到理解为止。(3)、作业要认真,有些学生为了去玩就很快地马虎地写完作业,作业书写页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常写错字漏字.这是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教师就要强调作业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完成,并且要认真地书写好每一个汉字。(4)、要学会“自我检查”,学生做完作业后,要独立自我进行检查,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5)、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做作业时,碰到难题要勤查工具书,不要一碰到难题就不做了或马上请教大人,这样,学习进步就很慢。教师在教学时应经常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收拾书包,把作业本、书本、文具等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有序的放进书包。(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满堂灌”,一堂课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学生就如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鸟,只顾着张着嘴巴被动地接受着“食物”。为什么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呢?多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对新知识,先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思考,一个人搞不明白的,就建立互助小组,几个学生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分析,然后得出他们的结论。而我们老师不妨也做一个“懒老师”,有些问题不包办代替,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去解决。也许从学生万变的思维中,能给我们老师带来惊喜。3、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若干具体方法(一)多加训练。单靠书本说教不行,需经长期严格训练。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二)认真评比。对学生的习惯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要做到七结合:行为考试和书面答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结合;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结合。(三)正确指导。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具体指导,如怎样阅读、怎样书写等等。教师要立足课堂,指导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好常态课,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评价,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四)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一种隐藏的教育。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家长也要作到。(五)奖罚分明。这也是形成习惯的后盾。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的。凡有制度和规定,都要经过孩子讨论、认同。(六)单个击破。发现问题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各个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制订班级学习制度,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七)倡导活动。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在趣味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八)家校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语: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要形成好习惯,就要从小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众多良好习惯中的一小部分。但总的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可以的,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语文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思维习惯,从而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目前,各类学科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如何有效的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呢?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实施: 一 、作业设计要突显趣味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迫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出发,选择有利于学生生存需要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作业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趣味性作业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施: 1、在游戏中做作业 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每个人特别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尝试可以把语文作业熔铸在学生的课外游戏中,让孩子通过玩游戏从而有效地完成作业。比如,学习如何找近义词,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在给定的几十个词语中,快速找到要找的词语来,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孩子敏捷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孩子从乐趣中爱上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教师如何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在绘画中做作业 语文这门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好多老师产生一个误区,认为语文不应该布置绘画类的作业,这是有偏见的。比如,一首古诗学习后,为了拓展诗人的写作意境,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绘画类作业,即根据诗句意思画一幅画,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不得不对诗句意思及整首诗的意境进行回味。绘画类作业对小学生来说,直观性强,孩子特别喜欢。 3、在情景中做作业 有些课文故事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我们可以让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者和爷爷奶奶演一演。比如学习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后,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业,让孩子回家后和家人演一演。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语文这门学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特别要体现语文的生活化特质。 1、注重生活的直观性 孩子的世界特别简单,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侧重于生活的直观性。比如,学习了《慈母情深》一课后,我们可以给孩子设计这样的家庭作业:(1)妈妈为了我,做了那些事让我刻骨铭心?(2)从妈妈所做的这些事情中,我该为妈妈做些什么事?(3)写一首童诗,体现慈母情深。通过这类作业,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特别关注妈妈的辛劳和付出,从直观行为中感受母爱。 2、强调生活的丰富性 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于大语文观,即语文回归生活触及社会。有些人认为不应该把孩子及早地带入社会,但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了解周围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比如,学习了《太阳》一课后,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关于太阳知识的调查习题。“太阳表面温度是多少?太阳体积有多大?太阳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小?太阳和地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假如没有太阳,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你还了解到有关太阳的那些知识?”这些问题的设计,促使孩子上网查阅,有些需要孩子向长辈请教。通过这样的学习,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学习的差异性。”不错,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孩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性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对孩子布置作业时必须要有层次性。我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分为三类,即难、中、易。班级的尖子生就做难题,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班级学困生就做容易做的题,以便培养这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中间学生适宜做中等偏上的作业。作业分层设计,有利于班级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发展。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 1、查阅审批要到位。不同层次的作业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本来一次性就可以把作业订正过去,现在作业分层次了,老师就不得不分层次订正。这里,我们可以采取以优补差即让尖子生批阅学困生的作业,中间那部分学生的作业老师就可以批阅。这样学生带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向尖子生学习,老师的工作量随之减轻。 2、习题设计要科学。我们有的老师总是怕麻烦,设计作业时不研究,不是学困生做得题太难,就是尖子生做得题过于简单。