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如何开展大班创意绘画的研究论文

如何开展大班创意绘画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如何开展大班创意绘画的研究论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美术 教育 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第一,培养 思维方式 。幼儿自发性的美术创作绚丽却十分短暂,一旦不受重视或失去引导很容易消失匿迹。多媒体应用可以立体直观的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展现给幼儿,在美的环绕熏陶下培育美好的心灵。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些幼儿时期对思维、人格的正面积极培育来自于自身体验并长远作用于他们的未来成长。比如在墙上用不同的手势形成各种不同的手影,对于激发 想象力 和提高创造力十分有效。再例如播放圣母与圣子的油画,讲解油画背后的 传说 ,让孩子们感受亲情之美、增添亲情教育。第二,提高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欲望。所以要想做好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相应的知识技巧,更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环境来提升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枯燥的环境和无趣的氛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无法充分利用和发掘孩子们的潜力。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听觉多重刺激可以在吸引兴趣关注的同时,帮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从而在体悟的基础上创造表现出来。比如时下流行的喜洋洋、熊大等就可以引入课堂,帮助孩子们模仿描画小动物。第三,拓展想象能力。爱因斯坦在讨论天才时曾强调,天才来自99%的辛勤努力和1%的想象灵感,而这1%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日益重视多方位刺激幼儿大脑发育,在教学信息不断丰富的条件下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扩展了教学方式表现生动鲜明的物体形象,通过视听双重刺激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和想象,体会具体和抽象、简单和复杂的神奇转变。例如播放猩猩群居生活中猩猩母子的互动影像,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感知母爱又能够增强对母亲的认知。 二、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恰当地对美术作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 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片进行多种灵活处理修饰,比如我们熟知的Photoshop这一软件,就可以做到形状切割、色调调整、光效修补等等多种功能,使得不够完美的美术作品得到了极大改善,方便人们欣赏。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技术处理是需要的,但不能够开发过度或形成依赖。比如很多时候图片里物体的形状都被修饰过度导致变形,这就对欣赏无益,变成舍本逐末了。技术修饰的使用过度可能会形成不良心理暗示,比如绘图软件的便捷可能会使得对手绘产生抵触,再比如修图软件的高效多能可能会导致手绘越来越随意粗糙水平降低。这些对将来的美术创作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技术再发达依旧不能取代人工,比如水墨 国画 、油彩水粉这些精髓画种,其历史渊源、审美价值和技巧难度、 文化 底蕴都不是计算机绘图可以比拟的。因此,我们支持辅助手段的运用,但切记不可过度依赖、喧宾夺主。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幼儿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创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刺激开发幼儿多种感触的作用是很大的。比如可以极限放大图片让孩子们从更广阔细致的视角了解一幅作品,或者用光影色差的变化感悟名人名作的精妙布局上色。也可以播放影音资料补充画作背后的 故事 ,让孩子们从人文到技巧全面的认知作品。孩子们的作品经由多媒体的多角度呈现也会激励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欲望,提高绘画水平。再比如3D建模,从静态局部片段到动态连贯动作的转变呈现,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想象的。但技术的发展应用仍旧离不开基础传统的构图布局构图、透视角度、色彩浓淡。没有了这些根基,美术发展的大树就很难稳固并丧失灵性。 3、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美术与其他知识有效整合 针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孩子们绘画的技巧,更是帮助他们对多种知识的扩展认识和感悟体验。因此,幼儿教育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学科或跨领域的知识巧妙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孩子们画地球、月亮、太阳这些星体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3D视角,把三者之间的大小、色彩、位置等等信息直观全面的展示出来。配合光影音效转变它们的位置,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解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传授地理相关的知识。在持续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并维持高度兴趣的同时,进一步生动形象的渗透更多更全面丰富的知识和体验。 4、利用电脑绘画工具创作作品 在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孩子们打好绘画基础知识,确保他们能熟练运用之后,根据当前社会时代需求老师还可以教授孩子们用电脑绘图工具进行创作。但正如前文所言,多媒体技术再方便再发达,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美术教学。孩子们所需的绘画基本功必须是一笔一划的模仿、不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只有在扎实的基本功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绘制作品。这两者的顺位关系不可以颠倒,多媒体技术辅助与多媒体技术创作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上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它既转变了教学方式、增加了 教学 方法 ,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通过多途径多角度的刺激幼儿感官,它培育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思维能力并拓展了视野和知识,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胡媛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篇二: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思考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来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幼儿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对于新鲜好玩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选择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材料,比如喝过的矿泉水瓶、纸盒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首先利用这些废弃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笔筒,但是做好之后这样的笔筒并不是很好看,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可以在笔筒的周围画上自己喜欢的图画,通过拼接或者是剪贴可以制作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之后在这些作品上进行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喜欢的图画画在上面。 2联系生活,开展实践运用 美术素材来源于生活,同时美术作品也展现着生活之美,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美术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以其鲜艳的色彩以及独特的艺术创作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说幼儿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比如,学生平时都会有写 日记 的任务,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日记本,为了体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设计日记本封面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喜欢的日记本封面,然后将最终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并且对这样的美术创作想法进行分享。总而言之,美术与生活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在生活当中蕴含着很多的美术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元素,让学生感觉美术学习是比较亲切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课堂气氛也会显得比较活跃。让学生多积累一些生活中的美术素材,或者是利用废弃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生活中展现美术,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生活。 作者:李瑾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篇三: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问题探讨 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幼教的主要方向在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上,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则是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来进行引导教学。将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美术教育中去,在引导幼儿形成独立个性的同时还能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出来,让幼儿在进行美术学习时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这样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因为幼儿还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通过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能让幼儿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同时还能让美术教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下几点突出了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生活化 艺术是需要灵感的,而生活则是灵感的源泉。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于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所看到的事物。但是由于幼儿还处于非常脆弱的阶段,心理和生理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导致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往往因为不能很好地将身体的各个机能协调运作,使美术创作在一片狼藉中结束。当幼儿的年龄超过三岁时,进行美术创作已经可以看到他们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述其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二)游戏性 美术其实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幼儿在进行美术学习创作时,也是对其生活的一种认知和反馈。因为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全面,所以他们完全是遵循内心感受来描述生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可以通过幼儿的天性“玩”来开展美术教育,在“玩”的同时也是幼儿表达自己生活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让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深化对事物的认知度,进而获得启迪。 二、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幼儿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还能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帮助幼儿塑造个性化的性格。 (一)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智力 智力作为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基础要素,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在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此时的智力发展是非常快的,往后的阶段才会逐渐平稳的发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以生活为基础来进行教育的,在幼儿的认知上,熟悉的场景能使他们更好的感知事物,又因为创设的环境极具生活性、形象性,使得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所教授的情景画面。同时浓厚的生活氛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学习兴致,使其主动积极地对美术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问题,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使其 记忆力 和创造力都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非智力的发展 人在成长过程中 兴趣 爱好 、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是必备的品质,幼儿本身都是不同的鲜明个体,所以同一种方式的刺激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幼儿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因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能使幼儿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发掘生活中可用的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品往往会使幼儿更加兴奋,同时因为作品与实际的生活贴近,会使幼儿心中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感觉能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时还会增加幼儿的荣誉感,这就给幼儿的非智力发展带来了动力。 (三)能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幼儿还处于非常脆弱的阶段,所以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教育的形式非常多,而美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美术教育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这符合幼儿自身的特征,所以通过美术来教育幼儿具有非常实质性的作用。并且,美术教育也可以算是一种感情上的教育模式,因为美术具有审美性,它是反映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内心表达方式,有些甚至能达到社会道德的范畴,所以对教育幼儿的心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在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时会不知不觉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 (四)有助于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美术教育中还可以积极利用教育中的合力作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两者齐心协力才能使幼儿往健康的道路上发展。两者之间,还是幼儿园更占据主要地位, 家庭教育 只是辅助教育,通过两者之间特有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幼儿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家长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能为孩子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空间。 三、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 (一)挖掘生活中的美术素材 幼儿美术教学是需要通过多个步骤来完成的,其中寻找材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这是给孩子提供创造和学习的平台。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单独的教室来给幼儿营造创作的空间,并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取一些很容易找到的生活旧物或是天然材料等,这不仅能给孩子带来熟悉感,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 (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所有的课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孩子们缺少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师要摒弃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方面来渗透美术元素,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美术的魅力,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还会给孩子们相互学习交流创造条件。比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一个美术课题“制作小 蛋糕 ”,在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蛋糕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教师适时指点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启发,这也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利用废旧的报纸、丝带等物品来制作一些奇思妙想的玩具,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开拓。通过这样的美术活动,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创作带来的乐趣及不一样的体验。同时还可以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来,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成品,都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美术教育的快乐,还能体验生活中不能感受到的另一面。 四、结束语 在幼儿的初始教育中,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的心智得到提高,还能拓展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更好的了解现实世界的美好,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建立在生活氛围中的美术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还能让幼儿对生命之美有初步认识。 作者:胡媛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关键词】创意;美术;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幼儿园教学离不开美术教育。版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幼儿教师并没有过多地接触过版画,因此需要很长的学习之路,而如何将版画教学开展好,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好处和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好处

