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3(9064)养老格局是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居家)养老,7%(6%)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日间照料)养老,3%(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延申阅读:“9073” 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的源头是2007年1月24日颁布的《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自2010年起,在养老产业相关的公开报道中,开始涌现 “9073” 的提法,并逐渐成为很多地方民政部门养老政策制定的基础性依据和发展目标。但是这一提法并未在国家层面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并且在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已经将居家与社区合并表述,新的提法是 “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 (参见“十三五”规划第四章第一节:) 近几年乌丹星等相关专家对9073养老格局提出了质疑,并认为日间照料的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日间照料是社区小规模,没有床位,产生不了价值。经过实践论证,基本上是 “9802” ,98%的人居家,2%的人进机构,98%的一部分是靠社区的支持性服务,而不是替代性。 参考文献:《医养结合-城市社区养老居住设施规划设计》、蜗牛故事联合创始人尤安军网络文章。
“医养结合”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成为了解决我国老龄化现状的一剂药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开展“医养结合”的优势
“医养结合”注重“医”和“养”。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首先定位于“医治”,继而进行后期养老。
与普通养老院提供衣食住行和娱乐活动相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主要有以下5大优势!
1、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
而“医养结合”的民营医院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民营医院发展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公立医院治病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民营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
2、24小时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
医养病区建立在有资质的二级专科医院,并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医师和护士全部负责老年患者生活、康复、治疗,24 h 有医师值班,每天不定时到老人房间了解其身心状态及饮食等情况,满足老人需求,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
3、老年人治病有了绿色通道
与上级医院联合,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专家会诊、远程会诊,对重病患者,根据家属的意见转诊和请上级专家会诊治疗。
医院还为医养病区配置了专用救护车,随时接送老人。
民营医院为老年人治病护理开启绿色通道,相比起公立医院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老人更放心为他提供特殊服务的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很快就可以拢住一大批老年人客源,快速打出医院的知名度!
4、构建多赢局面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由此,构建老人、医院、子女之间的'多赢局面。
如何搭建医养结合新模式
鉴于医养模式的性质,民营医院的医养模式可以定位于全方位满足失能、半失能及患病老人的各项需求,为老人提供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1、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
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制定适合老年人的饮食调理标准,卫生管理工作标准以及医院感染管控标准。
建立医养病区医疗、护理、康复管理制度,医养服务流程,老年患者医养护理标准及医养质量评价标准。
2、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医院针对医养病房的特殊性,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等,用专业技术规范及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医护工作行为。
3、严格医务护理人员的聘用标准
医养病区工作人员采取聘用制,严格执行标准,持证上岗,聘请有经验的医师、护师、康复医师、功能检查诊疗师、营养师等,保证老人入住期间 24 h 不间断地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4、以生活护理为基础
医养病区为老人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包括从早上开始清洗会阴、更换尿袋、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喂饭喂药、洗头、擦浴、清理床单位、康复锻炼等护理,一直到夜间老人入睡,做到贴心、周到。
5、制定适合老人特点的护理计划
医院可以为老人制订养生食谱,适用于失能老人,既保证饮食符合老人病症,又保证营养均衡。
同时根据老人兴趣安排休闲娱乐活动,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人心理健康。
康复师、心理治疗师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家属的意愿安排老人后续康复及心理治疗。
6、满足老人的信息需求
医院可以在病房内配置电视,定时播放,并制作宣传板,每天向半失能老人讲解国家及医院时事动态。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微信群,随时向老人的子女通报老人住院期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让其子女随时了解并监督我们的治疗护理服务工作。
结语
医养结合新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民众一时无法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养老机构管理混乱、医疗、医保、养老各方面资源的对接困难等,这些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去改变。
医养结合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医养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享受到无缝隙养老护理服务。
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关阅读-可研报告用途【2】
