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幼儿园语言论文

幼儿园语言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语言论文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学前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道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儿童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儿童发展

人类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离不开语言作为桥梁。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出生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为其入学后正规地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将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十二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对词义和语用的理解则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持续不断

的发展。由此推论,学前期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我对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从出生到进入小学阶段,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我们日常所说的学前期指的是孩子上幼儿园这段时期(3—6岁),即狭义的学前时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心理学家儿童语言教育家大量的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儿童语言发展的过成,无论他们出生的地点、出生后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如何,也无论他们掌握语言时间快慢、智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如何,儿童掌握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他们掌握母语的过程都很相似。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1岁左右为喃语阶段

喃语阶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咿呀学语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能自言自语似地发出各种声音,但并不代表有什么实际意思。但这阶段婴儿已能理解成人的一些面部表情和语调,能够对成人的某些手势和简单指令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成人大声呵斥,婴儿就会嚎啕大哭。成人对他微笑,孩子会对这个笑做出积极反应。

1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举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出的句子由一个单词构成,随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妈妈”在儿童语言中可以表示“妈妈回来了”,“妈妈抱抱我”“妈妈我要吃饭”等等,又或者“苹果”可以表示“那是一个苹果”,“我要吃苹果”“给你吃苹果好不好”等等。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半年时间。

3大约1岁半以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双词句又称电报句,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它具备了句法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但使用中仍常被简略、间断;结构不完整,主语、谓语和宾语三部分常被漏掉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称为“双”词句。双词句有两种组成形式:一种是围绕着主词展开的句子,主词外加上一个动作、一种属性或一种状态,如“宝宝手”、“娃娃掉”等,这被称为“主词句”;另一种是不使用主词的陈述,只是表示一个动作,如“吃饭”、“上街”、“踢球”等。

这个时期,婴儿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认识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婴儿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要积极应答,在宝宝说出词的时候可以拿着相应的东西并给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刺激宝宝的语言中枢。

4.大约在2岁半以后近入实词句阶段

实词句只用实词不用虚词,字数可以超过两个。例如:“妈妈打”“爸爸抱抱”等。

大约5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个阶段俄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已基本完成,能够正确的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要说的。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当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正如皮亚杰所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通过语言教育的不同活动,儿童脑中的大量信息都会被儿童用特定的词汇表达出来,他们的头脑中有那些事物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认知能力的一个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完成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教育,儿童能够学会学习运用语言交际的社会规则,例如:文明、礼貌用语,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讲话方式等。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从而使儿童能够在表达交流时能够自由自在,不至于害怕。在这样的场合情景下,儿童能够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与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时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关注,从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运用系统有效的方法与教育途径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

【2】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

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所以在幼儿时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教师应根据幼儿语言的发展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抓住教育时机,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多观察、多听、多练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幼儿语言;现状;策略

幼儿时期幼儿模仿和接受能力很强,在大人和幼儿园教师的耳濡目染下,大多数幼儿都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以及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的培养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语言表达习惯一旦成型就很难更改,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幼儿教育要不断给幼儿创造多听,多看,多说的机会,并且不断地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

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而言,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像刚刚断乳的婴儿。所以当他们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而唯一亲近的父母不断地嘱咐幼儿一定要听教师的话,所以他们对于教师不仅陌生而且很畏惧。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大多数都很沉默,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周围的朋友交流。而幼儿园的教育经常是教师在传达,幼儿在接收,因为他们年龄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并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幼儿一方面觉得教师上课枯燥,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幼儿还不知道如何与人互动,这会给语言表达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幼儿教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在非正式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多年执教发现幼儿语言能力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运用发展而来的,教师很难通过上课将语言表达能力教给学生,所以教师需要在非正式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引导,让幼儿自己领悟并且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教师让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每一个幼儿都要参与其中,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膀上,教师说开始了,幼儿就开始玩这个游戏。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扮演一个姐姐的角色,温和地指导学生如何玩游戏,游戏过程中幼儿肯定会有交流。教师在一旁用心观察,一旦幼儿之间发生口舌之争的时候教师就积极地引导幼儿使用文明用语来化解矛盾。在非正式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幼儿可以暂时忘记上课严肃而枯燥的气氛,可以自由自在、忘情地玩耍。另一方面,多数幼儿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心态,与同龄人可以更好地交流。

(二)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为幼儿创造话题

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非教育活动中,教师都需要许多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操作的,也可以是故事,还可以是视频短片。当然前提是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而专心挑选的,这些材料都带有一定暗示性的作用。比如,教师课上给幼儿讲丑小鸭的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与丑小鸭相比,幼儿应该感觉到自己很幸福。父母关爱着自己,自己回家应该跟爸爸妈妈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出,“说谢谢,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礼貌用语。

(三)让幼儿多观察,多听,多表达,多练习

1.多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创造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比如,在给幼儿讲夏天的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幼儿,夏天到了,一些植物、动物和水果都有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是夏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夏天到了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自己用心观察夏天到底都有哪些不一样,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并且分享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积极地发言。

2.多听。倾听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就是从学会听然后慢慢模仿而来的,所以多听对于幼儿来说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对于年龄小并且对于周围世界认知很少的幼儿来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小故事,回到家里家长就需要配合教师的要求至少要完成每天讲一个故事,并且在这个讲故事的过程中,与幼儿相互交流,引导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比如,讲安徒生童话,将里面浅显易懂的含义讲解给幼儿听,会促进幼儿的思考。

3.多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创设一些交谈的氛围,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无拘无束,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就去表达,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幼儿语言不当,教师要及时引导。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谈论,还是在非教学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教师的积极引导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多练习。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晰,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地掌握,这就需要幼儿反复地练习。家长应该配合幼儿教育,多给幼儿创造练习机会并且及时纠正正确发音,引导正确的语言表达顺序,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幼儿个性心理,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周丽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层培养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4(2):15-17.