幼儿版画教学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它符合幼儿艺术活动的总目标:培养幼儿感受生活和艺术美的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幼儿版画以其表现手法多样、操作性强、画面新颖、表现形式富有创造性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版画从创作画稿、制版到拓印,有一系列连贯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版画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能够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二、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措施

(1)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幼儿版画教学完全是一种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的活动,教师应当像引导幼儿游戏那样去开展教学工作,要创设宽松、自由、活泼的环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用眼睛去捕捉美,去发现、挖掘周围美的现象、美的事物。教师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善于把幼儿引到想象的王国中去。比如怪兽是幼儿现实生活中夸张了的事物,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这样创作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图片欣赏要层次分明。怪兽的怪体现在眼睛、鼻子、嘴巴、头、身体、表情、动作等诸多方面,教师出示的图片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幼儿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找到设计的灵感,知道自己画什么,怎么画,因此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图片的选择,出示的每张图片要传递一两个鲜明的信息。比如九头怪的图片,很明显这只怪兽怪在它有很多的头,每只头上有很多的眼睛,这样,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总之图片的层次要鲜明,出示的先后顺序应该由简到繁,从怪异的程度来说,也要越来越怪异。

(3)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合理,颜色的搭配协调。版画最终还是要呈现出来,看创作效果,才能衡量这节课的失败与成功。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半面打怪兽》选用的是吹塑纸,吹塑纸颜色的选择要和底色相搭配。在多次的实验中,教师发现浅色的吹塑纸映在黑色的卡纸上面效果比较好,但是吹塑纸的颜色比较混乱,视觉效果不是很好。幼儿创作版画勾勒的'线条不是很清楚,和两方面有关系,一是吹塑纸的厚度和材质。厚一点的、细致一点的吹塑纸比较容易勾勒出痕迹。二是刻板的用笔。笔头不能太尖,钝一点的笔头更好用。最后是颜色的搭配,既然是黑色的卡纸,那么选用亮色或浅色的颜色才能清楚,深色印在黑色卡纸上反而不清晰,影响视觉效果。

(4)拓展幼儿思维,表现创造力。从一次次磨课到最后的作品,在对比中发现,幼儿创作的怪兽有很多相似性,全都是圆圆的头,两只眼睛和全身的刺。在涂色方面也大多以黄、红、蓝为主,整体看起来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怪兽的怪异特点不突出。幼儿的思维没有拓展开来,这和教师之前的引导有关系。从怪兽身体的形状上来讲,怪兽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比如长方形、葫芦形、三角形,等等。形状的不同可以让幼儿的作品看起来丰富多彩。

