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作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当代教学思潮,它在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学习观 1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个理论思潮,兴起于欧美国家,康德(Kant)的不可知论已经有了建构的元素,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教学的成功范例。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 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特点 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马修斯(Matthews)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本文只对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给予探讨,教育学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背景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换,在中国教育的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现有的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权威,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可反驳的,完全采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和反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由思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没有正确的教学方式,学习的兴趣也下降了,学习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僵化的固定模式,训练的次数增多了,两者之间的固定联接也就增强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变成自动化了。虽然在最后的学绩测试中学生得到了优秀的成绩,但是他却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批判的思维方式,而建构主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则与中国课堂教育的方式存在差别,例如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用知识理解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互动过程、理解经验和现有知识教师考虑到如何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教给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不同。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时期,便有视老师如父母的习惯,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并没有错,如果把教师当作课堂中的主体与权威,学生就失去了与之交流沟通的机会,老师也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机会,何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掌握教学进程?建构主义中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支持者而非权威的代言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质疑,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在相互的交流中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具有相对确定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知识的真谛,还培养了勇于挑战、批判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建构主义保证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有效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理解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学简单易懂的说明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从学习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学习方式不同。建构主义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经验的反复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在是一快等待着老师描绘的“白板”,在学习之前,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基础上进行的,老师根据学生理解的风格,指导他们找到可行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比正确的答案重要的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去学习,必须创设有利于思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在生活中充分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对每一件东西都倾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知识就变成能动的、有灵性的,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杜威还强调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和点,从而使教育合乎社会的需要,有益于儿童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从生产实践中学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还让他们获得了探求客观世界的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方式,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学习目的不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一般的仁人志士要当封建君主的顺民,而具有非凡才能的、品德高尚的人则作为封建王朝的臣子,统领顺民,为封建专制服务。古代的学子热衷于考取功名,枯燥的八股文让总多青年学子为了功名枉费心机,但不是由此都能得志,有的人终生努力难求,也难以实现愿望,“结首入学,空首而归”则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森严的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受害匪浅,由此看来儿童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学习变成了通往仕途的捷径,古语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则印证了现实。中国教育中的伦理关系演变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伦理政治化,而西方教育培养主体良好的美德,以求真为目的,探求世界的真理,自然的本原,即伦理本质化,促进了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儿童超越了功名的羁绊,勇于向自然开战,攀登科学的高峰,而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与学习的功利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新的知识及其合理性。学生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知识不能教条式的进行。 从知识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知识内容不同。古代中国教育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为目标,知识内容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以个体自己的悟为主要手段,达到对事物的精确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原则。知识内容重人文、轻实证,在古代,作为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除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的作用,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但随后因墨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便销声匿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需要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协商建构知识,不能将知识与学习者和学习发生的情景分开,不能将知识视为将要被学习的独立部分,课程源于文化,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对知识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知识以外界固有的事物作为真理,不会怀疑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忽视了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把知识看作静止不动的实体,用静止片面地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地错误,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存在于认知主体的心中,在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代表一些可以被施以不同解释的符号,没有认知主体,就没有知识。考虑科学课程不能脱离学习者,理解科学是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对待知识的态度可用信息处理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加以比较,首先,信息处理理论的观点:使得我们对世界确切的表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地,而建构主义地知识观则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断的接近客观的本原。静态的知识观不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教学评价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对学习结果向来是十分重视的,而评定学习结果的方式古代有科举考试,现代有高考、中考各种形式的笔试测验,学习成绩是结果,不管过程如何,只重视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虽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更关注学生能否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必须依靠优异地成绩作保证,所以教师虽然意识到理解过程很重要,但又不得不向“升学率”妥协,根据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以便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考试的内容,在学绩测验中夺得优异的成绩,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机械和僵化,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不恰当的评比之风,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名次和分数,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教学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习不能受限于分数名次的评比,尽管评比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是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寄予结果之中,不仅重视最后的成绩,而且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思维方式、态度等方面。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一般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地提高,应该认识到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反馈。评价的内容应注重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技术更重视质的分析,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采取多样式和开放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依靠纸笔测验,评价的角度应倾向过程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3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又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但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发现、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建构主义的观点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建构主义提供的教学方法也并非完美,它适合于高级知识的学习,但是不利于初级知识的传授,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初级知识的学习,而不利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的教学改革能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使两者同时发挥优势,互相补充,我相信国家的教育改革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5-7. [2]林崇德,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9-169.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15-19. [4]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21. [7]熊艳,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的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73-76. [8]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5-7. [9]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8. 致谢 时间如梭,四年的大学生活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让我感激和感动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福钢。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题目和写作方案给予认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对修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谆谆教导让我由衷的钦佩,在此特地感谢宋福钢老师。
