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一 、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一)总体概况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 、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三)国内外市场预测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果品业现状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创汇8800多万美元。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二)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1、优化布局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2、调整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为8:2。(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调整到;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 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五)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办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4、层层建立责任制。将果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为考核当地政府和林业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按标准验收。对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市、县及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拖拉、业绩平平或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各级林业部门在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编制果树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主动与其它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尽快实现把我省由果树生产大省建设为果树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我省2010年建成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园艺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 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园艺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及营销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近专业: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茶学 草业科学 烟草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生物科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景观建筑设计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果树、经济林、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花卉栽培与养护、品种选育及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园艺生物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历来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专业本科毕业生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果树(经济林)、蔬菜及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的栽培管理技术;果树(经济林)修剪、嫁接;育苗、温室、大棚等果蔬保护地设施的建造和管理;果园规划设计;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瓜果蔬(经济林)产品采后处理及初步加工;新品种的选育及良种繁育;种质资源利用及种苗培育;农口实验室操作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等。
日本有关果树园艺方面的期刊主要有①《园艺学会杂志》日本园艺学会主办,1923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果树、蔬菜、花卉方面的研究论文,包括日文或英文两种文字,每期刊登论文约15~20篇。②《农业及园艺》1926年创刊,月刊。每期有数篇果树研究论文。③《农耕与园艺》1946年创刊,月刊。主要刊登果树、蔬菜及花卉方面的文章,市场情况及广告等,图文并茂,属于普及性刊物。④《果实日本》,日本园艺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出版,1946年创刊,月刊。主要刊登果树方面的文章。此外,刊载果树园艺方面文章的期刊还有《育种学杂志》、《农业技术研究》、《日本农艺化学会志》和《植物防疫》等。一些地方刊物,如冈山县出版的《果树》等,多为普及性刊物。日本设有果树专业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报也经常发表果树论文;果树研究机构的年报则发表专题研究论文,如《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总场报告》等。
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总场
日本果树科研机构,1901年6月创建于静岗县,当时名农事试验场园艺部。1921年4月改名为园艺试验场,1977年12月总场迁入科学城——筑波(茨城县筑波郡谷田部町),1978年7月改为现名。总场下设4个支场,即盛冈支场(苹果为主)、兴津支场(柑橘)、安艺津支场(柑橘、葡萄)和口之津支场(柑橘)。总场设计划联络室、业务科及三个研究部(包括13个研究室)。1984年有职工228人,其中研究人员119人。总场有试验地27公顷。
3个研究部为育种部、栽培部和植物保护部。育种部设5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从事果树育种新技术、抗病鉴定方法以及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和由裸细胞分析植株的研究;第二研究室开展梨和板栗的育种及提高育种效率的研究,搜集与保存梨、板栗等品种;第三研究室进行桃、梅、李等核果类育种研究,1945年后以培育罐桃品种为主,育成了许多优良品种;第四研究室从事果树种质资源的搜集、引进、保存、繁殖等工作;第五研究室为加工适性研究室,进行果实加工适性及品质保持的研究。栽培部设4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负责营养生理的研究;第二研究室研究落叶果树栽培技术;第三、四研究室分别为土壤研究室和气象研究室。植物保护部设4个研究室:病理第一研究室研究果树病原菌的变异、抗药菌出现的机制及鉴定方法,病毒的感染、增殖及侵染等;病理第二研究室研究落叶果树病害;还有虫害研究室和天敌微生物研究室。