(5)减少示范的过程,降低模仿的程度。在版画教学中,教师教授构图技能时,不能片面强调技能,让幼儿过多地模仿、学习,使幼儿的学习目的和结果最终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上,而应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看待问题,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对于怪兽,教师越示范完整的绘画,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就越会完全地去临摹,没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所以教师介绍材料和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绘画的内容,教师要尽量不去设定,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

(6)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幼儿版画活动评价,教师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就要与多种活动结合起来,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幼儿版画活动评价,要与作品指导结合起来,评价是指导的基础,指导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两者密不可分。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创作的怪兽用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版画教学需要创设宽松环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欣赏要层次分明,工具和材料的选择要合理,颜色的搭配要协调。在版画教学中,教师只有拓展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幼儿的版画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旭昌.综合版画的教学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

[2]郭阳.中班幼儿版画教学活动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3]章小慧.幼儿园版画教学的基本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4(01).

大班开展绘本阅读的研究论文

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绘本 运用绘本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习惯 《指南》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用幼儿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来鼓励他们开展阅读活动,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和体验,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从小班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正确使用绘本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深刻理解绘本的含义和特点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一起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有时图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还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只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扩展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具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图的完美结合。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从文学形态上讲,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图、文不是简单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其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图画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文字主要诉诸于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绘本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来表示故事内容,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2.内容充满趣味。 绘本之所以成为流行读物,不只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绘本特有的趣味性。绘本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纺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乐趣。 3.主题富含哲理。 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并不是随便逗小朋友开心的画册,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比如美国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书中将“爱”这个笼统的概念用形象生动的画面、简短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每个幼儿都熟悉的兔子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通过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充溢趣味的对话,加之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诠释得完美无瑕。 二、正确认识绘本的作用,科学运用绘本 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有的教师不够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有的教师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教师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指南》指出:应“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感兴趣的事物,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而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展开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显然,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以《指南》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近年来,我们园以经典绘本为背景,整合幼儿园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各领域教学,确立了以幼儿绘本为特色的绘本教学。”如幼儿园里举办了“三八亲子读书会”,邀请各班孩子的妈妈来参加,小班、中班、大班分别选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原来是这样的》等有关情感教育的绘本,让妈妈与孩子一起做相框、做幸福娃娃纸袋,中二班彤彤的妈妈说:“参加了亲子读书会,和孩子相依一起听课、一起做手工,感觉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那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例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开学后班里有些幼儿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爱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手指偶、布袋偶、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果然被深深地吸引,渐渐停止了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又在视频仪上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时间、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绘本阅读 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阅读区合理地摆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在数学区中投放图书,提供数学图册,精美的书籍,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每月进行读物更换。教室中设小书箱,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与家长分享具有价值意义的绘本故事和图画书。每月进行一次“小书虫”才艺交流活动,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小品、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这样也提醒每一个来阅读区的孩子,活动时要养成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 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丰富班级阅读区的图书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例如一起装饰阅读区的墙饰,制作阅读习惯的图示卡,打扮图书架,建立图书修补区,看见破损图书帮老师一起修补等活动,让幼儿从小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自动自发地愿意丰富阅读区的图书,这样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班每月都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书和小朋友们分享,并让他们知道书更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姿势、安静阅读、专注阅读、取放有序、正确翻书、爱护图书等。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小班幼儿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我时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小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开心地翻看着一本新书,把书拿反了却不自知,我发现之后指导他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了看书时封面要朝上,这个孩子以后还会做小老师指导别的孩子别拿反书。在观察中他们也发现并了解了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几个大字,那是书的名字。为了引导孩子将不同的书整齐摆放,我们给每一种书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几组,用点卡做了小标记,贴在图书角相应的位置。孩子们知道了每种书都有自己的家,看完书的时候要让书放回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放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小标记,自然就将书放得整齐了。在阅读区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看书时的状态,当发现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正确的做法。有时也可以激发幼儿互相监督,让一起看书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早期阅读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今后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主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撷取什么给孩子?——关于绘本教学的思考

因为新教育课题的开展,从07年开始,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了绘本,从《小黑鱼》、《爷爷一定有办法》到《啊,蜘蛛》、《母鸡萝丝去散步》,师生共同品味着《月亮的味道》、欣赏着《彩虹色的花》、想象着《彩虹的尽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随口道来,绘本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让阅读融入生活——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的成功申报,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还将继续徜徉在绘本的世界里,和孩子、家长一起感受绘本的精彩,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品味生活的甜美。

无论是新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还是《让阅读融入生活》课题的开展,绘本教学始终都是我们的一个有力抓手,那么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我想,资源的选择是关键。也就是说,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之后,可以撷取什么给孩子?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所以下面两个步骤是我们必做的功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认真品读 梳理价值点

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之后,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而非匆匆泛读,应从封面、环衬一直到封底,每一页都细细看过,从文字到画面,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以《国王生病了》为例,第一遍翻阅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文字,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遍翻阅时,可能对封面特别关注,因为教学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封面导入的,所以就会对封面上的文字有新的.发现,“病”字颜色是不同的,而且是斜的……随着阅读次数的递增,我们会发现轿子在书中不同场景中的位置,发现三位王子的着装不同,发现不同的表示病状的符号,发现国王会有两只右手的画面等等很多的信息。

在这本绘本里,关于适度运动使人健康、关于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关于运动计划表、关于画面细节的表现等等,都可以作为价值点进行挖掘,那么,哪些是可以作为教学点和孩子一起关注和分享的呢?