建构主义翻译学中的交往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翻译学;交往观;实践哲学;交往理性;共识性真理;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论基拙有实践哲学、交往理性、共识性真理观、言语行为理论等等,但是交往观是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的。探讨了交往观是如何体现、贯穿、连接各个理论基础的,并坚持以语言为本体,最终实现正确、合理的理想的交际。
我国的翻译研究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到%年代后期,经历了 语文 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解构主义阶段,而这几个理论都有其缺陷与限制,要么是语言决定论的极端,要么有主体意志过分张扬的弊端。在对这些翻译研究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建构主义翻译学来解决原有这些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所谓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一种以交往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基础都是和交际理论分不开的,都是在言语行为中来研究,可以说,建构主义翻译学虽然强调翻译研究应该回归到语言研究的间题上来,要以语言为研究主体,但是也是非常强调翻译活动中的交际交往问题的,并且交往观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中学英语
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 (2010)02-0276-02
一、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作用
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思想源自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斯·韦格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口3所谓“最邻近发展区”指的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最邻近发展区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会促成认知的发展,学生将这种由文化中介促成的互动进行内化,认知的发展就产生了。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获得文化知识,也不需要自动化地或精确地对事件进行反应。学生对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包办、代替、灌输,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受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
学生本身的主体性构架,。学生在支架式教学中,参与学习,互动、探知、解惑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也打破传统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全面发展,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的作用大为减弱,而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活动设计者的作用逐渐增强。
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以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单纯地为得高分为目的,而是以追求学习的能力、追求对知识的不断建构与创造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彼此的参与中互动,使学习交流空间宽松、和谐,情感与心灵j知识与能力互动、升华、提高,这样的学习形式更具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构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和指导者,通过设计问题情境,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组教材内容,并对知识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者,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是学习活动的协调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班组交流的协调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是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烈的碰撞更能产生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二、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第一,搭脚手架,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在教学前,教师应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准确找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从而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要对学生和教材作一番研究分析,以求在这个概念框架中寻找某一最佳切人点。设计教案时,应抓住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以轻松的谈话开始,愉快地展开交流。
第二,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做好铺垫。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恰当地创设高质量的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从而产生探索的愿望。
第三,启发引导,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lst Earth Summit held in Stockholm in 1972?
What does the“big three”mean? Why do people call the“big three”?
What are 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提示解释,帮助学生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构建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认识。接着老师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也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小组协商、讨论,能共同完成的问题。最后老师提供一些开放性话题,以达到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输出的目的。
最后,解除支架,提交效果评价。撤除教学支架,提交评价总结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最全面的体现。在这一环节我们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中学某一具体课文(如SEFC lB Unit 14 Festivals)提出如下问题:
What's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
Post-reading work is not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text, but usually“grows out”of do you deal with the text in pre-reading stage?
Please write down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of the text.
这些问题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互动合作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先由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演示具体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同一课文的教学实况录像,最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评选出最佳获胜者。当然,评价要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以及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春梅.支架式教学的教师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技术通讯,2007(3).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作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当代教学思潮,它在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学习观 1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个理论思潮,兴起于欧美国家,康德(Kant)的不可知论已经有了建构的元素,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教学的成功范例。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 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特点 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马修斯(Matthews)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本文只对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给予探讨,教育学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背景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换,在中国教育的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现有的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权威,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可反驳的,完全采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和反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由思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没有正确的教学方式,学习的兴趣也下降了,学习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僵化的固定模式,训练的次数增多了,两者之间的固定联接也就增强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变成自动化了。虽然在最后的学绩测试中学生得到了优秀的成绩,但是他却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批判的思维方式,而建构主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则与中国课堂教育的方式存在差别,例如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用知识理解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互动过程、理解经验和现有知识教师考虑到如何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教给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不同。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时期,便有视老师如父母的习惯,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并没有错,如果把教师当作课堂中的主体与权威,学生就失去了与之交流沟通的机会,老师也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机会,何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掌握教学进程?建构主义中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支持者而非权威的代言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质疑,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在相互的交流中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具有相对确定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知识的真谛,还培养了勇于挑战、批判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建构主义保证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有效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理解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学简单易懂的说明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从学习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学习方式不同。