果树试验总场针对日本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深入进行各项研究。在育种方面,该场培育的富士苹果已占全国苹果总面积的43%,加上津轻、王林、新乔纳金等新品种,已基本上取代了旭、红玉、金冠、国光等老品种。该场培育的新水、幸水与丰水梨以及丹泽、筑波等板栗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主栽品种。在抗病育种技术方面,鉴定出3种高接病毒,提出高接病在亲子代中的遗传规律和不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还提出了苹果杂种实生苗对粗皮病抗性的简便而快速的早期鉴定方法。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方面,至1985年终已收集、保存各种果树种质资源5200份,应用计算机技术研究资源性状,根据化学成分鉴别梨的种和品种,并利用液态氮保存花粉和茎尖组织。在栽培技术方面,如矮化密植、营养诊断、生理病害、控制结果、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等方面,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场编辑出版《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总场报告》。
日灼
强烈日光直射果树所引起的组织灼伤。夏秋高温干旱季节,日光直射裸露的果树枝干和果实,使表面温度达40℃以上时,即可引起灼伤。受日灼伤害的树皮,严重时脱落,或干枯开裂。果实表皮受日灼,先变白,继而褐变。在天气极度干旱,持续高温,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地下供水不足,蒸腾作用减弱时,直射的强光,也能引起苹果、梨等果树的叶片灼伤。冬季幼树枝干的日灼,与树皮温度剧变、冻融交替有关,因此都发生在向阳面的枝、干上。
防止日灼,可预先喷2%石灰乳,也可在喷波尔多液时,增加石灰量,或涂白(见白涂剂);修剪时向阳面多留辅养枝,适当多留内膛果,少留梢头果,以避免枝干、果实裸露在直射的阳光下;干旱季节,应适时灌水,保证叶片正常进行蒸腾作用。
容器育苗
在盛装培养基质的容器内,按常规培育苗木的方法。也叫营养钵育苗。多用来培养在生长季节栽植的带叶幼苗,也可培养在休眠期栽植的1年生苗木。容器苗可带土团或连同容器栽植,不伤根系,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多数在保护设施内进行培育,条件易于控制,培养基质又经过消毒,养分充足;透水、通气性好,有利苗木生长,繁殖率高,并避免了真菌病害和线虫的感染。但育苗费用较大,仅在集约化育苗、组织培养生根苗入土前的过渡培养、葡萄的快速育苗及稀有珍贵苗木的扦插繁殖中应用。
常用容器
①纸袋。用牛皮纸、焦油纸或废报纸叠制而成。纸袋成本低,制作方便,但育苗期不能过长。为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可涂刷松香酒精溶液等。②塑料薄膜袋。用聚乙烯薄膜制成,基部打有漏水孔,或用薄膜筒按要求的规格剪切成段,折叠底部即成。制作方便,成本较低,广为应用。但因其透水、透气性较差,要防止浇水过多而引起烂根。③塑料钵。用硬质塑料制成,底部有孔可以排水,商品规格齐全,便于选用。近年来美国推广可以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的塑料,商品名为卡普纶聚酯(聚乙内酰胺内酯),缩写为PCL(polycaprolactone),用这种塑料吹塑成钵,定植时不必回收。④瓦盆。为一般盆栽花卉用的泥塑花盆,盆壁具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幼苗管理比较容易,但本身重量大,运输不方便,移栽后回收费工。⑤泥炭盆。用水藓泥炭填加30%纸浆压制而成,保水透气性较强,在湿润的情况下,根可以穿透盆壁生长,移栽、定植不必脱盆。⑥蜂窝式纸杯。用牛皮纸袋粘着或硬塑料压膜制成,平时折叠成片,使用时打开,成为上下开口六棱形无底杯组。移栽时,从一侧将杯带拆开即可。
容器规格因育苗种类,成品苗的大小而定,播种和移栽组织培养苗所用的规格较小,直径5~6厘米,高8~10厘米;扦插育苗所用规格较大,直径6~10厘米,高15~20厘米。
基质选择
要考虑材料本身理化性状和育苗种类的要求,同时要求材料来源充足,价格低廉。常用基质的物理性状和营养元素含量如表1、2,供选择参考。
(吴志行提供)
表1
表2一般要求基质为中性或微酸性材料,容重在左右,总孔隙度大于50%,空气容积大于20%,有利于对水分、养分和气体的调节。各种基质材料可以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播种用的基质宜用园土、粪肥、河沙等的混合材料;扦插繁殖和组培苗的过渡培养,多单用蛭石、珍珠岩、炭化砻糠、河沙、煤渣等通气性好的材料,不混用有机质和肥料。泥炭含有大量有机质,质地轻,吸水和透水性均好,是理想的培养基质,取材方便的地方可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尿醛泡沫塑料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又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且埋入土壤后可逐渐降解成肥料,是容器育苗的新型基质材料。
园土或含有机肥料的基质,因带有病菌,使用前必须消毒。常用药剂有①喷洒260倍福尔马林溶液,每米3基质用药液20~40千克,与基质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盖严,密闭24小时,然后打开,经过2个星期的通风干燥,待药味完全散发后,装盆使用;②每米3基质喷洒5%硫酸亚铁水溶液20千克,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③用多菌灵水剂均匀喷湿基质,装盆使用。
表3培育与管理
容器装好基质后,将繁殖的材料播种、扦插、移栽其中,于保护设施内培育,成活前仅补充清水保持湿度;幼苗期浇营养液或追施化肥。混有园土的基质,可只浇施大量元素营养液,而蛭石、珍珠岩、炭化砻糠、河沙等基质含营养元素少,应浇施添加微量元素的营养液(表3)。营养液的施用要少量多次,每次用量以浸湿基质为度。除根部施肥外,也可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尿素液。
容器苗的根系生长在有限的基质中,容易发生水分不平衡现象,应根据苗龄、空气湿度和幼苗生长状态细致浇水。幼苗期水分消耗较少,但抗旱能力弱,要勤浇少浇。苗木迅速生长期,浇透水,次数相对减少。阴雨天空气湿度大,或苗茎色泽发黄,生长缓慢,应不浇水或少浇水。晴天空气湿度小,或苗木色泽正常,叶子卷缩,要浇透水。但避免中午浇水。
生长期幼苗易发生猝倒病和根腐病,可每隔1星期喷波尔多液或~1%硫酸亚铁液进行预防。出现蚜虫、粉虱危害,喷洒3000~5000倍溴氰菊酯液防治。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下面是我整理的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 要]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桃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山地、平地、沙地,无论南北都可栽培。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是当前调优种植结构,提高果业收益的理想选择。现根据我多年来对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等方面介绍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品种选择 合理修剪 无公害栽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55-01
1 正确选择品种是栽培、效益的关键
为确保栽培效益,首先就必须选择好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选择错了,所有投入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都将付之东流。作为果品栽培者,选择品种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品种本身的先进性;二是品种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要有市场潜力。否则结了果子我们自己欣赏是没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黄淮地区,主要应选择中油16号、青研1号、红甜、重阳红、玫瑰红、超红珠等优质桃。以上桃品种普遍具有性状先进、市场潜力大的优点。
2 合理密度,正确配栽授粉树
栽植时期和栽植密度
秋季落叶至年春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但早栽为宜。早栽能够使果苗及时愈合伤口,早发新根,为果苗抽枝展叶及时提供养分,植株生长迅速。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以及品种特征来定。一般宜采用“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栽植,株距2-3米,行距4-6米。
授粉树的配置
