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成本管理会计是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结合的新领域,其中风险成本管理会计又是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本文有浅入深,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认识进行一个新的探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企业经济管理欲求长远发展、最大利润。所应采取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更加高效、严格规范并且更加制度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策略包括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和精益成本会计三种。每种会计策略在内容、特点、与作用上比较而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根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策略,使用不同的方法体系,降低企业成本。所以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成本管理实务要加深自我认识,以实现企业成本良好控制。笔者从事多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结合自己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者者如何做好成本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存在于成本控制中的几点问题
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管理阶层和会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模式上,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对象比较单一,而且,对本公司、企业的经济方面并不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而且部分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各企业应该合理调节,完善自我成本控制模式。用多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认真程度,督促做好企业成本分析。
(一)某些会计工作人员应的综合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本控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程度,对企业的成本种类、经济利益的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情操。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以上水平和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低下,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不利、监督不严
但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要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资金,主要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所承担着极大的风险。第二,不能完全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很大程度上不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等等方面的常识都知之甚少以致出现等级投产紊乱等不良现象;此外,很多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加快工程结算,无法使投入的资金及早回收。并且没有对成本项目的成本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无法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成本控制专业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方面广泛,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传统模式上的统筹工作的拘泥于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具有主次关系的系统工程。要在大力宣传成本管理好坏是直接住在企业生存发展大局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在企业所开展工作各个项目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广大员充分理解到成本控制的深意,并自觉地为企业谋福利、创发展。对资金的良好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司、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把计划,财务,物资邮寄的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使这三方面工作构成一个具有极高确定性的管理模式。要分工细化,严格的按照既定规则考核企业运营时各个项目的成本投入量。在源头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
(一)降低操作成本
经验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特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影响利润变化的第一因素。而且,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实现。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等各个因素的制约下,通过降低企业产品生产、减少办公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控制管理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通常来说,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公司企业日常成本管理控制的范畴。不能让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承担风险,要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在最大程度上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避免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增加企业的利润
适当的降低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条件下,最有效地策略是通过增加少量单方面成本获取较多的企业利益。当成本存在某些方面的变动时,其他因素与成本相互关联也必将发生改变。在成本降低需求与生产经营模式之间做出权衡这一取舍是目前来说成本管理极其难以回避的困难选择问题。而简单的以成本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把成本、价格、销量质量等决定因素良好的结合起来,相互联系,支持企业为保证质量,合理价格,扩大市场份额各方面对成本的需要,才能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也便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企业成本控制各项工作中的策略选择。
(三)从长远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从各方面为其提供战略支持,信息爆炸的当今很多的战略支持工作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与其形成良好的配合。公司、企业可采取较为进步的成本领先战略,要能自我控制强化控制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想要增加企业的根本利益,关键点即是战略的合理选择与良好执行。要结合企业为实施战略对成本管理和成本自身管理的需要,在企业能够承受、企业战略许可的前提下,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
由于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算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常远角度来说,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中提到了成本控制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首先必须要求会计工作者本身的素质要很高其次要降低操作成本从而从常远角度为了企业发展做一些选择,那么只有做到这些,一个会计工作者才能做好成本控制。
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分析
摘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利润是总产值和成本的差,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营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是企业重要的内控内容,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方向相符。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内涵;组成;意义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以往的会计成本控制大多是根据预算来进行,成本超支的部分再进行补足,这样实际上就存在制度、人员上的妥协,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定额管理采取定额的方式,确定一定的成本标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效果更佳显著。
1.定额管理的内涵分析
定额,是指企业依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规定人力、财力、物力等来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的标准额度。其客观地反映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从节流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各个方面的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额管理就是利用定额指标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定额管理是其重要的基础。
2.定额管理的组成
通过对定额管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来说,定理管理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考察经济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周期往往很难进行把握,为此,预算的执行状况是管理者需要定期考察的内容,只有了解具体的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复,使其按照既定的定额标准来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定期的经济考察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定额体系更加完善,使企业会计成本中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
明确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是进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定额管理包括诸多的对象,不但包括企业的预算定额、资金费用定额,还包括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要确保定额管理的效果,就需要科学地执行定额标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定额标准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定额标准需要满足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企业的类型差异导致企业的定额标准制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定额标准予以确定,以保证其定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经验评估等方法是企业进行定额标准确定时常使用的方法。
管理企业预算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资金预算,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本身就是资源预算,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良好地控制。为此,项目立项阶段的严格审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有效地规避那些可行性小的项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了更好地运行资金预算,就需要充分利用定额管理,以求将目标成本落实,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3.定额管理对会计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经营透明度增加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多,组织管理复杂程度高,需要设置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不但负责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还负责实施环节的协调和组织、事后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立,使企业的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当相应的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各个具体部门就会按照标准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制定过程公开,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都能从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加公平,管理更加透明。
事前成本控制得以完善
事后核算是财会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当相应的支出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样往往很难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很难避免损失的发生。而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具有事前、事中参与的综合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事后管理和事前控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发挥的职能也有所差异,事前控制是通过相应定额指标的设计,系统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指导,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提升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只有使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才能使其进行更加专业化、高效地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运输部门等部门的作用不同,但是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员工的工作看似不相干,实则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工作人员定额管理网络,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更好地达到定额标准。
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地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部门往往存在不同的定额标准,各个部门需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在考核中反映执行的情况,每个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分配差异化的定额标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标准的执行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成本控制水平。当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任务就成为员工的共同目的,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焕发了企业的生机。
4.总结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宏伟.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探讨[J]. 现代商业,2010(27).
[2]李建华.加强财务控制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 现代金融,2007(09).
[3]孙庆云.浅析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08(11).
[4]戴勤仿,王建坤.依靠定额管理加强成本控制[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09).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在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实现自我二次发展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 企业物流 成本管理 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物流活动的范围以及规模都在日渐拓展,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资金投入量,在此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力求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传统的简单成本运营模式转化为综合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改变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此发展形势下,只有明确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方可为日后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考虑
物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之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物流成本支出数据等进行考察。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考察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第一,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把控。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企业物流成本可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费用支出、企业会计核算中所提供的其他支出,此外,相应的还会涉及产品分销商亦或是原材料供应商,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并明确经营实体和价值变化之间的支出数额,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的控制更加全面和精准。
第二,对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摊。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部分活动在落实过程中,产生供应链节点与成本、效益之间的配比不均衡的情况,只有重点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方可令收益和成本在渠道成员之中实现有效分摊,并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节点加以激励,从供应链角度,使得市场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更具全局性和科学性。
第三,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予以优化和协调。在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若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入手,将会把实际消耗量作为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对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计算和把控。比如,可将成本投入到产品、渠道和顾客等,对各类的产品予以精准反映,与此同时,对产品、渠道以及顾客等加以优化,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机制。
第四,增强内部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全局性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可对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运输者的关系予以协调,逐步达到物流作业链条的无缝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还可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汇总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处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来,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旧有部分企业无法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进行分析,导致最终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出现了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无外乎都因为企业未能从供应链角度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忽视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1]。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控的作用易被忽视
至今为止,我国仍旧缺少健全的、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未能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给予框架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借鉴,同时伴随着管理系统和管控工具的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物流活动普遍存在费用记录不精准和不合理等各类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直接忽视了供应链层面下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这就无疑会给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开展增添难度,无法达到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2]。
3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分析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规划,而后通过分销、计划、仓储以及获得的方式,使得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满足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其中的物流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化的资源流动性手段,它集合了科学的管理思维,融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将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联系,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3]。
从供应链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把控,无疑会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还会影响供应链体系的作业全过程,还可关系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量和支出量等,究根结底地说,就是从供应商这一环节开始直到客户,降低正向和逆向的全部成本。所谓的逆向成本指的是涵盖着保修、回收、售后、退换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物流费用。而正向成本则包含了产成品、原材料以及中间品等实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运用成本控制手段,对企业间的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调控,这将直接给企业日后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制约着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要基于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4]。
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物理成本管理价值的认知
企业每个运营环节和各个部门,都要重视成本控制的作用,保证每项活动均可以高效落实。所以,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将物流成本管控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中,树立更为科学的物流理念。与此同时,构建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成本管控机制,并和外部环境实现协同运作,制定切合实际的物流运营规划方案,在企业的供应链上,为企业提高内部竞争力奠定基础。
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5]。
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可以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其他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使其从中分离,构建系统化的、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从单独层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我们有理由认为若想从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规划,持着清晰的思路,使得整个企业均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待到条件成熟以后,再通过类似于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管理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直到它和供应链的管理需求相一致,并实现共同仓储配送和共同物流系统投资两个方面的目标,实施高效的、趋同化的管理,保证管理方式的适宜性和计算工作的科学性。
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
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诸多的因素和要点,这些互相制约、影响的体系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若想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意识到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具备全局性的思维,运用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措施,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更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需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对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予以明确,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动力,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若想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更具活力,从而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通过对许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定型了管理模式,很难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但是,供应链角度下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新的机遇,建议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从本文中建议的角度入手,明确其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稳健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晨頔.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
[2] 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5(9).