建构主义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经验的反复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在是一快等待着老师描绘的“白板”,在学习之前,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基础上进行的,老师根据学生理解的风格,指导他们找到可行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比正确的答案重要的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去学习,必须创设有利于思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在生活中充分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对每一件东西都倾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知识就变成能动的、有灵性的,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杜威还强调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和点,从而使教育合乎社会的需要,有益于儿童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从生产实践中学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还让他们获得了探求客观世界的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方式,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学习目的不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一般的仁人志士要当封建君主的顺民,而具有非凡才能的、品德高尚的人则作为封建王朝的臣子,统领顺民,为封建专制服务。古代的学子热衷于考取功名,枯燥的八股文让总多青年学子为了功名枉费心机,但不是由此都能得志,有的人终生努力难求,也难以实现愿望,“结首入学,空首而归”则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森严的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受害匪浅,由此看来儿童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学习变成了通往仕途的捷径,古语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则印证了现实。中国教育中的伦理关系演变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伦理政治化,而西方教育培养主体良好的美德,以求真为目的,探求世界的真理,自然的本原,即伦理本质化,促进了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儿童超越了功名的羁绊,勇于向自然开战,攀登科学的高峰,而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与学习的功利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新的知识及其合理性。学生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知识不能教条式的进行。 从知识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知识内容不同。古代中国教育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为目标,知识内容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以个体自己的悟为主要手段,达到对事物的精确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原则。知识内容重人文、轻实证,在古代,作为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除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的作用,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但随后因墨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便销声匿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需要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协商建构知识,不能将知识与学习者和学习发生的情景分开,不能将知识视为将要被学习的独立部分,课程源于文化,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对知识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知识以外界固有的事物作为真理,不会怀疑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忽视了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把知识看作静止不动的实体,用静止片面地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地错误,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存在于认知主体的心中,在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代表一些可以被施以不同解释的符号,没有认知主体,就没有知识。考虑科学课程不能脱离学习者,理解科学是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对待知识的态度可用信息处理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加以比较,首先,信息处理理论的观点:使得我们对世界确切的表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地,而建构主义地知识观则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断的接近客观的本原。静态的知识观不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教学评价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对学习结果向来是十分重视的,而评定学习结果的方式古代有科举考试,现代有高考、中考各种形式的笔试测验,学习成绩是结果,不管过程如何,只重视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虽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更关注学生能否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必须依靠优异地成绩作保证,所以教师虽然意识到理解过程很重要,但又不得不向“升学率”妥协,根据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以便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考试的内容,在学绩测验中夺得优异的成绩,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机械和僵化,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不恰当的评比之风,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名次和分数,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教学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习不能受限于分数名次的评比,尽管评比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是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寄予结果之中,不仅重视最后的成绩,而且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思维方式、态度等方面。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一般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地提高,应该认识到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反馈。评价的内容应注重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技术更重视质的分析,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采取多样式和开放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依靠纸笔测验,评价的角度应倾向过程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3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又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但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发现、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建构主义的观点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建构主义提供的教学方法也并非完美,它适合于高级知识的学习,但是不利于初级知识的传授,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初级知识的学习,而不利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的教学改革能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使两者同时发挥优势,互相补充,我相信国家的教育改革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5-7. [2]林崇德,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9-169.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15-19. [4]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21. [7]熊艳,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的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73-76. [8]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5-7. [9]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8. 致谢 时间如梭,四年的大学生活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让我感激和感动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福钢。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题目和写作方案给予认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对修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谆谆教导让我由衷的钦佩,在此特地感谢宋福钢老师。
这本书后面的案例部分均是针对基础教育学段各学科的。但是在看作者序言的时候我大概猜到了,为什么这是我入门企业培训的必读书目之一。作者说,建构主义学者们是 “发现” 而不是 “发明” 了建构主义,因为人类向来是通过 “建构” 获取知识的。序言中还说道,现在的学习背离了这种学习的本质, “记忆” 取而代之。在学校学习中,我们尚且可以寻找各种理由来延缓教育变革,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还会涉及教育经济、教育公平的问题。但是当学生已经“毕业”,已经进入社会竞争圈,那么还可以继续“掩耳盗铃”吗?答案必然是不行的。
之前阅读过基本关于培训的数据,作者们不谋而合地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说,企业培训本身是为企业而生。那么它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竞争力,通过提高人的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而人必须通过高效掌握信息,才能获取更高的竞争力。建构主义的思想,必然成为今后作为企业教学设计工作者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 “设计体验” ,让学习者在实践、合作中 好而快 地学习。
书籍第一部分介绍的是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相信“鸡”和“蛋”的问题大家都不陌生,这正如16-20世纪【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经验论认为没有纯客观事物存在,可单靠思维太缥缈;唯理论认为真理必然是纯客观事物,但无法解释的问题只能诉诸神灵。直到 【康德】 提出 【先天综合判断学说】 ,他认为 所谓的“真理”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公共的、多样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人在“实践”中通过主体间性的中介(如语言)而建立。 以上就是建构主义的哲学渊源,因此学习关注的不再是如何将已经存在的真理机械化地交给学习者,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参与到建立知识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仅要 关注“诸我共同体”的构建(我认为这其中至少应当包含语言的习得,同伴交流的习得) ,而且还能够在这个认识过程中, 发展自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进入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这里的原因有二: 第一 ,知识本是一种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需要主动建构; 第二 ,主观构建的知识需要具有具有统一性、公共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公共、可传达的中介结构。
总体来说,建构主义对学习有以下四点共识:(P39)