尽管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比较高,但异花授粉产量、品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花粉量少的品种,配置授粉树更为重要。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比为4:1-8:1。主要品种与授粉品种可按行列式栽培,也可在行间隔1-2株成中心点状式栽培。
整地与栽植方法
定植前将园地按行距整成畦或垄,畦与畦之间要清沟。沟深一般30厘米,宽40-50厘米,畦沟与边沟贯通,以利排灌。定植时先按行距在畦顶拉线定位,开挖8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土壤瘠薄的宜适当挖大穴,增肥换土改良土壤。降水量大的地区或粘土地,栽植前最好挖通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防止烂根死树。
整地时的施肥标准一般为每亩5000公斤农家肥+磷肥100公斤。按每株计算,不少于100公斤农家肥加磷肥1公斤,并充分与土壤拌匀。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与基肥拌匀后的心土。南方或地下水位高或降水量大的地区,可采用台式栽植法,即按以上方法整地施肥并用回填土填满定植穴或定植沟。再在定植穴或沟顶上培土栽苗,使苗木根部分介于地平面之上20厘米。栽苗时要将苗木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边培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浇足定根水,将根部四周1-2平方米内培成馒头土堆,以防穴内积水造成死苗或生长缓慢。定植当年树干四周2米见方内不间作任何农作物。2米见方外不得套种深根系或高秆作物。行距可以间作蔬菜、豆类、花生、薯类、草莓等矮秆作物,增加收入。
3 肥水管理
桃树的施肥特点是: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幼树不要偏施氮肥,挂果树强调花前肥和膨大肥,并保持一定的钾肥施入量。生产上基肥一般在8-9月份完成,不可过早,否则秋梢生长量大,影响花芽质量。施用量为每株100-150公斤土杂粪或厩肥,同时拌入公斤磷肥或公斤复合肥。采取对称环穴施法,即在树冠投影外缘,以树干为中心对称挖两个长、宽、深分别为100×50×35-50厘米环状穴施入肥料,并覆土浇足水。施肥穴位每年变换,5年内不在同一位置施肥。在此基础上,幼树每年仅6月初追尿素公斤。盛果期树花前一周每株施尿素公斤,辅以少量钾肥或结合施药根外喷磷酸二氢钾2次。气温高时喷肥浓度要降低。采果后每株追施尿素公斤,配以适量钾肥、复合肥或穴施人粪尿20-30公斤。
在秋施基肥或早春追肥时可根据品种、树龄和树体营养状况,适当加施一些20%的壮果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品效益。需要提出的壮果素的使用,一定要以大肥大水和到位的疏果工作为基础。
注意:在高温干旱季节施肥应按照肥料使用量的下限施用,并浇透水。果实采收期20天内应停止叶面追肥。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水止,确保园地无积水。
4 整形修剪
桃树整形修剪有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基部两主枝开心形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方法是:定干高度30-40厘米,南方地区可提高到40-50厘米。选留3个错落有致,平面分布均匀、枝体健壮的新梢作主枝培养。疏除竞争枝、交叉枝和重叠枝。其余枝条拿枝、扭梢控制生长,辅助营养树体。主干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在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角度不理想,适当拉枝定位,促使秋后基本成形。
两干形的整形方法是每株选留2个主枝,主枝左右分开,伸向行间,只有两个主枝。主枝和侧枝的培养方法可参考“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进行。此方法适用于宽行窄株密植园。整个整形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枝条生长情况,一经发现徒长性枝条马上抹除,以免影响树形。修剪上以轻剪、缓放为主,尤其是幼树。夏剪主要解决光照问题。对开张角度偏小且在上层遮光的大枝应尽早疏除,不宜回缩利用,否则会引起大量新梢,影响花芽分化。主枝延长闲偏小的,可采用砖坠、绳拉等方式开张。
为确保强旺树能获得早期丰产,可于5月中旬、6月初分别喷一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300倍。主要喷枝头生长点。配合夏季剪控势促花,以增加当年花芽数量,提高质量。
初果期树冬季修剪时,在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和交叉重叠枝后,只对外围主要枝延长和着生在主枝上的侧枝延长短截,其余结果枝一律长放不剪,使其结果下垂并从后部萌发新梢后,次年冬剪时回缩更新。2-3年生树冬剪具体分三个步骤:1、顺着主枝的伸长方向在各主枝顶端选留一个向外开张的新梢作为主枝延长头培养。冬剪时剪口留较壮的外向芽剪截,并在主枝左右两侧配备相应的侧枝。2、疏除大枝背上和内膛其它部位的徒长枝、病虫枝和枯死枝等。3、2-3年生旺树冬剪时可对一般较壮的带很多花芽的结果枝长放不剪,但对一些水平或下垂的结果枝或树势中庸的盛果期树上的结果枝,可在花芽处适当短截。 五年以上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选留好更新枝的前提下,果枝剪留长度稍长一些,1米左右,具6-8个花芽;稍弱果枝剪留10-12厘米左右,具4-5个花芽。过强、过弱枝疏除。
5 其它管理
提高座果率的措施
加强秋季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期修剪,改变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贮藏养分,使花器各部分发育充实,增加抗性,提高花粉活性。
除了综合管理之外,花后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提高座果率。
疏花与疏果
桃的结实率高,尤其是成年树,座果超越了负载量,必须进行疏花。合理疏果是桃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桃疏果时期通常在第2次生理落果开始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疏果前应根据座果情况,当年树势,历年产量综合分析,确定留量。再根据品种果实大小,树冠大小确定单株产量。一般中等果形品种长果枝留果3-5个,中果枝2-3个,短果枝和花束状留1个或不留果。
疏果方法一般不提倡机械果和化学疏果,采取人工疏果。人工疏果的方法首先疏除萎蔫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其次疏除朝天果、果实附近 无叶片的果。中果枝上以中上部果为好,中短果枝的先端果为好。疏果顺序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顺序进行,以防漏疏。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掌握在当地主要蛀果害虫发生前完成。套袋前应得天独厚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套袋顺序为得天独厚早熟后晚熟,座果率低的可晚套,减少空袋率。解袋一般于采收前进行解袋前3-4天先撕开袋子以利着色。光照差的地方和不易着色的品种可适当提前撕开袋、解袋。
6 病虫害防治