①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②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③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④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⑤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⑥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⑦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⑧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⑨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情形。喜欢过群体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于养老院,或组建大型的老年社区,组织大量的老年人自愿前来入住,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专门化服务。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适合人群: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中国老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居家式社区养老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适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乡村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众多的退休老人前来养老。有的城市老人本来家乡就在农村,退休后是叶落归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城市感觉生活成本昂贵,故希望在农村养老可生活得轻松些;有的老人喜欢贴近大自然,终日种草养花,爬山嬉水,整日与大自然做伴也是人生一大乐趣,所以催生乡村养老这一养老模式。 适合人群:“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一些老年人虽入晚境,但生命的韧度不减,常想换个地方换个活法。无疑,乡村养老的多种新型模式,对这样的老年人诱惑多多。以房养老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住房蕴含的价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后住房仍然会保留的巨大价值,在自己生前变现套现用来养老。以房养老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适合人群:对于手头有房,无子女或者不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的老人。异地养老鉴于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成本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从那些生活成本高,而居住环境恶劣的大城市移出,迁移到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较低的城镇养老居住。适合人群: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喜欢旅游的老人,旅游养老两不误。售房入院养老老年人将自己的住房对外出售,用这笔钱财居住到较好的养老院养老,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又使得养老生活增添了众多的乐趣,将部分售房款送交寿险公司办理养老寿险,可以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无忧。适合人群:有房产、又不愿与子女同住,喜欢热闹的老年人。售后回租人们将已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先行出售,再通过“售后回租”的方法达到以房养老的目标。既可以获取一大笔款项用于养老生活,又能保持晚年期对住房甚至是原有住房的长期乃至终生的使用权,照常有房可居,对老人的更好养老增添了相当的保险系数。适合人群:不愿意离开家,投资比较谨慎的老年人。租房入院养老人们将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先行出租,再通过另租房居住或入住养老公寓、养老院的方法达到以房养老的目标。既保障晚年期照常有房可居,并获取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用于养老生活,又能保证在自己身故后原有住房仍能照常遗留给子女,符合国人养儿防老、遗产继承的传统习俗。#p#分页标题#e#适合人群:有一套以上住房或住房面积较大的老人。基地养老在大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区域,建造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将城市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实施基地养老。这一做法既可大大提升养老的品位和生活质量,又相对节约了养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养老后,还可以将原居住于城市的已闲置住房,通过出租或出售的方法将价值搞活。适合人群:有一定经济实力,喜欢亲近自然又不愿离家太远的老年人。旅游养老如今,出现了一些候鸟式的老人,分别在青岛、哈尔滨、杭州、海口、昆明等名胜景点购买住宅,一年四季作观光游览式的养老。适合人群:退休后身体状况颇佳,经济条件非常好,乐意于趁腿脚灵便时好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老人。大房换小房老人退休后,卖出原居住的大屋,再买进适合居住的小屋,用售房购房的差价款作股市或债券投资,可为养老提供更有实力的保障。老人还可将该笔差价款办理养老年金寿险,每年支取现金用来养老,等到一定年份再将该小房用以房养老的办法,继续获取现金流入,养度晚年。或者把这个小房子对外出售,自己住到养老院安度晚年。适合人群:住房处于市区较为中心位置的老人。合居养老一些老人可以商议将自己的住房出售,将钱财合并一起,对养老问题做个特殊组合,在较好的地段合资购买面积较大,功能较好的住宅,大家居住一起,合作购房,共同居住开销,结成一个养老的生活共同体搭伴养老。养老生活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又消除了寂寞空虚感。适合人群:若干志同道合且又收入较低、住房环境较差的老年人。集中养老浙江省的农村,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养老机构,将村庄的“三无”老人适度集中一起居住养老,由政府来买单。此举解决了农村老人的众多问题,受到好评。适合人群:农村的“无儿女、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义务”老人。家内售房养老美国的许多家庭有一种富有特色的家庭内部售房养老的交易行为。父母将自有住宅出售给子女,借以换得房款做养老金。这是将父母与子女的赡养与继承关系,用金钱的方式加以明码标价、等价交换,对不愿意赡养父母而只喜欢承继房产的子女是一大打击。适合人群:容易接受新观念的老年人。钟点托老在居住社区内像举办幼儿园那样举办一两个托老所,或者说老年活动室等,向老人们提供饮食、娱乐、图书等,老人们白天在此托管,儿女们也感觉到很放心。适合人群:住在社区内的老人。遗赠扶养老人同亲朋好友约定,由对方负责养自己的老,自己死亡后,将住房遗赠给对方。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民间社会广泛流传,今日仍由国家法律认可的“遗赠扶养”模式。它作为“你给我住房,我为你养老”的以房换养的鼻祖,已有了悠久历史。适合人群:没有子女又希望和熟悉的人同住的老年人。