有学者说“他们(学校教师)必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p149),这句话既是在说教学设计所需要依据一定的背景,这和培训设计需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和收益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依旧仿佛从中读到意思无奈,后来仔细想想,才发现那是因为自己学生气息未脱才带来的无奈,试想如果没有这统一的社会目标,每一位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能为更多学生带来有效学习吗?这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性问题,不能为了追求最好,放弃了全部。
最后,分享本书的思维导图。本次的导图不完全按照章节,主要根据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摘录重点。
建构主义理论与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初探教育论文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和师生互动课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 建构主义 互动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外语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水平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鼓励学生采取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水平,探索并形成了一种有益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意义的建构常常发生在与他人的会话交往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且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这种学习情境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指导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强调教师的帮助引导及同伴的合作,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主动建构意义的自觉性。建构主义主张情境性学习,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能把语言当作纯粹的知识来教,学生需要不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练习,需要将外语当作一种交流工具来掌握。建构主义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间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高级认知能力,特别适合新课标提出的“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建构主义的互动式教学
师生间的互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便主动建构意义。这样,教师就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改为中介者,引发师生间的互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同伴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师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共同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师生的互动使课堂上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的机会亦随之增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情感需求,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向和重点。
学生间的互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教学中来。教师采用泛读、演示、解释等方法直接用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修养去影响学生集体。这种方法使学生处在互不关联的孤立离散状态,既不利于群体动力的发挥,更妨碍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而采用学生授课模式,对于授课者和听课者来说都有一个相互的学习机会。授课学生由于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就成了本节课的“专家”,同时,听课的学生也不会盲目地接受知识,而是敢于挑战所谓的权威,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积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们置身于协作和竞争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互启、修正、深化,学到新知识,并完善已有的旧知识。
教学内容与背景知识的互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认知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依赖于具体的认知个体,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课本内容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对象,是实际人际交往和个人看待世界或认识自我的反映。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这一媒介共同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并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同化新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能够互相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并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去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被有机地消化吸收后,会进入到学生的长期记忆中,又成为其他新知识的背景知识。
知识与能力的互动。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过去我们偏重于输入而忽视输出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造成了大量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采用学生小组授课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知识输入与输出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形态,从而完成知识输入到输出、从“学”到“用”的过程,语言运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课上课下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商讨,主动建构知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发现式”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搜索、查阅、调查、讨论等途径,研究教学内容,探讨并设计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上课做好准备。课上,教师采用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将课上学习与课后巩固相结合。这样,就能做到使学生把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意义建构过程。
当然,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应充分考虑到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思考、创新,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将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 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
3 大班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学生授课为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探讨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作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当代教学思潮,它在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学习观 1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个理论思潮,兴起于欧美国家,康德(Kant)的不可知论已经有了建构的元素,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教学的成功范例。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 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特点 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马修斯(Matthews)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本文只对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给予探讨,教育学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背景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换,在中国教育的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现有的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权威,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可反驳的,完全采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和反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由思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没有正确的教学方式,学习的兴趣也下降了,学习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僵化的固定模式,训练的次数增多了,两者之间的固定联接也就增强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变成自动化了。虽然在最后的学绩测试中学生得到了优秀的成绩,但是他却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批判的思维方式,而建构主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则与中国课堂教育的方式存在差别,例如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用知识理解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互动过程、理解经验和现有知识教师考虑到如何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教给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不同。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时期,便有视老师如父母的习惯,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并没有错,如果把教师当作课堂中的主体与权威,学生就失去了与之交流沟通的机会,老师也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机会,何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掌握教学进程?建构主义中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支持者而非权威的代言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质疑,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在相互的交流中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具有相对确定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知识的真谛,还培养了勇于挑战、批判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建构主义保证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有效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理解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学简单易懂的说明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从学习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学习方式不同。建构主义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经验的反复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在是一快等待着老师描绘的“白板”,在学习之前,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基础上进行的,老师根据学生理解的风格,指导他们找到可行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比正确的答案重要的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去学习,必须创设有利于思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在生活中充分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对每一件东西都倾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知识就变成能动的、有灵性的,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杜威还强调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和点,从而使教育合乎社会的需要,有益于儿童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从生产实践中学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还让他们获得了探求客观世界的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方式,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学习目的不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一般的仁人志士要当封建君主的顺民,而具有非凡才能的、品德高尚的人则作为封建王朝的臣子,统领顺民,为封建专制服务。