[2]满爱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6):185.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的语言教育环境创设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 幼儿园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进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事物的帮助,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引导者,我们应该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活动创设适宜的物进行质、精神环境,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语言,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教育资源;教育价值

一、问题提出

随着时代、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学习语言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语言,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等等。创设良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能够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质量,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应该使良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发挥它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事实上,幼儿园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提高语言教育活动的教育质量,改变现状,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现状

(一)肯定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

大部分幼儿园教育者认为: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借助环境的影响,能激发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吸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语言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教育者会为活动进行相关的准备,如:准备头饰、故事磁带、课件等。

(二)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认识具有偏差

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能够将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但是,在进行这两种环境创设时,仅仅把物质环境的创设理解为:在进行语言活动时,准备相关教具,为幼儿提供学具材料。如:在进行童话故事表演时,准备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头饰或胸饰;在诗歌欣赏活动时,准备图谱,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在排图讲述时,为幼儿提供可自由排列的小图,等等。同时,将精神环境的创设狭隘的理解为: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谈话环境。

部分幼儿园教育者,将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笼统的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因此,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怎样布置教室里的语言环境,语言区角。并且,这些语言环境的创设都是根据教师的审美观、教育教学的方便进行布置的。

(三)对于实施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态度具有随意性

虽然,有很多教育者认为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但是对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实施是不到位的。整体看来,很多教育者对于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具有随意心理。有的教育者在进行创设时,只是很随便的做一些简单的教具,没有考虑到其是否适合活动的内容、是否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教育者在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时,总喜欢和其他的教师进行比较,别人做得多,自己也会做得多一点,别人做得少,自己也会做得少点;有的教育者干脆以缺少创设材料为借口,不进行环境创设;还有的教育者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只是为了应付幼儿园的检查。

(四)进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具有单一性

1、创设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内容单一。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的教育者进行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内容都大径相同,主要体现在:语言活动时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用具,如:头饰、事物图卡、文字挂图等;创设轻松、愉快地活动氛围;布置语言主题墙、语言区角,等等。

2、创设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材料单一。

笔者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在物质环境创设这一方面,许多幼儿园所呈现出来的教学具、投放在区角的资源大部分是用卡纸制作而成的,虽然美观、制作也简单方便,但是制作出来的成品单一、平板,很多的成品都是挂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可操作性不强,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物质环境的教育价值。

3、创设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方式单一。

很多幼儿园呈现出来的语言教育环境都是教育者自己创设的,而且,教育者是环境创设的设计者、执行者、考察者。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操作的机会极少,更不用说会邀请家长的共同参与了。创设方式的单一也导致了教育者工作任务的加重,很多教育者把环境创设看做一种工作负担。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幼儿园应为语言教育环境创设提供良好的创设条件

1、组织幼儿园教师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研讨会。

研讨会的内容可以从浅谈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创设要点及方法、创设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方面进行。这样能够帮助教育者认识到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丰富教育者创设环境的知识经验及环境创设的内容、形式,解决教育者进行环境创设时出现的问题,解除其对环境创设的误解与恐惧感,实现知识与智慧的共享。

2、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教师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

提供丰富的创设材料、开展环境创设竞赛、实行奖励制度、将教师制作的教学具放在教具室,相互借用,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够激发教育者进行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减轻教育者进行环境创设的任务与难度。

(二)让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重视,实现家园共创、家园共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承担的引导与教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和幼儿建立亲密关系,能加强家校联系,也能为语言教育环境创设实现全面化。如:在布置语言主题墙时,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画画、进行手工制作,丰富主题墙的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将家里的废弃物回收带到幼儿园,能帮助幼儿形成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也能解决创设材料单一的问题;引导家长乐意倾听幼儿的谈话,给予积极的回应,帮助幼儿乐意进行语言的交流与运用。

(三)认清环境创设中主客体关系,让幼儿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参与者

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进行环境创设也是为了幼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所以在进行幼儿园语言环境创设中,我们应该让幼儿发挥他们主人翁的地位,在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创设主题、形式与内容,共同设置环境创设是布局,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让语言教育环境创设成为一个做的过程,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在“做中学”。

(四)坚持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统一性、真实性、整合性原则。

1、实现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创设的统一。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供丰富的、真实的、可操作的教学具、操作材料,能够帮助幼儿通过直观地感知进行语言学习,同时,我们需要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愿意说,又有话可说的支持性精神环境,帮助幼儿成为积极地语言运用者,保护幼儿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离开了物质环境,语言教育便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活动;如果离开了精神环境,语言教育就会成为呆板的操作活动,体现不出语言教育的目标及价值。所以,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在语言教育环境中是不能割裂的。

2、让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形成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在进行语言教育环境创设时,我们应该以语言活动目标作为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创设。创设的内容上,应该是幼儿熟悉的、符合地域特点、心理要求的环境。创设所用的材料,应尽可能的利用废弃物进行改造、组装、美化。创设的精神环境,除了自由宽松的谈话环境外,还可以创设分组讨论、自由结伴交流、多给予描述性的表扬,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

