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灾害报集报偏重灾害研究比较权威版周期短些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审稿快相简单1~2月接受让交版面费见刊需要左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实用性更强,比较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好发
自然灾害学报是一集学报,偏重灾害研究。比较权威!出版周期短一些!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审稿很快的,相对简单,1~2月就可以接受让交版面费。但是见刊需要一年左右!!!
查重率要求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资源核心期刊。据2018年7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官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委员会编委有28人。据2018年7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共出版文献7112篇、总被下载2299451次、总被引848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7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载文量为5769篇,被引量为53254次,下载量为67195次;影响因子为。报道内容:《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区域性、综合性、学术性为报道内容。以刊登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为特色。主要栏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栏目有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期刊名。2006年被评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该刊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前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顾问、中国沙漠学会名誉理事汪久文先生任编辑委员会主任。 本杂志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以发表研究成果主为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探讨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等一般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尤其重视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期刊名。2006年被评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该刊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前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顾问、中国沙漠学会名誉理事汪久文先生任编辑委员会主任。 本杂志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以发表研究成果主为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探讨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等一般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尤其重视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图)。北半球的亚非干旱带西起北非撒哈拉沙漠,向东伸展到西南亚及印度塔尔沙漠后,在青藏高原西南侧先折向北,继而再折向东,分别形成了中亚和中蒙干旱区,我国华北半干旱区是该干旱带的东延。南半球的干旱区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还有约1/4的陆地面积正在干旱荒漠化。干旱荒漠化也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干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47%,高于全球的比例,主要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图)。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面积约350×104km2)远离海洋,深居亚洲内陆,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形成了大面积年降水量低于200mm的荒漠戈壁滩,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严酷的干旱区之一(表)。
表 我国西北干旱区各流域主要气象站点干旱指数
(据曲纬,2005)
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145mm(全国648mm),降水量的集中在山区,山区年平均降水量270mm,其中有97mm形成径流,由出山口进入平原或盆地。干旱区水资源总量为1052×108m3,约占西北水资源总量1635×108m3的。总径流量按平原面积折合深度不足81mm,加上平原平均年降水量43mm,平原地区总水量深度为124mm。对干旱地区而言,维持植被正常成长的水量必须在250~300mm以上。显然,实际情况与此相差甚远。因此,在西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只是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沿河河岸狭小空间里孕育生长,那里的人类正是依靠这些荒漠中的绿洲生存和发展的。
是。2019年4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9-2020)》中《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入选来源期刊C库,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查重率要求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资源核心期刊。据2018年7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官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委员会编委有28人。据2018年7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共出版文献7112篇、总被下载2299451次、总被引848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7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载文量为5769篇,被引量为53254次,下载量为67195次;影响因子为。报道内容:《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区域性、综合性、学术性为报道内容。以刊登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为特色。主要栏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栏目有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月刊)1987年创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特点是综合性强、审稿快、发文量大,凡研究干旱半干旱甚至季节性干旱区的论文,研究干旱半干旱问题及防治技术的论文,特别是绿洲建设的论文,不论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均可刊用;每年刊载论文440篇左右,属于中文核心期刊
查重率要求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资源核心期刊。据2018年7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官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委员会编委有28人。据2018年7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共出版文献7112篇、总被下载2299451次、总被引848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7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载文量为5769篇,被引量为53254次,下载量为67195次;影响因子为。报道内容:《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区域性、综合性、学术性为报道内容。以刊登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为特色。主要栏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栏目有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
1、点开自己的邮箱。2、在邮箱内找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投稿状态的邮件。3、点开邮件。就会看到邮件状态是“投稿”、“修改”和“结果”这三个状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资源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