古代的学子热衷于考取功名,枯燥的八股文让总多青年学子为了功名枉费心机,但不是由此都能得志,有的人终生努力难求,也难以实现愿望,“结首入学,空首而归”则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森严的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受害匪浅,由此看来儿童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学习变成了通往仕途的捷径,古语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则印证了现实。中国教育中的伦理关系演变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伦理政治化,而西方教育培养主体良好的美德,以求真为目的,探求世界的真理,自然的本原,即伦理本质化,促进了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儿童超越了功名的羁绊,勇于向自然开战,攀登科学的高峰,而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与学习的功利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新的知识及其合理性。学生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知识不能教条式的进行。 从知识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知识内容不同。古代中国教育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为目标,知识内容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以个体自己的悟为主要手段,达到对事物的精确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原则。知识内容重人文、轻实证,在古代,作为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除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的作用,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但随后因墨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便销声匿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需要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协商建构知识,不能将知识与学习者和学习发生的情景分开,不能将知识视为将要被学习的独立部分,课程源于文化,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对知识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知识以外界固有的事物作为真理,不会怀疑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忽视了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把知识看作静止不动的实体,用静止片面地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地错误,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存在于认知主体的心中,在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代表一些可以被施以不同解释的符号,没有认知主体,就没有知识。考虑科学课程不能脱离学习者,理解科学是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对待知识的态度可用信息处理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加以比较,首先,信息处理理论的观点:使得我们对世界确切的表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地,而建构主义地知识观则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断的接近客观的本原。静态的知识观不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教学评价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对学习结果向来是十分重视的,而评定学习结果的方式古代有科举考试,现代有高考、中考各种形式的笔试测验,学习成绩是结果,不管过程如何,只重视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虽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更关注学生能否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必须依靠优异地成绩作保证,所以教师虽然意识到理解过程很重要,但又不得不向“升学率”妥协,根据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以便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考试的内容,在学绩测验中夺得优异的成绩,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机械和僵化,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不恰当的评比之风,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名次和分数,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教学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习不能受限于分数名次的评比,尽管评比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是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寄予结果之中,不仅重视最后的成绩,而且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思维方式、态度等方面。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一般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地提高,应该认识到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反馈。评价的内容应注重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技术更重视质的分析,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采取多样式和开放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依靠纸笔测验,评价的角度应倾向过程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3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又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但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发现、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建构主义的观点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建构主义提供的教学方法也并非完美,它适合于高级知识的学习,但是不利于初级知识的传授,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初级知识的学习,而不利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的教学改革能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使两者同时发挥优势,互相补充,我相信国家的教育改革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5-7. [2]林崇德,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9-169.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15-19. [4]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21. [7]熊艳,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的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73-76. [8]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5-7. [9]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8. 致谢 时间如梭,四年的大学生活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让我感激和感动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福钢。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题目和写作方案给予认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对修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谆谆教导让我由衷的钦佩,在此特地感谢宋福钢老师。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中学英语
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 (2010)02-0276-02
一、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作用
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思想源自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斯·韦格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口3所谓“最邻近发展区”指的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最邻近发展区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会促成认知的发展,学生将这种由文化中介促成的互动进行内化,认知的发展就产生了。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获得文化知识,也不需要自动化地或精确地对事件进行反应。学生对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包办、代替、灌输,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受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
学生本身的主体性构架,。学生在支架式教学中,参与学习,互动、探知、解惑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也打破传统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全面发展,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的作用大为减弱,而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活动设计者的作用逐渐增强。
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以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单纯地为得高分为目的,而是以追求学习的能力、追求对知识的不断建构与创造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彼此的参与中互动,使学习交流空间宽松、和谐,情感与心灵j知识与能力互动、升华、提高,这样的学习形式更具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构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和指导者,通过设计问题情境,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组教材内容,并对知识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者,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是学习活动的协调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班组交流的协调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是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烈的碰撞更能产生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二、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第一,搭脚手架,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在教学前,教师应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准确找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从而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要对学生和教材作一番研究分析,以求在这个概念框架中寻找某一最佳切人点。设计教案时,应抓住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以轻松的谈话开始,愉快地展开交流。
第二,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做好铺垫。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恰当地创设高质量的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从而产生探索的愿望。
第三,启发引导,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lst Earth Summit held in Stockholm in 1972?
What does the“big three”mean? Why do people call the“big three”?