[3] 汪利虹.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6(5).
[4] 赵文善.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物联网对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8).
[5] 张海丽.供应链视角下某大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
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论文
[摘要]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如何制约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制约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国家及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目前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的制约目前状况及造成物流成本浪费的理由,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经营中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制约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03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而,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没有及时对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制约,造成成本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成本制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以上所说的物流成本就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则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客户服务成本。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除特别注明以外,文中所述的物流成本均为狭义物流成本。
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商家之间同等货品的价格比较也愈演愈烈,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的方式提供系统的、综合的物流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物流成本与GDP的关系方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大,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分别为、、、、、和,平均值为,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理由
第一,在我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监管分散,“小、散、差、弱”的主题格局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缺乏规模效应,许多先进的物流系统未被真正引入和使用,并且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因此,物流成本制约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第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利于管理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物流企业的对物流中的安排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3造成物流企业成本浪费的理由
产品本身造成的物流成本浪费
对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和流通加工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所以产品本身对物流成本有很大影响。首先,产品价值对物流有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高,对运输过程的要求就高,就会相应增加物流成本;产品价值低,物流成本就会较低。但产品价值也要与产品的重量联系起来辩证看待,比如煤炭、沙子这类产品价值低但重量较大,所以运输成本较高;而珠宝、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高重量较低,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低但存储成本高,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这对物流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资源不合理占用,缩短工作周期,从而节约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关系到了企业效益,是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的路线和使用的运输工具上的安排,避开重复或迂回路线,造成时间成本浪费;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也会对物流造成不必要麻烦,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或增加运输成本,造成成本浪费。
4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策略
仓储成本的降低
仓储是对进入仓库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是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防止产品出现损坏、变质等现象,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且赢得客户的信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要做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做到仓储合理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先进先出原则。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是为了防止库存商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为重要;②对货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同类货物堆放在一起,将易燃易爆的货物单独放置,也可依据进货、发货频率来确定货物存放位置;③对货物种类数量做好标记。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容易找到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仓储过程中货物难免会有磨损,物流企业要做好货物的保养:首先,严格验收入库货物。在验收入库货物时,了解货物的质量状况和货物对存储的要求。然后安排合适的存储仓库,避开能互相产生作用的货物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同时做好防潮工作,对仓库温度进行制约,定期检查货物,出现理由及时调整,保证货物质量水平。其次,对货物进库出库做好记录,定期清点货物,防止货物丢失。最后,做好仓库清洁卫生,避开虫鼠类危害货物。
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制约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达到运输成本合理化制约要求。运输工具的选择,装载功能合理化及运输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了运输成本。
货物自身的形状、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工具要保证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因此,选择运输工具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在保证货物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合理的装载方式能提高装载水平,充分利用装载容积和限定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装载方式合理化包括:①轻重配载,将重量大,体积小的货物与重量小,体积大的货物组装,提高运输工具使用效率;②解体运输,体积大、不易装卸、易损坏的货物可以解体拆卸,分别包装;③组合运输,减少空载,在运输工具运货到目的地后,再安排好回程货物,减少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路线时,要多收集整理路线信息,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节约时间,优化路线策略包括:①图表分析作业法。在图上标出货物运出地、运入地、调运量及两地距离。然后根据就近供应原则,在图上制订商品调运方案,并不断调整,使运输路线最短,最后将结果填入商品调运平衡表。②表上作业法。在表上求解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然后不断调整,找到总运费最低方案。③节约里程法。根据每个客户的送货地点,组合出一条巡回路线,这样一条路线的路程必定小于单独给每个客户送货的路程。
包装成本的降低
在设计包装时要考虑货物的形态及特征,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选择包装材料时要优先考虑低价、轻薄、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包装成本,也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以便可以用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作业方面,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对包装物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单位包装物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规模使用机械包装,机械作业既省力又省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劳务工资成本,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成本的降低
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①减少装卸次数。装卸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而高频率的装卸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增加,而且会对货物造成一定损坏;②减少与货物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否则,在反复的装卸过程中,会形成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③包装合理化。包装材料尽量选择轻薄的材料,包装尽量简单、实用,减少装卸过程中对包装物的劳动输出。
5结论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理由。本文介绍了物流概念,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理由并分析形成理由,针对理由提出了解决策略。从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角度阐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很大的理由,这与我们的国家仍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制约成本的理念有关,所以,我们要增加制约成本的意识,分析出成本浪费的理由,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和配送等角度分析如何才可以降低成本,在这一系列链条中合理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吴一清.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
成本管理会计是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结合的新领域,其中风险成本管理会计又是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本文有浅入深,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认识进行一个新的探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企业经济管理欲求长远发展、最大利润。所应采取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更加高效、严格规范并且更加制度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策略包括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和精益成本会计三种。每种会计策略在内容、特点、与作用上比较而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根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策略,使用不同的方法体系,降低企业成本。所以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成本管理实务要加深自我认识,以实现企业成本良好控制。笔者从事多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结合自己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者者如何做好成本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存在于成本控制中的几点问题
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管理阶层和会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模式上,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对象比较单一,而且,对本公司、企业的经济方面并不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而且部分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各企业应该合理调节,完善自我成本控制模式。用多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认真程度,督促做好企业成本分析。
(一)某些会计工作人员应的综合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本控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程度,对企业的成本种类、经济利益的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情操。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以上水平和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低下,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不利、监督不严
但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要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资金,主要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所承担着极大的风险。第二,不能完全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很大程度上不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等等方面的常识都知之甚少以致出现等级投产紊乱等不良现象;此外,很多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加快工程结算,无法使投入的资金及早回收。并且没有对成本项目的成本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无法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成本控制专业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方面广泛,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传统模式上的统筹工作的拘泥于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具有主次关系的系统工程。要在大力宣传成本管理好坏是直接住在企业生存发展大局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在企业所开展工作各个项目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广大员充分理解到成本控制的深意,并自觉地为企业谋福利、创发展。对资金的良好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司、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把计划,财务,物资邮寄的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使这三方面工作构成一个具有极高确定性的管理模式。要分工细化,严格的按照既定规则考核企业运营时各个项目的成本投入量。在源头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
(一)降低操作成本
经验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特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影响利润变化的第一因素。而且,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实现。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等各个因素的制约下,通过降低企业产品生产、减少办公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控制管理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通常来说,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公司企业日常成本管理控制的范畴。不能让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承担风险,要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在最大程度上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避免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增加企业的利润
适当的降低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条件下,最有效地策略是通过增加少量单方面成本获取较多的企业利益。当成本存在某些方面的变动时,其他因素与成本相互关联也必将发生改变。在成本降低需求与生产经营模式之间做出权衡这一取舍是目前来说成本管理极其难以回避的困难选择问题。而简单的以成本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把成本、价格、销量质量等决定因素良好的结合起来,相互联系,支持企业为保证质量,合理价格,扩大市场份额各方面对成本的需要,才能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也便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企业成本控制各项工作中的策略选择。
(三)从长远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从各方面为其提供战略支持,信息爆炸的当今很多的战略支持工作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与其形成良好的配合。公司、企业可采取较为进步的成本领先战略,要能自我控制强化控制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想要增加企业的根本利益,关键点即是战略的合理选择与良好执行。要结合企业为实施战略对成本管理和成本自身管理的需要,在企业能够承受、企业战略许可的前提下,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
由于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算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常远角度来说,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中提到了成本控制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首先必须要求会计工作者本身的素质要很高其次要降低操作成本从而从常远角度为了企业发展做一些选择,那么只有做到这些,一个会计工作者才能做好成本控制。
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分析
摘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利润是总产值和成本的差,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营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是企业重要的内控内容,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方向相符。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内涵;组成;意义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以往的会计成本控制大多是根据预算来进行,成本超支的部分再进行补足,这样实际上就存在制度、人员上的妥协,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定额管理采取定额的方式,确定一定的成本标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效果更佳显著。
1.定额管理的内涵分析