3、实现一日生活活动中教育环境资源的整合。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其中包括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及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一日生活活动是一种隐形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括其他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会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积极因素和机会。我们要注重并有效利用资源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环境资源,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环境。

幼儿园语言文字论文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教研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幼儿教育教研论文篇1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体会 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与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这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幼儿教师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它能够将深奥化为浅显,使抽象化为具体,同时还能化平淡为神奇,这样也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欲,以是幼儿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很好的回应。下面我将从幼儿语言教育的不足之处及在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采取的措施出发,谈一谈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体会。 1.当下幼儿语言教育的不足之处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汉字的认读,而忽略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体验。在选择语言方面的教育内容时,过分依赖教材,总是从教材中选择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学作品,却忽略了对语言本身价值的挖掘。许多幼儿园还存在将口语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割裂开的错误认识,忽视识字、写字和阅读教学,也将语言交往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搁置不管。再有就是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方面的缺憾,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幼儿园加大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却忽视了软环境的营造,许多教师对心理环境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做到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交流环境,从而导致了幼儿冷漠,不注意自己语言的学习,这样也就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2.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孩子,让孩子大胆开口 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因为环境陌生,周围的面孔也陌生,常常表现出焦虑,少言,哭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孩子表达自己无助于无奈的一种方式。消除了孩子的焦虑,也就间接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了贡献。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入园鼓励有二人的方式,帮助幼儿消除焦虑等种种不良情绪。比如:在孩子入园一开始,幼儿教师要经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多多表扬孩子,因为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所以,在老师的影响下,孩子很快就会学会问老师"老师,早上好",或者问某位小朋友早上好,这样孩子刚入园时的紧张和拘谨感就慢慢消失了。当孩子习惯了幼儿园的环境之后,他们的各种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同时他们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了,从而也就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幼儿初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对幼儿多多表扬与鼓励。 给孩子创设学习环境 当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之后,我们要尽量为孩子创设一个将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的语言来刺激孩子,同时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促进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条件。比如,可以让幼儿学儿歌,学诗歌,讲故事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 游戏中言语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天性是玩,而玩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游戏。在游戏中的幼儿最真实,他们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所见、所问、所听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这样就给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选择分角色的游戏,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在幼儿扮演每一个角色时,我们就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另外,角色的扮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此外,一些可以学习语言的游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再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抓住机会教学 由于幼儿年龄小,交往是语言简单,而且动作要优于语言,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即使不会说,但他也会用动作表达。举例来说,一个幼儿在玩玩具,另一个孩子也想玩,他就会直接上前去抢,而不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这样就会引起冲突,是幼儿的行为受挫。所以教师可以教授孩子交往交际的能力,让每个孩子学会用语言沟通。比如在"过家家"这种小游戏中,同伴可以说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一起玩吧"等等,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争取家园合作,保持家园一致性 在幼儿教师的领导下,的确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但家长的作用也还不容小觑的。中国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许多家长都是讲孩子安置到幼儿园中,自己却不去管孩子。许多研究学者认为,如若想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个很好的提高,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只让教师去教,让学校去管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家长,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身边的温暖,就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说,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全力配合,做到家园共教,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增加助力。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幼儿期这个敏感的阶段,一定要避免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各方面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3.总结 在读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后,体会深刻。我认为,在幼儿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识字的重要性相当,教师及家长朋友们,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时刻注意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爱说话,并且爱说完整的话。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是全社会的责任,从教师开始,从家长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让孩子随意随心表达自己,从而提高全社会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教研论文篇2 论幼儿教育中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不仅是对成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应拥有的必需品质。由于大部分独生了女从小缺少伙伴,加之成人教育方式上过度的包办,造成幼儿被成人世界紧密地包围着,发展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精神,纠纷现象经常发生,他们交往实践少,经验缺乏,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得不到发展。而家长们大多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却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呢?作者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幼儿学习具有较强的无意识性和模仿性,和任何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相比,幼儿都更容易受到外界感染,也更容易从环境中获得教育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效利用环境,依托创设合作的园所环境,积极营造合作氛围,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墙饰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其变化多样、贴近幼儿等特点,通过墙饰来实现对幼儿产生直接的教育影响。主动地创设一些可以体现合作精神以及合作主题的墙饰,烘托幼儿园的合作氛围,进一步发挥墙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例如,可用拟人化的方法对介绍人体器官的知识类墙饰进行深入再造,让其真正成为会说话的墙,使幼儿不仅能够懂得每一器官各自有各自功能,同时懂得正是各个器官的密切配合才使每个人的身体保持了健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合作都是无处不在,让墙饰的教育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我们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开始于共同的游戏和活动,通过共同玩耍相互熟悉并得到了交往经验。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地交流,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各类文艺节目,让幼儿们在欣赏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演员们的表演能这么精彩”,经过讨论后使其真正明白:只有演员们相互配合并承担合作的责任才能完成。 二、科学组建与管理幼儿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然而,它需要教师前期精心的策划,也需要幼儿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通常说来,合作小组的规模并非是越大越好,因为小组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幼儿们有相对更强的能力来实现互动,也使教师的组织活动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当然,小组规模也绝非越小越好,如果我们希望幼儿可以从同伴互动中获益,我们就不应把小组人数仅仅局限在两人。如果教师第一次尝试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或是幼儿还没有参与小组活动的经验,建议教师应该首先使用2人小组,最好不应超过3人。如果小组人数较多,幼儿之间不但不能产生很好的互动,而且此起彼伏的幼儿冲突将使教师疲于应付。在有多次活动开展经验后,随着教师和幼儿经验的逐步丰富,教师就可以采取4人以上小组来进行活动了。如果幼儿在上小班的时候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小组活动经验,在到了中班、大班时,他们就可以同时与更多的同伴产生互动。在大班时可让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进行“步调一致”游戏,或三人一组玩“套圈”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作质量。 三、利用文学作品和言传身教进行合作教育 在很多儿童作品中均有关于合作的话题,而故事又是孩子们十分喜闻乐见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谦让、爱护关心同伴等优良品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比如:通过《金色的房子》可以教育幼儿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加快乐;通过《谁的本领大》可以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比如,在布置活动室时,多位教师们共同挂拉花、合作粘贴字画,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感受合作的氛围,加深他们对合作的印象。 四、营造和创建幼儿合作机会 教师要想办法给幼儿创造提供和同伴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在作画中可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如在“世界地球日”这样的节日中,可以让幼儿合作完成画画,引导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之在完成图画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游戏,如:套花瓶、抛网等器械;翻饼、夹球走、二人三足等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其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同时,还有些体育游戏可分小组竞赛,如竹梯子、抛接球瓶的游戏,从中引导幼儿学会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一项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共同游戏的成功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给幼儿适时提供合作的机会,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幼儿教师要不断地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多引导其更多地参加集体性游戏,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教师对幼儿鼓励和引导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呢。”“你们都想当船长,没人当水手,玩不成了,怎么办?”“一本书,如果是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六、结束语 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让孩子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猜你喜欢: 1. 幼儿园教育教研论文 2. 幼儿教育论文2000字范文3篇 3.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4. 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5. 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摘要:

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幼儿互动教学的现状入手,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求出发,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

教学语言、幼儿教师、语言素养

一、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的分析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笔者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上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1.用语不规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较随意,表达不够准确,如经常会冒出“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语言。有些教师的语言松散、零乱,还常伴有口头禅,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家乡语言的惯性使他们的语言方言化,而且语言没有得到大多教师的充分重视。

2.命令强制性

在师幼的言语交往中,教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地位,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教授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少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言语对话。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语言的必要性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分析

幼儿处在身心的初长期、意识的朦胧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乃至着装打扮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2.幼儿教师语言的要求

(1)规范性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

(3)艺术化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幼儿展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天空,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的愉悦和创造力。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

(4)形象化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依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其他感官形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口语要具体、鲜明,要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能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训练,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对于如何加强语言修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学好普通话,要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音变规律,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吐字清晰,具体形象,富于美感。其次,要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从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充实、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素质。第三,要热爱儿童,理解儿童,真诚地对待儿童,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

2.针对幼儿特点,加强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言语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

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语言生动,掌握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熟悉和了解的符合感性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距离自己生活经验比较远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就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富有色彩的教学语言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廖梅先.幼儿教师语言风格六要点[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0).

[3]江爱军.浅议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7.

幼儿园语言领域论文

所谓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而其采取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本文是我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探索和运用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处理、主要教学行为的预设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有效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与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选择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判断语言集体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其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从选材看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活动目标有两点:一是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二是激发阅读的兴趣。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幼儿角度出发,不仅突出语言还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多个领域教育因素,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努力体现目标的有效的整合。

2.收集并制作适宜的教学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具体需要什么教学具、教学具是否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周全并要充分准备的。如活动中师生都需要摆放小图片来学习讲述的,那教师就要事先准备相关图片;需要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那教师就要事先检查这些设备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在活动前还要尽量把一些抽象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遵循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原则。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选择何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多样化,在组织形式上力求突出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努力结合现代化。如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导入部分是采用故事还是猜谜形式;设计的提问是启发式还是开放式等,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来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以激活集体语言教学活动的气氛,有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如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教师将大图书制成了PPT幻灯投影,还将故事录音结合在课件里面,比较有效地体现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的新教育观念。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现场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管理行为,它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二是教学行为,它包含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预设行为和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时采用的教学行为两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包括:

1.导入环节要简洁生动。集体教学的导入环节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你爷爷有胡子吗?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与幼儿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

2.教学策略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的实质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教师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幼儿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师幼互动要积极和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各种语言艺术和魅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能有效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迸发智慧火花。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设问“什么也是圆圆的”后,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让“ 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关系和谐、互动有效。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俗称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评价体现为:

1.评价标准多条。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有再发展的动力。《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统一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每个幼儿被教师承认和赞许的愿望。

2.评价方式多样。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口头语言评价为多,而且词汇也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是提出“教师要活。”这个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拿来努力消化,并付诸实践,我们除了可以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以图画、身体动作如表情、眼神等方式来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层次。

3.评价时间多元。习惯上教师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活动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有的教师往往只对一个片面点进行评价,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是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的,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正因为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评价也应该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综观现在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如何有效,有效的程度到底如何,如何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就有待于我们幼儿教师继续努力去尝试和思索了。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 摘要 ]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占主导地位。它囊括了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所有语言。幼儿园教师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实现教学目标。