招租养老老人在家中招徕年轻的大学生做房客,一扫往日的沉闷暮气,身边既多了人员照顾,又有一笔可观的房租做为生活费补充;对年轻大学生而言,也有助于解决住房和情感归宿问题;城市的住房资源也得到较好运用,极大地缓解了住房的紧张局面,可谓是一举三得。适合人群:城市中的孤寡老人。小型家庭养老利用自己的住房,把其装修成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场所,一般10张床左右,雇用养护员或由原家庭成员为受养员服务。适合人群: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货币化养老货币化养老就是由相关部门拿出一定的资金,以货币券的形式向特困老人发放,老人可以持券到社区购买服务,从而实现居家养老。适合人群:城市特困和孤寡老人。消费养老在不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市场商业习惯下,通过日常消费,由国家授权单位,通过一定消费积分比例,增攒养老金。适用人群:18岁以上成年人。据了解,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2016年,北京市的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试点“失能补贴”,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每月不低于300元,帮助他们提高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广西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城镇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超过15张,健康养老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建成15个左右规模较大、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等。此外,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养老机构的模式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日前,《昆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炉,方案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昆明市政协委员谷欣分析说,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医养结合,有其现实的背景和迫切性。老年人群体疾病病情变化快,治疗和康复周期长,到大医院看病并非最佳选择。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养老机构,就成为了必然。
近几年,养老地产逐渐成为国内外新的投资热点,养老、医疗、劳动力等问题日渐突出。所以,养老物业的投资前景广阔,市场广阔,但在一般的运营风险之外,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也是投资者,包括有意购买养老公寓、养老设施和服务的普通民众,都必须重视。养老地产是把养老主题融入房地产开发项目,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市场需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养老地产具有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和反向融资功能。养老地产,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修设计,这些建筑产品的发展都是符合高档住宅的发展规律,其创新的关键是设计的适老性。中国的养老房地产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14757亿元,与2019年的13307亿相比,增长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面前,各方资金都在蠢蠢欲动。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而在这一领域,以开发和经营养老物业为主要内容的养老物业公司和机构进入了这一领域。万科,保利,首创,绿城,龙湖,复星,远洋,都在为养老地产而竞争,而国外的公司也在不断的进入我们的养老地产领域。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这几年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2021年将达到亿,较2020年增长;到2020年,老人的抚养率将达到,增长。在未来,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将会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将扶持300家康复机构转变为普惠养老机构,1000家公立养老机构增设护理型病床,支持城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结合设施。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培训,扩大其病床供应,使其病床比例达到55%,更好地满足老年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中国养老房地产“巨大蛋糕”的出现,在吸引大量资金的同时,也给其经营和发展能力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种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利润分配成为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长期的投资和长期的收益特性,决定了养老行业的最终利润来源是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行业还处在一个短时期,初期的投入不能收回,日常的收入也不能平衡,这就导致了养老行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养老公寓的“家+”服务模式有望美国目前高度商业化的养老物业管理模式,由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国家的不同,在面对庞大的养老需求时,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支持,所以日韩养老产业的商业与政府相结合的模式更值得国内借鉴。而在商业化养老物业的发展中,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辅助养老模式,推动提供单独居住、辅助服务的模式,将成为未来最具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了2021年将达到万亿元。根据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综合测算,中国养老产业到2022年将超过10兆元,到2030年达到20万亿元,并有望在未来超越传统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而综合养老地产则是将养老产业多个方面的资源结合起来,为整个产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医养结合”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成为了解决我国老龄化现状的一剂药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开展“医养结合”的优势
“医养结合”注重“医”和“养”。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首先定位于“医治”,继而进行后期养老。
与普通养老院提供衣食住行和娱乐活动相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主要有以下5大优势!
