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学报本学报系广西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兼顾地方特点,增强可读性。
国内核心期刊目录有几个版本,在人文社科领域,目前最为权威的是北大中文核心和南大CSSCI核心,可以很确定地搞告诉你:《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是上述两种核心期刊的任何一种。该期刊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即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的核心期刊,至于认可度,相对于前两种核心,没有可比性。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西安邮电大学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地址分别在:
长安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18号。
雁塔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截止到2022年10月,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2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
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10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西安邮电大学-学校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西安邮电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西邮”,位于古都西安,创建于1950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本科教育并定名为西安邮电学院,成为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 年划归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所以工学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鲜明特色,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
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是属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的。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是属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的。
西安邮电大学地址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该校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由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学校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占地1500余亩,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馆藏书167余万册。设有研究生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物流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以及20个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2016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6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6人,客座教授130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截至3月,获批国家级教学立项项目13项,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43项,省级教改立项4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8项,省级教学名师1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队13个。学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西邮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获批陕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国家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国家科技部“众创空间”、入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双创发展办公室“中国创业创新典型高校”,获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全国共有17所,省属院校仅6所),入选省委高教工委首批“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省科技厅首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入选团省委“全省第二批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省人社厅“全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省中小企业局“首批陕西省中小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方向)”,在省内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深度融合、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360网络空间安全特长班”“物流管理顺丰班”“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班”等产学协同、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5000余篇,其中,被SCI、EI 收录论文30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等40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与国际电信联盟ITU、亚太电信组织APT等国际学术机构,美国IBM、英特尔、美国思科公司、红帽公司、优科无线公司、国家仪器、德州仪器、阿尔特拉、甲骨文、德国西门子、印度塔塔公司,和国内的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通信服务、京东、用友软件等通信、邮政、电商、软件领域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校60多年来,学校人才辈出,遍及华夏,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企业或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国防生毕业后成为我军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就。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共建)。 姓名 论文 论文题 刊物 芮必峰 1.从年终专稿看党报主体意识的提高 --《安徽日报》两个年代年终专稿之述评2.你我的交往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 3.传播学的视野-读罗杰斯<传播学史札记>》 1.《新闻世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新闻记者》 吕萌 1.互动拓展电视传播2. 央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互动形式初探3.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趋势新探 1.《中国广播影视》.《电视研究》.《视听界》 梅笑冬 1.政经类杂志的人才培养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姜红 1.《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共舆论〉笔记2.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 1.《新闻记者》2006年。22.《新闻与传播研究》 蒋含平 1."苏报案"的辨证与思考2."刊物本身是可以赖发行收入自结的"-储平安《观察>>的经营策略探析3.从<<新青年>>看陈独秀的编辑技巧 1.《新闻与传播研究》 2.《新闻记者》.《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孔正毅 1.关于编辑出版专业名称的若干思考2.科举制度与隋唐五代图书出版事业 1.《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 包鹏程 1.试析网络编辑结构模式2.对中国后现代电影的文化反思3. 视觉欲望与景观电影4.影像意义的生成:编码与解码5.期待艺术价值的回归 1.《中国出版》.《文艺新观察》 3.《电影艺术》 4.《理论与创作》 5.《中国艺术报》 左靖 1. 重要的是与策展同步的研究 2.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 1.《艺术当代》 2.《东方艺术》 王天根 1.史华兹与黄克武:严复研究的两种路向 2.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三题 3.从‹独立评论›经理到‹昙花›主编的黎昔非 4.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学人治学路径的转向》 5. 抗战前后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关于“民 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 6.严复与晚清幕府 7.易学与社会兴衰论 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3.《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4.《安大史学》 5.《厦门大学学报》 6.《史学月刊》 7.《史学史研究》 潘文年 1.把握介入时机促进多元发展 2.版权输出的五项策略 3.图书价格:需要认真审视的几个问题 1.《新闻战线》 2.《出版发行研究》 3.《出版发行研究》 罗锋 1.公共新闻运动: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媒体选择及其困境2.文化。建筑。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3.关于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4.:《幽雅的摆渡者: 一场与收视率抗争的电视仪式》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安徽大学学报》. 3.《新闻记者》.《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佘文斌 "网语"四题 《现代语文》 张阳 影像表达的思考新闻:电视媒体的新体验 1.《视听》.《池州师专学报》 刘庆贤 1.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匮泛的解决之道2.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池州师专学报》.《求实》 周正昂 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 《当代传播》 张毅莲 从"巴拉姆效应"到"丑元素效应" 《广告研究 刘勇 1.承继与创新-2005年中国典型报道研究述评2.开掘典型报道的深度3.当世界杯与博客首次相遇…-2006年"博客世界杯"管窥 4.互动与博奕-二维视野中的典型报道5.想象力缺失:中国传播学研究反思 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军事记者》.《新闻记者》.《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