[ 关键词 ]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启蒙阶段时期,对人的发展有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心理研究人员在面对心理问题患者时,一般都是在患者幼儿时期寻找根源。幼儿园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个阶段使用最为频繁,作用最大,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教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就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通过语言符号、各种动作或信号把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给儿童的一种教学艺术和技能。它不能单独存在于教学之中,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教学行为。因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幼儿获得语言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学工作一线的教师,她们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引领儿童促进语言的发展,还对儿童的各方面能力的稳健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

在应用教学语言的同时,教师通过对儿童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及时引导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特点之一,趋于儿童化

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语言能力。它在语法、语汇、语用和语音的应用上具有语汇通俗易懂、形象化词组多和句子短小精悍、语气词多、句法结构简单语气略带夸张、语调舒缓等特点。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能加深教师与幼儿的了解并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二)特点之二,具有艺术性

艺术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艺术性教学语言使得语言变的生动活泼、极具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力,是以中极具创造性的幼儿教学方式,它以艺术的审美性为根本,将人类语言刻画的活灵活现。另外,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唤醒又热张开心灵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飞,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探究

(一)运用策略之一,讲授语策略

就上幼儿园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还处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完善过程之中,主要通过直观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维,从而认识外界事物。在幼儿的大脑中,他们的词汇都是一些能直接表现形象的词语,不存在抽象性的词汇,对词汇的`理解一般都片面,而且十分有限。所以,作为幼儿启蒙之师的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应用一些他们熟知的物体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使他们通过对物体的认知,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

另外,幼儿的注意力差且分散性强,教学时应尽量涉及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心神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揭示教学内容蕴含的意义、思想和情感,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运用策略之二,评价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生个人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引导和塑造他们学习观、价值观,还可以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积极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完成更多的教师要求,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批评性的评价虽然能及时纠正幼儿出现的各种小错误,并提出不足之处,引导其回到正确的途径,但也不宜频繁的批评,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批评,不仅能达到评价的目的,有时还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具体而言,在积极评价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出现表扬的廉价性,即不宜过多的表扬,否则难以达到评价的目的,也不能含糊其辞的表扬,即教师对每位幼儿都进行表扬,将表扬变得模式化、程序化,达不到表扬的初衷,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表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哪里受到表扬。

教师要客观地指出幼儿的缺点、错误,并以身示范。教师批评的语言严禁用挖苦、讽刺的语言羞辱幼儿,用恐吓性的语言威胁幼儿,用教训、指责、怪罪的语言埋怨幼儿。教师这些讽刺、挖苦、威胁的语言,极易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幼儿,关注幼儿身心特点,从语言中体现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呵护孩子纯洁的心灵,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

(三)运用策略之三,情感语运用策略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形态。幼儿园要肩负起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状态,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发展幼儿初步的情感能力。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对幼儿、对活动或事件的喜好和赞许,以及表示对幼儿的同情、安慰、亲近等教师的情感支持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将积极情绪传递给了幼儿,使幼儿也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运用询问的语言策略激发幼儿的情绪共振,促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形成浓厚的情绪气氛。运用安抚语言,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闻的心理距离。同时那些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消极情感,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消极情绪,进而容易使幼儿疏远教师,影响幼儿情感的发展,影响幼儿人际交往。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它是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增进感情的重要方法,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根本保障,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进策略论文

幼儿期是人一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8 岁是幼儿学习阅读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语言教育活动在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贯穿于其他各个领域的教学之中。幼儿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阅读理解能力是幼儿学习其他领域学科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吸收知识、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因素,这关系到幼儿社会化程度及一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运用。但现今,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得以凸显,如语言活动中,教师能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儿童听得懂、学的会、能表达,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旨在从分析此类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有效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含义探明

有效教学在越来越受到教学界关注的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观点,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简明看来,就笔者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定义的总结,主要有:教师成功实现教学目的,即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并在课堂后能够从事课堂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活动。笔者探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教学即:幼儿园教师在科学的幼儿语言发展观前提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师幼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知理解教师所教、学会初期的语言交际传递、能互动交流并兼具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凸显幼儿发展特点

目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起着统帅、纲领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都由班级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统一进行施行,而教学大纲内容是有专门教科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特定区域平均水平统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强的课程标准。但在部分幼儿园,有些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虽然对大纲内容进行积极内化,却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进行目标的适宜调整、二次设计,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有时过多过难,幼儿回答积极性不高,出现低效教学的现象。这种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纲目标的做法,不是迁就幼儿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儿言语的最近发展区,抬升了心理预期,且未针对幼儿整体水准进行二次设计的'教学活动,确实难以凸显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及发展特点。

(二)内容远离生活,难以体现幼儿兴趣需要

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能力。[3]而在幼儿园实际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从故事篇幅、时长上做出考虑,而未能斟酌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水平,这种不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致使儿童无法理解,耳听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学大打折扣。比如讲述类故事,没有考虑到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是否符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是否满足儿童兴趣等等。只是经常从教师思维的角度出发来选取所谓趣味性故事,这样低效的教学效果对幼儿欣赏与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以讲述童话故事书或观看幼儿影片来指导教学,教师自身讲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讲述过程中有效提问过少,导致幼儿经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无效答案来回应。如果教师一味只是注重讲述技巧运用,而轻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完整句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不利于幼儿言语建构过程及语言能力的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育内容把握不到位,幼儿兴趣需要把握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组织形式集体化,难以反馈