桃常见病虫害有黑星病、缩叶病、溃疡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桑白蚧、螨虫、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是:发芽前在花芽膨大期喷一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打一次1:1:100倍式波尔多液。花前叶芽萌发、叶片部分展开时喷一次吡虫啉(蚜虫灵或一遍净)粉剂2000-3000倍液。花后喷一次杀虫剂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4月底槐树开花时摘除桃小食心虫梢,并打一遍杀虫剂加杀菌剂。桑蚧严重树可用硬毛刷将枝上虫体刷除干净,并涂上杀虫剂或于冬季将二年生大枝及主干涂上石灰水。也可用1份生石灰、4份水,加入石硫合剂残渣或硫磺粉、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5月中旬中晚熟桃打一遍来幼脲3号3000倍液或杀铃脲8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氰马乳油1000倍液等。以上农药任选一种,加入杀螨剂杀菌剂交替使用,重点防治蛀果病虫。6月初以后重复用药。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施药当天遇雨,雨后重喷,采果后仍要坚持防治,至9月中旬。落叶前打一遍1:1:100倍波尔多液保护剂,杀灭病菌。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一 、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一)总体概况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 、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三)国内外市场预测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果品业现状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创汇8800多万美元。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二)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1、优化布局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2、调整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为8:2。(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调整到;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 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五)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办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4、层层建立责任制。将果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为考核当地政府和林业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按标准验收。对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市、县及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拖拉、业绩平平或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各级林业部门在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编制果树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主动与其它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尽快实现把我省由果树生产大省建设为果树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我省2010年建成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论文关键词:价格期限数学模型 论文摘要:果树种植业的土地租赁期限与果农的银行货款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而水果的市场销售价格则直接关系到果农的收益,影响着果农种植水果的积极性。因此,构建科学的水果价格模型及果树种植土地租赁期限...
对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进行研究和资源开发,是黄昌贤执著追求和酷爱的事业。我国是世界上果树原产中心里最重要的一个,是栽培果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果树约有300多种,中国几乎都有,且半数以上原产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制定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就把发掘我国栽培植物资源,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的植物资源,列为首要的和急待进行的工作之一。黄昌贤认为:“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我国果树资源的调查、整理和利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任务。充分利用我国果树资源不只是对我国,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对“传统经验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提高,找出它的理论依据,……应用现代的基础科学和科学手段来研究果树生产,……是对我们炎黄子孙的挑战。我们有责任奋起直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加速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几十年来,他做了很多工作。对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黄昌贤认为,研究果树科学,发展果树生产,首先要了解果树资源及其特点。他经常深入实际,搜集有关资料。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他兼任台湾农业试验场凤山热带园艺支所所长和凤梨公司顾问时,就先后到台北、台中、台南、士林、嘉义、新竹、屏东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和生产情况,尤其是了解近50多年来从国外引入的果树栽培情况及成败的经验。并引种一些优良果树,如玫瑰茄、番木瓜、伏令夏橙、刘金光橙等,以便总结经验,为将来开发和建设海南岛作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更加意气风发,不仅走遍广东全省,而且足迹遍布华南和其他许多省份的山川平原。1987年夏天,他虽已年逾古稀,且身患冠心病、高血压、肠胃病等疾病,但仍坚持和美籍华裔食品专家阮荣博士一道,不远万里,赴新疆考察和指导水果生产。黄昌贤还十分重视对国内外果树栽培历史的考查,使之更好地为现实生产服务。他经常研读《南方草木状》、《岭南杂记》、《桂海虞衡志》、《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和国外园艺史文献,弄清楚了很多种果树的原产地、在国际上互相引种传播的历史以及生产现状。他认为不少原产我国的果树,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先后传入美洲的30多种原产华南的热带果树,如柑桔、荔枝、龙眼、柿、批杷、枣、杨桃、桃、中国李、猕猴桃等,在其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甜橙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5%,葡萄柚则占85%,他指出:“这种楚材晋用的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黄昌贤勤于调查研究,因此积累和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古今中外有关果树生产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果树奠定了基础。他的一些调查研究成果,如《华南果树名录》、《华南果树资源及其利用问题》、《适于华南栽种和有发展前途的澳洲坚果》、《华南原产果树在新大陆开花结果》、《国外热带、亚热带果树文献介绍》等,受到了国内外园艺界人士的重视。整理华南果树资源黄昌贤认为,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果树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研究,是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必要手段,而整理果树资源是一项大的研究工程,需要长时间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和他的同事对多种果树进行了整理。例如,菠萝是我国主要外销鲜果之一,但华南栽培的菠萝品种,良莠不一,其命名又混杂重复。