二、精准定位 选择教学点

所谓精准定位,就是需要老师对照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寻找到与绘本中相对应的契合点,然后确定活动目标。

还是以《国王生病了》为例,考虑到是大班孩子,对于运动很感兴趣、对于一周有几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将活动目标定为:1.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作品,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适量运动的好处。2. 能关注绘本画面的细节,并大胆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目标1应该是属于教师可以掌控的,也是可以达成的,而目标2就比较具有开放性,是需要老师在活动中随机处理的。这一点是较难把握的,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孩子被老师牵着走、或是老师被孩子牵着走的境地中,而失去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

有效教学让孩子悦读

上周五有幸参加了在我园天妃园区举行的“南湖之春”幼教选拔赛。因为上午当班,只听了下午的两个活动。

一点半下午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由上午执教的四位老师进行说课,由于上午没有听课,只能通过教案和老师们的反思性说课对活动进行了解。二点半左右,由新埭幼儿园业务园长刘亚平执教的大班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开始了。在听刘老师上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之前,我也听过或接触过绘本阅读,但对它的理解只是带领孩子阅读一本有精美插图的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原来绘本阅读也挺丰富,挺精彩的。当刘老师出示第一张PPT时,我感觉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当她把绘本发给幼儿时,我忽然想起,带女儿逛新华书店时看到过。那是,我只是出于对女儿阅读兴趣的了解,粗略地翻了一下那本书,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开心的绘本故事,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都被鼠小弟的形象逗笑了,并且不由自主地讲述着自己鼠小弟有趣的故事。

在刘老师的引领下,我发现孩子们在跟着老师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也就是说在绘本故事教学中,让我发现了更多孩子的聪明才智,包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讲故事能力等等。这个故事是在让孩子不断的猜测中读下去的,有些想象环节设计里没有想出来,但是在课堂上生成了。比如:想想看还有谁回来摘苹果?用什么方法?孩子们都想到不少,甚至连故事本身后面的角色出场,孩子们都能猜想到。这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作者其实真的很懂得孩子。

故事在不断的出现复述中,孩子们都能熟练运用了。有些能干的孩子讲故事时,都能抓住了动物的神态动作词语来描述,令人惊喜。看来,在绘本故事中进行语言训练还是很有效果的。但要选好绘本。

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足以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鲜活的生机。绘本阅读能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而后孩子的心胸开阔了,头脑灵活了,表达力取得发展了。学习生活中多了绘本,能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绘本阅读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20课》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大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研究论文

探究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为了使幼儿园大班的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已在各自校园内开展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富有创新型、挑战型的区域活动。但是在设置区域活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指导能力较弱、区域活动内各种器材的投放和准备不合理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应加强区域教学方面的研讨,积极改善区域活动方面的问题,给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一个快乐的学习天地。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大班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探索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不单单是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还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是能够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有效方式。然而,这种能促使幼儿快乐成长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幼儿园里实施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给教师带来烦恼,需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幼儿园大班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相对于中班和小班的学生来说,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基本能够独立地在活动区域内自由的活动,也能和其他小伙伴快乐地玩耍。与伙伴玩耍时也能够表达自己想要的观点并且与伙伴分享,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教师指导能力较弱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向1或者2个区域进行重点指导,有一些区域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有教师只是关注幼儿园大班的预设目标,因此忽略了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要求,不能够在此时及时地给予支持和解答。区域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成长要求,而且也是幼儿园大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有的教师认为,即便开展了区域活动,只是把它当成集体活动来进行,没有认识到区域活动与其他集体活动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有一些校园没有建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活动区域的教材单一,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在区域活动内自由活动,不给予指导,这些都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弱,必须寻求对策。

2.区域活动各种器材的放置和准备不合理

学校给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简易的活动材料,不能好好利用自然物品和一些旧物品,使得活动器材单一,根本就不能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供需要,因此,阻碍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展开。区域内有一些器材一放就是一两个月,有的甚至是一两个学期,有的甚至没有变化。还有些器材的投放位置忽视了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乐趣,没有新鲜感,因此没有起到区域活动本该有的作用。

二、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对策

1.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的指导主要以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为依据。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他们在进行区域活动前,教师可以有倾向性地向他们展示新的教学用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幼儿园大班学生先了解教学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学生进入该活动之前,可以先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他们展示教学用品的制作方法,使他们自由的发挥,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发展。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是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观察活动内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若是在区域活动中呈现的问题,要立即给予解决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互相配合,教师要重点观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及时给予解决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快乐的成长。

2.区域活动器材的合理放置

区域器材本身就能引导幼儿园大班学生形成活动目的.,例如,算盘、图书、拼图等,教师可以提供记录的材料,让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不仅可以提供放大镜,让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园大班学生自主实践,快乐地与大自然接触;还可以制作一个统计表让幼儿园在操作中就能学习统计,更能深入地了解操作。

区域的创建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个人特点,比如有的学生缺乏一些经验,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区域设置不能太多,通常器材的投放应该要集中一点。有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器材的投放适量增多,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激起他们的乐趣;还有的学生说话能力较强,聪明伶俐,教师不单单要增加器材的数量,而且放置的器材应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每学期初教师应该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了解他们的能力。在此方面上,教师要不断地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器材,尽可能让教学用品运用到每一个学生上。

总之而言,区域活动的展开对幼儿园大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活动不一定能够给他们带来学习、发展和成长,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那带来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心中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这一阶段中快乐地成长。