幼儿实际情况首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强调“灌输”故事,单单采取叙述的方式教学,却没有在讲述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让幼儿自主创新的构建故事情节。其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单向“输出”。幼儿的听话、阅读的印入性语言来自教师单方的授受,语言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主导刺激幼儿听故事,一对多的形式让幼儿缺乏交流回应。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以群体形象与教师互动,教师精力、教学时长有限,只能在交流过程中对部分幼儿做过多沟通,而其他幼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学整体效果有效性低。教师在指导评价即课堂提问时,没有给幼儿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忽视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言语“输出”发展不利。这种单向互动的教授形式不利于全体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言语技能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局限化,难以昭示

幼儿全面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需要教师客观对待,要对教学整个__环节、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衡量、判断。很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针对活动内容本身进行评价过多,而对于活动结束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没有依据客观的幼儿发展水平及语言上的最近发展区规律进行评价,造成主要从教师主体出发评判教学效果,渠道缺乏变通性,局限化。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显现的语言活动“小学化”问题屡见不鲜。基于大班语言活动课的关注点主要在幼儿拼音读写、识字能力培养上,导致评价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倾听、表述行为是否得到运用,早期阅读兴趣、技能是否得到培养。这种主要从教师主体“中心化”方面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讲述、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不利。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目标二次设计,彰显动态化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据此,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幼儿言语发展敏感期、言语最近发展区,辨别全班“学情”。在具体规划每课目标时,针对全班幼儿年龄阶段语言水平、接受能力,让教学目标的制订分层化。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纵向结构设计时还应横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分层教学目标融于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该对既定教学目标进行二次设计,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目标设计时有高度应变性与前瞻性。语言课堂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动态变化、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进行预设目标动态化调整。如幼儿对超出目标预设的某一故事情节的人物感兴趣,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设定特殊情景故事情节进行二次设计,适时地将预期高层次目标转化为理性的低层次目标,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据此,可以使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创造性结合,从而高效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

(二)设计内容贴近生活,达到儿童化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因此,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更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自身感兴趣并愿意表达交流的阅读故事书,比如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的,对幼儿价值观有启发性、教育意义且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绘本读物。要避免让幼儿让接受那些难以达成共鸣的、充满疑问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外童话故事。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其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加其语言运用的机会。另外,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要求教师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兴趣点的启发式设计提问,不仅应着力于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实行多样化

语言教育活动涉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各层次各方面,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是贯穿于各科课程之中,形式多样的。班杜拉说过“儿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时间而构成的”。[8]幼儿园语言讲述教育活动包括故事、诗歌教学,在方法上,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活动贯穿于语言游戏、早期阅读与谈话中去,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表达讲述,更能提高其口头书面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采用分小组交流、个别辅导、重复式集体讲读形式进行教学,[9]在师幼共同读书、讲故事交流过程中,幼儿能对教师示范性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规则进行选择性模仿,拓展其学习经验同时,强化其倾听、表述能力,激活其阅读兴趣,培养其早期阅读习惯。其次,多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增加亲子间互动的同时可令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户外活动,让语言教育形式贯穿于随机教学游戏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另外,不同活动类型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如讲述活动,就可为幼儿提供图片让他们以边看边讲的形式进行;如是表演活动,就应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大胆表达。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强化幼儿语言表达大有裨益,他们在感知、理解、体会这些语言材料时,也在观察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对提高其集体社交技能、倾听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评价以儿童为本位,促进科学化

1.评价要区别对待

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她们有不同的智力、言语发展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表现以偏概全的去评判幼儿智能的优劣,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层次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从阅读活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让他自主地产生对语言丰富的表达兴趣。

2.评价要正向化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越是对胆小怯懦的幼儿报以赞扬,强化其成功的语言表达经验,他们会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对幼儿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还能激起幼儿更多的语言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其交际、思维、学习的能力。

3.评价要经常化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于各个学科之中,有教师组织的随机的、有计划的语言教育活动,还包括自由活动时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读物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对幼儿语言能力做出评价,能及时对教学目标、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不仅对幼儿语言能力水平的发展有利,也对教师素质、优质化教学质量有倚助性效果。总之,幼儿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匡正,方能使教师教的有效,幼儿学的有益。

幼儿园语言研究论文

所谓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而其采取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本文是我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探索和运用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处理、主要教学行为的预设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有效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与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选择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判断语言集体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其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从选材看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活动目标有两点:一是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二是激发阅读的兴趣。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幼儿角度出发,不仅突出语言还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多个领域教育因素,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努力体现目标的有效的整合。

2.收集并制作适宜的教学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具体需要什么教学具、教学具是否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周全并要充分准备的。如活动中师生都需要摆放小图片来学习讲述的,那教师就要事先准备相关图片;需要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那教师就要事先检查这些设备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在活动前还要尽量把一些抽象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遵循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原则。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选择何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多样化,在组织形式上力求突出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努力结合现代化。如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导入部分是采用故事还是猜谜形式;设计的提问是启发式还是开放式等,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来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以激活集体语言教学活动的气氛,有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如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教师将大图书制成了PPT幻灯投影,还将故事录音结合在课件里面,比较有效地体现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的新教育观念。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现场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管理行为,它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二是教学行为,它包含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预设行为和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时采用的教学行为两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包括:

1.导入环节要简洁生动。集体教学的导入环节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你爷爷有胡子吗?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与幼儿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

2.教学策略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的实质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教师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幼儿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师幼互动要积极和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各种语言艺术和魅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能有效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迸发智慧火花。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设问“什么也是圆圆的”后,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让“ 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关系和谐、互动有效。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俗称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评价体现为:

1.评价标准多条。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有再发展的动力。《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统一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每个幼儿被教师承认和赞许的愿望。

2.评价方式多样。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口头语言评价为多,而且词汇也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是提出“教师要活。”这个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拿来努力消化,并付诸实践,我们除了可以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以图画、身体动作如表情、眼神等方式来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层次。

3.评价时间多元。习惯上教师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活动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有的教师往往只对一个片面点进行评价,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是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的,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正因为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评价也应该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综观现在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如何有效,有效的程度到底如何,如何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就有待于我们幼儿教师继续努力去尝试和思索了。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 摘要 ]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占主导地位。它囊括了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所有语言。幼儿园教师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实现教学目标。

[ 关键词 ]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启蒙阶段时期,对人的发展有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心理研究人员在面对心理问题患者时,一般都是在患者幼儿时期寻找根源。幼儿园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个阶段使用最为频繁,作用最大,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教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就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通过语言符号、各种动作或信号把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给儿童的一种教学艺术和技能。它不能单独存在于教学之中,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教学行为。因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幼儿获得语言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学工作一线的教师,她们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引领儿童促进语言的发展,还对儿童的各方面能力的稳健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

在应用教学语言的同时,教师通过对儿童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及时引导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特点之一,趋于儿童化

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语言能力。它在语法、语汇、语用和语音的应用上具有语汇通俗易懂、形象化词组多和句子短小精悍、语气词多、句法结构简单语气略带夸张、语调舒缓等特点。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能加深教师与幼儿的了解并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二)特点之二,具有艺术性

艺术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艺术性教学语言使得语言变的生动活泼、极具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力,是以中极具创造性的幼儿教学方式,它以艺术的审美性为根本,将人类语言刻画的活灵活现。另外,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唤醒又热张开心灵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飞,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探究

(一)运用策略之一,讲授语策略

就上幼儿园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还处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完善过程之中,主要通过直观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维,从而认识外界事物。在幼儿的大脑中,他们的词汇都是一些能直接表现形象的词语,不存在抽象性的词汇,对词汇的`理解一般都片面,而且十分有限。所以,作为幼儿启蒙之师的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应用一些他们熟知的物体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使他们通过对物体的认知,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

另外,幼儿的注意力差且分散性强,教学时应尽量涉及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心神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揭示教学内容蕴含的意义、思想和情感,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运用策略之二,评价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生个人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引导和塑造他们学习观、价值观,还可以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积极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完成更多的教师要求,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批评性的评价虽然能及时纠正幼儿出现的各种小错误,并提出不足之处,引导其回到正确的途径,但也不宜频繁的批评,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批评,不仅能达到评价的目的,有时还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具体而言,在积极评价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出现表扬的廉价性,即不宜过多的表扬,否则难以达到评价的目的,也不能含糊其辞的表扬,即教师对每位幼儿都进行表扬,将表扬变得模式化、程序化,达不到表扬的初衷,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表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哪里受到表扬。

教师要客观地指出幼儿的缺点、错误,并以身示范。教师批评的语言严禁用挖苦、讽刺的语言羞辱幼儿,用恐吓性的语言威胁幼儿,用教训、指责、怪罪的语言埋怨幼儿。教师这些讽刺、挖苦、威胁的语言,极易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幼儿,关注幼儿身心特点,从语言中体现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呵护孩子纯洁的心灵,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

(三)运用策略之三,情感语运用策略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形态。幼儿园要肩负起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状态,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发展幼儿初步的情感能力。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对幼儿、对活动或事件的喜好和赞许,以及表示对幼儿的同情、安慰、亲近等教师的情感支持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将积极情绪传递给了幼儿,使幼儿也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运用询问的语言策略激发幼儿的情绪共振,促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形成浓厚的情绪气氛。运用安抚语言,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闻的心理距离。同时那些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消极情感,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消极情绪,进而容易使幼儿疏远教师,影响幼儿情感的发展,影响幼儿人际交往。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它是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增进感情的重要方法,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根本保障,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语言。

幼儿园语言方面的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 摘要 ]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占主导地位。它囊括了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所有语言。幼儿园教师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实现教学目标。

[ 关键词 ]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启蒙阶段时期,对人的发展有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心理研究人员在面对心理问题患者时,一般都是在患者幼儿时期寻找根源。幼儿园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个阶段使用最为频繁,作用最大,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教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就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通过语言符号、各种动作或信号把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给儿童的一种教学艺术和技能。它不能单独存在于教学之中,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教学行为。因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幼儿获得语言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学工作一线的教师,她们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引领儿童促进语言的发展,还对儿童的各方面能力的稳健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

在应用教学语言的同时,教师通过对儿童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及时引导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特点之一,趋于儿童化

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语言能力。它在语法、语汇、语用和语音的应用上具有语汇通俗易懂、形象化词组多和句子短小精悍、语气词多、句法结构简单语气略带夸张、语调舒缓等特点。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能加深教师与幼儿的了解并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二)特点之二,具有艺术性

艺术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艺术性教学语言使得语言变的生动活泼、极具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力,是以中极具创造性的幼儿教学方式,它以艺术的审美性为根本,将人类语言刻画的活灵活现。另外,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唤醒又热张开心灵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飞,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探究

(一)运用策略之一,讲授语策略

就上幼儿园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还处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完善过程之中,主要通过直观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维,从而认识外界事物。在幼儿的大脑中,他们的词汇都是一些能直接表现形象的词语,不存在抽象性的词汇,对词汇的`理解一般都片面,而且十分有限。所以,作为幼儿启蒙之师的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应用一些他们熟知的物体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使他们通过对物体的认知,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