定额,是指企业依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规定人力、财力、物力等来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的标准额度。其客观地反映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从节流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各个方面的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额管理就是利用定额指标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定额管理是其重要的基础。
2.定额管理的组成
通过对定额管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来说,定理管理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考察经济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周期往往很难进行把握,为此,预算的执行状况是管理者需要定期考察的内容,只有了解具体的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复,使其按照既定的定额标准来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定期的经济考察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定额体系更加完善,使企业会计成本中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
明确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是进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定额管理包括诸多的对象,不但包括企业的预算定额、资金费用定额,还包括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要确保定额管理的效果,就需要科学地执行定额标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定额标准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定额标准需要满足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企业的类型差异导致企业的定额标准制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定额标准予以确定,以保证其定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经验评估等方法是企业进行定额标准确定时常使用的方法。
管理企业预算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资金预算,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本身就是资源预算,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良好地控制。为此,项目立项阶段的严格审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有效地规避那些可行性小的项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了更好地运行资金预算,就需要充分利用定额管理,以求将目标成本落实,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3.定额管理对会计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经营透明度增加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多,组织管理复杂程度高,需要设置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不但负责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还负责实施环节的协调和组织、事后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立,使企业的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当相应的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各个具体部门就会按照标准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制定过程公开,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都能从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加公平,管理更加透明。
事前成本控制得以完善
事后核算是财会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当相应的支出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样往往很难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很难避免损失的发生。而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具有事前、事中参与的综合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事后管理和事前控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发挥的职能也有所差异,事前控制是通过相应定额指标的设计,系统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指导,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提升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只有使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才能使其进行更加专业化、高效地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运输部门等部门的作用不同,但是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员工的工作看似不相干,实则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工作人员定额管理网络,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更好地达到定额标准。
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地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部门往往存在不同的定额标准,各个部门需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在考核中反映执行的情况,每个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分配差异化的定额标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标准的执行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成本控制水平。当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任务就成为员工的共同目的,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焕发了企业的生机。
4.总结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宏伟.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探讨[J]. 现代商业,2010(27).
[2]李建华.加强财务控制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 现代金融,2007(09).
[3]孙庆云.浅析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08(11).
[4]戴勤仿,王建坤.依靠定额管理加强成本控制[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09).
管理成本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成本不仅包括交易成本 ,还包括组织内部成本、委托 -代理成本以及管理者时间机会成本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篇1 浅谈煤炭产业新常态下如何强化成本管理 一、当前经济环境现状 (一)整体经济环境介绍 2015年,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2015年我国GDP增长,为25年来最低。从经济结构角度讲,受出口增速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减速、等因素的影响,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二)煤炭行业经济环境介绍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煤炭企业亏损面积进一步加大,可预期的是,煤炭行业将保持较长的低迷。 (三)山西经济环境现状 伴随着全国整体经济形式的低迷,山西经济也处于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时期。2015年,山西GDP排名为全国倒数第二,整体经济形式出现断崖式下跌。 二、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长期处于粗放状态,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与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危机,行业低迷的环境下,煤炭企业要想度过危机并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煤炭企业成本范围 煤炭企业成本主要包括开采成本、库存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 1、开采成本 开采成本是煤炭企业成本的主要内容。开采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动力费用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成本等因素。 与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不同,煤炭开采成本中的原材料并不能构成产品的实体,相关原材料成本主要包括对木材、支护用品、火工材料、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等材料的支出。由于原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故大部分原材料能够回收并被多次利用。 2、库存升本 库存成本主要指煤炭企业物料存管的仓储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长期以来,煤炭企业的库存管理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库存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仓储运作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同时,缺乏科学的物料仓储管理能力,往往导致煤炭企业出现库存冗余,不能及时掌握物料进出,库存管理不能有效配合生产等问题,相关问题导致物料的浪费或短缺,导致企业库存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煤炭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上升。 3、环境成本 煤炭开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煤炭开采行为容易导致地表塌陷、耕地破坏。在开采过程中,废水废气的排放容易导致水体与大气的污染。煤矸石堆积等问题如不能得到好的处理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煤炭企业的污染问题被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也规定了相关煤炭企业环境保护与环境恢复治理规范,例如:环保部在2013年实施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2015年国土资源部重新修订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对煤炭企业环保治理提出更好的要求。因此,环保成本将逐渐成为煤炭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4、安全成本 地下开采具有复杂性,故安全生产对煤炭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主要包括功能性安全成本与损失性安全成本两个方面。所谓功能性安全成本,指的是为实现安全生产,通过相关安全资源配置而产生的支出。功能性安全成本设置的初衷在于避免事故的发生,故功能性安全成本的支出水平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开采安全。 损失性安全成本是指应安全事故或安全问题所产生的费用。损失性安全成本具有被动性和不可控性,主要包括因安全问题导致的企业内部停工损失、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损失及可能产生的外部人员伤亡损失及相关罚款或诉讼费用。 三、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从战略全局角度进行成本管理规划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是制约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成本控制往往被认为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缺乏战略成本管理意识,缺乏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造成了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未来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要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一方面要致力于缩减成本,降低消耗;另一方面,要实现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的契合,不能仅仅将成本管理限定在缩减成本的范围内,要能够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帮助企业通过有效投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要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除财务人员外,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仓储运输人员都需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缩减成本,提升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容易导致成本管理存在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各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主流理论为作业成本管理法,作业成本管理法以作业为中心,按照成本动因,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工作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基于作业成本理论产生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将企业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作业链条,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来进行作业成本的控制与核算。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成本管理由末端管理转移至过程管理,可以帮助煤炭企业明确各作业流程的成本管理目标,有效设置各作业流程的成本考核体系,实现煤炭企业的科学成本管理。 (三)根据各项成本内容有效设定成本管理措施 1、开采成本管理措施 开采成本是煤炭企业主要运营成本。原材料成本、动力费用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成本、人力成本是开采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材料成本控制中,由于大部分原材料可以重复使用,故在原材料采购中,要密切关注材料质量,通过高质量材料的利用,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期限,进而降低开采成本。 动力费用成本控制要求在开采设计也作业过程中,积极探究降低开采能耗的措施。在开采过程中通过新技术的利用,通过开采人员的成本管理手段的有效利用,成本管理责任的落实,降低开采所需电力能耗,进而降低煤炭企业运营成本。 同时,降低开采成本要求提升煤炭开采工艺与开采机械化程度。煤炭开采工艺与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煤炭企业的单位生产率,降低开采成本。 2、仓储成本管理措施 仓储及运输成本管理首先要完善物料采购管理。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物料采购要根据实际开采需要进行,避免超储挤压现象发生,提高仓储使用率。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重视仓储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信息技术来完善原材料的进出、调配,降低库存,提升仓储运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煤炭企业未来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环境成本控制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废水废气的排放控制,积极购置、安装环保设施,降低因环境问题可能导致的损失成本负担;另一方面,要注重相关废弃物的利用。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对煤矸石、煤层气的有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建立环境效益,进而缩减环境成本。 4、安全成本控制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第一考虑要素。安全成本控制首先要加大对安全的投入,通过安全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安全人员的配备及有效工作开展,全方位安全教育等功能性安全成本的投入来降低损失性安全成本的产生,实现企业安全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必须通过改善成本管理来获得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在对煤炭企业成本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开采成本、库存成本、环境成本与安全成本等主要成本的有效控制,来提升煤炭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进而实行煤炭产业的盈利。 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篇2 试论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成本管理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忽视对成本管理的研究,会导致建筑企业发展的滞后性。建筑安装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施工点流动性强、跨度大,成本控制难度大,如果项目成本管理能力下降,就会严重阻碍施工项目有序进行,影响实现预期利润的实现,无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概述 建筑安装工程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它的工作构成多样且复杂,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费用,机械、人工费、材料费用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施工的每一项内容都会产生费用,并存在一些不可抗的花费。 安装工程项目作为建筑的关键,必须坚持具体的可行性原则。其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对工程安装建设的重点全部实施控制,实施全过程管理,调动集体观念,落实责任制;其二,坚持例外管理原则。所谓例外管理原则就是要减轻控制成本的难度,对于可以控制的标准要极力把关,对于一些变动大的成本,可以采用不符合常规的特殊办法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其三,坚持节约原则。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成本进行的把控,想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就必须坚持节约,制定详细的数据报告,降低资本浪费,并控制好成本风险。 二、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关人员控制意识的凸显,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性影响,使得相关人员缺乏工程资金有效管理的意识,预算工作常常不到位,导致资金的浪费,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把握。 (二)成本控制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体制是建筑安装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施工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每个部门都对工程项目实施了划分管理,但是分配工作却还是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做保障,无意中增加了成本花费,阻碍了成本管理的效率。 (三)成本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控制不合理 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安装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会大大增加成本的支出。