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注重:一、教师要提供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好玩的活动区材料教师在创设合理的活动区后,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要理解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区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科学角”,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形象的玩具或者具体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给幼儿提供有趣的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材料,像:多棱镜、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转盘等。在“数学区”教师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变几何体、可操作性强的,矿泉水瓶盖、蚕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还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蒙氏数学操作学具,100以内的串珠、可以让幼儿分分合合,在操作中感知总数与分合数之间的关系,再配以数字卡片的操作,使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百以内数的真正含义,同时还对色彩加以了巩固。凡 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了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谈谈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应该调整为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指导。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等问题是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所考虑的。观察内容有: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当前幼儿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指导策略有: 1、以间接指导为主。 依靠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练了,可以把动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还可以换用筷子夹软的、扁的材料等,激发新的探索热情。依靠问题为媒介进行指导。如教师要常用启发式、探寻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继续活动“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2、以适时适度指导为宜。 适时是指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时、或发生纠纷问题时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教师在活动中要对幼儿进行客观、宽松的评价由教师组织的评价活动可以有很多种,评价的时机也有所区别。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就能发挥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小班年龄段,对于活动的评价形式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评价活动可逐步增加幼儿的参与机会,增强幼儿评价中的生生活动。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的做好纪录和反思尤其重要。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另外,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教师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不同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更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爱心及责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才能把幼儿园区角活动区活动生动有效的开展起来。

如何开展班本课程论文研究

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结合幼儿园原有资源,以幼儿的兴趣为主题,建立班本课程。

“课程游戏化第二步支架”中要求,观察那些有利于幼儿多样化游戏、持久性游戏的资源(如种养殖、玩沙泥、气象观测、积木、绘本阅读、音乐欣赏等),不要代替幼儿对材料的选择。

幼儿的学习与认知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面的,对于那些他们生活中常常能够看见的事物。

他们不仅能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并且也能激发起他们自发地、自由地进行探索,并将自己的收获再次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相反那些远离幼儿生活的内容,或许也能够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但是却缺乏很多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

二、个性化探究小组的建立,提高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性。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喜欢运动,有的爱好阅读。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幼儿。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经验、能力的差异、喜好的不同等,都会对幼儿在课程中探究内容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幼儿都对课程中的所有内容感兴趣。

三、班级环境的创设,加强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意识。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班级环境有直观、形象、可感知的特点,能够满足幼儿认知周围世界的需要。

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游戏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并非一定要是讲道理、单一和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实操、生动和充满情趣的。在教研培训中加入游戏的方式和灵活多变的方法,教师就可以不断地保持研究的热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乐。

2、解惑式教研

教师在教研教学中会出现种种问题,有些问题是个别性的,有些问题是集中性的,可进行先收集问题,再制定教研主题,最后集体解惑答疑。

如:“绘本教学的示范与讲评”、“绘画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造力的表现”等。

3、案例式教研

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一些问题经常会是教师的常见工作难题,因此进行案例式的教研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幼儿园可每月进行一次案例教研,在教师中征集研讨案例,然后组织教师查找资料,进行集体教研研讨,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寻找解决的正确方法。

4、磨课式教研,一般是青年教师自荐式上课与邀请式听课

磨课式教研有时我们叫“一课三研”,是选用相同的教材,让不同教师进行多次上课,同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的活动。

其主要流程: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专家指导——第二次教师行为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三次教师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听课评课研讨,总结,形成最优化的教案。

(注:因为主题开展的行进因素,一般一次磨课的周期控制在3周之内。)

园本教研分为两种:

1、常规教研(研讨、观摩、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教学成果汇报分享等)

主要过程: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专题教研

活动过程:

学习阶段、研究阶段、实践阶段、总结反思阶段

园本教研的基本过程

1、活动准备:

学期初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根据上学期教研情况和本学期保教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教研主题和教研计划(时间、主题内容);

2、根据教研计划确定教研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教研方式(教研活动一般为隔周一次,利用中午时间,所有教师岗人员参加);

3、教研活动前一周将教研活动安排内容通知相关人员,引导教师提前思考或准备相关资料;

4、学习资料、材料、教研会议记录表(专人进行记录)等。

常规教研活动开展流程(根据不同教研主题和参加对象选用不同的教研方式):

1、主持人介绍教研活动主题、内容(或案例分享),抛出问题引导教师进行思考,教师展开讨论话题;

2、教研组长引导教师展开讨论话题,在讨论中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并抛出下一个问题,使讨论循序渐进;

3、教师集中讨论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教研组长梳理归纳,记录人及时进行详细记录;

4、教研组长小结讨论结果,同时提出下次教研主题,老师们做好准备。

观摩课活动开展流程:

1、观摩活动前,教研组长下发观摩活动教案,提出所要观摩的要点;

2、观摩当天下发听课记录表,要求教师做好观摩记录;

3、课后组织教师进行座谈、研讨,围绕观摩主题谈自身感受;

4、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归纳;

5、每位教师写观摩后反思(结合自身业务水平技能)。

教研组长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开展流程:

1、根据教研计划中学习的内容,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

2、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帮助教师理解;

3、组织教师谈学习后感受,从中了解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引领教师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收获;

5、每次教研活动都需要做好认真详细的记录。

经验交流活动开展流程:

1、组织教师分享个人经验,其他教师谈感受和收获;

2、引导教师及时将优秀经验内化,举一反三想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3、教研组长引领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4、教研活动中及时进行详细记录。

