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时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3年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3年被评为“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2004、2006年先后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护理学专业参考文献(通用110个)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学专业参考文献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薛春雨.秦欣.肥大整复术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04,13(3):328

2、鲁红,应伟雯,黄丽丽.子宫腔形态的三维超声观察.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2005,14(1):33-36

3、薛芸香.改良阴道再造术23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979

4、曲恒芳,姜艳艳,于建光.妊娠呕吐的干姜疗法.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

5、罗告琳.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因素.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0-71

6、菅淑华.剥膜与乳房按摩对延期妊娠的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6-77

7、高玲玲,张美芬.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5, 21(2): 209-210.

8、刘君华.笑气镇痛对产程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4

9、陆龙勤.孕妇产前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05,27(2):273

10、张荣梅.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国妇幼保健,2004,2(2):25-26

11、王吉平,舒莉.探讨音乐疗法对产褥期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上海护理,2004,4(2):17-18

12、辛兆珍.产褥期妇女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2):242

13、杜秋兰,孙冬云.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指导.东南国防医药,2004,6(3):106

14、王红.心理咨询在高危妊娠筛查中的作用.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4,11(3):36

15、周凤珍.高素清.李丽文.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03

1、段晓玲,王孝文,等.5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误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02,30(3):149-152

2、王德香,张士勤,等急.性淋菌性盆腔炎38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分析.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3(5):59

3、段斌,刘子航,王栋.假性女阴湿疣误诊为尖锐湿疣8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503

4、刘玉华,董雷.闭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24

5、张华,李淑华,沈丽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四川中医,2003,21(9):63-64

6、谢萍.杨家林教授从肝论治痛经的.经验.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31-32

7、陈育德,潘志润.穴位注射治疗痛经4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36

8、石一复,向阳.滋养叶细胞疾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319-320

9、罗庆菲.早期侵蚀性葡萄胎误诊早孕行人工流产术1例.中国医师杂志,2002,增刊,194

10、万希润,杨秀玉.恶性滋养叶细胞疾病肿瘤的化学疗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398-400

11、马丁,奚玲.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61

12、郎景和.子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13、郎景和,冷金花.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68-69

14、彭芝兰.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4):202

15、刘丽影.妇科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385-387

[1]汪勤.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

[2]孙月红.音乐疗法在手术室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

[3]张勤英.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03)

[4]赵香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07)

[5]叶媛媛,杨琼,徐敏,王蓉蓉.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07)

[6]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王丽英,农春花.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看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04)

[7]葛建芳.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J].护理与康复.2009(02)

[8]周艳,刘晓丹,李勤,梁娜.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34)

[9]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16)

[10]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5)

[11]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5)

[12]许平.老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23)

[13]刘小芬,赵施竹.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08)

[14]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吴秀东,寿红艳.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06)

[15]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12)

[16]龚梅,王玥珏,徐悦.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02)

[17]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01)

[18]赵霞,黄旭强,马生秀.肌内注射时晕厥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07)

[19]刘晓红,任从才,范紫香.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5(05)

[20]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20)

[21]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5(04)

[22]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01)

[23]罗珊,马凤婵.舒适护理在肾移植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5(03)

[24]岳晓香,吕慧君.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04)

[25]苏冬梅,胡晓英,杨琼,孙媛,姜爱荣,刘新华.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4(15)

[26]张美媛.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J].中国全科医学.2004(09)

[27]李琳.化疗呕吐病人的舒适护理[J].现代护理.2003(10)

[28]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01)

[29]周锦云,张晓娜,李静岩.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铁道医学.2000(06)

[30]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07)

[1]宋琳琳,王东信.肾移植手术麻醉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1)

[2]鲁迪,江金财,徐骁.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04)

[3]刘志洪,卢一平.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效果[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03)

[4]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

[5]郑儒君,符琰,段迎,闫锴,李俊英.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2)

[6]郭利利,李漓.外科护士多元化疼痛管理短期课程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2(12)

[7]傅艳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14)

[8]曾军,罗远国,李洪,眭维国,张旭,王东,胡春林,马艳.不同镇痛方式对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32)

[9]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王思.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30)

[10]韦凤琴,韦凤美,白凤霞.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护理语言[J].中国护理管理.2011(10)