What are 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提示解释,帮助学生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构建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认识。接着老师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也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小组协商、讨论,能共同完成的问题。最后老师提供一些开放性话题,以达到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输出的目的。
最后,解除支架,提交效果评价。撤除教学支架,提交评价总结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最全面的体现。在这一环节我们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中学某一具体课文(如SEFC lB Unit 14 Festivals)提出如下问题:
What's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
Post-reading work is not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text, but usually“grows out”of do you deal with the text in pre-reading stage?
Please write down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of the text.
这些问题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互动合作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先由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演示具体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同一课文的教学实况录像,最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评选出最佳获胜者。当然,评价要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以及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春梅.支架式教学的教师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技术通讯,2007(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制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来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建构主义真正的兴盛却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90年代的建构主义是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而出现的,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它不仅关注知识表征和意义过程,同时还注意到构建学习环境以导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意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库伯。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主要观点 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这些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2.学生观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本身便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3.学习观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被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3)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一起,通过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4.教学观——支架式教学、探究学习、情境学习、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scaffold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Slavin,1994)。简言之,是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 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这是以维果获基的“辅助学习”(assistedlearning)为基础的。 (1)支架式教学 根据教学中支架是否具有互动功能,可以将支架分为两种大的类型:互动式与非互动式的。 其中互动式的包括:①教师示范:教师通过演示如何解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专家工作的具体实例。例如,在学生自己尝试一种新的画法之前,美术教师可以演示如何利用透视法作画。②出声思维:有能力的教师在模拟解题的过程时,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技术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绞尽脑汁思考问题的同时,直接读取教师的思维方法。③提出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向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并提供新的思路。非互动式的则包括:改变教材:例如,改变任务要求,一个体育老师在教授射击技术时,可以先降低靶子,然后随着学生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再逐步升高靶子。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例如,一个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孩子扎鞋带时,可以用喜欢的形象进行提系:小兔子烧着小洞跑,一下子从小洞里钻了过去。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预热(etudes)。这是教学的开始阶段,将学生引人一定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 (2)探索(exploration)。 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t,这时的目标可能是开放的,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馈等,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的成分,逐步让文于学生自己的探索。 (3)独立探索(excursions)。 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方法,独立地进行探常。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与以前所谈的指导发现法相似,都强调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则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换言之,探索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理译的学习方式。 (3)情境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积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5)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观点引导儿童“生长”新知识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只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合作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作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当代教学思潮,它在教学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学习观 1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理论流派,而是一个理论思潮,兴起于欧美国家,康德(Kant)的不可知论已经有了建构的元素,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教学的成功范例。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 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特点 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马修斯(Matthews)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本文只对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给予探讨,教育学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2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背景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换,在中国教育的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现有的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权威,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可反驳的,完全采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和反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由思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没有正确的教学方式,学习的兴趣也下降了,学习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僵化的固定模式,训练的次数增多了,两者之间的固定联接也就增强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变成自动化了。虽然在最后的学绩测试中学生得到了优秀的成绩,但是他却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批判的思维方式,而建构主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则与中国课堂教育的方式存在差别,例如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用知识理解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互动过程、理解经验和现有知识教师考虑到如何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教给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不同。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时期,便有视老师如父母的习惯,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并没有错,如果把教师当作课堂中的主体与权威,学生就失去了与之交流沟通的机会,老师也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机会,何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掌握教学进程?建构主义中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支持者而非权威的代言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相互质疑,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在相互的交流中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具有相对确定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知识的真谛,还培养了勇于挑战、批判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建构主义保证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有效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相互帮助,没有理解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学简单易懂的说明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从学习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学习方式不同。