这对了解我国菠萝资源,并对其销售加工带来不少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他的主持、指导下,华南农学院和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在广州市石牌建立了菠萝品种园,又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征集了22个菠萝品种,进行集中栽培,观察研究,通过五年(1954~1958年)的系统对比观察和理化分析等手段,黄昌贤确定这些品种大部分是同物异名,概括起来,仅有4个类型,5~6个品种。并搞清楚了这些品种的概况、形态、分类、抗性、栽培管理、果实的化学成分、营养、医疗和经济价值等,得出了最有发展前途和值得推广的品种,从而达到了合理利用的目的。他在《华南菠萝品种资源》、《简介国内外菠萝品种和果树资源整理问题》等论文中,均阐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多种果树进行试验研究黄昌贤一贯强调,要发展果树生产,科研工作必须走在前头。他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对多种果树如柑桔、澳洲坚果、番荔枝类、番木瓜、树葡萄(Jaboticaba)、芒果、西番莲、荔枝、黄皮、大花假虎刺、番石榴、费约果等进行多方面的试验研究。抗日战争期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曾几度担任柑桔试验场主任,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积极从事柑桔的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和贮藏运输等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柑桔品种与授粉关系、人工授粉试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无籽西瓜育成之后,他又将植物激素试用于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繁殖上,并成功地培育出了多种无籽果实。例如,1954~1956年,他用各种植物激素作了番木瓜的刺激性单性结果试验,并与各种授粉结果试验比较,证明了植物激素均能使番木瓜结出大小正常、品质良好的无核果,这对繁殖雌雄异株的果树有一定的价值。他的研究论文《番木瓜的单性结果和单性结籽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菠萝人工控制开花结果期试验》、《番荔枝属果树的植物学及其栽培》、《植物激素在热带、亚热带果树繁殖上的应用》、《植物激素.结实》等,以上这些均为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种和抢救优良珍稀果树为了更好地组织力量全面深入地研究热带亚热带果树,黄昌贤于70年代末期就酝酿筹划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华南农学院和农牧渔业部的支持下,于1982年成立了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建立了占地近50亩的优良果树标本园,并迅速领导全室成员开展对果树资源的搜集、整理、引种、培育等研究工作。为了丰富和发展华南的园艺产品,他千方百计从美国、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等国和四川、浙江等省,先后引进具有发展前途的热带亚热带优良果树百余种,其中主要有坚果、番荔枝类、番石榴、中华猕猴桃、番木瓜、芒果、费约果、西番莲、油梨、树葡萄、大花假虎刺以及无核柚、苹婆、文旦柚、四季柚等。还抢救了濒临绝迹的洞冠梨、胭脂脚柚、桑麻柚等。并且将引种成功的优良果树加速繁殖,再移植到其他地方试种推广或示范栽种。其中多数已开花结果,如从澳大利亚引入的番荔枝杂交种中的“非洲骄傲”品种,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农业科学试验站、珠海市水果开发公司农场、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种成功,所结果实受到专家们的赞赏。为广东果品四季飘香尽心竭力黄昌贤强调果树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长期以来,他的研究工作始终和广东省的水果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满腔热忱地配合有关部门,为发展广东的园艺事业,尽心竭力,献计献策,使广东的果品四季飘香。1963年至70年代后期,他领导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积极从事发展广东果树业的研究工作。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他极力主张“充分利用广东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发展水果事业”。他指出,广东省有可供食用的野生、半野生果树400余种,可作经济栽培的亦有40多种,除如今的四大水果(柑桔、香蕉、荔枝、凤梨)外,芒果、番荔枝、番木瓜、油梨、杨桃、人参果、树菠萝、黄皮、腰果等以及番石榴、油柑子等特殊水果,均适宜在广东生长,应该积极加以发展。对富有发展潜力、举世闻名的沙田柚;广东特产荔枝、龙眼、批把、西番莲等高营养且有医疗价值的果树;一些淡季成熟和适于外销的水果;可做粮、油、糖、蛋白质的果树等,均应大力研究、培育、推广和生产,以实现水果品种多样化,使广东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供人食用。他特别重视挖掘和抢救广东的优良珍稀果树。1983年1月8日,在广东省委召开的部分科学家座谈会上,他激动地说:在国际市场上称雄的甜橙、夏橙就是从广东引去的。原产于广东的水果被国外引种,后来居上。而我们的水果种类和品种却越来越少,不少珍稀品种,如胭脂柚、洞冠梨、桑麻柚、无核黄皮等,已濒于绝迹,这样,“我们又怎样对得起老祖宗和子孙后代呢?”他那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博得了与会者的称赞,引起了当时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的重视。第二天,《羊城晚报》用头版头条以《一位老科学家的肺腑之言》为题作了专题报道。他一再告诫人们,广东的优良珍稀果树有不少品种日渐退化,若不及早抢救,绝灭之灾已不是危言耸听之事。如洞冠梨、肉质洁白、甘香清甜,是我国独有的世界珍稀果品,已近绝迹,近年在阳山县发现尚有幸存。他在欣喜的同时,大声疾呼,要着力抢救。他领导的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与广东许多农业科学试验站、水果生产基地建立了科学研究协作关系,共同引种推广、发掘抢救了不少优良珍稀果树。例如,2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广东的番荔枝,多零星种植,唯有地处山区的澄海县北联村有近200亩的种植面积,且栽培管理较好。多年来,他经常前去视察指导,并亲自引种推广,如今已遍及东莞、湛江等地。黄昌贤为了恢复广东“水果王国”的地位,曾多次向广东省领导机关上书,陈述发展水果生产的意义,提出具体建议。他还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一切机会,报告国内外水果生产动态,介绍其研究的新成果,使之运用于生产实践。他每次参加省市有关会议,袋里总装着大大小小的水果和水果照片,逢会必讲,以期引起重视。凡请他讲学、鉴定水果或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他总是有求必应,不辞劳苦,尽心尽意。就发展广东水果问题,他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发展我省果树生产》、《广东果树资源与品种区划问题》、《广东果树事业和果树研究急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发展广东水果生产的几点意见》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培养园艺科学人才呕心沥血黄昌贤治学严谨、刻苦勤奋、勇于实践、常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告诫自己,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作座右铭,对业务精益求精。在教学过程中,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一贯认为,只有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园艺事业和园艺生产的发展,才能有新的生机。