[11]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29)

[12]解丹,郑瑾,苏兰若.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04)

[13]黄亚青,张红.对二级医院外科护士自控镇痛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0)

[14]范澍田.熵原理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J].标准科学.2010(07)

[15]汪晖,徐蓉,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11)

[16]王羽丰,赵金奇,张灿珍,聂俊,杨梅,陈云兰.云南省3331位医师对癌痛控制认识和处理的调查[J].肿瘤学杂志.2010(04)

[17]易智慧.疼痛知识培训对改善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09(36)

[18]张契敏.肾移植术后病人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9(05)

[19]郭向丽,周玲君,赵继军.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9(12)

[20]陈素娟,冯金娥.本科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09(12)

[21]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王坚.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01)

[22]肖春秀,姜小鹰,阎成美.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舒适状况研究[J].护理学报.2007(07)

[23]连祥基,杨贺飞.不同镇痛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6)

[24]朱丽霞,高凤莉,梁晓坤,王秋俐,罗虹辉,邓海波.胸外科术后72小时内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03)

[25]桑翠,柏艳.护士疼痛知识学习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01)

[26]许燕玲,陈桂珠,黄新艳,曹建文.专项培训提高护士疼痛护理水平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12)

[27]谢世标,谢雄政,欧朝胜.负熵及其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28]朱丽霞,高凤莉,罗虹辉,邓海波,王秋俐.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3)

[29]冯薇.流程再造: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科学方法--中美医院流程再造专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医院.2005(08)

[30]申颖,韩如泉,王保国,彭昆,王德祥,李艳.术前口服曲马多在神经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03)

[31]孙正怡,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05)

[32]平卫伟.Delphi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3(03)

[33]徐迎阳,尚红.肾移植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血浆内皮素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01)

[34]王明英.肾移植术后疼痛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0)

[35]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张继平,陆宇涵.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01)

[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第三版:246-247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

[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 中旬版):172-175

[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3):219-221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广西民族大学院校代码是1060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设有24个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办学历史

广西民族学院

1950年11月24日,学院创立。中共广西省委会和广西省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精神,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由省财政拨款40亿(旧人民币)为办校经费。由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学院双重领导。

1952年3月19日,在省人民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正式成立暨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开学典。

1953年2月2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文,将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改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

1953年4月迁址西乡塘。校址迁至南宁市西乡塘。在现校址建成楼房4栋及饭堂、浴室等附属建筑4588平方米。1958年6月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省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1956年9月22日,中共广西省直机关党委批准:成立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同年11月9日,中共广西省委批示:同意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直接由中共广西省机关党委领导。

1960年6月,创办大学系科。南宁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与广西民族学院合并。同年8月,学院成立汉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和政治专科。汉语言文学、历史两个专业为本科,学制四年;政治专业为专科,学制二年。至此,我院成为一所拥有政治、汉语言文学、历史三个系,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个专修科,干训、预科两个部的多科性的民族高等学校。

1981年12月,学位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

2005年10月19日西校区建设起步。学校与相思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在南宁市政府会议中心正式签订西校区建设用地协议。

广西民族大学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暨建校54周年庆典,2006年5月18日举行广西民族学院更名广西民族大学揭牌仪式。

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2021年生物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生物与医药、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硕士图书情报、工程(两个领域: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体育。

自治区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计算数等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

国家民委重点一级学科(4个)

人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政治学 。

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政治学、科学技术史、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越南语。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19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泰语、越南语(5个)。

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8个)。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15个)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行政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

2022年,新增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其中,民族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B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9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东盟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写作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档案管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民间文学概论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老挝语精读、有机化学、理论力学、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民间文学、越南语口语、运动解剖学、电子文件管理、分析化学、美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壮语、化工原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离散数学、国际贸易实务、文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学 。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心理学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老挝语口语、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广西特色产业木薯制乙醇蒸馏工段虚拟仿真实验、档案学概论、公共伦理学、高等代数、视听语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泰语语音、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结算、成本会计、越南语口语Ⅰ、大学生创新训练(16门)。

研究机构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6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11个,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东盟研究中心 。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基地 。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 。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不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研究所、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科技史研究室、民族研究中心、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基地、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30项,省部级课题354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1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189项。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8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103项,铜鼓奖5项,其他荣誉3项)。