从目前的状况而言,这种状况会经常发生,想要进一步减少成本的花费,就必须阻止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避免由于返修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风险。 (四)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建筑安装工程复杂多样,成本控制与施工技术水平息息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从专业能力上入手来降低成本。可是目前大多数的技术人员在能力上都有欠缺,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的花销,工程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任务、施工、资产结构都受到了影响,经营管理理念也发生了改变。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企业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实施成本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一)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进行控制。不但要做好全面的事中控制,同时更要做好事前预算、以及事后的分析。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控制好成本,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坚持落实责任制,融入考核机制,对违规操作予以惩罚,从而更好的把控资金,降低成本花费。 (二)提高人们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成本管理认识是建筑安装工程相关人员对资金的良好把控,加强人们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度,是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基础。对此,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职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提升节约意识和全局意识,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 (三)控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 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工程安装的时候要注重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利用有效的措施做好管理工作。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管理内容,在安装建设过程中必须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把关和评估,根据企业的现状做好成本管理,合理的安排科学合作,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 (四)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成本的严格把控,与资金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施工人员作为参与项目的人员,要认识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在安装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突出技术优势,将成本降低下来,并做好资本的管控,从而促进安装工程更好的建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把控与花费,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管理存在的不足。具体而言,安装工程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度,控制好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并逐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良好的技术把握资本,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有关成本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2. 成本管理论文 3. 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4.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免费 5.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论文精选
成本管理会计是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结合的新领域,其中风险成本管理会计又是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本文有浅入深,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认识进行一个新的探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企业经济管理欲求长远发展、最大利润。所应采取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更加高效、严格规范并且更加制度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策略包括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和精益成本会计三种。每种会计策略在内容、特点、与作用上比较而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根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策略,使用不同的方法体系,降低企业成本。所以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成本管理实务要加深自我认识,以实现企业成本良好控制。笔者从事多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结合自己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者者如何做好成本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存在于成本控制中的几点问题
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管理阶层和会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模式上,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对象比较单一,而且,对本公司、企业的经济方面并不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而且部分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各企业应该合理调节,完善自我成本控制模式。用多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认真程度,督促做好企业成本分析。
(一)某些会计工作人员应的综合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本控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程度,对企业的成本种类、经济利益的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情操。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以上水平和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低下,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不利、监督不严
但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要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资金,主要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所承担着极大的风险。第二,不能完全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很大程度上不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等等方面的常识都知之甚少以致出现等级投产紊乱等不良现象;此外,很多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加快工程结算,无法使投入的资金及早回收。并且没有对成本项目的成本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无法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成本控制专业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方面广泛,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传统模式上的统筹工作的拘泥于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具有主次关系的系统工程。要在大力宣传成本管理好坏是直接住在企业生存发展大局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在企业所开展工作各个项目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广大员充分理解到成本控制的深意,并自觉地为企业谋福利、创发展。对资金的良好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司、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把计划,财务,物资邮寄的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使这三方面工作构成一个具有极高确定性的管理模式。要分工细化,严格的按照既定规则考核企业运营时各个项目的成本投入量。在源头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
(一)降低操作成本
经验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特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影响利润变化的第一因素。而且,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实现。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等各个因素的制约下,通过降低企业产品生产、减少办公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控制管理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通常来说,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公司企业日常成本管理控制的范畴。不能让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承担风险,要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在最大程度上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避免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增加企业的利润
适当的降低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条件下,最有效地策略是通过增加少量单方面成本获取较多的企业利益。当成本存在某些方面的变动时,其他因素与成本相互关联也必将发生改变。在成本降低需求与生产经营模式之间做出权衡这一取舍是目前来说成本管理极其难以回避的困难选择问题。而简单的以成本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把成本、价格、销量质量等决定因素良好的结合起来,相互联系,支持企业为保证质量,合理价格,扩大市场份额各方面对成本的需要,才能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也便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企业成本控制各项工作中的策略选择。
(三)从长远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从各方面为其提供战略支持,信息爆炸的当今很多的战略支持工作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与其形成良好的配合。公司、企业可采取较为进步的成本领先战略,要能自我控制强化控制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想要增加企业的根本利益,关键点即是战略的合理选择与良好执行。要结合企业为实施战略对成本管理和成本自身管理的需要,在企业能够承受、企业战略许可的前提下,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
由于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算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常远角度来说,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中提到了成本控制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首先必须要求会计工作者本身的素质要很高其次要降低操作成本从而从常远角度为了企业发展做一些选择,那么只有做到这些,一个会计工作者才能做好成本控制。
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分析
摘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利润是总产值和成本的差,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营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是企业重要的内控内容,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方向相符。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内涵;组成;意义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以往的会计成本控制大多是根据预算来进行,成本超支的部分再进行补足,这样实际上就存在制度、人员上的妥协,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定额管理采取定额的方式,确定一定的成本标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效果更佳显著。
1.定额管理的内涵分析
定额,是指企业依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规定人力、财力、物力等来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的标准额度。其客观地反映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从节流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各个方面的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额管理就是利用定额指标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定额管理是其重要的基础。
2.定额管理的组成
通过对定额管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来说,定理管理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考察经济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周期往往很难进行把握,为此,预算的执行状况是管理者需要定期考察的内容,只有了解具体的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复,使其按照既定的定额标准来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定期的经济考察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定额体系更加完善,使企业会计成本中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
明确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是进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定额管理包括诸多的对象,不但包括企业的预算定额、资金费用定额,还包括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要确保定额管理的效果,就需要科学地执行定额标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定额标准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定额标准需要满足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企业的类型差异导致企业的定额标准制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定额标准予以确定,以保证其定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经验评估等方法是企业进行定额标准确定时常使用的方法。
管理企业预算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资金预算,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本身就是资源预算,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良好地控制。为此,项目立项阶段的严格审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有效地规避那些可行性小的项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了更好地运行资金预算,就需要充分利用定额管理,以求将目标成本落实,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3.定额管理对会计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经营透明度增加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多,组织管理复杂程度高,需要设置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不但负责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还负责实施环节的协调和组织、事后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立,使企业的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当相应的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各个具体部门就会按照标准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制定过程公开,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都能从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加公平,管理更加透明。
事前成本控制得以完善
事后核算是财会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当相应的支出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样往往很难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很难避免损失的发生。而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具有事前、事中参与的综合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事后管理和事前控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发挥的职能也有所差异,事前控制是通过相应定额指标的设计,系统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指导,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提升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只有使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才能使其进行更加专业化、高效地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运输部门等部门的作用不同,但是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员工的工作看似不相干,实则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工作人员定额管理网络,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更好地达到定额标准。
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地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部门往往存在不同的定额标准,各个部门需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在考核中反映执行的情况,每个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分配差异化的定额标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标准的执行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成本控制水平。当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任务就成为员工的共同目的,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焕发了企业的生机。
4.总结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宏伟.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探讨[J]. 现代商业,2010(27).