所以,他在致力于园艺科学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他怀着对祖国、对园艺事业炽热的感情,教育青年要选准目标,立志成才,为祖国园艺事业的发展贡献才智。他感慨地教导学生:我国原产的猕猴桃,在20世纪初期被新西兰引种成功,经过培育优化,不久即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华猕猴桃,占新西兰农产品收入中的首位。澳大利亚野生澳洲坚果,作为果树栽培,仅仅几十年历史,便成为世界上价格昂贵的高级干果。我国于五六十年前将澳洲坚果引种到华南,却至今未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园艺人才的培养和园艺科学的研究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被世界植物学家称之为“园林之母”,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园艺科学的人才。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强调要想学好果树科学,必须要有广泛的坚实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他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吸取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如果树密植、早果、丰产、优质等先进技术,用来更新、充实、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所以他的讲课很受学生的欢迎。黄昌贤积极主张建立“教学、研究、推广三结合的教学体制”。他说美国从1862年在各州建立农学院后,于1887年在农学院里建立农业试验场,1914年又建立农业推广站,这一体制对美国在短期内成为世界农业先进国家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因此,他特别注意结合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进行教学,以培养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他精心培养出来的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和十多名研究生,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些还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科学家。如50年代初,培养出四倍体无籽西瓜,使台湾西瓜称雄世界的郁宗雄、70年代培育出优良的广西一号、广西二号无籽西瓜的金伟共,就是黄昌贤40年代和60年代的学生。植物病理学家范怀忠、美国食品化学专家黄敬绰、台湾大学园艺系主任陈庆京、果树育种专家杨子安等都曾受教于黄昌贤。在谈起他的弟子时,他以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感到欣慰。人们不会忘记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南方日报》、《广东画报》、香港《新晚报》等报刊都曾先后报道过黄昌贤的事迹。1987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园艺学会邀请他参加该会100周年庆典(1887~1987年)。50年前即1937年,他曾被邀请参加50周年年会;像他这样一生被邀请参加两次大典的科学家是屈指可数的。1991年被列入英国剑桥生物传记中心的澳大利亚与亚洲版中。黄昌贤追求发展园艺科学,造福人民,锲而不舍,虽到耄耋之年,但奋发精神仍不减当年,正如他自己常说的:“我作为园艺老兵,虽已快到80岁了,但仍要发挥余热。”198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为离退休教职工举行的宴会上,他激动地表示:“要为广东及华南的果树事业继续工作,直到停止呼吸为止”。1994年5月3日,黄昌贤病逝于广州,终年86岁。
农学,在栽培和植保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技术包含着农作物的,园林的和园艺的所有技术内容,它需要的技术面最广。园艺,它的整个技术面只涵盖园艺单方面的技术内容,不涵盖农作物的和园林业的技术,技术面较小。 深造选专业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现任职务: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所长,主持全面工作,主管人事、财务、国资、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兼职:国际柑橘学会执委、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兼苗木分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和《果树学报》编委、《中国南方果树》和《中国果业信息》主任编委等。信息》主任编委等。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一 、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一)总体概况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 、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三)国内外市场预测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果品业现状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创汇8800多万美元。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二)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1、优化布局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2、调整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为8:2。(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调整到;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 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五)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办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4、层层建立责任制。将果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为考核当地政府和林业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按标准验收。对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市、县及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拖拉、业绩平平或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各级林业部门在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编制果树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主动与其它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尽快实现把我省由果树生产大省建设为果树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我省2010年建成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果树栽培技术中的不足分析论文
果树设施栽培注意事项