浅谈如何开展园本课程?园长幼师通2019年06月16日 · 花信教育公司董事长一、园本课程的涵义何为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形成符合本园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使教育具有特色,使幼儿园具有特色。二、课程园本化的意义1.克服国家课程的诸多弊端:(1)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的脱节。(2)国家课程与幼儿园办园条件的脱节。(3)国家课程与教师现状的脱节。2.体现幼儿园自编课程的优势: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迈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于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地方”。(1)课程更具地方特色,符合地方需求与学生的需求。(2)教师能较容易的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3)扩大教师的专业权力。(4)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兴趣。(5)调动教师积极性,提供发挥和显示自己才干的机会。三、课程建设要素1.主题来源、思路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写明设计意图或主题来源及设计思路。2.主题框架网络图预设网络图:活动初期,围绕主题准备如何搭建大框架、小主题。主题结束后网络图梳理:随着主题的深入开展、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实际开展的各种活动(生成活动)等,编制出完善的网络图。3.环境创设展示大环境:围绕主题有哪些社区资源可以利用,准备建立哪些园级游戏区域。班级环境:准备建立哪些班级游戏区域,梳理出游戏区域的名称、准备的材料和工具。班级主题墙:准备建立哪些班级主题墙,有哪些大、小板块。4.具体活动内容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运动活动、学习活动5.观察、反思与调整以观察记录、案例分析、教育成长故事等方式呈现,重点是评价幼儿发展。把自己认为本主题活动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写出来,以便其他教师推广使用。6.家园共育在本主题活动中主要开展哪些家园联系工作,有哪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地方。四、如何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园本课程建设形式:构建以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整合课程。(一)确定主题。根据幼儿园实际、幼儿的整体情况,已有资源确定主题。(二)构建班级课程计划。主要包含设计思路、班级风格、主题框架、区角框架、评价与反思、家园、成果几个要点。其中,最为复杂的是框架中具体内容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整合第一:熟悉园本资源。幼儿的经验,教材、已有教师用书、学校资源(硬件条件、环境)、本地特色资源(饮食、文化、特产等)教师资源(技能与特长)、家长资源(经验与物质)等。第二:选择园本化资源。根据主题思路挖掘出所有本园有利资源本地。第三:整合课程主体内容。围绕主题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将选择出的园本资源进行有效组合,生成班级课程主体框架。具体内容按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四个板块分类,将五大领域内容融入当中。2.课程改编按主题课程设计借用已有教材的形式、理念改编成主题中需要的内容。3.课程拓展将园本资源个别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增加课程的深度。4.课程补充课程补充是为了弥补主题课程内容的空缺,通过网络、借用他人的资源等其他途径丰富、补充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广度。(三)设置区角。根据主题课程需要设置班级区角和园级区角。园级区角主要是指全园共用的户外区角和功能房区角。班级区角分特色区角和常规区角。特色区角主要是为主题课程内容中需要拓展的内容而建,每班可建二到三个特色区角。特色可能是新生成的一个区角,也可能是一个常规区角在一个方面的深入变成特色区角。常规区角是每个班常用的,适用所有主题的一些常用区角。如: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生活区等。所有区角根据主题的发展提供、调整材料,区角活动内容是为主题服务,是主题活动小组化学习,是主题学习的运用与深入。(四)有效利用家长资源1.挖掘家长资源。根据班级主题挖掘家长的有效资源、提炼出系列家长能配合、提供的清单。2.让家长愿意提供资源。利用家长会、个别家访、单独交流等介绍班级活动,了解资源给她孩子带来的好处,得到家长的认可,让家长积极配合、支持。3.让家长能提供资源。有征对性的让家长提供相应的资源。如:农村相应季节的蔬菜、竹木,镇上的开美容的提供精美的化装品盒子等。4.让家长提供满意的资源。提供样品,让家长知道如何操作,提供有用的资源。(五)开展班级课程活动,不断反思调整。根据班级课程计划开展相应的内容,在进行有序的活动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其中可能有部分计划不适用,可能又延伸出了其他内容等,就根据孩子的发展求进行调整、变化。(六)过程性展示。主要是通过主题墙和区角体现幼儿在主题学习中的系列变化,如:活动内容、精彩瞬间、成果等,体现形式可以是照片、作品、记录等。展示时要将展示内容进行精选、按一定的主线美观展现出来,让孩子主动与环境对话,与环境互动中获得发展。(七)成果收集。在进行系列活动中,要根据预设成果进行有目的地收集。形式多样,如系列照片、精彩视频、儿歌集、作品集、观察记录、个案、反思等。边收集边整理形成班级成果资源包。(八)全园研讨与分享。每个环节都可以全园研讨、共同商议、相互献计献策,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形成的成果要全园分享,这是共同学习、资源共享的最近平台,也是开展园本课程的价值。作者:蒋燕(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中心幼儿园)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园长幼师通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论文如何开展大班主题活动