[2]李建华.加强财务控制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 现代金融,2007(09).
[3]孙庆云.浅析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08(11).
[4]戴勤仿,王建坤.依靠定额管理加强成本控制[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09).
在市场经济中,传统的成本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本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一般关心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这两个部门是能直接给企业代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负责人注重的就是经济效益,很多负责人忽略了财务部门,事实上,财务部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财务部门通过资产评估,财务报告分析,让现有的资金流投入到最需要的部门,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经过市场论证的。但现在很多企业资金流的走向都是根据企业负责人的意愿,有时候造成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严重时候能促使企业破产,因此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关键的,其产生不利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这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因素。
1.目前财务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也会出现各类问题,对企业经济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常见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程预算和决算存在问题。
目前部分企业工程预算和决算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传统的换演算法则己经不能提供准确和真实的工程预算和决算,且其复杂重复的计算程式和工作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效率和进度。同时部分企业对工程专案的综合管理缺乏相应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建设、施工、设计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资讯沟通和配合,这会引起工程专案不能进行全面统筹的规划建设,容易带来预算和结算专案的累加和重复运算。
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健康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都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我国中小型私人企业居多,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财务管理体系,都是企业负责人一个人说的算,但这种制度,在私人企业初期可能不会出现问题,但随着企业不断扩大,这类财务管理体系会出现很多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对员工的奖罚,尺度标准就不一,资金流在投资过程中,也是企业负责人一个人决定,长久下去,企业财务肯定会出现资金流短缺问题,没有正确的财务团队的支援,投资可能会出现失败问题,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正确发展之路,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财务报告,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财务成本管理不全面。
企业成本费用包含营销费用、前期费用、土地成本、工程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其经营业务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所以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应当尽量做到全面性。如今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诸多方面缺乏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如在财务费用的控制过程中,相关的专案费用没有及时确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企业资金花费盲目,流动资金时而宽松时而紧缩,没用提高对节省成本的重视,或在工程成本的控制方面严重忽视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仅仅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成本管理,不同阶段间的成本管理不能够相互衔接,没有相应的全过程、全要素成本管理措施和方案。
缺乏财务成本管理方法和意识。
现在很多企业没有专门财务管理人员,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专业,缺乏财务成本管理方法和意识。中国私人企业特色,财务都是企业所有者自己定夺,即是所有者也是财务管理者双重角色。这就促使了财务成本管理方法单一,没有创新精神,管理意识不强,一切都是看老板决断,这种模式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灭顶之灾,企业要培养财务管理者,能科学的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把握好资金流的走向。
2.改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措施
建立并完善预算和决算体系。
在企业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包含企业工程的预算与决算,要建立科学的预算与决算体系,完善其工作流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工程科学的预算,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预算过高,招标等问题不好办,预算过低,促使工程无法正常完成,决算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只有建立并完善预算和决算的科学体系,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
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
加强并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是财务工作发展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标准,能全方位的为财务工作服务。完善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内部之间分工要明确,各个工种人员要互相配合,协调的完成各项工作,科学的,创造性的工作,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参谋作用。
实现财务成本全方位管理。
企业要发展,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内部分工明确,要科学的,合理的分配工作,在方法、内容、物件上都实行全方位管理。在资金流分配问题上,要合理的分配资源,让资金能发挥正确作用,促使企业资金链能正常运转,为企业提高最大经济效益而努力,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相应贡献。
拓展财务成本管理方法,提高财务成本管理意识。
财务成本管理方法应该多样化,根据企业工作专案不同,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科学的进行应对,采用科学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财务成本管理。要提高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必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通过现有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就得定期的参加一些财务管理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让其科学的,创新的工作。总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很多企业忽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当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出现问题,会促使企业出现一系列问题,财务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资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正确合理的使用资金流,让企业资金链能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前言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离不开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提升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进行探讨。
一、建立起成本控制组织机构
必须要建立起成本控制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对相关岗位予以合理设定,成本控制组织机构成员应该包括各种层次的技术骨干,例如有丰富经验的现场操作人员劳务作业层、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者、采购员等中层、总工、经理决策层。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该经常更新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理念。第一,企业管理层必须要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问题,树立起牢固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努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有效益驱动的成本观念,要将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相挂钩,成本控制力争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二、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它们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约束机制、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尺。虽然各个企业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在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上是具有一致性的。费用定额是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服务的,是建立经济责任目标和内部财务控制的依据;而成本核算是强化经济责任、堵塞漏洞、反对浪费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企业下属基础单位的费用支出时,首先要对该单位某一时期的费用总额,基于有关定额计算来进行确定,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然后,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来对各个费用专案进行核算,编制出详细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增减的原因,重点分析量化指标如边际利润、边际成本、盈亏平衡点等的变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同时,还要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来制定措施,寻找差距,持续改进。
三、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基础核算方法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离不开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财务基础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是企业务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适用的财务基础核算方法。同时,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金额较大,因此,务必还要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将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与企业独特特点相结合。另外,企业基层单位往往承担著较重的生产任务,财务基础资料所涉及到的内容广、专案多、资料繁琐,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财务基础资料表格予以规范,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使得表格能够易于填写,具有可操作性。
四、选择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有着许多的成本控制方法,包括预算目标成本控制法、经验成本控制法、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法、目标成本控制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方法。此外,要对所选择成本控制法的重点予以熟练掌握,例如,目标成本控制法中,首先要确立目标成本,然后分解目标成本,接着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最后还要及时兑现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成本控制方法的关键,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是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也是目前企业内部资讯化发展的趋势。企业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或者自行开发一套适宜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软体,逐步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资金流、物流、资讯流等的资料共享与整合统一,确保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管理企业财务资金。企业必须要以资讯化作保障,以资讯科技做支撑,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中渗透资讯科技,将资讯科技作为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六、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务必要基于其自身特点,将成本控制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使施工企业能够实现有序、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成本控制的论文范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成本控制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物流企业意识到控制物流成本的必要性与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物流意识的提升、物流人才的引进以及运输设备的革新各个方面都有所加强,因此物流业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物流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诸多方面有很多的不足,仍然不具备与其竞争的能力。物流成本严重过高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从广义上讲我国的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业务时,在仓储、装卸搬运、包装、运输各个环节都应当控制成本的耗费。
二、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一)缺乏先进、科学的仓储管理技术。先进、科学的仓储管理技术,能够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物流作业成本。
例如RFID技术是目前发达国家物流企业应用广泛的物流控制技术,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信息化程度低、专业化人才很少、仓储技术未成熟运用于本企业,导致物流企业自身仓储水平落后,发展缓慢,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无法提升,并且仓库的建造成本、折旧费用、人力成本以及税负的提升使得物流企业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另外有的物流企业缺少资金购进先进仓储控制设备,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加大了货物的丢失几率,降低了仓储技术的提升。
(二)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在装卸搬运环节都是由机器来完成的,机械化劳动不仅可以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有效降低货物的损坏率,从而降低装卸搬运的成本,以提高货物装卸搬运质量。而我国的物流企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能够使用专业设备的物流企业很少,究其原因是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