夏季修剪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冬季果树的修剪、成长做好铺垫,受气温、光照的影响,果树在夏季生长旺盛时,若没有及时对其修剪,则会造成果树枝条过于密盛,消耗树体的大量营养。通过夏季修剪,能够使果树体内的养分处于平衡状态,对稳定果树生长趋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品质量有着一定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在夏季对果树进行修剪时,除了按时进行修剪外,还应准确把握树枝的修剪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剪,避免因树体受到损伤而影响其今后的生长。果树栽培中土壤环境的调节在调节果树栽培中土壤环境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土壤耕作方面。果农应通过土壤耕作,为果树创造一个好的土壤状态及适宜的耕作构造,在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的同时,还能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好的土壤环境。其次,科学合理地对土壤进行灌溉。灌溉作为果树吸取水分的重要途径,对果树的生长有着直接作用。这就要求果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喷灌或滴灌,在保存土壤原始结构的同时,还能降低土壤腌渍化,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光照对果树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果树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是将无机营养转换为有机营养的合成过程,且大部分果树都需要一定的光合面积来制造光合产物,为果实的生长提供营养。换而言之,能否为果树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将直接关系着果树的优质高产。在其营造中,首先,果农应重视光照的重要性,结合地势,对树林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构建起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确保树冠中的各类枝条得以均衡分布。其次,结合着果树的生长趋势,对其树高、树冠进行人为限制,避免果树之间出现相互遮光的现象,在保证各行果树树冠层层见光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个层间的光照。
旱地、坡地、山地的抗旱栽培
土壤改良一般来讲,黏性重的.土壤,通常呈现出通气性差、土壤入渗能力弱的特点,尤其在一些坡地地段,雨水径流快,土壤水分流失快。在对其进行改善时,技术人员可以在挖树坑时,适量的添加煤灰粉、沙来改良土壤。在提高雨水渗入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土壤的通气能力,促进微生物繁殖活动和果树的根系生长,为其提供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养分。使用保水剂果农在栽植苗木时,可以将一些保水剂凝胶固定在苗木根部,然后再进行填土。如果有条件给果树浇水,果农可以将一些颗粒保水剂与土壤混合,填到树坑中,确保果苗根系在24小时内能够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若果农在植苗时没能及时使用颗粒保水剂,可以结合着果苗根系的深度,通过钻孔的方式,将保水剂混同有机肥一起回填到孔洞中。
总结
综上所述,果树栽培技术与果树成活率及果农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联系。这就要求果农能够准确处理好果树栽培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强化栽培管理的同时,还应提高自己的栽培技术,为果树今后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葡萄栽培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葡萄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葡萄的生产特点、发展前景和生物学特性,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葡萄栽培技术,以为葡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生产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94-01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随着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不断推进,阜阳市葡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总结葡萄的生产特点和前景、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葡萄生产的特点和前景
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
葡萄是适应性很强的果树,其抗旱性、抗盐碱性都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栽范围广。
易栽培,结果早,易丰产
葡萄栽培形式灵活多样,苗木繁殖容易,栽培成活率高,露地、庭院、设施条件下均可栽培,一般栽后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产量就可达到15 t/hm2以上,早果性和丰产性好,见效快,能及时收回投资,种植者经济压力较小。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葡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现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使葡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以葡萄为原料制成的葡萄酒是历史悠久的保健饮料,葡萄酒产业是世界著名的优势产业。葡萄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汁或制干,其皮渣中还能提取出很多有价值的物质[2]。
种植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葡萄由于结果早、产量高、价格好、需求旺盛等特点,使其成为综合效益较高的果树。未来我国葡萄的需求量仍会持续扩大,葡萄种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葡萄生物学特性
葡萄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中,其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储藏大量的营养。葡萄芽是混合芽,分夏芽、冬芽和隐芽,其在春季萌发,大量生出新梢,然后在新梢第3~5节的叶腋处出现花序,只要条件适宜,冬芽、夏芽都能形成花序。葡萄花序为圆锥状花序,花分为两性花、雌能花和雄能花,生产上种植的大都是两性花品种,开花期常通过风和昆虫传播授粉结实。
葡萄适应性较强,喜光和疏松的土壤,最忌光照不足和潮湿黏重的土壤,对光的反应很敏感,葡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全光照60%以上的光照强度。葡萄是喜温植物,温度不仅决定葡萄各物候期的长短,并在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综合因子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极早熟、中熟、晚熟品种要求积温分别为2 500、3 300、3 600 ℃。葡萄比较耐旱,年降水量在600~800 mm较为适合葡萄生长发育,雨量过多,对开花、授粉和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霜冻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要求无霜期在130 d以上。
3 栽培技术
育苗
扦插育苗是目前生产中主要的育苗方法,它是利用葡萄枝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不定根的特性,把带有芽眼的一年生葡萄枝条扦插在地中,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枝条培养成新植株[3-4]。
种条采集和贮藏。种条一般结合冬季修剪时采集,选取植株健壮、节间长度适中、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将种条剪成6~8个节长,每50~100根打成1捆,标明品种和来源。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挖深50 cm、宽~ m的沟,在沟底铺10 cm左右的湿沙,将种条平放在沟内,每放1层插条,填入1层湿沙,最后盖上5 cm厚的湿沙后覆土。注意,种条贮藏前,要用5 °Bé石硫合剂浸泡数秒,进行杀菌消毒,插条的沙土应保持70%~80%的湿度,每隔15 d检查1次。