1、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
而“医养结合”的民营医院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民营医院发展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公立医院治病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民营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
2、24小时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
医养病区建立在有资质的二级专科医院,并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医师和护士全部负责老年患者生活、康复、治疗,24 h 有医师值班,每天不定时到老人房间了解其身心状态及饮食等情况,满足老人需求,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
3、老年人治病有了绿色通道
与上级医院联合,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专家会诊、远程会诊,对重病患者,根据家属的意见转诊和请上级专家会诊治疗。
医院还为医养病区配置了专用救护车,随时接送老人。
民营医院为老年人治病护理开启绿色通道,相比起公立医院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老人更放心为他提供特殊服务的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很快就可以拢住一大批老年人客源,快速打出医院的知名度!
4、构建多赢局面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由此,构建老人、医院、子女之间的'多赢局面。
如何搭建医养结合新模式
鉴于医养模式的性质,民营医院的医养模式可以定位于全方位满足失能、半失能及患病老人的各项需求,为老人提供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1、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
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制定适合老年人的饮食调理标准,卫生管理工作标准以及医院感染管控标准。
建立医养病区医疗、护理、康复管理制度,医养服务流程,老年患者医养护理标准及医养质量评价标准。
2、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医院针对医养病房的特殊性,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等,用专业技术规范及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医护工作行为。
3、严格医务护理人员的聘用标准
医养病区工作人员采取聘用制,严格执行标准,持证上岗,聘请有经验的医师、护师、康复医师、功能检查诊疗师、营养师等,保证老人入住期间 24 h 不间断地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4、以生活护理为基础
医养病区为老人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包括从早上开始清洗会阴、更换尿袋、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喂饭喂药、洗头、擦浴、清理床单位、康复锻炼等护理,一直到夜间老人入睡,做到贴心、周到。
5、制定适合老人特点的护理计划
医院可以为老人制订养生食谱,适用于失能老人,既保证饮食符合老人病症,又保证营养均衡。
同时根据老人兴趣安排休闲娱乐活动,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人心理健康。
康复师、心理治疗师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家属的意愿安排老人后续康复及心理治疗。
6、满足老人的信息需求
医院可以在病房内配置电视,定时播放,并制作宣传板,每天向半失能老人讲解国家及医院时事动态。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微信群,随时向老人的子女通报老人住院期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让其子女随时了解并监督我们的治疗护理服务工作。
结语
医养结合新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民众一时无法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养老机构管理混乱、医疗、医保、养老各方面资源的对接困难等,这些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去改变。
医养结合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医养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享受到无缝隙养老护理服务。
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关阅读-可研报告用途【2】
①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②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③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④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⑤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⑥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⑦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⑧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⑨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老年是人生重要的“夕阳红”阶段,养老服务制度是我国重要的社会服务制度,同每一个公民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决定》按照“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方向,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3个重点。第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把发展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对策纳入法治化轨道。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健康老龄化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创下77岁的新高,同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亿人,分别占总人口的%和%,我国已进入国际组织认定的老龄化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养老服务工作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层面进行多方位部署,近年来已先后4次修正或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设立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专章,为新时代发展养老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发展新时代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决定》部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二,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依法确定政府在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方面的责任。围绕完善我国老龄政策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规,统筹好生育、就业、退休、养老等政策。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政府都要依法担负起健全“老有所养”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责任,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统筹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重点面向城乡低收入和贫困家庭、农村留守、孤寡残疾、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老年人,通过多种方式实行或支持关爱服务、帮扶救助、长期照护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第三,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形成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还需要开辟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遵照党中央的系列部署,我国正在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总目标,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依据,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建立长期医疗照护保险等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养老服务逐步从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缺型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转变,从居家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拓展服务方式转变,从政府举办为主向社会力量多元参与转变。与此同时,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进一步加强养老护理和服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尽快形成新时代养老新格局,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要通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老年人比较多,需要这种营养结合的方式,来针对于老年人的晚年,护理方向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比较前卫的,所以应该多开电缆医院部门。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简单来说,医养结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那么医学专业的论文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医学 毕业 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_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 保险 毕业论文题目