摘要:探究学习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挖掘活动主题内容,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养成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本文将从实例出发,从如何确定主题探究活动的活动内容,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探究主题活动可采用的方法,探究主题活动的结果展示等几个方面来谈如何开展班级主题探究活动。关键词:幼儿;主题活动;探究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常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主题探究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兴趣预成或生成班级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依靠直接经验进行探索、得出结果,并以多种方式展示和表达结果,从而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提高幼儿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班级主题探究活动该如何开展呢?一、主题探究活动内容的确定与获得首先,教师要提供探究的环境与探究的材料。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任何的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材料与环境的支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及探究的环境可以大大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经常带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激发其好奇心,引发幼儿很多兴趣,通过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可以让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主题活动“昆虫”“有趣的树叶”很容易从与大自然接触中自然产生。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支持幼儿自发产生的探究活动,如幼儿对户外发现的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提供放大镜给孩子,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其次,教师要敏锐观察捕捉探究的主题。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教师要学做幼儿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行为表现,他们在做什么?在聊什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而争执?关注着什么?教师要有的敏锐眼光和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及时地捕捉幼儿兴趣点,从幼儿关注的众多问题中筛选出适宜幼儿探究的活动。做到既照顾到幼儿的兴趣点,又能及时捕捉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以下是老师对主题活动产生的记录:小班主题活动“鸡蛋果”活动由来:一次户外在后草坪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偶然发现幼儿园的围墙上有一些果子,孩子们很好奇也很激动,并自发产生讨论:这些果子能不能吃?这些果子有没有毒?于是第二天教师通过谈话,发现幼儿依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便产生了果子主题。中班主题活动:一只小虫子活动由来:早餐后小朋友们正在看书,突然余子妍发现了一只小虫子,于是老师就请小朋友们过来观察,一次完全由小朋友们自己生成的探究活动开始了。观察过程的对话:吴××:张老师说是金龟子丁××:不对,金龟子是绿色的,这只小虫子是棕色的王××:你拔它的脚,它会痛的,要爱护它,把它养起来,让它慢慢长大有时将幼儿的错误作为探究的契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候是猜测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契机,帮助和引导幼儿建立新的发现。第三,幼儿探究的内容应根据幼儿探究的可能和探究的兴趣而定的,难易程度应是符合幼儿年龄段水平特点的。小班幼儿更多的对事物的外在形象感兴趣,而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引导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浮与沉”,中班的幼儿对物品能浮于水的表面和沉入水中这个现象很感兴趣,所以班级开展的活动是如何让瓶子浮在水中,又如何使瓶子沉入水里。到了大班,幼儿开始对浮与沉的简单原理感兴趣了,通过“潜水艇”活动,制作潜水艇模型,做潜水艇实验,幼儿了解了浮沉的简单原理。二、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班级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动脑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交流、总结探究结果——展示与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第一个环节,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既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生成活动主题,也可以通过与幼儿谈话、记录谈话内容,发现活动主题。教师也可以预成能激发幼儿兴趣的主题。主题活动“鸡蛋果”,幼儿发现围墙上有一些果子,并自发产生讨论:这些果子能不能吃?这些果子有没有毒?这便把问题抛出来了,这是什么果子?可不可以吃?这是根据教师观察幼儿兴趣生成的主题活动。主题“人体消化系统”,教师与幼儿谈话并记录了谈话内容:谭××:身体里的器官怎样消化食物王××:牙齿磨碎的食物去哪里了康××:喝了水就会拉尿,为什么?蒙××:胃液是怎样消化食物的?朱××:牙齿把食物磨碎了,再到肚子里魏××:食物怎样被消化?倪××:为什么我们吃的东西要拉出来?郑××:营养怎样送到大脑里?钟××:食物都去了哪些地方?谭××:到马桶里去了高××:食物吃下去去了什么地方?教师通过整理了谈话记录后,发现幼儿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食物去哪里了?食物变成便便了。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下一个活动便呼之欲出。这就是通过与幼儿谈话产生的活动主题。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祖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为把握幼儿的兴趣,组织了一次谈话:你们已经对我们的祖国进行了了解,了解了中国的首都,了解了祖国的京剧文化,还了解了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你们还想了解祖国的其他方面吗?你们计划接下来想做什么?。一个幼儿就提出了:“我要做蒙古大草原”,大家表示纷纷赞同。于是 “蒙古大草原”的活动便产生了。“我的祖国”是教师预成的活动,但是预成应该是建立在幼儿兴趣基础上,预成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第二个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主题活动“潜水艇”,教师:你们了解了潜水艇也想做潜水艇实验,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材料来做实验呢?蒙××:我有个办法做潜水艇。潜水艇必须能沉下去也能浮上来。找个圆形的罐子,装上水。王××:需要铁,不然会漏水的。肖××:用塑料瓶也可以的,不会漏水。李××:要沉下去要往瓶子里装东西的。教师听到幼儿这些想法后并没有急于摆出潜水艇模型,而是提供幼儿所说材料进行实验。肯定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尝试,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想法的正确与否。根据活动性质不同,还可以制作解决问题的计划。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和幼儿共同制定互动计划,讨论调查步骤和方法等。主题活动“缤纷植物”,幼儿提出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来解决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问题。可是如何种植呢,种植需要什么做什么准备,需要什么材料。经过小组讨论决定种黄豆、绿豆,并列出了一个简单的计划。种植植物小组计划一、准备种子(黄豆、绿豆)幼儿从家里带来二、寻找工具花盆、泥土三、种植三人一小组进行种植四、记录各自记录,采用绘画和照相的方式,以了解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参与的幼儿:吴××、朱××、李××、司徒××、康××、丁××、庞××、李××、蒙××、林××、钟××第三个环节,执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第二环节已经详细做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接下来就剩下执行了。“泥石流活动”,幼儿详细了解过泥石流的形成以及泥石流的危害,但是书面的文字以及视频还是不能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泥石流的危险。于是大家决定进行泥石流实验的演示,在做实验之前制作了泥石流需要的材料,有手工制作的房子、人类,有沙土、水,并讨论了园内最好的实验场地,也就是幼儿常玩的滑滑梯。做好准备后就开始做实验,幼儿模拟真实情境,将房子、人类置于“山坡下”,山顶上有部分沙、石滑落,随着雨水的增大,沙石土则冲击下来,毁掉了山下小朋友摆好的“村庄”。经过这次实验,幼儿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泥石流的危害,辛苦做好的房子瞬间就没了。第四个环节,交流、总结探究结果。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代表活动的结束,教师要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回顾自己的活动过程。“潜水艇”实验后教师组织幼儿谈话:谈话目标:帮助幼儿明确材料与潜水艇实验的关系教师:用瓶子做潜水艇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周蓝琪:装满水盖上盖子沉下去,倒掉一些人,就慢慢浮起来了。林柏润:装上沙子和水就沉下去了。司徒子瑄:珠子放进去就沉下去,珠子减掉浮起来。张雅琪:装了一半的水就沉了一半。贝卓轩:装满水瓶子就沉下去,装了一点水就浮起来。杨欣瑞:放了一点水不沉,又放了一点水还沉不下去,我又装了一点水才沉下去。庞隽旭:我发现把瓶子放到袋子里,把袋子装满水,就沉下去。魏文迪:我拿大的瓶子装满水会沉下去,我拿小的玻璃瓶装满水它也会沉下去,如果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沉不下去。分析:第二次幼儿能用更清晰的语言如实地描述实验的过程与发现,较第一次更明确实验的材料与实验的关系,同时能更专注地在实验上。能注意到更细节的方面,如“装了一半的水就沉了一半”“我觉得那个瓶子装满水,头不沉下去,站起来了”等,能注意到实验材料的不同结果不同,如“我拿大的瓶子装满水会沉下去,我拿小的玻璃瓶装满水它也会沉下去,如果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沉不下去”。第五个环节、展示与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展示、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教师应将活动的过程展示在主题墙上,以便幼儿更加清晰自己所进行的探究活动。三、主题探究活动开展可以采用的探究方法教师应支持、引导幼儿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根据主题活动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符合活动的性质。1、观察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小班活动“鸡蛋果”,当幼儿开始自发讨论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后,幼儿利用观察法,观察到鸡蛋果颜色形状的不同,发现刚出生的鸡蛋果表面是粗糙的,而快要成熟及成熟的鸡蛋果是光滑的。还发现有些鸡蛋果是黄色的,一些是青色的,经探究发现黄色的鸡蛋果是成熟的鸡蛋果,而青色的鸡蛋果则是没有成熟的。活动“蜗牛”,幼儿在户外寻找到一些蜗牛放在小盒子里,利用观察法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幼儿发现蜗牛有一对触角,生活在壳里,身体是软的,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查阅书籍法。这是非常常见也很实用的方法,也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我的身体”之“人体消化体统”。大班幼儿很多换牙了,在了解牙齿后,大多数幼儿对食物吃进去后变成便便出来这一过程很感兴趣,于是有了活动“人体消化系统”,根据与幼儿的谈话,发现幼儿的问题集中:食物去哪里了?食物如何变成便便了。针对幼儿的兴趣,班级集体阅读了《我们要健康——肠胃书》《大便真可怕》两本书,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和最后的排泄物“便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3、实验法。形象直观,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方法获得直接经验。前面提到的“潜水艇实验”,幼儿自制潜水艇模型,通过实验很直观地了解到了潜水艇的沉与浮的简单原理。在“泥石流实验”中,通过做泥石流实验了解到泥石流的危害,幼儿知道要爱护大自然,多种植树木。4、实地调查法大班活动“寄居蟹”,幼儿通过书本了解了寄居蟹的很多知识,依然很多幼儿对寄居蟹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地方不了解,最后幼儿提出去寻找寄居蟹,实地观察寄居蟹的外形特征,寄居蟹会寄居在什么壳上。大家商量决定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淇澳岛上寻找寄居蟹。经过这一活动,幼儿对寄居蟹有了更深的理解。中班活动“缤纷植物”,幼儿对植物叶子的对生、互生、环生几种生长方式有了解后,实地去调查了各个班级有多少种对生生长方式的植物。另外还有做标本法,如“昆虫”活动就比较适合做标本。活动性质不同,选择适合的方法非常重要,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更好地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四、主题探究活动探究结果的记录与展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记录要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水平。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1、绘画与简单文字记录法这应该是幼儿园最常用的记录方法,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活动内容记录下来,教师在旁边写上日期以及简单的文字记录绘画的内容。教师应该为每名幼儿准备观察记录本,不同的主题活动拥有一个记录本。如下:活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幼儿书写的日期、有老师为孩子写的文字记录,图片很形象地展示了绿豆发芽的过程,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2、照相记录法在活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一组幼儿则是按观察日期采用照相的方式。3、主题墙展示法将活动过程展示在主题墙,包括幼儿进一步理解自己进行的主题,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幼儿活动的照片、绘画作品,幼儿的发现,幼儿活动进程,幼儿活动记录本等。记录可以帮助幼儿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展示主题墙可以让幼儿清楚自己探究的过程,回顾探究过程,获得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的能力,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主题探究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直接经验的有效活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带着问题和已有经验自主操作材料、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发现并自己得出结论,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种学习活动对幼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探究活动,养成幼儿探究式学习能力,做到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帮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通过我们的努力,幼儿一定会在主题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 方法 。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 总结 :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认识其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3、引导大班幼儿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两人一组,调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收集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