另外,幼儿的注意力差且分散性强,教学时应尽量涉及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心神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揭示教学内容蕴含的意义、思想和情感,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运用策略之二,评价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生个人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引导和塑造他们学习观、价值观,还可以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积极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完成更多的教师要求,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批评性的评价虽然能及时纠正幼儿出现的各种小错误,并提出不足之处,引导其回到正确的途径,但也不宜频繁的批评,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批评,不仅能达到评价的目的,有时还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具体而言,在积极评价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出现表扬的廉价性,即不宜过多的表扬,否则难以达到评价的目的,也不能含糊其辞的表扬,即教师对每位幼儿都进行表扬,将表扬变得模式化、程序化,达不到表扬的初衷,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表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哪里受到表扬。

教师要客观地指出幼儿的缺点、错误,并以身示范。教师批评的语言严禁用挖苦、讽刺的语言羞辱幼儿,用恐吓性的语言威胁幼儿,用教训、指责、怪罪的语言埋怨幼儿。教师这些讽刺、挖苦、威胁的语言,极易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幼儿,关注幼儿身心特点,从语言中体现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呵护孩子纯洁的心灵,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

(三)运用策略之三,情感语运用策略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形态。幼儿园要肩负起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状态,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品质和发展幼儿初步的情感能力。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对幼儿、对活动或事件的喜好和赞许,以及表示对幼儿的同情、安慰、亲近等教师的情感支持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将积极情绪传递给了幼儿,使幼儿也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运用询问的语言策略激发幼儿的情绪共振,促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形成浓厚的情绪气氛。运用安抚语言,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闻的心理距离。同时那些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消极情感,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消极情绪,进而容易使幼儿疏远教师,影响幼儿情感的发展,影响幼儿人际交往。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它是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增进感情的重要方法,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根本保障,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语言。

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摘要:

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幼儿互动教学的现状入手,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求出发,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

教学语言、幼儿教师、语言素养

一、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的分析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笔者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上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1.用语不规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较随意,表达不够准确,如经常会冒出“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语言。有些教师的语言松散、零乱,还常伴有口头禅,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家乡语言的惯性使他们的语言方言化,而且语言没有得到大多教师的充分重视。

2.命令强制性

在师幼的言语交往中,教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地位,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教授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少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言语对话。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语言的必要性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分析

幼儿处在身心的初长期、意识的朦胧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乃至着装打扮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2.幼儿教师语言的要求

(1)规范性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

(3)艺术化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幼儿展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天空,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的愉悦和创造力。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

(4)形象化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依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其他感官形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口语要具体、鲜明,要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能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训练,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对于如何加强语言修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学好普通话,要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音变规律,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吐字清晰,具体形象,富于美感。其次,要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从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充实、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素质。第三,要热爱儿童,理解儿童,真诚地对待儿童,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

2.针对幼儿特点,加强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言语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

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语言生动,掌握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熟悉和了解的符合感性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距离自己生活经验比较远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就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富有色彩的教学语言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廖梅先.幼儿教师语言风格六要点[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0).

[3]江爱军.浅议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7.

所谓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而其采取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本文是我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探索和运用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处理、主要教学行为的预设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有效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与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选择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判断语言集体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其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从选材看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活动目标有两点:一是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二是激发阅读的兴趣。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幼儿角度出发,不仅突出语言还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多个领域教育因素,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努力体现目标的有效的整合。

2.收集并制作适宜的教学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具体需要什么教学具、教学具是否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周全并要充分准备的。如活动中师生都需要摆放小图片来学习讲述的,那教师就要事先准备相关图片;需要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那教师就要事先检查这些设备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在活动前还要尽量把一些抽象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遵循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原则。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选择何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多样化,在组织形式上力求突出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努力结合现代化。如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导入部分是采用故事还是猜谜形式;设计的提问是启发式还是开放式等,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来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以激活集体语言教学活动的气氛,有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如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教师将大图书制成了PPT幻灯投影,还将故事录音结合在课件里面,比较有效地体现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的新教育观念。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现场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管理行为,它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二是教学行为,它包含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预设行为和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时采用的教学行为两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包括:

1.导入环节要简洁生动。集体教学的导入环节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你爷爷有胡子吗?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与幼儿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

2.教学策略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的实质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教师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幼儿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师幼互动要积极和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各种语言艺术和魅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能有效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迸发智慧火花。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设问“什么也是圆圆的”后,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让“ 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关系和谐、互动有效。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俗称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评价体现为:

1.评价标准多条。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有再发展的动力。《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统一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每个幼儿被教师承认和赞许的愿望。

2.评价方式多样。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口头语言评价为多,而且词汇也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是提出“教师要活。”这个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拿来努力消化,并付诸实践,我们除了可以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以图画、身体动作如表情、眼神等方式来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层次。

3.评价时间多元。习惯上教师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活动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有的教师往往只对一个片面点进行评价,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是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的,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正因为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评价也应该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综观现在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如何有效,有效的程度到底如何,如何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就有待于我们幼儿教师继续努力去尝试和思索了。

  • 索引序列
  • 幼儿园语言论文
  • 幼儿园语言文字论文
  • 幼儿园语言领域论文
  • 幼儿园语言研究论文
  • 幼儿园语言方面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