使用成本较低的人工劳动,但是对于装卸搬运这种反复次数最多的物流环节,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只限于搬运小型货物,对于搬运那些大宗型货物以及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货物,采用人力会造成人员的伤害,劳动力消耗过大的现象严重,从而影响装卸搬运的效率,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包装设计不合理。我国物流企业包装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是造成货物包装不当损坏货物的主要原因。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货物的特征和包装材料的经济适用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对不同的货物使用相同的包装材料进行统一包装,特别是那些易碎、易腐、易变质的货物和精密仪器,如果包装形式和缓冲材料选择不当加之包装人员偷工减料没有责任感的去包装,以及在运输中碰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话,这样会增加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的几率,这不仅仅会增加企业包装成本,加大重复作业的可能性,而且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提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
(四)运输环节信息化程度很低。在物流发达的国家信息化程度普遍很高,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对物流运输的实时监督难以实现,导致物流运输信息很分散,无法进行跟踪货物,来保证货物的安全,相关信息的堵塞,不利于向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此外,有的物流企业没有将GPRS 熟练运用于运输车辆上,使得物流企业无法确定车辆位置及运输情况,突发情况难以应对,车辆运输专用过度,空车返回的情况经常发生,没有将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和客户退换的货物带回本企业,降低车辆利用程度的同时,降低了运输效率,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仓储技术的运用,提高管理水平。首先,RFID 技术可以对货物的盘点、分拣、移库进行统一调度,由终端来接受反馈的数据,实时控制货物的进出,操作简单降低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出入库产品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其次,要培养仓储人员的管理水平,做到加强仓储的合理性降低货物堆放的毁损率;最后,加强货物的安全防范,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RFID技术的成熟运用是物流企业在技术方面的重要发展,可以动态的监督货物的出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仓储是物流的首要环节,提升货物在库的.安全性,才能很好地保证后续环节的正常进行,所以提升仓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消耗。我国的物流企业机械化水平低是普遍现状,很多大型货物的装卸搬运工作依然是人工完成,这既影响了装卸搬运的效率,还严重消耗了劳动力,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所以提高物流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是当务之急,企业应当租入或是购买装卸搬运的机器设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又要提高对机器的监控维修工作,这样减轻了人工消耗,提升装卸搬运的效率。在进行货物的装卸搬运时,由机器来完成,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监督,在重要的环节适当的进行人工干预,保证装卸搬运环节的有序进行。
(三)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回收利用旧包装。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进行货物包装时,过度使用纸箱、泡沫塑料以及胶带等包装材料,这不仅增加了包装成本,而且还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所以,我国的物流企业应当重视对包装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包装人员树立节约意识,制定节约标准,对那些浪费包装材料的人员进行惩罚。还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合理回收利用,实行鼓励或优惠的措施,让顾客返回可以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建立双方节约意识,保护了环境,包装物的重复利用,也减少了物流企业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在降低包装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对客户的服务。
(四)提高信息化管理,增加车辆利用率。物流企业应当建立物流信息网,实行信息化管理,对输运车辆进行监督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以及客户查询物流信息,体现了物流信息的动态性和实时性。物流企业还可以根据物流的变化,随时调度运输设备,一方面GPS技术的推广实现了跨地区的服务,信息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业务量,加快资金周转,节约运输时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应当在回程过程中寻找货源,为新的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减少空车回程现象,有效增加车辆的利用程度,降低空载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段青莎.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
[2]秦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在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实现自我二次发展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 企业物流 成本管理 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物流活动的范围以及规模都在日渐拓展,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资金投入量,在此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力求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传统的简单成本运营模式转化为综合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改变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此发展形势下,只有明确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方可为日后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考虑
物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之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物流成本支出数据等进行考察。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考察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第一,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把控。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企业物流成本可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费用支出、企业会计核算中所提供的其他支出,此外,相应的还会涉及产品分销商亦或是原材料供应商,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并明确经营实体和价值变化之间的支出数额,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的控制更加全面和精准。
第二,对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摊。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部分活动在落实过程中,产生供应链节点与成本、效益之间的配比不均衡的情况,只有重点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方可令收益和成本在渠道成员之中实现有效分摊,并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节点加以激励,从供应链角度,使得市场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更具全局性和科学性。
第三,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予以优化和协调。在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若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入手,将会把实际消耗量作为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对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计算和把控。比如,可将成本投入到产品、渠道和顾客等,对各类的产品予以精准反映,与此同时,对产品、渠道以及顾客等加以优化,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机制。
第四,增强内部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全局性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可对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运输者的关系予以协调,逐步达到物流作业链条的无缝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还可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汇总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处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来,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旧有部分企业无法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进行分析,导致最终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出现了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无外乎都因为企业未能从供应链角度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忽视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1]。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控的作用易被忽视
至今为止,我国仍旧缺少健全的、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未能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给予框架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借鉴,同时伴随着管理系统和管控工具的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物流活动普遍存在费用记录不精准和不合理等各类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直接忽视了供应链层面下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这就无疑会给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开展增添难度,无法达到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2]。
3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分析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规划,而后通过分销、计划、仓储以及获得的方式,使得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满足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其中的物流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化的资源流动性手段,它集合了科学的管理思维,融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将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联系,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3]。
从供应链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把控,无疑会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还会影响供应链体系的作业全过程,还可关系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量和支出量等,究根结底地说,就是从供应商这一环节开始直到客户,降低正向和逆向的全部成本。所谓的逆向成本指的是涵盖着保修、回收、售后、退换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物流费用。而正向成本则包含了产成品、原材料以及中间品等实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运用成本控制手段,对企业间的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调控,这将直接给企业日后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制约着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要基于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4]。
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物理成本管理价值的认知
企业每个运营环节和各个部门,都要重视成本控制的作用,保证每项活动均可以高效落实。所以,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将物流成本管控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中,树立更为科学的物流理念。与此同时,构建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成本管控机制,并和外部环境实现协同运作,制定切合实际的物流运营规划方案,在企业的供应链上,为企业提高内部竞争力奠定基础。
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5]。
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可以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其他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使其从中分离,构建系统化的、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从单独层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我们有理由认为若想从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规划,持着清晰的思路,使得整个企业均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待到条件成熟以后,再通过类似于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管理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直到它和供应链的管理需求相一致,并实现共同仓储配送和共同物流系统投资两个方面的目标,实施高效的、趋同化的管理,保证管理方式的适宜性和计算工作的科学性。
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
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诸多的因素和要点,这些互相制约、影响的体系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若想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意识到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具备全局性的思维,运用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措施,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更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需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对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予以明确,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动力,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若想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更具活力,从而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通过对许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定型了管理模式,很难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但是,供应链角度下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新的机遇,建议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从本文中建议的角度入手,明确其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稳健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晨頔.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
[2] 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5(9).
[3] 汪利虹.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6(5).
[4] 赵文善.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物联网对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8).