自然科学方面:省部级奖励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馆藏资源

截止2020年9月底,图书馆有纸质文献万余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电子期刊3063138种余种,学位论文16582668余篇,音视频219009小时。以东盟文献信息中心、八桂文献信息中心、相思湖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等为标志,形成了自身馆藏特色。东盟文献信息中心,现建有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越南语文献库,以及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原版图书及数据库。八桂文献信息中心,主要收藏广西地方特色文献和除广西民大师生和校友之外的其他广西籍作者著述以及工作在广西的作者著述,含壮学文献信息库、壮侗语族语言文学数据库、广西作家库、广西世居民族视频库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地区的1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万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及国会主席巴妮·雅陶都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

2018年3月2日,为促进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广西大地培育转化、荟萃成长,力争为实现富民兴桂目标贡献力量,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署《中央民族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校园环境

相思湖

相思湖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内人工湖,湖边有相思桥、揽月亭、连心桥等仿古建筑。相思湖最初是西乡塘邕江边的水库,位于广西民族大学内的只是相思湖水库的一部分。当时水库两边长有两排高大的相思树,但都被1958年的大水冲掉了,水库也遭到了破坏。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政部部长的谢觉哉前来南宁视察,并到学校看望师生,正好碰到学校师生正在修建水库,谢觉哉部长为师生“读书劳动为人民”的精神所感动,当场赋诗一首:“一轮红日飞腾日,千载阴云消逝时。红水永清鱼信远,瑶山奇险我心夷。垦田植树地为动,善舞能歌月亦迟。学习好兼劳动好,还从湖畔觅相思。”并把当时那个水库命名为相思湖水库,后来广西民族大学师生也把该校校内的湖命名为相思湖。

大礼堂

由建筑学家梁思成亲手设计的大礼堂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而不显庸俗华贵,看似古朴却不失磅礴气势。礼堂前,八根大红柱巍然挺立,将整座礼堂稳稳当当地撑起,喜迎八方来客。以青色琉璃瓦覆盖楼顶,显得整座楼阁看起来轻盈洒脱,富有灵气,更彰显了古骆越建筑风格的特色和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高超本领。不仅如此,礼堂的外观装饰也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礼堂顶梁及楼檐上雕画有广西少数民族共同认可的图腾——鸟、龙和狮子,而礼堂顶楼楼檐和偏厦雕塑着56只和平鸽,代表了中国56个民族亲密团结。阁楼上的四角楼檐檐角微微翘起,形似峙山欲飞。木雕的蛟龙昂首向前,龙头均雕有像甲骨文‘雷云’字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酷似广西壮族民族服饰上的扣子,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又显出一种古朴雅典的气质。

公主楼

官方称谓为非通用语种基地楼,简称基地楼,泰国诗琳通公主于2006年4月8日为该楼“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揭牌,故又被称为“公主楼”。与大礼堂的民族特色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现代气息相比,它的特别就在于它充满了异国风情。全泰国风情建筑,拥有独特的塔尖,是泰国佛教宗教信仰的表现。

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侗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廊桥建筑的珍品,建筑技巧神奇,极富民族特色”“广西民族大学聚集八方学子,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在建校60年之际按学校规划和校友的意愿,在相思湖上修建了长40米,宽米的风雨桥。该风雨桥由3座塔亭和12间桥廊构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版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有城关校区和逾中校区2部分组成。坐火车到兰州车站下车后打的可以直接到城关校区(10元左右的车费,建议打的,没有直通的公交)。如果要去逾中校区,本部有直达逾中校区的公交车(车费据说是7元)。如果是邮编和地址的话 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西北民族大学 ··学院··系· 邮编:730000

什么核心期刊 都不是,就是普通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代码是:10742西北民族大学,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