[1]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退出机制的国际 经验 借鉴
[2]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运行、调整与改革
[3]美国长期照护评估系统最小数据集升级对我国老年护理评估的启示
[4]基于RE-AIM模型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评估
[5]“十四五”期间提升老龄人口医养服务路径的思考
[6]人口流动对居民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7]浅谈中医“治未病”费用补偿机制
[8]政府财政精准施策,助力医疗卫生体制高效运行——以阜南县医改实践为例
[9]美国医疗保险与药物治疗管理
[10]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计费模式
[11]东营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2]全民医保“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与商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3]“十四五”期间财险业发展前景预测
[14]“管理式医疗+保险科技”模式在健康保险发展中的应用
[15]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的医院 财务管理 探讨
[16]公立医院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7]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研究——以安徽省W县为例
[18]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商业保险模式实践及思考
[19]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激励相容制度分析
[20]资源配置视角下长期护理险15个城市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
[22]“一带一路”背景下针灸推拿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外就业情况分析
[23]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4]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5]20_—20_年镇江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问题与对策——以镇巴县税务局观音税务分局征缴实践为例
[27]对“锦欣医疗”跨界合作的营销策略分析
[28]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腺癌患病风险因素
[29]立足新阶段 坚持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视角探讨
[31]海南自贸港医疗保障与国际接轨的走向思考
[32]多维度多层次推进医疗保障 应保尽保的珠海实践
[33]宁夏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与思考
[34]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初探
[35]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核算与分析
[36]浅谈外伤与疾病的关联性鉴定在工伤认定中的运用
[37]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比较研究
[38]某三级公立医院出入院服务时效和患者满意度现况分析
[39]新形势下生育保险费用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某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视角
[40]国内外DRG病种支付应用与发展的探讨
[41]经济法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2]我国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分析
[43]北京市16区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44]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研究
[45]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门诊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
[46]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5市的实证分析
[47]用人单位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侵权损害赔偿——以保定金盛公司医保纠纷案为例
[48]西宁地区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49]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性保险法制构建初探
[50]政研融合构建医保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初探
医院管理mba论文题目
1、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2、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3、患者满意度分析与医院管理对策研究
4、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5、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与利益探讨
6、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7、医院管理干部培训需求与建议
8、浅谈如何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9、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
10、医院管理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
1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
12、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3、如何在医院管理中更好地使用激励
14、论建设高素质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15、试论建立我国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制度
16、华西医院管理模式探讨
17、公立医院管理与考核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18、经济转型期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19、当前医院管理中几个 热点 问题的辨识
20、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_-20_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集锦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妇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锦集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成人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
医学生论文选题有哪些如下:
[1]哈布尔依娜.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日本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王彪.郑州市医养结合养老设施设计方法探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3]周露晴.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医院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许璐璐.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急诊护士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调查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5]韩晶.肺结核病人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
[6]吴雪.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隐性课程认知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7]刘永丽.某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及自我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8]崔文宇.在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健商水平与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9]叶树刚.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10]王洋.运用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11]廖玉琴.PBL教学模式在中职卫校《产科学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医学论文的撰写要非常的严谨。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欢迎阅读我整理的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钟国芳,翟琳怡.建立对医院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框架设想[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3):2-4.
[2]魏双跃.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J].黑龙江史志,2013(19):141.
[3]魏娜.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析[J].档案天地,2014(S1):113-115.
[4]启勇,王杰宁,鄢惊雷.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57—58.
[5]吕杰,刘从森,陈勇,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611.