[5] 张海丽.供应链视角下某大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
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论文
[摘要]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如何制约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制约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国家及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目前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的制约目前状况及造成物流成本浪费的理由,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经营中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制约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03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而,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没有及时对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制约,造成成本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成本制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以上所说的物流成本就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则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客户服务成本。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除特别注明以外,文中所述的物流成本均为狭义物流成本。
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商家之间同等货品的价格比较也愈演愈烈,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的方式提供系统的、综合的物流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物流成本与GDP的关系方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大,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分别为、、、、、和,平均值为,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理由
第一,在我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监管分散,“小、散、差、弱”的主题格局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缺乏规模效应,许多先进的物流系统未被真正引入和使用,并且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因此,物流成本制约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第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利于管理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物流企业的对物流中的安排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3造成物流企业成本浪费的理由
产品本身造成的物流成本浪费
对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和流通加工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所以产品本身对物流成本有很大影响。首先,产品价值对物流有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高,对运输过程的要求就高,就会相应增加物流成本;产品价值低,物流成本就会较低。但产品价值也要与产品的重量联系起来辩证看待,比如煤炭、沙子这类产品价值低但重量较大,所以运输成本较高;而珠宝、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高重量较低,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低但存储成本高,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这对物流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资源不合理占用,缩短工作周期,从而节约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关系到了企业效益,是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的路线和使用的运输工具上的安排,避开重复或迂回路线,造成时间成本浪费;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也会对物流造成不必要麻烦,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或增加运输成本,造成成本浪费。
4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策略
仓储成本的降低
仓储是对进入仓库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是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防止产品出现损坏、变质等现象,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且赢得客户的信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要做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做到仓储合理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先进先出原则。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是为了防止库存商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为重要;②对货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同类货物堆放在一起,将易燃易爆的货物单独放置,也可依据进货、发货频率来确定货物存放位置;③对货物种类数量做好标记。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容易找到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仓储过程中货物难免会有磨损,物流企业要做好货物的保养:首先,严格验收入库货物。在验收入库货物时,了解货物的质量状况和货物对存储的要求。然后安排合适的存储仓库,避开能互相产生作用的货物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同时做好防潮工作,对仓库温度进行制约,定期检查货物,出现理由及时调整,保证货物质量水平。其次,对货物进库出库做好记录,定期清点货物,防止货物丢失。最后,做好仓库清洁卫生,避开虫鼠类危害货物。
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制约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达到运输成本合理化制约要求。运输工具的选择,装载功能合理化及运输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了运输成本。
货物自身的形状、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工具要保证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因此,选择运输工具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在保证货物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合理的装载方式能提高装载水平,充分利用装载容积和限定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装载方式合理化包括:①轻重配载,将重量大,体积小的货物与重量小,体积大的货物组装,提高运输工具使用效率;②解体运输,体积大、不易装卸、易损坏的货物可以解体拆卸,分别包装;③组合运输,减少空载,在运输工具运货到目的地后,再安排好回程货物,减少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路线时,要多收集整理路线信息,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节约时间,优化路线策略包括:①图表分析作业法。在图上标出货物运出地、运入地、调运量及两地距离。然后根据就近供应原则,在图上制订商品调运方案,并不断调整,使运输路线最短,最后将结果填入商品调运平衡表。②表上作业法。在表上求解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然后不断调整,找到总运费最低方案。③节约里程法。根据每个客户的送货地点,组合出一条巡回路线,这样一条路线的路程必定小于单独给每个客户送货的路程。
包装成本的降低
在设计包装时要考虑货物的形态及特征,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选择包装材料时要优先考虑低价、轻薄、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包装成本,也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以便可以用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作业方面,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对包装物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单位包装物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规模使用机械包装,机械作业既省力又省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劳务工资成本,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装卸搬运成本的降低
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①减少装卸次数。装卸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而高频率的装卸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增加,而且会对货物造成一定损坏;②减少与货物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否则,在反复的装卸过程中,会形成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③包装合理化。包装材料尽量选择轻薄的材料,包装尽量简单、实用,减少装卸过程中对包装物的劳动输出。
5结论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理由。本文介绍了物流概念,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理由并分析形成理由,针对理由提出了解决策略。从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角度阐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很大的理由,这与我们的国家仍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制约成本的理念有关,所以,我们要增加制约成本的意识,分析出成本浪费的理由,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和配送等角度分析如何才可以降低成本,在这一系列链条中合理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吴一清.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
中小型医药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小型医药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对市场反应敏锐,经营决策更灵活,内部执行力强,能快速协调企业内部资源,使之效益最大化。但其劣势在于管理,主要依赖于经理个人能力,相对于成本控制,更重视企业的产量和营收。
关键词: 成本控制;中小型企业;中药制药;
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已经施行几年了,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设施、人员、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标准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虽然制药行业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较难实现成本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一、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成本核算方法较片面,绩效考核不精准虽然药品生产更加透明化、更具可追溯性,但是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大部分中小企业未较好利用这一政策对生产的影响变化,在成本核算时,仍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将制造费用直接按产品品种或产量平均分摊,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较粗糙,与制药流程没有紧密结合,无法充分体现各环节的成本及效率,使得成本控制也局限于单一的原材料或人工,并未从生产流程中综合考虑。其次,相对于成本控制来说,中小型制药企业更重视企业的产量和营收,员工考核大部分与产量直接关联,很少与质量挂钩,绩效考核不精准,这也使得成本控制很难得到落实。
(二)物料采购和储存不重视,合同签订不规范基于中药行业的特殊性,其原料大部分采购依赖于农户或个体户,并且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原料价格具有较大波动性,对成本的影响也非常大。由于原材料是中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原材料的采购过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较好地落实合同签订流程,导致采购单价波动幅度和药材质量对成本影响较大。在原材料储存方面,大部分中小型制药企业较难实现标准化储存,即储存条件(包括温度和湿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在大量采购原料且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投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原材料变质的情况,从而产生相关损失。
(三)员工成本意识薄弱,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目前,大部分制药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生产部门的一线员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同时,由于中小型制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不重视,使得较难从基层员工中获得信息,生产流程中的细节问题得不到重视,各部门之间信息也不能共享,信息双向沟通较难实现。随着国家对中药企业各方面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制药行业的监管要求和监管力度也逐步增强。GMP政策的不断施行,为实现药品生产的更加透明化,制药企业生产流程制度的建立已经较为常见。上市药品的可追溯性、药品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的固定性,为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也提供了思路,我们可以在企业落实GMP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产工艺和流程,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控制。
二、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方法与改进
(一)细化产品成本核算,改进成本控制考核首先,中药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具有固定性,主要步骤包括药材前处理、醇提、配液和灌装、包装等环节,如果在每个环节中增加一个物料平衡率的计算,也就能算出每批产品的生产在各环节的投入产出比,这个比例的计算也使得企业内部标准成本卡纵向比较及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竞争产品的横向比较,更好的反映产品成本可控制点,进行更精准的成本分析,从而达到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物料平衡率的计算应当划分到每个班组,建立各班组核算台账,由各个班组各自负责所在生产线各环节的平衡率,一方面可以做好分析,与标准成本卡作对比,找出差异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能让其他部门得以了解和利用相关的信息,生产管理人员也能从中找出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其次,对于制造费用的核算,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即明确作业成本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制造费用主要包括与生产相关的间接费用,应当结合生产流程,将生产环节和生产步骤梳理细化,确定作业动因,这一步骤中,应当考虑这一作业是否合理,是否会增加产品价值,剔除不合理作业,提高作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通过将成本核算细化至每个班组,明确各班组各岗位职责,随之各班组、各岗位的考核点也得以确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成本考核不能浮于表面,应当将它落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个岗位职责中,提高员工意识,加强成本控制。
(二)物料采购和储存标准化,加强内部控制制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药企,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物料采购和储存制度,在物料采购上,一方面,应建立合同档案登记制度,规范合同管理,与供应商在合同中明确采购价格,减少采购环节的价格风险。另一方面,中药材的采购流程应当逐步规范,落实询价制度,避免因供应商规模较小带来质量问题,降低采购环节的质量风险。由于中药材在物料储存环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药材的品质、重量等会有重要影响,因此不仅需要设立专门的物料仓库,还应当对仓库实现恒温恒湿的储存条件,让药材的储存实现标准化,减少中药材因气候、储存环境变化因素引起的变质、损坏等现象,降低物料管理损失。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降低企业舞弊风险。医药制药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应当加快落实合同管理制度,让采购流程更加规范化,进一步提高采购流程的效率。在物料保管方面,应当逐步完善物料储存标准化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减少物资因变质或舞弊引起的损失,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三)建立信息共享,增强全员成本意识信息的使用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原材料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生产部、物料部和财务部各部门之间各自核算,相互之间信息缺乏,不能实现共享,成本控制无从下手。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成为生产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突破点。信息化的建设依赖于信息系统,很多人误认为这是计算机编程或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实则不然,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仍然是企业自身信息化流程的梳理和落实。在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将每个生产环节的信息记录在相关文件和表格中,比如采购信息、物料入库信息、投料信息记录等等,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投入信息化硬件设施,可以通过岗位间、部门间文字表格的传递,实现信息共享。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型企业成本控制,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视生产各环节的基础信息。一方面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将成本核算细化至班组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核算的考核,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落实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将成本控制与制药企业的GMP规范结合。此外,制药企业要想降低企业成本,还应当考虑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应收款资金回流的管理等角度,落实相关的制度建设,成本控制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需要公司层面的统一协调和管理,需要每位员工、每个部门的积极参与。
四、参考文献
[1]欧阳清,杨雄胜.成本会计学(第二版)[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先福.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11):217.