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习题。 四、作业设计要彰显实践性 我们一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去应用,应用当然离不了一个实践问题。语文作业的每一次设计,我们从理念上必须要突出一个实践性特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用,只有这样,我们设计的作业才有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彰显实践性,必须抓住以下三点: 1、以语文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约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集体智慧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创新潜能得以挖掘。比如,教学《少年中国说》一课后,我们就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尤其特别深入地查阅有关梁启超这个人的历史,从而激发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成为祖国有用人才。 2.以语文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开发自由探索的空间。实践性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广泛和可伸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生活经验,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练习的内容。在灵活、自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学习《四季之美》一课后,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点,从而为解读本课主题思想做好铺垫。 3.以语文实践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制作、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语文实践性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语文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实现实践活动的目标。另外,由于语文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作业设计要强化针对性 由于小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我们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之前,必须要明确本次作业训练的目标。据我观察,有好多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大,这是不利于孩子知识系统建构的。语文作业设计,这一次和上一次不能雷同,不要总让孩子重复做作业,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愫。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强化针对性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1、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新”字。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师,他每次布置语文作业,总是抄写生字三遍,词语三遍,比如上到第十课了,还要求学生抄写第一课的字词,当我问他这么做的理由时,他说“熟能生巧”吗,反复抄写自然就会熟记于心。一次,我亲自看看孩子们的抄写情况,倒让我大吃一惊,错别字很多。看来,抄写次数多了,不一定就书写熟练。这里,我就悟出一个道理: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也就是有针对性地就当天教学内容设计作业,作业设计的跨度不能太大。当然,过一两个月回头重温还是可以的。 2、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实”字。有的老师担心家长有意见,给孩子们设计布置作业时,华而不实,我们布置作业,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设计作业。作业练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布置作业不要贪多,而要精选习题,题题击中问题的要害。让学生的作业成为孩子反馈学习的晴雨表。 3、作业的针对性要突出一个“活”字。抄写生字五遍,这类作业就很死板。如果把抄写生字设计成填空题或者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这就要比抄写有效的多了。据我多年体验,一些老师之所以做不到作业之“活”,关键存在于一个“懒”字挡道。作业设计活用,要做到手脑并用,从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中突出作业的“活”的特质。
没办法帮你写。。。可以提几点:1、调查报告(必要的,既然是报告。最少有100个参与者)2、实地访谈(可以去访问一些已经“中毒”很深的小学生或家长)3、大量的资料(做大范围新闻、要闻、资料进行搜索,加以整理,筛选出一部分,不要太多)4、进行资料汇总(有层次感,不要给人凌乱的感觉)5、分析所得的资料与调查结果6、写方案(如何整治现状)收尾:打印完毕后,用订书机订好,放入文件夹,记录调查地、调查方式、报告编写人等信息)报告还是自己写吧,网上有很多都是复制的,像你这种不给分的很少有人会拿真材实料出来的
关于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发生很多小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事情。我决定去一探究竟。 二,调查方法1, 通过上网,查阅书籍,报刊等;2,走访有关部门;3,询问亲戚,朋友等。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网络游戏:缩写为MMO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相当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2,在虚拟世界里,可以称王称霸,游戏的运营商创造了这个平台来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幻想的世界。这是容易沉迷之网游的真正原因! 四,结论1,网游的好处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2,网游的坏处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欲望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网络游戏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游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以“朋友”“兄长”的身份和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自古以来,奉承“棍棒式”教育,强硬的教育方式也会造成孩子的压抑。家长本身要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并且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人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从而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2.不能对孩子要求太严格,过于苛求孩子。 过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孩了,反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在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挫折感自卑感对孩子的现实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让孩子产生逃避现实世界倾向。而网络自由开放,可以肆无忌惮,正是孩子回避现实的好去处。3.生活中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鼓励孩子面对处理问题。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
1, 通过上网,查阅书籍,报刊等;2,走访有关部门;3,询问亲戚,朋友等。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网络游戏:缩写为MMO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相当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2,在虚拟世界里,可以称王称霸,游戏的运营商创造了这个平台来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幻想的世界。这是容易沉迷之网游的真正原因!四,结论1,网游的好处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2,网游的坏处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欲望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网络游戏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游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自从去年我真正看到了哥儿们玩吉它,我就深深地被吉它这乐器吸引住了,看着他们弹得出神入化,动听至极,我更想练就吉它,爸爸发现了我这一兴趣,便给我买回了一把吉它.那时,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练吉它之中,寻求最高境界. 初始,我先是练习指法——就是练好每只手指所管理的弦.教导我的表哥写出了指法谱给我,让我耐心地练熟它,提升速度,我当然是全心投入吉它的训练呢!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刻苦训练,指法练习基本完成了,速度快得仿佛让人听不出弹的弦啊!接着,我要学习按和弦.哥哥教我看书本,在书中抽出和弦谱来练习,他又郑重地对我说:"要想练好和弦,一定要吃得苦,不怕疼,不少吉它爱好者就是被痛吓倒半途而废了,所以必须克服困难!"此后,我就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弦这一课了. "走到半途",我越学越辛苦,手指上似乎轻轻触动琴弦也像刀割似的,我真想过放弃吉它,但我总放不下吉它,好像它对我说:"别放弃啊!你要坚持下去,不要给别人看扁啊!"我想:"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要做到,既然上天不许我放弃,我就要学下去!"于是,我又专心地学起来,克服一切痛楚,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到底.
校园欺凌事情的发生的化需要做好前提的预防工作,如制定相应的制度,建立及时的临时应对机制!
校园欺凌作文800字2016-9-28 编辑:佚名 查看次数:645 手机版栏目:作文通过必要的法律惩戒,才能对家长、老师和学校应担负的责任予以明确,从而将校园欺凌问题提升到全民重视的高度,德法并举,社会共治。校园欺凌作文800字一最近,西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杀人案,使我有了很大感触。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