插条剪截与催根。春季,取出插条,选择芽壮、没有霉烂和损伤的种条,每2~3个芽眼剪截成1根插条。剪截时,上端剪口距芽眼2 cm左右,下端剪口在距基部芽眼 cm以下按45°角斜剪。插条每30根捆1把,将插条下端在1 000~1 500 mg/kg萘乙酸溶液中蘸一下,取出便可扦插。
扦插。当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在整理好的地块进行扦插。株行距20 cm×30 cm,每畦2~3行。扦插时先用比插条细的筷子或木棍,通过地膜呈75°角戳一个洞,然后把插条插入洞内,插条基部朝南剪口芽在上侧或南面,深度以剪口芽与地面相平为宜。插后立即灌透水。
苗期管理。扦插苗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总的原则是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后期摘心并控制肥水,加速枝条的成熟。
定植
以11月下旬或次年4月上旬定植为宜。栽植时,将苗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离,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并轻提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保持原根茎与地面平,栽后立即浇透水,覆地膜。
定植后管理
栽后15 d左右苗木即可生根和萌动,对少数未萌动的可扒开覆土检查,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栽。栽后若遇大风、干旱可用细水沿栽植穴少量浇水,切勿大水漫灌。
葡萄的树形要与架式相适应,所以葡萄的树形培养方式要根据已准备好的架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树形。其主要有独龙干树形、多主蔓扇形树形和单干水平树形等。
幼树期管理。幼树期是指从葡萄苗木定植到初结果这一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将葡萄引绑上架,快速成形,为结果打好基础。苗木长到20 cm时,选一靠上直立的生长健壮的枝蔓留作主蔓,其余枝蔓均抹除。苗木长到50 cm时,及时设立架杆,将苗木绑到杆上,促进苗木直立生长,随着苗木的生长,每隔30 cm绑1道。对主蔓上距地面30 cm以内的副梢,留1片叶连续摘心;对30 cm以上部位的副梢,则采用一次副梢留3片叶,二次副梢留2片叶,三次副梢留1片叶进行摘心。从7月上旬开始,树体全面喷布半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1次,以预防霜霉病的发生。进入8月后,树体枝蔓开始老化成熟,及时喷布磷酸二氢钾,加速树体成熟和花芽分化。8月中旬开始主蔓摘心,促使枝蔓成熟。进入10月后,施农家肥60 t/hm2及钙镁磷肥750 kg/hm2,立即浇水沉实。 栽后第2年管理。第2年萌芽后,抹除主蔓上位置不当和过密的营养枝,主蔓上带有花序的萌芽分花穗时,每隔20~25 cm选留一个结果枝,其余抹除。一般原则是弱枝不留或少留花穗,壮枝一般留2穗,中庸枝留1穗。控制产量在15 t/hm2,产量过高品质会下降。所留结果枝在开花前3~4 d于花序上6片叶摘心,一次副梢除先端留1~2个延长枝外,其余花穗以下均抹除,对以上副梢留2~3个节摘心。对于果穗,可于初花期进行去副穗,掐除过长的穗尖,有利于穗形美观,增大果粒。
盛果期管理。盛果期是指果树已开始大量结果,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已开始达到最佳水平的时期。盛果期树的结果量逐年增加,营养生长逐渐减弱,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大小年。因此,树体管理要点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维持树势健壮,获得高产、稳产[6]。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和树龄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一般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架面8个/m2,棚架架面6个/m2。在枝条已出现花絮时进行定梢,定梢时根据品种、树势等来确定,一般在8~15个,遵循强树多留、弱树少留、架面上部多留、架面下部少留的原则。盛果期的抹芽分2~3次进行,其原则是留稀不留密、留花芽不留叶芽。
及时进行新梢的摘心和副梢处理。芽期、浆果膨大期和入冬前需要良好的水分供应,成熟期应控制灌水。盛果期的葡萄一年需多次施肥,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萌芽前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应根据症状增加追肥,最后一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 d以上。
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维持已养成的树形、调节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匀,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保持连年丰产、稳产,时间多在冬季进行。一年生枝条的修剪包括疏枝、树梢修剪。截枝时要截在节间的中间或中间以上,不可离芽太近,以免剪口芽失水干枯。在老枝的上基部枝条留3~5个芽进行结果,下部枝条留2~3个芽短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留量的多少应根据品种特性、架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
病虫害防治
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针对不同病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休眠期至萌芽露绿期,以防治越冬病菌、虫卵为主[7]。在冬季修剪后对树木喷1∶1∶200石硫合剂1次;在葡萄芽萌动露绿时,喷1∶∶200石硫合剂1次,减少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菌的菌源。展叶期至花期,以防治黑痘病为主;幼果速生期至硬核期,是多种病害和透翅蛾的重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重点包括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透翅蛾;浆果着色至完熟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用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0%螨死净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喷雾。葡萄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施药时,交替使用农药品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4 参考文献
[1] 赵常青,蔡之博,吕冬梅.现代设施葡萄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孙瑞珊.试论滨海盐碱地的葡萄栽培[J].华北农学报,1963(4):49-54.
[3]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4):119,121.
[4] 栗学平,包月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18-119.
[5] 刘思鸿.奈曼沙地葡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6):20-22.
[6] 王景宏,王健.江苏沿海地区葡萄栽培设施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83-86.
[7] 常绪正,张慧,康永义.酿酒葡萄冻害原因的初步分析及防御对策[J].新疆气象,2004(4):27-3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葡萄栽培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