建构主义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经验的反复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在是一快等待着老师描绘的“白板”,在学习之前,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基础上进行的,老师根据学生理解的风格,指导他们找到可行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比正确的答案重要的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去学习,必须创设有利于思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在生活中充分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对每一件东西都倾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知识就变成能动的、有灵性的,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杜威还强调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和点,从而使教育合乎社会的需要,有益于儿童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从生产实践中学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还让他们获得了探求客观世界的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的方式,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学习目的不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一般的仁人志士要当封建君主的顺民,而具有非凡才能的、品德高尚的人则作为封建王朝的臣子,统领顺民,为封建专制服务。古代的学子热衷于考取功名,枯燥的八股文让总多青年学子为了功名枉费心机,但不是由此都能得志,有的人终生努力难求,也难以实现愿望,“结首入学,空首而归”则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森严的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受害匪浅,由此看来儿童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学习变成了通往仕途的捷径,古语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则印证了现实。中国教育中的伦理关系演变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伦理政治化,而西方教育培养主体良好的美德,以求真为目的,探求世界的真理,自然的本原,即伦理本质化,促进了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儿童超越了功名的羁绊,勇于向自然开战,攀登科学的高峰,而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与学习的功利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新的知识及其合理性。学生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知识不能教条式的进行。 从知识观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首先,知识内容不同。古代中国教育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为目标,知识内容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以个体自己的悟为主要手段,达到对事物的精确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原则。知识内容重人文、轻实证,在古代,作为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除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的作用,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但随后因墨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便销声匿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需要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协商建构知识,不能将知识与学习者和学习发生的情景分开,不能将知识视为将要被学习的独立部分,课程源于文化,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其次,对知识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知识以外界固有的事物作为真理,不会怀疑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忽视了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把知识看作静止不动的实体,用静止片面地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地错误,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存在于认知主体的心中,在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代表一些可以被施以不同解释的符号,没有认知主体,就没有知识。考虑科学课程不能脱离学习者,理解科学是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对待知识的态度可用信息处理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加以比较,首先,信息处理理论的观点:使得我们对世界确切的表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地,而建构主义地知识观则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断的接近客观的本原。静态的知识观不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教学评价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对学习结果向来是十分重视的,而评定学习结果的方式古代有科举考试,现代有高考、中考各种形式的笔试测验,学习成绩是结果,不管过程如何,只重视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虽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更关注学生能否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必须依靠优异地成绩作保证,所以教师虽然意识到理解过程很重要,但又不得不向“升学率”妥协,根据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以便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考试的内容,在学绩测验中夺得优异的成绩,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机械和僵化,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不恰当的评比之风,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名次和分数,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教学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习不能受限于分数名次的评比,尽管评比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是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寄予结果之中,不仅重视最后的成绩,而且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思维方式、态度等方面。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一般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地提高,应该认识到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反馈。评价的内容应注重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技术更重视质的分析,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采取多样式和开放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依靠纸笔测验,评价的角度应倾向过程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3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又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但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发现、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建构主义的观点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建构主义提供的教学方法也并非完美,它适合于高级知识的学习,但是不利于初级知识的传授,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初级知识的学习,而不利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的教学改革能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使两者同时发挥优势,互相补充,我相信国家的教育改革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5-7. [2]林崇德,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9-169.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15-19. [4]吴式颖,李明德,单中惠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21. [7]熊艳,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的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73-76. [8]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5-7. [9]辛自强,林崇德.《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8. 致谢 时间如梭,四年的大学生活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让我感激和感动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宋福钢。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题目和写作方案给予认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对修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谆谆教导让我由衷的钦佩,在此特地感谢宋福钢老师。
材料已经发至你邮箱,请先采纳,后开邮箱才能见到文件
浅谈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强调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为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以及自己知识层次的建构,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是如此描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为此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可相对于投入,我们的产出明显不足。很明显的,现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教育部近年来将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重点,具体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为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此关键环节上建构主义理论是非常适用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既要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一)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二)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三)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辅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自学、讨论、质疑以及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二)强调“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还能还能增进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后由学生来做presentation。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强调“意义构建”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为目的,一切教学环节以及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知识,因此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的想法,使学生或多或少的失去了兴趣。这就是学生英语学习停滞不前的症结所在。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南成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外语教育研究,2011(1).
[2]王萍.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和大学英语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08(24).
[3]赵金柱.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J].教育与职业,2007(2).
[4]赵迎宪,虞影.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髓———兼谈大学生创新能力之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88-89.