[3]程晓瑜.医药生产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优化策略初探[J].财会学习,2016(11):136-13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 要:内部控制成本是成本会计理念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过高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问题
一、引言
企业的内部控制最早是基于管理需要而产生,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不断实践,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地演变与推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心病”。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其成本费用的管理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忽视内部控制而导致成本过高这一问题,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普遍存在的缺乏成本预算和控制理念,以及控制成本过高、费用结构不合理、员工培训环节过于薄弱等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尽快实现内部控制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规模体制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其在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成本的降低过程中存在一些理念、体制以及结构上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预算、控制的理念与价值观
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是指在企业成本费用的支出过程中,对此事先进行规划、预算和制定目标;事中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事后进行评价分析,在总结和改进的基础上,修订和建立新成本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而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管理者好高骛远、员工对成本控制玩忽懈怠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缺乏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经营理念。从企业管理者来说,往往会有“业绩决定企业利润”的思维,使得其忽视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在如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越加严重的今天,通过增加销量、提高售价来增加企业利润的途径已经非常渺茫;为此,只有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才能保证企业足够的利润空间。同时从企业员工来说,朗科科技缺乏对员工在成本预算与控制方面的培训,而且企业管理者也没有带头做好表率作用,间接影响了员工的思维。
(二)内部控制成本费用结构不合理
内部控制成本是一个总体的费用,其由设计成本、实施成本等各部分所组成;因此,内部控制成本的结构也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一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结构中,企业管理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一般占企业总成本的50%左右,而对于企业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费用则相对较少。管理费用比例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管理结构混乱、环节过多所造成的;而且较少的研发费用使得企业缺乏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动力。
(三)员工培训环节过于薄弱
企业的内部控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员工身上,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员工的素质也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成本是否过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朗科科技限于自身财力、物力以及精力的有限性,在员工知识培训、业务操作以及素质拓展方面过于缺乏与薄弱。以企业会计人员为例;目前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只能进行一般信息化操作,很难适应日常维护、信息化管理、组织和实施等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工作,难以准确执行信息化环境下的内控制度。因此,员工较为欠缺的素质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障碍。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参考前人的观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与理论知识,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解放思想,树立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的理念
企业经营管理首先需要有一种理念与思想,正如现代管理学所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的理念与价值观,它是企业发展与员工奋斗的精神动力。在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中,理念同样重要。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的理念是指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在平常的工作中,必须要有控制成本、使成本合理化的思想;简而言之就是“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别花”。但是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成本最小化。当然,这一方面需要保证各项成本费用的合法性;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另一方面,保证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必须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体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做到经济合理。
(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减少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成本
培训是员工提高技能、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信息瞬息变化的今天,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定期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对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的水平,增强其对企业与员工内部控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培训,毕竟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同时,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与激励机制,特别是在人事升迁、金钱激励方面要予以明确,保障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斗志与积极性。
(三)做好内部控制的评价工作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评价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体现在内部控制中就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达到设计目标、是否实现有效控制等等。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体系可以评价管理层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职能发挥作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效率的途径,促进内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学习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鉴证与评价模式,定期选择第三方独立机构对自身内部控制的运行流程、运行效果等因素进行测评与鉴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其中成本费用的管理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结合分析特点与实际情况,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缺乏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理念、内部控制成本结构不合理以及员工素质与培训过于薄弱。最后,本文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理想理念、员工培训、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提出了3点解决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士强,张暖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成本优化问题[J].财会月刊,2008,(20)
[2]霍社军,孔荣.基于成本效益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经界,2009,(7)
[3]朱萍.内部控制成本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
[4]樊行健.成本费用内部控制[M].大连出版社,2010.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采购环节作为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制造生产的后续进行,维持运营,保证产品质量。采购成本的控制对于制造型企业至关重要。有效的采购成本控制能为企业利润提供保障,为企业的运营流转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以低成本高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的制造型企业对采购成本缺乏有效控制,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策略和采购计划,加强供应商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通过规范成本控制流程,构建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以及加强采购人员的管理予以解决。
关键词 :企业;采购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在采购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不够重视。控制好采购成本,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制造型企业与其他的企业不同点就在于其面向的客户或者厂家,它的生产是大批量大规模,成本的细微变动就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所需物资的采购,制造生产、销售。采购虽然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部分,但却无比重要,因为它和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物资的合理采购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一旦生产有中断,就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因为原料的供应以及产品品质的保障都与采购质量密切相关,这都关乎一个企业的利润来源。制造型企业的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控制企业成本,采购成本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如果通过提高售价来增加利润,则会影响销售数量。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产品优势,要用提高售价的方式,增加利润几乎就是不可能。何况通过提升售价方式的空间有限。为什么说采购成本控制对制造型企业提升利润来说显得卓有成效呢?从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占比均值60%来看,如果控制销售量保持不变,采购成本降低5%,能带来净利润20%左右的增长。相比之下对于制造费用,营销费用等的控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依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以及简政放权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企业兴起,不乏制造型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顾客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相比过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倘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放纵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就会大大缩小自身的市场份额。所以说,企业必须要不断改进创新,降低成本。产品创新,管理观念更要创新,采购成本控制作为制造型企业提绩增效的重要环节亟需引起企业的重视。合理改善采购环节,控制采购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最为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当销售成本中采购成本所占的比例高达60%以上时,制定科学采购计划,将有益于采购的顺利完成,有效控制成本,为企业增效提利。
2、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采购人员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存在缺陷
一是采购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很多制造型企业不重视采购管理,不注重培养采购人员综合素质,认为采购岗位没什么技术要求,采购人员按采购清单跑腿就好。由于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知识和采购技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成本增多。二是采购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可能会由于利益驱动选择购买给自己带来好处,却不是对企业最大利益的.物资,出现采购物资质量存在隐患、产品性价比低的现象。
缺乏中长期采购策略方案
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对成本控制采取一味地求低模式,单纯注重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压低采购成本节约企业成本,这种做法的确见效快也确实做到了降低采购成本的作用,但并非长远之计。这样的举措显得稍显肤浅。对供应商成本的压低不利于建立友好长期合作的关系,且以压价为方法极可能造成质量不达标的潜在威胁。互利共赢,长远发展才是上策。
缺乏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策略
供应商的数量多,类型也多,合理甄别筛选也是重要的一环,但是即便筛选出最优供应商且与之合作,而没有完善的管理策略,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目前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就面临着这样的窘迫,对供应商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位,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长久效益。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消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与质量方面双方不能达成最优方案、交货时间以及需求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使得企业采购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解决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的策略
对于采购人员方面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专业技术的采购人员,建立合理严格的选拔标准,同时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时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顺应发展的需要;不定期的抽查审核,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抽查质量不达标物资时,不是采购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就是违规欺,理应受到惩罚,用严格的管控加强采购人员成本控制意识。
对于采购部门方面
(一)构建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分析市场环境,制定适宜企业发展需求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规范企业采购,使得与采购相关信息能够准确及时的把握,利于决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申请、提交、批准,控制采购数量,合理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存货积压,增加闲置成本占用流动资金。公开所有运作流程,即时调整采购质量、价格,有效控制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二)规范各个部门成本控制流程采购程序中应该明确分工,将职责具体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人,保障管理机制高效率运行。从采购内容到规划采购数量,运输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要体系出成本方面的控制。首先合理控制采购请购环节。采购材料必须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需要的材料计划,根据生产需求,计划数量规划采购数量,保障原料物资供应,做到不闲置不浪费,从而控制采购成本。采购模式要多样化。时代在发展,现在有更多高效便捷的通道,采购管理的理念也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如:电子商务采购、第三方采购等。在满足制造型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采购方法,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三)采购策略和供应管理方面
(1)建立完善的采购策略和采购计划采购的合理规划策略是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采购工作开始之前要有详细的规划。为了增加员工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可以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采购人员要严格遵守企业的采购制度。采购前需提交计划书,交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采购任务才能予以执行。对采购工作完成出色的员工以奖励,增强企业向好的源源动力。采购计划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市场预测以及过往数据,加之生产部门进度,销售情况,做到采购有目的,合理高效运转。
(2)加强供应商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为降低供货风险,应该避免单一供应商的选择。如果供应商单一,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产品不容易切换的情况,因而要选择供应商替补策略。比如对于某部件来说,可以选择多个供应商规避风险。这样能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可以避免被供应商控制。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供应商之间在服务质量、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不断优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统计要素,分析利弊,掌握最利己信息。应将有意向供应商存档储存,关注其动态,采购选择从中进行,将供应商管理工作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及时更新供应商动态,挖掘更多优质合作商。成本控制是制造型企业提升效益所必需的观念。要让企业获得更大效益,就要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合理地规划采购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支出。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对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高,需要相关学者对其成本的控制和完善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帮助我国制造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叶秋兰.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2]孙劼,吴金娜.从企业价值链角度看企业采购成本管理[J].北方经济,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