安徽财经大学学报部分是核心期刊。大学学报有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学术期刊代表顺次进行主题讲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办理》副主编杨万东、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社长杨全山、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孙敬水、地方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王克方别离连系本身刊物的成长环境,深切地阐述了学术期刊的任务、义务和立异等问题。随后,评价机构及文献转载核心带领进行主题讲话。沈固朝环绕“CSSCI视角中的期刊立异与成长”,阐发了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立异之间的关系、从规范性视角提拔期刊影响力的路子,以及办刊思惟、办刊模式对期刊立异的主要意义。荆林波针对当前全球智库系统的短处,细致阐述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析评价目标系统》。万晓琼则连系工作现实,引见了人大书报材料核心“复印报刊材料”期刊编纂流程及选稿尺度。交换会商会阶段由安财科研处处长、《财贸研究》常务副主编盛明泉掌管。与会代表环绕“思惟性、原创性、使用性学术论文的挖掘与搀扶”、“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传布”、“学术期刊特色的凝练”、“学术期刊内部办理体系体例扶植”以及“财经期刊编纂的岗亭激励机制设想”等主题展开了深切会商,与会人员积极讲话,积极为期刊成长和智库扶植建言献策。《现代财经》主编蔡双立、《审计与经济研究》施行主编许成安别离担任会商阶段上下半场的点评专家。与会人员遍及认为,举办经济学期刊智库论坛意义大、结果好,应持续开展。各期刊担任人还就下一届论坛的主办单元及举办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以工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
学校设地球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4个院、部和继续教育学院。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雄厚
学校设52个本科专业,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受南京军区委托培养国防生。
学校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有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拥有国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45万册。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2000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人,成人本(专)科生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硕果累累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6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被教育部、安徽省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十五”期间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连续获教育部“九五”、“十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
邮编:232001
网址:
广西大学是211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下设26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全日制研究生1307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9人,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77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63743人。
学科建设:
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3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20个广西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广西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广西大学是211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西大学位字〔2012〕54号)校属各单位: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1.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3.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4.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5.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1.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2.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3.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4.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5.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6.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2生物学(一级学科)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2.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3生态学(一级学科)1.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4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基本条件:(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3.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1.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2.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3.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4.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5.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成果折算:(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7作物学(一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上(含)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8兽医学(一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以上(含)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9制糖工程(二级学科)1.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2.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3.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2.从2012级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10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上(含)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1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二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以上(含)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一)电气工程类1.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2.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3.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4.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5.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6.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7.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8.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9. Applied Energy(2区,IF=)10. Solar Energy(2区,IF=)11.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二)应用数学类 Programming(SCI:1区,IF=)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附录C SCI收录期刊:(一) 电气工程类1.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3.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5.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6.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8. Power(4区,IF=)9.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11.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1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14. Electromagnetics(4区,IF=)15.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16.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18.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19. Energy Sources20. Energy Journal(3区,IF=)21.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22. Powder Technology(3区,IF=)23.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24.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25.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26.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国内核心期刊目录有几个版本,在人文社科领域,目前最为权威的是北大中文核心和南大CSSCI核心,可以很确定地搞告诉你:《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是上述两种核心期刊的任何一种。该期刊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即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的核心期刊,至于认可度,相对于前两种核心,没有可比性。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是的,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 可以查到这个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优秀期刊称号。
查了2013还是呢。查2015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