[5]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从讲授者与传递者发展为设计者、决策者和引导者、组织者,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课堂从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学科知识转为由教师与学生共创的场所。如何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增效“减负”,在很大程度上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有关。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突出教学规范的转型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开展。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并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如何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1、帮助个体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如何讲完知识内容,而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个体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因此教学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到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2、重视个人的发展 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明确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自主性,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并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潜能的平等机会。新课程侧重于学生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所知道的东西,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3、教学设计的阶段性 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指对知识的延续性、传承性和系统性而言,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身心状态这一条件有关,分为即时的或长期的,长期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于课程的一种整体设计,即时的教学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学生的现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遵循教育规律的渐进性。4、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深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其关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1、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例如:初中物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1)知道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式。(2)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能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出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是:(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并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对比,得出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2)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实际电路,并判断它们的连接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从物理课本走向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物理和热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在连接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2、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例如: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的分析: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是初中电学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的综合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是这一章教学的基本原则。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是本章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好“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可以为今后电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蕴涵着典型的物理思想方法,在研究复杂问题时的“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科学研究方法等,故在物理知识教学的同时,应结合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关于“电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性了解,本节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特点;按要求画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教学的难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识别。3、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例如: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表性的了解,通过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对电路也有简单的理解,但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还有一定欠缺性,做好实验尤其重要。教师利用学生对初学电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分析、讨论得出什么是串、并联电路及特点。4、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例如: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的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设计如上面所示。5、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依照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 例如: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设计:可为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抓住知识的产生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思考、应用等多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知,并结合课件辅助教学和实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和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等。5、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要解决怎么教、如何学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并明确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安排恰当的顺序进行组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少应包括导入、新课和结尾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例如: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的设计:可设置 “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特点有何不同”3个课题讨论,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6、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现代教学辅助媒体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教学媒体可分为五类:(1)非视觉投影媒体:包括印刷材料、黑板、挂图、模型、实物、实验器材等;(2)投影视觉媒体:幻灯机、投影器等;(3)听觉媒体:录音机、收音机等;(4)视听媒体: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等;(5)综合媒体操作:计算机教学系统及相应的教学软件等。 教学媒体的选择,需依据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将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机结合来设计,所选的媒体要能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模型、投影、视频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例如:在《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中: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自由连接电路,让学两只小灯泡亮起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连接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得出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样利用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继续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这样可以给学生很深刻的印象。7、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包括实际教学中的目标体系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和对教学策略的决策是否准确及有效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并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对教学效果未达到目标要求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补救改进,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有不足和遗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顺序(或线索)是否合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有效;设置接收教学反馈信息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有否考虑到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否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有否扩大师生间交流合作、有否考虑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 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设计实现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课堂增效”之目的。备注:资源共享
论文研究设想就是你构思的论文框架。一般用提纲表现。一般都是按照以下格式写:一、序论1.提出所选课题的中心论题:2.说明选择该课题的写作意图二、本论(一) ,介绍一下某某课题的历史考察或者背景之类的1.研究背景是怎样的,得出现状或者问题2.对某某课题进行考察,预测其发展趋势或者提出建议。(二) 对某某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某某理论的含义2.某某理论的特点或者功能(三) 我国对某某课题的研究1.我国目前某某的现状2.分析其在国内发展的优势条件,阻碍条件3.寻找克服方法4.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三、结论1.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2.总结全文,提出建议四、参考文献(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以上内容都需要根据您自己的论题具体进行填充和论述,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吧,写论文设想基本都是这种框架的。很多学校在你写论文之前也会给范例,严格按照范例的模式来写就没啥大问题啦。
你首先要想好论文的题目,然后再来考虑研究设想,研究设想其实就是你写此论文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法等研究工具,找出你的论据加以阐述,最后写研究的结论。这些只要概括的写就行,正文中详细的写就行。只要你的构想成熟了,论文的研究设想还是比较简单的。
1.论文研究设想就是你构思的论文框架。一般用提纲表现。一般都是按照以下格式写:一、序论1.提出所选课题的中心论题:2.说明选择该课题的写作意图二、本论(一) ,介绍一下某某课题的历史考察或者背景之类的1.研究背景是怎样的,得出现状或者问题2.对某某课题进行考察,预测其发展趋势或者提出建议。(二) 对某某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某某理论的含义2.某某理论的特点或者功能(三) 我国对某某课题的研究1.我国目前某某的现状2.分析其在国内发展的优势条件,阻碍条件3.寻找克服方法4.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三、结论1.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2.总结全文,提出建议四、参考文献(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以上内容都需要根据您自己的论题具体进行填充和论述,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吧,写论文设想基本都是这种框架的。很多学校在你写论文之前也会给范例,严格按照范例的模式来写就没啥大问题啦。
首先要想好论文的题目,然后再来考虑研究设想,研究设想其实就是写此论文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法等研究工具,找出你的论据加以阐述,最后写研究的结论。这些只要概括的写就行,正文中详细的写就行。只要构想成熟了,论文的研究设想还是比较简单的。
自考写作构想如何定题目?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老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结构与内容要求 1. 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 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3. 毕业论文(设计)主体包括以下内容:
(1)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如确有需要,可用副标题做补充。
(2)学生、指导老师、所在学院
(3)摘要: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的高度概括,摘要中不能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约200个汉字。
(4)关键词:约3~8个。
(5)前言(或导入语):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引出问题。
(6)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其内容一般包括:
自然科学类: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实验方案或材料与方法;实验计算;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社会科学类: 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研究方法,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运用;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7)结论(结束语等):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设计)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8)参考文献: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得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9)致谢:以简洁的字句,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曾给予指导、帮助的导师、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如果这项课题研究的经费来自某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亦应加以说明。
(10)附录: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决定采用附录的形式。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已发表的相关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