[6]李秀真,薛庆节,吕厚东,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853-854.
[7]佟伟,李宏伟,董颖,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81-3782.
[8]于淑池.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5-167.
[9]李尧清.外科性科研动物实验完成情况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1):48-50.
[l0]王鹏,张作岭“顾客”及其需求: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田成人教育,2008(8):29一30.王慧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学生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施寿康.“预防医学”是培养全科医师的一门必修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1):25.
[12]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13]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及其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1-4.
[14]周中.加强预防战略意识,促进非预防专业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2(6):15.
[15]李宁秀,何挺蔚,刘朝杰,等.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3):159-160
[16]纪艳,朱海燕.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任务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2).
[17]王飞,沈利.病原生物学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结合教学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86-187.
[18]李水红,段元润,赵飞骏,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49-750.
[19]李星云,钟民涛,刘欣,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微生态学杂,2013,25(7):382-383.
[20]刘英杰,黄红莹,许国强,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9.
[21]黄永昌.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4):5.
“医养结合”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成为了解决我国老龄化现状的一剂药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开展“医养结合”的优势
“医养结合”注重“医”和“养”。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首先定位于“医治”,继而进行后期养老。
与普通养老院提供衣食住行和娱乐活动相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主要有以下5大优势!
1、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
而“医养结合”的民营医院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民营医院发展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公立医院治病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民营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的压力。
2、24小时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
医养病区建立在有资质的二级专科医院,并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医师和护士全部负责老年患者生活、康复、治疗,24 h 有医师值班,每天不定时到老人房间了解其身心状态及饮食等情况,满足老人需求,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
3、老年人治病有了绿色通道
与上级医院联合,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专家会诊、远程会诊,对重病患者,根据家属的意见转诊和请上级专家会诊治疗。
医院还为医养病区配置了专用救护车,随时接送老人。
民营医院为老年人治病护理开启绿色通道,相比起公立医院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老人更放心为他提供特殊服务的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很快就可以拢住一大批老年人客源,快速打出医院的知名度!
4、构建多赢局面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由此,构建老人、医院、子女之间的'多赢局面。
如何搭建医养结合新模式
鉴于医养模式的性质,民营医院的医养模式可以定位于全方位满足失能、半失能及患病老人的各项需求,为老人提供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1、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
建立护理优质服务标准,制定适合老年人的饮食调理标准,卫生管理工作标准以及医院感染管控标准。
建立医养病区医疗、护理、康复管理制度,医养服务流程,老年患者医养护理标准及医养质量评价标准。
2、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医院针对医养病房的特殊性,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等,用专业技术规范及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医护工作行为。
3、严格医务护理人员的聘用标准
医养病区工作人员采取聘用制,严格执行标准,持证上岗,聘请有经验的医师、护师、康复医师、功能检查诊疗师、营养师等,保证老人入住期间 24 h 不间断地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4、以生活护理为基础
医养病区为老人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包括从早上开始清洗会阴、更换尿袋、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喂饭喂药、洗头、擦浴、清理床单位、康复锻炼等护理,一直到夜间老人入睡,做到贴心、周到。
5、制定适合老人特点的护理计划
医院可以为老人制订养生食谱,适用于失能老人,既保证饮食符合老人病症,又保证营养均衡。
同时根据老人兴趣安排休闲娱乐活动,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人心理健康。
康复师、心理治疗师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家属的意愿安排老人后续康复及心理治疗。
6、满足老人的信息需求
医院可以在病房内配置电视,定时播放,并制作宣传板,每天向半失能老人讲解国家及医院时事动态。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微信群,随时向老人的子女通报老人住院期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让其子女随时了解并监督我们的治疗护理服务工作。
结语
医养结合新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民众一时无法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养老机构管理混乱、医疗、医保、养老各方面资源的对接困难等,这些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去改变。
医养结合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医养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享受到无缝隙养老护理服务。
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关阅读-可研报告用途【2】
①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②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③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④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⑤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⑥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⑦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⑧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⑨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注意事项
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