一、西北民族大学在哪里西北民族大学地址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二、西北民族大学介绍【校情总览】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图书资料40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博物馆馆藏文物2964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亿元,固定资产总额亿元。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同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人才培养】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学机构】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科研机构】学校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6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56人。人才队伍中现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9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3个,突出贡献专家6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学标兵2人;甘肃省教学团队8个,基础研究创新群体2个,领军人才8人,优秀专家6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555”创新工程人才人选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学名师1人,“园丁奖”8人,青年教师成才奖47人。【学科专业】学校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71个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现有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6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在甘肃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中,民族学为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2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2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9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7项,省部级项目69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75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3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西亚东非研究中心、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西北民族民间音乐—花儿的传承与开展;2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甘肃省宗教问题研究智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 “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1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技术创新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等学校民族信息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十佳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学报、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十佳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

西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西南民族大学院校的代码是10656。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武侯、航空港、太平园三个校区占地近3000亩。

历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9月,在校生首次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大团圆”。

2008年6月,新校区北区行政大楼投入使用,学校主体正式转移到新校区。

2009年10月,学校获批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9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总部竣工。

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民族大学。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2016年10月8日,四川省政府与西南民族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7年10月,学校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获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

2020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西南民族大学入选。

202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新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

办学条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下设25个二级学院,88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50余人。有54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8人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或称号,66人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或称号,3人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2人为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学校教学名师3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四川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国家级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金融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四川省级实验重点示范中心:生物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数学分析、宗教学原理、藏族文学史、藏传因明学、兽医微生物学、民族法学、汉彝翻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个案工作、民俗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动物传染病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当代中国经济、禽病学、藏文文法、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藏文历代名著选、世界文化史、五明概要。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畜牧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民族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生态学、音乐与舞蹈学、建筑学等。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保险、法律、农业推广、兽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翻译、会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学。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草学、公共管理、化学、畜牧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哲学。

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2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智库、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彝学机构“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培育):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动物科学。

国家民委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新型研究智库:四川民族宗教事务研究智库。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羌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项,国家科技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1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9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中外文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纸质报刊近2000种,电子图书40020GB,电子期刊万余种。馆藏古籍文献万余册,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

图书馆设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藏有藏、彝、纳西、傣、水、柯尔克孜、白、侗、羌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的各种版本文献50000余(函)册。购置了85个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13个特色数据库。其中《羌族文献数据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期文献保障建设系统(Calis)特色文献资源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立项。

学术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连续多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认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国内期刊数据库。文章被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研究中心、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外文摘期刊收录。

《民族学刊》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中国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300余人次留学生。

校徽

学校徽志为圆形。图案由航空港校区南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造型为弓箭,又是“MD”即“民大”拼音首字母的合成图案。徽志中心的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徽志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生辉的寓意。

西南民族大学校徽图案由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造型为蓄势待发的弓箭,又是“md”两字母的合成图案,即“民大”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图中心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校徽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化成的寓意。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中央印有学校全名。

精神文化

校训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6月1日。

西南民族大学院校的代码是10656。

经查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西南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2843CN: 51-1672/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有 2个,一个社科版 一个理工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 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 普通期刊,啥核心也不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设置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中国—东盟、文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法学等栏目,尤其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大力刊发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及处于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其他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有2个,一个社科版一个理工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普通期刊,啥核心也不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一、西北民族大学在哪个区 西北民族大学是在兰州市城关区,具体地址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 二、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校情总览】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图书资料394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964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固定资产总额亿元。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人才培养】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434人,其中本科生24248人,研究生1676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学机构】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学校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2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9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0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教师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9人,领军人才6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12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1人,领军人才9人,优秀专家5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0人,“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6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6人,青年教师成才奖61人。学校有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学科专业】学校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7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在甘肃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中,民族学为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甘肃省宗教问题研究智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成为省级“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3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民族信息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8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9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4项,省部级项目61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44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在玉树地震救灾中,藏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学校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连续16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俄、英、德、加、埃及、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和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科研合作,曾有2位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6位荣获甘肃省政府“敦煌奖”。 西北民族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西北民族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西北民族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西北民族大学是985吗 西北民族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西北民族大学在哪里 西北民族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西北民族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 ;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7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1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3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6项,国家民委教改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学校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学专业。有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精细化工、口腔内科学、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口译课程。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建有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成为“民族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成为“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8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3项,省部级项目50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22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37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近192万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3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三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加、韩、德、俄、蒙古等国家的二十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截止目前,聘请了20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和近600多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500多名留学生。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 索引序列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版
  • 西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