2、投影片数张,投影仪。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组织交流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1、师:这几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记录,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4~5人作介绍)

2、打出投影片。

师:在草地上我们发现了什么?在操场上我们发现了什么?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3、谈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师: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

二、了解垃圾对环境、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师: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打出投影)问: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怎样保护环境

怎样才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卫生?(草坪、操场、教室)打出投影,各种清洁机器,分别介绍给幼儿。

师: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人们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向工人叔叔学习呢?

四、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操作

师:把你们的想法,好的主意,用这些材料,做出来或画出来,介绍给老师和同伴。

五、教师介绍“回收箱”,引出新的问题

师:老师也做了一样东西叫“贝贝回收箱”,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

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这是大家在调查时收集来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东西?谁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们课后整理一下。

六、活动延伸

向幼儿介绍可回收的废品,并同幼儿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 儿童 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自己的小手,不去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狗玩具。

2、红药水、紫药水、白纱布各少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玩具,通过 故事 导入:“今天小狗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好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狗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小刀、剪刀、针、玻璃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狗(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把纱布拿掉,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在玩游戏或在不小心的时候受了伤,就要好好的去保护它,严重时要找医生处理包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快快地好起来。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在大街上行走时要有大人陪同,不乱跑。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课件、情景创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欣赏交通安全儿歌,说一说你听到看到了什么。

幼儿再次欣赏,说一说你在街道上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二、欣赏情景表演,知道街道上要注意安全。

1、情景表演一;随便跑入玩具店

2、情景表演二:闯红灯

3、情景表演三:在马路上做游戏。

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

三、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幼儿看幼儿用书18页图片,给图中做的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四、找一找幼儿园里的安全,说一说幼儿园里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结束。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感恩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精选实用篇

★ 幼儿园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

★ 亲子活动方案5篇精选

★ 2019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方案大全精选5篇

★ 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方案2020最新集合

★ 2020有创意儿童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精选方案合集

★ 2020开展儿童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活动方案精选活动策划大全

  • 索引序列
  • 如何开展大班创意绘画的研究论文
  • 大班开展绘本阅读的研究论文
  • 大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研究论文
  • 如何开展班本课程论文研究
  • 论文如何开展大班主题活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